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一、《窦娥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杂剧作品,关汉卿著。故事源于《汉书�6�1于定国传》。内容叙述长安窦天章进京赴试,将女瑞云押为童养媳,被婆婆蔡氏改名窦娥,夫死寡居。无赖张驴儿父子欲占婆媳,投毒误死父,昏官判窦娥死刑。法场上,她以血溅素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明愿,果然灵验。三年后,其父察访,终于昭雪。作品以强烈的悲剧效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富于表现力,有感在动地的艺术力量,是元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二、《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代杂剧作品,马致远著。写汉元帝时,奸臣毛延寿投敌献美人图,匈奴发兵索取皇妃王昭君。文武百官惊慌,昭君挺身出塞和亲。临行,昭君在灞桥“留下汉家衣服”,至番汉交界处因不愿进番族之境,又举酒南望浇奠,后纵身投黑江而死。昭君死后,元帝深居汉宫,思念成梦,醒来又听孤雁哀鸣,更引起了无限愁怅。剧本着重描写了昭君对大汉的感情,谴责了文武百官的无能。作品写人细致,富于心理描绘,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但是所写不合史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
三、《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杂剧作品,白朴著。故事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和唐传奇《长恨歌传》,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由长生殿庆七夕、沉香亭舞霓裳、马嵬坡缢死、深秋雨夜哭奠贵妃4折组成全剧 。在这个传统的爱情题材里 ,白朴根据自己的时代感受,含蓄地批判他们骄奢*逸的生活,特别是把传说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秽事写进作品,就与歌颂李、杨爱情的主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梧桐雨》高超的艺术技巧向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来塑造其精神面貌,更为出色。整部剧作着意描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梧桐雨》对后世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清代传奇名作《长生殿》即受其影响。
四、《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代杂剧作品, 纪君祥著。故事取材于《史记�6�1赵氏世家》。内容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拜月亭》: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
《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墙头马上》:工部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与李千斤因花木相识相爱,却由于裴的软弱,两人被迫分离,最终在母性的呼唤下,李同意与李认亲.
《倩女离魂》:王文举与张倩女双方相爱,而王文举进京赶考,张因深切的思念魂魄出窍
故事的原型应该是汉武帝时期的钩弋夫人,本姓赵,汉武帝刘彻巡狩路过河间国武垣城,观天象占卜吉凶的”望气者“对刘彻说此地有奇女子(“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刘彻下令寻找果然找到了一名漂亮的花季少女,传说这少女自出生就双手握拳,不能展开,可刘彻伸手轻轻一掰,少女的手就展开了,里面握着一个小玉钩,刘彻于是将这名少女带回皇宫,这就是钩弋夫人。(故事的开头确实充满戏剧色彩,着实浪漫,可此时刘彻已经六十多了,钩弋夫人还是妙龄少女)。
钩弋夫人被带回皇宫后很快被封为婕妤(嫔妃称号,此时由于刘彻没有皇后,所以实际上婕妤已是嫔妃之首),于是钩弋夫人也被称为赵婕妤。公元前94年,赵婕妤生下皇子,取名刘弗陵。这时美好的爱情故事还在继续。
不过也正如那句台词”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汉朝建立以来,从惠帝到刘彻都遭受了后宫专权的压迫,吕后、薄太后、窦太后再到田氏家族,刘彻深刻知道后宫干政的祸患。公元前88——87年之间的某一天,刘彻以赵婕妤的一个小错而将她处死,刘彻当时可能心有不舍可绝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绝对相当直接。因为刘彻是一个帝王,而且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帝王,为了江山的长治久安,连自己的太子皇后都可以轻易牺牲掉,何况一个嫔妃?因为他知道”主少母壮,取乱之道“,当时刘弗陵年仅8岁,而刘彻已年近70,”人生七十古来稀“,没有多久好活了,刘彻当然不允许正当壮年的钩弋夫人来干扰将来的朝政,防范于未然只好除掉她。
不能怪刘彻狠心,一入侯门深似海,至少钩弋夫人也得到了刘彻的宠爱,儿子也顺利当上了皇帝。帝王的爱已不是深沉,而是不可捉摸。
《汉武大帝》里有对这段故事的描写,陈宝国演的很棒,可以去找下看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