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称为什么?

舒伯特称为什么?,第1张

“歌曲之王”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年仅十一岁的舒伯特进入了当时一个供给食宿的教会儿童合唱团。在那“地狱”(舒伯特语)般的生活里,舒伯特历经了艰难和困苦。然而,凭着个人的努力和对音乐的强烈热爱,他却掌握了许多音乐技能和理论,同时,还接触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特别是维也纳古典派音乐家的作品及演奏。其中最使他敬仰和崇拜的是贝多芬。1813年,舒伯特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了教师,但他并不喜欢这个职业。1818年,二十一岁的舒伯特终于辞掉了教师的职务,开始专心从事作曲。他一生从未任过公职,也没有得到过王公贵族的帮助。他只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艺术家中结交了许多患难与共的朋友。舒伯特一生贫困,没有结婚。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由于贫病交加,在维也纳的哥哥家中与世长辞。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却给人类留下了一千多部音乐作品。其中除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外,还有九部交响曲、六首序曲,九部歌剧、二十四首室内乐作品、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钢琴及其它器乐小品等等,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杰出的是《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这两部作品使舒伯特作为交响乐作曲家在音乐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遗憾的是,舒伯特生前从未听过自己这两部伟大作品的演奏。�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上,他是作为早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出现的。他生前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歧,从未被人注意,死后才得到了很高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杰出音乐大师。

舒伯特(奥schubertfranzpeter,1797-1828),有艺术歌曲之王的美称,其歌曲(六百多首)和钢琴作品一道,体现着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是浪漫主义音乐先驱之一。而其交响乐与室内乐则为古典乐派风格,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传统。所以说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具有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双重性,是一个跨越两个音乐时代的人物。舒伯特的歌曲有意识地要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旋律是十分完整的个体,透过诗中的意境反射出纯粹的音乐意境,不拘成规,富于独创性。古典派歌曲中,音乐与诗歌不时融合在一起的例子虽不少见,而忠实地将诗歌的内容和气氛音乐化的作品却在浪漫派歌曲中占了大多数。舒伯特的器乐作品,力求古典式的明晰性,成功地掌握了交响乐的组织结构,各个乐章之间缺少紧密联系,没有统一的主导思想。(参见:《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欣赏:艺术歌曲

+欣赏:《第八(未完成)交响乐》(1822),两个乐章,都是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充满压抑和痛苦。序奏之后,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一首凄凉的歌曲,小提琴中的一个潺潺流水般音型作为伴奏;随后,一条最容易记住的主题用大提琴温暖亲切的奏出,柔和、圆舞曲般的生动活泼(13:35)。田园诗般的第二乐章。(10:20)(分析参见:《西方交响音乐发展纲要》)

第一乐章曲式分析--奏鸣曲式(中速的快板)

资料-2

舒伯特(FranzPeterSchubert弗朗兹·彼得·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短短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朋友们和兄弟费尔迪南帮助过日子。他虽然不乏女朋友,但始终没有结婚。1827年他还为贝多芬的葬礼掌火炬,岂知第二年自己也追随贝多芬而去,三十一岁便死于伤寒。舒伯特艺术的中心是歌曲,仅数量(六百余首)便足以表明他对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衷心向往。舒伯特的歌曲是歌唱和钢琴同等重要的二重奏,在这两方面都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基础。在《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大交响曲》及室内乐中,他的抒情旋律风格

同宏大的构思曲式,以及美轮美奂的调性布局与和声细节结合得天衣无缝。

按多伊奈编的舒伯特作品的编年主题目录,有998首作品,按全集次序排列为:(I)8部交响曲;(II)十首序曲及其它管弦乐作品;(III至IX)室内乐65首;(X)15首钢琴奏鸣曲;(XV)15部戏剧音乐以及各种声乐曲直至第XXI部分的补编包括31首器乐曲和13首声乐曲。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上,他是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出现的。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杰出音乐大师。

代表作:第八交响曲、钢琴五重奏《鳟鱼》、《圣母颂》,声乐套曲《冬之旅》,降E大调即兴曲第2号《初恋》、第4号《投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34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