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作文

一篇作文,第1张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啊,一只孔雀……”优美的旋律响起,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扑面而来。这首老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珍藏在心里。记得我读中学时,它就成了我的最爱,我还与同学把它编排成舞蹈,大大出了回风头。从此,这个美丽的地方,就让我心驰神往。
它,就是云南省西双版纳,金孔雀的美丽故乡。那里居住着以傣族为主的十几个兄弟民族;那里有我国最大的热带雨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王国”诸多桂冠,令它饮誉五湖四海。
然而,它仿佛西南天边的绚丽彩霞,灿烂得让我热血沸腾,却又遥不可及。
有渴望就会有动力,机会就会向我绽开笑脸——
四季如春的昆明,把清朗舒适的空气,渗透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花团锦簇的花博会,令我在激奋中迷醉。可是,我的内心,因为渴望仍然躁动不安。
“去西双版纳吧! 否则白来了一趟云南。”昆明的朋友,从一大盘色泽鲜艳的热带水果里,拿出一个金**的大芒果,向我们传授一种卫生、快捷、艺术的吃法,一边鼓动我们,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
西双版纳,大学里教中文的马老师,曾经多少次绘声绘色地描绘过它的神奇与美丽,如今我终于触手可及了!走马中缅边界
昆明飞西双版纳,每天有20多个航班。40分钟,不过在飞机上打个盹,我们就到了版纳的首府“黎明之城”景洪市。
夜色里下了飞机,没有云贵高原六月天应有的凉爽,反而感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闷热。我想,这大约是雨水太过充沛的热带气候,给我们的见面礼吧。
没想到,第二天导游的安排是出国——“中缅边境一日游”。
其实出国不过是到中缅边境的勐拉,它属缅甸的第四特区,离景洪才140公里。勐拉8年前也是遍地**盛开,如今已被满眼水稻、茶树、甘蔗等绿色所取代,据说,其中饱含了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浓厚友情。
我们的面包车,从打洛边贸朝中缅界碑驰去,车窗外散见小巧玲珑的傣式竹楼。一大片人工橡胶林,有如一道绵延的绿色屏障,又似节日里整齐壮观的阅兵部队,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远处,有一丛浓绿向我们扑来,“独树成林”已向我们频频招手!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眼前这株大叶榕树,偏偏自我扩展地盘,蔚然成林。你看它背靠青山,面对平坝,依傍清澈的打洛江,掩映在翠竹深处,相伴竹楼人家,28米高的主干,主干中段叉开两条粗支,粗枝上又并排生出许多气生根,无不生机勃勃。那些粗细不一的气生根,细的难以计数,或顺直而下盘缠主干根部,或飘悠似神仙须发,或落定环绕石块,它们盘根错节交织成网,形成一道如帘似瀑的奇妙景致;粗的并排长有30多条,直径十几公分、三四十公分不等,它们垂直扎入泥土变成支柱根,根根都是形与色酷似母树的孩子,一家人相拥相守宛如一片树林。于是,这浩浩然的庞大榕树家族,成了打洛镇内一道迷人的生态奇观。令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导游介绍,这株古榕已有200多年的树龄。走上前去抚摸它那苍劲斑驳的树干,我似乎触摸到它体内澎湃奔涌的生命之流。“好好活吧! 我相信,你再活几百年不成问题!”我在心里默默为它祈祷。
一路上见到不少佛塔、佛亭,我益发相信缅甸“全民皆佛”这个传言不假。最引人注目的,是勐海县内那座著名的景真八角亭。它高居于山丘之颠,被当地傣族称为“波苏景真”,意为景真莲花顶冠佛亭。
站在山下仰视佛亭,21米的亭高显得瑰丽而气派。亭子外墙镶嵌的玻璃与镜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光异彩,雕有傣式太阳花和双龙绞尾图案的大门前,守立着威风凛凛的雄狮与神龙。它与我所见过的亭塔结构截然不同:亭阁八角状,亭子的32个角,皆由人字形的屋宇组成,屋宇一共10层,呈伞形累叠而上,愈上愈小至顶,亭顶为一把铝质莲花华盖。整个外形,像极了佛祖头顶的金纱台帽“卡钟罕”。
我顺着台阶拾级登临,一边细细地观赏佛亭上栩栩如生的动物浮雕,以及壁面散发出浓郁民族特色的金色图案。耳边,风铃的隐约脆声从楼阁随风而逸,似乎在娓娓地布道宗教的神圣与威严。据说,这座结构巧妙、工艺精致、造型美观的砖木混合建筑物,修建时,曾聘请汉族匠人担任技术指导,并参与实地施工,所以,它是傣汉人民智慧和友谊的杰作。
勐拉看来并不富裕,我们在街上的小商店浏览了一番,发现物价普遍低廉。玉器店倒是让人眼花缭乱。我虽然垂涎缅甸玉的名气,但“金银有价玉无价”,因为不识货,最终不敢轻易掏腰包。
有趣的是,在某玉器店,一个刀姓老板,自称是赣州市沙石镇人,和我们套起了近乎。他甚至能说出赣州的八一四大道等等,越说越亲热。然后,他拿出一对标价近二万元的玉镯,慷慨地说,照顾老乡情愿亏血本,贱卖了,给600块钱就行。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出假戏! 不知是否另一批游客前来,他又改变了自己的籍贯?
饕餮在橄榄
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形容橄榄坝馈赠的心灵感受。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表示卷起来。勐罕的地名来自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用棉布铺在地上,恭请佛祖行走,然后再把布卷起来。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表示卷起来。勐罕的地名来自一个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用棉布铺在地上,恭请佛祖行走,然后再把布卷起来。
这块被佛祖垂青过的橄榄坝,宛如一颗50多平方公里的巨型青橄榄,澜沧江,则是嵌在它橄榄形边缘的一条华美的缎带。530米的低海拔,赋予它得天独厚的秀美热带风光。假如把西双版纳比作一只绿孔雀,橄榄坝就是孔雀开屏时绚丽多姿的尾羽,所以人们雅称它为“孔雀羽翎”。而“不到橄榄坝,算不得到版纳”之说,也流传得愈加广远。
我想,西双版纳也许把万千宠爱都集于橄榄坝一身了。这里四季满目青翠、花香鸟语、果树飘香、风光旖旎。别致的傣家传统竹楼隐约在椰林深处,身着艳丽筒裙的傣族妇女,肩担竹箩,在寨子与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穿梭,像随风摇曳的凤尾竹一般婀娜多姿,万般风韵。难怪有人说,橄榄坝汇集了澜沧江风情的精华。
在“花果寨”曼听,我跌入了五彩缤纷的水果市场。
面对那些花花绿绿的热带水果,闻着空气中弥散的混合型水果浓香,我不禁眼迷心荡,一时间不知从何处开看。除了香蕉、柚子、椰子、芒果、龙眼、菠萝蜜等少数眼熟的,绝大部分或者似曾相识,或者未曾谋面。似曾相识的,如那些野生水果:野荔枝、山李子、野蒲桃、野柿子、树杨梅、番石榴等等,它们与一些同类的栽培果形状相似,味道也有点相近,但绝对是此果非彼果;至于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如羊奶果、人心果、蛋黄果、五眼果、三桠果、木乃果、神秘果等等,则果形怪异、色泽诱人。眼前的果市,色彩红黄绿白黑都有,体形圆的扁的腰果形的长条状的,甚至多面体的,看得你瞠目结舌。尝一口,味道有甜、有酸、有异香,也有的无法言喻其滋味。
听说仅野生果类,已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就达五六十种,至于历史传承的,外邦引进的“新生力量”,可就要以百为计数单位了。例如芒果和荔枝,还有甜瓜类,每一类中又分不同品种;其中又分早熟、中熟、晚熟,品种齐全,有机配置……总之,一年365天,不管哪天,西双版纳处处都有香甜可口的水果恭候着你。插队此地的上海知青,曾编了句顺口溜形容水果的丰盈:
“头顶香蕉,脚碰菠萝,跌倒抓把花生果。”虽略显夸张,却委实形象生动、诙谐有趣。
我们走着看着,问着尝着,感兴趣的水果就买一个尝尝。此时只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眼睛和嘴巴,肚子也容量太小。在一个芒果摊前,我为一只足足半公斤的金红色芒果惊呼,赶紧买来给大家分享,真是色香味俱全! 摊主却说,这算不了什么,还有重一公斤多的巨芒、二三公斤的柚子、巧如玉指的美人指香蕉等果中极品呢,保准叫你们大开眼界。
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菠萝不仅个头大得惊人,而且皮面无眼。记得在赣州吃菠萝,一般是剜眼剔皮切成片后,再用淡盐水浸泡一会儿吃,方能除去涩味。这儿却不必多此一举了。削皮就能吃,扑鼻香气熏人欲醉,满口蜜汁甜得嘴巴发粘,我挑了个最小的狼吞虎咽,已经被水果大杂烩撑饱的肚皮,变得更加滚圆。
要离开了。贪心的我,真想每样水果都能捎一点回家。这当然是大大的奢望。只好择其二三,拎上几大袋,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
怡情绿石林雨林
在西双版纳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盖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其中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24万余公顷。据说西双版纳地名的傣语含义,是“十二千块田”。那这“十二千块田”,又该是多少块晶莹剔透的“祖母绿”啊?
西双版纳没有四季的概念,只分旱季、雨季。高温,多雨,终年潮湿,成为各种生物生长繁衍的天然佳境。近6000种植物在这里随心所欲地长得千姿百态,形成一座热带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占全国百分之二十多的近800种野生动物,无拘无束地在这块乐土休养生息。西双版纳,是珍稀植物、奇禽异兽的人间天堂。
我们跟着导游走进位于勐仑镇的绿石林雨林公园。与此一公里之隔的,是闻名世界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绿石林公园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森林覆盖率超过90%。导游说它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例如水能资源最丰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属世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最北界等等。这令我想起它的开拓者蔡希陶教授。是他倡议与领导,按照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才有了这个仙境般的热带植物人工群落大型园林。
我们漫步在树影婆娑的蜿蜒小径,炎日的威力,被浓阴筛选为星星点点的亮片,温柔地散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这里有笔挺参天的林中“伟岸丈夫”王棕、望天树,有纤纤细腰的“林中淑女”槟柳、省藤,也有直径025米的巨竹和佛肚竹,以及几个人才能合围的铁树王,还有“导弹树”、“绞杀树”、“难分难舍树”等;你可以在此观赏高雅幽香的兰圃,或去药用芳香树林神怡片刻,也可伫立珍稀濒危植物板根大王四薮木、乔木毒王箭毒木面前,惊羡它们的特异功能;还有那巨叶花卉王莲,它直径一二米的绿盘浮于水面,据说放置一个婴儿也安然无恙……
雨林的气候很是奇怪,明明是阳光灿烂,一会儿就阴云密布,雨点说来就来,不容半点商量。等到你刚刚找到躲雨处,雨不见了,只见阳光又调皮地向你频频眨眼。而且,又湿又沉的空气异常闷热,令初来乍到的我们一时还真不适应。好在处处都有新鲜和惊喜的发现,快乐始终充盈心间。
“快看! 这棵树上挂满了红色的鞭炮。”同伴中有人叫了起来。导游笑着说,它就叫鞭炮树呀,她又指着另外一棵高大坚实的树告诫我们,千万不能用利器割破它,否则小命难保。啊,原来它就是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封喉树”! 至于那种所谓的“跳舞树”,虽说并非真正意义的舞蹈,但它的细枝叶片,的确跟随音乐的旋律或急或缓地左右摇摆,煞是可爱。还有一种树名曰“空中花园树”,开花时节,树上百花争艳,原来除了风儿的帮忙,还有多事的鸟儿爱做红媒,衔来不少花草种子落于树干。这些植物“寄生虫”,也知投桃报李,回赠树上的满园春色。
我发现,雨林中有许多植物,竟然生长在岩石上面。它们纵横交错,藤缠树绕,不时布下天罗地网,有的地方壮观如深山飞瀑,令人叹为观止。一问才知,这就是绿石林雨林公园“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特有奇观。
在这个雨林,还栖息着白猴、熊猴、白唇鹿等上百种鸟兽,可惜我们行色匆匆,自然无缘见识。
做客梦园傣家竹楼
茂林修竹掩映的竹楼,一直是旅途中的一幅美景,我不免萌生造访傣家的欲望。幸好,游程恰有这一安排。
导游领着我们走进一个寨子。寨子周围林木葱茏。据说其中种有许多铁刀木树,又叫挨刀树,这种树砍了又发,越砍越发。傣民用此作为烧柴,以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我想,兴许就是他们传承至今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才留住了版纳的不老春天。
在做客傣家之前,导游就再三交待,进屋不能乱动、乱摸、乱看,一切行动跟她学。于是,我们跟着上楼脱鞋进屋,然后在厅屋席地而坐。
竹楼其实是竹木混合建筑,楼底离地一米左右,楼下未筑墙,用来堆物、养家畜,还可以进行舂米、织布等家务劳作。楼上住人,但墙壁也并不密闭,整个格局通风透气、轻巧凉爽,确是适应湿热气候的居家良所。厅屋的设备虽嫌简陋却很洁净,敬供着傣家祖圣的塑像,还有另一尊象头人身的恶魔塑像,我猜想可能是用来驱邪吧,就如同汉人请钟馗捉鬼一样。但卧室光线较暗,似乎藏有某种秘密。
绿阴丛中的小竹楼
主人热情好客,准备了清茶与点心款待我们,女主人很漂亮,她还大大方方地为我们唱了傣族民歌,后来又拿出一些自制的饰品,有点羞涩地向我们推销,并不漫天要价。闲聊中,我得知了泼水节的来由:古时有一个掌管农时的天神,依仗法术弄得人间气候失调、雨旱紊乱。他七个美丽善良的女儿,对父亲十分不满,在另一位天神的点拨下,决定大义灭亲。她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后,拔下父亲一根头发,做成了能致父亲于死地的“弓塞宰”(心弦弓),用它射下了父亲头颅。可那头颅落地便着火,为了灭火,七位姑娘便轮流抱着头颅,替换下来的姑娘,则不断用清水冲洗满身污臭。为了纪念七个为民除害的姑娘,姑娘捧头颅的那个日子,成了傣历新年里的“腕脑”,每年的这天都会举行场面浩大的泼水活动。
看见主人家有个大约七八岁的光头小和尚,我很觉奇怪,又怕犯忌而不敢多问。后来,许多不解都在导游那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西双版纳90%的人信仰小乘佛教。小男孩长到七八岁,父母就要把他们送寺庙学习“经文”,十七、八才能还俗,有的则终生为僧。学佛期间必须遵守寺庙的戒律和规则,剃光头、披袈裟,但不禁止吃荤及恋爱、结婚。不过男人不当一段时间和尚是不能娶亲的。所以“小和尚可以恋爱”,成了云南十八怪之一。至于傣家卧室,则被傣民认为是珍藏灵魂的地方,外人自然是不能光顾的,否则灵魂失窃可担当不起;还有,厅屋一般没有板凳,即使有,客人也不能随便坐,如果坐错了,兴许就以为你有娶这家的姑娘之意,你就得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了。
多么奇趣的民俗风情,多么美妙的村村寨寨,多么纯真善良的村民。其间,又该藏匿着多少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
这如诗似梦的村寨,有一个浪漫抒情的名字——梦园。
三、四天的西双版纳之旅一晃而过。我虽感慨其短暂,也庆幸其不失悠长。短暂,是因为有太多自然与人文景观来不及品赏;悠长,是那些摄入眼底的奇景美色,留香口齿的傣式美食,朴实淳美的傣家情意,都成了心中隽永的记忆。它们给我的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难道不是我的无价财富之一?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是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绿色宝地,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以傣族为主的十多种世居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与绿色世界浑然一体,构筑了蜚声海内外的自然人文景观,自八十年代初国家批准为对上开放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西双版纳正向着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森林公园”目标迈进。
西双版纳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邻近,6条公路通向境外,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我国进 入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双版纳正以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神奇的热带、亚热带自然景光、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顺当的跨境出国通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辖一市二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2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有橡胶、茶叶、甘蔗、香料、南药、热带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旅游资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开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观察台、植物园、热带雨林奇观、民族旅游村等景点120多个,被国务院落列为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三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已与老、缅、泰等国开通了边境旅游,并即将开通国际航班。西双版纳将成为与东南亚旅游市场接轨的中心枢纽。
当你迈进西双版纳在域 的时候,首先感到是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胶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构成了一幅幅绿海、渌浪的画面,绿涛将涌进你的心里;身材苗条的傣家少女,秀丽清纯,披着美丽的长发,风姿翩翩;还有那丰富独特的民族风俗,使外来游客啧啧赞美。
"九五"期间,西双版纳将实施科教兴州和开放两大战略目标,积极争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铁路建设,尽快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全年水运能力,做好资源利用,经济留易,跨国旅游等,跨入21世纪西双版纳将更加繁荣和美丽。
橄榄坝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的名的。 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橄榄法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把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自然、纯朴、宁静的橄榄坝素有“孔雀羽翎”、“绿孔誉尾巴”的雅称。人们把橄榄坝比作开屏孔雀的尾巴——绚丽多彩,而橄榄坝上布满了美丽富饶的傣族寨子,就象装点在孔雀尾巴上闪亮的花斑。橄榄坝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寨子四周到处是铁刀木树,又叫挨刀树,这种树砍了又发,越砍越发。傣族很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他们在寨子周围种上这种铁刀木树作为烧柴以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
不少反映西双版纳知青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电视剧都是以橄榄坝为历史、地理背景;许多摄影、美术精品也都取材于橄榄坝。大家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孽债》的部分镜头就是在橄榄坝拍摄的。
古茶王
据专家们研究考证,西双版纳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是人类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这可以从两株古茶王得到证实。这两株古茶王现已成了考察研究的活标本和旅游观光的新景点,特别是一些茶学家、植物学家对此十分感兴趣。
一株位于勐海县城西南60公里的巴达乡贺松寨山谷。原树高3212米,1967年被风断,现高147米,直径09米。此树属野生茶种,是人工种植茶树源种,树龄有1700余年,是植物考证的标本树之一。另一株在勐海县南糯山乡的半坡寨山谷。树高55米,直每项138米,覆盖面积20平方米,系人工栽培的云南大中茶树,树龄已达800余年。现在,茶树仍然枝繁叶茂,四季花开,果实累累。

迷人的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终年无雪,没有明显四季之分,高温、多雨、潮湿的天然环境,把这片土地装饰成一颗覆盖着莽莽苍苍原始森林的绿色明珠。那一片片傣家竹楼,哈尼山寨,布朗村落,基诺长房……,就掩映在这苍翠欲滴的热带雨林之中。
这里的树林与内地常风的森林不大一样,不论高大的乔木还矮小的灌木,树上树下,大都攀附着藤条,一缕缕垂吊着,在微风中徐徐摇曳。走进热带雨林,那些错综交织的树木,让你怎么也分不清,这根树桠,那片树叶,到底都是哪棵树上长的。只是见它们相互争着向天空生长,为多吸收一些阳光雨露;争着在地面生根,为多吸收一些养料水份。在原始森林里,树木大体上可分三个类型。第一层次:高大挺拔的乔木,最高的望天树可达六、七十米,还有白色、毛麻楝、榆树、龙脑香等高达四、五十米;第二层次为高约二十米左右的乔木,冠幅宽阔,婆娑多姿,由于吸收不到充分的阳光,枝桠自动脱落,生长很快,象团花树,又叫速生树,七、作年即可成材;第三层次就是森林中的“矮子”了,象栗树、棕榈、杉树等,一般不到5米,这类树在森林里遍处都是。这里的自然保护区有360万亩,其中的70万亩是完好的原始森林,已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渐危植物达5000种,如望天树、四薮木、树蕨等占全国重点保护植物的百分之十五。进入自然保护区,人们可以看到热带雨林奇观,见识第三纪前后生成、发展起来,又经过沧桑巨变仍然幸存的孓遗种植物桫椤、云南苏铁等有“活化石”之称的古稀植物。
在一些千年老树的身上,会无缘无故长出与自己毫无亲缘关系的新树,把老树缠绕在其中,使其慢慢变成朽木,这就是千年古树最惧怕的绞杀植物。有些树木虽然不与望天树争高,全拼命伸展树杈,在主干上生长根须,于扎入泥土,使一棵树变成一片树林,形成“独树成林”奇观。在阴暗潮湿的林一漫步,树型美观的棕榈科植物、蕨类植物、叶片大得像簸箕的海芋和名贵兰花、寄生花等奇花异卉会映入眼帘,让你赞叹热带观叶植物的丰富多彩。如果走进热带雨林,你会感觉象进入了一个昏暗古老的幽堡,看不见天空,也见不到一缕阳光,偶尔传来一两声鸟的鸣叫,却不知鸟儿藏在何处。多年积下来的落叶,松软而芬芳,脚踏上去,便是深深的陷窝,那难以行走的滋味,恐怕比沙漠好不了多少。热带雨林是大自然精心描绘的一道天然风景,面对着毫无尘染的绿色幔帐,聆听着叮咚泉声和鸟鸣象吼,会使人顿生一种回归大自然之情,物我两忘。
水井塔

傣族水井的建颇具匠心,井身造型和装饰,都采用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塔等。井身镶了许多小圆镜,壮重化贵,这是因为傣族喜水、敬水、用水表示爱情、表示祝福,凡是傣族村寨都有各种形状的水井塔。曼金堡水井塔,就是典型的宝塔形水井。

易武古镇
易武是一古镇,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距勐腊县城约110公里,距勐醒30余公里,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的山顶上,气候比勐腊和勐棒坝子清凉。
过去,易武曾经是镇越县城所在地,但却异常凋蔽,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镇。如今易武有着新盖的商店、旅社、医院,簇新的建筑,都是小巧的瓦房掩映在绿树之中,成了边陲一座新镇。根据历史记载,易武在清初时候“准以汉人伍善甫授易武土把总”。“土把总”就是当地的土司。伍善甫是抵御外侮捍卫边疆有功之臣,从而当了这里的土司,相沿世袭,直到1927年设置镇越县后,易武为第五区。1930年时,将镇越县政府从勐腊迁到易武来。1933年又以易武土司所属之地,划为第一区,辖易武镇。易武很长时间以来就是边地一个重要小镇。
距易武镇里许,有一座山,山并不高,却青翠秀丽,树木葱郁,山边有两个古山洞,一是水洞,一是旱洞。水洞很深,弯弯曲曲,据说长达数里,人可进入,但进去后容易迷路。距易武镇约5公里处,茅草地山边,磨者河畔,两岸山峰,悬岩绝壁,奇石连锁,呈现“一线天”峡谷。一步似可跨越,因而叫作天生桥。下面水流湍急,若风沙骤起,声似雷霆。从天生桥上向下看,深达数十丈,大有长江巫峡气势,风景难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45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