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 海丰景点游记作文 2篇以上

急需 海丰景点游记作文 2篇以上,第1张

续,海丰游记

一下车,那种熟悉的气味立刻迎面袭来,是泥土味!!我梦里无数次想要记起却又记不起的感觉,一时想起了在澡堂洗澡的情形(怎么会想到这个,我也不知道)大概边上就是浴室排水出来的水沟缘故吧到了海建家,已经8点半了,马上吃饭,他爸妈弄了一大堆的吃的,不过我的心思可不在吃上,快快地吃完(也是最后一个吃完的了)坐下来,没事坐了,玩了一会小朋友,就问海建:"怎么样,现在不想睡,出去走走吧" "好啊,走吧"我们就出来了,先到那个传说中新造的厕所嘘嘘了一下,本想回老房子看看,走过去最多也就是100米,只是没有路灯,在这个地方,没有路灯别想手,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今天的天气也不好,没月亮,后悔记着要带手电的还是忘了带了那只好到**院前面那唯一一条有路灯的路走走了,先到了原来的商店,今天才发现这楼居然只有3层的,一直以为是否6层的呢,以前觉得挺高的,现在手一伸就快摸到顶了,呵呵,往西就是原来的活动中心了,现在已经大门紧闭,在一个厨窗里居然已经长了一棵小树了,真是夸张,继续前进,到了我以前和朋友聊天时谈到N多次了招待所食堂了,现在经过装修了,看上去还不错,听说刚刚一个初中同学在这里的结婚了,门口还有鞭炮的纸屑,呵呵现在门已经关了,明天再来看看了**院到了,只是现在叫青年活动中心了,门前一个篮球场,上面弄得看上去还不错,看到**院门前的那个小小的售票亭,依稀想起来以前在这买票看**的宣闹,不过好象也没看过很多**,没什么印象了,唉,太久了再往西来到一个地方,我怎么样也想不出原来是什么地方了,海建想了想说,这是原来的食品厂呀,这才想起原来批发买冰棍买东西吃的地方,呵呵,记得后面原来应该还有条小路可以通到学校的,只是现在弄得花花绿绿的,停了几辆车,还不错的样子(后来才知道这地方在搞什么宾馆,不知道给谁住)再往前就到场部大楼了,也装修过了,好看点了,对这个东东没啥兴趣,不早了,闪人了,回到海建家,玩了会,就睡觉了,不过一直睡不着,好象还是有点太兴备了,也可能是车上睡太多了呵呵

一觉睡到7点多,没有听到想象中的6点半了电视塔放那的那个熟悉的歌,有一点点失忘,弄干净后,海建说,走吧,去后三排看看吧,其实我早想去了,一拍即合,哈哈,挎上相机,走人,真的很近,走过那条不到100米的破路,就到了我梦里无数次记起的地方,以前想象回来后我的N多种反印,真到我真的到了,发现没什么可做的了,昨天晚上还记着要到以前住的屋里看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门口一片泥泞,跑着几只鸡鸭,我家的门已经有点斜了,门前的草棚已经没有了,门后的田和树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不存在了,只有窗子上几个三角的窗框还有印象,没什么大兴趣了,不过怎么样也算来过了,心死了,拍几张回去给老妈老姐看看先,门后那个高高的高压线还在,一点也没变,只是上面的大喜鹊窝没有了

离开了我住了16年的这三排房子,通过那个现在也很破的小桥,走到那条现在基本已经不能算路的小路,路的两边以前种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多的是油菜,现在全部种棉花了,还有很让我伤心的是几个大鱼塘全给推平了,也种棉花了,真搞不明白,养鱼多好,味道又好,还能让我们钓钓鱼,钓钓虾,听说今天种棉花一亩要亏400多,唉,真不明白,吃饱了撑得不是很快就来到了这个果林公司,其实就是最早的玩具场,后来又变成养鸡场的,直到我走一直是养鸡场的,路过没什么兴趣,再过去就是沁园2村的,现在柏油路都通到新村里了,路是好多了,不过这房子看看真的好旧了,继续路过到了一个围墙,在这上围墙里有我童年最快乐的日子,因此一定要拍一张,就那个河边的墙角,无数次的爬过,为此也挨了好几顿揍呢,还在里面烤过山芋,据我所知,干过这事的人可不是1个2个哦,哈哈哈到地里偷个山芋,切成块,拿个铅丝串起来,放在火里烧(真的是火烧),最后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外面是焦的,里面是生的,一样的很好吃,也很好玩也还记得在秋日夕阳西下,在草丛里瞎玩,玩累了,躺在草窝里休息一会,这种日子现在的孩子是不会理解的还有爬到槐树上采一把花,放在嘴里嚼嚼,味道居然也不错呵呵,感慨多多再走没多少路就到初中的校门口了,第一个看到的当然是传达室了,现在里面还有人住,好奇怪先拍张,留个纪念再说,下次来不知道又是多少年后了,这个学校是不是还在也不知道了,远远看去学校大楼基本还没变还是这样,变化最大的是进门的右手边原来就是草丛,然后有一个山坡和一个水塘,现在全部搪平了,树了个旗杆,弄个了小花园,是比原来好看了,不过我看着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原来进门有左右两个自行车棚,东面一个较小,西面一个较大,现在西边的折掉了,只有那个小的还在,所以也拍了张留下个纪念

  潮汕传统节日

  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有句话叫:“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相传,蔚然为俗。或纪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蕴义。潮汕人多于这些节日回家与亲友团聚,增进彼此大锣鼓 嵌瓷 工夫茶 烧瓷的情感和凝聚力。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在潮汕地区,过年一般要热闹四、五天。春节当晚,大街小巷,家家产户贴春联,张灯结彩。吃团圆饭。春节一早,大人携小孩子带上一对或二对生柑(称“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节的文娱活动有英歌舞、营大锣鼓、擎大标、布马舞、舞龙、狮、鲤鱼等。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俗称“灯节”,潮汕人叫“正月半”,历来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当天家家户户门楣上都要插上榕叶、竹枝,以保平安;庆元宵的节目主要有:营老爷、赏花灯、添灯、猜灯谜、抛钱掷弥勒佛等。

  清明节

  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过纸”。旧时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用红漆油出新石碑号,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黄白两色纸条,举行祭礼。

  端午节

  潮汕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潮汕赛龙舟分“真龙”和“假龙”两种。在包粽方面则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施孤”、“鬼节”,也叫“盂兰胜会”。“施姑”当天,潮州人或以村为单位搭台“施孤”,或在自家门口摆上祭品、钱纸,祭毕烧钱纸、撒白米于地上,焚香祷祝,并把香插在房前屋后的地上。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半”,主要节目有:1芋头祭祖。潮汕有句俗谚:“河溪对嘴,芋食到畏。”;2拜月娘,多数人家会在中秋前一个月精心制作工艺品用以拜月,拜月当晚必不可少的物品还有如八仙桌、“(八仙)宝仔”、大香、各类水果、馅饼等,拜月者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3烧塔。这些节目的每一个元素几乎与潮汕人的抗元历史有关(传递信息)

  冬节

  冬节即是二十四节候中的冬至,时逢农事空隙,一年将尽,因此也称小过年。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节丸”便长一岁)、上坟扫墓等(清明行“过春纸”,冬至行“过冬纸”)

  除夕

  潮汕人称之为“年夜”或“大年三十”。年夜节日活动是从祭祀祖先开始的,下午,一家老少理发沐浴换新衣,然后开始祭祖。祭品和仪式,祭过祖先,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下来,贴上新春联。而后有“围炉”吃团年饭、给压岁钱(又叫“压腰”)。和守岁诸环节。

  劳热

  “劳热 ”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吊灯习俗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吊灯习俗

  出花园

  “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15岁(虚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工夫茶 烧瓷 花灯

  传说记载:“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于明嘉靖年间潮州府状元林大钦有关。

宏运东都: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中路118号

订餐电话:0532-86871666

86871777

订房电话:0532-86871888

房价:238标准间-298豪华单人间(十一长假以后)

鲁海丰:

地址: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阿里山路128号

邮编:266555

总机:0532-86999995

订房:0532-86999212

订餐:0532-86999211 86999201

传真:0532-86888571

房价:220标准间 360套房(十一期间)

上面都是我打电话问的,太平洋没问,好像现在已经不怎么样了吧~~~

楼主凭良心给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59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