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马蒂斯的一生是怎么样的.,第1张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青年时代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巴黎美术学院,跟随象征派画家莫罗学习,后受后期印象派的影响,并吸取东方艺术及非洲艺术的表现方法,形式“综合的单纯化”画风,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追求装饰和形式感,是马蒂斯艺术的本质。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现代派雕塑的先驱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简洁、结实的风格。

马蒂斯和野兽派

“野兽”一词,特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这种色彩比新印象主义的科学色彩,比高更、凡·高的非描绘性色彩,比那种直接调色、变形的画法更为强烈。马蒂斯和他的朋友们一直试验着这种画法。野兽派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高更、凡·高、修拉、纳比派和新印象主义,都曾以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过探索。野兽派画家用了类似的手段,专心致力于各种目的。他们原意使用从颜料管里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而不想刻划自然中的对象。这不仅是想引起视网膜的振动和要强调浪漫或神秘的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想树立与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绘画准则。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使用高更和修拉的色彩,并自由地结合了他们自己的线条节奏,以达到类似于塞尚的不断追求的那种效果。

马蒂斯从他初期的暗调子和平庸的主题中,慢慢地摸索前进。到1896年,他开始注视德加、劳特累克、印象主义和日本版画,然后又注视了雷诺阿和塞尚。到1899年,马蒂斯在卡里埃的画室里学习,卡里埃和象征主义有关系,所以在这里遇见了德兰。同年,他开始了试验,用直接调配的、非描绘性的色彩画人物。从那以后不久,他在雕塑上也做了初次的尝试,并且显示了这方面的才华,这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兼雕塑家之一。在1901年,马蒂斯通过德兰,认识了弗拉芒克,这样,野兽派小组便差不多形成了。

在1905年秋季沙龙上展出作品的野兽派画家们群星灿烂,他们中间有马蒂斯、德兰、弗拉芒克、路阿、马尔凯、芒乾、凡·东根、弗里叶茨、毕依和瓦尔托,毫无疑问,其中的首脑人物当推马蒂斯,他有着超群出众的伟大才能。

马蒂斯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展出了《开着的窗户,科利乌尔》和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题为《戴帽子的妇人》。《开着的窗户》也许是第一个主题达到充分发展的例子,马蒂斯的余生,一直偏爱着这种主题。它只不过是墙面的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外部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已经远远超过去了波纳尔或新印象主义者中的任何人,出现了色彩抽象的细微迹象。但是,始终伴随着马蒂斯的一种实际的、瞬间景象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

由于《戴帽子的妇人》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此后不久,马蒂斯又画了一张马蒂斯夫人的肖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幅画更粗放,恰恰是因为它表现得更紧密、更仔细。这件作品题为《绿色的条纹》,脸部以鲜明的绿色线条,从发型轮廓到下巴,将脸部分开。在这一点上,马蒂斯和他的同仁们,正在确立由高更、象征主义者和纳比派所提出的论点:艺术家可以不管自然外观如何,自由地运用色彩,以建立起一种抽象的色块形状和线条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女人、树木或静物这些当成基本结构的东西都毫不相乾。也许,马蒂斯的作法令人触目惊心的原因是,他的主题实在是简单而又为人所熟知。比起高更画的那些异国情调,这种用色方法更受欢迎。

象高更、塞尚以及他们之前的普桑和威尼斯派画家所做的那样,马蒂斯不断进行田园牧歌式的人物构图探索。他在1905年的《田园曲》中,重新使用了印象主义者的突变的色彩图案,接着,他在伟大的《生活的欢乐》中,结合自己所做的各式各样的试验,形成了的最好的人物风景画之一。《生活的欢乐》使人充满了无限的回忆,人物和树木的线条蜿蜒起伏,尽管在透视上故意缩小了,但它们仍然作为一种图案存在于画面。这是一首道地的田园诗,一切沉浸在一种世俗的倦怠情调和田园牧歌式的快乐之中。象毕加索在后一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一样,它也是现代绘画中抽象的始祖。其影响甚至超过了毕加索的那幅伟大的作品。

《生活的欢乐》的曲线节奏,使它和新艺术运动的传统发生了联系,虽然它在本质上超过了这种传统的绘画。与这件作品相关的,还有许多的裸体习作,后来他把其中的一部分,发展成其它的绘画和雕塑。事实上,马蒂斯在描绘裸体的素描和彩色画中所流露出来的愉快,似乎是从《生活的快乐》的习作里,获得伟大原动力的。1907年初,他以“扭位”进行探索,画了《蓝色的裸体》,并固定成一种形式,把它运用到陶土和青铜的雕塑,以及裸体的和着衣人物雕塑中去。这种典型,曾出现在《生活的欢乐》的正中央人物身上。但是,《蓝色的裸体》造型更有雕塑感,“扭位”在雕塑里甚至表现得更积极。

风格因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而异,不同的野兽派画家,以自己的风格达到他们的明显目标。而且,象这样的小组,平常聚会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在几年之内,各位画家便开始走自己的路,有的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有的则由于不再得到领导者的热情支持而被埋没。

野兽派的革命,是二十世纪艺术的首次猛烈的爆炸,它为一系列的革命开创了先例。从二十世纪开始以来,这些革命使得艺术史独具特色。不过,野兽派是一个稀奇古怪的现象,本质上有别于象立体主义、抽象、超现实主义这类运动。野兽派运动仅仅延续了几年时间。虽然与此有关的艺术家们,早在1903年就在创造被认为是野兽派的绘画了,但是,作为一个运动,则是在1905年或1906年才形成的。这个小组的成员们,在两、三年内便开始探索其它方向,到1908年,作为一个运动的野兽主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其实,野兽派画家并没有把新概念带到二十世纪绘画中来。倒是可以说,他们带来了一个合乎逻辑性的结论,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摧毁了高更、凡·高和修拉这些伟大的前辈革新者们的概念。艺术世界依然是学院派的天下,但学院派所肯定的事,正遭到了暗中的破坏。

野兽派想从束缚他们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便又回到了高更、修拉和凡·高所提出的色彩组合原理上去。虽然他们仍然还是不停地刻划客观世界,如风景、人物、肖像和静物,然而却把这些主题抽象化了,他们把颜料及颜料的描绘作用强行分离开来。他们直接使用未加调和的色彩,使其独立地起作用。这一切都是高更和凡·高提倡过,并付诸实践了的;修拉和他的追随者们,也以不同的方式这样去做过。不过,野兽派甚至超过了其大师们的精力和胆识,把这些原理运用于实践。他们对色彩的运用,既有表现又有结构,因此,野兽派便可以叫做表现主义的一种形式了。理所当然,野兽派对现代艺术的表现主义一派,起到了最迅速、最持久的影响。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年间,表现主义在德国成熟的时候。

野兽派之后的马蒂斯

只有在1905年和1906年之间,马蒂斯似乎才真正把丰富的色彩和笔触的质地感,推到了他的极限,这在他的作品《开着的窗户,科利乌尔》、《吉卜赛人》里可见一斑。甚至在同一时期里,他那具有分析性的头脑和宽广的知觉能力,还考虑着其它问题。《奢华、宁静和愉快》,就是对新印象主义手法的一次实习;他在《生活的快乐》中,已正在开始掌握笔法,用大片安排色彩,用人物和树木起伏多变的曲线限定色块。《年轻的水手 2》,表明了他在广阔范围里所做的又一探索,也有可能是他对雕塑的兴趣日益增长,因而受到了影响。他用宽大的颜料块来表现人物的蓝衣绿裤,加在大色块周围的是厚重的轮廓线,使得人物造型既简单又结实。背景是淡粉红色的平面,人物从中突了出来。在《蓝色的裸体中》,雕塑感的处理更加明显,而色彩平面的空间组织,则在《奢华 2》中首次达到了伟大的高潮。在这里,艺术家利用对比和并置的色块,成功地完成了他要创造的一种新型绘画空间的意图。他虽然抛弃了透视,然而这幅画又不只是表面的装饰。这些只用轮廓线造型的人物,是有其实际内容的;他们在空间中,凭借深度、光和空气感的幻觉,存在着、移动着。这种幻觉,完全是由色彩形状造成,而且巩固了画面的完整性。所以说,当毕加索和勃拉克正用原始立体主义的形式进行试验时,甚或在这试验之前,马蒂斯就已经在创造一种新的绘画空间了。

他在《红色中的和谐》中,又把空间的探索推前了几步。早在1908年,他开始画的是《蓝色中的和谐》,1909年的春天,又重新画过。在这里,马蒂斯又转向《餐桌》的程式,那是在1897年画的。将这两幅画作一比较,便能戏剧般地发现,在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曾经发生的革命。事实上,这就是在十年期间发生在现代绘画中的革命。显然,第一幅乃学徒之作,相对来讲,因袭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以及收缩空间,是件平庸的探索,比早二十年的印象主义者所创作的绘画还要传统化。就连这样的作品,送交国家沙龙的时候,还遭到保守派的严厉批评,说它被印象主义污染了。在《红色中的和谐》里,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新境界,它比印象主义者,甚至比高更所想象的东西更奇特、更神秘。他只用一块没加调和的红色块,限定了房间内部的空间。藤蔓植物花纹均匀地分布在墙面和桌面上,它们增强了红色块对于画面的依附。抽象的树和植物,映衬着绿地蓝天,限定了户外的景色。最上面顶头的那座红色建筑物,重复了房间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它建立起这幅风景画的深度幻觉。马蒂斯抛弃了正规的透视,然而还是加了几笔透视的点缀,例如窗框、左前景的椅子、桌上摆的东西和桌子上的藤蔓花纹环绕着桌子边缘的方式。从本质上看,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创造了比《奢华 2》更清新的、可触知的绘画空间世界。

人们想方设法追究《舞蹈》的起源,一直追溯到希腊瓶画或农民的舞蹈。特别是这个母题原先曾在《生活的欢乐》的背景中运用过,不过在那幅画中,人物是在一种更加完全的幻觉深度中旋转着的。《舞蹈》的色彩受了限制,地面是浓烈的绿色,天空是同样浓烈的蓝色,人物则呈砖红色。天空和地面的色块把人物封闭在前景之中,但是,她们仍然在充满空气感的空间中悠然起舞。这种空间,乃是由色相的对比和并置,以及她们本身的轮廓造型,和势不可挡的旋动感所造成的。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不同的光线中变化着,时时引起了视觉的颤动,这种颤动,又使整个画面舞动起来。《音乐》完美地衬托了《舞蹈》的狂热性,这些叶静止状态又呈正面姿势的人物,是互不相关的,这便产生出一个恍惚隐退的基调。他在这两幅画里,改变了早于他的画家们的田园牧歌世界,并把这种变化输进了二十世纪,同时保留了它们原来的魅力和神秘。

马蒂斯一生的艺术,倾向于在极端简化和装饰性细节这两个极端之间交替进展。他画了《舞蹈》和《音乐》之后,接着画了一批表现室内、尤其是表现画室内部的作品。他这些画里,充分发挥了他对富丽堂皇的东方挂毯的喜爱。他在1910—1911年访问了西班牙;在1911—1912年访问了摩洛哥;在1912—1913年间再次访问了这个地方。这几次访问,使他创作出一生中最丰富、最具异国情调的风景画,而且似乎坚定了他对色彩的阳光感的爱。这种色彩的阳光感以前就曾在他的画中出现过,也许这是他的作品超越所有其它作品的一个特征。

与《红色中的和谐》相比,《红色的画室》把单纯的、统一的色彩原理又大大地推进了。画室的内部,有一种统一的红色块,遮满地板和墙壁。一条白线与画面成一角度向里延伸,与第二条差不多和画面平行的线相交,便形成了房间的一角。桌子、椅子、碗柜和放雕塑的架子都是用白线勾出轮廓线,这些家具什物显得象幽灵一般。明确的点睛之笔是艺术家的画,或张挂在墙上或堆放在墙跟;还有陶器、雕塑、花瓶、玻璃杯和铅笔。到1911年,当马蒂斯画此画之时,毕加索、勃拉克和其它立体主义的画家们,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对绘画空间的组织和收缩,进行了大约五年的试验了。马蒂斯受到了他们这些观念的影响,但不得不寻找自己的解决办法。不过,可能是由于分析立体主义的缘故,他才把他的组织结构简化成正面化的矩形。《红色的画室》标志着马蒂斯自己的立体主义形式的开始,这种形式在后来的几年中一直吸引着他。这是一种几何简化的形式,此种形式中的物体是扁平的、正面化了的,但是却从没有达到破碎、运动和画面倾斜的程度。在真正的立体主义作品里,在部分观者之中已产生了不断变化的视觉感受。

马蒂斯的《钢琴课》甚至更为严肃,也许是艺术家进入立体主义的最成功、最有特色的一次短途旅行。这幅作品,对于几何形的色彩平面,如可爱的灰色和绿色平面,以及玫瑰红色的倾斜平面,进行了大片的、抽象的安排。阳台的铁格子窗,和钢琴谱架上的装饰性弯曲图案,乃是这些平面的提神之笔。那孩子的头部是用线造型的,具有雕塑感。背景中那个坐着的人物,不免使人想起马蒂斯的雕塑作品《装饰的人物》,他的那么多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这种现象。这一切使得环境明确起来了。在这里,马蒂斯对于立体主义的表现,又具有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一点儿也没有移动的视图和倾斜透视法,而这些是毕加索、勃拉克和格里斯的主要标志。这幅画的正面化、几何形色块和占优势的统一平面说明:马蒂斯正在靠蒙德里安后期的非客观绘画和抽象主义绘画。只是,他仍有物体的意识和充满生气的空间意趣,人物在这种空间里,既能走动又可呼吸,这是有目共睹的。留恋过去和沉思默想的情调,是这幅画的实质。

马蒂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象毕加索和许多反对具象的人物一样,似乎又重陷入了一种“缓和状态”之中,显得很需要再师造化以自强不息。甚至在他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候,也从没感到有必要抛弃对自然的描绘。和毕加索一样,他曾不断地画模特儿,画一些美丽的、不事夸张的肖像画和线描人物画。在走向立体主义和改变形式过程中,他画了一幅幅画风自由、色彩丰富的人物。这些人物或是在室内,或是在风景之中,和他的野兽派绘画有共同之处。1919年,他画了一些彩色画和素描,特别是画了一些从世纪初以来比任何画都写实的作品。《白羽毛》就说明了这个相对写实的新时期,与之有关的还有一些线描。这个模特儿身着**的衣服,戴着一顶饰以绒羽毛的帽子。在红色的背景中,显出了她的轮廓,给人以一种三度实体的感觉,这乃是用有情调的人物造型和最独特的面部造型所造成的。它是一幅古典的肖像画,严格的线条不由人想起了安格尔的传统。它又是一个声明,那情形就象他早在十年前伟大的人物构图中所做的声明一样纯粹、简练。它导致了1920年代初期的又一个装饰兴盛时期,即女奴的时期。那时候,马蒂斯的给人以美感的色彩图案,达到了他一生中从未达到的高峰。《装饰背景中的装饰人物》,集中体现出他作品中最具洛可可风的情形,虽然它又用雕塑般的裸体造型,给了画面以很有个性的变化,暗示着他继续并发展了对雕塑的兴趣。在这个时期,这类造型坚实的人物在他的雕塑中出现了,同时也出现在他正在创作的石版画中。

从马蒂斯的彩色画、素描和版画达到他最富有造型性的时候起,他突然转向了极端线条主义。这可能是受到了一幅有关舞蹈主题的壁画的启发,这幅壁画是宾夕法尼亚州梅里恩的巴恩斯基金会于1931年委托制作的。1931和1932年期间,他在乾这项工作时,不料发现空间的尺寸量错了,因此他又返工重来,于1933年完成了第二幅壁画。第一幅壁画现在收藏在巴黎的小展览馆。后一幅《舞蹈 2》,在极端简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甚至超过了前一幅所达到的简化程度。人物是用平涂的灰色轮廓线表现的,抽象的黑色、鲜蓝色和玫瑰红色的平面,将这些轮廓衬托出来。特别有趣的是,艺术家在试验色彩关系时,使用了彩色剪纸——这是进入“贴纸”的一个早期过渡阶段,代表了他晚年的一些最好的作品。

中西方绘画的最大的差异是:东方偏向写意,西方偏向写实。

绘画理念上:西方绘画注重思维,东方的绘画更加注重情感。因此,西方绘画再现性强,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而中国的绘画表现性强,抒情味浓,更加注重情与理的统一,诗与画的结合。

绘画透视上: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主要特点。

绘画工具: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当时整个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中西绘画都反映生活的真实,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绘画像戏剧**一样,是通过逼真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东方绘画像中国的戏剧一样,是通过近似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

中西方绘画艺术犹如两座形貌各异的山峰,虽然同样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但却各成一体。在全球一体化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密切。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也许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不同使中西绘画放生了如此大的差异。

尽管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当今社会都是各取所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有着不同的爱好,因而他们选择的画风也不同。

扩展资料:

西方绘画与现代绘画差异,还反映在对于所谓再现的不同态度上。对于传统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也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本目标。

虽然相对于现代绘画而言,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再现绝非对自然一成不变的描摹,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

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

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 。

参考资料:

--西方绘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65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