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讲,情人节要比七夕浪漫!因为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似乎只有女人的事,和男的没多大关系,有比较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而西方的情人节则是双方共同度过的节日,爱情的意味更明显!
当然那是过去的意思了,现在即使中国人过七夕也肯定不能把以前的那一套再拿出来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情人节。是每年的农历7月7(今年的阳历8月4日),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样一个节日能从禁欲的封建社会流传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它却要将在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里渐渐消亡,却会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西方的Saint Valentine‘s Day,玫瑰、巧克力、红酒、情人套餐,这些都成了情人节的代言人。2月14日,这是所有花店、时装店、礼品店、西餐厅、酒吧和**院的节日。
其实西方的情人节,从它的起源看原本也没有什么信物。后来不知是谁加上了玫瑰、后来是巧克力,再后来是红酒、时装、情人套餐…。商家们疯狂地为情人节渲染着气氛,拼命地杜撰着民俗: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玫瑰代表我的心(月亮没法卖,否则不用改);一支玫瑰已经不能代表“一心一意”,999朵才是“天长地久”,一支20元,999朵不仅能代表诚意还能折射出power。普通的红玫瑰毫无新意,180元的人工“蓝色妖姬”才是新时代爱情的象征,我们的口号是:“不求天成,但求最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国产情人节似乎正在失去它的文化心理根基。因为现在的人们似乎更关心的是生活质量,对爱情天长地久的企盼已经不再强烈。“只要今儿高兴,明天的明天再说。”想想,牛郎织女一对拖家带口的老夫妻,一年见一面有什么值得纪念。鹊桥相会的不仅仅是夫妻,还有母子重逢,感觉象探监。牛郎完全可以找个凡人女子,两亩地、一头牛地过日子,如果再勤快点、机灵点,过个小康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织女本来就是贵族,长得又貌似天仙(她本来就是天仙),凡间的生活尝也尝了,找个什么什么神嫁了多好,就是找个什么什么天王也很有可能呀。何必受那相思之苦。何况他俩在社会地位、个人收入以及为人处事上、卫生习惯上一定有很多差异…,能幸福吗?
如今的人们玫瑰和面包都想要,但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人们多半会先选面包;现在和将来二选一的时候,保证选择的是现在。再说中式情人节推崇的不过是玩不出什么花活的婚内甜蜜,而西式的情人节多少带些暧昧的味道,特别对那些在家红旗不倒,在外彩旗飘飘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其实论起西方的Saint Valentine‘s Day的起源,远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浪漫。有一种说法是,2月14日,春天来了,鸟儿在这一天开始交尾,年轻的人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因此这一天被定为情人节。但我想人们从情感上是很难接受这个版本的。但从理智上,这个起源于农业社会的节日似乎就应该是这么个起源。
不管怎样,流传最广的说法还是: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暴君Claudius当政。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为此他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修士Valentine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就秘密地为情侣主持婚礼。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他将修士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情人节就是为了纪念修士Valentine而创立的。这倒有点象中国的端午节。但它暗含着一个道理就是:个人幸福至上,爱情至上,就是死也要有情人终成眷属。
如今Saint Valentine‘s Day仅仅是一种象征,是浪漫的代名词。可说起浪漫,它又远不及国产情人节的传说来的浪漫。但相比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暴政下的权宜之计,西方的情人节明显要积极一些,也更迎合现代人的口味。
回答者: 一志三9 - 四级
七夕节 被称为 中国的 情人节,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 中国情人节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世界书籍百科全书》提供进一步资料表明关于情人节的起源,其实众说纷纭。该百科全书指出:“据说在公元200期间,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禁止年轻男子结婚。他认为未婚男子可以成为更优良的士兵。一位名叫华伦泰的教士违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为年轻男子主持婚礼。……传闻说华伦泰于公元269年2月14日被处决。据《天主教百科全书》指出,公元496年,教宗圣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纪末叶废除了牧神节,把2月14日定为圣华伦泰日。”这个节日现今以“圣瓦伦廷节”——亦即情人节——的姿态盛行起来。 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英语里被称为Valentine's Day,用以纪念他。 不管情人节的真正起源如何,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信仰,得以基督教国的“圣人”来命名。
美国: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经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而逐渐演变为有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较少在公开场合对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国:从17世纪开始,情人节变得普遍。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回 情人节
礼表衷肠,这是日本商人于1977年炒作的结果。《读卖新闻》解释说:“礼物指定是白巧克力,原因是避免吝啬的男子把女友送赠的巧克力收藏起来,然后又将其原封不动地作为回礼。” 中国台湾:因受邻近国家日本的影响,也庆祝这个节日,但与日本不同的是,在台湾却是男生送女生礼物。另外,没有交往对象的年轻男女也常选在这天向喜欢的人告白,情侣亦会特别在这天约会。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浪漫的国度,家乡与海为邻,天然海贝资源丰富,在情人节这一天,恋人们常把代表浪漫爱情的紫贝壳送给对方,以示对爱情的忠贞。在一些青春偶像剧中,我们也常可以看到男主角送天然紫贝壳给女主角,表示对对方的爱慕。
中国:改革开放后,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目前年轻人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已经可以与春节、中秋节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礼物比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动内容是到比较浪漫的地点共进晚餐,互相在网络爱墙发送祝福也成为新的时尚,表示爱情的承诺与永恒。对于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来说,如果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情人节礼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请,就意味着恋爱关系的确定。 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大陆用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一些非议。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西方节日不断涌入中国,冲淡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这一节日经常遭到部分人士的反对。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长期影响下,庆祝情人节已有多年历史。男女会互赠礼物,男送女的标准礼物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表、领带等男士服饰用品,并且常会到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澳门:在情人节日,男会送鲜花给女,女则会送给男巧克力。男女情侣都非常重视这天的节日。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一些热衷于“洋”节的年轻人正蠢蠢欲动,闹嚷着要在情人节表现一把、热闹一番。
如此热衷于西方情人节,真不知他们对西方情人节的来龙去脉到底了解多少?我问过身边热衷于西方情人节的年轻们,却没一个能说得清、道得明,若问中国的七夕情人节,却能回答是源于“年郎织女”的故事。很显然,这群人热衷于“洋”节是盲目的,是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的一族。在他们看来,能过“洋”节,就表示自己脱离了“土”味,就意味着文化上上了档次,情调、情趣上就比别人高上一筹,就与世界接了轨。真是荒堂啊!
其实,中国的情人节无论是生成时间上,还是文化底蕴、文化内涵,以及浪漫程度上,都远胜于西方情人节。在这里,笔者不妨就中西方情人节作个简要比较,也让热衷于“洋”节的年轻们清醒一下头脑。
西方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牧神节。关于此节命名由来说法不一(评论:一个说法不一的节日,竟引得年轻人如此热衷,不知其纪念意义何在?)。因为在基督教殉教史上,有三位名叫瓦伦丁的殉教者。有一种说法是,罗马帝国有位叫瓦伦丁的教徒,因带头反抗统治者对教徒的残害而被关进监狱。在狱中,他受到典狱长之女的关心照顾,两人深深相爱。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被判极刑。临刑前,他给自己的恋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恋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另一种说法认为,瓦伦丁是指公元三世纪的一位主教。那时罗马皇帝认为成婚男子都不愿离开妻儿去当兵,即使上了战场也不会成为优秀的士兵,就颁布禁止男子结婚的命令。瓦伦丁因违抗禁令,秘密为青年男女举行婚礼而受到监禁,公元271年2月14日死在狱中。若照此说,瓦伦丁则是不法分子,纪念他则无任何意义可言。
纪念瓦伦丁活动,开始仅盛于民间青年男女。基督教产生后,教会的地位日渐盛大,但他们对这种活动一直抱冷漠态度。随着这种纪念活动的日益盛大,教会的领袖们才不得不于公元七世纪予以认可,并正式命名为“圣瓦伦丁节”。
中国的七夕情人节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故事之一(其它三个传说故事分别是《孟姜女》、《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虽然版本很多,但故事都以牛郎与织女的真挚浪漫爱情为主线(其真挚浪漫程度笔者就不多费口舌了),特别是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有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在里面,七夕演化成节日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最早记载有牛郎织女故事的,是东汉的文史学家班固(32——92年)的《两都赋》,赋中云:“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这说明在西汉初年或者更早时期,便有人依附神话传说,以昆明湖代替天河,在昆明池畔两岸塑造牛郎织女石像。因附会塑像必须以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为前提,更何况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其传播速度就可想而知了。由塑像再到文字记载,均需经过漫长的时日。因此,民俗专家考证,“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大概源于西汉武帝至东汉明帝时期。
由传说演化成节日,究竟源于何年何代,现在已无法确证,但据现有史料考证,古代最早记载七夕情人节盛况的,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书中有一段关于七夕情人节乞巧习俗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此可以得出,传说演化成节日当在汉代。后来的唐诗宋词中,妇女于情人节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照样十分盛行。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情人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即便贵人,也只能步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这说明情人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由此观之,中国的情人节仅从有记载看,其生成就比西方情人节要早近200余年,演化成节日要早300余年,其浪漫程度西方情人节就更无法可比了。
中国情人节的节俗活动很多,如拜织女乞巧、穿针赛巧、漂针验巧、喜蛛应巧、月下结盟等。也许有人说,这些节俗活动都不适合当今社会,我说,玩味古俗更有味道。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生命力。况且,节俗活动也不排除与时俱进。西方的情人节从起源以至到教会规定,何曾有舞会、郊游、谈情说爱之类,不都是后人兴起来的吗?中国的情人节照样可以进行这些活动,从时令上来说,更适合进行这些活动。
传统的节日历史悠久,祖宗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期待着年轻一代去发掘,去继承,去弘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