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介绍一下贝多芬

谁给介绍一下贝多芬,第1张

从欧洲古典音乐领域里,要挑选出一位知名度最高的作曲家,恐怕非贝多芬莫属,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古典音乐的图腾。路德维奇•凡•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最后一位代表人,与他的老师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于波恩。祖父是宫廷乐长,父亲也任职宫廷。贝多芬从小展现音乐天赋,父亲就想把他栽培成“音乐神童莫扎特第二”,施以严酷训练。后来,母亲因肺病去世,父亲沉迷酗酒,贝多芬便担负起一家生计。1791年,他来到维也纳,后以即兴演奏而闻名,便逐渐转向音乐创作活动。贝多芬的作品,主要以交响乐,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最为重要。其中著名的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以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此外,还有歌剧《菲德里奥》,神剧《橄榄山上的基督》以及合唱曲、独唱曲等。

贝多芬对于音调变化的大量使用也激发出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和结构,让它们成为音乐里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尤其是后来的钢琴音乐和弦乐四重奏,都证明了音乐世界里还有一大片尚未被开发的领域。身兼作家、乐评家、和作曲家的霍夫曼还曾主张乐器音乐可以比歌唱音乐还具有表达潜力,这个概念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霍夫曼自己既是音乐家也是文人,他鼓励应该以音乐“有系统的”述说一个故事,许多大众开始对此产生兴趣,虽然他仍然遭到一些其他作曲家(如费利克斯•孟德尔颂)的批评。19世纪早期乐器科技的各种新发展—如钢琴的铁架、弦乐器的缠弦,都使乐器得以发出更高更广的音带、和更多的音色,另外也使演奏者能够表现出他们个人独特的技术层面。这样的科技不但扩展了钢琴的长度,也引入了更多音乐的结构,并且创造出许多新的音乐类型,例如站立的歌剧序幕演唱、钢琴的幻想曲、夜曲、和协奏曲,都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中心。

欧洲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大约是指1750年(巴赫去世)到1827年(贝多芬去世)这段时间。贝多芬及其他两位维也纳大师海顿﹑莫扎特以清晰、和谐、自然、平衡的音乐风格取代了富丽堂皇、多装饰的巴洛克风格,更进一步充实了新时代高度重视人性的内容,实现声响美的理想。那个时候是一个客观理性的时代,贝多芬偏重对音乐形式的倾向,完善了古典音乐严格、安静、简单、自然的“高贵质朴,宁静巨大”风格。据说从贝多芬的书房望出去的维也纳夜景,使他的浪漫主义种子在古典风格的土壤上萌发、滋长。他将古典时期的真实主义、人文主义推到顶峰,并以锐不可当的力量敲开了浪漫的大门,显现出一片洋溢丰沛生命的新天地。

“浪漫主义”一词在音乐领域是用以形容一段从大约1820年代至1918年为止的时期。当时的“浪漫”所代表的内涵与现代的定义并不相同,在1880年乐评家ETA霍夫曼将莫札特、海顿、和贝多芬列为三大“浪漫作曲家”,而路易•史伯尔(Louis Spohr)也曾以“好的浪漫风格”来形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里的其中一个段落。严格来说莫札特是古典时期的作曲家,而贝多芬则被视为是浪漫主义的开端。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主流音乐风格的大变,19世纪时期的音乐开始被人冠上“浪漫时期音乐”的称呼了,后来的音乐史学上也都采取了这种区分法。

贝多芬桀骜不驯的叛逆性格和难以遏制的火暴脾气,促使他成为第一位摆脱对于贵族依赖的作曲家。贝多芬的近350首作品,都怀着热烈崇高的人道精神,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人类谋求永恒福祉的含义。这种带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主义,使贝多芬熔铸了万千人心,用强悍的生命为他的时代做出了血肉的见证,也向世人阐明了他唯一能够用心灵听到的一句话——“穿越黑暗,迎向光明”。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该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成为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d小调第九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曲的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当然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如今《d小调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说欢乐颂是贝多芬交响乐的颠峰之作,更因为整部作品仿佛是贝多芬一生与其命运的一部斗争史。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中国小提琴网:

G大调:http://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4&ID=8257

F大调:http://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4&ID=8258

小提琴+钢伴的全谱

很多常用的谱子这里都有免费的下载的

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如下:

1、C大调第一交响乐 作品第21号 

第一乐章:极慢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极快板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极快板 

2、D大调第二交响乐 作品第36号 

第一乐章:柔板、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广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 

第四乐章:极快板 

3、降E大调第三交响乐 作品第55号“英雄”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极快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极快板 

4、降E大调第四交响乐 作品第60号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第二乐章:柔板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5、C小调第五交响乐 作品第92号“命运” 

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行板 

第三乐章:快板、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 

6、F大调第六交响乐 作品第68号“田园”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极快板-溪畔小景 

第三乐章:快板-乡民欢乐的聚会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 

第五乐章:小快板-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 

7、A大调第七交响乐 作品第92号 

第一乐章:稍慢速、活泼的 

第二乐章:小快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板 第四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 

8、F大调第八交响乐 作品第93号 

第一乐章:活泼、朝气蓬勃的快板 

第二乐章:小快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速度 

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舞曲性 

9、D小调第九交响乐 作品第125号“合唱” 

第一乐章:不太庄严的行板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 

第三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四乐章:急板 第五乐章:急板、合唱“欢乐颂”

扩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贝多芬全集有不同年份的发行,图封面为2007年版,发行公司为BMG Japan。此专辑为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所发,谨以此向伟大的巨人致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音乐、欧洲古典作曲家的代表之一。

贝多芬在父亲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这造就了他倔强、敏感和兴奋的性格。22岁时,他开始在维也纳定居了一生,1803-1804年间创作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他的成熟。

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的众多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的精神,将古典音乐推向了高峰,预示着19世纪浪漫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参考资料:贝多芬全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68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