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大学生谈恋爱是这样看的:
没有应该不应该
大学生的感情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没有社会上复杂,所以在大学里有自己喜欢的人就勇敢去追吧。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如果大学没有那个“他{她}”也不用伤心难过。
利用好大学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情况下,好好提升自己,尽量多考一些证书。增加自己毕业时就业的竞争力。
让自己在遇到那个他/她的时候,给他{他}爱情的时候不需要为两个人的面包担心。
贫贱夫妻百事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怀特海在《教育的节奏》里提到“说到智力发展,我要用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描述这一过程
关于这三个阶段的阐述,我反复品读,力争读出自己的理解。
“浪漫阶段”是从直接认识单纯事实到认识事实见未经探索的重要意义的一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充满活力的,包含着未经探索的因果逻辑关系,他不受系统的程序支配,属于浪漫遐想式的探索,这一过程的转变会引发某种兴奋。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时间段来分析,小学阶段应该属于浪漫阶段。从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这样的小切口来看,学生的初读文本、整体感知阶段就属于浪漫阶段。
“精确阶段”对知识的深度追求胜过知识的广度,学习者在这个阶段,应该是深挖坑,直到掘出井水。从阅读教学的流程看,精读环节,应该带领着学生在文字里走一个来回,既读出文中之意,也要读出言外之意。既要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又要能够理解文字承载的情感或道理。精确阶段的学习离不开浪漫阶段感知的事实以及对意义的模糊感知,是将浪漫阶段的学习进行结构化练习,是知识的结构化,也是思维的结构化。
“综合阶段”是经过了浪漫阶段和精确阶段的发展,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活学巧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又会接触到新的知识,于是开始新的一轮浪漫精确与综合。
“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周期。每一节课应该以其自身的方式构成一种涡式的循环,引导出它的下一个过程。而较长的时间则应该得出明确的结果,以形成新循环周期的起点。”我想,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篇课文,都可以形成一个“浪漫-精确-综合”闭环式循环。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是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带领孩子们读了目录,粗略地整体了解了全书的内容。仔细阅读了单元导入页面,才正式进入学习。昨日完成了初读学字词。孩子们通过互相提醒,完成了生字的易错音,易错难写字的学习。
1再读课文知内容
对应教育节奏里的浪漫阶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再读课题,问: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孩子回答说这篇课文是写学校的,还知道了这所学校的位置是在一棵大青树下。有一个孩子补充:我觉得会写学生怎么上课。
追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
小朋友特别喜欢提问。比起二年级的提问,现在的提问少了一些天马行空,开始围绕着“大青树”和“学校”两个词提问。
大青树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学校在大青树下?
这所小学什么样?
有哪些人去上这所学校?
这些人是同一个民族吗?
他们是怎么上课的?
有个孩子问:“这里为什么要写窗外的蝴蝶也在听朗读?
我提炼了他们提问的切入点,同时表扬最后一问是孩子预习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意识特别了不起。
第二步:带着问题,默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孩子们梳理出全文的脉络:第一段写的是上学,第二、三段写的是上课和下课,第四段写的是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根据梳理,抓住全文的关键词,将主要内容串出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所边疆小学上学,上课朗读和下课玩耍的事情。孩子概括的内容与教参的表达大同小异,语言确实儿童化的。
主要内容出来后,请孩子们回头看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答,他们很开心地点点头。
2精读品词句,对应精确阶段。
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怎么引导孩子去关注呢?
学习第一段,扶着走,教方法。
出示第一段的内容,请他们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去请他们当“导演”,切出几个画面。
孩子们总结出第一段有三个画面:上学路上——到了学校——向国旗敬礼。
“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呢?”
“这个学校很美,很特别。”
于是带着孩子去寻找那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比如关于少数民族的词语,随机连接后来的资料袋,拓展少数民族的资料,”坪坝“孩子们不清楚,感知,”“鲜艳、绚丽多彩、高高飘扬”等词语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
第一段的排比句非常典型,“从……从……从……”“有……有……有……”“向……向……向……”,孩子们找到分享后引导反复朗读,感受文字之美,画面之美,同时与我们的学校进行对比,对应课后第二题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学校的特别和美丽。
自学二、三段,尝试运用第一段的学法
按照自学,同伴互学和全班共学的步骤,先根据文字找画面,标注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然后与身边的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请一对伙伴到讲台前做小老师分享,下面的孩子用红笔根据倾听到的内容做补充笔记,并对上面的发言进行回应。回应的过程,可以练习他们的发言模板,如我有补充,我有欣赏,我有疑惑……
这样正式地请两个学生组成小组到台上分享阅读是第一次。我一边关注分享的内容,一边关注两个分享人的配合,还在整个教室里小跑着,关注孩子的倾听和笔记。又要听,又要记,老师还可能随时出现在身边,那些有开学综合征的孩子也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
主分享人太给力。每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找出来,都可以把自己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两个重点句子也被她找出来一一剖析,要不是现场看着她做的批注,我真的会怀疑她是不是看了什么参考书。
最令人惊喜的是另一个伙伴不仅配合着展示书上的笔记,最后还就“下课”那个句子,做了不同理解的分享。因为上面孩子的带动,下面的回应也很积极。很明显现场有思维在流动。
我随时回应孩子们,对他们分享的内容进行点播,对他们分享的方式进行提炼,对他们积极参与的行为毫不吝啬地点赞。
就这样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慢慢地带着孩子从浪漫走向精确。
本来还有拓展的语言训练,带着孩子们走向综合运用阶段,只有等明天继续。
反思今日课堂,为了从一开始养成分享的各种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倾听、思考和分享能力,课堂节奏偏慢,孩子们对文本的“走进”与“走出”还有提升的空间。
慢是为了以后更快。不焦虑,不着急,淡定从容地带着孩子们去领略语文的魅力。
我觉得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简直是太美了。很遗憾我高考的时候成绩一般,没有资格去见识一下这三所大学的美景。在这三个地方上大学,你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是一种视觉享受。相当于学习和旅游两不误,真的是让人羡慕不来啊。每个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象牙塔,也是伊甸园。
01、厦门大学,鼓浪屿就像后花园
据说厦门大学后门出去用不了多久就到了鼓浪屿,这简直就像是去自己家的后花园啊。厦门大学因为地理位置,所以也经常游人如织。厦门大学是一块净土,它没有受到城市的污染,不仅有着浓厚的学术气息,而且夏天盛开的凤凰花也是一绝。所以我一直很想去厦大看一看,奈何没有机会。
02、武汉大学,等你一个樱花盛开
武汉大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在这里随便转转,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可能置身民国。而武汉大学最为出名的樱花也是一绝。每年到樱花盛开的季节都能吸引到无数的游人前来。不过今年应该是看不到武大的樱花了,因为疫情的缘故。不过都会好起来的,武汉加油!
03、南京大学,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南京大学选址其实属于是在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但是因为它的那种古朴与宁静,生生在这片闹市之中开辟出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来到这里就会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慢了下来。时光仿佛在这里交错,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身处现代还是民国了。南京大学是一座非常有历史感的学校。
其实很多大学各有各的美,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心中最美的,应该都是自己的母校吧。
《生活家》正在热播,新更新的片段中,坐在车中的邱冬娜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与光影连连感叹好美啊,并感叹到这些春花啊,秋实啊,永远都让人觉得活着真好!顾飞听后就问她喜欢吗,在得到邱冬娜肯定的答复后,立马打了转向灯,并说道喜欢我们就再看一次。从而引起成年人的浪漫是什么样子的讨论,而且登上热搜。
在我的脑海中浪漫是指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小情侣之间往往追求浪漫,鲜花礼物,构造浪漫的环境,而且浪漫好似只是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成年人好像围绕的就是茶米油盐,家庭琐事,因此成年人的浪漫是什么样子也就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曾看到一个视频,女子用电动车载着孩子去接喝过酒的丈夫,本来有点怒火,见到丈夫之后,丈夫问她我坐哪,有点小怒火的说坐后面,丈夫嬉笑着从身后拿出一个西兰花递给妻子,并说道明天的早餐,妻子切了一声,但是露出了笑脸。
说到渴望的浪漫是什么样子,上学的时候渴望的浪漫可能是满眼的鲜花,昂贵的礼物,帅气的男人,轰轰烈烈的爱情,现在渴望的浪漫可能就平淡的生活,一屋二人三餐四季,早上两人吃完不是很丰盛的早餐,一起出门,我会絮絮叨叨让他多加件衣服,他也会提醒我不要忘记手机钥匙,忙碌一天回到家,两人一起做饭,吃饭的时候唠唠今天的愉快和不愉快,平平淡淡,年复一日,然后有自己的孩子,吵吵闹闹。但是我会在买菜的时候,多买他爱吃的,他也会为了我转大半城市里寻找我早上不经意间提起的东西。吵吵闹闹,平平淡淡,就是我渴望的浪漫。
建筑承载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设计师想传达的美感与情感都表露无遗。一间藏身在日本东京,拥有近70年历史的法语学院,唯美的红、蓝、白纯净配色,搭配法式螺旋建筑特点,让人天天上学也甘愿!
特色建筑: 东京法语学院(旧东京日法学院)Institut français du Japon de Tokyo
建造年份: 1951/1961
建筑师: 坂仓准三Junzo Sakakura
空间资料: RC造 3层、地下1层
提供:榻榻米出版
孩子们能开心地跑来跑去, 要拜教室的设计之功。为纪念创立60周年,16名法国艺术家凭著天马行空的发想,竟然将白色墙壁当成校园。
设计者是接替前川国男于巴黎的勒.柯比意处学习的坂仓准三。1951年完成有螺旋梯塔的那一半,1961年再完成包含现今主入口在内的另一半。2012年从东京日法学院成现在的名字,作为法国 的正式机构,传达法国文化、思想与学问。
楼梯扶手悠然地驰聘于空间中。主入口的大楼梯(下图)为洋房形式,从平台向左右分开,不过,扶手的自由度完全不同,不用主柱来确立转弯处,反而相反,根本没有主柱。使用一般常用素材这点也让人觉得很明智。
提供:榻榻米出版
此外,即使无人也会联想到有人在上面走动。螺旋梯的扶手也有同样效果。朴素的金属于下端旋绕,流动性便被强调出来了。
提供:榻榻米出版
三楼目前已改成教室,但当初是校长的住所。阳光可从天窗照到楼梯塔下方。墙壁对面还有另一座螺旋梯,过去仅供私人使用。
透过动线设计让人巡游建物内外一圈,赋予整片用地活力,这种承袭自柯比意的手法已经透过扶手象征出来了。此外,坂仓还展现他的个人风格,不被功能所缚,发挥造型的自由度,这点是他从更早之前的建筑所获得的启发。不拘泥于教条,质朴且丰富。将此特色应用于建筑中,或许也是一种法国文化吧。
提供:榻榻米出版
提供:榻榻米出版
双螺旋梯只在十六世纪法国的香波尔城堡,或是十八世纪会津若松的螺旋堂才看得到。这座楼梯塔与上述两者不同,是圆角的三角形平面,并且强调出雕塑般的姿态及黏土般的质地这种钢筋混凝土性格。
提供:榻榻米出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