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论语》、《孟子》、《庄子》的思想特点。

比较《论语》、《孟子》、《庄子》的思想特点。,第1张

一、《论语》

1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述孔子及其门人言谈行事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辞约义丰, 直接议论。通行的注本为宋朱熹《论语集注》

2《论语十二章》 孔子的“仁”“义”及重视个人修养的观点。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的语言。

二、《孟子

1记述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儒家经典之一。 较《论语》有发展,可说是章向篇的过渡,语录体向对话体发展。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说理善假寓言、比喻。通行的注本为宋朱熹《孟子集注》

一、概述

《庄子》,庄子及其弟子、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脱离语录体, 由对话式论辩发展为专题论文。

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 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

二、《墨子》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自创墨家学派。《墨子》,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文字浅显,质朴无华,善假具体事例说理,逻辑性强,论证严密,为战国时大量论辩文打下基础,是中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的里程碑。

  庄周。

  庄周即庄子,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所做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的结构奇特,不拘一格,思想所至,文笔汪洋恣肆,变化无端。句式也富于变化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片段欣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这一段文章,天马行空,想象力极为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语句流畅,也充满了思辨。

  分析:

荀卿:即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文章体现的是儒家的观点,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学成就也是非凡,但是没有浪漫主义精神。

韩非:韩非,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

孟轲:即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所以不体现浪漫主义精神。

孟子的最大贡献有两条: 

第一是弘扬了孔子之说其实,在孔子那个年代,与他起名的也大有人在,之所以留下了孔家学说,那是因为有孟子这样的人大力推崇在《孟子》这本书里,孟子把孔子的精神、学问进行了全面推崇,他说孔子是“生民未有”,意思是说从没有出现过像孔子这样的人 

第二是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为儒家学说奠定了基础孟子不仅仅是继承孔子,而且还提出了“性、善、论”的著名理论孟子说:“善心为恻隐之心”我们所说的良心,是指人本来就有的心,良知是指人本身就有的智慧人在被天地生养的同时就具有的叫良人要具有善心,就会具有四端:则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时代,恰巧与我们当今的时代似乎有些相似:价值多元,思想活跃,众多学说横行,使众生不知如何生活而就是在那个时代,孟子提出要正人心、息邪说、放谣辞、讵彼行而正人心是根本,其它三条是手段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35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