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儒家大智慧”
作为一个90后,同大家谈儒家思想似乎有点不大对味。的确,那些满是之乎者也的看似枯燥的内容,似乎与我们追求个性的一代格格不入。可是,在看完《儒家大智慧》一书后,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因为我发现,其中有很多东西是我们90后甚至所有现代人所缺乏的。那些如钻石般耀眼的真理,难道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消失殆尽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质朴的道理与现代人却相距甚远。不然,又怎会出因赡养父母引起的纠纷;又怎会现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
有人说,真正的宝藏不是珠宝,而是人的心灵。是啊,当仁爱充溢心灵,心灵就是富可敌国的宝地。相反,当自私充斥着你的心灵,你既不善待亲人,也不关爱他人,可曾想过,别人将会怎样对你呢?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爱,所有的面孔都将是模糊的轮廓,繁华的城市也将是一片荒芜的原野。世界需要热心肠,把爱奉献给世界的人,也一定会受到世人的热爱。
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有了它,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灿烂的阳光。爱是博大的,爱是相互的,是连接人与人情感的纽带。周文王贤达博爱,始终以天下为念,百姓也无限热爱他。
周总理爱人民,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奋斗,都是为人民的利益。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所以人们对他的敬爱和怀念代代相传。
现在有的人,常常失意彷徨,总觉得天下他最孤独、最无人怜爱。却忘记了爱是相互的,不是封闭的;爱是朴实的,不是高傲的。试着把爱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常对身边的朋友伸出关爱之手,你的帮助会让他们如沐春风;送给相濡以沫的人爱意,你的深情会让他(她)生活更甜蜜;乘车时给老者让座,你的善良会让他们倍感亲切;给过往的陌生人送上微笑,你的快乐会让他们心意荡漾……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儒家大智慧”,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因为那是一朵永开不败的花!
从《吕氏春秋》的观察中,反映出中国哲学里道家和儒家关于社会经济两派思想的根源这两派思想主张如同两极那样背反,但它们又像同一个轴的两极,两个方面都同样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40章) 在比较儒道两家的不同思想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两家共同的一种理论思想,就是都注意到,无论在自然和人生的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主题,也是儒家阐发《易经》时的一个主题它无疑受到太阳、月亮运行和四季嬗替的启发对农民来说,注意这些自然变化是农业生产的必需 在《易传》中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系辞传》下)又说:“日盈则昃,月盈则食”(《封卦·彖辞》)《易传》中称这样的运动为“复”,《复卦·彖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在《道德经》40章,我们也读到类似的话,说:“反者道之动” 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帮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中国人深信这个理论,因此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失望在刚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中,这种希望成为中国民众的心理武器,即使处于最黑暗的时期,还深信:“黎明即将到来”正是由这种信仰形成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这个理论还对儒家和道家都主张的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不为已甚”(见《孟子·离娄下》)“毋太过”成为儒道两家共同的格言;“过犹不及”,但处事宁愿不及,也不要过甚,因为行事过分,就将适得其反 对自然的理想化 道家和儒家不同,因为他们是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反朴归真;并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而鄙视知识《道德经》第80章说:“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难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不是对农民社会的田园诗式颂歌吗 农民时时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慕自然道家把这种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子评论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家族制度 农民靠土地生活,而土地是无法挪动的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也无法离开土地一个人若没有特殊的才能,他无法离开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他的子孙也只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就是说,同一个家庭的后代,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它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是世界少有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性化 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即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在这五种社会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两种虽不是家庭,却也可以看作是家庭关系的延伸譬如君臣关系,被看成是父子关系;朋友则被看作是兄弟关系这还只是主要的家庭关系,此外还有许多在中国最古老的辞书、著于公元前的《尔雅》一书中,有关家庭各种关系的名称有一百多种,其中多数在英语中没有相当的词语 中国的祖先崇拜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一族人,他们追溯首先在这地方定居的祖先,敬拜他祖先成为家族的共同象征,为一个巨大复杂的组织,这样一个象征是必不可少的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性论证,也就是它的理论表现经济环境成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儒家思想反映了它的伦理价值由于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经济条件的产物,这些经济条件又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因此,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个社会制度和它的理论表现都是自然而然的正是因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的哲学,一直保持到近代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潮流侵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止 入世和出世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庄子》书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就是指社会公元三四世纪(魏晋)间,道家思想再次兴起,当时人认为,孔子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化),老庄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中国哲学中的这两种思潮大体类似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思潮试读杜甫和李白两人的诗,这两位伟大的诗人都生活于八世纪,从他们的诗里却不难分辨出中国思想两大流派——儒家和道家——对两人的不同思想影响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是相反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得以较好地取得平衡 在三四世纪间,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近儒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道家”;在十一、二世纪间(宋朝),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儒家思想靠近道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儒家”这些运动使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 在本书第一章里,我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中国艺术与诗歌 儒家把艺术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工具道家对艺术没有正面提出系统的见解,但是他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看为最高理想,这给了中国的伟大艺术家无穷的灵感由于这一点,许多中国艺术家把自然作为艺术的对象,就不足为怪了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许多杰作都是写山水、花鸟、树木、竹枝在许多山水画里,山脚下、溪水边,往往能看见一个人,静坐沉醉在天地的大美之中,从中领会超越于自然和人生之上的妙道 在中国的诗歌里,让我们读陶渊明(公元372-427年)的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从网上找的 供参考
证明自己对卢梭与浪漫主义的批判的合理性在东西方人文传统思想中发现并阐释了儒家思想用来补充或纠正西方目前所走的道路为他自己的批判思想体系提供了精神依凭
收起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借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
答案
证明自己对卢梭与浪漫主义的批判的合理性在东西方人文传统思想中发现并阐释了儒家思想用来补充或纠正西方目前所走的道路为他自己的批判思想体系提供了精神依凭
展开查看完整答案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借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A证明自己对卢梭与浪漫主义的批判的合理性B在东西方人文传统思想中发现并阐释了儒家思想C用来补充或纠正西方目前所走的道路D为他自己的批判思想体系提供了精神依凭
展开查看完整题目
答案
A,B,C,D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借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意义有__。
A.证明自己对卢梭与浪漫主义的批判的合理性B.在东西方人文传统思想中发现并阐释了儒家思想C.用来补充或纠正西方目前所走的道路D.为他自己的批判思想体系提供了精神依凭
展开查看完整题目
答案
ABCD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A孔子B荀子C朱子D孟子
答案
A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A孔子B荀子C朱子 D孟子
答案
A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答案
孔子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答案
孔子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A孟子B荀子C朱子D孔子
答案
D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
反馈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主要集中在以_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A.孔子B.荀子C.朱子D.孟子
答案
A
去不挂科APP 查看更多试题
题目出处
白璧德借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
证明自己对卢梭与浪漫主义的批判的合理性在东西方人文传统思想中发现并阐释了儒家思想用来补充或纠正西方目前所走的道路为他自己的批判思想体系提供了精神依凭
应该没有关系老子的守中指的是不预设立场无为而治,任民自化;儒家的中庸则是叩其两端,寻找最佳答案从现代经济学看,在很多领域,我们根本无从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最优的角点解,只能通过万民大量的组织实验试错,当最优的角点解从大量的失败教训中浮现出来后,其他人再加以模仿,就成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很多方面只是一个幻想,而道家的“我无为而民自化”,靠民自化寻求最佳角点解才是正道
最浪漫的朝代无疑是唐朝,唐朝成为最浪漫朝代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唐朝的诗人大多数是浪漫诗人,比如著名诗人李白;其二唐朝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朝代;其三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得到了发展。历史上是中国向周边国家大量输出文化和技术的时期。
初唐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儒家思想,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尤其是五代玄学,尤其是玄学和玄学的思想大部分是在汉代完成的。初唐与明初相似。国家所做的是贯彻前哲学家的思想。中唐以后,思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思想的出现,杜甫、白居易的思想价值也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诗人。从严格意义上讲,后世所谓经学应称为“汉、金、唐经学”,后世所谓的理学应称为“唐宋明理学”。
许多的诗人成为了浪漫诗人,李白就是比较典型,他坦率大方,他喜欢喝酒、写诗和交朋友。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的影响。他的诗大多是在他喝醉的时候写的。李白的诗,宋人就有记载(如文英的《香山夜鹭》),就其开拓意义和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浪漫诗人太多了,将整个唐朝的浪漫气氛也被带动起来了。
唐代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备,发展程度高;二是极其开放;三是亲民、重视现实、不拘泥于古代制度的明显特点。加上在文学方面,李白将道家思想融入其自由奔放的古诗词中,表达了自己和时代的悲欢离合,他的诗很有感染力,在情感上贴近大众。
墨家,社会底层人士为主,分支为学术研究类和游侠类。主张兼爱非攻,通过苦修来提高自己,且有很强的组织纪律。但其类似苦修士的修行方式不能为多数人接受,战国后期逐渐没落。
儒家,弟子有教无类,讲究因材施教。主张入世,通过成为官员而实施自己的“仁”,力求克己复礼,恢复夏商时期的礼法与盛世。但逢乱世激进的就会“儒以文乱法”,改朝换代,消极的会避世待明主出而仕。自汉朝董仲舒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掺杂了诸子百家中的一些思想,较初始的儒门,已大不同。后因神话王权,维护统治者地位的思想被历朝历代统治者认可,所以近2千年来一直都有传承。
道家,不是道教,主张无为而治,顺天应时。在思想精神上极其自由浪漫,对现实看的很透彻,明确指出有无相生,唯以道论。
佛家,主张慈悲,借今生之色身修来世之福德。其原始教义在当今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且只看到慈而不知悲在何处。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土,为适应环境,做出很多的调整,在某些特定时刻甚至提出佛道一家的说法。虽有种种经文、种种流派,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而万,万而一。
儒家思想是一种现实思想,基督教是一种宗教思想。
儒家思想是一种现实思想,基督教是一种宗教思想。儒家思想是现实的,基督教是浪漫的。它们给社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体制。儒家文化和基督文化,在中西文化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达两千多年。它们对中西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对经济、科技的发展,乃至对个体性格的塑造等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我们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之中,来对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种文化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二者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彼此影响。它们的看法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给社会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政治方面影响的对比:
儒家不言神,不言鬼,却倡言“天”。“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左传·文公》)、“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书经·秦誓》)、“天子为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书经·洪范》)。
以上所论都标榜“天”或“上帝”不能自行其意志,而需要假手于天子或帝王以行之,所谓“天功人其代之”,所以“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书经·大禹谟》)。这就是儒家的“天道”观念。加上儒家没有“原罪”的观念,所以历朝历代,天子都被神化,抬到了与上帝同等的位置。
故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天道”与“大一统”一结合,就把人民的天然政治权利给剥夺了。再者,儒家所倡导的“纲常教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不必多说,直接规定了人在权利上的不平等,延伸到后来,就有了“株连九族”等宗法制度。
这与《圣经》所倡导的“人人皆祭师”,可以也必须独立直接对上帝负责,以及“在真理中顺服”的教义是完全不同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简直根植在了骨子里成为传统文化的骨血而屹立不摇。从“学而优则士”然后“宦海浮沉”乃至最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人生信条,从屈原的《离骚》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渗透的痕迹。“仁义礼智信”的五字箴言在古代典籍中更是屡见不鲜,从《四书》、《五经》到《千字文》、《弟子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政策几千年来果然被贯彻得很好。而从历史渊源上看儒家思想也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可回溯的起点,从儒家弟子宣扬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可以看出它的真正哲学意蕴。
儒学伦理本体化的内涵可由三方面概括:“仁”的思想、“中”的思想和“五伦”的思想。“仁”在《论语》中出现六十多次,孔子用它几乎囊括了他所能想象出来的一切人类的美德。“仁”成了一种广泛伦理的崇高品性。“中”在古文中指“权”,即称重量的一种工具,它由一根木杆和一块重物构成,以平衡原理和杠杆原理进行操作。“中”于是就隐喻和象征地指审时度势、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当然即或使用贬义词见风使舵、模棱两可,恪守中庸等等也无不可。然而,伦理本体化的涵项中加入“五伦”之后色彩可就变了。“五伦”首先是将人进行自然化的处理,即让“父子”这一代表祖先传递、祖宗崇拜、生物遗传、自然法则的时间地理学原则作为伦理的首要条件,再把它泛化为共时的君臣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之中,以自然秩序的历时系列代表社会秩序的共时系列以至成为文人甚至所有普通老百姓精神和伦理生活的核心内容。
而随着封建集权的不断加强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文人的精神却被异化了。每朝每代都不乏殉难者,但已很难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而是将自己附加于一种抽象理念,自愿成为其牺牲品。立功立言立身,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忠臣烈女反复的表彰和倡扬,使死亡成为一种隐秘的冲动,换取一个完美的姿态定格于屏幕。这种情形到明代,可谓登峰造极。方孝儒对朱棣慷慨陈辞灭十族也不怕何况九族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众多无辜的亲属和学生的生命并不是从属于他?大礼议之争,文官们被当众拖下去扒了衣服打屁股的时候,是否有考虑到自己以尊严性命相拚的“正统”的价值何在?如此愚昧的英勇,何其可悲,这种可悲一方面造就了中国文人的不幸,另一方面却又造就了“愤怒出诗人”下的不朽篇章。
由此,古代文人既读圣贤书,又闻天下事,可一谈到国家安危又多是忧之哀之,像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杜牧的“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无不流露出深深的哀愁。很少人有王昌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谈到自己的命运,像“同时天崖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类失意之感又占多数,偶尔有些“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闲适之情也是在人生失意后无奈的感叹。只有最潇洒的浪漫派诗人李白在酒醉后会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
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为的就是能金榜题名,一施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国家兴利除弊。可是由于君王昏庸,奸臣当道,许多人怀才不遇,甚至受诬陷排挤,自生性命也危在旦夕,“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状况比比皆是,更谈不上什么大展鸿图了。于是文人们隐居山林,玩弄花草虫鱼消磨自己的壮志,只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趣句,不甘寂寞之人偶尔会发些“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牢骚;积极向上者也只能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君王动之以情,晓之以义,倘若幸运得到君王赏识,则尽显一股忧国忧民,“进亦忧,退亦忧”忠君之情。如此情感,能让我们不为之忧,为之愁吗?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那温顺善良的性格,他们不敢像英国人那样处死“查理一世”,也不敢像俄国人那样逼走“尼古拉二世”,只能终日过着伴君如伴虎的生活,最后郁郁而终。所有诗圣不会“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诗仙也唱不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豪迈诗句。
然中国古代思想并非只有儒家,先秦有"诸子百家",汉代有佛教传入,汉唐间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北方游牧文化的冲击,尽管儒家是各派学术中最有传统和连续性的,但其他各派也以其他方式存在着,汉武尊儒,其他各家并未湮灭,思想的交锋和融合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考察不应局限于儒家经典。庄子心与道冥、物我一体,乃是一种至高无尚的人生境界,也是许多的文学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心的空明,虚以待物,正是人们所常说的澡雪精神以进入文学艺术创作的一刹那间的精神境界。老、庄的深刻影响就在他们的精神境界、人生旨趣上。那是一种看似无形而其实又无处不在的影响。所以另一方面,道家的思想在古文中也时有体现,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再到苏轼的《赤壁赋》中都可见一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一个文人“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斤斤拘执棺椁之厚薄尺寸,守丧之期限年月,当不起庄生的一声狂笑,于是儒与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成了两大势力,代表道学派与幽默派。后来因
为儒家有“尊王”之说,为帝王所利用,或者儒者与君王互相利用,压迫思想,而造成一统局面,天下腐儒遂出。而道家思想之泉源浩大,老庄文章气魄,足使其效力历世不能磨灭,所以中古以后的思想,表面上似是独尊儒家道统,实际上是儒道分治的。中国人得势时都信儒教,不遇时都信道教,各自优游林下,寄托山水,怡养性情去了。中国文学,除了御用的廊庙文学,都是得力于豁达派的道家思想。廊庙文学,都是假文学,就是经世之学,狭义言之也算不得文学。所以真有性灵的文学,入人最深之吟咏诗文,都是归返自然,属于幽默派、超脱派、道家派的。中国若没有道家文学,中国若果真只有不豁达的儒家道统,中国诗文不知要枯燥到如何,中国人之心灵,不知要苦闷到如何。
而正始以后,王何之学起,道家势力复兴,加以竹林七贤继出倡导,遂涤尽腐儒气味,而开了清谈之风。在这种空气中,道家心理深入人的心灵,周秦思想之紧张怒放,一变而为恬淡自适,如草木由盛夏之煊赫繁荣而入于初秋之豪迈深远了。其结果,造就了清德玄谈和魏晋文人风骨乃养成晋末成熟的大诗人陶潜。陶潜的淡然自适,不同于庄生之狂放,也没有屈原的悲愤了。他《归去来辞》与屈原之《卜居》、《渔父》相比,同是孤芳自赏,但没有激越哀愤之音了。他与庄子,同是主张归返自然,但对于针砭世俗,没有庄子之尖利。陶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只见世人为五斗米折腰者之愚鲁可怜。庄生却骂干禄之人为豢养之牛待宰之彘。所以庄生的愤怒的狂笑,到了陶潜,只成温和的微笑。而这种渊明遗风在许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从激狂的《陋室铭》到恬淡的《山居秋暝》。
然而中国文化史上,儒道两家同源而异流,两家既双峰对峙、势如水火,又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从而构成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支柱。
儒家提倡礼乐教化,阐扬治国安邦之道,为历代官方集团大力倡导和推行,在社会政治和道德领域,成为指导性的正宗思想,又由国家教育体制提供保证,作系统传授和普及工作,奖励儒家经学的研究,读经成为知识分子走向仕途的必修课业,因而儒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声势显赫,居诸家之首。
道家则不同,它重自然无为而轻礼乐教化,对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常常对礼乐文化提出尖锐的批评,偏离人伦日用之常,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因而在大部分历史时期不能成为官方哲学,未能列入国家教育的正式课程,处于在野的状态。道家人物本不求用世行道,亦无心于扬名不朽,不靠政治的权威,却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潜流,流向社会各个角落,润物而无声。
从表面上看儒显道隐、儒强道弱、儒热道冷,实际上儒道对峙,难分轩轾。人们常说传统的政治是外儒内法、阳儒阴法,我们也可以说传统的思想是外儒内道、阳儒阴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自为而相因。设若中国只有儒家而无道家,中国的文化就会失去一半光彩。中国人受儒家的影响,比较讲求实际,注重现实人生,尊重常识,积极进取,做事情求得通情达理,这是一个方面;但中国人又具有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调,胸襟开阔,不断地在常识以外开辟精神上的新天地,向往超迈脱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计较一时一事之得失,生命富有弹性、耐受性和持续性,这些特质不能说不得力于道家。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坚忍不拔、深沉从容、豁达大度等品德,是吸收了道家思想营养的。就是在政治方面,道家所阐明的驾驭臣民的法术,即“君人南面之术”,也能够与儒家所推重的以德服人的王道相配合,加强帝王的权力,维护封建统治。因此,长期以来,道家总是作为一条暗流存在。儒道两家一明一暗,一显一隐,始终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显而易见,道家人生哲学与儒家人生哲学之间,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使得中国文化很早就有了一个范围周延、层次完整、性质属于现世的人生哲学体系。在这个执着于现世的人生哲学体系中,包孕着不同的人生态度:既有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也有超然尘外、情欲沉寂、自甘寂寞的隐士。正因为如此,儒道可以互为补充,成为进退守取皆可从容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的调节剂。而由于两者都把人生价值追求的实现,按照自己的方式,放在今生今世,而不是来世或天国,所以,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上的人,皆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心理框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