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人口密度多少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人口密度多少,第1张

人口:约1579万人

人口密度:35人/km2

甘肃高台县地处东经98°57′27″至100°06′42″,北纬39°03′50″至39°59′52″之间,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隶属于张掖市,东邻临泽县,西与酒泉市、金塔县和肃南县明花区相连,南与肃南县大河区接壤,北依合黎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县城距省会兰州市约600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如马鞍。

行政区划

高台县辖3个镇、6个乡:城关镇、宣化镇、南华镇、巷道乡、黑泉乡、罗城乡、合黎乡、骆驼城乡、新坝乡。

面积人口

全县总面积445968平方公里,合668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193万亩,果园面积79万亩,林地面积4836万亩,草地面积187万亩,水域面积169万亩,居民点、工矿面积1197万亩,交通用地面积4万亩,未利用土地54602万亩。2000年末,全县辖12个乡镇(9个乡、3个镇),135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总人口15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万人,农村人口1394万人。总户数43141户,其中农村33784户,城镇9357户,农村劳动力72973人。全县有回族、藏族、维族、彝族、满族、裕固族、撒拉族共7个少数民族。

气候状况

全境海拔在1260米至3140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沙漠干旱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热,春季多风,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03_,蒸发量2000_左右,年均气温74℃(其中川区76℃,山区46℃,正义峡为10℃);全年最高气温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气温在-97℃;全年日照时数川区为3088小时,沿山地区为2683小时。

水文资源

县境内有黑河等6条河,年径流量131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约10多万千瓦。全县还有中小型水库和塘坝26座,年蓄水量达5000多万立方米。水面41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大量活鲜鱼,水资源充足。

矿产资源

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芒硝、原盐、钾盐、萤石、蛭石、石英石、重晶石、花岗石、石膏等20余种。其中芒硝储量为3000万吨,原盐储量1168万吨,萤石储量170万吨。石英石储量600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

农产品资源

高台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粮食总量达16000万公斤以上。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蚕豆、水稻、胡麻、谷子、荞麦和棉花、甜菜、蔬菜等,其中蔬菜年产量10000万公斤以上。

林产品资源

高台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林地面积40余万亩,活立木材蓄积量达73万立方米。果类年产量1865万公斤。盛产的红富士、新红星、红元帅苹果及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个大、形圆、色艳,贮藏期300天左右。

畜产品资源

县内水草丰茂,有牧草地311万亩。各类畜禽饲养量12511万头(匹、只),其中大牲畜411万头(匹),生猪15万头,肉羊23万只,鸡83万只。每年可向社会提供肉类总产量6502吨,鲜奶、皮毛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

高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独特,旅游佳地颇多。有北凉古都骆驼城及国内罕见的魏晋汉墓群;有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佛教胜地梧桐泉寺;有红五军高台烈士陵园;有明代所植的古槐,位于县委、县政府院内,直径126米,高约10米,树形如伞;有高台十景之一月牙湖公园;有大湖湾水上游乐园等。这些文物名胜和自然景观为开展文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发展

高台,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县已形成温室蔬菜、制种、番茄加工、草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酿酒葡萄等产业发展较快,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地方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及建筑建材业为主,已建成骨干企业40多家,主要产品有番茄酱、专用面粉、葡萄酒、黄豆油、脱水蔬菜、粉精盐、氟石粉、元明粉、硫化碱、建筑机械、瓦楞纸、饲料及草块(粉)等,2001年工业增加值为207亿元。目前为止,全县已形成粮食、蔬菜、制种、草畜、矿产五大支柱产业。

2020年12月,高台县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37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高台县上榜。

2020年10月,高台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高台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高台县入选。

2020年6月,高台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西路军片区)。

2020年,高台县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86位。

2018年11月,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公布,高台县入围

2018年8月,高台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高台县为2015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1年12月,高台县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摘要: 楹联是:“台虽不高,县名因斯而立;寺本甚大,圣经赖此以藏”。

台子寺亦名西极寺,距高台县城十五里。台子寺村,古称镇西堡。相传东晋十六国(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国主李暠由敦煌迁都酒泉,

称酒泉公。时因军事需要,在高台台子寺筑墩台,以作军备之用。后人建寺其上,为高台十景之一,称“西寺崇台”。层楼挺耸,傍临驿路,村外绿野青苗,掩映山川,易支吟兴。《新篡高台县志》总纂陕西钱昌绪有“崇台创筑溯西凉,想是行军守建康,十亩雄墩千载旧,九重楼台一炉香”诗。总纂徐家瑞有“天心不与西凉霸,直把墩台作法台”诗句。当地贡生薛树勋:“上有佛楼下有台,星霜历尽劫难灰”句。相传唐玄奘印度取经,返回途中经古台基,随从人等牵马步行,挑箱握担,行装重负,步履艰难,一路风尘,千里迢迢,疲倦劳累,恰好前面有一片风景地,青山绿水,云淡天高,林秀风清,飞鸟翱翔,顿觉心旷神怡,正如走到静土清规的范畴。很想在此静安几日,再行登程,于是就此歇脚。因路过高台羊达子河时,经箱湿水,当即打开束装,收拾古台基,整理翻晾经卷,数日后起程东进。这就是“晾经台”的由来。后人在古墩上修建庙宇,附近筑有城堡,这就是台子寺和镇西堡。寺建有山门、陪殿、厢房、正殿、牌楼、天棚,寺外有戏台。殿宇宏丽,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山门横额书“西极寺”三个大字。楹联是:“台虽不高,县名因斯而立;寺本甚大,圣经赖此以藏”。正殿两侧有钟鼓和风门,门额各书:“金声”、“玉振”二字。殿内匾额多幅,精彩醒目。堡城(古台基址)周围一百丈,开东门,北距大路半里,旧时颓废,今为台子寺村所在地。

烽火台(the Beacon Tower)

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t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有说明:“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该汉简讲当时的蓬火品约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只对所属候官塞有约束力,品约因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号和总的准则却大体相同。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有学者认为是草编或木

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笼形物)、表(树梢,有学者认为是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燔二积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则燔三积薪。积薪之外,还附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如果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燔薪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即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候史,候史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向都尉负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严格执行,汉代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汉代西北烽燧的建筑形式据今考古发掘发现,它主要的建筑物有一个高台望楼(亭),作为t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烽火台)一般呈方锥体,高达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筑,有的望楼下面或旁边有戍卒居住的小城(有称作障或坞的),障、坞一般呈方形,边长都在10米以上,障、坞墙都较厚,一般在2至4米乃至7米左右,障、坞的四周埋有称为“虎落”的小木桩,一些大的障、坞内还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建筑。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在注释《后汉书》时讲:“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文中的桔皋指可以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笼子。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对当时的烽火台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迳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古代烽式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其主要内容有:

“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峰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围筑城障。”

“凡置烽火,置帅一个,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个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合四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矩,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险地狭不及二十五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则渐锐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坞炉灶口,去地三尺,纵横各一尺五寸,着门关闭。每岁秋冬前期采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所委积处以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须先看筒里至实不错,然后相应时采火炬就坞炉灶口里,焚k成烟,出外应灭讫。别提五尺火炬安著土台橛上。烟相应时,一炉筒烟一人开闭。二筒烟时,二人开闭。三筒烟时,三人开闭。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若有一烽承两道以上烽者,用骑一人发驿,报烽来之处。若烽与驿相连者,即差驿马”。

“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犯)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黄洪毗上疏提议:“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抚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毕达。有军处,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真保等府一体建设。”明代《深沟儿墩碑》碑文记有:“墩军五名口:丁□妻王氏,丁海妻刘氏,李良妻陶氏,刘通妻董氏,马名妻石氏。火器:钩头炮一个,线枪一杆,火药火线全。器械:军每人弓一张,刀一把,箭三十支,军旗一面,梆铃一副,软梯一架,柴碓五座,烟皂五座,擂石二十碓。家俱:锅五口,缸五只,碗十个,h十双,鸡犬狼粪全。嘉靖十年十月二十一日立。”深沟儿堡在甘肃省高台县境内,将墩军及妻子姓名、火器、器械、家俱等都刻在石碑上,是为了防其逃跑及日后如数验收,从此也可见当时的墩军是苦役。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而在有的防区还有自订的传报方法,如宣府镇上西路各台夜则悬灯。悬灯的长竿分为三等,竿上悬灯均染成红色,以数量不等作为军情缓急、敌数众寡的区分。在管理上,该法令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65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