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哪些,第1张

屈原的浪漫主义

《三国演义》吸引读者,是因为里面有运筹帷幄的谋士与英勇无比的武将;《水浒传》吸引读者,是因为里面有忠肝义胆的好汉与令人恨之入骨的奸臣。那么,《西游记》为什么吸引人呢?小时候只知道里面有一个孙悟空和一群妖精,现在重读渐渐领悟,这或许是源于它的超现实主义。

由此,不由想起屈原和《楚辞》了。屈原经过两次流放,可能已经逐渐看清了社会与自己理想之间的差距,在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之际,写出的诗文也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逼破屈原只能“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一生不得志的经历,迫使屈原只得在《离骚》中以245行的篇幅驰骋浪漫想象“往观四方”,天上人间,古往今来,跋涉奔波于漫长曲折的心路历程,从而去寻求理想、赏识与寄托。多少年过去,在屈原的影响下,《楚辞》也就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

浪漫主义的诗歌,不仅诗人自己可以尽情畅想,读者在欣赏诵读之时同样也可以融入那种意境,从而去感受诗人的理想。另外,由于浪漫主义的诗文大多都寄予了诗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在客观上,也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知道凡尔纳吧,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会被人那般喜爱,绝对与这个道理不无关系。

李白的浪漫主义:

我国文学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新的高度。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远古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战国时代,屈原吸取前代文学和文化的成就,在现实斗争中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诗篇,以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壮采的形式,“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和他同时的庄子在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幻想奇丽的寓言,也对浪漫主义传统有重要贡献。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和进步文人创作中不断发展着,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木兰词》等等作品,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的某些诗篇,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传说,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到盛唐时代更出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高潮。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在《古风》第一首中,回顾了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指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并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挽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正确道路。在《古风》第三十五首中,又批评了当时残余的讲求模拟雕琢、忽视思想内容的形式主义诗风:“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在创作实践上,他也和陈子昂有相似之处,多写古体,少写律诗,但他在学习乐府民歌以及大力开拓七言诗上,成就却远远超过陈子昂。他这些努力对诗歌革新任务的完成起了巨大作用。李阳冰在他死后为他编的诗集《草堂集》序中说:“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这是对他革新诗歌功绩的正确评价。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他的诗名在当代已广泛传扬,到贞元时期,他的没有定卷的诗集已“家家有之”。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吸收经验,以创造自己的横放杰出的诗风。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启发的。宋代诗人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也莫不从他的诗中吸收营养。此外,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的词,也受过他的影响。他那些“戏万乘若僚友”的事迹传说,被写入戏曲小说,流传民间,更表现酷爱自由的人民对他的热爱。

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而李白是浪漫主义的高峰

还有李贺

竹林七贤

郭沫若

徐志摩

不是纯粹的超现实,浪漫主义手法只是表达现实的另一种方式

在时代的土壤中扎根,文字才有生命力

如屈原、郭沫若

你真的了解浪漫诗人李白,为何为村野妇人写下感人诗篇吗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唐上元二年(761年),因牵扯上永王李璘“谋反”案而被流放两年之久的李白,从烟瘴之地的夜郎归来。他只身一人,跋山涉水,途经宣城(今安徽宣城)往江陵而去,是年六十岁。

回望李白的一生,从蜀地的江油出发,踏遍了帝国大半疆土,到过帝国的心脏长安,住过繁华的东都洛阳,也见过“烟花三月”的扬州,更一度困于荒凉的夜郎之地。曾经那意气风发的少年“剑客”,抱着建功立业的梦想,一度也结交过众多的达官显贵、文苑名流。他做过公主的座上宾,宰相的同游人,也有幸面当面献诗于玄宗,但现今已垂垂老矣,却半点功名也没成就,看着自己衰老的面容,他曾无数次地哀叹。

哀叹归哀叹,但骨子里的乐观豁达,仍然使他保持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桀骜,“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虽然包括玄宗在内的权贵们都只把他当作一个会写诗、有些才气的“骚人”,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是“治世之才”,希望在仕途上一展宏图。

怎奈时不我与,面对安史之乱中近乎分崩离析的唐王朝,上有逃命到蜀中的玄宗,下有流离失所的民众,自己也是才流放归来的“待罪之身”,实在是壮志难酬。事实上花甲之年的李白已经疾病缠身,此时距离他离世不到两年。

话说李白现今已是落魄之极,这次去江陵也是不得已去投奔自己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以求温饱和尊严。时下暮秋季节,槛菊萧疏,井梧零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李白途径宣城外南陵县的五松山下,时天色已晚,李白环顾四下,山野之地亦无客店,只好冒昧地敲开了村口一户低矮的人家。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上下的荀姓农妇,平日靠给人舂米、洗衣为生,家里只有她和年迈的婆婆。李白见她穿着破旧的粗布麻衣,面色蜡黄,脸庞消瘦,料想是战乱之余,常常吃不饱饭的缘故。管不得许多,李白上前致礼,诉说情由,说要借宿一天,待明天晌午便继续启程上路。妇人见是着长衫之人,先是吃了一惊,后二话不说便把他迎进了屋子,随即打扫好了自住的东厢房让李白住下,并烧好了热水送到屋子里,供其略作浆洗,以便早早歇息。

是夜,窗外秋风萧瑟,寒光如水。李白在冰冷的破草席上,辗转反侧,他顾不得当下,只是依稀想起早年间江陵那醉人暖风、依依杨柳,以及同游才俊们的飘飘衣带和华丽衣裳,不禁难以入眠。伴随着直荀媪整夜的舂米之声,直到天色发白,他才勉强睡去。

到起床时已近上午,李白肚子早已咕咕作响,向窗外望去,只有一老婆婆在院子里在拾柴生火,昨日之荀媪却是不见。正疑豫间,只见荀媪背着一个背篓从外面回来。原是家中余粮无多,荀媪于是天不亮便起,去村外五里的湖滩上一粒一粒捡拾菰米(俗称茭白,生于湖泊中,秋天结的圆柱形果实像米,香美可口),因为荒年加上战乱缺粮,来捡拾菰米的人太多,半天捡回来的才够蒸一碗菰米饭(亦称调糊饭),回来时又不得不挖些野菜,以便充饥。

饭熟后,荀媪先安顿好了老婆婆,安慰她说她的儿子、自己的丈夫早晚会回来,只要她能吃饱、活下来,总有一天会见到他。而后,她便净了净手,把一盘蒸熟的菰米饭恭恭敬敬地端到了李白面前,双手捧起素色瓷盘,举过自己的眉梢,跪下身来,献于李白的面前。李白看着盘子里冒着缕缕热气的、整齐洁白的菰米饭,再看看妇人那蜡黄消瘦的面庞,眼角不禁泛起了泪光……遂有诗云: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曾经无比傲娇的李白,怎么也吃不下眼前的这碗菰米饭。曾经“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架势,面对眼前这素未平生的妇人,只剩下了深深的无地自容。她究竟为何对自己这般周至难道仅仅因为一个农人的纯朴热诚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士人”李白不明白。

想来自己已年六十,一生见过的达官显贵、风流才子数不胜数,也写下过无数惊世的诗篇,但到头来,自己究竟真切地为像荀媪这样的普通农人做过什么呢哪怕捡一粒菰米,哪怕也蒸这样一碗饭给别人吃——没有,什么都没有。仕途坎坷之下,自己终身所写所做的无非都是谄媚于达官,愉情于仕宦,对于一般的百姓实在没有加多,自己却无时无刻需要被像荀媪这样的人供养,方才能生存下去,思来想去,实在是无言以对。

暮秋的五松山下满地黄花,李白辞别了荀媪,继续奔江陵而去。今生已矣,这位一度欲修道成仙,娶了宰相孙女,写出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青莲居士”寄望来生——他梦见了年轻的自己在道旁扶起一位孱弱的老媪,在田间挥舞着锄头翻地,在驿站随着左邻右舍的青年府兵们一起上阵杀敌

 大家知道唐代的浪漫是谁吗?没错,唐代的浪漫诗人就是诗仙李白。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唐代的浪漫诗人李白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

唐代的浪漫诗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与庶民)家藏一册,梅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三月,韩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五月,张九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为人正直,敢于力谏,张九龄尤以文学才能,道德文章,为世所重。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使(负责监察督办所辖地区的政治等项),是年长安久雨,京师饥谨,诏令放太仓米二百万石以赈民。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查询唐诗宋词得知,李白是将浪漫主义诗风推向极致,推向珠穆朗玛峰的人,”一篇《蜀道难》,被当朝丞相称为谪仙下凡,一曲《清平调》让杨贵妃佩服欢喜,也让也让玄宗侧目。一个不通过科举就可入仕,如此种种是为什么呢,才高而已。所以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如果我们要赞美一个诗人,说他有浪漫的思想真是再合适不过。就像我们一提起李白,一想到他的诗风,我们会感慨:“他真是一个飘逸浪漫的人!”作为诗人,首先往往要拥有一颗浪漫的心。甚至一向以沉稳、严格著称的杜甫,也有浪漫的时候。“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一句看来其实结构很奇特的,却出自杜甫之手,岂不浪漫?

  诗人的浪漫总是在于将无形之物写出有形有体的感觉。经典的例子就是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将愁物化,将它的浓重变为沉重。最近读五绝,往往结尾处,诗人们会浪漫一下,让一首字数不多的小诗的情感得以延伸,延伸到诗以外,引人遐想。这里仍举几例。薛莹有一句“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这句十分大气而又合理。江河川流千百年来起起伏伏,无人问津,看客也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位诗人却注意到了水的起落,并由此生出感慨,还想到了盛衰兴亡的种种。王维的一首《竹里馆》也是如此。最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笔下明月仿佛比人更善解人意,在他人想不到的时候主动陪伴人左右。张说的句子“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秋风自有它的想法,故而不等人,先行一步。擅长将深情寄托在万物之上,相信万物皆有情,这也是一件很可爱的事情。

  诗人们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们仿佛相信万事万物都像他们一样浪漫。看到熟悉的江,忍不住问它是否还记得自己(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感到霹驼鸟比山鸡还华美,就想像山鸡见了也会羞愧得不敢去水边照镜子(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心情不好时,月光是清冷的,水是寒的。

  若是两位浪漫的诗人碰到一起,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最动人的友谊莫过于元稹与白居易吧!他们做什么都互相牵挂着,他们用诗词传递真情。每一首都是轻声细语发自肺腑的心里话。只可惜造化弄人,元稹过世早,后来两人阴阳相隔。或许白居易写下了很多寄给元稹的诗,他自己落笔后也忘了,但是当他整理旧卷时,每一帙都是“寄微之”,都写满了回忆,他看到也会潸然泪下。

  诗人的浪漫,在他的每一首诗中,他们情感丰富,会观会想。将深情给予世界,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76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