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建筑家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建筑家有哪些,第1张

中国古代建筑大师:

1有巢氏——中国第一名建筑师与他的“原始屋” 

2姬旦、弥牟——中国第一对都城规划师与建造师搭档 

3鲁班——中国民间匠师(建筑师)的总代表 

4赢政、蒙恬——中央集权国家建筑文化的开创者 

5萧何、杨城延、刘彻——西汉建筑风格的奠基者 

6曹操、拓跋(元)宏、穆亮、李冲  ——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造)者 

7綦母怀文、郭安兴——中国佛塔建造技术的先驱者  

8刘伶、陶渊明——魏晋文人对建筑的影响  

9宇文恺——中国第一次“文艺复兴”的建筑师  

10阎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劲”风格的兴起及其衰落  

11王维、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间匠师的建筑功绩  

1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与北宋汴京  

13王禹偁、苏轼、苏舜钦——北宋文人建筑师和民间匠师  

14喻皓、李诫——宋代两位杰出的建筑理论家  

15辽代无名匠人存世的著名建筑  

16朱熹、张浩、贺承珍——新“三国”(南宋、金、西夏)建筑师的创造  

17刘秉忠、郭守敬、也墨迭儿——生态城市元大都的规划师和建筑师  

18阿尼哥、张留孙、阿老丁——元代“跨文化”建筑的缔造者  

19朱棣、蒯祥、吴中、阮安——明都城和宫殿的建造师  

20三罗喇嘛、班丹藏布、郭瑾——明代“御敕”宗教建筑  

21卢溶、计成、张涟——明代民宅和私家园林的设计师  

22梁九、雷发达(样式雷)——为清廷服务的职业建筑师  

23李渔、戈裕良、姚承祖、黎巨川——清代的民间建筑师与园林师

土木工匠始祖:鲁班;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城楼:宇文恺;

隋代造桥匠师(赵州桥):李春;建筑宗师—李诫著作:《营造法式》

紫禁城重建: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梁九主持重建紫禁城内主要殿堂

吴良镛

吴良镛

吴良镛,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专著《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吴良镛,1922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家境清寒。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勤奋,各科成绩优异。20世纪上半叶,正值国土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之年代,吴良镛辗转逃难至重庆,1940年,他选择了为战后重建家园的奋斗目标,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受教于我国建筑教育先驱鲍鼎、徐中、谭垣、杨廷宝、刘敦桢等各位先生门下。1944年,毕业获工学士学位。1945年5月,应著名建筑学者梁思成先生之约,协助编绘《战区文物保护工作》手册图集。此期间论及战后建设人才急需问题,于是即接受梁先生邀请共赴古都北平,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初任助教,开始进行艰难初创工作。1948年夏,经梁先生推荐赴美深造,进修于著名建筑师E·沙里宁(ELIELSAARINEN)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1949年,以“中国城市研究”论文毕业,并获得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由于在底特律市与克里夫兰市举办的个人作品展览成功及后来发表的《中国住房研究》等论著均受到美国建筑界的高度评价,《底特律论坛报》发表沙里宁的评论说:“吴完成了出色的工作,根据一以贯之的中国精神,将旧与新融为一体。”当年吴良镛又以夏威夷“太平洋战争殉难者纪念碑设计”荣获全美罗马奖金(RomePrize)建筑绘画雕塑设计竞赛的荣誉奖。在此时期同时受聘参加沙里宁主持的通用汽车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建筑群规划设计并负责汽车公司设计大厦方案设计。因朝鲜战争爆发,吴良镛基于强烈爱国热情和进步思想,毅然克服重重困难途经香港返国。1950年底,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主持新设立的市镇设计组教学。1951年,升任副教授。同年,被委任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顾问,参加首都的城市规划研究等实际工作。1952年,为造应国家开展大规模建设需要,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决定并入清华大学,吴良镛被委任为系副主任,协助梁思成先生主持日常教学行政工作。经长期不懈地努力开创,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学生规模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科研与规划设计任务相结合的方式在1958年进一步得到推动,其后在毕业设计中继续坚持并加以完善。为创建理论联系实际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50年代开始,结合教学和科研积极参加了多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工作。先后受国家委托为首都国庆工程和重点建筑以及许多城市规划设计项目提供方案。1976年,唐山地震后,立即投入重建唐山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其后,又负责因建设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扩建的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在这些实践创作中都付出了大量劳动。

1980年,受联邦德国文化部长邀请,赴卡塞尔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为建筑、城市规划与园林及应用社会科学体系开设联合讲座。同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返回清华大学。1983年,在香港大学讲学,同年,筹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任副理事长至今。1984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任所长。同年,被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1986年,被选为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会员。1987年,赴法国讲学,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同年,当选为负责亚澳地区工作的国际建协副主席,其后多次应邀出席英国、日本、埃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国的学术会议。1988年,被选为人类聚居学会理事、副主席。当年,应邀作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客座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访问学者,并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工作。是年,被聘为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院教授。1990年,为美国建筑师协会提名为该会荣誉资深会员,并被誉为:“新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

致力于开拓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吴良镛即协助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当时,梁思成在美讲学,全系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2人执教。建系之初,大体依照原中央大学建筑系的作法,沿用巴黎艺术学院的传统教学体系。在1947年,梁先生讲学返校后,才逐步在教学中开始增加欧美现代建筑教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吴良镛正在美国进修,为开拓建筑学的教育道路,适应新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他毅然返回祖国,在清华大学任教,担任了在当时各校中第一个开办的市镇设计组教学工作。1951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其后又多次提出扩大建筑专业和建筑教育结合实践等建议。当年,与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联合建议清华大学与农业大学合办园林绿化专业,并在清华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这是后来组建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系的前身。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规模迅速扩大。暑期后,吴良镛被委任为建筑系系副主任,负责主持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当时他吸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开始研究和制订了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组织了专业,专门化及课程设置,建立了教研室、实验室、图书室、资料室,推动了各课教材及参考资料的编写出版,使教学体系逐步走向正规。经数年努力建设,清华大学建筑系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很快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1958年,在一贯坚持建筑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基础上,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系组织师生参加国庆工程建筑设计及首都和华北地区城乡规划实践。吴良镛身体力行,带领学生投入各项实际规划设计任务,在推动建筑教育改革的进程上不遗余力。通过实践和经验教训总结,吴良镛执笔发表过多篇有关建筑教学改革的文章和论述,在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的工作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十年来,吴良镛为提高建筑教学水准,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讲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城市与建筑史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指导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带领实习等,经历了建筑教学的各个环节。50年代初,他就是指导建筑学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导师,198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出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论文“北京奥林匹克及亚运会建设规划研究”被评为国家教委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吴良镛除了主进研究生必修课“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外,19801990年,指导了3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不少论文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得到很好的评价。1988年,经过全国评议,以吴良镛为第一学术带头人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点,成为中国建筑界仅有的四个重点学科之一。

80年代以来,通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和多次国外讲学考察,吴良镛悉心研究现代西方建筑教育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各种学派的争论,总结了我国建筑教学发展进程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面临的形势要求,提出了他对中国建筑教育的系统设想与建议:关于“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广泛培养多种建筑人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与生产实践结合”、“注意职业教育的地区性”、“重视建筑师的社会培养与社会联系”、“教学上将建筑设计扩展为人类居处环境的创造与设计”等基本指导思想,是对我国建筑教育道路特点的概括,也是对建筑事业发展战略的倡议。

吴良镛参与创建经营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88年,组建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他长期教学所造就培养出的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国内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勇于实践为城市规划的深化寻求途径

吴良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即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从事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多方面的创作实践活动。先后参加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佛子岭水库休养所、杭州华侨宾馆、长沙火车站、北京饭店新楼、北京图书馆新馆等建筑方案设计,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海淀区中心、北京西北郊文教区等城市设计以及北京、保定、邯郸、秦皇岛、唐山、北海、酒泉、开封等城市总体规划。1979年,他提出“发展中等城市”的建议,被录入国家政策“合理发展中等城市”。1983年,参与提出对“住房、环境、城市建设”技术政策的建议,1985年,提出北京亚运会建设规划原则均受到重视。近年,在担任国家建设部和北京市、深圳市等市政府的专业顾问工作中,参加上海、广州、西安、厦门、海口等各省市规划方案评议会议上,都热心参与我国许多城市规划的审定、研究和论证工作,对各城市的发展和当前建设提出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不同程度的采纳。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传统的规划方法已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为了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深化,吴良镛带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师生,在桂林和三亚两个城市试点,进行了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从我国国情和城市具体条件出发,深入调查踏勘,综合分析,改革了单纯注重建筑形式构图的一般规划设计方式,提出了控制性规划的可行程序与具体内容。特别是规划如何突出城市自然环境山水特色,如何保持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上,制定了原则并设计了典范,为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自1978年起,吴良镛即开始对首都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整治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这一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突出难题的途径。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规划和新型四合院的设计创作工作。依据他提出的“有机更新”思想及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旧城环境及其机理的原则。1988年,在北京市及区政府和开发公司的支持下,得以在北京菊儿胡同试点。为完成这项具有综合研究性的规划设计实际工程任务,吴良镛领导研究生和设计小组,从动员当地居民组织“住宅合作社”开始,经方案的确定和施工图纸的绘制,到分期实施建造以及完工后的反馈调研,付出大量辛勤劳动。在探索顺从旧城格局“有机更新”而谋求建立新街坊体系的“有机秩序”理论上,在兼顾居住私密性与邻里交往的人居环境的创造上,在体现实用、经济、美观的新型四合院住房设计上,在运用“融贯的综合研究”于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上,均获得了具有创造性的实际成果。作为首都旧区住房改造整治的典范经验,也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1991年,菊儿胡同试点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并荣获亚洲建协首次颁发的居住建筑金奖。

吴良镛通过一系列规划设计实践所寻求的途径,特别是他从国情出发研究探索的现代城市设计的概念、原则、技巧和工作方法,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逐步完善充实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创探索《广义建筑学》理论系统研究的方向

吴良镛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勤奋创新的精神,在建筑学各个领域中努力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探讨。他在博学广研的基础上发表的专著、论文和报告达百余篇,内容涉及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绿化、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建筑与城市历史、建筑教育、区域与农村发展以及建筑绘画和美学等范畴,均广泛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1960年,吴良镛主持编著了我国第一本大学教学用书《城乡规划》,1979年,开始主持编辑《梁思成文集》共4集,历时6年完成,先后付印出版,1988年,文集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1年,发表专著《中国古代城市史纲》,并于1985年,发行英文版。1987年,《吴良镛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出版。1988年,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吴良镛任城市规划分卷主编。1977年起,由吴良镛担任主编的《城市规划》期刊,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的主办刊物,已发行68期约130万册。1986年以来,吴良镛负责承担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科研基金和加拿大CIDA科研合作基金的《我国城市结构形态发展规律研究》、《城市与城市规划比较研究》、《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等项目,都是在当前城市规划领域中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课题。

1989年,吴良镛把数十年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心得,写成了15万字的专著《广义建筑学》出版。这本分为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及广义建筑学构想等10章的学术论文,是我国第一部现代建筑学系统性理论著作,是他对建筑学进行了广义的理性探讨和观念更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论证了建筑的本质、建筑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揭示其内涵的广博和综合性质。在总结历史经验及对国外相关理论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界存在的问题,展示了一个系统的建筑学理论研究框架,并对实际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多方面建议,热情地提倡建筑工作者必须建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也是他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和沙里宁建筑师的影响下,一直努力从中与西、新与旧之中寻求适合于中国建筑学术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引起我国建筑界广泛的关注,被推荐为“一本建筑师的必读书”。1991年,被授予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

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

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朗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现代建筑四大师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与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拥有崇尚自然的建筑观。赖特的草原式的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它们使住房与宅地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几乎伸入到了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命。这样,居室就在自然的怀抱之中。

他认为:我们的建筑如果有生命力,它就应该反映今天这里的更为生动的人类状况。建筑就是人类受关注之处,人本性更高的表达形式,因此,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

2、格罗皮乌斯说,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模仿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东西。

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

3、勒·柯布西耶1926年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

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在考察整个城市中的伟大建筑、宽敞的空间、树木和雕像等方面时,他都充满了激情。

4、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在芝加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之际,由他设计的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里从事设计工作。

扩展资料:

现代建筑四大师的成就:

1、艾洛伊斯·里尔(Alois Riehl)住宅,柏林,(1906-1907年)

2、佩尔斯(Perls)住宅,柏林,(1911年)

3、黑尔街(Heerstraße)住宅,柏林,(1913年)

4、坎丕勒(Kampner)住宅(已毁),柏林,(1921年)

5、萨伏伊别墅(The Villa Savoye)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设计于1928年,1930年建成,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宅基为矩形,长约225米,宽为20米,共三层。    

6、马赛公寓,在法国的,设计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塞公寓,不但成为自己野性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作,更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的经典,这幢公寓,就是外形方正,似乎略显沉重,但是外观钢筋水泥土的裸露的毛糙,展现了一种男人的力量。

7、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

参考资料: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勒·柯布西耶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董丹申

董丹申,1963年11月出生于上海,浙江省宁波象山人,汉族,中共党员。浙江省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大学建筑规划学科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董丹申同志于198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建筑学专业(五年制),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1997年调入建筑设计研究院,历任主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2005年任院长、总建筑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至2017年转任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设计总监。工作以来,他一直在一线从事建筑创作和“平衡建筑”理论研究。

中文名:董丹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宁波象山

出生日期:1963年

职业:建筑师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2012年)

首届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代表作品:浙江省电力生产调度大楼、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唐仲英基金会中国中心

性别:男

个人经历

1986年,于浙江大学土木系建筑学专业(五年制)毕业。

1986年至1997年,在浙江大学建筑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1997年,调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历任主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

2005年至2017年,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

2017年,转任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设计总监。

人物作品

主要作品

浙江省电力生产调度大楼

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苏州沿海国际中心

金华市体育中心

其他作品

唐仲英基金会中国中心

义乌市文化广场

象山丹城基督教堂

沭阳美术馆

中国禄丰侏罗纪世界遗址馆

丽水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临安市体育文化会展中心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通讯楼

绍兴县行政中心

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

绿谷信息产业园

临安中都青山湖畔别墅区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药学院组团

浙江大学基础部组团四——化学实验楼、生物实验楼、金工实习中心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建工学院组团

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新城校区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良渚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

上海大学新校区规划

紫金准乾科研用房项目B-1#楼

西湖大学(国际竞标方案)

之江实验室(国际竞标方案)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绍兴枫桥学院

发表论文

出版专著

《走向平衡》(M)董丹申(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大学校园营造中的知与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设计实践》(M)董丹申,劳燕青,宋永华,傅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集——建院60周年专辑》(M),董丹申,黎冰(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荣誉奖项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2012年)

首届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

青川县荣誉市民(2015年)

杭州市第四届杰出人才(2016年)

社会任职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勘协绿色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

教育部特聘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审专家

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

浙江省勘协装饰设计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科技委建筑设计专委会副组长

北部湾一号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师马岩松投资的。

北部湾一号是位于广西北海市的西北部的艺术建筑群,是北海的地标性建筑,开发商是北海馨平广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把桂林山水的外形搬到了北海,取意“山水城市”,意在将自然中的山水意境引入城市,在城市中造就山水的意境。

马岩松的设计本身充满了灵气和未来感,他早年在扎哈哈迪德的工作室工作,与扎哈一样善用曲线,排斥平凡的直线。

换句话来说,北部湾一号是个异型,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北部湾一号成了备受时下年轻朋友追崇的现代风尚社区,处在风口浪尖的品位社区,也成为了全广西最现代最张扬最与国际接轨的青年社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2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