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列举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三位作曲家的名字及作品,并分别分析其音乐风格和艺术贡献

1.请列举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三位作曲家的名字及作品,并分别分析其音乐风格和艺术贡献,第1张

  一。浪漫时期:肖邦 代表作品:降e大调小夜曲 风格:舒缓 浪漫 艺术贡献:有以他命名的钢琴比赛

  古典时期:海顿 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小夜曲》风格:幽默、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 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歌剧《费加洛婚礼》、《魔笛》。 风格:无与伦比的流畅性与自如感。贡献:进一步完善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并把四重奏这一个新形式推向高峰。市民阶层共享

  二。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经常可以看到两声部结构的歌曲和器乐曲,有的是主调式的多声部,也有的是复调式的多声部。节奏感较强。

  三。非洲 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非洲音乐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非洲音乐节奏可分为自由节奏和固定节奏两种。前者无明确的、有规律的律动感,一些地区的哀歌、赞美歌和少数宗教、历史歌曲属于这一类;而后者则具有规则的律动,并且可以借助于拍手、跺脚和敲击乐器,将其律动结构体现和强调出来。非洲音乐的节奏有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形式。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

  亚洲。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如以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当然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

  拉丁美洲 民间音乐与欧洲民间音乐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那热情洋溢的风格,激荡人心的气氛和充满动力的节奏。但它同时又带有淡淡的忧郁、哀愁,然而并不悲痛,这是从祖先遗留下来的怀乡、思念祖国之情。它大多采用七声音阶,并常用变化音和转调,歌曲中的歌词为西班牙葡萄牙语。旋律的进行比较平稳、圆滑,声乐唱法较松弛,音色柔和抒情,重唱形式多,和声中喜用平行三度、六度。节奏以3/4、6/8拍居多,强调切分节奏。旋律与伴奏常为两种节奏。节拍的交错、交替很多。乐段结构对称方整,大量采用欧洲乐器,吉他、竖琴、手风琴、曼德林、萨克斯、小提琴、长笛用得很多。其中吉他是最重要的乐器,并在拉丁美洲各地形成了一个吉他家族,其中包括蒂波里(三弦)、瓜德罗(四弦)、恰朗戈(五对双弦)等小吉他和具有凸起背板的吉他(一种低音大吉他)。它们是声乐和器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来自西班牙的竖琴在拉美也流传很广,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巴拉圭、……到处都有它的踪迹,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民间乐器。

  欧洲 第一个,分节歌。分节的,分节歌就是一个曲调配上多段的诗句组成的歌词,并且歌词常常押韵,这个叫分节歌结构,现在我们都很常见的。

  第二个,音阶是多样化的。他们儿童歌曲常常就用两三个音,五声音阶也不少,但主要是七声音阶。五声音阶不是中国独有的,中国当然五声音阶是它的很主要的特点,但是爱尔兰也是五声音阶,苏格兰也是五声音阶,匈牙利也是五声音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来说,欧洲人还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民俗风情网站

http://countyawebcomcn/whsx/whsxhtm

中国民俗书籍介绍

  中国民俗书籍

  

  

  一、秦汉风俗学史概况

  司马迁:《史记》。

  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

  王充:《论衡》。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

  东汉崔寔撰:《四民月令》。

  《西京杂记》,无撰者名。

  二、隋唐风俗学史概况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

  《朝野佥载》,唐张鷟的随笔。

  《大唐新语》,唐刘肃著。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是一部记载盛唐伎艺,兼及音乐、舞蹈、戏剧的专门著作。

  《茶经》,唐陆羽著。

  《开元天宝遗事》、《杜阳杂编》、《独异志》、《宣室志》、《岭南异录》、《北户录》等对唐代社会风俗文化均有所记载。

  魏晋南北朝风俗学史概况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

  周处:《风土记》。

  颜推之:《颜氏家训》。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晋人干宝:《搜神记》。

  贾思勰:《齐民要术》。

  晋陈寿撰:《三国志》。

  三、五代宋元风俗学史概况

  1.文人笔记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南宋周密撰。

  《齐东野语》,南宋周密撰。

  2. 考索性风俗研究著作

  《岁时广记》,南宋陈元靓编。

  《云麓漫钞》,南宋赵彦卫著。

  《容斋随笔》,南宋洪迈著。

  3. 小说、史书、地方志对风俗有所采用

  《太平广记》、《太广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四明图经》、《临安志》。

  四、明代风俗学史概况

  1. 郡邑的方志

  《天下郡县志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修)

  《寰宇通志》(陈循等主修,景泰七年[1456])

  《 大明一统志》(李贤等主修,天顺五年[1461年])

  2. 布政使司的“通志”

  3. 文人笔记

  沈榜:《宛署杂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初刻,全书20卷。记载明代北京宛平属区各方面的情况,经济、政治制度、风俗掌故。

  刘侗:《帝京景物略》,该书对风俗,以岁时为主,且较为详细,并有所考索。

  张岱:《陶庵梦忆》,对明代江南地区的风俗民情有所记载,为研究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阶层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陆容:《菽园杂记》,以明代朝野掌故为主,同时记载手工业与社会风俗。

  姚旅:《露书》。

  史玄:《旧京遗事》。

  文震亨:《长物志》。

  杨慎:《丹铅总录》。

  蒋一葵:《长安客话》。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屈大均:《广东新语》。

  4. 考索性风俗研究书籍

  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20卷及《续编》12卷。

  王圻编次《三才图会》106卷。形象直观的习俗活动画面,具有较高的风俗史学价值。

  五、清代前期风俗学史概况

  1.在清初就有以记录和研究北京历代风俗的著作问世。

  朱彝尊等编撰的《日下旧闻》。

  于敏中等编撰的《日下旧闻考》。

  翟灏的《通俗编》

  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

  2.地方风俗的书籍:

  李光庭的《乡言解颐》5卷。

  李调元的《粤东笔记》。

  顾禄的《清嘉录》。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

  3.各地方志对风俗的采录。

  六、清代后期风俗学史概况

  黄遵宪(1848—1905)所撰的《日本国志》。

  第一部风俗史的出现,张采亮著《中国风俗史》(宣统二年九月既望萍乡张采亮识于皖江之寄傲轩),对风俗形成、特征、采集方法做了介绍。

  方志载俗的勃兴。

  近人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全书92类,1.3万余条,300万字。趣而可贵,是研究清代后期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要文献。

  七、民国时期风俗学史概况

  1. 民俗学运动的风俗研究

  1918年初,北京大学的歌谣征集活动揭开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序幕。1921年上海商务印务馆出版的《妇女杂志》月刊自第七卷1月号起开辟了“民间文学”和“风俗调查”两个专栏。

  《歌谣周刊》发表了大量的风俗研究文章,如温寿链的《福建龙岩县的风俗调查》、顾颉刚的《两个出殡的孝子账》、郑孝观的《江南风俗一零》等。同时,《歌谣周刊》开辟了具有民俗意义的专号,对婚俗、丧俗、岁时节日、信仰等进行研究。

  继歌谣研究会之后,北京大学又成立了风俗调查会。调查会制定通过的“风俗调查表”,是我国第一份比较正规和全面的风俗调查提纲。这个调查表,将风俗范围分割为环境、思想和习惯三大块,共54个方面,概括较全,反映了当时风俗调查会和歌谣研究会一些学者对风俗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1925年4月30日至5月2日,顾颉刚、孙伏园、容庚、容肇祖、白涤洲等进行了一次妙峰山庙会调查。《京报副刊》于1925年5月至8月间出了6个“妙峰山进香专号”,发表了18篇文章,这一经典性的专项调查成果,为以后民俗学者“田野作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风俗调查会还编辑了《妙峰山》、《东岳庙》、《北京市招》等3种风俗书籍。

  1926年到1927年间,北大一些教授纷纷南下,不少学者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耸立起来。

  1927年11月,中山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正式以“民俗学”命名的组织——广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创办了《民俗》周刊。《民俗》周刊共出123期。其中“槟榔专号”、“清明专号”、“中秋节专号”、“旧历年专号”、“神的专号”(4次)、“妙香山进香专号”、“疍户专号”等,均以风俗为研究对象。

  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杨成志《民俗学问题格》、钟敬文《数年来民俗学工作的小结账》、陈锡襄《风俗学试探》等都是对风俗研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章,基本上代表了20年代末30年初发民俗研最高水平。

  《民俗》周刊停刊三年后,1936年9月复刊为《民俗》季刊,共出8期。其中重要文章有王兴瑞和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刘伟民的《东莞婚俗的叙述与研究》、江应梁的《昆明民俗志导论》、郑师许的《方志在民俗学上之地位》等。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还出版了民俗学丛书37种,其中有关风俗研究的有顾颉刚、刘万章的《苏粤的婚丧》、周振鹤的《苏州风俗》、顾颉刚的《妙峰山》、奉宽的《妙峰山琐记》、魏应麒的《福建三神考》等。

  1930年前后,钟敬文、钱南扬、娄子匡等在杭州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编辑出版《民俗周刊》以及《民俗学集镌》两辑,发表了《紫姑的姓名》(娄子匡)、《丛祭祀说起》(钱南扬)、《南阳婚俗》(蔡一木)、《“迎紫姑”之史的考察》(黄石)、《金华斗牛的风俗》(钟敬文)、《周汉风俗和传说琐拾》(顾颉刚)、《签试小考》(钱南扬)、等风俗研究方面的文章。同时还利用《民众教育季刊》,出版了“ 民间风俗文化专号”。

  民国时期的民俗学活动,“以北大为开端,以中大为发展,北大始其源,中大畅其流,再加30年代各地的活动,形成了一个比较繁盛的时期”。在这场民俗学活动中,风俗学始终被置于重要的地位,体现出民国时期学者对社会风俗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2. 风俗学研究著作的大量涌现

  在民国民俗学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他们原本从事其他学科,诸如社会学、考古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的研究,现在却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投身于民俗学领域。开始对汉族风俗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探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标志就是有一大批水准极高的风俗学著述问世。

  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商务印书馆1938年4月版),是第一部对我国历代社会风俗事象进行系统考证的专著。

  杨荫深著的《衣冠服饰》(世界书局1946年版)

  李干忱《破除迷信全书》(1924年)、

  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1928年)、

  嵇宇经《民间游戏》(1928年)、

  贾逸君《中华妇女缠足考》(1929年)、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1933年)、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1935年)、

  陶希圣《婚姻与家族》(1935年)、

  吴守雄《婚丧喜庆礼节文件大全》(1935年)、

  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1946年)、

  卫聚贤《岁时令节》(1946年)、

  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1947年)、

  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1947年)等都是优秀的风俗学专门著作。可以说,民国时期的风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有些甚至至今仍无法超越,确实是现代意义上的风俗学著作。

  3. 系统性风俗志书和资料汇编的出现

  胡朴安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广益书局1923版)、

  李家瑞编的《北平风俗类征》(商务印书馆1937版)

  瞿宣颖辑的《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商务印书馆1937版)。

  4. 传统笔记对风俗的记述

  《京津风土丛书》(1938年9月北京双肇楼校印),共收书17种:其中包括民国时期的风俗笔记著述,记录饮食风俗的《燕京负贩琐记》(燕归来簃主人)、《琉璃厂肆后记》(缪荃荪)、《大兴岁时志稿》(张茂节、李开泰)、《宛平岁时志稿》(王养濂、李开泰)、《春明岁时琐记》(让廉)、《燕京货声》(闲园鞠农)、地志之书《天津扬柳青小志》(张江载)等。

  

  附: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徐杰舜、周耀明著《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460千字,2001年10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版第2次印刷,定价:30.00元。)

1、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和《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2、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 ②人称赞,

建安文学推“三曹”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 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 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体,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注:①《诗经》共305篇,“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②指《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马迁⑤指李商隐和杜牧。⑥指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外国文学常识

1.英 国: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雪莱 《西风颂》

拜伦 《唐璜》

2法 国:

莫里哀 《伪君子》、《悭吝人》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等(90多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司汤达 《红与黑》;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左拉 《小酒店》;

莫泊桑《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九三年》;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小仲马 《茶花女》;

都德 《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3.俄 国 及 前 苏 联:

普希金《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

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

陀斯妥耶夫斯基《被欺凌与侮辱的》、《罪与罚》、《白痴》、《白夜》;

赫尔岑 《谁之罪》;

冈察洛夫 《奥勃洛莫夫》;

奥斯特洛夫斯基 《大雷雨》;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

《樱桃园》(剧本);

果戈理《死魂灵》、《钦差大臣》(剧本);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

阿·托尔斯泰 “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姐妹》、《一九一八》、《阴暗的早晨》);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绥拉菲莫维奇《铁流》;

富尔曼诺夫 《日日夜夜》;

法捷耶夫 《毁灭》、《青年近卫军》;

马卡连柯 《教育诗》;

马雅可夫斯基和《列宁》(诗)。

4.德 国:

歌德《浮士德》(诗剧)、《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 《阴谋与爱情》;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诗)、《西里西亚织工之歌》(诗);

格林 《灰姑娘》(童话)。

5.美国:

惠特曼 《草叶集》》(诗集);

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麦棋的礼物》;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杰克·伦敦 《马丁·伊登》;

海明威 《老人与海》。

  4月27日 08:52 剪纸文化的历史:

  剪纸的历史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做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在诸多的原始社会彩陶岩画、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艺术中,都体现了远古艺匠运用这一艺术手法的完善。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极其明显的一致,充分说明他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利用薄片材料剪刻镂花,在有纸以前就已经不乏,如汉代的金银箔刻花。但确切意义上的剪纸,当然是在有纸以后。我国是发明纸的国家,早在西汉时代已开始造纸。至此,利用纸便于剪刻镂空的性能符合民俗所需的剪纸艺术,随之在民众之中产生。然而,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与今天的民间团花剪纸极其相似。

  唐代以后的剪纸实物已属罕见。有皮革刻花冠饰和漏版印花图案可作佐证。宋代出现了行业性质的剪纸和用于工艺装饰的剪纸,其较为多见的例子是吉州窑宋代瓷器上的剪纸纹样。另外,宋代皮影盛行,也有用纸制作皮影的,称为“纸窗影子”。现在某些地区仍有类似皮影风格的剪纸,可见这两种相近似的艺术形式相互间的影响和汇流。明清剪纸传世作品有刺绣底样、扇面装饰、窗花等,风格趋向精细秀丽。俗中求雅。

  由于剪纸只是应民情风俗的需要而存在,其材料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真正代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的作品传世。我们不妨从历代的典籍载记和文人的字行中,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 ----- 唐·杜甫《彭衙行》

  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 唐·李商隐《人日》

  吴越践王于行吉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 五代《武林梵志》

  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有少年能手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 周密《志雅堂杂钞》

  嘉靖中制夹纱灯,刻纸刻成花竹禽鸟之状。随轻浓罩色,熔蜡徐染,用轻绍夹之,映日则光明莹彻,芳菲翔舞,恍在轻烟之中,与真者莫辨。 ------ 明《苏州府志》

  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柳,罔不入神…… ----- 清《保定府志》

  我国长期民情风俗的稳定和许多边远地区文化上的封闭,剪纸的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在民间流传。如壮甫诗中提到的陕西白水等地一带的招魂剪纸,至今仍在那里仍可见类似形式的作品。

  香包颂:

  沧海南迁,桑田依然,香包高悬。当年范仲淹知延庆府有《劝农》诗云:“烹葵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太守劝农农勉听,从今再愿诵豳风。”范仲淹镇守延庆,身处陇上,从生活中找到了《诗经》“豳风”的源头。“庆土风俗之美,古之遗化存焉。”范仲淹明白了庆阳。懂得为什么中华厚土是能养育出《诗经》和《离骚》的土。

  佩挂香包便是北豳遗风流韵之一种。用四幅裹肚拼成了一个“锦绣田园”图。娃娃骑妒、老婆打桑、兔儿啃青草、猫儿追蝴蝶……仿佛身返故园,散步陌上塬头男女投桃报李;泾水微波,雎鸠和鸣。村头,母女扎花绣叶;树下,老人把酒话桑麻。人不由想起儿时的歌谣,“高高山,山高高,高山上,有人家,又有牛,又有马,还有一树好桃花,两个羊羔在玩耍。”陇上风情如画,难怪“八百里秦川,顶不上一个董志塬边边!香包是女人培植的另一类植物,香包是女人心灵的灯盏,是人类梦里最美妙的音乐和果子。

  有了桑就有了丝,有了麻就有了布。以针牵丝,绣于布,布上长出了红花花绿叶叶,便成寄托情怀的尤物了。男耕女织,含辛菇苦,这才有了香包,所以我说线有多细,心就有多细,线有多长,香包的历史就有多长。

  香包是什么这样说吧,这包一般是“红包”,红包里可能有钱,有时候里面要缝上一个成色好的“麻钱”,就是古代的铜钱,就像我们现在饺子里包上个“分分元”。有钱好,富裕;钱是圆的,团圆。只有钱还不够,还要“香”,这香是用神农百草中能驱蚊逼蝇、洁身香体以至祛邪降福的草药制成的,和《离骚》一样,民间也叫“香草”。以美人喻君子,以香草喻品行的高洁,我又感到这豳风里也融合着徐徐楚风。香包什么样像心一样的最多,一颗香包就是一颗心。一颗心有一颗心的心思,所以香包千姿百态。“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偷偷送你一个香包,和公开抛绣球一样爱上你了。香包是最温馨的缠绵,是现实中可以把握的神话。

  香包为啥又叫荷包庆阳民歌《绣荷包》这样唱:“正月里闹元霄,荷包绣开了……”合水民歌《走西口》里说:“哥哥你走西口,扯下二尺红绸绸,若有人回家走,捎给你的巧手手。”巧手手要红绸绸干啥绣荷包,绣下荷包干啥我猜想,谐音“合”,藏百年好合之意。荷包之荷,叫人想到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女孩儿浣纱归来,笑语玲珑,并非江南独有的风光吧月光下,玉荷临风,亭亭玉立的女子“想你想得见不上面,只有拿起针和线。”荷花,并蒂相莲(恋),比翼欲飞,待到那年那月那一天,你看“我”“穿那大红袄,辫子红绸扎。绿色裤子红鞋红袄袄,活活一朵牡丹花。”嗨——上轿了!藏在荷包里的粉红心事,就出落成了浪漫香艳,被小伙子们抬着煽着颠到了婆家。莲里生子,含娇藏羞,寓意生命之美,生命之源。

  会绣香包就是会“绌”。绌,就是穿针引线在布上绣花的动作,动词转换为名词。巧手绌出来的刺绣艺术品就亲昵地叫“绌绌”了。先前那一双给自己扎“陪房”,给新郎纳鞋的巧手,给娃开始绌小衣小帽小裹肚了,给娃开始绣玩具了,给掌柜的扎烟袋了,给闺女精心勾画披肩了……看啥绌啥,想啥绣啥。丝者,思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天高日月长,闺女等成媳妇,媳妇熬成婆,艺到老来俏,一出手都是独一无二,绝难复制的精品。“五月端阳耍线哩,八月十五耍面哩。”仰艺术为生活,视生活为艺术,都耍成大师了!陇东妇女一辈子就“耍”了个为生活锦上添花。这样广义的香包就包括所有的刺绣品。从实用衣物的装饰转向纯粹的艺术,从民间窑洞民居走向艺术的大雅之堂——庆阳香包成为华夏刺绣艺术品中的一个独特流派:无论叫香包,还是叫荷包,叫猫叫咪咪都行,都是陇绣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大类。更随和的叫法是“耍活子”,就是布做的娃娃玩具。藏之于箱底的是爱的秘密,馈之于孩童的是爱的布施。陇绣中主要是这一大类中的生肖、五毒等等成为农耕社会民间自创自做的儿童玩具,现在又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居室、轿车和节日喜庆活动的装饰品,成为普及庆阳千家万户的文化产业。香包是高原上最鲜艳的旗帜,香包是我们鸽子一样飞翔的名片。

  庆阳人倡导了个香包节,就是庆阳人大红大绿的浪漫想象。民间节日本身就是活的动态的人间瑰宝,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节日都不会过,没兴趣过,悲莫大焉。端午赛香包、赠荷包、送粽子、赛龙舟、祭屈子,弘扬爱国精神,华夏同识,南北一俗,美莫大焉。香包节,既有传统承继,又有现代蕴含,它是端阳节,又是情人节、诗人节,还是华夏民族传统的敬师节,每逢此日,学生给老师送香包、家长给老师送粽子以谢师恩,一节多能,满足了不同年龄的人情感交流的需求,而其聚万众于一节的媒体便是“香包”!糯米包红枣,粽子蘸蜂蜜。一年中,我们共同拥有香包的这一天,是最有诗情画意的一天,最甜蜜的一天。这一天是千千万万的母亲带着她的闺女绣出的,这一天是全中国妇女的节、母亲的节!

  诗骚传国,香包传情,沧海桑田,生命长青!香包是什么香包是最嘹亮的灯盏,香包节是人类用千万年时间,淘洗出的我们感情的金子打制的灯盏!

  香包文化的发展现状: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

  香包,俗称荷包,集中代表了庆阳刺绣的风貌。早在唐代,庆阳的民间刺绣就已广为流传,到了北宋,已有佩带香包的习俗,用以寄托幸福、平安、吉祥、美好的生活追求和愿望。经过千百年的演进,庆阳香包以其艳丽的色彩、大胆奇想的构思、考究精湛的工艺、神奇丰富的寓意、朴实敦厚的风格走出庆阳,面向全球,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成为中外客商争相购买的一朵奇葩。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独具庆阳地域特色和黄土风情的庆阳香包,每年端午节,庆阳市都在西峰举办香包节。节会期间,除了展销香包刺绣精品外,还穿插有大型商贸活动、明星演唱会及综合文艺节目展演等,节会一般10天时间。

  参考文献:baidu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陕西民俗文化有秦腔、剪纸、泥塑等。

1、秦腔

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而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脍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贯》《火焰驹》《大登殿》等。

2、剪纸

在陕西民间,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满月生辰、迎神赛社赶庙会等庆祝活动有在门上、窗户上贴满剪纸的习俗。剪纸俗称窗花,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纸贴在勾画好的粗线条纸上进行剪刻的民间工艺美术,在陕西民间有着深远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墙花”“门符”“灯笼花”“喜花”“炕围花”“门帘花”等也是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剪纸地域风格浓郁,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百鸟朝凤》《老鼠嫁女》《王祥卧冰》《二龙戏珠》等剪纸作品名享中外。

3、泥塑

泥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凤翔泥塑又称“凤翔彩绘泥塑”“凤翔彩塑”“凤翔泥偶”。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大到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1、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绘画本词条是多义词,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基础上衍变,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热烈活泼的节庆场景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

户县农民画地域特色鲜明,画面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丰富,风格浪漫稚拙,装饰意味强烈,古拙中流露天工。今天的户县农民画更加注重表情达意,农民画家们以自身生活体验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创造出了非常有民风淳朴的画。

3、陕西剪纸

陕西剪纸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4、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陕西特色的碗碗腔或弦板腔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秦人气息。尤以陕西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5、凤翔彩绘泥塑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3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