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庆阳怎么样?

古代的庆阳怎么样?,第1张

1.周祖旧邦庆阳城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塬区,城在“庆塬”之南,故称庆阳。有两条季节性河流从城的东、西两面环抱流过,把庆阳城夹在当中,构成一个菱形,似凤展翅,所以又称庆阳为“凤城”。庆阳是个风水宝地,故史书称“周道之兴,始于庆阳”。据史书记载,周王朝老祖先叫后稷(音弃),后稷是主管种麦的农官。到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世纪),后稷之后叫不窋(音酷),丢了官职,流入戎羌之地(即今庆阳一带),在此教民种植,并始建庆阳城。在挖沟筑城的故事中,至今尚有周老王不窋在东川挖断龙脉的传说,说的是周老王不窋在东川挖断了龙脉,这也成了日后武王伐纣、周朝取代殷商的征兆。有史可查,庆阳具有3500年的建城历史,这在我国众多古城中并不多见。不窋后来死在庆阳,葬于庆阳东山之上,就是周祖陵。后来不窗之孙公刘为躲避义渠人的侵扰,向南迁到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再后来的子孙又迁到岐山地区。周朝建立后,庆阳也就成了周祖旧邦,后世子孙常来庆阳祭祖。

春秋战国时期,庆阳为义渠国辖地。公元前266年,秦昭公灭义渠国,设立北地郡,成为秦国的一部分,庆阳为北地郡义渠县。汉朝时改义渠县为郁郅县。隋朝改叫弘化郡,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任弘化郡留守。唐朝改叫安化县,后又改为顺化县。从县名的变换也可看出,古代这里是戎羌之地,属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受到中原王朝的安抚统治,逐渐达到与中原民族的同一化。

2.范仲淹镇守庆阳到了宋代,庆阳已成为面对北方强大势力西夏的边防要地。北宋建国于960年,此前辽国于916年建国,此后西夏于1038年建国。辽与西夏是当时困扰北宋的两大军事力量,辽从河东(黄河以东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西夏从河西(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威胁北宋政权。西夏建国后,连年对宋朝发动战争,小股骚扰更频繁不断,边境一带极不安宁,而庆阳正当西夏进犯中原的交通要道。宋朝在庆阳设庆州,1041年(宋庆历元年)范仲淹受命任庆州知州兼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镇守庆州。当时韩琦任鄜延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镇守在陕西。二人分别节制几路兵马合力抗拒西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免遭刀兵之苦,北宋朝廷得以平安,皆二人之力,后来二人一起入朝为相。

范仲淹镇守庆阳采取“屯田守城”之策,筑城、屯边、安抚并举。一是巩固庆州城的防御,在原有庆阳城的基础上又在北面加筑了两个阜城。同时加大了庆城内的建设力度,当时在城内建有州县衙门及一应民众设施,仅寺院就建有十数座,又在北门里修建镇朔楼。镇朔楼为全城制高点,登楼北望可见远近烽火台。此楼在明末时毁于李自成攻城之战,清代重修的镇朔楼后来也被战火摧毁,此楼今已不复存在,唯有大A两次未被烧毁,人称神木一根。现今庆阳唯一留存的宋代建筑是普照寺大殿,已经历了千年风雨。二是在庆城周围数十里范围内新筑起数十座卫星城,这些城既可以抵挡西夏人入侵,又可以在城内安顿百姓,与庆阳城构成了联防的格局。三是屯兵开垦,让兵士把家搬来,因父母妻子在城内,兵士守土必然奋勇。由于范仲淹措施得力,军威大振,羌族纷纷归顺,西夏人不敢进犯,此时的庆阳应该说是古代最兴旺的时期。两年后范仲淹入朝为宰相,其子继续知庆州。庆州百姓深得范氏恩泽,当地民众纷纷建祠叩拜。

到南宋时,庆阳被金兵占据,女真族与汉族共居庆阳,至今在庆阳博物馆还留有一口金代铸的大铁钟,钟高3米,上刻女真文字。元代改设庆阳府,明代增设安化县。自元代以后,国家政治中心东迁,处于西部的庆阳已失去了边防重镇的地位,经济很不发达,甚至在明嘉靖年间,庆阳大旱,飞蝗遮日,民遭大饥荒,发生过“人相食”的惨景。

3.李梦阳的故乡应当一提的是,明代大学者李梦阳家乡在庆阳。李梦阳(1473—1529),字天赐,号空同子,曾任户部主事、江西提学副使。文学上主张复古,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嘉靖文坛四大家之一,他领导的文坛复古运动对当时影响很大。

相传李母身怀六甲之时,在一天晚上梦见太阳落入怀中,第二天小孩出世,遂起名梦阳。明弘治七年,李梦阳到长安赶考,不料考生中竟有个与他同名同姓之人,此人看不起山沟出来的李梦阳,于是想难为一下,出一题让梦阳来对:“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李梦阳对此不屑一顾,竟自答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答对得非常巧妙。考试时考官令即景赋诗,李梦阳诗曰:“一步一步登高楼,手扶栏杆望北斗,不是青山遮眼目,望尽天下十八州。”考官惊其才志,这一年李梦阳考取了进士,后来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学者,一代文坛领袖。

4.庆阳八景清朝初期,将庆阳、平凉、临洮、巩昌四府划分出来设立甘肃省,自此庆阳县属甘肃省至今未变。20世纪初,清政府在庆阳设立学堂,办织褐局、邮局、商会等。辛亥革命后,庆阳也受新潮的波及,设立了中学堂、天足会(妇女放足)等,民力有所恢复,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景象,当时有庆阳八景之谓,包括周老王坟、鹅池洞等,其中有一景为南城夜市,能大致反映出人民经济生活情况。当时文人的写景诗和对联,于今读来仍饶有趣味,且抄录几段供大家欣赏。

南城晚市作者:杨立程芸生苦被利心索,终日奔驰晚更争;居肆时常怀垄断,操筹急不待鸡鸣;每日崦霭黄昏后,犹有喧闹笑语声;试向永春楼外望,荧荧灯火满南城。

庆阳城西街秋千架题联作者:胡聚五游女飘来恰似嫦娥奔碧月,舞童飞去犹如学士步青云。

撰庆阳天足会联作者:杨雪堂天步方艰,莫把大材作小用;足容宜重,快将旧样改新装。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有六大节日包括: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饮菊酒,吃重阳糕。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佩茱萸: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至南北朝最为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历经千年的文明,庆阳的香包在历久弥新的老师翻转中,传承着庆阳妇女质朴淳厚的品质,也积累着哪些我们不曾遗忘的乡间故事。

 香包在最早的时候被称为是容臭,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在外边绣上各色的图案,里面填充上香料(传统上一般时候熏草和艾叶,加上雄黄),所以香包一般都被认作时候辟邪的祥物,在端午节的时候佩戴。

 屈原曾经在他的《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其中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料,这句话的意思是:“装满香草的佩帏(即香包)带在身上”,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佩戴香包的习俗了。

 在庆阳当地,属正宁的香包最为出名,这里的人们将香包俗称为“耍活子”,在端午节的时候,大街小巷之间,奔跑游走的孩子身上佩戴者各式各样的“耍活子”,有的手上还带着蒜骨朵儿,细心的人们也会在七彩绳上带上铃铛,这样孩子在游走的时候就会传来清脆的叮当声。

 这是一个民间的传统艺术,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乡间的艺术上,能够窥探出来的是流传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

 庆阳的香包在形态上比较的粗狂,其中的各种造型蕴含着庆阳地区的农耕文明。在古代农耕文化比较显著的时期,男耕女织是社会运行的规则、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期,妇女们除了日常的一些劳作之外,还会制作一些艺术品来增加生活的趣味性。于是山间河流,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等都是她们最丰富的素材,将这些描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手绣出来,香包就此产生并流传了下来。

 在历久弥新的传承下,如今的香包有头戴式的,有佩挂式的,还有一些专门用来装饰的香包。在当地的政府大力的支持下,这个民间的艺术也被发扬光大。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香包节,各地的刺绣能手都会来展示她自己的心仪制作。每年的香包节都会吸引来全国各地的人观光。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香包节的举办暂时还没有消息,但是闲杂距离端午节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大街小巷已经有很多的民间艺人拿出自己制作的香包在街上售卖。一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走进细看的时候,你就会被这些形态各异,做工精巧的耍活子深深的吸引,并折服于这精巧的作功。

 庆阳的刺绣不仅仅是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耍活子,他也传承着庆阳的母亲对于女儿的一种深切情谊。

 在果果的家乡,母亲都会为自己未出嫁的女儿绣制各种吉祥图案的鞋垫,还有非常漂亮的枕头,当然一定不能缺少的就是那双由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绣花鞋,当姑娘出嫁的那天,这些鞋垫和枕头以及鞋子都会作为陪嫁的物品跟随者女儿,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母亲深深的牵挂。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提到这里,果果是深有感触,在我们的老家,姑娘要上花轿的时候,出门前要盖好盖头,手里拿着一把红筷子,在出闺房门之后,将手里攥着的筷子向后洒出,这个时候,外边锣鼓喧天,唢呐声声悦耳,周遭的人们脸上挂着笑容,但是你会看到女儿的母亲眼里噙着的是不舍的泪水。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庆阳的香包,是一个美丽的奇迹;庆阳的刺绣,是一个个不能被遗忘的故事。

周祖陵森林公园--国家2A级旅游景点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周祖陵森林公园

简介: 周祖陵森林公园位于庆城县城东山,因山顶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

南梁革命纪念馆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南梁革命纪念馆

简介: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占地33亩,总建筑面积2281平方米。

华池双塔寺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华池双塔寺

简介: 双塔寺遗址和石造像塔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寺院和两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筹建人有寺院主持僧普恩、德敬和保义校尉,华池寨主李世雄等人

小崆峒旅游区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小崆峒旅游区

简介: 小崆峒位于西峰区城南九公里的董志塬畔,其山势形若游龙,蜿蜒险峻,梁坡林茂草密,绿荫浓郁,季相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是陇东黄土高原的“天然标本园”和黄土沟壑区少见的风景旅游胜地。

夏家沟森林公园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夏家沟森林公园

简介: 夏家沟森林公园,位于庆阳市合水县境内,所处地带是子午岭森林覆盖面积最完整、最原始的地段,总占地面积30KM2,内设管理服务、娱乐、自然景观、植物园、度假山庄、会议中心、疗养院、自然保护区等12个区

北石窟寺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北石窟寺

简介: 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位于西峰市东南的茹何和浦河交汇处,距市区25公里,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和位于泾川县东十五华里的南石窟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

潜夫山森林公园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潜夫山森林公园

简介: 潜夫山森林公园位于镇原县城潜夫山上,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潜夫山因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王符在此隐居著书《潜夫论》而得名,相传山上古柏为王符亲手所植,潜夫亭为王符的读书坛。

南佐遗址

位置: >> 甘肃 >> 庆阳 >> 南佐遗址

简介: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西峰市西南6公里的后官寨乡南佐村,是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的遗址。 南佐遗址现存9处大型夯土台基,北部1处大型建筑一号基址已发掘。

1、甘肃庆阳的女人保守,憨厚,善良。性格多为呆板,少创新,甘肃人因其风沙的缘故,多为红脸蛋。但身体健魄,少有感冒之侵扰。

2、甘肃庆阳的女人韧性极强,万里丝绸之路,长路漫漫,没有韧性,到达不了终点。黄土高原、戈壁荒原干旱缺水,没有韧性生存不了。

3、甘肃庆阳的女人看起来比较野蛮,别看甘肃庆阳的女人老实巴交,一幅傻笑的样子,甘肃庆阳的女人心里面可明白着呢,对于是非对错善恶爱憎,甘肃庆阳的女人可很敏感。蛮女孩便成了新一族男孩追逐的对象。男孩不想一挑再挑,男孩需要一个时不时可以管管自己的人。

4、甘肃庆阳的女人讲义气。上天虽然给了甘肃庆阳的女人贫瘠的土地,但是却给了甘肃庆阳的女人快意恩仇,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甘肃庆阳的女人粗犷而不失明智。为了朋友和心爱的人,只要不是违法乱纪的事,即使上刀山下火海,甘肃庆阳的女人也在所不辞的。

5、甘肃庆阳的女人勤快。艰苦的环境让甘肃庆阳的女人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甘肃庆阳的女人手脚勤快,帮家里人做家务,从无怨言,甘肃庆阳的女人学习刻苦,相信天道酬勤的古老伦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1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