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伯钧西方艺术课】第27周:浪漫主义音乐

【严伯钧西方艺术课】第27周:浪漫主义音乐,第1张

浪漫主义最著名的两位音乐家是舒曼和勃拉姆斯,这个时期的艺术家身份从公务员变成了以出版作品谋生的艺术家,艺术从少数的上流贵族高门槛,走向普通民众。音乐家的成长环境不仅限于音乐世家,普通有文学修养教育的人也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舒曼是书商的儿子,开始学习法律后来放弃律师梦想,一心想当钢琴家,由于练琴急于求成,手指丧失功能,只能放弃钢琴家梦想,发挥作曲才能,在他妻子克拉拉(著名的钢琴家)协助下,创作出浪漫主义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打破传统格式,创作小品集套曲的新形式,灵感源于对克拉拉的爱情,表达具体的舒曼式的“爱但不占有”的浪漫爱情。

相比之下,勃拉姆斯的音乐就比较纠结,是“求之不得”的浪漫,他是舒曼的徒弟,但却疯狂的爱上了师母克拉拉,且终身未娶。

他和巴赫、贝多芬并称为德国3B,是古典音乐的继承者、“起点派”,是最后一位古典音乐大师,深受贝多芬影响,有匠心精神,有多种题材的作品,其中21首“匈牙利舞曲”最耳熟能详,他的第一交响曲更是表达出了贝多芬未尽的情感,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作为一个连流行歌曲都很少听的音乐小白,本周内容相对非常深邃,对音乐各种曲式、风格、节奏等乐理知识未理解,还需继续学习。

《浪漫主义者》简介

导演:盖尔特·涅德霍福 浪漫主义者

主演:凯蒂·霍尔姆斯、乔什·杜哈明、安娜·帕奎因、玛琳·阿克曼、吉瑞米·斯特朗、坎迪斯·伯根、亚当·布罗迪、伊利亚·伍德、迪安娜·阿格隆、丽贝卡·劳伦斯、Peter J Rowan、Mark Santomauro

制作人:Robert Ogden Barnum、James Belfer、Michael Benaroya、Cynthia Coury、Simon Crowe、Eva Maria Daniels、Rose Ganguzza 、Daniel Hendler、Pamela Hirsch、凯蒂·霍尔姆斯/Katie Holmes、Taylor Kephart、Lawrence M Kopeikin、Todd J Labarowski、Riva Marker、Nic Marshall、Tommee May、Ranjit Raju、席琳·拉特雷/Celine Rattray、Cecilia Kate Roque、Tony Shawkat、Jai Stefan、Ron Stein、Daniela Taplin Lundberg、Jennifer Todd、苏珊·陶德/Suzanne Todd、Todd Traina、Owen Wiseman

原创音乐:Jon Sadoff

摄影:Sam Levy[1]

剪辑:Jacob Craycroft

艺术指导:Tim Grimes

美术设计:Jeremy Rosenstein

服装设计:Danielle Kays

副导演/助理导演:David Blazina、Curtis Smith、Mike Tsucalas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Plum Pictures [美国] Team Todd [美国] Benaroya Pictures Four of a Kind Productions Raging Bull Entertainment 10th Hole Productions Tax Credit Finance

发行公司:

Paramount Famous Productions (2010) (USA) (theatrical) Paramount Famous Productions (2010) (Canada) (theatrical) Wild Bunch Distribution (2010) (Germany) (theatrical) Falcon Films (2010) (Lebanon) (all media) (Middle East)

特技制作公司:

DIVE (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Black Dog Jib Productions Inc [美国] jimmy jib equipment Dolby Laboratories [美国] sound mix Gray Krauss legal services IndieClear [美国] script clearance Amsale wedding dress by Cutting Edge Group music services David Haddad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Haddad's Inc [美国]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SOTC MultiMedia Group special thanks Sylvia Fay/ Lee Genick & Associates Casting [美国] background casting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爱情片《浪漫主义者》讲述的是七位朋友因他们的两个朋友的婚礼而重聚在一起,然而新娘和伴娘其实

曾对新郎有着长期的竞争,在婚礼上问题逐渐爆发。 该片讲述7个大学朋友在毕业6年后在Lila (安娜·帕昆饰演) 和 Tom (乔什·杜哈明饰演)的婚礼上重聚,凯蒂·霍尔姆斯扮演的角色与新郎旧情复炽,从而引发的故事。

拍摄故事 《浪漫主义者》在纽约长岛热拍。“霍比特人”伊利亚·伍德和最近因剧集《欢乐合唱团》走红的美少女迪安娜·阿格隆合作一场网球戏。时值冬季,但两人却必须穿上短短的网球服来拍摄夏天的戏份,这可把两人冻得够呛。只见一到休息时间,两人马上穿上自己的保暖服,伊利亚·伍德上身套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迪安娜则赶紧披上了浴袍,并不断跳跃来热身。演员的辛苦可见一斑。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当代社会的轻喜剧 虽然盖尔特·涅德霍福在好莱坞混迹多年,也是Plum Pictures的负责人之一,但是她却还没有导演过一部**,一直以制片人和编剧的身份参与影片的拍摄。除了监制**之外,涅德霍福还是一个作家。2005年,她创作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小说出版之后,广受好评。2007年,她在怀孕期间又创作了这本《浪漫主义者》,小说故事聚焦于一桩婚礼,伴随着前来的昔日好友,讲述了一个令人发笑又让人心怀感慨的三角恋的故事。 由于这本小说非常受欢迎,所以Plum Pictures决定让涅德霍福本人将其改编成**,并让她本人执导这

部作品。可以这么说,这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涅德霍福的作品。谈及这部**,涅德霍福说:"虽然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但是我感觉它还是严肃的,也是能令人深思的。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是发生在当下,而且极具现实意义的。比如说影片的两个主角,劳拉和莱拉,她们一个是沉闷的犹太人,另一个是新教徒的后代。不幸的是,她们都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很多年之后,这个男人要和莱拉结婚了,可劳拉无法释怀于这段感情,所以她会不平衡、会不开心、会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心灵和欲望。与此同时,那个被两个女人追求的男人一样没有准好迎接婚姻生活,他对未来也一样惴惴不安。而这种故事的高潮和情感的迸发都发生在婚礼上。" 对于涅德霍福而言,影片中的那些人是时代的缩影,他们的遭遇和生活和时下城市人的故事如出一辙。正是因为**中的这层"写实性",所以婚礼的那个场景既不能拍摄得哗众取宠,也不能拍摄得过于收敛。涅德霍福说:"婚礼的那场戏非但难以拍摄而且还难以剪辑。如果节奏太慢,那么就会缺少张力和情绪的积累;如果节奏太快,又会显得做作和不自然。我们一共拍摄了三遍才把那场戏拍摄完整。因为要在每个演员的表演中找到相同的节奏,要给每种小情绪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幸运的是我的剧组非常齐心协力,我们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完美。我在看最终版本的影片时,依然会回忆起当时可以算得上是艰苦的拍摄。" 阿汤嫂挑大梁 成为阿汤嫂之后的凯蒂·霍尔姆斯让人多多少少有些遗忘她的表演事业,她更多的是以阿汤嫂的身份,而不是一个演员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在这部**里,凯蒂·霍尔姆斯重新挑起了大梁,做了女主角。而且,她还以自己的精湛的演技征服导演。 影片以凯蒂·霍尔姆斯扮演的劳拉的视角展开叙述,一切故事都是以劳拉为中心的。涅德霍福说:"劳拉是一个生活失败的中年人,她一直没有结婚,一直过着单身的、清教徒一样的生活。这样的角色对于家庭和事业都顺风顺水的霍尔姆斯的确很有难度,当时用她替换丽芙·泰勒的时候,我还为她捏了一把汗,在担心她是不是能演好这个失败者的角色。后来在拍摄的时候,我发现霍尔姆斯不仅入戏很快,而且她对角色的把握也很准确。"对于扮演这个角色,霍尔姆斯说:"我很中意劳拉这个女人,她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现实的。我明白一个女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也明白当她看到这个男人结婚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所以,我对这个这个角色的情感有着很彻底的体验。要在银幕上扮演这个有些失控的女人,并不算太难。" 除了凯蒂·霍尔姆斯,在影片中扮演其他好友的演员也各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安娜·帕奎因、乔什·杜

哈明和玛琳·阿克曼组成的配角阵容一样强大。谈到这样的演员阵容时,涅德霍福难掩心中的欣喜,她说:"作家是在和自己打交道,每句话、每个形容词都是和自己斗争的产物。而导演却是在和演员打交道,每个镜头的拍摄、每个场景的好坏都要仰仗于他们。如果有一群好演员,那么**拍摄起来就容易多了,就好像一个词汇丰富、感情充沛的作家,很容易就能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句子一般。很走运,《浪漫主义者》里就有这么一群才华横溢而且非常敬业的演员。而我也能在短时间内很轻松地执导完这部**。"

本段花絮

·影片的导演盖尔特·涅德霍福同时也是这部**的编剧和原著同名小说的作者。 ·虽然盖尔特·涅德霍福在好莱坞工作了多年,但本片却是她的导演处女作。 ·影片原计划于2009年的夏天开拍,不过这个计划却被推迟到了同年的11月。 ·影片的拍摄地是纽约的绍斯霍尔德。 ·影片参加了2010年的圣丹斯**节和戛纳**节。 ·扮演劳拉的人选本是丽芙·泰勒,但是这个角色最终却被凯蒂·霍尔姆斯得到,她同时还是本片的制片人之一。

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贵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贝多芬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地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1、 早期:贝多芬、凯鲁比尼、韦伯、帕格尼尼、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舒伯特、彻尔尼。

2、 前期: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白辽士、梅耶贝尔。

3、 中期:威尔第、瓦格纳、奥芬巴赫、布拉姆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布鲁克纳、弗兰克、古诺、比才、圣-桑。

4、 民族乐派: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西贝流士、阿尔贝尼兹。

5、 后浪漫主义:福莱、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埃尔加、格拉祖诺夫。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

浪漫派时期的音乐则可以从1813年ETA霍夫曼论述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始,到1914年勋伯格提出“不协和音的解放”为止。

浪漫派时期的音乐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时期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浪漫时期的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时期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贝多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瓦格纳,钢琴音乐的代表是李斯特。

浪漫主义音乐对曲式结构进行了极大的丰富与扩充,出现了诸多小型曲式结构,例如小品曲、幽默曲、叙事曲、阿拉伯风格曲、音乐的瞬间、随想曲、浪漫曲、间奏曲或即兴曲等。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马勒和勃拉姆斯时代式微。

浪漫时期的音乐在晚期出现了更多不同的乐派,包括法国的印象乐派(德彪西、拉威尔)和欧洲各地的民族乐派(西贝柳斯、斯美塔纳、强力集团等)等。

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史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它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要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皆可归为浪漫派。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舒伯特和柏辽兹可谓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传统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在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地位

浪漫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浪漫主义音乐也是一座桥梁:韦伯接受了格鲁克和莫扎特的传统,传至近代的瓦格纳;舒伯特在器乐方面是贝多芬的继承人,他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则是经由舒曼和奥尔夫流传至今;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源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后又与近代法国的印象主义相关联。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 PERIOD)(1820-1910年)。最广义地讲,从古典主义时期

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的转移。这一时期的风格与技术的

变化可以清晰地在三方面看出:一是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二是乐队;三是乐器演奏技

巧。另外的一些变化如旋律风格的变化(小型曲式更为抒情, 大型曲式更为华丽);节奏

风格的变化(节奏更为夸张);以及曲式上的变化(更 多地追求织体的前后连贯,主题更

加“有机”地发展和演化)。可以说这是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无数

的作曲家。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

,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

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

,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

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萧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

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

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

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推荐: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

1二十四首无伴奏

小提琴随想曲。

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3摩西幻想曲。

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8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