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是2010年日本上映的一部**,改编自村上春树同名小说的《挪威的森林》,由陈英雄导演,村上春树亲自担任编剧,松山健一、菊地凛子和水原希子等人主演。
这部**是讲述男主角渡边的高中好友木月突然自杀身亡,渡边和木月青梅竹马的女友直子都受到很大的打击,后来渡边决定离开这个城市,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学习和生活。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渡边和直子在东京重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渡边发现木月的死给直子带来的巨大无比的伤害,直子不仅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反而越陷越深,于是渡边决心要帮助直子走出阴霾,带给她幸福和快乐。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渡边发现直子的心理疾病不断的加深,这也给渡边的生活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也就在这时候另一个女孩绿子出现在了渡边的生活中,绿子的气质深深的吸引了渡边,于是渡边在阴郁的直子和活泼的绿子之间徘徊,直到有一天直子自杀了。
这部**从标题到海报上来看都像是爱情悲剧故事片,然而从小说的整体到**的细节上来说更接近于希腊悲剧式的探究人性的哲学**。同名小说的字数不多,**的人物关系结构简洁明了,但是人物的对话和情节描述上来说隐藏着太多需要解读的信息,可以说这是一部四两拨千斤的经典作品。
这部**就像是把对于西方悲剧文学的理解浓缩在了一个胶囊里一样,从解读看不懂的且不合理的细节中探究人性哲学几百年来对于“真实人性”的理解,探讨被人类文明几千年来重重包裹和捆绑之下被压抑的真实欲望。
整部**有俩个多小时,木月的镜头一共加起来不到三分钟,但是木月带给男女主人公渡边和直子的内心伤痕是一辈子的都无法愈合的,他是一个看不见的角色且至始至终都出现在**里。
木月的自杀给身边人带来的内心冲击形成的痛苦就像疾病一样向着四周继续传播,亦如同涟漪一样慢慢的扩散,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改变了很多人正常的人生轨迹,只是村上没有描写太多人而已。
木月自杀的原因**并没有交代清楚,只通过直子在与渡边的谈话中回忆道自己和木月无法完成正常的性交,哪怕一次都没有成功能过。据直子说原因是因为她虽然内心爱着木月,但是在“性”方面无法对他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就严重伤害了木月的内心,导致木月最后轻生。
问题是直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呢?也许有些话不仅故事中的人物无法直接说出来,就连小说作者本身也无法直接提示读者,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审美东方式的艺术作品。
渡边是**的男一号,《挪威的森林》中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只有渡边一个人,而其他人都是通过客观和侧面的描写让读者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的。但尽管是这样,**还是给了渡边一个很大的空间,因为在片中渡边心里到底如何看待直子和绿子俩人与他的感情纠葛的没有透露,只是通过渡边的谈话来讲述了他在俩个女孩之间的选择,可是人的语言往往并不与内心的想法统一。
在影片中,渡边只有在第一次与直子东京重逢的时候露出了抑制不住惊喜的表情,那是一种貌似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突然发现能让他的内心重新燃起希望的表情。事实也证明他非常的爱直子,但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他根本没有发现直子在木月死后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当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的时候,他决心要帮助直子从抑郁症中走出来,可是他最后明白自己根本帮不了她。
渡边是一个非常平凡而且普通的年轻人,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虽然深深的爱着直子,但是他的爱并没有到至死不渝的程度,渡边也很勇敢的想去和直子在一起,但是他也一度对于直子那种冰冷的爱产生了恐惧。渡边穿着短袖在挪威森林中感到了寒冷和孤独,也许他问过自己能不能一辈子和这样的直子生活下去,也许他的脑海中也闪过了绿子的身影。
《挪威的森林》本来应该像甲壳虫乐队唱的那样浪漫和忧伤,歌中唱到“我曾经拥有一个女孩,但是当她离去后,我发现一切都不美好了”。而对于渡边来说,直子所在的疗养院是“Kongeriket Norge”,这是挪威这个国家的全名,挪威语意为“通往北方之路”,而日本的最北方就是寒冷的北海道。
那片“北方的森林”就像直子的内心世界,当渡边怀揣着炽热的爱走进去后才发现,那是一片寒冷无比的地带。他知道自己有责任必须待在那里,他觉得爱一个人就要坚强的活下去,他不会像木月那样丢弃直子离开人世,可事实上渡边退却了。
渡边一步一步看着直子的生命走到尽头,可当直子痛苦的抓着胸膛哭泣的时候,他什么都做不了,他怕自己多说一句话会更伤害直子,他怕自己的任何举动都会让直子更加痛苦,而他所感受到的又何尝不是当年直子在木月身上感受到的那种心中的爱被压抑的感觉呢。直子和木月一定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突然产生轻生的念头就会自杀的,那需要经历非常痛苦的阶段。
影片中渡边几次去疗养院看过直子,可是送别的情景只有一次,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也是渡边与直子的永别。在离别的那天直子问渡边:“如果我一辈子都不能和你正常性交,你能接受我吗?” 渡边回答:“我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 ,听到这个回答直子的双眼湿润了。
曾经坐在冷风中,此刻躺在冰雪上,直子把渡边当做木月一样的去对待,渡边的欲望被直子用手和嘴发泄掉了,爱与性被分割成了俩个独立的存在,就像爱一个人和与这个人做爱是俩件完全不想干的事情。
性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但是爱却不能独立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渡边和直子的永别会在寒冷冬天的原因。其实村上的剧本如此设定也暗示了渡边已经无法忍耐这种冰冷的爱了,因为渡边根本体会不到直子对他的爱,直子只是把自己当成了木月而已,于是渡边还是离开了直子的内心世界,离开了那片挪威的森林。之后石田老师一直给渡边写信,告诉他直子的病情不断地在加重,直子不想在这个时候和渡边见面,于是内心孤独无助的渡边就去找绿子和好去了,因为渡边此刻真的需要别人对他的爱和关怀。
直子最终还是自杀了,可是连渡边可能都没想到直子的死能给自己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他在无限的痛苦和更加孤独的世界里不断地回忆和反思,于是他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多么的懦弱,他在撕心裂肺的悔恨中迷失了。他是不是也体会到了直子面对木月自杀时的那种痛苦呢?
就如同所有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一样,也如同直子一样,渡边的思维能力变得缓慢,他的记忆力变得迟钝,在影片的结尾,绿子在电话里问渡边此刻在哪里,他恍若隔世般的看看四周,接着说出了和曾经的直子同样的话:“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现在在哪里。”
她是整部小说和**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一切谜题的答案,如果没有绿子《挪威的森林》根本看不懂。(待续)
是 伍佰的《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词曲:吴俊霖
演唱:伍佰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试着将它慢慢溶化
看我在你心中是否
仍完美无瑕
是否依然为我丝丝牵挂
依然爱我无法自拔
心中是否有我
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
你说真心总是可以从头
真爱总是可以长久
为何你的眼神
还有孤独时的落寞
是否我只是你一种寄托
填满你感情的缺口
心中那片森林
何时能让我停留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或许我
不该问
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线
我想拥有你所有一切
应该是
我不该问
不该让你再将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锁
该如何才能解脱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
试着将它慢慢溶化
看我在你心中是否
仍完美无瑕
是否依然为我丝丝牵挂
依然爱我无法自拔
心中是否有我
未曾到过的地方啊
那里湖面总是澄清
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或许我
不该问
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线
我想拥有你所有一切
应该是
我不该问
不该让你再将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锁
该如何才能解脱
或许我
不该问
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
只是爱你的心超出了界线
我想拥有你所有一切
应该是
我不该问
不该让你再将往事重提
只是心中枷锁
该如何才能解脱
《怦然心动》,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个作家写的,而且也是中英双版的,这本书特别的畅销,而且也是介绍有关于爱情的,大部分都比较喜欢偏爱情的书籍,我觉得这本书送给女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引言:
翻译是需要雕琢的,直译是初级水平,意译是中级水平,最高级的翻译,应该让读译文的人和读原文的人有同样的感受,这才是好的翻译。
挪威森林
译者注
1987年,当《挪威的森林》出版时,作者村上春树所拥有的读者数量从通常的6位数一下子飙升至几百万——对此,村上本人感到既震惊又有些沮丧。出名是一回事,成为超级巨星可是另一回事了,而且当时那股热潮使他不得不回到欧洲避世隐居(他是在希腊和意大利创作的这本小说)。
(Kevin注:the craziness of it sent him back to the anonymity of Europe是一句非常难理解也有挑战性的话,我个人认为是书太热门,村上只能逃回欧洲以求清静,而括号里的“他在希腊和意大利写的这本小说”是为了解释句子里的back这个词。)
1991年,他搬到了美国。直到1995年,村上才作好了回国定居的准备,但是他坚守自己的原则,没有像一般日本畅销书作家那样在电视上频频亮相或搞个人崇拜。
(Kevin注:pontification基本上是权威化的意思,略带贬义,所以我用了“搞个人崇拜”这样的说法。)
尽管《挪威的森林》是村上写过的最“家喻户晓”的一本书,但伴随那些年轻一代的读者成长的,却是另一些作品,例如描写日本黑暗历史的《发条鸟编年史》(Kevin注:据说这本书也叫《奇鸟行状记》),1995年写的阪神大地震以及描写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的《地下铁》。村上的早期读者大都习惯了他在《寻羊冒险记》与《象的失踪》里那种冷静、细碎、带有美国口味的叙述手法,当他们读到《挪威的森林》时,反而觉得有些失望,因为这部作品看起来“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并且与日本主流的自传式小说有疑似之处,而村上本人自从1979年崭露头角开始,一直是拒绝这种主流风格的创作的。对此,村上自己是这样说的:“许多读者认为《挪威的森林》是种退化,是对我之前作品风格的一种背叛。然而对我本人而言,情况恰恰相反:这本书是一种探险,一个挑战。我从没有写过那类直白简单的故事,我想考验一下自己。我把故事设置在60年代晚期,借用了主人公所在大学的环境,结合了我自己学生时代的日常经历。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认为这本书是自传型的,实际上完全不是如此。我自己的青年时代其实非常平淡乏味,远没有主人公那样充满戏剧性。假使我仅仅如实描述我自己的生活,这部小说最多15页。”
(未完待续——太长了,分段译)
作者对自传性的问题付之一笑,但作品本身的确有自传的感觉,其中包含了亲身经历、思想碰撞、对超自然的体验,而且客观上,对于年轻的村上刚从神户来到东京时的那段生活,这本小说写得比其他任何作品都要直接。在书中大部分叙述的1968至1970年,村的最主要的经历是在学生运动的浪潮中(Kevin注:译成“激流”也不错)认识了他的一生挚爱——妻子阳子。当然,作者说得也没错:小说里也有许多虚构成分,大量的讽刺与夸张,还有幽默,以及村上的忠实读者一眼就能认出来的象征手法。这本书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国外,忠实的村上书迷也许可以找到Alfred Birnbaum早期翻译的《挪威的森林》,该书在日本出版,后面有语法注解,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阅读到他们最喜欢的作者的作品。尽管该书后来还被翻译成法语、意大利语、汉语、韩语、挪威语、希伯莱语,但现在这个版本是第一个由村上授权在日本境外出版的英语译本。
终于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