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历史法律中,法国女人上街穿什么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在法国历史法律中,法国女人上街穿什么会被视为“违法行为”,第1张

长裤。1799年11月17日,“雾月政变”之后第八天,巴黎警察局长签署一项法令:所有想要穿男性衣服的女性必须在警察局取得合法许可。所谓“男性衣服”,就是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裤子。时至2013年1月31日,在该法运行200多年之后,法国终于正式废除这条在现代社会形同虚设的法令。巴黎女性穿裤子合法了。

在19世纪的巴黎,想要在警察局申请到穿裤子的许可证,不仅要有医学证明,还需要有市长或者派出所的证明。在当时人们的意识中,长裤和套裤是男性特有的服装,尤其在法国上流社会中,女性穿裤子更被视作惊世骇俗之举。19世纪卫生运动之后,法国人发明了女性穿着的套裤和短裤,在此之前,法国女子的罗裙内没有任何衣着。那么奇怪的女性穿裤子禁令是如何来的呢?

       在17、18世纪的法国,男性已有裤装。长及膝盖的套裤是当时贵族等社会上层的着装,套裤之下是长筒袜子。套裤算不上裤子,衣衫褴褛的平民穿不起这样的服饰。不过不论男性穿着什么样的裤装,社会风俗都不允许女性穿裤子。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无套裤”是贵族对平民的讥刺。但大革命期间,“无套裤”却成为革命党中极端民主派的光荣代称。典型的无套裤党人头戴红色的圆锥形自由帽,穿着衬衫,身着长裤,脚上一双厚木屐。在无套裤党人中,还出现了一些穿裤子的女性。裤子、女性、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于女无套裤党人,有人称之为一群散发着血腥气味的歹徒和凶手,有人则赞赏她们是群众中最能够代表人民的、有良知和勇敢的人。事实上,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大事件,她们带领其他妇女,多次参与其中。比如1789年10月5日下午,以妇女为主的约6000人的队伍,拥入凡尔赛的制宪议会会场,占满旁听席。当天晚上至次日清晨,她们又参与了与国王禁卫军的流血冲突。在1793年,还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妇女俱乐部——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乐部,主要由街头巷尾的普通妇女代表组成。她们表现得特别活跃,后来这个俱乐部还被称为西方第一个妇女政治组织。

      大革命中,妇女们亲身参与,也强烈要求“平等”,但1789年通过的著名的《人权宣言》,虽强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歧视女性的观念依然盛行。当时的法国议会明确否认妇女的选举权。在绝大部分议员看来,女性天生是弱者,缺乏主见,感情用事,“本身是一种财产”。而革命期间,虽然法国男性不反对女性参加革命,但基本上不支持女性穿裤子,为此还出现过禁止女性穿长裤的规定。对于女无套裤党人和其他女权主义者,一些激进的派别如雅各宾派曾经忍受不住,在议会内外多次激烈争吵。

1799年拿破仑联合其他势力发动“雾月政变”后,直接对这种女权主义采取打压政策。政变之后第8天,巴黎警察局长签署了女性禁穿裤子的法令。不过,虽然受到法令约束,仍然有不少法国先锋女性尝试穿起裤子,公开出席活动。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先驱乔治·桑就是代表人物,这名以胆大著称的女作家按规定拿到“裤装许可”后,热衷于乔装成男性出入各种场合,尤其是一些禁止女性参加的集会。马德莱娜·佩勒蒂耶作为第一个女性精神科医生,在女性着男装的历史上脱颖而出。她最著名的照片是一个身着男士西装、头戴男士礼帽、手中握着一根男士手杖的形象。研究女性的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娜·巴德曾出版《长裤的政治史》,她认为:最早穿裤子的女性主要是工人、农民,也有不少探险者、旅行者、作家、艺术家、革命家等,她们并不遵守当时的法规,或直接无视其存在。

       在1892年和1909年,法国下发了两个警长通知,允许女性在骑自行车和骑马时穿裤子。随之,出现了一种灯笼裤,裤子很宽大,在膝盖处收紧。即便如此,这种灯笼裤也曾让保守人士勃然大怒。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女性在穿着问题上获得突破。战争爆发后,适应战时环境需要的服装成为第一选择,女性的裙子长度变短,露出双脚,缩短至小腿,随着更多女性进入到战争与生产一线,不可避免地穿起工作服,有的还穿起长裤和长筒靴。

       裤装真正风靡女性世界是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女性历史学家马蒂尔德·杜贝塞当时还在上高中,她高高兴兴地穿起刚从美国传入的牛仔裤,因为穿上裤子后“活动起来自由多了”。据了解,法国劳动法也有关于女性穿裤子的规定,售货员、空姐等多种职业要求着裙装工作。而在法国议会,女性议员直至1980年才获得穿裤子开会的许可。

一、浪漫变迁的法国宪法:从1791年宪法到1958年宪法

(一)大革命时期的宪法:法国宪政的起点[1]

法国在大革命之前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开了推翻封建君主制走向共和制的序幕。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États généraux )[2]在凡尔赛举行,之后不久,三级会议演变成国民议会(Assemblée nationale)[3]。6月20日,国民议会发表《网球场宣言》(Serment du Jeu de paume),宣称国民议会将一直续存至宪法制定通过之时。[4]后来,大部分教士代表和一些贵族阶层代表也陆续加入到国民议会之中。7月9日,国民议会又宣布改称为国民制宪会议(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1789年8月26日,国民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此文件不仅确认了诸多个人权利,而且还宣告了国民主权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5]1791年9月3日,最终的宪法文本获得制宪议会通过,并在其后不久即被国王接受[6],这就是法国近代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1791 - 3 et 4 septembre 1791)。该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对《人权宣言》中所宣告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重申[7]。因此,1791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宪法发展演进的起点,后来法国各部宪法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此部宪法的一种回应。[8]

1792年9月20日,通过普选[9]产生的国民公会(la Convention)通过决议废除国王,并于9月22日决定法兰西自1792年9月21日开始作为共和元年,即法兰西第一共和。此外,国民公会还有一个基本目标,即制定一部新的共和宪法。政治立场相对立的吉伦特派(Girondins)与山岳派(La Montagne)先后主导国民公会拟定了两个宪法草案,最终山岳派的宪法草案于1793年6月24日获得国民公会通过并被提交公民投票,[10]这就是1793年宪法,即共和元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I - Première République - 24 juin 1793)。作为法兰西第一部共和宪法,它重新拟定了一个《人权宣言》[11],在确认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对公权力的运作进行了设计,但其内容也显示了乌托邦的一面,在严峻的情势之下随即被束之高阁。[12]

1793年春以后,雅各宾派(Jacobins)日渐获得愈来愈多的统治权,其后来所实行的恐怖政策使得这个时期被称为“恐怖执政”(la Terreur)。直至1794年7月热月政变爆发,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被处死,雅各宾派专政即告结束。热月党人在清除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的同时,维护共和制并尽力保护革命成果,因此主张制定一部温和的宪法。1795年4月18日,国民公会任命宪法起草委员会,最终新宪法草案于8月22日获得通过,即1795年宪法,亦称共和三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III - Directoire - 5 fructidor An III, 22 août 1795)。此宪法在前面的宣言中不仅宣告了人与公民的权利,也强调了义务,其正文一共有377条之多,是法国历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宪法。

1795年10月至雾月政变之前,督政府(régime du Directoire)统治下的法国政治生活动荡,可谓是内外交困。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给法国带来胜利和荣光的拿破仑发动政变,立法权被暂时搁置,行政权被授予三位临时执政以恢复秩序[13]。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临时执政府准备重新制定一部宪法。在宪法起草过程中,西耶斯以自己的法律素养与拿破仑的政治手腕展开较量,但最终诞生的1799年宪法即共和八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VIII - Consulat - 22 frimaire An VIII, 13 décembre 1799),却是一部根据拿破仑的意志拟定的新宪法,[14]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拿破仑宪法。它一改大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传统和前面几部宪法的基本做法,不再将公民权利的宣言放在宪法正文之前,弱化了立法权,使行政权处于优越的地位,最终,第一执政拿破仑获得了全权。此宪法于1799年12月25日生效之后还被交付给公民投票,法国人民以高支持率表达了对拿破仑的信心。

(二)从拿破仑到拿破仑三世:左右徘徊的宪政

1802年3月25日,《亚眠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结束,暂时奠定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5月,法国各地陆续举行公民投票就“拿破仑·波拿巴是否应成为终身执政”进行表决,最终,元老院[15]根据投票的结果宣告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16]之后,1802年8月4日“元老院组织法令”(Le sénatus-consulte organique du 14 thermidor an X, 4 août 1802)对1799年宪法进行了修改,亦称为共和十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X - Consulat à vie),该法令共83条,明文规定拿破仑作为第一执政有权指定继任者。

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又以法令的形式修改宪法,并就设立“法兰西人的皇帝”及其继承人问题征求公民意见,结果法国人民以压倒优势的多数拥护拿破仑为法兰西人的皇帝。[17]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组织法令”(Le sénatus-consulte organique du 28 floréal an XII, 18 mai 1804)即共和十二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XII - Empire),该法令将终身第一执政作为法兰西人的皇帝,但依然坚持共和国的提法。事实上,法国在悄然之间已经完成了从共和国向第一帝国的转变。[18]

由于与反法同盟军队战争的失败,1814年4月3日,元老院与立法院宣布罢黜拿破仑。4月6日,拿破仑签署退位诏书放弃帝位,元老院决定恢复原来的君主制并通过了一项元老院法令(constitution sénatoriale),波旁王朝复辟。被召唤即位的路易十八在圣-图安(Saint-Ouen)发表宣言并提出其复辟的基本主张,他一方面表示接受自1789年以来的社会变革,尊重公民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宪政,一方面试图维系王朝法统,因此,他拒绝了4月6日的元老院法令,于6月4日签署了新的宪法文件,即1814年宪章(Charte Constitutionnelle de 1814 - 1ère Restauration - 4 juin 1814)。这是一个具有双重特质的法律文件,既恢复和确保国王的权力,又回应了时代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重返巴黎再度称帝,开始其百日王朝。4月22日,拿破仑向法国人民公布了一个帝国宪法补充条款(L,acte additionnel aux constitutions de l,Empire du 22 avril 1815 - Cent-jours),旨在总结帝国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并吸收了1814年宪章的一些内容。[19]该宪法被提交公民投票并于6月1日获得通过,[20]但并未得到真正意义的实施。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彻底失败。百日王朝结束后,立法院曾于6月29日制定了帝国宪法草案(la constitutions dimpériale),但在波旁王朝再度复辟之后,1814年宪章重新获得效力。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7月27日—29日被称为“光荣的三日”(Trois Glorieuses),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巴黎的议会在逐条讨论修改1814年宪章的基础上迅速通过了新的宪章。8月9日,奥尔良公爵路易•腓立浦接受了修改后的宪章,并即位成为“法国人的国王”,七月王朝建立。8月14日,该宪章被正式公布,即1830年宪章(Charte de 1830, Restauration - 14 août 1830)。[21]

1848年的二月革命结束了路易•腓立浦国王的统治,根据临时政府颁布的选举法选举产生了国民大会[22],其同时作为制宪机构于5月17日任命了宪法起草委员会[23]。11月4日,宪法草案经国民大会通过,即1848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1848, IIe République - 4 novembre 1848)。此宪法宣告“法兰西是民主、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并确立了新的宪政体制[24]。自此,法国进入第二共和时期。

1848年12月20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总统。由于1848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导致总统与立法议会的冲突,波拿巴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解散国民议会,其后举行的公民投票对政变的合法性给予了追认。1852年1月14日,波拿巴公布新的宪法,即1852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1852, Second Empire - 14 janvier 1852)。此宪法表面上以普选制作为权力的渊源,实则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专制政体,高度模仿共和八年宪法。[25]11月7日,参议院通过决议同意波拿巴作为“法国人的皇帝”,即拿破仑三世,并在11月21日公民投票中得到普遍支持。[26]1852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帝国正式建立。列宁曾对1852年宪法作出评价,称它是“以一种特别丑恶的形式恢复了君主制”。[27]

1870年9月,法国在色当战役中失利,拿破仑三世被普鲁士军队俘获。9月4日,共和派组成的临时政府宣告结束帝制,新的共和国诞生。其后,共和派在与君主立宪派角逐中胜出,君主制复辟的可能性才彻底消失。1875年,国民议会在2月至7月之间先后通过了三部重要的组织法,即1875年2月24日参议院组织法(Loi du 24 février 1875, sur l,organisation du Sénat),1875年2月25日公共权力组织法(Loi du 25 février 1875, sur l,organisation des pouvoirs publics),1875年6月16日公共权力关系法(Loi du 16 juillet 1875, sur les rapports entre les pouvoirs publics),三者合起来即第三共和的宪法——1875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1875, IIIe République - 24, 25 février et 16 juillet 1875)。以三部法律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的宪政体制,这在法国宪法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此宪法在法国一直适用至二战结束,迄今为止也是法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部宪法。[28]

(三)从第四共和到第五共和:延续、传承与超越

二战结束之际,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Comité français de la Libération nationale,CFLN)于1944年6月2日宣布成立临时政府(Gouvernement Provisoire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GPRF)。8月9日,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公布了一个法令(Ordonnance du 9 août 1944),宣布1940年7月10日的宪法性法律以及维希政权制定的各项法令一律无效。同时,根据共和的精神,临时政府决定由人民选择是恢复到第三共和的宪法秩序还是另起炉灶。1945年10月21日,法国举行全国普选和公民投票,[29]通过了1945年8月17日法令(Ordonnance n° 45-1836 du 17 août 1945),其中附加的内容被公布并生效,即1945年11月2日的宪法性法律(Loi constitutionnelle du 2 nov 1945 - Gouvernement provisoire)。依此宪法文件,通过公民投票所选出的代表即制宪会议代表,负责起草新宪法。此结果意味着第三共和宪法被法国人民彻底抛弃,通过公民投票产生的制宪会议将担负起起草新宪法的使命,法统的延续问题从而顺利得到解决。

1946年4月19日,制宪会议(即第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宪法草案,即“四月宪法草案”(Projet de constitution du 19 avril 1946),但此宪法草案在5月5日交给公民投票表决时遭到否决而流产。[30]新选举产生的制宪会议(即第二制宪会议)又迅速制定出新的宪法草案并在10月13日公民投票中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31]10月27日,该宪法公布生效,即确立第四共和的1946年宪法(Constitution de1946, IVe République - 27 octobre 1946)。[32]此宪法规定设立两院制议会,总统并无太多实质性权力,总体上属于议会内阁制的宪政体制。在政府和议会的关系上,国民议会比较容易通过不信任案,而内阁提议解散国民议会的条件被进行限制,因此,国民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是强有力的,政府对于议会则缺少有效的反制措施。此种制度设计使得议会相对而言居于优势地位,政府则处于劣势地位。1946年宪法的实施并未将法国带入到一个稳定有序的状态之中,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进行分化组合,频频洗牌,第四共和的政治过程可谓是险象环生。在很多国内问题上,政府无法有所作为。在国际舞台上,法国的外交政策也因此而摇摆不定,特别是在海外殖民地问题上屡屡受挫,[33]而这又和国内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法国政坛显得格外纷繁复杂、混乱无序。1946年宪法公布实施之后,曾于1954年12月7日通过了只有12条的宪法性法律(Loi constitutionnelle du 7 décembre 1954),对1946年宪法进行修改,试图改变内阁和议会关系的不平衡,以加强内阁的权力,但是效果非常有限。[34]

戴高乐将1946年宪法所设计的制度称为是一种“病态的政治制度”,1958年的“阿尔及利亚事件”就是此制度所面临的一次最为严重的危机。正是在此历史条件下,戴高乐东山再起出任临时政府总理并决定先进行国内政治改革,而后再谋求阿尔及利亚问题的彻底解决,[35]而重新制定宪法就成了戴高乐政治体制改革中首要的和基本的任务。[36]早在1946年6月,戴高乐就在其贝叶演说中提出了他的制宪主张,但在当时并未被各方政治力量所接受。他在该演说中首先深刻地分析了法国人的民族性格、政治文化以及法国当时面临的政治困难和目标[37],进而提出他关于宪政体制的设计。[38]戴高乐在演说结尾还引用希腊人和智者索伦的对话以表明其对此次制宪的关注:“希腊人曾经问智者索伦‘什么是最好的宪法?’智者回答说:‘先告诉我这个宪法是为谁制定,为什么时期制定。’今天,需要制定宪法的是法兰西和法兰西联邦的人民。需要制定宪法的时期危险而艰难!”

1958年6月,戴高乐获得了议会多项授权,其中包括修改宪法的授权,即1958年6月3日宪法性法律(Loi constitutionnelle du 3 juin 1958),[39]该项授权同时还提出了修改宪法必须遵守的原则[40]和限制条件[41] 。随后宪法草案的制定在戴高乐的亲自过问和领导下展开,而具体的草拟工作由其任命的司法部长米歇尔德布雷(Michel Debré)主持。1958年9月28日,宪法草案被提交公民投票并获得通过,10月4日,第四共和最后一任总统勒内•科蒂(René Coty)将其公布生效,即1958年第五共和宪法(Constitution de 1958, Ve République - 4 octobre 1958)。此宪法序言中重申了对1789年《人权宣言》及1946年宪法序言的尊重,其正文部分包括:主权,共和国总统,政府,国会,国会与政府之关系,国际条约与协定,宪法委员会,司法机关,弹劾司法院,经济暨社会谘议院,地方组织,国协 (已废除),结合协议,宪法之修改,过渡条款 (已废除)。这样,宪政体制被按照新的制宪理念重新进行设计,实现了戴高乐“再造共和”的设想,第五共和呼之欲出。

《法国史信札》([法] 奥古斯丁·梯叶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hnlu5BLEUD5RZ8SIcBxHw

提取码:73zo    

书名:法国史信札

作者:[法] 奥古斯丁·梯叶里

译者:许樾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4-1

页数:288

内容简介:

《法国史信札》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梯叶里研究法国史的心得,共包括25封信,本书从各种角度阐述了法国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力图理清法国史研究中的误区,还原法国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还重点介绍了法国历史上的公社运动,真实地记录了公社运动的历程,对法国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梯叶里(1795—1856),法国历史学家。他早年就学于法国高师,曾担任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因而深受圣西门历史观的影响。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法国史信札》《墨洛温王朝纪事》等。

划时代的作者**:法国新浪潮**始末 致敬大师:让·吕克·戈达尔 悼念大师:小津安二郎 更多的 编辑信箱 中国美术**发展史 来源: 作者: 2004-02-25 16:10:30所以培养人才,是美术**发展的关键。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培养,逐步形成一支艺术、技术等各方面的专业队伍。

**艺术发展概述第一节**的发明 2 第二节**成为艺术 6 第二章法国**第一节法国**艺术的先驱者 12 第二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 17 第三节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23 第四节法国"新浪潮"** 30 第五节法国"

片》中把**的发展历史分为三部分:经济、政治社会、 艺术,另外还有媒介发展史,我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法国**企业的发展是这方面最早的一例。 无在好莱 坞**企业出现以前,查尔斯·百代就开始了一场控制这一

本书从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认识和审视外国**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对象:非文字形式的视听语言的发展史;**技术发展史;**经济史。第九章 法国:年轻人的**"新浪潮" 第十章 艰难跋涉中的民族** 第十一章 欧洲:现代思潮中的内向化趋势

这个幽 灵的名字叫法国**。 先遣者遭遇冷落 由于法国在世界**史上的肇始地位,绝大多数国家的早期**发展史上,都离不开法兰西的影子,中国亦然。可以说,除了苏联影片,法国** 对中国**发展方向的影响最大。 这种影响惟一的断层是在"文革"期间。

北京**学院的**理论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理论 考试内容: 外国**理论发展史(重点)一外国**理论发展史 经典**理论部分 (一)法国印象派——先锋派**思潮"作为探索新的形象性以及向文学靠拢的一种倾向,在**剧作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 置。

外国**发展史(黄文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详细介绍,评论,读后感及网上价格比较。 把好图书介绍给朋友"外国**发展史"的详细介绍 第九章 法国:年轻人的**"新浪潮" 第十章 艰难跋涉中的民族** 第十一章 欧洲:现代思潮中的内向化趋势

超文本发展史 浏览器发展历史 微软windows历史 图形用户界面历史 文学"电脑"形象大全 电脑史上的"第一"2、百代**公司(法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它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影片是美国本土生产影片的两倍。

您现在的位置: 科幻桃花源 >> 科幻影视 >> 发展史 >> 正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1895年12月28日,法国**制造商路易斯和奥古斯丁在巴黎举行首场**演出,从而拉开了世界**的帷幕。科幻**的创立者,法国**制片商梅里斯于1897年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关于x光的**。

1 第一章 世界**艺术发展概述第一节 **的发明 2 第二节 **成为艺术 6 第二章 法国** 第一节 法国**艺术的先驱者 12 第二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 17 第三节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23 第四节 法国"新浪潮"** 30 第五节 法国"左岸派"**

今天到西单买了昨天看中的几本书《法国小说发展史》《法国志》《法国风俗》还有一本关于法国风景的,一共花了130,《神曲·地狱篇》+《天使艾梅丽》的**原声。dante+yann tiersen,从未尝试的组合。书和音乐几乎是我生活里必不可

在法国丝绸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织机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贾卡,他是纹板提花织机的积极改革创新者,于1977年终于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门新的艺术——**。1895年3月19日,他们在里昂拍摄了第一部**片《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

1925年,夏奈尔公司推出了“夏奈尔5号”香水,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视为法国香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至今各名牌时装第一次看《罗马假日》是六岁的时候,**片头“本片所有的镜头都摄制于永恒的城市———罗马。”令我对这座城市向往

想拍一部倍受欢迎的**。 名字:豆芽 爱好:玩 喜欢的音乐:红颜,单恋高校等 e-mail:amethyst1989425@yahoocomcn 什么是法国时装的精髓通过法国时装发展史,我们看到,法国时装里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创新,那种既融合着本国文化、又

在法国丝绸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织机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贾卡,他是纹板提花织机的积极改革创新者,于1977年终于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门新的艺术——**。1895年3月19日,他们在里昂拍摄了第一部**片《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

在法国丝绸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织机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贾卡,他是纹板提花织机的积极改革创新者,于1977年终于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门新的艺术——**。1895年3月19日,他们在里昂拍摄了第一部**片《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

在法国丝绸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织机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贾卡,他是纹板提花织机的积极改革创新者,于1977年终于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门新的艺术——**。1895年3月19日,他们在里昂拍摄了第一部**片《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

所以要是大家想看**,还是去**院吧,那里的效果还更好。 当然去了**院还是要小心,好莱坞的八大影业之一年,香奈尔公司推出了“香奈尔5号”香水,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视为法国香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水依据其所含香精

[阳光法国] 『阳光书院』 『阳光书吧』 小议中国美术与文明发展史(一) 2004-11-21 02:42 lpbm 小议中国美术与文明发展史(一) 学过美术史的朋友差不多都知道我们现在对史前绘画文明的了解都是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得

建筑、雕塑、绘画、素描、摄影、**、装饰艺术都在此完整的展出。奥塞博物馆依年代顺序,分三个楼层展出丰富的艺术作品馆内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

基于德国神话“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的**,德国2004年投资最大的神话史诗巨片,德国版的“指环王”。 巴黎街头文化20年 法国关于涂鸦艺术的记录片,这是一部记录1983—2003间法国涂鸦艺术发展史的记录**,**客观的

那里有众多的世界闻名的大学、学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院、展览馆、剧场、剧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院等在法国丝绸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织机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贾卡,他是纹板提花织机的积极改革创新者,于1977年

甚至专门研究了法国香水发展史,乃至各大香水公司的知名香水品牌。 恰好白兰香也对香水极感兴趣,一来二去两人就用英语韩嫣暴怒中的动作,在秦笛看来,不过是**中的慢镜头,简直可以和龟爬相提并论,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用一种戏谑的心态来

在我所熟悉的**人之中,大凡经历过贫困与煎熬的艺术家,才凭借着他们无比的热诚与才华创造了影坛不朽的奇迹。 韩国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具有全欧影响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运动正是法国大

法国人很注重艺术,扯点闲话当时在巴黎旅游参观hotel de ville的时候免费欣赏了法国**的发展史,因为不能拍照所以没有照片和大家分享 这个就是hotel de ville 总觉得法国的建筑气势很壮观连一个hotel都可以造的如此庞大,想想那时这样的hotel

欧洲大学发展史的缩影:法国巴黎大学 概况51 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 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是法国国立大学,报刊、**、电视等媒介的全面介入,又使这场运动迅速波及整个法国,并影响到世界各地。最终,注定失败的“五月风暴”是

丹麦**发展史 丹麦戏剧发展史 文学巨匠安徒生 丹麦文饮食习惯 丹麦音乐发展史 童话:la kura a tajloreto 安徒生:用丹麦音乐发展史 · 法国**《蝴蝶》主题曲 · 法语词汇大全 · flash版法国地图! · 散文“樱花时节”中日对照

也就是法国的1897型75里面口径速射炮,法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个骗局!辰天记得法国的这种速射炮算得上火炮发展史上的免费**小说漂亮mm来啊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首页 => 历史 => 请叫我威廉三世 繁体 033659

———贡布里西《艺术发展史》 我要到南方去找更强烈的光线和色彩。南方的小城凡度山、阿维庸、桔城、尼姆、阿尔勒于是聊起蔡明亮的**罗大佑的歌,颇为投机。他们说起因为假期预算有限,在法国期间只选择了三个城市:巴黎,阿维庸和

这座最早由法国人建起,最后被美国人买去的城市,新奥尔良,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它是爵士乐的起源地,它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爵士乐的发展史。无论著名的红灯区storyville有怎样狂欢的夜晚,无论林肯南下后多少年,那些爵士歌手唱的都是密西西比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70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