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十大名曲

小提琴十大名曲,第1张

1、巴赫《恰空舞曲》

巴赫的《恰空舞曲》又被誉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是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第2首的末乐章。不仅是巴赫小提琴创作中的巅峰之作,也是古今中外全部小提琴音乐作品中最高杰作。

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巴赫精湛的对位技巧,也将小提琴的歌唱性与悲剧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独奏小提琴甚至达到了如管风琴一般宏大的效果。

2、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于1806年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不同于莫扎特奠定的协奏曲规范,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和《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都更接近于交响曲的范型。

但作品在首演时却没能获得它应有的尊崇。直到40多年后,由门德尔松指挥,约阿希姆主奏小提琴,才获得极大的成功。

3、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1838年开始写作,但一直到1844年才完成,也是门德尔松最后几部最成熟的器乐作品之一。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凝聚门德尔松8年心血的作品,优美而富有才情,在古典协奏曲严格的形式之内,表达了小提琴非凡的美与表现力。

4、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仅花费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首作品的创作收到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的启发,把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形象给以高度的艺术体现和典型化,成为俄罗斯和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古典范作之一。

5、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在浪漫主义时代仍然继承古典传统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协奏曲创作也沿袭了他交响音乐创作中,构思严谨、内涵深刻的特点。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兼具了浪漫主义诗篇和古典交响曲的特征,小提琴的演奏技术难度也相当高。

勃拉姆斯的协奏曲时常被称为:“带有独奏声部的交响曲”,因此这首协奏曲的交响性和戏剧构思张力,在同一类型的作品中它占有理所应得的重要地位。

6、夏尔·卡米尔·圣-桑《引子与随想回旋曲》

圣-桑的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也是为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写的。圣-桑本来是将这首作品构思为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但首演成功后就此成为一首独立的作品,也是圣-桑三首小提琴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

“回旋”指的是主题在作品中多次的反复,而“随想”则代表了作品具有一定的即兴、自由的意味,因此这首基于古典回旋曲典型结构的作品,有充满了抒情性和幻想性。

7、爱德华·拉罗《西班牙交响曲》

爱德华·拉罗是一位具有西班牙血统的法国作曲家,这部作于1874年的小提琴与乐队《西班牙交响曲》,虽然名称为“交响曲”,但这首作品仍然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作品是拉罗为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作,整部作品带有活泼的西班牙民间舞曲风格,作品在首演时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8、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在当时还被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位著名作曲家如圣-桑、德沃夏克等都创作了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

这首《流浪者之歌》(又称《吉普赛之歌》)就是由这位小提琴大师创作。这首作品运用吉卜赛风格写成,运用小提琴绚烂的技巧,让这首作品激情炙热,充满了异域风情。

9、塔蒂尼《魔鬼的颤音》

《魔鬼的颤音》即《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许多人会误认为这首作品是帕格尼尼的作品,但实际上它出自意大利小提琴家塔蒂尼之手。

这首作品背后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传说塔蒂尼在一次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这首有许多难度高超的颤音,但同时保持了音乐的优美与可听性的《魔鬼的颤音》。

10、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26年,其中第三乐章《钟》极为著名,李斯特的钢琴曲《钟》就根据此乐章主题作成。这个乐章虽然仅有9分钟,但其中表现出的各种艰深的演奏技巧,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演奏家界的传说,帕格尼尼不仅和十大经典小提琴曲中的许多位作曲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当时,帕格尼尼用他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征服了欧洲几乎所有的音乐家,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肖邦、舒曼、李斯特等。

我所听到的和知道的有: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片尾曲放的是第一乐章,这首曲子的第三乐章也很著名。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了,三个乐章的片断在片中都有放。

布鲁克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主要是第一乐章中比较悲壮的那一断。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主要播放的是曲子快结束时的快速奔放的一段。

舒畅在戏中练琴时的曲子是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中的一首,好像就是第一首。不过巴赫的曲子在情感啊,旋律感方面都和我们熟悉的近现代的古典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有些不一样,挺起来可能会生疏枯燥一点。上面那几首曲子旋律感什么的都不错!

巴洛克: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巴赫《十二音平均律曲集》《哥德堡变奏曲》古典主义: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

贝多芬《致爱丽丝》舒伯特 《第二即兴曲》《A大调五重奏“鳟鱼”》

门德尔松《春之歌》浪漫主义:

李斯特 19首《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

肖邦 19首《夜曲》《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b小调谐谑曲》《降E大调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C大调马祖卡舞曲》《F大调马祖卡舞曲》《降b小调奏鸣曲》《第一叙事曲》《波兰主题幻想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套曲《四季》

印象主义:

德彪西《月光》《阿拉伯风格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拉威尔《大圆舞曲》《泉》《镜子》现代音乐流派: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中国的:崔世光《山泉》这些很适合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9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