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第1张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分数法。

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1)首先在单质存在的一边中,选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此化学式的系数为1。

(2)在其他化学式前面分别配上一个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除单质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3)然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单质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4)最后,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适当的倍数,去掉各系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1

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单质出现在反应物一边,我们假定的系数为1,观察方程式左右两边C、H原子的数目,在前面配上系数2,前面系数1不变,这时左右两边C、H原子的数目已经配平。

再配平O原子的数目。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数目为5,则前面应配上系数

最后去分母。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同时扩大2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2

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单质出现在生成物一边,假定的系数为1,先将C、O原子的数目配平。即:

再配平Fe原子的数目。

最后去分母。

说明:对于一些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尤其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应用分数法常能使化学方程式快速配平。但分数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无单质出现的反应,或虽有单质出现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种类超过两种的复杂反应,分数法就显得比较繁杂,不太适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33186htmlfr=qrl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15590htmlfr=qrl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11019htmlfr=qrl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37272htmlfr=qrl3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40089htmlfr=qrl3

这些都是老前辈给出的最佳答案

希望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重要的是需要明白化学方程式的箭头(等号)两边分别会是些什么物质。通过最小公倍数来配平。步骤如下: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注意事项

1、最小公倍数法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过程要求细心和耐心。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

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

(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数最多、最复杂,其中三个SO4

进入Na2SO4,每个Na2SO4含有一个SO4,所以Na2SO4

系数为3;2

个铁原子Fe

需进入2

个Fe(OH)3,所以Fe(OH)3

系数为2,这样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确定NaOH

的系数,2Fe(OH)3

中有6

个OH,3Na2SO4

中有6

个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数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后把“—”改成“=”,标明Fe(OH)3↓。

(2)单数变双数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并且一边为单数,另一边为双数的原子—氧原子。由于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总数必然是双数,所以H2O

的系数应该是2(系数应该是最简正整数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由于2H2O

中氢原子个数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数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又由于2C2H2

中碳原子个数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数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最后配单质O2

的系数,由于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总数为10,所以反应物O2的系数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核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已经相等,把反应条件,等号、状态符号↑填齐,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数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现一次,只有氧原子数两边不等,左边3

个,右边2

个,所以应从氧原子入手来开始配平。由于3

和2

的最小公倍数是6,6

与KClO3中氧原子个数3

之比为2,所以KClO3

系数应为2。又由于6

跟O2

的氧原子个数2

之比为3,所以O2

系数应为3。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有不同版本:

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

配平C2H5OH+O2——CO2+H2O

选择氢原子,最小公倍数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骤。)

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例2

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

FeS2+O2——2Fe2O3+SO2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

配平Fe3O4+COFe+CO2↑

由观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个氧原子,则

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

参考资料:

http://wwweebbkcom/bbkbbs/dispbbsaspboardid=21&id=49759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

(2)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

(3)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

(4)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

(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例如: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这个经常用在有机物燃烧的配平里面

3、观察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这个是经常用的,一般的都可以搞定出来

找到这个反应里面参与了电子转移的所有元素,得电子的写一边,失电子的写一边。得到的得失电子总数后,再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对应那几种元素,分别乘上相应的数字等于那个最小公倍数,再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缺少“=”,请自行加上。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化学配平方法如下:

1、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2、观察法。

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3、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

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58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