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作为英国著名的诗人、文评家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丰碑式人物。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领域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人类大量的资源利用和自然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催生了思想意识领域的变革。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国内外对柯勒律治诗歌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浪漫主义思想和其中的哲学、神学、美学因素。在《论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诗学观》中,作者郭劲松将柯勒律治的诗学置于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背景下,从有机观和想象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刘耀辉在《论柯勒律治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特征》中提到,柯勒律治宣称理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一种超感觉的器官”、“依照感觉进行判断的能力”;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艾布拉姆斯教授在其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认为柯勒律治的想象力是他诗学的关键,称其为“有机论的重要渠道”和“浪漫主义审美的源泉”;其诗歌中的基督教主题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美国学者卡尔•克罗伯针对柯勒律治诗歌中的宗教主题,认为其宗教哲学观不同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因为他的“主要原则是在超然基督教思想中将人类与世界融为一体”。
国内针对柯勒律治的生态批评研究,起于现代生态学和生态伦理思想指导下的分析,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过程;本文将结合生态批评主义对其两首诗作进行系统解读,为处理新的现代文明境况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依据。生态批评主义是一种全新审视文学的视角,它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而形成的“拯救型”产物。美国学者威廉•鲁克尔特于1978年首次提出该词,随后生态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并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汇入英美文学界的批评浪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当代的生态批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并呼吁回归自然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一大主题,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和建立新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两者共同的追求。因此,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19世纪柯勒律治经典文学作品《古舟子吟》和《夜莺》中的浪漫主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既能丰富生态批评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运用,还能够进一步使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感知自然。
本文认为,《古舟子咏》作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渴望与关注;《夜莺》是柯勒律治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谈话诗,虽然题目和语言均简单明晰,但诗人赋予“夜莺”非凡的象征意义,柯勒律治对夜莺形象的重新定位体现了诗人深层次关注人类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意识。在这两首代表作中,诗人通过老水手跌宕起伏的历险故事和对“夜莺”这一意象的独特阐释,对其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事物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强调了自然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同时教育人类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关系,以达到生态和谐的目的。在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柯勒律治的生态观对当代人的环保意识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诗人早期自然诗歌思想的深刻性和其卓越的生态智慧时刻提醒人们,生态和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浪漫主义与自然是相互交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是自我的一面镜子,也是自我表现的对象和手段,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是自然与人类的统一体,它是自我表现的主体形象,也是自然的客体化,是浪漫主义作家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理想化的反映,浪漫主义文学是自然的人化,浪漫主义文学是对于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属性的一种反映,浪漫主义文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的一种审美的认识和审美的表现,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是一种理想的自然,它是浪漫主义作家对于美好的事物的一种向往,浪漫主义文学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它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
1、思想观念: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
2、艺术特征: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文学精神:
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
所以,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
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