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妓雅集 风流青史 上的音乐叫啥

古代名妓雅集 风流青史 上的音乐叫啥,第1张

中国古代有许多妓女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多擅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结交的多为文人雅士,那么在两者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微妙而特殊的关系,即文人狎妓,往往不是为了发泄肉欲,而主要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生活需要。一些道学先生咒骂妓女是有伤风化的“下贱之人”,而在一些比较开明的文人雅士眼中,她们却是“红粉知己”,志同道合,诗歌唱和,乐而忘返。

歌曲:《高山流水》,《望江南》,《阳关三叠》,《平沙落雁》,《后庭花》,《芭蕉夜雨》,《夹竹桃》,《银绞丝》,《醉太平》,《泥捏人》,《罗江怨》,《驻云飞》,《闹五更》,《粉红莲》,《寄生草》,《哭皇天》,《千荷叶》,《劈破玉》,《陈垂调》,《耍孩儿》,《挂枝儿》,《山歌》,《黄鹂调》,《呀呀优》,《倒扳桨》,《苏三起解》,《梅花三弄》,《乌夜啼》,《幽兰》,《白雪》,《琴操》,《大胡茄》,《关山月》,《梧叶舞秋风》,《潇湘水云》,《鸥鹭忘机》,《普庵咒》,《楚歌》,《华胥引》,《杏花天》,《玉楼春晓》,《长门怨》,《听泉引》,《墨子悲丝》,《孔子读易》,《秋塞吟》,《列子御风》,《秋江夜泊》,《神人畅》,《颐真》,《慨古吟》,《彩云追月》,《渔舟唱晚》,《雨溅梨花》,《寒鸦戏水》,《关山月》,《平湖秋月》,《灯月交辉》等等。

这些名曲,经过薛涛,鱼玄机,秦淮八艳等名妓的演绎,含蓄,典雅,意境深远。有些曲调欢快活泼,轻盈若飞,温暖如春,让人飘然若醉;有些曲调又哀婉轻柔,让人心碎,幽寂如诉如泣,无尽凄美……

中国古代歌曲有哪些?中国古典歌曲70首大全

指我国清代以前(1911年以前)的歌曲,包括琴歌、词曲、散曲、套曲、牌子曲以及史诗歌曲等多种体裁和形式的声乐作品。其中绝大部分是有文人参与了 创作或加工整理,一般都不注明曲作者的姓名。许多属词牌,利用现成曲调填词而成的歌曲占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史诗、长歌是靠世代口传保存至今;汉族古曲主要 从古代乐谱《魏氏乐谱》《纳书楹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及《白石道人歌曲》和古琴曲谱中发掘来的。现提供70首古代歌曲供研究参考:

(1)杏花天影        宋·白石道人歌曲(1202)

(2)醉吟商小品     宋·白石道人歌曲(1202)

(3)鬲溪梅令        宋·白石道人歌曲(1202)

(4)黄莺吟            宋·事林广记(1269)

(5)阳关三叠        明-浙音释字琴谱(1491)

(6)履霜操           明·谢琳太古遗音(1511)

(7)湘江怨           明-风宣玄品(1539)

(8)捣衣歌           明·风宣玄品(1539)

(9)伯牙吊子期    明·西麓堂琴统(1549)

(10)豆叶黄         明·乐律全书(1584一1606)

(11)客至             明·重修真传琴谱(1585)

(12)清江引         明·重修真传琴谱(1585)

(13)渔歌调         明·重修真传琴谱(1585)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明·琴书大全(1590)

(15)渔歌调          明·太古遗音(1609前)

(16)胡笳十八拍   明·琴适(1611)

(17)子夜吴歌       清·东皋琴谱(1676前)

(18)春光好    清·东皋琴谱(1676前)

(19)忆王孙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0)浪淘沙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1)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2)长相思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3)秋风辞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4)竹枝词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5)久别离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6)送隐者    清·东皋琴谱(1676前)

(27)渔家傲    抄本

(28)胡笳十八拍(选段)清·五知斋琴谱(1721)

(29)满江红    清·治心斋琴学练要(1739)

(30)一半儿    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0)

(31)甘草子    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0)

(32)阳关曲    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0)

(33)忆王孙     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0)

(34)念奴娇    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0)

(36)番桂枝    清·太古传宗(1749)

(37)醉花阴    清·太古传宗(1749)

(38)梧桐树    清-太古传宗(1749)

(39)关山月    清·魏氏乐谱(1768)

(40)陇头吟    清·魏氏乐谱(1768)

(41)敦煌乐    清·魏氏乐谱(1768)

(42)寿阳乐    清·魏氏乐谱(1768)

(43)清平调    清·魏氏乐谱(1768)

(44)阳关曲    清·魏氏乐谱(1768)

(45)秋风辞    清·魏氏乐谱(1768)

(46)青玉案    清·魏氏乐谱(1768)

(47)水龙吟    清·魏氏乐谱(1768)

(48)凤凰台    清·魏氏乐谱(1768)

(49)桃叶歌    清·魏氏乐谱(1768)

(50)秋风辞    清·槐阴书屋琴谱(1840)

(51)花鼓       清·张鞠田琴谱(1844)

(52)板桥道情(选段)     清·张鞠田琴谱(1844)

(53)五瓣梅     清·张鞠田琴谱(1844)

(54)劈破玉     清·张鞠田琴谱(1844)

(55)四大景     抄本

(56)水调歌头    清·醉金词谱(1848)

(57)阳关三叠    清·希韶阁琴谱(1878)

(35)刮地风        清·希韶阁琴谱(1878)

(58)阳关三叠    清·琴学入门(1878)

(59)鹿鸣操       清·琴学丛书(1910)

(60)归去来辞    清·琴学丛书(1910)

(61)虞美人       抄本

(62)平沙落雁    抄本

(63)水调歌头    抄本

(64)渔樵问答    抄本

(65)玉娥郎        聊斋俚曲(不详)

(66)耍孩儿        聊斋俚曲(不详)

(67)叠断桥        聊斋俚曲(不详)

(68)山门六喜    吴畹卿传谱(1847)

(69)满江红        吴畹卿传谱(1847)

(70)山歌调         弹词旧谱

适合古代结婚歌曲

上榜理由这首歌曲十分适合新娘走向新郎,或者新郎新娘彼此对视说出自己爱的誓言的时刻,缘定三生就是如此 2倾城一笑 郑你的倾城一笑。挑选适合的中式婚礼背景音乐,让婚礼的更热闹我为大家推荐一些中 体现了古代对祖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本文就给你推几首适合中式婚礼的古风纯音乐歌曲,每一首都附有链接, 即可试听最后还有一份歌单哦~ 一开场环节 1花间梦事 这首很适合在婚礼开。

很迷古风,所以想办一个古风婚礼,平时听河图,怪物的多一些,可爱豆的歌很多都是哀怨悲惨的调调不适合婚礼放啊,所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弘扬古。 北极熊788 歌曲 荐 奖励计划来了,万元大奖等你拿!猜你喜欢 类似 千首古风歌曲推荐 100首古风歌曲推荐 古风歌曲欣赏 100首古。一婚礼适合古风歌曲 1我愿意 虽然这首歌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古风歌曲,但王菲的声音空旷悠长,很容易让人留恋痴迷她的声线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曾经。

想要举办一场有特色主题的婚礼,在音乐上肯定是得精心挑选才行古代拜堂成亲的音乐大盘点,还有适合拜天地的背景音乐,快来参考一下吧 一古代拜堂成亲的音乐 1百鸟朝凤 百鸟朝。水晶DJ 整理最新更好听的古代结婚音乐,每天推荐最新更好听的古代结婚音乐歌曲在线试听。想要举办一场有特色主题的婚礼,在音乐上肯定是得精心挑选才行古代拜堂成亲的音乐大盘点,还有适合拜天地的背景音乐,快来参考一下吧 一古代拜堂成亲的音乐。

求推荐适合婚礼放的古和徒弟弟镇吧我歌单里面就一个酒酿相思,还有吗都别忙着撕呢,快点推荐你们这群欺负我没听过火红日朗的人我还真的听了呢推荐老琴爹的,你们有点意思。古风婚礼适合的背景音乐 适合婚礼的古典音乐 导语传统的婚礼上,古风婚礼适合的背景音乐以及适合婚礼的古典音乐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的婚礼上,古风婚礼适合的背景。在婚礼上,好听的音乐是不可缺少的,不过现在歌曲的风格有很多种,大家可以在婚礼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婚礼音乐喜欢古风歌曲的新人,可以一起来看看适合在婚礼上唱的古风歌曲,古风表白歌曲。

结婚的歌曲有哪些 100 首适合结婚的歌曲 在结婚这么有意义的日子里怎么少的了歌曲,挑选一个适合在婚礼上播放的歌曲 来烘托浪漫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 100 首适合。

以上就是与适合古代结婚歌曲相关内容,是关于婚礼的分享。看完欢快古风婚礼纯音乐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1、罗伯特·舒曼: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bai》、《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雎》关雎 百科内容来自于: 《关雎》出自《诗经�6�1国风�6�1周南》,为《诗经》的首篇。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是表现男女恋爱的作品。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概要 关雎宫

《关雎》出自《诗经�6�1国风�6�1周南》,为《诗经》的首篇。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是表现男女恋爱的作品。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中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原诗 《关雎》

诗经�6�1周南·关雎�6�1先秦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注释 关雎JPG

关关雎(jū)鸠(jiū):雎鸠鸟不停地叫。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荇菜:水草名,一种可食的水草

逑:配偶

寤(wù):睡醒,寐:睡眠

寤寐:日日夜夜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芼(mào):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欢乐

[1]:音帽,有选择之意

兴也。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关雎,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鹭,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偶尔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未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毛传云:挚字与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朱熹注

关关,毛传:“和声也:”雎鸠,鱼鹰:牛运震曰:“只‘关关’二字,分明写出两鸠来。先声后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鸠,其鸣关关’,意味便短。”

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注:“窈窕,好貌。”

君子,朱东润曰:“据毛诗序,君子之作凡六篇,君子或以为大夫之美称,或以为卿、大夫、士之总称,或以为有盛德之称,或以为妇人称其丈夫之词。”“就《诗》论《诗》,则君子二字,可以上赅天子、诸侯,下赅卿、大夫、士。”“盛德之说,则为引申之义,大夫之称,自为妻举其夫社会地位而言。”逑,毛传:“匹也。”按好逑,犹言嘉耦。

荇,毛传曰“接余”,其他异名尚有不少,李时珍云“俗呼荇丝菜,池人谓之莕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之金莲子”,等等。龙胆科,多年生草本,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自古供食用。陆玑曰:“其白茎以苦酒(按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近人陆文郁说:“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带旧有鬻者,称黄花儿菜,以茎及叶柄为小束,食时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颇爽口。”

流,毛传:“求也。”用《尔雅·释言》文。朱熹曰:“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思,语助词。服,毛传:“思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象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朱熹曰:“悠,长也。”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长也。

芼(mào),毛传:“择也。”

钟鼓,金奏也,是盛礼用乐。王国维曰:“金奏之乐,天子诸侯用钟鼓;大夫士,鼓而已。”按此诗言“钟鼓乐之”,乃作身份语。由两周墓葬中乐器和礼器的组合情况来看,金石之乐的使用,的确等级分明,即便所谓“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也不例外。中原地区虢、郑、三晋和周的墓葬,已发掘两千余座,出土编钟、编磬者,止限于个别葬制规格很高的墓,约占总数百分之一。从青铜乐钟的制作要求来看,这也是必然——非“有力者”,实不能为。而这一切,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恰相一致。

译文

雎鸠鸟在河中沙洲,

不停地鸣叫。

文静美好的姑娘,

是男儿的好配偶。

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长短不齐的水草。

文静美好的姑娘,

男儿日夜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水草,

姑娘左右去摘采。

文静美好的姑娘,

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长短不齐的水草,

姑娘左右去挑选。

文静美好的姑娘,

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结构 从古以来,《关雎》就有两种分章的方式。一种是每四句为一章,全诗共五章。另一种是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第三章各八句。从文义看,我倾向于第二种分法。第一章是总述,态度比较客观;第二、三章则从男主人公方面落笔,先说他在未得淑女时思念之苦,连觉也睡不着;然后再说他求得淑女与之成婚以后,他将千方百计同她鱼水和谐,使她心情欢乐舒畅。如果说第二章近于现实主义的描写,那么第三章便带有浪漫主义情调,抒情主人公乃为爱情获得成功的美好前景而陶醉了。

艺术特点

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剧作家代剧中人立言,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真是“乐而不*,哀而不伤”了。难得的是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用“好逑”字样可证),而不仅仅是做为情侣(这同《郑风》里的作品就不同了!),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兴”是现实主义的技巧,是不错的。这首诗即河洲之物而起兴,显见为民间产物;采荇尤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则采到手,再则煮熟了端上来。表示虽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劳动的真精神),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幻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此所以为比兴之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梦见“采荇”的乐趣,也未必看得见“雎鸠”的比翼双飞。不过采诗入乐,“太师”的眼光总算够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学习”罢了。(小如按:此段文字乃转摘自我的一份劫后残存的讲稿中,当时是把先生的意思做为自己的话写下来的,因此可能与原文略有出入,读者鉴之。)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本诗中每一章的韵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句押韵的句尾韵:鸠、洲、逑)

注意:后两句实际是一句判断句。但后人多断章取义,使后句独立成句。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流、求)

流:顺流而取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句句押韵的句尾韵:得、服、侧)

服:亦想也。 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联绵词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采、友)

参差——双声联绵词 友:亲爱。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芼、乐)

窈窕——叠韵联绵词 乐:使之乐。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赏析 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关雎,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鹭,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未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毛传云:挚字与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 ——朱熹注

《关雎》作为一首情诗,以水域为依托而展开。《诗经》中的男女相会求偶往往在水边进行,《关雎》首开其端,景物的选取带有典型性。

这首诗采用“兴”的表现手法,先是以物起兴,然后又以事起兴。以物以事起兴,是以鱼鹰的鸣叫,引出作者对淑女的追求。鱼鹰捕鱼与男性求偶,作为同类事象而相继出现。用水鸟的捕鱼来暗示两性的结合。

《关雌》叙述了男主人公对荇菜的处理,对淑女的追求,采用了递进攀升的笔法。男主人公采荇莱的动作依次是流之、采之、芼之。流之,即是放之,就是把采来的荇菜堆放在左右;采之,即挑选,把堆放的荇菜进行整理;芼之,则是把经过选择的荇菜重叠堆放在左右。主人公对荇菜的处理,从无序到有序,一步比一步精细。再看男主人公对淑女的追求历程。先是把她锁定为自己最合适的配偶,然后是“寤寐求之”,因求之不得而“瘠寐思服”,以至于达到“辗转反侧”的程度。彻夜的冥思苦想之后,这位男子终于找到了接近淑女的办法,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琴瑟友之”,是通过弹奏琴瑟来引起女子的注意和好感,进而得到接近的机会。“钟鼓乐之”,则是敲钟、击鼓把自己心仪的女子迎娶过来。“琴瑟友之”,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娱乐中拉近与对方的距离。“钟鼓乐之”,是举行隆重的婚礼,令女子无比高兴。古代举行婚礼是要有歌舞的,《小雅·车辖》作为一首迎亲诗是这样描述的:“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诗中的新郎把歌舞看作婚礼的重要节目,用以取悦于对方。

《关雌》的男主人公自称“君子”,诗当出自一位贵族青年之手,且诗风清新高雅,带有明显的周代礼乐文明的属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5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