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我爱你除了je t'aime 之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法语我爱你除了je t'aime 之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第1张

有是有,但是变化不是很多。法语非常浪漫,所以说什么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说时候的语气。

非常简单的“我爱你”:Je

t'aime

朋友之间,类似于开玩笑的“我爱你”:Je

t'adore!

适用于比较高等家族的“我爱你”:Je

vous

aime

"vous"

当然也有“你”的意思,只是比较含蓄,比较优雅,比较有礼貌。

当然,句子里面可以加副词,比如“Je

t'aime

beaucoup!",

"Je

t'aime

fort",

"Je

t'aime

enormement"。

如果你想除了”我爱你“之外的浪漫句子,那就有更多了。

因为法语没有像英语那样的”Like"

和“Love"

之分,所以一个”aimer"的变化,就差不多这么多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象征浪漫的东西

 象征浪漫的东西,可能有很多人在与自己另一半相处的时候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也有很多好奇的地方,那么如果要送另一半浪漫的东西的话,那么都有些什么象征浪漫的东西呢?一起来看看吧。

象征浪漫的东西1

 玫瑰代表浪漫。

 玫瑰 学名:Rose Rugosa 花语:爱情真挚,娇羞艳丽

 玫瑰花语1:玫瑰颜色丰富,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

 粉玫瑰花语---初恋 红玫瑰花语---热恋 橙红色玫瑰花语---羞怯

 黄玫瑰花语---道歉 白玫瑰花语---尊敬 淡绿色玫瑰花语---青春长驻

 玫瑰花语2:玫瑰不同数目的寓意为:

 1朵 你是唯一

 2朵 你侬我侬

 3朵 我爱你

 4朵 誓言,承诺

 5朵 无悔

 6朵 顺利

 7朵 喜相逢

 8朵 弥补

 9朵 坚定的爱

 10朵 十全十美

 11朵 一心一意,最美

 12朵 心心相印

 13朵 暗恋

 17朵 好聚好散

 20朵 此情不渝

 21朵 最爱

 22朵 双双对对

 24朵 思念

 33朵 我爱你三生三世

 36朵 我心属於你

 44朵 至死不渝

 50朵 无悔的爱

 52朵 吾爱

 57朵 吾爱吾妻

 66朵 真爱不变

 77朵 有缘相逢

 88朵 用心弥补

 99朵 长相守

 100朵 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101朵 唯一的爱

 108朵 求婚

 111朵 无尽的爱

 144朵 爱你生生世世

 365朵 天天想你

 999朵 天长地久

 1001朵 直到永远

象征浪漫的东西2

 10、半边鱼

 半边鱼外形独特,呈长椭圆形,身体一侧凸起、有鳞,另一侧扁平、光滑、无鳞,像半个身体的鱼,故而得名。雄雌半边鱼成双生活,常出现在广西西北部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一带。更有趣的是,每当它们在前进中遇到险滩,雄鱼和雌鱼就将身体扁平的一面紧贴在一起,两条鱼合二为一,齐心奋力溯流而上。如果其中一条鱼游不动,另一条鱼绝不会独自离去。因此,当地人流传有“爱情要像半边鱼”的赞美诗句,以此来比喻人们对待爱情的忠贞不渝,白头偕老。半边鱼肉鲜美,常遭偷捕。

 9、并蒂莲

 荷花一般只形成一个花芽,开一朵花。在受到某种特殊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或内部发生特殊变异时,生在一支茎上的花芽,便有可能分化成两个像双胞胎似的花蕾,从而在一支花柄上形成两个花蒂,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便是并蒂莲。并蒂莲属睡莲科,荷花中的千瓣莲类,也有人称它为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

 在古代,人们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同心、同根、同福、同生,喻意夫妻百年好合、永结同心。也用来象征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8、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

 相思子其实不是红豆。从颜色上看,相思子半红半黑,红豆全红。从分类上看,它们是同科不同族的两类植物。按植物志分类,红豆列在豆科蝶形花亚科槐族中,中国分布35属,食用的红豆属于菜豆族;相思子列在豆科蝶形花亚科相思子族中,在中国分布4属。红豆是木本植物,大部分属类为乔木,少部分为小乔木或灌木;相思子多为藤本植物,有少部分为攀援灌木或灌木。相思子的根、叶、种子一般有毒,种子毒性最大。我们食用的红豆是海红豆,又叫赤豆、红饭豆,营养丰富。

 7、摩天轮

 传说一起坐摩天轮的恋人最终会以分手告终,但当摩天轮达到最高点时如果与恋人亲吻,就会永远一直走下去。传说摩天轮的每个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当我们仰望摩天轮的时候,就是在仰望幸福。幸福有多高,摩天轮就有多高。

 设计世界上第一座摩天轮(Giant Wheel)的工程师叫乔治·费里斯(Gerorge W、Ferris),所以摩天轮又叫做“Ferris Wheel”。1893年,芝加哥要举办世界博览会,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当时芝加哥的展会组织机构打算建造一个标志性建筑,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媲美。艾菲尔铁塔于1889年法国举办世博会时建成,并以此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最后组织方选择了费里斯,让他为世博会建造一座巨型摩天轮。这座最早的摩天轮直径达76米,有36个座舱,每个能容纳60人,乘坐一次需要50分钟。1906年就被破坏了。后来Eli Bridge公司研发了更实用的可移动的摩天轮。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摩天轮:高165米,相当于42层楼;轮体直径达150米,共28个座舱,每个可容纳28名乘客,相当于一辆巴士大小;一圈需要32分钟。“南昌之星”是中国最高的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上的赣江市民公园。它总高160米,转盘直径153米,可以不间断地转动。北京朝阳公园计划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轮:地面高度208米,轮盘直径约198米,共48个座舱,每个可载40人。原本应该2008年竣工开放,因为资金问题而搁浅。

 6、鸳鸯

 鸳鸯,又名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鸳指雄鸟,鸯指雌鸟。《诗经》里有借鸳鸯歌咏君子的诗歌: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馁之。”

 古代还曾把鸳鸯比作兄弟。《文选》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等诗句。以鸳鸯比喻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一诗中“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

 5、千纸鹤

 千纸鹤源于日本,最初用来表达希望病人早日康复的愿望,后来人们为了祈祷其他事情如愿也这样做。传说一天折一只,坚持一千天,就可以给自己喜欢的人带来好运和幸福,这也就是它们名字的来源吧。这个传说来自二战一个故事。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在广岛上空爆炸,1、7公里之外就是一个名叫佐佐木贞子的小女孩的家。当时,两岁的小女孩被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抛到屋外,幸运的是没有受伤。她和妈妈幸存下来,但是受到满含辐射尘的黑雨伤害。1954年9月,她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1955年1月,医生说她最多能再活一年。1955年8月6日,医院准许她离开医院,与家人一起参加和平追思仪式。但在去公园的路上,她的牙龈开始出血,不得不返回医院。

 这时候,从名古屋送来各种颜色的纸鹤,挂在医院里鼓舞病人。许多病人受到激发,也开始折叠纸鹤,佐佐木也是其中之一。不到一个月,她就折了一千只纸鹤,把每只纸鹤用线串起来,挂在病房的天花板上,然后继续折下去。1955年9月底,她的病情越加恶化,已经不能自己走路了。10月25日她永远合上了双眼。人们被佐佐木的勇敢所感动,把她和纸鹤塑成雕像。今天,千纸鹤已经成为勇气的象征,鼓舞人们在不幸的命运面前迎难而上。

 川端康成1952年的作品《千只鹤》讲了别样的故事,但让纸鹤更出名了。

 4、流星

 传说在流星坠落时许愿,愿望就能实现。这已经是美好的愿望了。

 晴朗的夜空几乎每晚都能看到流星,因为地球在各种天体构成的宇宙中穿梭,总会有星际物质与地球插肩而过。最早记载流星的文字见于《竹书纪年》:“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说的就是流星雨了。每年的流星雨会按规律出现,规模大小不同,可以预测。北半球有三大流星雨,每年比较稳定地出现,容易观察,分别是:1月上旬的象限仪座流星雨、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中旬双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出现在11月中旬,平常年份每小时只有十几颗。它著名的地方在于每33年左右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量可达数千百颗,下一次在2032年左右。

 按照国际流星组织(IMO)今年的流星雨历,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3日达到高峰,每小时天顶流星数100颗,双子座12月14日达到高峰,每小时天顶流星数120颗。但是月光可能影响观察效果。

 3、星沙

 也叫星星沙,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五角星的沙子(不是来自星星的沙子哦)。可能有的人是因为畅销小说《雨夜里的星星沙》而熟悉这种东西的。关于星星沙,不得不提两件事。其一便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雨神美貌的女儿爱上了星之子,就是星星的儿子。但他们仅有一面之缘,随后再没机会相见。牵肠挂肚的思念让她鼓足勇气走进了星星王国,去寻找星之子。终于,在宇宙之巅,她找到了倾慕的他。不久,星之子也爱怜上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子,双双坠入爱河。可是天界不允许恋爱。雨神知道后,勃然大怒,不准女儿再与星之子见面。但是爱情的'力量无比强大,他们决定离开天界。雨神是掌管水域的天神,每一滴雨水都是他的眼睛,只要她下令,雨水便可轻而易举地找到他们。所以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两个人分别化成星星和雨水结合在一起,幻化成了一颗颗极小极小亮晶晶的星星,分散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样,他们既在一起,又可以躲过雨神的眼睛。一天夜里,雨神调动了所有的水域,去追捕小星星。整个世界顿时大雨瓢泼,几乎所有的小星星都被雨滴一一搜捕出来,只有余下很少一部分。它们落在了沙滩上,溶进了细细的沙子里。因为结合后的小星星本身就具有一些水分,所以时间一久,星星与细沙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大家口中所说的星星沙。

 另外必须提到的一点是“星星的故乡”塞班岛。说塞班岛是“星星的故乡”,是因为这里的海滩以星星沙出名,当夜晚看着星星拨开云雾笼罩夜空,你会相信这里就是星星的故乡。塞班岛是北马里亚纳(Mariana)最大的岛屿,东濒临太平洋,西临菲律宾海,与关岛和天宁岛相邻。

 想来,星星沙的成分与普通沙子无异,人工制品多于天然品。

 2、风铃

 风铃可谓土生土长的中国吉祥物。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歧王宫中竹林中,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碎玉子相触声,即知有风,号为至占风铎。”古人将碎石悬在一起,风吹玉振,叮叮当当发出清脆的声音,称为“占风铎”,目的是测风、知风。这是最早的记录,“占风铎”应该是风铃最早的起源。

 中国人的铃、钟、铎,与西洋人的“bell”“chime”,虽然不等于风铃,但在造型、听觉和原理上,相差无几。中国古人悬挂风铃,是以“风吹玉振”的声音,达到警示、静心养性或祈福的目的。而现代人则更欣赏风铃悦耳清脆的声音,以及它造型丰富的美感。

 风铃还常见于寺庙。“铃”在佛教上含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常挂在佛教的法器、乐器上,以及殿堂、宝塔檐角下,随风吹动发出响声,具有辟邪、祈福意味。每一阵响声被视为一次祈福,类似于藏传佛教徒用转经筒代替诵经祈福一样。在日本,人们夏天会去寺庙进行“风铃祭”,就是希望“赏心悦耳”的铃声为他们消暑减灾,寄托他们的心愿。

 唐朝时,“河北用兵,常夜作声以鸣缓急”,说明风铃还有示警之用。一些商店门口悬挂铃铛的作用类似于此:轻轻推开门,首先欢迎你的便是一阵清脆的铃声,随之便是一声温柔的“欢迎光临”……

 风铃还被用来预测风水。现在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风铃,自制风铃也很简单。挂在门窗院落等通风处的风铃可以增添乐趣,作为装饰挂在室内的风铃则可以表现独特的创意和情趣。在亚洲很多地方,人们认为风铃能带来好运,但也有人认为其会招魂,不宜摆放。

 1、幸运草

 三叶草不是一种植物类别,多是统称酢浆草、苜蓿、车轴草等通常长有三片叶子的植物。它们偶尔因为基因变异,长出四片叶子,甚至五叶、六叶,越多当然越少见。因为一般这些植物都只有三片叶子,四片叶子出现的几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一,所以找到四叶草是十分幸运的事,这样的四叶草就成了“幸运草”。一说真正的四叶草叶是片上带白色条纹的白车轴草。

 2009年5月10日刷新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世界上叶片最多的幸运草共有56片叶子。此前的记录也是由这个人创造的:2008年6月他发现了21叶的幸运草。

 幸运草可以追溯到爱尔兰。圣帕特里克是一位英国传教士,他将基 督 教信仰带到了爱尔兰。公元五世纪,基 督 教已是罗马帝国国教,那时英国属于罗马帝国,爱尔兰则不是。此时的爱尔兰是个充满暴力、野蛮和残忍的异教国家,甚至存在人祭。三叶草在爱尔兰随处可见,圣帕特里克为了解释清楚基 督 教 “三位一体”的理论,就用它作比喻,即“父是神,子是神,圣灵是神,却非三神,乃是一神”。后来更多传教士受他感召,追随他的足迹来到爱尔兰。爱尔兰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他去世的日子——每年3月17日,定为“圣帕特里克节”,三叶草则成为爱尔兰的象征。流传到现在,“圣帕特里克节”成为了西欧及北美基 督 教徒的重要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穿上带有绿色三叶草装饰的衣服,集中游行,举办餐会,参加教堂活动。

 到了中世纪,基 督 教徒们意外发现这种植物存在四叶的形态,酷似十字架。他们就认为四叶的三叶草是具有魔力,是上帝赐予他们驱赶魔鬼的宝器;发现四叶草的人具有特异功能,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那些事物可能会带来灾难。所以四叶草就被当时的人们公认为是幸运的信物,称为幸运草。

 另有传说认为亚当和夏娃把幸运草从伊甸园带到了人间。也有的说,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夏娃决定找回四叶苜蓿,以此纪念失去的天堂的生活,因此,如果发现了这样的苜蓿,就相当于拥有天堂的一部分。这四片叶子分别代表名誉、财富、爱情和健康。一说三片叶子分别是希望、付出、爱,而第四片是幸福,所以需要寻觅。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

-----------------------------------------------------------------------------------------------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历史传统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史上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各有特点和长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生活,使得古代文学出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和色调的作品,丰富了文学的宝库,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艺术欣赏的需要。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虽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但却经常联系和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互不相关,更不是互相排斥、各不相容的。

在反动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里,人民的进步理想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是矛盾对立的,许多作家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社会力量和正确的道路,因而当他们反映生活的时候,往往不是偏重于暴露现实的黑暗,就是“宁肯弃现实而取幻想与梦想”①。这是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但是,也应该看到,就历史发展的总的进程来看,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即使在旧时代,黑暗的现实本身就在激起人民对美好理想的渴望,而理想又反过来引导着、鼓舞着人民参与变革现实的斗争,这种斗争又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着人民的理想。没有理想,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斗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革命实践来推动社会前进。所以,现实和理想往往在人民的革命实践中被统一起来。这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常常联系在一起的现实根据。在旧社会里,固然有许多作家是远离人民的斗争的,但也有很多作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人民的斗争的影响,并且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这种斗争,或者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望改变现状的要求与愿望。文学史上,反映人民的斗争和愿望的作品,往往有不少是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不同程度地结合在一起的。我国《诗经》中的《硕鼠》、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戏曲《窦娥冤》、《牡丹亭》等,都是如此。有许多民间传说,像杨家将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白蛇传的故事等,都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特别是在社会革命运动高涨的时代,像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和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期,或像我国“五四”时代,那时的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往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被卷入革命的漩涡之中或受到革命浪潮冲击的作家们的创作,也往往是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俄国的普希金和后来的革命民主主义的作家们是如此,我国的鲁迅、郭沫若也是如此。

就作家的主观方面来看,没有一个进步的作家是没有理想的。无论是屈原、李白、关汉卿、汤显祖、吴承恩,还是杜甫、白居易、孔尚任、曹雪芹等,就他们对社会的积极的、严肃的态度来看,可说都是现实主义者,从他们对理想的不倦的追求来看,又可说都是理想主义者。在创作方法上,有些作家,如前面所说,或偏重于刻划实际生活的典型画面,或着重于对理想的热情讴歌。但也有些作家,是把现实的典型图画和理想的境界熔铸在同一部作品之中的。这种结合,可能还不是有机的。但不能否认也有些作品是结合得相当好的,像《窦娥冤》和《牡丹亭》便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较好的例子。在漫长的文学历史上,有许多作家和作品确实很难简单地划在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的范围内。正如高尔基所说,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我们就很难完全正确他说出,——他们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像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①。高尔基还进一步明确地肯定:“这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合流的情形是我国优秀的文学突出的特征,它使得我们的文学具有那种日益明显而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文学的独创性和力量。”②不仅高尔基的看法是如此,前面提到的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文中,也曾提到:只有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符合“真正的审美标准”的作品。①以上的例证说明,在中外的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某种程度的结合,不是绝无仅有的。换句话说,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往往不同程度地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在多数情况下。文学作品所采取的创作方法都是有所侧重,如有的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有的是以浪漫主义为主。这种情况,与作家所处的时代、个人的生活经历、创作个性和风格有密切关系,也同他们所选取的题材与体裁有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作具体分析。

文学史上这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错或有程度不等的结合的情况,我国古代有许多作家和评论家也做过不少的研究与探索。他们关于文学创作中的虚与实等问题的论述,对我们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很有启发。我国古代的评论家常用“虚”与“实”来表述两种不同的方法与风格,而分别以李白和杜甫作为代表。有不少杰出的作家、评论家,都认识到虚实是可以而且应该结合的,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都是能虚能实,虚实结合的。明代的屠隆说:“顾诗有虚有实,有虚虚,有实实,有虚而实,有实而虚,并行错出,何可端倪!乃右实而左虚,而谓李杜优劣在虚实之辨,何与?”②可以说,作者在这里已经接触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虽然他并没有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样的词。关于理想与现实的不可截然分割的关系,近代的王国维也曾提出过一种说法:“有造境,有与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①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传统之所以特别值得珍视,是因为将二者结合起来,就能更深刻、更充分、更全面地反映时代,在艺术形式上也将更加多样化,对读者也往往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更强烈的鼓舞力量。关汉卿的《窦娥冤》,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的黑暗现实,充分地表现了被冤屈的窦娥的满腔怨愤和正义的最后得到伸张,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作者在揭示现实的时候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在人物及其与现实关系的描写中渗透着理想和热情。窦娥在临刑前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的黑暗社会,发出了激昂的诅咒:“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在做天!”这无情的揭露,激起了人们无比的愤怒;这惊天动地的反抗的声音,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巨大的鼓舞。

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错的传统,是和文学历史一样久远的。从神话开始,经《诗经》、楚辞一直发展到近代,这一传统不断地在丰富着和发展着,而它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都还有待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总结。这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错的历史传统,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就不能不在新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产生根本的变化。一九四二年以后,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引下产生的一些优秀的作品,像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歌剧《白毛女》,小说《暴风骤雨》等,有的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倾向显著,有的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倾向明显。有的则兼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这正是说明: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引之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武装自己的作家们,已经开始探索适应我国革命的新形势所要求的创作方法。全国解放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在这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面貌也根本改变了。他们进行劳动和建设。不再是为少数剥削阶级,而是为了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曲折,甚至会遇到严重的挫折,但曲折和挫折教育了人民,使他们更加坚定地为实现革命的理想而努力工作。因为,他们知道,每一项具体、切实的工作,都是通向伟大理想的一个阶梯。在这样的社会里,理想和现实已经不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可以通过革命实践求得一致的。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在每一项实际工作中被逐步地实现着,并且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精神生产力也得到了解放。几千年的私有制度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正在被逐步地粉碎,劳动群众由于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的地位,对自己的力量和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和自豪。因而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英雄气概,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首创精神。

我国革命的胜利,是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取得的。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革命远见、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善于在实践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同志还强调要把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结合起来。他坚持《***宣言》所明确指出的“***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①的精神,教导我们从事任何革命工作必须把宏伟理想和当前的实际斗争结合起来,既不忘记今天,又要看到明天,今天为明天开辟道路,而明天又是今天的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导,也是文学工作的指导。毛泽东同志正是从上述的思想出发,根据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学的创作经验,根据解放以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革命文艺创作的实践经验,同时又吸取了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先进经验,于一九五八年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提倡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是为了“把文学艺术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艺术方法辩证地统一起来,以便更有利于表现我们今天的时代,有利于全面地吸取文学艺术遗产中的一切优良传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作家、艺术家不同的个性和风格”①。

那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首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求作家在创作中自觉地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所谓革命的浪漫主义,实际上也就是革命的理想主义。可以说,把革命的理想和客观的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它要求作家既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又要站在一定的理想高度去认识和概括生活,即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理想,把革命理想溶化于现实主义的描写之中。优秀作家的创作总有一定的理想作指导,但对过去的作家来说,理想与现实往往较难统一,因而反映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理想往往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同时,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民的革命理想往往受到压抑和摧残,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实现。这也影响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理想和现实在矛盾斗争中可以得到统一,无产阶级作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下,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能够从现实生活的发展中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趋向,能够把对丰富多采而又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的描绘,同展示人民群众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崇高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诗词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蝶恋花·答李淑一》等,就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在这些诗词中,诗人把对现实的形象描绘同崇高的革命理想的抒发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鼓舞、激励人的力量。在小说《创业史》中,由于作者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理想高度来描写互相合作时期农村的现实生活的,因而能在深刻地描写现实的革命发展的同时揭示生活的发展趋势。作者在描写蛤蟆滩上发生的这场革命的风云时,形象而又充分地展示出农业集体化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和生命力,使读者深深感受到农业集体化的光辉前景是当时农村矛盾斗争的必然趋向。

我们说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求把表现理想和反映现实结合起来,把揭示生活的内在矛盾和表现矛盾斗争的前景结合起来,这是因为革命理想只有通过生活矛盾的内在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它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一种东西,而是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鼓舞人民群众斗争、推动生活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不需要在生活画面之外,再去外加一个理想,而是通过生活的革命发展的真实描写,反映出理想的光芒和实现这种理想的途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不但不需要回避,相反的需要勇敢地加以揭示。因为只有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矛盾,战胜一个个困难,理想的境界才能逐步地实现。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真实的,使人信服的,能培养读者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品质。如果离开生活真实,回避矛盾,粉饰现实,把生活写成一点曲折和困难都没有,把理想变成廉价的豪言壮语,其结果只能造成创作上的说大话、说空话、说假后的恶劣风气,这对于文学创作和广大读者来说,都是十分有害的。反之,如果只写矛盾和困难,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前景,也就缺乏激励和鼓舞读者的力量。

总之,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必须坚持从现实生活出发,同时又不是简单地做生活的记录员;以革命的现实主义为基础,以革命的浪漫主义为主导,把对现实的生动描绘同对理想的揭示有机地统一起来,就是这一创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其次,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求作家努力表现新的时代和新的人物,批判反动、落后的势力和各种消极现象。每个时代、每个阶级都要求文学表现自己时代的英雄,塑造处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本阶级的代表人物,在这方面,过去文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无论是过去的现实主义文学或浪漫主义文学,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阶级的局限,它们中的英雄人物,与时代、与集体、与群众常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情形就不同了,个人与集体、英雄与群众是可以而且应该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个性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而真正的英雄也都来自群众之中。新的人物的出现向作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地表现一代新人,反映处于现实的矛盾斗争中的新的人物,通过歌颂新的时代、新的人物,来展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和历史发展的趋向。

无产阶级的英雄,是集体主义的英雄,他们从群众中产生,在党的教育下成长,又成为党的坚强战士和群众的领导或骨干。他们把党和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终生为此而奋斗。他们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意见,又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推动革命事业的前进。他们尽管也有思想矛盾,也有缺点,甚至会犯错误,但他们对于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他们那种闻过则喜、有过则改的坦白无私的性格,他们那种联系群众、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对周围群众的真诚的爱,使他们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成为群众爱戴的领袖,能够带动群众一起前进。这样的人物,今天已经无需作家凭空来创造,他们活跃在实际生活之中。他们身上闪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辉,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先进力量。这样的新人和资产阶级宣扬的那种高踞于群众之上的个人主义“英雄”,那种性格分裂的人物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当然,歌颂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并不是要求作家脱离现实生活去写天生的“圣人”,写十全十美、高大完美的英雄,写没有任何缺点、没有成长发展过程的纯粹的“完人”。这种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对于无产阶级作家来说,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就是要正确地表现英雄和群众的关系,真实地描写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斗争历程和精神面貌,以及他们鲜明而多样的个性。在这方面,《红岩》等反映革命先烈的斗争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那么,是否可以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来批判旧世界,批判今天世界上存在的反动势力和反面人物,包括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落后、反动势力和一切消极的现象呢?毫无疑义,这不但可以,而且是必须的。毛泽东同志说:“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①在社会主义时代,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不仅可以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来歌颂新的时代、新的人物,而且也可以用它来暴露和批判反动、落后的势力和一切消极的现象,这是社会主义时代文艺家的基本任务。当然,这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暴露与批判:一种是对人民的敌人、社会主义的敌人的,一种是对人民内部的错误、缺点和一切落后、消极现象的批判。性质不同,态度、方法和分寸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决不能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人民内部的问题。运用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来写暴露与批判性的题材,同样可以发挥无产阶级文艺的打击敌人与教育人民的积极作用。

第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求文学作品实现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学艺术都程度不同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或政治)倾向性。只不过有的作品表现得明显突出,有的作品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罢了。这是因为作家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总要直接间接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出来,不表现是不可能的。同时,文学艺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它与生活之间就有一个反映得是否真实的问题。或是反映出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或是歪曲了现实生活,没有真实性。过去时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其思想倾向应当说是好的,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作品虽然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但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却不完全正确,有些甚至是错误的,有的作品虽然倾向是好的,但缺乏真实生动的形象,缺乏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作品的倾向性和真实性也不能说是完全统一的。至于那些反动的作家,他们所代表的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违背,同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同客观存在的实际相违背,所以他们的作品的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是无法统一的。而无产阶级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代表了千百万群众的利益,作家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进行创作,能够深刻认识和反映千百万群众的革命实践和客观生活发展的规律,使作品的思想(或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达到统一。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求把作品的倾向性与真实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因为,进步的、革命的倾向可以促使作家更真实地反映生活,面对于生活的真实表现又使革命的倾向性更有说服力。任何把革命的倾向性与真实性对立起来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以上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要求。与历史上任何创作方法一样,它是在实践中产主的,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

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需要全面地继承我国文学历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并加以革新和创造,求得更新更高的发展,使之适合于表现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生活。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充分研究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和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总结过去优秀的作家结合地运用或参差地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就和经验。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发展史上,既有光辉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也有灿烂的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并且也不乏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成功范例。鼓励作家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有利于更系统、更全面地继承我国民族的文学遗产和文学传统,从中吸取丰富的养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更光辉的社会主义新文学。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也为更好地发挥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和广阔的天地。它有利于把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文学形式、风格和题材的多样性辩证地统一起来。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既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文艺为工农兵、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又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二者在创作实践中得到统一。这一创作方法还有利于鼓舞作家在文学传统的全面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和多种途径的推陈出新,发挥作家们的积极性和独创性,并由此使社会主义的新文学更进一步地臻于优美动人、丰富多采、风格多样。作家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指导之下。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喜爱,探索多种多样的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途径。在具体的创作中,每个作家都完全可以发挥个人的独创性,积极地为造成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多姿多采、万紫千红的繁荣局面而努力。

浪漫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心理受到外在事物吸引而渴望付之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个词也可以指: 1一种心理状态 2一种艺术类型 3一种生活方式 浪漫的定义有很多种,以下的说法是较为普遍被接受的定义。浪漫一词是一个源自法语的词汇,其原本的意思是「情调」或「趣味」。这个词最早在18世纪末期出现在法国的文学作品中。在19世纪,浪漫一词被广泛地应用在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创作中,而在20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更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浪漫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例如,在法语中的浪漫一词有「热心」、「有情调」、「有趣」的意思。在英语中,浪漫一词有「热情」、「有趣」的意思。相关条目

1最直接的 :我爱你

2最大胆的 :包住亲一下

3最传统的 :在一个很浪漫的气氛里,跟他表白

4最委婉的 :你到底爱不爱我

5最能让他或他体会到的 :行动第一,行动后立即表白

6含义最深刻的 :在她有难的时候帮助他,在最后有了成就后在向他表白

7最胆小的 帮同学想 可惜我不是表白高手 帮帮忙哦

拖人给她写情书~~然后事情成了就告诉他,不成就算了

HOHO~~有点缺得,但是没有成功的把握就不要乱写哦

要看出那个女的对你同学有感觉,才可以给他写

要不然,就不要乱写哦~~呵呵

 浪漫,意为纵情;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不拘小节。那么你知道浪漫用英语怎么说吗下面来学习一下吧。

浪漫英语说法

 romantic

浪漫的相关短语:

 浪漫小镇 Romance Town ;

 浪漫鬼屋 Ghost House ;

 浪漫樱花 Para Para Sakura ; para ; Romatic Cherry Blossom ; romantic sakura

 浪漫小夜曲 Solid Serenade ; Romantica serenade

 浪漫文学 romance ; Romance Languages & Literature ; romantic literature

 浪漫岛屿 Romantic Island

 浪漫小说 Romance ; Romantic Fiction ; Camelot's Destiny by Cynthia Breeding ; Romance Novels

 浪漫宣言 Romansong

 浪漫夏日 Summer romance ; Lovely Summer

浪漫的英语例句:

 1 Married life was not as idyllic as he had imagined

 婚姻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浪漫美好。

 2 The reality of mothering is frequently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romantic ideal

 养育孩子的现实经常与浪漫的理想大相径庭。

 3 He seems either to fear women or to sentimentalize them

 他似乎要么怕女人要么就对她们怀有浪漫想法。

 4 She clings to a romantic fantasy of wedded bliss

 她沉醉于婚后幸福的浪漫幻想。

 5 She loved him so much: it was a fairytale romance

 她深深爱着他:这是个童话般的浪漫故事。

 6 There's nothing like candlelight for creating a romantic mood

 再没什么比烛光更能营造浪漫气氛了。

 7 The whole place was the romantic vision of the paternalist local squire

 这整个地方就是那位家长式乡绅的浪漫想象。

 8 The band alternated romantic love songs with bouncy dance numbers

 乐队轮番献上浪漫情歌和劲歌热舞。

 9 All this questioning is so analytical and clinical — it kills romance

 整个询问分析性和逻辑性太强,浪漫的气息荡然无存。

 10 This juxtaposition of brutal reality and lyrical beauty runs through Park's stories

 这种残忍的现实和浪漫美好事物的并存始终贯穿于帕克的短篇小说中。

 11 He romanticized the past as he became disillusioned with his present

 当他对现在不再抱任何幻想时,便把过去想得非常浪漫。

 12 Seacliff House is one of the most romantic ruins in Scotland

 海崖城堡是苏格兰最富有浪漫色彩的遗迹之一。

 13 Romantic chateaux and castles overlook the river's twisting course

 富有浪漫气息的庄园和城堡俯瞰着蜿蜒的河道。

 14 They danced a romantic bolero together

 他们一起跳了一支浪漫的波莱罗舞。

 15 Poor old William is an incurable romantic

 可怜的老威廉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93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