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阳的人间世

黄孝阳的人间世,第1张

莫言:

《人世间》是犹如万花筒般丰富多彩的江南才子书。作者试图用小说包罗万象。妙语丛出,佳句联翩,想象力惊人。书中的思想艺术元素,纷纭繁复,正是半个世纪来的梦与真。

东西: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代表作家,黄孝阳是他们那一代的佼佼者。”

刁斗:

中国小说家多半以故事为鹄,纪实为矢,让精神化的个体趣味服膺于社会学的普遍法则。黄孝阳则别备一格,他从来都知道小说大于故事,虚构重于纪实,他的小说往往在其他小说止步的地方开始飞翔。《人间世》便是一部由人历世而非入世及人的飞翔之作,它的繁复与清澈,严肃与滑稽,意象化的哲思与游戏性的感悟,放飞的是一只以后现代主义精神为翅的中国小说之鸟,也许是鹰。

陈应松:

黄孝阳是个才华滚滚的叙述者,在文坛肯定是个另类。他的洪水一样的语言倾泻常常让人窒息,但又充满了阅读的快感,确如激流纵舟,群虎出涧。他总是梦想以一个象征或寓言的世界来还原我们世界的真相,这是一种书写的野心。但没有野心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孝阳是我欣赏的作家。

海男:

《人间世》是我读到过的黄孝阳的所有作品中最为迷人的作品。时间的跨越以及空间的不停转换,仿佛将那一时期的众生命运图像推到我们面前。小说具有史诗一般的气质,悲恸与荒谬、真诚与忏悔,如同暗夜星辰,一一历现眼前。文本的反传统创造更令我激动。毋庸置疑,这是当下中国最震撼人心的汉语长篇之一。

黄发有:

黄孝阳《人间世》的特点,可以用“楔子”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它们像马铃薯,在土里匍匐生长,向着四面八方而去,随时为人提供意想不到的饱含营养成份的惊喜。”小说的叙事在一个虚拟的“檌城”和剧变的当代中国的一隅之间交叉穿插,也在火与冰、罪与罚、时与光、闹剧与诗篇、天堂与地狱之间多极震荡,“檌城”中幻想的光芒和俗世中李国安随波逐流的人生形同天壤,又互为表里,在遥相呼应中交织成深刻的反讽。高难度的叙述显示出作者的勇气与锐气,这种几乎被遗忘的形式探索的激情,如同暗夜中野地里的篝火,是如此寂寞,又是如此肆无忌惮。“时间像发亮的水流过”,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的漩涡中打捞出来的,除了溺水少年和李国安的座驾之外,似乎还有更多欲说还休的爱与痛。

◎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前者讲述了一位大名李国安的50年,以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为背景,细致地描摹了一个五十年代生人是如何历经那些有着深刻意义的特殊年代(大饥荒、文革、大串连、知青上山下乡、返城、高考、改革与开放、计划生育、官倒、两轨制种种世态、通货膨胀、经济紧缩和膨胀、裙带官僚资本、地产热、贫富分化加剧……),从为填饱肚皮而苦涩挣扎到一跃成为改革先锋、官场能吏,坐拥权势、金钱与美女,到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身未死,心已死。后者自李国安的幼名李长安发挥出去,铺演了一段旅人扎和娅互相寻找的传奇,是关于檌城的显现。是从历史、空间、宗教等审视我们的生活,是对人生无尽的追寻。

◎ 为何取名《人间世》

其一:庄子内篇有人间世,讨论的是处世之道,处人与自处。这部小说以一个人的五十年为背景,通过建构官场与情场这两个声部,使其呜咽有声。而这个官场与情场,讲的也就是处世之道。人心、命运、社会等关键词在文本中闪烁,犹如暗夜之星辰。与人群者,不得离人;然人间之变故,世世异宜。故名《人间世》。

其二:间作观察之解。就是一个人看这世间,看尽这三千红尘悲喜。主人公在经历种种后,于身败名裂后看见名利财色的背后。人间本苦,本名檌城。

◎ 作品特点

小说由两条线交缠而成。现实是重的,是五十年的光阴,急如闪电,呈现出一种浮世绘的效果,是波澜壮观的时间长河在人世间的嘘唏之声;内心是虚的,是一刹那,无限长,被种种思虑拓展开其广度与深度,就像《尤利西斯》中那个都柏林人的一天。词语被打开,成为认识之门。作者对文字态度之执著与认真,让人赞叹。其笔法绵长、劲道,是由最好的想像之力萌发的小说。作者捕捉日常物事深处之诗意,句子之美,动人心魄。而作者对现实把握的能力,更令人吃惊。

◎ 网友评论:

网友意见(一):

小说包含了两部分故事,一是想象一对在檌城的恋人生前的故事,二是以李长安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接近五十年的故事。

前一部分,虚构一个建筑檌城的人,回望并想象这对恋人,将恋人置于历史、空间、宗教等哲学意味的角度来审视,对象由“恋人”这个点,放大到宏大、永恒的人生体验。同时,那些矛盾的、变化的、因果的哲学因素,有西方原罪的意味。

后一部分,故事讲述的不仅是李长安的成人礼,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通篇都是五零后是如何历经中国近代史各个有着深刻意义的特殊年代,成长为今日的此人彼人的。特殊的年代,造就了那一代人,内心被很多极端体验激荡着。

小说作者似乎有野心通过分析那段历史,揭示今日中国之所以为今日中国,今日政界之所以为今日政界的秘密。叙述的当下,叙述者经常突然抽离,隔着距离回望这事件、这场景,并将周遭的一切补充进去,形成多角度、全面、立体审视的场景。于是,小说随处可见丰富的想象力,将世间万物无不拿来用,片段式、画面感十足的场景,各种纷繁复杂的意象轰然登场。为表述一种感受、表述人物当下所思所想,叙述者不是用直接、具象的词语,而是罗列其他事件和场景,用通感的手法,借用读者已有的关于这些事件和场景的经验来联想,达到表述的目的。同时,小说还将各种文学、**等艺术类别的典故一一登场,叙述者简直要跳出来,寻找与读者暗语似的默契。

小说的画面的快与慢、动与静止,作者的在场与抽离,都能再瞬间切换。

小说全篇充满紧凑的哲学意味。

小说在排比句的运用上尤其令人惊叹。叙述者以置身世外的思考对待外界事物,用跨学科的角度,慢镜头一格一格推进,同类事物的层叠呈现,语势的紧张,意象的丰富、复杂,令人眼花缭乱。跨学科的角度审读和回望这个世界,神秘学,物理,历史,化学,宗教,心理学,塔罗牌等等。小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份量尤其重。

读小说,可见一个神经质的叙述者,用超出常人经验的意象表达哲学的思考,用略带轻蔑的态度调侃和稍显夸张的比喻和形容,对时代进行反省。

读小说,能让读者在感受到,叙述者在表述的当下有着各种无名情绪激烈碰撞内心。

小说是对建国五十年间的回首,但已经不是用经历过特殊年代那辈人惯有的伤怀、忏悔(或者是乐在其中)的口吻来叙述,而是带点恶作剧意味的调侃,甚至是借那个特殊年代做背景,表达对社会发展规律、历史长河的另类解读。

◎ 评论

罪与罚的渊薮

——有关于黄孝阳长篇小说《人间世》的种种

陶 林

凡是罪,必有罚。可怕的不是罪,而是为了寻找惩罚,而主动去犯罪。

——这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状态以来,在生存层面上最隐秘的一个困境。困境在于,所谓“上帝”不存在了,人获得了短暂的灵魂性的自由。这自由释放的瞬间,人类诞生了存在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共产主义、 解构主义、生命哲学、意志哲学等林林总总的“原则”。每一个原则的目标是指向人间的幸福,而现实的结果指向何方却无人知晓。这道理也就是所有那些被我们奉若神明的思想大师们,只管造一枝枪冲着未来放一家伙,却看不到这一枪到底打中了谁,要了谁的命。恰如疯子尼采通过纳粹,一股脑地要了六百万犹太人的命一样。也正因为此,整个两三百年间,现代化的人类生活圈落成为了利益的交配所和理念的屠宰场,一群唯物至上、雄辩无比的疯子、野心家、自大狂、无神论者、妄想症患者、精明商人、超级骗子们带领着愚蠢的人们和激情澎湃的诗人,在太阳系地第三位行星的球形表面上厮杀不止。人人都有为“真理”代言的可能,人人都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人人都要为某个与财富形态相关的“主义”献身。到最后,人人毫无意义和归宿地面对黑色的死亡。这样的人类整体生命状态,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是悲壮的,在形而下角度看是丰沛的、悲剧性的。而在形而上却十足是喜剧的,在审美上充满着浓郁黑色幽默的意味——因为大家的目的和行为发生了可笑的倒错,因为感观和精神发生了严重的紊乱和交错,因为人的草率、自大、残忍等等衬托着一点孱弱的爱意格外醒目,因为上帝在人间死了却在冥冥之上冷峻地看着,嘴角露出了一丝冷酷的微笑……最终,因为人们在主动制造着罪,然后制造惩罚,最后把罪与罚一并隐没于天和地之间无限的空白中,用以增加这个原本就十分沉重的人间世更加沉重的重压。

这一切绝非在抒情和想象中发生,而就是活生生的事实。这就是小说和艺术以外的世界,一个不包含虚构与假设,连谎言也如石头般真实的世界。它的本质是却美好的,正如一个美人只有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美一样。也只有在小说这面镜子中,我们才得以看到世界精神的存在形象——当然,也要看镜子打磨的如何,是否足够能足够的通透,摄得到世界的灵魂。黄孝阳所书写的《人间世》就是这样一面光润,通透的镜子,一部令人阅读之后禁不住赞叹,又不仅唏嘘的小说。赞叹是因为小说本身的美感所系,唏嘘是小说家所欲说的东西,

《人间世》的整体故事框架并不复杂,小说的主体使用了第一人称,自报家门地讲述了一位叫幼名李长安、大名李国安的“50后”人士一大半的人生经历(小说结束前,主人翁还活着,不过他内心把自己当成了死人)。经过作者的精心布局和安排,这位李先生从小到大经历了中国最典型的若干事件,时代变迁和其个人沉浮精密联系。注意,是精密联系:大饥荒、文革、大串连、知青上山下乡、返城、高考、改革与开放、计划生育、官倒、两轨制种种世态、通货膨胀、经济紧缩和膨胀、裙带官僚资本、地产热、贫富分化加剧……每经历一个历史阶段,叙事者都会说出那段年岁中全国所发生的突出事件,很多事件还对叙述者本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使得小说的可读性非常强,除了关注一个人之外,还额外关注到一个时代,一个使得亿万人命运浮浮沉沉的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激荡六十年。值得一说的是,与普通共和国公民不一样的是,这位先生是一位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公务员,或者说最终职衔至市长一级的高级官僚。正如看到小说的前半部分,我错以为它是一部带有浓重叛逆味道的成长小说一样,看到小说的后半部分,我又错以为它是一部地道的官场小说。合起来一块看,却越看越不是那么回事,小说像是一张天罗地网,所谓“李国安”这个人物不过是小说世界里“振动一下翅膀”的蝴蝶而已。当他用自己的出生来发出第一个微弱的力道后,我们于是能看到了小说文本在纸上呈现出无限丰富的立体感来。

有关于这个立体感,小说作者已经在小说内部作出反反复复隐喻式的交待,那就是有关于“檌城”的结构。这个结构完全是小说自身结构的隐喻。小说大概花费了四分之一的笔墨,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远离主人翁存在经验之外的一座城池。这座被叙述者用梦呓般的语言反复地陈述,一会儿有七层、一会儿形如嘴唇、一会儿如一团火……毫无疑问,檌城作为一个虚无意象的存在,是作者展示自我对天空感觉的用心用力所在。而檌城之外,小说给予的生活所指,是贪腐官员李国安充满反讽和不间断荒诞色彩的生命本身。立体感便存在于这务实与务虚之的张力之中,借用点佛教里的说法,小说《人间世》是一篇由幻相、本相、真身所组成的梦。幻想是由现实中真身李国安本人在最后的小屋内追忆似水年华而来的,作为本相的檌城也隐藏在幻想之中,海市蜃楼般地历历在目,也海市蜃楼般的虚无飘渺。同样,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与人世沉浮,作为“真身”主人翁本身所经历的一切也显得十分可疑起来,从为填饱肚皮而苦涩挣扎到一跃成为改革先锋、官场能吏、权门显赫,坐拥权势、金钱、美女,到惶惶不可终日,回忆起来,无疑像一场黄粱梦。这一切,是历史大变革时期,时代英雄们的缩影。的确,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但“可能性”变得太四通八达,即以“魔幻现实”来指示,也还是显得语言之无力。小说中现实比幻境更加的有幻灭感,而现实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着的一起,之于小说的现实,则更会令小说无语。因为小说主人翁在反思自身的恶,从其言语中表示的态度来看,他又经常为自己辩护——“我的这点恶算不了啥”。

如乌云笼罩在两层不真实之外的,就是作为“本相”的檌城。我以为,作者对于檌城的描述是精致又精彩的,塔罗帕、堆砌的沙砾、设计师笔下飘渺的城堡、诸神与妖精、熵原理支配下的忽闪忽闪的城市和生活在那里的忽闪忽闪的人们。本来是一种寓言式的存在,作者兴致所至,让叙事的真身李国安由他自己的幼名李长安发挥出去,铺演了一段旅人扎和娅互相寻找的传奇。于是,我们也被戴上了那条探看檌城的道路。檌城的基本结构、风物、人情等等细节,慢慢被显示出来。不过,在作者的反复描述中,檌城反而更加扑朔迷离。它太过于被叙事者的抒情力量所左右,充满了盎然的诗意,有种博尔赫斯式的神秘感,同时又承担着作者个人诗学感觉的代言者。因此,越到最后,我越觉得,它的寓言意义被冲淡了很多,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审美存在。檌城,似乎是罪之城的寓体,是恶的血气在人间蒸发,冷凝在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所在,却变成了一抹在幻想中的亮色,一对跨时空恋人(扎和娅)相会的舞台。这叫人不能不想象到,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玄幻小说对作者本人的影响。恐怕是现实给予小说家们保留的想象空间太有限的缘故吧,中国的青年作家和写手们,以及被高压现实弄得疲惫不堪的读者们,似乎只有共同寄情于玄而又玄的某种场域之中,才能彼此达成心灵的默契。黄孝阳是中国70后一代青年作家的典范,出身于网络世界,《人间世》有穿凿与现实与玄幻之间的功力,也因此可以被视作一种集结性的典范作品吧。

文艺总是对真实世界的敏感反应。在《人间世》中,作者很认真地描绘了李国安的成长和升官图谱。在整体结构上,我觉得这一部分要比有关于檌城及其他种种的描写要精彩得多,甚至可以说很有阅读的快感。或许,这种快感部分来自“恶”所系吧。主人翁过着相当非道德化的生活,他不惮于大言自己的“黑暗面”,并且时时刻刻会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这种黑暗既是遗传性的、又是环境性的,甚至还是普遍人性的共性的。李国安并不是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但他从曾经狂热的理想主义氛围中成长,也曾很理想主义,但随着面临的现实情况每天都发生在巨大的变化,惟有的理想澎湃都被一种浓重的反讽气息所覆盖,也就是这个人心目中唯有的亮色都被自我无边膨胀的欲望所覆盖了,可以说是一句古话“天欲人亡,必令其狂”的现身说法。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一种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悲剧性所系,尽管叙事者在狡黠的话语辩解中试图给自己种种说法。就其个性来说,主人翁是一个非常聪明、注意到内心的自我约束,又不能完全自我管控的人。有关于他的成长经历,我想,公检法部门的读者来作出评述,可以更透彻一些。小说家并非法学或者伦理学家,小说家的任务,用老米兰·昆德拉的话来讲,是“勘探未被照亮的存在”。

黄孝阳究竟给我们提供怎样一种未被照亮的存在呢?我觉得小说主题可以简洁地归结于“一个人在热寂的环境里最无力的挣扎”。这里所谓的“热寂”,是借用原子物理学的概念,是作者在小说中的夫子自道。作者所指的是“熵”,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热力学原理,“世界是一盆大火,万物焚身其中”。整部小说的文本好像是在高压锅里蒸煮,在火上烧烤的一样。李安国虽然出身于一场谋杀造就的家庭环境中,但继父带给他的是较为平静的生长历程。童年时光中短暂的贫穷、饥饿,却有着高于大部分同龄人的生活水准。但在那样的状态下,一种短缺性的心态在短缺性的心灵中慢慢地成长,加之本性中存在的虚无主义的态度,培养出了灵魂深处一种贪婪的品质。这种贪婪和欲望混合一起,成为了灵魂有效的燃烧剂,使得李国安的成长充满了冒险和投机的味道,也时时充满着恶行。这种恶行与时代中蕴含的恶是平行的,互相交错,互相影响,能成就了李国安的每一步成功。以至于所有善良和孱弱的人,在他看来,都不过是供给吸取精血的鱼肉。李国安是异常精明的,古老文化中“官本位”的思想对于他而言是一种近乎本能性的认识,由权力再到金钱、女色。如西门庆一样,他把自己的欲望能量的发挥,全部寄托于数量级别的纵欲过程中。并像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欲望的冒险家们一样,最后在虚拟的金融市场里寻觅自我彻底毁灭的归属(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比比皆是)。

作为一种热力学原理,熵的含义和任何一种科学原理一样不带有价值判断。它只陈述一个事实,并不包含善恶的倾向。况且,何种为善,何种为恶,也无法有一种精确的统一标准。李国安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即便是最后虽生犹死的狼狈之中,仍然有很多心存侥幸的地方,比方说因为猥亵幼女而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因为“官倒”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为行贿买官,获得了复出的机会等等。就事实层面,在层出不穷的官场贪腐面前,李国安其人其事算不得很特异性,但确实很具有典型性。阅读《人间世》的过程中,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算来这位先生正是和我们父辈同年的。我父亲的经历与他截然相反,被动乱耽误了学业,没考上大学,自然攀不上权门的裙带,也无法借助权力积累自身的巨额财富,拼命工作、下岗失业,即便到现在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苦苦地劳作。与我纯正的工人阶级血统的父亲命运截然不同的是,这位李先生得以张狂自我之恶的一切源泉在于权力,走向自我焚毁的途径也是随着权力的变异而变易。在自我之熵中,每当遇到善和恶的两极选择时,李国安惯常的选择是恶的,这似乎是某种权力意志潜意识的作用。他并非很贪财,但他深谙金钱运作的种种门道,并熟练加以运用。他也并非色情狂,但其两性生活也是很混乱的,背叛婚姻对他而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两性之间的那些个混乱的事情也总是振振有词的,似乎他并非意在赢得谁的理解,而是指认一种经验中的世界都处于欲火焚身状态的一种事实。相比较于李国安这种隐隐的个人意志主义的爆发,围绕着李国安的男性女性,继父、母亲、白素贞、陈映真、杨成艳、田嫣、田然包括大权在握的他的岳父、田省长等等,都显得软弱或者萎靡。如果说,真有一种熵在支配着李国安眼中的世界的话,那么,在他独自一人的熵吧。权重如田省长者,在女儿田嫣和田然经历了李国安那么深重的伤害后,依然保持着沉默。受到李国安伤害的众多女性,也同样在貌似高压的现实面前选择做沉默的羔羊。真不知道是命运在保护着李国安,还是作者需要他平安地活着,以打开一个熵状态下世界的真面目。

把能说清楚地交给哲学,把不能说清楚地交给小说,在《我对天空的感觉》一文中,黄孝阳对自己的量子文学观作出信誓旦旦的表述。雄心不可谓不大,但正如作家毕飞宇先生指出的“用复杂的文字说明一个简单结论”的悖论,使得黄本人在打开自己的世界观时未免有点遮遮掩掩。议论文中没有打开的部分,却在小说中自由地舒展了。若把量子物理学移用到文学中,显然有点生硬,但移用到小说世界里,则有别致的艺术效果。这里要说成篇成篇机智而有趣的议论在文本中的分量和作用。小说的叙事者是一个非常喜欢发表各种议论的人,粗粗统计,叙事和议论的比例应该在一比二。对于一本讲故事的小说作品,这个比例是要命。因此,不得不指出一点,受文体功能的限制,我以为“夹叙夹议,文章大弊”,在整部小说中,作者太爱独立于情节之外的议论了,从骗到到暴力到门的象征到时代弊病到官场陋规等等,可能是作者受王小波先生一定影响所致。我以为,作者凭借着广博得文史百科知识入料,就议论本身,都是高明的,甚至是非常精彩的,但对于小说的大体是马虎的。批评家李长之在《鲁迅批判》一书中多次批评鲁迅小说的这一弊病,这里提出,对作者也是一个提醒。因为,夹杂在诸多的议论之中,小说叙事节奏本身的轻重缓急控制得并不很良好,越到后来越显得“赶”得厉害。这对于作者本来而言或许是一种艺术期待,但并不具有很良好的艺术效果。

纵然如此,瑕不掩瑜,《人间世》作为一部好读且有深度的作品,对近年来越写越琐碎的当代小说界是一个重要的冲击。就其技巧层面,作者广泛吸收了现代主义小说的一切优点,反讽、隐喻和互文等手法非常之纯熟,又融合了玄幻小说和中国式的官场小说的新要素。用王小波先生的话来说,对所有写小说的同行来说,是一种感到“为难”的挑战。这一挑战,其实首先是黄孝阳对自我的挑战。他开始从自我的感觉状态中跳了出来,对人间万事的有了一种纯粹的凝视和关切。相比较中国青年小说界在小说的想象力、理解力、深度、难度和审美感觉方面大幅的倒退,黄孝阳的这一努力,很令同样写小说的我感到钦佩。假以时日,《人间世》这部作品,会因为它具备的难度、力度和追问存在的严肃程度,把中国先锋小说的余脉在新世纪里的生命力重新点燃。

借着黄孝阳的思考,依旧回到文章开始时的问题中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写作这项事业存有巨大的怀疑。这种怀疑随着生活的积累,益发尖锐。写作和任何一项单纯的工作一样,都不能强烈地左右什么,我们看得到恶,看得到恶在寻找惩罚、走向惩罚,我们因为自己的软弱无能为力,或者,我们就是恶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那个悲剧悖论里的承担重压的一分子。那么作为“活者的人”,我们该说些什么呢?善恶本无因果,作为人们存在的状态,现代人间中的罪与罚,不是纯粹的法学问题、宗教问题或者伦理学问题,同样是纯粹的美学问题。罪与罚背后有恶与善的对称,熵与反熵的对称,都包含冥冥之中的命运和主宰给予微弱个体的关照与肯定。现代化之于人类发生了,是一种进步,也是一条无可返回的路。它可以造就一个到处是坚硬真理的石头世界,也包含着通向未来的沙之门。滴水中有宇宙的奥义,但人终究是阔大的,如果怀有耐心和信心地去寻找美,而非罚,将是非化作审美的关照。我想,这是对人间苦难的一种终极的慰藉。因此,且祝小说《人间世》结束时惶惶不可终日的李国安先生平安!

书不在多而在于精,强烈推荐《厚黑学》!

厚黑学的发源起始于李宗吾先生,而其影响则应《厚黑学》而来。他在厚黑学一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列举了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项羽、刘邦等人物为例,试图证实其厚黑学而列举当中各人之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他们的成败。虽然有人撰写“薄白学”来反击厚黑学,但厚黑学一书一直受到民间重视,辗转相传,以厚黑学命名的相关中文书籍多达200本以上,几乎成为现代显学中的一种。厚黑学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华民族黑暗自私的一面,然而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1] 《厚黑大全》导读

[2] 自序

[3] 一 绪论

[4] 二 厚黑学

[5] 三 厚黑经

[6] 四 厚黑传习录

[7] 五 结论

[8]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自序

[9]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10] 厚黑丛话 自序

[11] 致读者诸君

[12] 厚黑丛话卷一

[13] 厚黑丛话卷二

[14] 厚黑丛话卷三

[15] 厚黑丛话卷四

[16] 厚黑丛话卷五

[17] 厚黑丛话卷六

[18]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自序一

[19]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自序二

[20] 一 性灵与磁电

[21] 二 孟荀言性争点

[22] 三 宋儒言性误点

[23] 四 告子言性正确

[24] 五 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

[25] 六 人事变化之轨道

[26] 七 世界进化之轨道

[27] 八 达尔文学说之修正

[28] 九 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

[29] 十 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

[30] 十一 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31] 怕老婆的哲学

[32] 厚黑教主传 宗吾家世

1、千人千面,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在哲学领域,人性的善与恶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法说清。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心的差异也远比人的相貌差别更大。为了能准确地识别他人,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我们必须学会透过表象揣摩人心。

在某期《非诚勿扰》中,有一名38岁的男嘉宾介绍自己曾经因为事业的惨败,孤身一人从台湾来到广东发展,并成功创建了自己的咖啡连锁企业。当主持人孟非请他按程序挑选“心动女生”时,他竟拒绝道:“我比较务实一点,一见钟情对我比较遥远,所以我不选择!”男嘉宾的这一做法,令主持人孟非错愕不已,但仍破例尊重了他的选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段VCR播放完后,当男嘉宾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时,他竟然失控流泪,更一度走到舞台的尽头,迟迟无法平复情绪。

最初,男嘉宾的落泪让乐嘉无限同情:“我猜你感情上一定遭受过很大的伤害,你愿意向大家倾诉一下吗?”但男嘉宾却坚称自己是个“很乐观的人”。当最后一段VCR播出后,乐嘉在一旁率先提出了质疑:“你这次破例,如果以后还有男嘉宾来效仿你,那我们的节目就完蛋了!”听到这儿,男嘉宾拿起话筒,几欲争辩,但一旁的主持人孟非打断了他,迅速将其送入“男生权利”。

然而,在后面的节目中男嘉宾却再次出人意料地“违规”了,他将剩下的三盏灯全部灭完,一时间,全场都有些愤怒了!尤其是乐嘉,干脆质疑:“你今天上场20分钟,有6个哭点,其中哭了4次。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最有可能怀疑你今天的目的是来为你的咖啡企业做广告!”

男嘉宾在节目中的“情绪失控”,明显有些过于做作。因为当主持人三番五次地请求男嘉宾说出自己的伤心事时,男嘉宾并没有搭理,却总以哭泣来博得大家的关注。最后当男嘉宾好几次因为哭泣而拖延了节目的录制时间之后,一旁的乐嘉才终于忍不住揭穿了男嘉宾这种“蓄意”的目的。

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见其学识修养。我们懂得去伪存真之后,就会了解到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因此,看人要学会认清其本质,不要被其虚假的表面所蒙蔽。无论对己还是对人,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才会有正确的判断。

如今社会交往中的不少龃龉冲突,其实就是因为有的人缺乏洞察人心的“心机”,总是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有误,才陷入了他人所设的陷阱,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在其关于经商之道的作品中,为我们讲述了加州大学招聘校长和日本住友银行招考干部的两个小故事。

当时,加州大学正向全国招募具有校长才干的人士。而当应聘的校长候选人淘汰至四人时,加州大学特地发出邀请,把四位候选人连同他们的夫人一起接到学校住了几天,再通过实际生活加以观察。原来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校长的夫人品格不高,校长的工作将会受很大影响。结果真的又淘汰了一名。

而日本住友银行在招考干部时,总裁只出了这样一道试题:“当本行与国家利益发生了冲突,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当时,有很多人回答说“应为住友的利益着想”。听到这样的答案时,总裁认为其“不能录用”;而当另一些人答“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总裁认为“仅仅及格,不足录用”;最后当有一个人回答说“对于国家利益和住友利益不能双方兼顾的事,住友绝不染指”时,总裁才认为:“卓有见识,加以录用。”

是的,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平常表现,可以明白其品质;而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外界的反应变化能力,则可以确定其对待平常情况的态度。其实,从卡耐基所讲述的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知人,不但要善于观察,还要加以分析,这样才能综合得出结论。

其实,很多具有丰富处世经验的人,往往都懂得“识人于微”的道理,他们从一个细节上就能够洞察出人或事的本质。因为他们明白,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小处积累更多的识人经验,那么就很容易被他人的表现所迷惑。所以,为人处世留一点“心机”,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需要。

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巧言令色,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千人千面,任何时候常人肉眼所见的只是表面。唯有用心,才能将一切看清。

2、察人于形,根据着装判断对方性格

心理学家彼得·罗福博士认为,从一个人对服装颜色和服饰的偏好上,往往可以推测出其心理状况。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也曾经说过:“衣服是文化的表征,衣服是思想的形象。”很多时候,服饰不仅是流动的文化,而且还是展现个性的窗口。

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本身的性格也是有着相当大的联系,它往往是人内在性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所穿服装的风格,往往能够显露出他的真实性情。

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不乏富二代的身影。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外形不错、资产雄厚的富二代却并没有在这个舞台上获得女孩们的青睐,这与他们的炫富不无关系。

首期节目的第一位男嘉宾便是富二代,在自我介绍环节,他把家里的房子、车子、工厂全盘托出后,乐嘉从舞台的一边站出来开始提问了:“你如何分辨当一个女生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是喜欢你的钱,还是喜欢你的人?因为你的经济条件非常不错。”男嘉宾答道:“可能我刚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不会就是表现得很怎么样(富有)吧,因为我可能会表现得‘含蓄’一些。”这个时候,乐嘉终于忍不住问:“你是个含蓄的人吗?从刚才的VCR中,你看你的鞋子比菲律宾总统还要多。”

有句话说得好:“衣服是第二层皮肤。”而服装与装扮也确实能相当准确地表现出人的性格及心理状态。在节目中,乐嘉很显然早已在一旁对男嘉宾的着装打扮和VCR中的自我介绍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从男嘉宾在VCR中为大家展现自己所收藏的那满柜子名牌鞋子和衣服,我们就已经能看出男嘉宾的“张扬”。因此,在男嘉宾谈及自己“含蓄”,乐嘉顺势揭示了男嘉宾的真实性格。

从乐嘉洞察人心的方式上不难看出,很多时候,我们仅从对方在穿着和打扮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能够透视出其心理状态。通常情况下,一般喜好穿华丽服装的人,自我显示欲都比较强,也有很强的金钱欲望。正如乐嘉所揭示出的,男嘉宾既然能在VCR中现场为大家展现自己比“菲律宾总统还要多的鞋子”,那么男嘉宾的性格就绝非自己所描述的十分“含蓄”。因此,衣着装扮往往能将一个人的内心暴露在外。

那么,在平常生活中,我们究竟该怎样通过穿着去判断对方的真实性格呢?

(1)喜欢华丽服饰的人,通常都喜欢炫耀,有强烈的金钱欲

在大庭广众中,喜欢穿着引人注目的华美服饰的人无疑是爱出风头的人。而且这类人彰显自我的欲望和对金钱的渴求,完全可以从其举手投足间的傲慢气势中一眼看出。

(2)喜欢时髦流行服装的人,通常都会有孤独感,且情绪易波动

这类人通常会以流行为嗜好,没有固定的套路模式,甚至说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因此有时候情绪极易波动,有时候甚至会没有主见,因此这种人的心底常有一种孤独感。

(3)喜欢朴实简单服装的人,性格随和,但对自己缺乏信心

喜欢朴实衣服的人做事十分小心,而且比较中规中矩,自然的简单风格能够体现出他们内心的平和与淡然。但是如果平时喜欢朴实服装的人,却在某个豪华的场合盛装而入,那么这种人就要引起你的警觉了。因为这类人通常是单纯与心机的结合体。

(4)喜欢进口名牌服装的人,通常都有些自卑,却善于奉承人

假使你的熟人中有喜欢进口名牌服装者,那么这种人一方面对流行很敏感,另一方面对自己又有点缺乏信心,因为他们往往想借用进口名牌服装来装饰自己。另外,当这种人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会立刻寻找外援,而一旦失手,则会诿过于人。这种类型的人多数是孤独、情绪不安定者。

(5)对衣着装扮毫不在乎的人,处世中庸且情绪稳定

对于所谓的流行毫不在乎的人,是个性很强的人。这种类型的人一般不会做什么有违常理的事。他们一般办事缺乏逻辑性、计划性,但有执行力,所以多半会遵从理性,不会过于顺从欲望,也不随波逐流。这种人的性格比较沉稳可靠,值得结交。

3、观察入微,根据外貌识别对方性格

中国人有句老话:“人需要接近看看,马需要骑着瞧瞧。”从人的言谈举止中,虽然能够看出一个人内心活动的大致情况,但是通过对一个人外部形态的细微观察,其实可以进一步看出外表中所含有的某种特殊“潜质”。

体型是一个人的轮廓,同时也是一个人的“门户”和“纲领”,究其“纲领”,便可以察其性知其心。所以,以貌识人不但是必要的,而且在如今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更要做到有的放矢。

模特出身的某女嘉宾被选走之后,马上有一位同为模特的混血美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很多人都忍不住拿两人作比较,认为是节目组的刻意安排。乐嘉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并预言这位混血女嘉宾将会非常难找对象。首先这位混血美女在模特圈的知名度比先前那位要高很多,再加上她的身高和混血的身份,会让很多男士望而却步,这也是她一直没被选中为“心动女生”的原因。

乐嘉说:“中国男人多数喜欢矜持与贤淑的美,像2号女嘉宾就比较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标准。”而对于网友炮轰的乐嘉所提到的这位2号女嘉宾,乐嘉认为:首先,这位女嘉宾的确是个穷苦背景的孩子,其次,她有些刻意模仿“凤姐”(网络红人罗玉凤),想通过这种夸张的方式搏出位。

有句古语叫“相由心生”,是说一个人的外貌显示了一个人的心念。很多时候,一个人有怎样的相貌,不仅代表了这个人会给人以什么样的第一印象,而且还可以透露出隐藏的性格信息。在节目中,乐嘉为我们描述女嘉宾外貌特征的同时,就已经大致预测出了女嘉宾在节目中会遇到的“险阻”。因为从乐嘉所阐述的大多数中国男人的审美观来看,女嘉宾可能会因为太过优秀的自身形象而让很多男人望而却步,毕竟“高处不胜寒”,与太过优秀的人相处,很多人不仅会有压力,而且会有自卑感。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通常在看到一个陌生人的01秒内,可能就会不由自主地对他(她)的个人品性下了结论,这靠的便是人们极为敏锐的“第六感”。而一旦这个“第一印象”形成,就很难从我们的脑海中消除。那么,想要正确地“以貌识人”,甚至在第一次见面就能大致知晓对方的心境与性格,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通过对方的外貌形态来辨识对方呢?

(1) 纤瘦型的形态 这类人外表看似“虚无”,其特征一般也是比较冷淡、冷静。他们对生活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性格上一般犹豫不决且意志比较薄弱,容易产生气馁心理。但这类人同样也具有强烈的信心与判断力,有时做事十分果断,因此比较难以捉摸。通常情况下,这类人对无关紧要的事很容易固执己见,喜欢在没下决心之前便用行动来决定,这也是纤瘦人的缺点所在。

(2)单纯且不成熟的形态

或许你的周围有脸孔近似于小孩或未成熟形态的人,这种人通常自我意识很强,而且有时因为过于天真而比较任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类人也是属于梦幻型和浪漫的人,但是有时候会脱离生活,显得有点太过不切实际。他们被人奉承时还好,一旦受人冷漠摈弃,嫉妒心就可能增强,进入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这同样也是小孩心性的一种表现。

(3)身宽体胖的形态

身宽体胖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开朗、积极、善良,他们通常都为人幽默,并且心思比较单纯。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人兼有稳重与焦躁的正反两面的性格,特别是在欢乐或苦闷的时候。另外,具有这类体型的人,通常具有很敏锐的理解力,但他们对事情的思虑缺乏一贯性,因此有时候会显得有些自大,喜欢干涉他人。

(4)强壮结实的形态

这类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显得比较刚强,他们对待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也非常认真,属于坚忍之人。他们一般情意浓厚,喜欢踏实的生活。不过,这类人虽然看起来可靠,但在对待某些事情上,有时会稍许呆板。

当然,以上为大家提供的几种关于通过体型窥探内心的途径,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作为准确定位个性的法宝。然而,只有我们学会并正确使用它,才不至于在观察对方时陷入识别误区。

移民确实没必要,中国国情更适合中国人。文化不同。要有自己的事业和发展为首要考虑条件,如果仅仅是移民生活,我觉得没有必要,至于原因,我们的发展就很能说明一切,外国的环境,人文,经济等等不一定就比国内好,况且作为华人可能还会收到这样那样的不公平的待遇。至于科技方面,和发达国家比是有很大差距,但目前有了信心,差距在拉小。

       从最早人们将留学归来者称作“海龟”(谐音“海归”),到现在将国内外频繁往来者叫“海鸥”,中国的“海产”家族成员不断扩大,每个新成员的登场,也都代表了出国潮与回国群体的状态变化。在日华人中也有很多“海鸥”,他们有的乐在其中,也有的吃尽苦头,作为一种新生族群,他们既提示着一种新的生活与事业的方式,也展示了文化的适应与再适应的艰难。中国第一本重点研究海归群体回国创业及发展的蓝皮书日前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显示,超过四成中国海归人才拥有外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他们已经未必是彻头彻尾的“海龟”,而是业务跨越东西方,在中国内外飞来飞去的“海鸥”。

 乐此不疲的“海鸥”们

 旅日华人中也有不少海鸥。他们的特点是在拿到归化或永住签证后,大胆开拓事业,构建中日两地之间的桥梁。但由于两地生活和教育情况等问题,很多人都将家庭安顿在日本,而自己则在两地间飞来飞去。

 今年36岁的夏军来自上海,在拿到永住签证后,他努力开办公司,现在在大连设立了IP电话公司,但机器则放在日本,这就需要他在两地之间来回。夏军一家住在台场,小孩已经3岁了。他说这样的海鸥状态还将继续下去。

 旅日华人摄影家周剑生也是一名“海鸥”。由于酷爱摄影,在拿到永住后他就辞去了在日本公司就职的工作,前往世界各地去拍摄世界遗产。刚开始全都是自掏腰包。近年来他的摄影成就有目共睹,在国内外都享有了一定名气。目前他的生活状态是三分之一在日本,三分之一在中国,三分之一在其他国家拍摄。与各国孔子学院以及日本驻中国的全日空、索尼这些企业都有合作业务的周剑生,近年来一直是飞来飞去的“海鸥”状态。将拍摄世界遗产视为毕生乐事的周剑生,家也在日本。妻子在日本的企业工作,女儿已经入读初中。据他妻子介绍道,周剑生仿佛与生命赛跑,拿到一架新相机,独自四处去拍摄,很多时候餐风露宿,很不安全,她很希望丈夫尽快结束“海鸥”生活。

 开办日语学校“亚细亚学友会”的叶维英校长,这两年有一半时间在上海。由于她熟识贸易和打开市场的工作,因此在上海开设了咨询公司,专门帮助日本企业进入中国。而回到日本,她既是语言学校的校长,也是化妆品公司的顾问。在两地之间忙碌地飞行。

 40岁的陈先生是东北人,做软件行业,在上海和大连设有公司。据说这一行存在不少“海鸥”,特点是在日本接单,回国内订做。

 在日“海鸥”还有一个特点是,大多数人的家都安在日本,即使有时候全家去了中国,但一到小孩要升学时,考虑到教育的连贯性,常常要忍受家人分离,由妻子带小孩回日本定居。

 陈先生家住横滨,有上初中和小学的两个孩子。由于大半部分时间在中国,所以一度是一家四口居住在上海,但眼看小的孩子要上学了,而考虑到中国的课业压力,还是让妻儿回日本生活。

 “候鸟生活”越来越自由

 老顾原在日本一家地方大学里教书,收入也算丰厚。但是在日本教书久了,觉得现在的日本学生对学问没有热情,也没有好奇心,教书完全是一种单向传授,学生们对他的教授没有什么反映,不论怎样认真备课,都得不到回应,因此他觉得很没劲儿。

 正好中国广东有一家新建大学招揽人才,老顾就去应聘,经过考察,老顾觉得这家大学对自己更加适应,大学也同意聘他为该大学教授。于是老顾决定回国。

 但是毕竟在日本生活多年,对日本有种种留恋,也希望有机会能来日本观光、交流,同时他也在日本拿到永住资格,因此他在日本留下了住址,保留了永住资格。

 这样做对老顾来说显得很方便,他一有空就可以带着家眷来日本玩。像海鸥一样飞来飞去。同时他也在中国大显身手,成为他所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中国现在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很强烈,对他的教学热心提问,积极讨论,老顾也觉得自己回国教书为正解,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在学生中找到了众多知音。

 由于工作顺利,心情舒畅,老顾虽然身为“海鸥”,但却很久没去日本,颇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有一次,老顾要到日本去搞学术交流,他还以为会像以前一样来去无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他被告知再入国许可的有效期限过期了,永住资格已经无效。老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而机场入国管理局对他还比较照顾,又给了他三年的在留资格,总算成全了老顾的这次学术交流。

 “永住”变“三年”,使老顾感到有些后悔,后悔忘掉了在日本的驻华领使馆去更新再入国手续。

 随着中国到日本旅游客人的不断增多,日本开始不断放宽中国人来日签证。

 日本政府在2009年7月1日对中国部分省市公民开放个人旅游签证,但申请人年收入必须在25万元人民币以上,或通过其他严格的经济条件审核。

 2010年,日本政府将中国个人游申请条件“必须年收入在25万元人民币”改为是否持有信用卡为标准,日本政府还增加了办理赴日旅游签证申请的机构,除了以前的驻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使领馆外,又增加了驻沈阳、大连、青岛和重庆的总领馆,并将可办理赴日旅游签证的旅行社由约50个增至约300个。

 2011年7月1日起,对访问冲绳的中国人个人游客中有充分经济能力的个人及其家属发给数次签证。发行旅游数次签证在日本还属首次。这个数次签证的有效期为3年,在此期间可以多次自由访日,每次滞在期间为90天,比以往的个人旅游签证(15天)大大延长。

 从今年7月1日起,日本政府面向赴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等东日本大地震灾区观光的中国游客,正式开始办理多次往返签证手续。

 这些旅日签证的大大放宽,也使老顾很振奋,凭他的经济条件,拿到访日旅游签证和多次签证都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他想当“海鸥”,再也不需要在日本保留永住资格,也不用留地址办签证,政策变宽,“海鸥”的“候鸟生活”也更加自由了。

 留日“海鸥”遭遇第二次文化冲击

 随着中国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大幅开放、中日往来手续不断简便,留日“海龟”变“海鸥”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不胜枚举。不过,希望成为在中日之间自由迁徙、如鱼得水的“海鸥”,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的。这需要适应中日两国的国情和文化大环境,也需要了解中日两国具体工作单位的小环境,当然更重要的要看“海鸥”自身的性格、人生观、心态和适应能力。

 事实上,留日“海鸥”兴致勃勃的选择回国,却在快速变化的中国遭遇到第二次文化冲击,最终不得不重新回到日本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这已经成为“海龟”变“海鸥”过程中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新变数。

 宋文慧(化名)**在日留学、工作八年,受到日本长期停滞与压抑社会环境的影响,自认为已经受够了。她在2008年选择回国。不过,宋**回国后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周围环境很喧嚣,大家都急着赚钱,再也感受不到在日本那种按部就班、从容不迫的气氛。在中国的同龄人和同学们大都结婚了,宋文慧日益感到缺少知心玩伴,形单影孤。最叫人受不了的是,年过30的宋文慧受到父母和家人“逼婚”,在中国剩女难当啊。

 为了尽快摆脱中国式的人情围剿和生活空间上的压抑,宋**进了一家国际企业,并在去年被派回日本分社工作。重回日本后,宋文慧如释重负,重新感受到日本人不给他人添麻烦、不多管他人闲事的处世之道的好处。宋**从“海龟”重回“海鸥”,她感到人生需要重新定位了。

汉语中这个叫“成全”的词语,正如其它活的语言化石一样,其中含有中国文化至为重要的一个精神特点。这个词语,来自孔子《论语》中的“君子成人之美”这句儒家经典。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译为:“君子”是有很高德性的人。这样的人,总想着别人的好,尽可能去开发、诱导、鼓励、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这句经典,深切地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传统。 几个故事 我们先来讲中国文学中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成人之美”的深层含义,已经成了文学宝库中代代相传的成语: 先秦哲学家庄子的书里有个故事,说古代有个郢人,长于挥舞斧头,他可以把斧头舞成一阵风。郢人表演的时候,有一个搭档,名字叫质。质的鼻子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石膏粉,郢人一斧头舞下去,可以将石膏粉削去,而不伤到质的鼻子。这个故事当然是一个寓言。庄子说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表彰郢人的高妙技艺,另一方面也是赞美质精妙的配合与一心一意的成全精神。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郢人的高妙技艺,是质开发诱导培育出来的。后来质死了,郢人就再也不能舞斧头了。后人将质作为最好的朋友的代名。宋诗人王安石诗:“便恐世间无妙质,笔端从此罢挥斤”,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美妙的“质”来成全,再美好精彩的创造也会绝迹于世间的。这就是“郢人运斤”的成语故事。 讲到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朋友,是管仲与鲍叔牙,在汉语中,称最好的朋友为“管鲍之交”。管仲是政治奇才,但是如果没有鲍叔牙的推荐,他很可能早就被无情地埋没了。因为他的才能与智能,一直是潜藏的,不仅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而且还显得很无能的样子。只有鲍叔牙知道他欣赏他。如果不是鲍叔牙的成人之美,一心想着朋友的好,管仲早就被世人抛弃。鲍叔牙之所以能够不抛弃管仲,他知道他的朋友是一块真正的玉,一心努力要帮他完成这块美玉。所以,鲍叔牙不仅帮助了管仲,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不朽的道义:朋友之道的美好与高贵。 中国古代的戏曲,极富于中国文化的人伦精神。其中重要的戏剧人物,都能懂得“成人之美”的古训。 《霸王别姬》是一出有名的京剧。四面楚歌的时候,虞姬为什么还有心思为霸王舞剑呢?这是一个谜。虞姬舞剑,非常含蓄,非常美,有一种中国式的悲剧精神,她最后的拔剑自刎身亡,不仅是免得自己成为霸王的累赘,而且也是完成一种生命非常之美,因为楚霸王的生命是一种非常之美,她爱其所爱,拼将自己的生命,化而为最后的流星闪过夜空,这里有一种中国人蕴涵深情厚意的极致的表现,是一种高调的成人之美。 嫦娥为什么要奔月?这也是中国文学与戏曲的一个美妙的谜。她哪里是我们现代人所想象的,厌倦了人间的生活,想飞到月球上去?中国的神话,是非常人间性的。在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的演出本里,嫦娥之所以要奔月,乃是为了成全她的英雄夫君后羿,是为了代替后羿接受玉皇大帝的惩罚。所以她代替夫君饮下了飞往月宫的毒药,甘愿忍受旷古的寂寞与无边的寒冷,以成全夫君为造福于人间的美好生命。这也是一种伟大的牺牲,这是高调的成人之美。 但是嫦娥与虞姬,又有一点平常心,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她们只是妇道人家,只晓得对她们身边的人好,但是她们的成全,不期然地,也成了一种烈士与宗教家之外的神圣与美。千年流传的神话故事背后,是中国文化中从圣哲到普通人都可能具有的“成人之美”的平常心。 “成人之美”的思想含义 简单说说这个词语的思想含义。 首先,“成人之美”虽然具有神圣性,但不是强烈的牺牲、激烈的殉难,而更多具有日常性。即日常人生的处世哲学与伦常德性。《大戴礼记》说:“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文艺作品中所渲染的牺牲精神,只是为了达到感染力所需要的一种强调的表达而已,不必做刻舟求剑的理解。 尤其可注意的是,在儒家论人与人关系中,有三种正面表达。一是底线的、消极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高调的、积极的,即“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前者是向内克制自己的,后者则是向外拯救世界的,但是还有第三种,即内在(修身)又外在(达人),即人即己,既积极向上,又并不夸张自我、强调牺牲。这就是“君子成人之美”。 如果没有第三种关系,儒家就缺少了比较自然平实的一环,可能变得比较忽冷忽热,一会儿过于浪漫主义,一会儿过于拘谨被动。 第二,从上述文学故事中可见,人与人之间,有深刻的相知。“成人之美”的一大前提,是生命情调的认同、理解与知赏。生命情调的认知,造成了心灵相通的欢契与灵魂的相互成全。中国文化创造,不贵相异,而贵相通。如何求得相通?文化即在其中产生极大的作用。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进而求得生命相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所以,中国的文学,通于中国的心灵哲学。 第三,进而言之,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与儒家对人性的看法有关。即人的天性是美好的。嵇康说:“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天性”是中国文化一个极美的词语,是天地宇宙赋予人的美好的个性。通往人的存在的神圣性。曾国藩也在他的日记里说过:“见得天下都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都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这是来自一种有关人性的古老信仰的实践德性。顺此美好的天性,成全之、造就之,不是埋没、忽视,更不是妨害、扼杀之。 第四,再进而言之,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与儒家对社会的看法有关。因而,“成人之美”是基于一种“报”与“保”的儒家社会哲学。它与儒家的另一基本信条“与人为善”相联系,是一种正面、肯定的、阳光的看社会的方式。孟子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正面肯定人与人之间相处,需具有发自内心的好意。 第五,成人之美,也是君子自己完成自己、自己实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君子完成自己有两种方式,一是修身治心,即“成己”;一是推己及人,即“成物”。君子所“成”的别人之美好,其实也是他自己的美好。不仅是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而且是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融。“充其忠爱之心于人之美,其乐之如在己也。”质的配合,实现了唯一的心灵默契。鲍叔牙之成全,也补偿了自己想成为伟大政治家的夙愿。虞姬的舞剑自刎而死,增色了她与楚王共同生命之壮美;嫦娥的奔月,也完成了她关爱人间的崇高品质。在这里,生命的美好,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现代社会的乌托邦? 由此可见,儒家的成人之美,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训条,而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修炼。它源自一种古老的看世界的方式,经千年的修行,生成为一种高明而中庸的处世之道与成德之道。那么,在现代社会,会不会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呢?我简单谈谈儒家“成人之美”的现代意义。 第一,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是一个解放的过程。这个解放过程最厉害的方面,即人心的解放,即占有性的个人主义与排他性的物质主义对其他人性图景的解放。占有性的个人主义与排他性的物质主义对于人性的基本图景是:人生来是为了占有与得到。正如霍布斯所言:“一个人的价值,就是他的价格。”这种人性图景的胜利,当然是对中世纪的牺牲者和羊羔式的人性图景的反动,是对人性的解放,但是糟糕的却是它以牺牲了其他人性图景为代价。“成人之美”以及所联系的儒家人性图景,既不是一种牺牲者与羊羔式的,也不是占有性的个人主义与排他性的物质主义人性图景,最终关系到一种新的人性文化的重建,将改变当代人性文化主流看世界的方式。 第二,慈善事业与志愿者组织,是“成人之美”的制度性实践。可见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第三,成人之美的“成”,是“诱掖”、“顺承”、“奖劝”的意思,是建立在尊重人、相信人性的基础上,所以是主体间性的对话与交往伦理。重要的是知道、理解、尊重、开发对象本身的美好,而不是主体自以为是的好。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强加于人的权利侵害,更避免暴戾恣睢的压迫奴役。对于那些弱小的、边缘的、潜在的、进行中的善良状态,成人之美是要顺承着它的美好的潜在人性趋势,从正面去帮助它完成自己的善良的目标。 最后,在现代社会,“成人之美”作为一种古代的处世哲学,有其理论的混沌,不可缺少分析的态度。譬如,如果进入社会政治实践的领域,也会产生一种所谓“错置性谬误”。有两个通常的谬误。第一,在经典的古代解释传统中,“成”也被解释成“称”(评论、宣扬)。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则反是。”如果理解成,君子只称别人的好处,小人只称别人的不好。那就可以变成讳疾忌医,只听好的一面之辞。如果这番话用来批评现代社会的媒体工作者,那就可能成为了“错置性谬误”——把用于私德领域的原则,放在了公德的领域。现代社会里,凡是公共的事情,当然要有人出头来分黑白、多臧否,遇事激扬一番的。 第二,不同价值冲突的人群间,可不可以也“成人之美”呢?其实,成人之美是有点自私的。自私是说,所成之美,也是我的好,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如果没有我的好在其中得到印证、认同,就不一定能成全。因而在价值冲突的人群间相处,儒家一个更重要的主张是“和而不同”。我们不必无限夸大“成人之美”的优越性。成人之美更多的主要是小社群相处之道,但是,依儒家之道,小社群处好的,大社群也是可以处好的。大社群相处的原则,也蕴涵在小社群之中。“成人之美”强调的是这个“美”,即“生命的相通” 最后再讲一个古代故事来结束这篇讲演: 一天夜里,嵇康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弹琴。琴音雅逸,有个声音在空中叫好。嵇康抚琴而问:“请问你是何人?为什么不出来呀?”那个声音回答:“我听见你弹琴,音曲和美。可惜我的形体残毁,不宜与先生相见。”嵇康又抚琴击节,问:“夜色已深,为何不快点出来见面?区区形骸之间,又何必计较呢?”那个声音于是出来,只见一个人,自己提着自己的头:说:“听你弹琴,开心得很,好像又活转来了。”他与嵇康一起讨论音乐的美妙,最终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教给了嵇康。天有点蒙蒙亮时,嵇康与无头人,一路谈论着音乐,消失于晨光熹微的旷野之中。 那个听音乐的人,是个野鬼。嵇康与他,隔着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却相会、相知,灵魂相遇于超越的生命境地。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解读为一个伟大的寓言:虽然是异类,然而都有平等、美好的心。嵇康成全了无头人的心,无头人也成全了嵇康的心。在心的相通上,完全不同的人,可以相遇于遥远的天边

1、爱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你越爱自己、越专注自己,越容易被爱。反之,如果你把别人的爱当作救命稻草,就越容易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对方却会觉得多了个“累赘”,尤其是成年人有各种事要操心的情况下。2、想要被爱、被在乎、被关注只能靠吸引,越伸手去要别人越不想给。与此同时,得不到关注的人会产生一种哀怨、愤恨的心理,变得越来越不可爱。3、所以,不如多充实自我,培养兴趣爱好,眼光延伸地越宽,心胸就越开阔,也就不会拘泥于二人关系中看不到其他的美好。回过神儿来会想:自己怎么那么傻非要“哗众取宠”有意思的事多了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28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