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提琴的曲子

关于小提琴的曲子,第1张

  我空间有:

  http://hibaiducom/zdy301/blog/item/6603444a2b36652309f7efd7html

  叙事曲 奇普里安 波隆贝斯库 http://deptustseducn/yyx/uploadfile/2003620164652253wma

  吉普赛之歌MUTTER 萨拉萨蒂 http://wwwlanglangfanscom/mv/吉普赛之歌_MUTTERmp3

  古典音乐 萨拉萨蒂 卡门主题幻想曲

  http://yiwusuoyoucn:8099/2/pub_input/古典音乐/萨拉萨蒂_卡门幻想曲mp3

  马斯奈:泰伊思冥想曲 http://wwwylyqnet/350/image/affix/20050707224731mp3

  查而达斯 奥索视听在 http://wwwzbzgcscom/MP3/huiw/28mp3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圣桑 http://wwwyanghuanet/4%b8%8e%e9%9a%8f%e6%83%b3%e5%9b%9e%e6%97%8b%e6%9b%b2mp3

  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 萨拉萨帝 http://wwwyanghuanet/Vimusic/Songs/Vimusic_2005913104246mp3

  wuwenhui 魔鬼的颤音 http://bhxxszfteducn/dnly/xszp/wuwenhui/魔鬼的颤音mp3

  爱之喜悦 克赖斯勒 http://wwwyfnetcn/musichall/050118-03mp3

  圣母颂 舒伯特 http://wwwyanghuanet/Vimusic/Songs/Vimusic_200532910176mp3

  圣母颂 舒柏特: 大提琴 http://wwwylyqnet/350/image/affix/20050812214111wma

  士诺圣母颂 大提琴 http://wwwylyqnet/350/image/affix/20050812203130mp3 巴赫

  纪念曲 德特拉 http://2021146551/music/德特拉/05德特拉:纪念曲rm

  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NO 2 贝多芬 http://2183021253:8081/e/6/519mp3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http://musiclanshannet/bdfd1mp3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 http://musicjnueducn/Mus-EDU/Mpfiles/MP1/Unit-5/MENDEL-VIe1mp3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2 http://wwwyanghuanet/Vimusic/Songs/Vimusic_2005329204924mp3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3 http://wwwyanghuanet/Vimusic/Songs/Vimusic_200532920415mp3

  等等。

小提琴经典名曲

吉普赛之歌

沉思

音诗

茨冈

前奏与快板

卡伐蒂那

如歌的

幽默曲op.89

第四变奏曲

快板

罗马尼亚舞曲

小步舞曲

爱尔兰民歌

抒情小曲

F大调浪漫曲op.50

梦幻曲

印度客人之歌

哈瓦涅斯op.83

无穷动op.11

第一变奏曲

西班牙小夜曲

雨点“无穷动”

小步舞曲

练声曲op.34 No.

哈巴涅拉op.21

如歌的行板

恰空

母亲教我的歌

四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D大调)、门德尔松(E小调)、柴可夫斯基(D大调)、勃拉姆斯(D大调)、

在欧洲小提琴音乐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协奏曲是小提琴艺术的一种重要体裁。在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风格各异、种类繁多,呈现出了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小提琴协奏曲是作为交响乐中一种大众化体裁出现的,它将交响性同炫技性结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独奏技巧,并与大型交响乐队协同演奏,丰富了协奏曲这一体裁,提供了多彩的音乐情趣和色调,尤其是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的欧洲音乐文化的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小提琴家创作了大量难易俱全,且风格各异的优秀小提琴协奏曲,成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演奏形式。

小提琴协奏曲的发展

协奏曲的形成可以追朔到16世纪,它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进行演奏,显示独奏乐器个性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17世纪初,小提琴逐渐成为十分重要且富有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作曲家们扩大了小提琴的音域和性能,而演奏家们在演奏技术上也不断的革新,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意大利的提琴制造艺术和提琴音乐创作空前繁荣,不仅增添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活力,并开辟了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艺术空间。大批优秀的小提琴艺术作品在这一时期诞生,协奏曲以其独特的表现力脱颖而出。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托雷利是协奏曲的创始人之一,他创作的十二首《大协奏曲》是小提琴史上最早的协奏曲。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到18世纪,以维瓦尔第为代表的达到了新的高度。维瓦尔第是在托雷利的基础上发展的协奏曲。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共有五百多首,他对巴洛克协奏曲的风格等因素进行了完善和扩展,由于扩展了慢乐章的篇幅,使得慢板乐章更加抒情,提高了其重要性。而在浪漫主义时期,门德尔松对小提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在华彩乐段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其结构、形式与内涵上形成了完美结合的音乐艺术风格。

小提琴协奏曲包括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独奏协奏曲三种类型。大协奏曲代表作品有托雷利的大协奏曲集、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科雷利的十二首大协奏曲等。乐队协奏曲最早出于托雷利之手,盛行时期比大协奏曲晚,它基本乐队协奏曲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奏鸣曲样式和交响曲样式。乐队协奏曲的代表性作品有维瓦尔蒂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和托雷利的六首乐队协奏曲等。独奏协奏曲是在巴罗克后期,由大协奏曲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形式中,独奏乐器的角色鲜明,形成了独奏协奏曲的独特艺术风格,接近现今意义上的协奏曲。托雷利在创作的十二首《大协奏曲》中,有六首是独奏协奏曲,突出了独奏小提琴声部。贝多芬在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中,独奏小提琴声部更为充实,以深刻的戏剧性内容,将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交响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浪漫主义小提琴音乐艺术风格的形成

在西方艺术史上,浪漫主义音乐是19世纪特定的音乐潮流和创作倾向的标志,它是19世纪文化的产物。浪漫主义音乐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感情,具有情感的、民族的、自然的审美特征,赋予音乐艺术前所未有的、深刻的精神内涵。伴随着浪漫主义音乐内容、音乐语言及风格的变化,小提琴演奏在19世纪进入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新阶段。专业的作曲家创作了一大批风格多样、结构严谨的小提琴音乐精品,演奏上技艺精湛辉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大大推动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和表现力。尤其是帕格尼尼其惊人的琴艺,突破了当时的技术范畴,使小提琴演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这个时期,浪漫派音乐家们通过一系列音乐手段来表现主观的情绪变化:浪漫主义作曲家们采用和声表现情感色彩。通过和声的紧张与放松变化的节奏力量,形成和声结构的特殊变化,尤其是不协调和弦的增加,使和声语音形成了新的体系;在旋律方面,浪漫主义大师从歌唱品格方面强调“抒情因素”;在节奏方面,浪漫主义作品中对速度、拍节的表现意义比以前要更加重视;在音响和音色方面,音响更加甜美和谐、舒适充实,并努力追求新的音色,色彩性极强,使音乐抒发个人的感情,赋予震撼人心的力量。

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交响曲、奏鸣曲和协奏曲等呈扩充的趋势,创作了许多适应它内容要求的体裁形式:

首先,在这个时期,奏鸣曲是发展最伟大的时期,许多作曲家为小提琴奏鸣曲留下了不朽之作。舒伯特写作的三首小提琴与钢琴小奏鸣曲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相异奇趣,在莫扎特时代,主体属于钢琴,小提琴处于助奏地位。到贝多芬时,小提琴与钢琴获得完全和谐均衡,产生立体的重奏效果。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鸣曲的评价虽然不如莫扎特高,但其具有歌曲娓娓动听的风格,洋溢着优美的旋律,因此充满魅力。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一生共写有3首洋溢着优美旋律与丰富抒情性的小提琴奏鸣曲,表现出北国透明晶莹的气氛,尤其是第三奏鸣曲将戏剧性与抒情性生动的糅合在了一起,苍劲有力而且格外甜美,是浪漫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杰作。施特劳斯的小提琴奏鸣曲充满了美的色彩,处理手法很自由,在对位法的尝试上也极为大胆,小提琴演奏技术上比一般的协奏曲更难。

其次,变奏曲在创作中开辟了新的浪漫主义内容,是浪漫主义作曲家、演奏家们最喜爱的曲式之一。其中最擅长创作变奏曲的作曲家是帕格尼尼,他在《巴鲁卡巴变奏曲》、《摩西主题幻想曲》、《威尼斯狂欢节》等大型变奏曲中,运用了各种新颖的技法,加强了戏剧的对比性。

最后,在浪漫主义时期,如叙事曲、浪漫曲、悲歌、夜曲、传奇曲或民族舞曲等小型、中型甚至大型小品的创作有增无减,而且在各种演奏中都大大拓宽了小提琴演奏的曲目,如肖松的《音诗》、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维奥当的《叙事曲与波罗乃兹舞曲》、柴可夫斯基的《忧伤小夜曲》等,极大地影响了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

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音乐艺术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19世纪,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空前提高,协奏曲在形式上大胆地突破,小提琴协奏曲既发挥管弦乐的表现力,也发挥了小提琴独奏的作用。小提琴协奏曲使用“交响音诗”,甚至“幻想交响”以及夜曲、叙事曲、史诗、随想曲等,显示了它的绚丽光彩和耀眼的辉煌。感人肺腑的美妙旋律加上炫技性的因素,使其成为音乐会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在古典协奏曲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增添了作品的自由性和甜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构成了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主要艺术风格特征。

抒情性

浪漫主义音乐将情感和抒情因素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强调音乐的表情意义,注重对内心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而最具抒情意味的是主题与旋律,作曲家通过强烈的感情抒发,深刻表现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表达了对整个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他们借助于主题与旋律的抒情胜,使浪漫主义器乐音乐真正体现了艺术情感和风格。

德国的门德尔松、布鲁赫、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强调音乐的抒情性。以门德尔松为例,他的音乐比任何人的音乐都轻快、细腻、华丽和幸福,塑造了他独特的抒情艺术风采。他花费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创作了惟一的一部《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勃拉姆斯D大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艺术构思严谨且简洁明晰,旋律典雅精致且优美流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浪漫主义态度,并且充满了欢快的浪漫诗意气质。这首协奏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乐曲具有热情高昂的情绪,独奏小提琴充满青春活力的、略带微笑的优美主题在弦乐伴奏的衬托下轻歌唱出,展示了小提琴沁人心脾的韵味。第一乐章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展现了门德尔松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华彩乐段所用的技巧精炼,结构和音乐非常简洁,音乐语言的造型非常鲜明,达到一种纯净的境地。第二乐章是小提琴协奏曲中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之一。其感情真挚而且细腻,旋律线宽广,赋予歌唱性,使人进入安详幸福的心境,充满了美好的崇敬和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第三乐章的特点是轻快、热闹、精力充沛。作者在这里采用小提琴的各种技巧,使这首乐曲充满无比优雅飘逸、新颖的魅力,表现了作曲家的机敏才智和浪漫主义的超然情趣。

炫技性

浪漫主义时期强调个性,它自由地显示出了浪漫主义音乐家们鲜明的、个性化的独特音乐风格。大量的公众音乐会和音乐节的出现,使一些作曲家和演奏家竭力发挥炫技表演,给听众以某种刺激和震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炫技性作品,以满足其自身特有的个性和审美理想的音乐表现,这其中主要以帕格尼尼和李斯特的作品著称,表现为对音响的特殊追求和音乐技巧的运用,成为浪漫主义器乐音乐的潮流。

以帕格尼尼为例,他创作的五部小提琴协奏表现手法精彩、创新,演奏技术辉煌,帕格尼尼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大胆创新与变革。帕格尼尼开创了许多新的技巧,如人工传音、右手拨弦、双音技巧等。这些创新充分地发挥了乐器的性能,达到了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帕格尼尼写出了极为精彩的运用连弓演奏的歌唱性主题,创造性地以此作为卓越的炫技手法,在音区、音色、力度和色彩的变化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六首小提琴协奏曲和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乐队强有力的呈示了主部主题,力度加强达到顶点时,引出独奏小提琴,主题高贵华丽,充满温暖的感觉。第二乐章是富有表情的慢板,音乐悠缓。独奏小提琴像优美的情歌一样演奏出抒情版的旋律,最后乐队再以强烈的和弦进入第三乐章。第三乐章主部主题活跃,极富弹性,帕格尼尼独创的飞跃跳弓闪动着欢快、机敏、华丽的神采,最后与乐队一起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民族性

在19世纪,随着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的强烈要求,他们开始创作和发展自己的民族音乐,即采取本国的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为题材,表现本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及民俗,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弘扬国家与民族的光荣传统,并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语汇,表现鲜明的民族风格,以激起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思想,为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新的色彩,极大的丰富了欧洲音乐的节奏、和声和旋律。

柴可夫斯基、拉罗、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的作品都具有清新的民族风格。以19世纪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例。他在创作中运用了俄罗斯的民歌,独奏小提琴充分发挥了绚烂的技巧,把俄国特有的精神气质反映到了音乐中来。这首作品充满了明朗乐观的情绪,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主义的精神面貌。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抒情而蕴含着内在深沉的情感,奏出了淳朴、富有歌唱性的曲调,有着俄罗斯音乐中独特动人的悠长宽广气息,还含有浓郁的俄罗斯风味。主部主题通过独奏小提琴明快流畅的华彩乐段把展开部推向戏剧化的高潮。在最后,独奏小提琴华丽的技巧,再次得到发挥,表现出了一种顽强的斗争精神,达到华丽辉煌的顶峰。第二乐章描述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独奏小提琴如歌的旋律非常动人,最后音乐不停顿的进入第三乐章。这里,作曲家运用了大量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音乐轻快、活泼,充满了节日欢腾的气氛,独奏小提琴高度炫技性演奏与乐队辉煌的音响交相辉映,具有鲜明的协奏风格。乐章的尾声以华彩般的乐句与之交相辉映,把人带入了俄罗斯人民欢歌狂舞的热烈场面,全曲在辉煌灿烂的音乐声中结束。

19世纪欧洲的器乐音乐呈现出丰富而独特的风格。协奏曲作为小提琴艺术的一种重要体裁,在这

一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中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而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形式别具一格,也使音乐艺术形式与内容不断趋于完美,进而显示出浪漫主义小提琴音乐艺术的强大力量。

巴洛克:

亨德尔 《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

《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

维瓦尔第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古典主义:

海顿 《创世纪》《伦敦交响曲奏鸣曲》

莫扎特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幻想曲》《安魂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

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

《致爱丽丝》 钢琴奏鸣曲《月光》《暴风雨》《悲怆》《热情》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舒伯特 《第二即兴曲》《A大调五重奏“鳟鱼”》《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门德尔松 清唱剧《圣·保罗》《仲夏夜之梦》《E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浪漫主义: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舒曼 《童年情景》《狂欢节》

李斯特 19首《匈牙利狂想曲》4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旅行岁月》

《献辞》《爱之梦》

《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

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塔索》

肖邦 19首《夜曲》4首《即兴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瓦格纳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汤豪舍》《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套曲《四季》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第六交响曲“悲怆》《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圣桑 《动物狂欢节》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晨报圆舞》《皇帝圆舞曲》《南方的玫瑰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享受生活圆舞曲》《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游览列车波尔卡》《爆炸波尔卡》《电闪雷鸣波尔卡》《闲聊波尔卡》《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

轻歌剧《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塞男爵》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马勒 《第一进行曲》声乐套曲旅《旅行者之歌》 以唐诗为歌词的大型作品《大地之歌》

理查德·斯特劳斯 管乐《小夜曲》《家庭交响曲》 交响幻想曲《意大利》交响诗《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歌剧《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

埃尔加 小提琴小作品《爱的致意》《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升c小调前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布鲁克纳 《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浪漫”》

民族乐派:

斯美塔那 《我的祖国》歌剧《被出卖的新娘》

德沃夏克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

西贝柳斯 《“芬兰颂”交响曲》《悲伤圆舞曲》

印象主义:

德彪西 大合唱《浪子》交响音画《大海》

拉威尔《茨冈》《大圆舞曲》钢琴曲《镜子》

现代音乐流派:

勋伯格《一个华沙的辛存者》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普罗科菲耶夫 《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4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