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第1张

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自它们诞生以来就是被史论家们品头论足的好对象,这不仅仅因为这两种重要的文学主义之间有着那么显著的差异,也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而且其中又衍生出无数光辉灿烂的大师巨匠之作,更是为它们的理论发展增添了精彩扎实的实践证明。要了解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渊源流传,最为最为清晰感性的方式就是熟悉代表作品,而直接理性的方式就是摸清他们的史论发展。

首先在时间上,古典主义出现的时代远远早于浪漫主义,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古典主义”的启示,为了和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浪潮区分开,这个时期的文学叫做“罗马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在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8),他是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生于意大利东南部韦努西亚,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著名文论《诗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古典主义原则。其中所谓古典主义,指罗马文艺要向古希腊文艺学习,以古希腊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

关于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或多或少和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有关联。据说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为了避免他的学术成果被当局者破坏,他的弟子们将其著作隐匿起来,直到后世才重新被挖掘出来,只有少部分学者得以专门研究,他们被称为“亚里士多德派”。虽说贺拉斯并未直接阅读亚氏的论文,但是《诗艺》公元后三世纪的训诂学家鲍菲里奥为其作序时说道:“贺拉斯继承了尼奥普托勒马斯的观点——至少继承了其主要的观念。”尼奥普托勒马斯是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原稿的亚里士多德派学者之一。所以说,《诗艺》实际上是接受了亚氏的文艺观念影响。

这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摹仿”这一形态的相似之处和进步之处。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贺拉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例如:主张采用古希腊文艺的传统戏剧;学习艺术家表现手法;学习古希腊艺术家根据不同体裁用不同诗格;总之,应全面学习古希腊文艺。然而,这并不要求罗马作家在古希腊作家后亦步亦趋,因为它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所以,主张学习的同时,摹仿时不能作茧自缚,题材上描写罗马祖先,语言上敢于创新。

古罗马的文学创作虽然始终并未超越古希腊,但是贺拉斯的《诗艺》却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史论著作之一,即使在经历了中世纪摸索时期的文学,和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之后,它也依然保存着顽强的生命力,直到新古典主义的萌芽。

17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斗争又妥协、势均力敌的状况,封建统治者手握政权,为了维护和强化封建王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合理性,与此同时在文艺理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理论体系,法国的布瓦诺等人提倡的法国文艺向古希腊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世称“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它的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即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以整顿文艺复兴以来的“混乱”的文艺状况

出现在路易十四时的法国,和“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而德国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未发展起来,因而也未形成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所以后来产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和17世纪的法英古典主义含义不同。

由于各国政治进展不同,所以各国的古典主义风潮也略有不同,其中代表浪尖的国家还是有着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布瓦诺,1636年生于法国巴黎,他早年研读神学,后来学习律师,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了诗人,而他的思想也从激进的反封建主义转变为拥戴以路易十四为首的封建王朝。他的著作《诗的艺术》(1669年-1674年)是一千多行的诗体论文,是一部向封建贵族妥协、按照王权的政治要求和艺术趣味,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企图规范法国文学艺术的理论著作。总共包含四章。第一章总论中,一般论述文学创作基本原则,阐明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章分析牧歌、挽歌、颂歌、十四行诗、歌谣等非主要诗体;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诗体,这部分为全书的核心部分,因为它提出“三一律”应被定为法规;最后就是论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忠告,总结全文。

  新古典注意是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艺术的倾向:变为宣扬视死如归的坚强。宫廷美术已经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和发展 以此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美术上的服务。

  浪漫注意是注重情感表达,追求个性化,不满古典主义的冷静、理智。不注重素描,强调色彩的丰富斑斓,用笔奔放不羁。

  1,古典主义画派利用古典的艺术精神、理想与规范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宣传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象。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风格、气魄。

  2,19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绘画以古典主义绘画反对者的姿态出现在法国画坛。浪漫主义绘画艺术的主要代表人是藉里柯与德拉克罗瓦。反对古典主义绘画那种尊崇理性规范,摒弃其僵化的教条与呆板的模式,推出自己充满旺盛激情和思想解放的新格局。在艺术形式上,浪漫主义强调奔放豁达的风格和内在力量的迸发,强调大胆剧烈的运动与构图、饱满充实的色调和流畅激动的笔触。在题材上,重视对民族精神和异国情调以及文学名著中的形象的表现,颇具幻想与浪漫情绪。浪漫主义绘画是19世纪法国画坛引人注目的一个艺术流派。

  3,盛行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重理性,强调共性,要求严谨规范,时代气息鲜明;兴起于19世纪初的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则重感性,强调个性,追求自由,崇尚想象,挑战规则。作为艺术流派,二者相互对立,但作为创作方法,二者却都是穿上了风格外衣的思想,其风格特征总是不断地变化;而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理性的沉静和感性的冲动。

站在时代的边缘,前进或是后退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史论发展比较

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流派和浪漫主义流派自它们诞生以来就是被史论家们品头论足的好对象,这不仅仅因为这两种重要的文学主义之间有着那么显著的差异,也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而且其中又衍生出无数光辉灿烂的大师巨匠之作,更是为它们的理论发展增添了精彩扎实的实践证明。要了解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渊源流传,最为最为清晰感性的方式就是熟悉代表作品,而直接理性的方式就是摸清他们的史论发展。

首先在时间上,古典主义出现的时代远远早于浪漫主义,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古典主义”的启示,为了和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浪潮区分开,这个时期的文学叫做“罗马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开山鼻祖在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贺拉斯(公元前65-公元8),他是罗马杰出诗人、批评家,生于意大利东南部韦努西亚,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他的著名文论《诗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古典主义原则。其中所谓古典主义,指罗马文艺要向古希腊文艺学习,以古希腊文艺为典范的文艺主张。

关于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或多或少和大学问家亚里士多德有关联。据说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为了避免他的学术成果被当局者破坏,他的弟子们将其著作隐匿起来,直到后世才重新被挖掘出来,只有少部分学者得以专门研究,他们被称为“亚里士多德派”。虽说贺拉斯并未直接阅读亚氏的论文,但是《诗艺》公元后三世纪的训诂学家鲍菲里奥为其作序时说道:“贺拉斯继承了尼奥普托勒马斯的观点——至少继承了其主要的观念。”尼奥普托勒马斯是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原稿的亚里士多德派学者之一。所以说,《诗艺》实际上是接受了亚氏的文艺观念影响。

这点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摹仿”这一形态的相似之处和进步之处。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贺拉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例如:主张采用古希腊文艺的传统戏剧;学习艺术家表现手法;学习古希腊艺术家根据不同体裁用不同诗格;总之,应全面学习古希腊文艺。然而,这并不要求罗马作家在古希腊作家后亦步亦趋,因为它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所以,主张学习的同时,摹仿时不能作茧自缚,题材上描写罗马祖先,语言上敢于创新。

古罗马的文学创作虽然始终并未超越古希腊,但是贺拉斯的《诗艺》却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史论著作之一,即使在经历了中世纪摸索时期的文学,和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之后,它也依然保存着顽强的生命力,直到新古典主义的萌芽。

17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斗争又妥协、势均力敌的状况,封建统治者手握政权,为了维护和强化封建王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合理性,与此同时在文艺理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理论体系,法国的布瓦诺等人提倡的法国文艺向古希腊罗马文艺看齐的主张,世称“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它的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即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以整顿文艺复兴以来的“混乱”的文艺状况

出现在路易十四时的法国,和“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而德国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未发展起来,因而也未形成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所以后来产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和17世纪的法英古典主义含义不同。

由于各国政治进展不同,所以各国的古典主义风潮也略有不同,其中代表浪尖的国家还是有着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布瓦诺,1636年生于法国巴黎,他早年研读神学,后来学习律师,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了诗人,而他的思想也从激进的反封建主义转变为拥戴以路易十四为首的封建王朝。他的著作《诗的艺术》(1669年-1674年)是一千多行的诗体论文,是一部向封建贵族妥协、按照王权的政治要求和艺术趣味,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企图规范法国文学艺术的理论著作。总共包含四章。第一章总论中,一般论述文学创作基本原则,阐明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章分析牧歌、挽歌、颂歌、十四行诗、歌谣等非主要诗体;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诗体,这部分为全书的核心部分,因为它提出“三一律”应被定为法规;最后就是论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忠告,总结全文。

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几个原则:

A 理性的原则(唯理主义)

布瓦诺认为理性是文学的基础,也是文学的目的。遵从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根本途径,但作为一个有实际创作经验的诗人,他也不反对艺术表达情感,但不可跟着模糊的感受和情感走,只能跟着理性走。在创作中要求感性情感服从理性,在作品的内容形式上要求具有高贵性和规范化。

他所推崇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艺术创作是‘心之理性的生产’。”布瓦诺要求内容高贵,即表现高贵人物、歌颂王权;反对内容的鄙俗,即反对艺术上表现“市井”、“村俗”,认为戏剧大师莫里哀的缺点就是“过分做人民之友”。

他还认为形式要符合内容的理性要求——就是“三一律”的要求——一地一天完成一个故事。

关于这划时代的一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曾提出戏剧情节应统一,也只是认为应以“太阳一周”为限;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卡斯特尔维屈罗则认为表演时间应该与事件时间一致,才能使观众相信。但是现在,“三一律”在《诗的艺术》里首次把戏剧创作的一种意见变为戏剧的法律。

《诗的艺术》的优缺点在这里暴露出来,他能够总结经验,某些内容也合乎艺术规律,但又带有明显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色彩和艺术教条主义,对长久的文学发展造成了一个禁锢灵魂的危害作用。

B 自然的原则

“艺术摹仿自然”——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人性的根基是理性,因而合乎理性的人性是人性的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理性的。从总体上看,该书要求诗人模仿“自然”,要服从理性的指导,自然的原则从属于理性原则,自然的原则是理性的原则的补充。但是,布瓦诺的“自然”指的是“城市、宫廷”,并未包括下层人民的生活,这样的“自然”当然是狭隘偏见的。

C 古典的原则

主张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为典范。他看到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规律,但不懂得艺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他想树立人们心中古典的绝对权威,但是却不及贺拉斯的“以希腊为典范”意见,其目的是为规范本国文艺,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创造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光辉艺术。布瓦诺的出发点最终还是因其专制色彩过浓而失去了方向。

D 道德的原则

提倡理性、真、善、美四位一体,艺术最高理想即四者和谐统一,要做到这点,作家就要有道德修养:不贪图金钱、爱惜名誉,作品“使人耳怡目悦而决不腐蚀人心”。

法国由于布瓦诺和他的《诗的艺术》而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自文艺复兴之后百家共鸣的“混乱”局面,走进理性领导的文艺时期,虽然三一律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同时压制了一些思想先进的作家,但还是不乏莫里哀这样站在人民这边,为人民呐喊的剧作者。他的代表作《达尔杜弗》、《吝啬鬼》等,因为深刻揭露了上层封建统治者黑暗腐朽的寄生本质和宗教虚伪残忍的真面目,而深受人民喜爱并流传至今。

这个时期的英国,在1649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推翻王权、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铁血独裁开始;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最后1668年光荣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再次推翻复辟王朝,一波三折的反封建斗争使得英国人的文学。有了和法国那种明显的压抑专制气氛完全不同的一种氛围,出现了“百花齐放”宽容大度的现象。

代表的批评文学家和他的著作有屈雷顿的《论剧体诗》、蒲柏的《论批评》、约翰生的“类型”理论。

屈雷顿(1631-1700)又译德莱登或德莱顿,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英国新古典主义创始人,“英国文学批评之父”。他的《论剧体诗》1665年写,1668年发表,采用苏格拉底式对话方式,试图把法国古典主义艺术趣味引入,但又不否定英国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为莎士比亚和“三一律”的矛盾作出客观的说明,这引起当时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响,虽然有人称他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但他的启蒙成就依然不容忽视。蒲柏(1688-1744)伦敦人,他“把布瓦诺的古典主义英国化,又把英国传统理论古典主义化”,《论批评》是集英国新古典主义之大成的作品。约翰生(1709-1784)英国古典主义后期代表,他注意到人物的个性,包含了现实主义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三一律”的固化模式。

古典主义在欧洲大陆上风行了很长一阵子,直到18世纪-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洲重新出现有广泛影响,并影响至今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

作为和新古典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具有其明显特点,但在欧洲各国及不同作家身上,具体表现形态和理论主张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是德国。正如前文提到,德国由于国情问题,自古典时代以来就和其他国家的步伐不一致,但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还是出现了天才的作家——歌德和席勒,他们联手将德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德国浪漫主义美学理论上来自康德美学:1 美是超功利的,和实际利害无关的,审美的情感是种“自由的愉快”,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为浪漫主义摆脱“艺术的目的是教育”;2 “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天才的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家独具的才能;天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独具的才能进行自由创造、通过天才的努力,使自己与规律达到统一。是对古典主义教条的否定;3 强调崇高是人的崇高,为浪漫主义对人的歌颂提供了依据,把康德二元论哲学发展成唯心论哲学的费希特(强调“自我”的独立性,把“自我”看成世界的创造者)、谢林(主张自然哲学的目标,也就是从自然追溯到精神,把自然还原成精神)更是直接影响了德国浪漫主义。

他们的主张为浪漫主义者解放了主观世界,导致浪漫派推崇无所约束的个性;并成为浪漫派崇尚自然,表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理论基础。史勒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派,认为“浪漫主义的诗是无限的、自由的,不受任何规律约束”;“艺术乃是上帝在世间的可睹现象”,所以是人对人世间现实的描绘要慎之又慎。奥古斯特说:“美的艺术无目的”,而文艺批评是主动、自由的纯心灵的活动。

另外海涅的《论浪漫派》则认为中世纪的基督教浪漫主义无继承必要,矛头直指向耶拿派,主张沿着席勒歌德之文学道路走;相信无视德国现实而一味缅怀中世纪的耶拿派无出路;他在对歌德、席勒的评论中努力探讨德国文学前途,认为席勒的优点是“为伟大革命写作”,而歌德是“在艺术上完美,重视个人感情”,总结真正优秀的德国文学应该结合二者的优点。

德国民族文学在多年的探索后,终于由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举世闻名,而记录知识分子灵魂成长之路和艺术沉浮历程的《浮士德》,史诗性的《威廉·退尔》等书的出色实践。从此德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都登上了艺术殿堂的顶尖一席。

跟更多是在象牙塔里寻求人生出路的德国浪漫主义不同,英国浪漫主义则是产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就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渊源关系而言,英国“湖畔派”受德国“耶拿派”影响,但与其把文学引向心灵和上帝不同,“湖畔派”是把宗法制度下的自然生活同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城市相对照,表示出对资本主义的反感。另外,英国浪漫主义诗论也不同程度带有基督教神秘主义烙印;这是由于他们在历史发展中同样接受德国耶拿派浪漫主义影响,且基督教在英国、乃至欧洲势力强大。

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封建贵族地位不再,社会动荡,生活巨变,向往彼岸世界的宗教情绪产生;资产阶级个性发展(制度建立),但早先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现实破坏。致使很多有识之士产生对现实的失望、苦闷、甚至愤慨、不满心情;令得他们对现实和幻想都有“情”可抒,浪漫主义由此在法国诞生。

总体来说,各国的浪漫主义都是建立在一种对古典主义的批驳的基础上。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针锋相对的地方有很多:古典主义崇敬理性,而浪漫主义追求人的情感和自然本性;古典主义要求文学与“自然”保持一致,浪漫主义则强调作者主观心灵和想象的真实;古典主义要求诗具有道德教育作用,而浪漫主义则是注重诗的审美功能。

不论是古罗马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不论是新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他们普遍的产生趋势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他们理想中的社会有着强烈反差: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人剥削人的黑暗现实,使得情感丰富的人们只能以文字来表达深刻的哀怨与向往——随着社会发展,希望和失望的反差时大时小,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髓在各个时代都或多或少地造就了一些影响。最终,人们的呼声穿透了纸张,一代代地深入下去,在今天得到更多全新的诠释

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于浪漫主义的区别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sysv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是指介于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以华滋华斯和科勒律治1798年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创始标志的浪漫主义时期之间的英国文学时代,他们主张理性是任何人思想与行动的唯一缘由他们相信一旦理性成为衡量人类行为与关系的尺度,所有的迷信、不公与压迫便都会让位给“永久的真理”、“永久的公正”及“天赋的平等”为此,他们大力提倡秩序、理性及法律

现实主义(realistic )

现实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现实主义者理论和观点借以产生、发展的一套假定的研究范式。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哲学传统和世界观。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建立在它对道德进步和人类能力的悲观主义认识基础上的。现实主义者把历史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进步的,他们对于人类是否有能力克服反复出现的冲突,建立持久的合作与和平深表怀疑。现实主义世界观更多看到的是人类本性中的恶,以及人类经验中周而复始的悲剧。现实主义的这些哲学观点在修昔底德、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就有了强烈的反映。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

来。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

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

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

,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

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

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现代主义(Modernism )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古典主义

(Le Classicisme)

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

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沃日拉采用宫廷与贵族阶层的用语,摒弃平民大众的口语,制订正规法语的规范。古典主义的文学语言,就是这种正规法语,而不是平民的语言。1634年,诗人梅莱在他的悲剧中首次贯彻严格的“三一律”,要求剧情限制在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天(24小时内)和同一地点。古典主义悲剧作家基本上都遵照“三一律”写作。古典主义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帕斯卡尔等。从1660至1688年是古典主义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代表作家有拉辛、 莫里哀、 拉封丹、博叙埃和布瓦洛等。从1688-1715年,是古典主义盛极而衰的时期,代

表作家是拉布吕耶尔、圣西门和费讷隆等人。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古典主义三杰,维也纳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以他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开始盛行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革命时期,以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德国作曲家威伯的歌剧为标志开始形成浪漫主义形式,一直延续到19世纪20年代。

而以萧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的刻画,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受拘泥,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空的界限并不明显,他们曾经共存过一段时间。而想要找到一个可以明确划分两者的定义也不是很容易的,这些定义常常因为过于简单化而忽视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古典主义像线条一样棱角鲜明,而浪漫主义却偏重于色彩和情感,并含有许多主观和空想的元素。这是音乐给我们的直观感受。

而我想,两种音乐间的区别更多的体现在非音乐的元素上。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有改变,他们不再是一个城市,宫廷或教堂的雇员,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也只是赢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独立,因为不管那些富人们多么慷慨的让他自行其是,他的大多数收入仍维系于贵族的庇护。而现在,理论上讲作曲家完全是自己的主人,实际上也就是大众的仆人,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顾及的做出大众想听到的音乐。

古典主义像木刻一样,理智,清晰,充满了逻辑思维的感觉,而浪漫主义的音乐就像水彩和五颜六色的油画一样,充满了人的各种感情,喜欢古典主义的恢弘和大气,更喜欢浪漫主义的细腻与贴心。听莫扎特的《女人心》感受“笑声与眼泪的结合”,也喜欢听舒波特的《小夜曲》,那种精致和小巧让人惊叹不已。我喜欢音乐,喜欢各种类型的音乐,他们让我感受到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激情和感动,音乐让我充实,让我学着感动,音乐是有情感的,他让人哭泣,让人欢笑,让渐渐走向非我的人重新走向自我。无论是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无法脱离的基础。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随着法国大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经营者。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韦伯,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

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瓦格纳和布拉姆斯时代逐渐走入历史。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在意义上:

1、古典主义:从文艺思潮上说,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君主政体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渐趋发展的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

2、浪漫主义:热烈追求理想世界的文艺创作思潮;

3、现代主义:20世纪前卫反叛的各种文艺思潮;

4、现实主义:客观看待现实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在特点上:

1、古典主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理性至上(主要表现为以理性克制情欲); 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借古喻今;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具有局限性。

2、浪漫主义:想象瑰丽,手法夸张,热情奔放;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3、现代主义:唯心,荒诞,抽象,虚无,超脱;

4、现实主义:细节真实,形象典型,描写客观。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在艺术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1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注重正常情理,要求作家正常地理解世界,并且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

  2 心中要有不变的原则,因为在一切变幻无常的现象后面,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原则,一种关于“美”的绝对概念。作家的使命在于尽可能表达这种绝对概念。古典主义不着重抒写个人的思想情绪,而着重于写一般性的类型。 

  3古典主义号召“摹仿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古典主义描述的对象主要是人性。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自然”。至于物质世界,古典主义作家几乎是视而不见的。 

  4古典主义要求“逼真”,但并不要求写真实,因为真实的事物有时并不使人赏心悦目;与此同时,古典主义要求“得体”,意思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事物必须使大家看起来都顺眼,而不致引起反感。 

  5古典主义认为文学的任务在于道德说教,在于劝善。 

  6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大作家,把他们的作品奉为圭臬。 

  7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要有严格的界限与规律,例如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反对写悲喜剧),悲剧必须遵守“三一律”等。 

  8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当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有密切关系;它是受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的,是为这种政权服务的。路易十四用优厚的年俸供奉当时的著名作家,对待他们象对待贵族世家一样,优礼备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50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