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臧克家的资料,还要一些他的精美简短的现代诗

关于臧克家的资料,还要一些他的精美简短的现代诗,第1张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面庞

臧克家:享年99岁,诗人、作家,主要作品集:《烙印》《泥土的歌》《运河》等。

[同期,儿童朗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发表于1949年11月1日

作为二十世纪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半个世纪以来被无数中国人所传诵

2004年2月5日元宵节

这首诗的作者臧克家于北京病逝

享年99岁

北京晨光街10号

臧克家1996年后生活的寓所

2004年2月5日,农历甲申年立春后的第二天,99岁的臧克家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的世界。家人在灵前摆上了他生前最喜欢吃的东西。

郑曼(臧克家夫人):我这几十年来没有看过他一顿不吃大蒜的,有时候大蒜不太好的时候就吃大葱,还有喝绿茶。所以这个绿茶跟那个大葱大蒜,对他讲起来他是从来缺少不了。

这些来自故乡生活的习惯臧克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写道:“我爱乡村,因为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我爱泥土,因为我就是一个泥土的人。”

乡村

是我的海

我不否认人家说

我对它的偏爱

——《海》

这是山东诸城的马耳山,1905年10月,臧克家出生在这里。祖父严肃刻板、父亲终年卧病,但他们都爱诗。臧克家认为自己继承了父亲的诗人气质,说“我是父亲生命枯枝上开出来的一朵花”,那些在祖父身边背诵过的古代诗句,跟随了他一生。

诗意营造出的生活幻梦并不长久,时局混乱家道中落,八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年幼的臧克家地体味着人生的悲欢。在臧家当了一辈子长工的“老哥哥”和会讲故事的“六机匠”是他童年最好的朋友。

郑苏伊(臧克家女儿):老哥哥是他家的长工,在他们家待了等于是好几十年。就是他的曾祖父、他的祖父、他的爸爸还有他自己,都是在老哥哥背上长大的,就是老哥哥去的时候他的曾祖父还很小的一个孩子呢。所以就是说这么一个老长工,就是对我爸爸非常非常好这么一个老长工,到他年老的时候就被我爸爸的祖父给赶出了家门。还有六机匠也是,从小给他讲很多很多的故事,他说我活到90多岁我看了这么多的书,到现在在我脑子里的印象最鲜明的还是六机匠给我讲的那些故事。他说这么好的两个人最后都是非常悲惨地死去,而且他看到那些家乡的农民,都非常非常穷困的那些农民,最后很多都生活非常悲惨,从小就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就慢慢形成了他对整个社会的旧社会的这种看法。

老哥哥和六机匠给了童年的臧克家一颗充满热情和想象的心,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为生活倾其所有依然晚年凄苦潦倒一生,这痛楚也烙在臧克家心上。若干年后,他蘸着泪水为他们写下怀念的诗句,成为诗人最具深情的作品。童年的经历让臧克家一生都把目光投向那些被命运煎熬的穷苦人。

暗夜的长翼底下,

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

——《不久有那么一天》

这是1930年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这一年,臧克家25岁。之前他离开家乡,参加北伐,经历了更多生死。革命失败,生活动荡,他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内心也十分苦闷,在报考青岛大学时他在国文考卷上写下了这样的人生杂感。

臧克家(1999年采访资料):我考了98分,我不是因为《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不是这一篇,就是《杂感》中的两句,这在文坛上是个典故了,这两句是什么呢?“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是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里面有哲学。

虽然数学得了零分,凭借国文考卷上看破人生幻光的杂感,臧克家得到了国文系主任闻一多的欣赏,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

郑苏伊(臧克家女儿):好多人都想转中文系,闻先生都不同意,然后我爸爸去,然后闻先生说你叫什么名字?我爸爸告诉他名字,他说你来吧,结果就这三个字,我爸爸就变成了闻一多先生门下的一个学徒了。闻先生对他特别关心,又教他怎么作诗什么的,所以闻先生真是他的恩师,所以就是说他对闻先生怀有非常非常深的感情。

这一时期,闻一多的诗集《死水》给了臧克家很大影响,他开始试着寻找自己的风格,也开始了狂热的诗歌创作。

臧克家(1999年采访资料):我每次就拿诗稿向他请教,叫他看看,我自己觉得有些好句子,他画一个圈,还有划两个圈的,真是高兴。

1933年,闻一多和另两位朋友各出资二十块大洋,为臧克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老舍当时写了评论。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之子):他就说这个诗集里头的短诗很多,但是全是一个劲,这个字听起来有点贬义词,但是他说我喜欢这一个劲,他就说这一个劲是硬碰硬,他用了这样的话就说这个,他形容臧克家的诗是石头子,是一种个人主义的高度的表现。他这个个人主义是指什么意思呢?是指他把他自己的主张非常强烈地鲜明地表现出来,那么他就说他的诗里头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这种豪放、浪漫主义的刚硬,所以他说他的诗,就是硬碰硬。

闻一多在《烙印》的序言里引用的臧克家的话解释了这种“硬”:这可不是混着好玩儿,这就是生活。

屠岸(诗人,翻译家):有好多都是不朽的,比如说《老马》、那个《烙印》这些都是不朽的。因为它有很多复杂的东西,这首诗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厚,他又加以提炼了,不是完全客观地描写客观事物,他是加以提炼,有诗情、有诗意在里面,这里面体现了一种真理,真理性的东西。

臧克家说,我的每一篇诗,都是经验的结晶,都是在不吐不痛快的情形下写出来的,都是叫苦痛迫着,严冬深宵不成眠,一个人咬着牙龈在冷落的院子里、在吼叫的寒风下,一句句、一字字地磨出来的,压榨出来的。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之子):他说或许呢中国古典的诗是有味无字,而臧克家的诗是有字无味,就是他每个字都是铿锵有力的,就是克家的诗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东西,是一种有话就直说的非常直率的东西,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和他自己的奋斗、 希望,这些东西都硬碰硬,都直截了当。

《烙印》很快再版,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关注,茅盾撰文评价说,《烙印》的作者是现今青年诗人中最优秀的一个。这一年,臧克家28岁。

三四十年代,中国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有人说,偌大的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37年,臧克家来到北平。同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战争,迁徙,臧克家的命运同时代一样颠簸。这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在那段时间他出版了近二十本诗集,从苦吟的短句到为抗战而作的战歌,以及四十年代后期的大量政治讽刺诗,臧克家的诗始终和现实生活相呼应。

因为拥有生活的真实质感,他的诗也有了非同一般的力量。

臧克家说,躲在象牙塔里,咏叹个人小小的悲欢,其诗篇必然内容空洞无物。这样,诗人远离了时代,时代也就必然会抛弃诗人。

技巧不过是诗的外衣,而生活才是他的骨肉。

——《我的诗生活》

北京赵堂子胡同15号,臧克家和夫人郑曼曾经住过三十几年的家,这个小院留下了他们很多欢乐。从1942年初次见面算起,他们一起生活了六十多年。

郑曼(臧克家夫人):我跟他初次见面的时候,相识的时候,在湖南,他花生米一颗接一颗,一颗接一颗就这么吃。

半生颠沛流离的臧克家,遇见郑曼以后找到了一生的安稳。不久,新中国成立,这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1949年他们从香港回北京途中拍摄的照片。

郑曼(臧克家夫人):一到新社会那个喜悦的心情真是没有法说了,真没法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社会上好像每个人都是心里好像都是很快乐的,没有什么愁眉苦脸的。周恩来同志特地到永安饭店去看望那些文艺界、从香港来的文艺界的,他不是讲嘛,你们现在到家了、回家了,有什么困难,希望你们不要客气,对我们(讲),告诉我们,我们能解决的尽量给你解决,那确实是有到家的这种感觉,真好。

1949年的北京,到处都是喜悦的面孔。臧克家同样也沉浸在这样的喜悦里,这年十月,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臧克家第一次参观了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这一天,臧克家心有所感,回去以后挥笔写就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诗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同期,儿童朗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这是老舍先生生前给臧克家的题词,两家人做了几十年的朋友。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之子):我记得老舍先生跟别人介绍的时候,“哦,这是个大诗人!这是个大诗人!”他完全是个诗人,他指的这个诗人,我觉得他就是指这个就是指他这种心情澎湃,完全把心掏出来……这样一个诗人。

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这是臧克家晚年流传甚广的诗句。率真疏放的诗人性情,他保持了一生。

这是1957年1月25日《诗刊》杂志的创刊号,从这年起臧克家在这里担任了八年主编。这本创刊号收录了毛主席的十八首旧体诗,从此,两人开始了诗人间的交往。

吴泰昌(《文艺报》原副主编):1956年创办《诗刊》,他们当时发表《毛主席词十八首》,跟毛主席联系了,后来1963年毛主席出了个《毛泽东诗词》未定稿,出版前就征求他们意见,克家就非常率真,他有一次提了23条意见。

郑苏伊(臧克家女儿):他说哪个地方还可以商榷,还可以修改啊,主席大概采纳了有13条吧。就是比如有的是标点、有的是个别字句,还有就是主席那个《沁园春·雪》,最有名的那首词、写得非常好的那首词,中间我爸爸也给他改动过一个字,他“原驰蜡像”那个“蜡”,

主席原来写的是肉月边的那个“腊”,后来我爸爸当时就问主席,就主席召见我爸爸那次,我爸爸问他说,您这个“腊”字怎么讲?后来主席说,那你看应该怎么讲呢?后来我爸爸说

这“腊”字可能就是比较费解,然后说能不能改成蜡烛的“蜡”,他这个蜡烛的“蜡”就是能够跟上面“山舞银蛇 原驰蜡像”,这个都是一个颜色的,可以能够对上,后来主席说,那你就替我改过来吧。

郑曼(臧克家夫人):跟毛主席的来往还是后来我才比较系统地知道一些,当初不太知道,他是很直的人,很率真的,怎么想就怎么说,从来不拐弯抹角。

告别了前半生的颠簸动荡,晚年的臧克家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他很少再写新诗,他依旧内心如火。

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老舍之子):克家老应该说在中国新诗界占有非常大的地位,是一个重阵。那么克家先生本人呢是很有特点的一个人,在所有的这些老作家当中最具诗人风格的。

郑曼(臧克家夫人):他是个作家,又是一个诗人,我非常崇敬他,我非常崇敬他。

郑苏伊(臧克家女儿):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他的笑脸,他永远都是笑对人生。

晚年的臧克家依旧写作,不过他不再从生活的动荡中寻找诗句,小院的安静生活让他体会了很多平凡的快乐。

晚年的臧克家像孩子一样天真单纯地生活着。1994年,他立下遗嘱,希望死后把骨灰运回故乡洒到老哥哥和六机匠的坟边。百年以后,他要重新做那个没有做完的童年梦。

杨牧

杨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为王靖献,出生于台湾省花莲市,当代诗人。

彼时台湾尚处于日本管制下,童年时代的杨牧也只认识台语、日语和部分阿美语。1946年,六岁的杨牧成为进入花莲市国民明义学校,开始学习国语,并接触了《血滴子》等汉语作品。高中时期,以“叶珊”为笔名,向诗歌杂志投稿。1966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70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1972年,将笔名从“叶珊”改为“杨牧”,由此也标志着他诗歌风格的转变。1984年,杨牧出版散文《交流道》。2012年,杨牧将诗歌授权给《中国新诗百年大典》,此后杨牧的诗集开始逐渐出版。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杨牧早年回忆录《奇来前书》。2020年3月13日下午,台湾诗人杨牧在台北市国泰医院去世,享年80岁。

中文名:王靖献

别名:杨牧(笔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湾省花莲市

出生日期:1940年9月6日

逝世日期:2020年3月13日

职业:诗人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

主要成就:2007年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2013年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代表作品:《完整地寓言》《交流道》《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人物经历

1946年,六岁的杨牧就读莲花市明义国民学校,为台湾光复后第一届国民学生,开始学习国语,在此之前仅读台湾方言、日语及少阿美语。1951年开始接触《血滴子》、《卧虎藏龙》等通俗小说。1952年小学毕业,就读花莲中学初级部,同届同学有王祯和,并开始阅读《水浒传》、《西游记》。1955年初中毕业,就读花莲中学高级部,开始从事翻译小说,同时参与刊物编辑。此时以「叶珊」为笔名,在《现代诗》、《蓝星诗刊》、《创世纪》、《野风》等诗刊投稿。

1959年四月《创世纪》改版,首次列名为编辑委员。同年九月进入东海大学就读历史系,后来因兴趣不合,转读外文系。此时的杨牧,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如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等等。1964年自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随后,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保罗·安格尔(PaulEngle)及其妻聂华苓创办的「国际写作计画」诗创作班,并艺术硕士学位。杨牧在爱荷华的前后期同学有余光中、叶维廉、白先勇、王文兴等日后引领台湾文坛的作家。爱荷华求学期间,杨牧对爱尔兰诗人叶慈有著比浪漫诗人更多的关注。叶慈中年之后浪漫精神的提升、对神人开系的探讨及现实社会的批判,影响了杨牧日后文风的改变。

接着杨牧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系、1970年获博士。此时越战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伯克利大学而是60年代反战运动的领导者,抗议美国政府介入越战。这使得杨牧感受到美国身为高度文明国家,却同时也投入血腥战争的矛盾。1972年后更改笔名为「杨牧」。在改换笔名之后,其作品风格亦为之一变;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多了一份冷静与含蓄,并且开始有了关心现实问题的作品。由忧郁沉静舒一己之怀,转而介入及批判社会。杨牧曾说:「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变即是死亡,变是一种痛苦的经验,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实。」这是杨牧开始关注社会人世的关键。1984年之《交流道》即随笔式地纪录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及批判。

在一九七七年《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中,编者引介杨牧的文字,尤其代表了文学界对诗人的普遍认知:“杨牧是位‘无上的美’的服膺者,他的诗耽于‘美’的溢出--古典的惊悸,自然的律动,以及常使我们兴起对古代宁静纯朴生活的眷恋”。

2020年3月13日下午,台湾诗人杨牧在台北市国泰医院去世,享年80岁。

个人生活

杨牧的祖父以前在台湾桃园种菜,以后迁到花莲。他父亲在花莲开一间印刷厂,家中有六个兄妹,有一个弟弟画画,两个弟弟念数学,一个妹妹念文学。

主要作品

《水之湄》(台北:蓝星诗社,1960)

《花季》(台北:蓝星诗社,1963)

《灯船》(台北:文星书店,1966)

《非渡集》(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再版(台北:晨钟出版社,1972)

《传说》(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以上为叶珊时期所著之诗集)

《瓶中稿》(台北:志文,1975)

《北斗行》(台北:洪范书店,1978)

《杨牧诗集Ⅰ》(台北:洪范,1978)

《禁忌的游戏》(台北:洪范,1980)

《海岸七叠》(台北:洪范,1980)

《有人》(台北:洪范,1986)

《完整的寓言》(台北:洪范,1991)

《杨牧诗集Ⅱ》(台北:洪范,1995)

《时光命题》(台北:洪范,1997)

《涉事》(台北:洪范,2001)

SusanneHornfeck、汪珏译,中、德文对照,《和棋》(PattbeimGo,台北:洪范,2002)

《介壳虫》(台北:洪范,2006)

《杨牧诗集Ⅲ》(台北:洪范,2010)

马悦然译,中文、瑞典文对照,《绿骑:杨牧诗选》(Dengroneriddaren,台北:洪范,2011)

《吴凤》(台北:洪范,1979)

《叶珊散文集》(台北:文星,1966);再版(台北:洪范,1977)

《杨牧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1975)

《年轮》(台北:四季出版社,1976);再版(台北:洪范,1982)

《柏克莱精神》(台北:洪范,1977)

《搜索者》(台北:洪范,1982)

《交流道》(台北:洪范,1985)

《飞过火山》(台北:洪范,1987)

《山风海雨》(台北:洪范,1987)

《一首诗的完成》(台北:洪范,1989)

《方向归零》(台北:洪范,1991)

《疑神》(台北:洪范,1993)

《星图》(台北:洪范,1995)

《亭午之鹰》(台北:洪范,1996)

《下一次假如你去旧金山》(台北:洪范,1996)

《昔我往矣》(台北:洪范,1997)

《奇莱前书》(台北:洪范,2003)

《人文踪迹》(台北:洪范,2005)

《掠影急流》(台北:洪范,2005)

《奇莱後书》(台北:洪范,2009)

《TheBellandtheDrum──ShihChingasFormulaicPoetryinanOralTradition》(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3),译名《钟鼓集──毛诗成语创作考》

《传统的与现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再版(台北:洪范,1979)

《文学知识》(台北:洪范,1979)

《文学的源流》(台北:洪范,1984)

《陆机文赋校释》(台北:洪范,1985)

《隐喻与实现》(台北:洪范,2001)

《失去的乐土》(台北:洪范,2002)

《叶慈诗选》(台北:洪范,1997)

《英诗汉译集》(台北:洪范,2007)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台湾小说家、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吴明益:杨牧经常在湖畔、绿荫下上课、带学生读诗、赏诗,是东华大学开放校风的象征。

当代诗人陈黎:“整体来讲,杨牧的诗歌立足于中国(加上西方)的抒情传统,在看似古典的、委婉典约的风格中,蕴含极大的张力、爆发力仅从文学创作的艺术性成绩来讲,我想杨牧老师或许可以称作台湾第一人。”

顾城,(1956—1993),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1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2微微的希望

我和无数

不能孵化的卵石

垒在一起

蓝色的河溪爬来

把我们吞没

又悄悄吐出

没有别的

只希望草能够延长

它的影子

3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4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5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

6规避

穿过肃立的岩石

走向海岸

"你说吧

我懂全世界的语言"

海笑了

给我看

会游泳的鸟

会飞的鱼

会唱歌的沙滩

对那永恒的质疑

却不发一言

7在夕光里

在夕光里,

你把嘴紧紧抿起:

"只有一刻钟了"

就是说 现在上演悲剧。

"要相隔十年 百年!"

"相距千里 万里!"

忽然你顽皮地一笑,

暴露了真实的年纪。

"话忘了一句。"

"嗯 肯定忘了一句。"

我们始终没有想出

太阳却已悄悄安息。

8摄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9雨后

雨后

一片水的平原

一片沉寂

千百种虫翅不再振响

在马齿苋

肿痛的土地上

水虱追逐着颤动的波

花瓣、润红、淡蓝

苦苦地恋着断枝

浮沫在倒卖偷来的颜色……

远远的小柳树

被粘住了头发

它第一次看见自己

为什么不快乐

10别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出自近代诗人顾城的《一代人》,是一首只有两行的小诗,作于1979年4月,发表于《星星》1980年第3期,后收录于作者诗集《黑眼睛》。全诗原文如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一代人》是朦胧派诗人顾城于1979年在北京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较广。它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顾城是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在《一代人》这首诗中,黑夜与光明形成的色彩反差里,所有的情绪都通过黑色的眼睛来表达。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能表现出那个黑暗的社会里,顾城渐渐成长成为一个坚强的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的不屈与探索精神将支持他通过扭曲的黑暗社会,寻找到属于他的人生乌托邦。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充分地体现了顾城诗歌的艺术特色,在意象的营构上匠心独具。诗人采用了与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相关的意象,用出人意料的组合表达了他对世界、生活、生命的新鲜体验。

短短的两句诗,概括出了一代人的心理历程,表达出对黑暗政治的否定、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有力地证明了诗是精粹的艺术。它的思想内容的高度凝炼和艺术表现上的高度提纯,使它具有小说、散文等文体所不能有的力度和容量。

参考资料  -一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77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