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

《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第1张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先河,不是浪漫主义先河。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的是《楚辞》。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15国风,民间歌谣,;雅——大雅和小雅,宫廷颂歌;颂——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诗经其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

诗经名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解读: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饥渴难耐之时,别人赠与他木瓜或者桃李之类的鲜果以解渴或者止饥。但受惠之人并非就此忘记了这滴水之恩,而是以涌泉报之——拿出随身携带 贵重的美玉相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解读: 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充满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这是在抒发抑郁孤独的心情。知音难觅,所以要珍惜朋友,多理解他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解读: 小心谨慎,好像走在深渊边上,好像走在薄冰冰面上。这是在形容做事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如果我们能有这种如履薄冰的态度,就能办好每一件事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解读: 悲伤啊,父母生我养我多么辛苦。感恩和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父母的辛劳都是儿女前进的动力和情感的依托。孝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读: 其他山上的石头,也可以用来为我雕琢美玉。善于向别人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聪明人的选择。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解读: 既明辨是非,又聪明过人,这样的人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我们现在常说明哲保身,就是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这样才能在社会中不伤害他人,而又很从容地生活。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解读: 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但是言语上的污点,是无法收回删去的。所以,说话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言,不能因为一时生气就说出伤人的话,那样的伤害是无法磨去的。

不忮(音置)不求,何用不藏?

解读: 不抱怨不嫉妒,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善呢?与人交往,最好的法则就是不要去要求他人,这样也就不会伤害他人了。

予其惩,而毖后患。

解读: 我要将过去的错误作为警戒,以防止后来再犯错。现在说“惩前毖后”,就是要不断吸取过去的教训,纠正以后的行为。这样以前的错误才会变得有价值。

诗经故事

诗经的整理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据说孔子参与选编过《诗经》。由于年代久远,《诗经》作者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可以肯定,这本书是经过很多人改编的。

一般认为,《诗经》最初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对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一致的情况。可以认为,它是由官方制作的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

坦率的生活

《诗经》与以往民间流传的诗歌有所不同,它很少幻想和虚构,而是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直接反映人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自然、淳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尚且可以做到如此真实,我们的生活也未尝不能做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觉得社会过于复杂,害怕受到伤害,不愿意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人看,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拒绝虚假。当我们尝试着敞开心扉,将那层把别人隔于千里之外的面具拿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本身并没有过多的负担,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来源:敬一书院

现实主义,因为反应的大多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百度上有个全的,我手机没法复制网页

《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 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 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 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 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 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政治风 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 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 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 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

静女如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

不是。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诗经中最唯美的诗如下:

野有蔓草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一美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首恋歌,写在一个零露未干的清晨,男子在田野草蔓间与女子不期而遇,一见倾心。邂逅总是美好的,而邂逅美人的地点在带露的蔓草间,正合我意,让此诗浪漫而唯美。

《唐风 ·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绸缪》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傍晚到入夜的过程,再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7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