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寓意是什么?

冬奥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寓意是什么?,第1张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已经在鸟巢举行了,而在冬奥会闭幕式中折柳送别这一环节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浪漫的。因为这个表演给人一种非常唯美的感觉。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时很多诗人都会用柳树来表达相思之情,所以在冬奥会上用折流来表达对国际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分别仪式,而这折柳送别的节目也是属于中国的浪漫,这样表达了中国对外国友人的不舍之情。

而折柳送别中的柳的是绿色的,而绿色代表的是希望和生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在我们的人生旅程当中,一定要向前看,要有希望要有追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悲伤和不开心,但是这也是一个让我们成长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向前看,应该抱着希望去不断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这个折柳送别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而这也表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因为中国的文化是非常含蓄的,而这种难说难分之情也是表达的非常委婉含蓄,但是这种思念之情也是能够完美的表达,因为这就是中国式的美好。这柳松碧的含义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博大精深,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华的文化魅力是非常的深厚的,所以也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国的浪漫。

在古代,当友人分别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柳树去表达分别的离别之情,虽然分别是非常忧伤的,但是柳树也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所以选择折柳送别也体现出了一股朝气生命和希望。柳树是非常具有实用环境的能力,同时有柳树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书也是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生命力也是非常的旺盛。而这种浪漫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这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浪漫。

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是冬梦。如下:

北京2022北京冬奥会的标志上面是一个冬字,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好像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中间部分是BEIJING2022的字样,是代表这届冬运会是2022年在北京举办的,下部是奥运五环的标志。

该标示以中国书法“冬”字为创作主体。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

相关介绍:

设计者林存真表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也带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因此最终选择了汉字作为最核心的形象表达。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接受记者采访说:冬呢又是冬奥会的一个关键的特征,它就在冬季举办的冰雪运动,所以“冬”字是一个很好的对冬奥会的提炼和概括,所以我们就用“冬”这个汉字来做。

它的表现形式是书法,因为本身书法是中国最高的艺术境界之一,书法又非常的灵动,也带有速度感,它也带有韵律,其实跟运动是很相像的,所以我们就把书法里面流畅的韵律,和冰雪运动的状态结合在一起。

12月15日晚,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王禹)经历了一年多的等待,15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会徽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其中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一经亮相,其自上而下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究竟要传达何种寓意以汉字“冬”为核心的设计,又凸显了怎样的文化底蕴

据了解,会徽设计征集工作自2016年7月31日启动,至2016年11月30日16时截止 ,共收到设计方案4506件,数量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征集的22倍。设计方案来自世界各地,在经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修改深化、评议沟通、法律查重、呈报审批六个阶段后,最终“冬梦”脱颖而出。

机缘巧合的是,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的作者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同时还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

在谈及为何两次均是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时,她表示:“‘冬’字是一个方向,无论是文字还是书法,都有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申办徽和会徽缘自同一个‘冬’字,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展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的作者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同时还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

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 赛场 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会徽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 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 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丝带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正在北京就读研究生的翟浩然告诉记者,会徽的发布让他更加期待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会徽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冬’字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汉字,也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会徽将它演绎得那么色彩斑斓,我现在更期待4年以后的北京冬奥会了!。”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发布对留学生廖新来说则有着更加不同的意义:“我们国家举办的冬奥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标识,并且把中华文化深深地融入其中。以后我可以很自豪的向我的朋友介绍北京冬奥会会徽!”

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发布。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来源:新华网

目前正从事与冰雪赛事相关工作的王翔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发布,意味着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新阶段,“作为一名北京人,我要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从自身做起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说。

出席发布仪式的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总教练赵宏博认为,会徽代表了一个时代和一届奥运会的精髓。“(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则是中国文化最经典的诠释。它色彩的搭配,包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两个会徽的交相呼应,非常有意义。”

作为一名曾经的奥运选手,李妮娜则显得更为激动:“每一次参加奥运会,会徽对于我来说都是美好的记忆。尤其是这一次在自己的国家举办,所以今晚在看到会徽的时候感到非常激动。”

据北京冬奥组委会介绍,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仪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尹力 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 单项体育图标设计者杭海解读道,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汉字和书法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易于理解;对于外国人来说,虽然未必认识这是什么字,但可以理解书法这种抽象表达所传递出的情绪。

他认为这是中国继北京2008年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后,在2022年冬奥会上,为奥林匹克遗产贡献的又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点和内涵的会徽。

北京冬奥会会徽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越来越多,通过用汉字的元素“冬”来设计冬奥会会徽,是让世界了解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美感和敬意。

国际设计协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认为,这个会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他说:“这个会徽呈现了中国文化,即便是不懂中文的人,也能看出它与中国文字和冬奥主题符号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它看起来非常国际化,对于国际受众来说,他们不仅很容易看出这个会徽呈现的中国元素和运动元素,也能看出它呈现的是冬季运动。它会成为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会徽。”(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983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