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新冠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什么学术委员会

柳叶刀新冠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什么学术委员会,第1张

柳叶刀新冠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医学学术委员会。《柳叶刀》当然是一份医学期刊。但托马斯·威克利(ThomasWakley)创刊时有更大的雄心壮志,那就是打破当时庞大的医学势力,尤其在伦敦,在他眼中这些势力是完全腐败的。试图从中得出结论,那就是《柳叶刀》是一本期刊,同时也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本质上具有革命性的理念。当然,这种理念与那个时代完美契合,我指的是1823年的浪漫主义时代。提到浪漫主义时代,人们会想到优美的湖畔诗歌和美丽的花朵。但实际上,浪漫主义时代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因为它充斥着对工业革命的幻灭。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有谁能提供一些关于<<国家地理>>杂志的简介

最好是中英文对译的啊!

谢谢了!!

解析:

teacherblog/blog/3505/archives/2006/55693s

发明家贝尔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人类的交流,更在于他革新性的精神所带来的意义。这同样体现在对《国家地理》的影响上——他的两项决定为《国家地理》奠定了日后发展的基础:一是推行了会员制,将杂志卖给每一位想入地理学会的人,买杂志就是入学会、交会费,这为《国家地理》日后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创建了独一无二的模式;二是大胆起用了只有23岁的年轻教师葛罗夫纳。葛罗夫纳上任后一改《国家地理》的传统编辑模式,将版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让给,精美绝伦的大所造成的巨大视觉冲击效果使它迅速引起读者的关注,加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朴素的自然状态,《国家地理》很快以它傲视全球的视角和广阔的思维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杂志业。

发明家贝尔所倡导的革新精神为《国家地理》注入了永恒的活力。1910年,《国家地理》采用黑白与淡彩的照片和生动的插画;30年代,《国家地理》开始使用莱卡相机和柯达底片;1959年,《国家地理》固定用彩色照片制作封面,60年代,《国家地理》的领域开辟到了太空和海底世界。而到了70年代,杂志的领导层则再次打破了坚持几十年的传统,率领杂志迈向具有争议性的领域,开始报导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等课题。同时,唯美的风格又让它显得卓尔不凡。《国家地理》近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苛刻,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记者在这里诞生,而那些有灵魂有 的作品则往往代表了一种标准。它对文字的要求同样严格,它讲究字字珠玑,强调文字与的和谐。它注意带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性,更是艺术感。创新而非迎合,唯美但绝不自赏,把握时代脉搏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也使它吸引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爱好者。

这种革新的精神同样表现在其所取得的巨大的商业成功。《国家地理》的会员制使它在全世界发展了上百万的会员,它的核心品牌战略使它的产品由期刊推广到图书、印刷品、库及教育产品、地图、电视节目、网站、CD-ROM电子产品乃至日用品,它的淡**方框和“NationalGeographic”的字样被人们所熟知。这也使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盈利组织。它同时注重发行和国际化,在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和适应潮流的国际化方面都颇有建树。尽管不断有人强调“强势媒体”的文化侵略性,但却不能改变它日益扩张的势头——《国家地理》在全球的发行量已接近千万。

世界各地的地理杂志当然不只有《国家地理》,英国的《地理》杂志、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德国地理杂志《GEO》以及法国的《科学与生活》,都是倡导自然和人文的刊物,但由于地域性强的特点使得这些杂志的读者群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之内。中国的地理杂志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最出名的当属背靠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中国国家地理》。这本脱胎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识》的杂志一直以科普内容作为主线,即便在改版后仍坚持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中国国家地理》靠发行为主要收入,这使它骄傲地宣称内容的独立性,而作为第一家向海外出售版权的刊物也使它对未来的发展颇有雄心,但脱胎于科普刊物的《中国国家地理》显然在内容上科普多于人文,典藏性大于时代感。这便不难理解在美国《国家地理》和另一本中文地理杂志《文明》在如火如荼地做着伊拉克专辑时,《中国国家地理》仍然在不紧不慢地介绍着古老的圆明园。在2002年9月之后,与《时尚旅游》杂志的版权合作,已经让这个充满魅力的**方框出现在了中国。

没有人能否认《国家地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它一贯彰显和坚持的革新与唯美,这是这本杂志始终如一坚持的气质。

独家堪称无人能及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建之初只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科学杂志。从1979年起,该杂志开始以地理为切入点,融入了新闻、生态、环境和人文等多种因素,成为大众杂志。此后,该杂志照片水准一直很高,文字浅显易懂,同时具有文学特质。

为追求和文字质量,该杂志不惜巨资投入。看过美国《国家地理》的人都知道,其上刊登的照片绝不是在一般杂志中所能看到的,拍摄者往往需要亲身前往常人难以到达的环境,以特殊手法进行拍摄。例如,该杂志的摄影师要近距离拍摄凶猛的野兽,或潜入深海。

美国《国家地理》平均每年要拍摄和撰写150个专题故事,为此,在世界各地的签约摄影师旅行里程超过100万英里,每个专题都需要耗费几百个胶卷,每幅刊出的,都是从上千张候选照片中选出来的。至于拍摄本身,甚至可以与拍**相提并论。

1992年,为了在西伯利亚做深水拍摄,该杂志的摄影师克里斯托夫把价值100万美元、重达15吨的摄影器材运至贝加尔湖,总共动用了171个箱子,而最终只刊出6张照片。1995年,为拍摄一个关于恐龙的报道,摄影师皮奥斯和助手托运了42个箱子,仅托运费用就高达6位数。

然而,一些评论人士也认为,尽管实力强劲,但在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时代,美国《国家地理》也仍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这也是该杂志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制造“眼球效应”的原因之一

日本大学生不看哲学书(深入现场)

《哈利·波特》在大学生中很流行。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刘锦鸿 苏越

记得在中国读大学的时候,最喜欢逛书市。每逢这样的日子,带上自己仅有的那点零花钱,可以在书市上泡一天。大学里的书市似乎永远是那么热热闹闹。然而到了日本情况就不同了,日本的大学里永远是冷冷清清,不要说书市,连人都看不见几个。那么,日本大学生是不是不喜欢掏钱买书呢?他们平时看不看专业以外的书?都看些什么书?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对日本大学生的读书现状进行了采访。

文化节卖吃卖穿不卖书

虽说日本大学没有书市,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祭”,也就是国内大学经常举办的“文化节”。在中国,大学文化节上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搞书展和摆书摊。记者本以为,在日本大学的文化节上可以找到很多书,于是赶到一所大学参加了他们的“文化祭”。

令记者大失所望的是,日本大学的“文化祭”只卖吃、卖穿,不卖书。在失望的同时,记者也初步体味出了一点日本大学与中国大学的不同。在日本,学生除了上学之外,打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平时很难在学校里看到学生的影子。所以,与中国大学里书店林立的景象不同,日本大学里很少有卖书的。

书太贵,大多数人都不买书

日本物价高是全世界有名的,有两样东西更是以贵闻名,第一是水果,半个西瓜要花掉近80元人民币;第二便是书。在日本,书的价格比起其它同类印刷品(如期刊、杂志)的确要贵得多。日本的书通常包装精美,纸质优良,一本小小的可以塞进口袋的随身“文库本”基本上要花掉500—6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40元左右)。这个价格可以买一本很大很厚而且精彩的时尚杂志或是漫画册了。因此,在调查中,当记者问到在校的大学生花多少钱买书时,他们都表示,除了杂志和漫画册,基本不买书。而买杂志、漫画的钱一年也至多1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700元左右)。这些钱比起日本的高物价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他们把更多的钱用在买衣服,吃饭和娱乐上。可以说日本的大学生并不喜欢买书看。

不买书,并不意味着日本大学生不看书,他们更喜欢选择去图书馆借书看。那么图书馆的书是否能够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呢?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学和城市的图书馆,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日本图书馆藏书还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市面上流行的书,甚至类似于《吸血鬼大全》、《五行风水大全》的书都有。可以说,只要能在图书馆借书,不买书也没关系。

除了去图书馆借书看,日本大学生还喜欢到书店里“站着看书”。日本的书店里永远是顾客济济,真正买书的不多,几乎都是站在店里看书的人,他们有的是嫌书贵,不想买只想看,有的是到这里打发时间。因为怕赶走客人影响书店的声誉,并使书店显得太冷清,所以,书店一般都默许不买书的顾客在店里看书。有了这个便利,大学生们自然不会放过。

时尚杂志和漫画最受欢迎

虽然有图书馆和书店的免费书可以看,日本大学生的兴趣却似乎并不广泛。在调查中,当记者问到他们喜欢看什么书的时候,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是漫画。日本是世界上的漫画大国,大学生都喜欢自己的“国粹”也无可厚非。一位日本右翼作家的系列漫画《新傲慢主义宣言》和《战争论》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除了漫画,日本大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时尚杂志了。刚刚毕业不久的松田惠美(24岁,保育员)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时也表示,每月买书的钱都“奉献”给时装杂志了,花六七百日元就可以买一两本时装杂志。除此之外,她还受妈妈的影响,偶尔会读点赤川次郎的推理小说。她说,她每月买书都不超过1000日元,而且她从来不去正规书店买书,她只去被称为“BOOKOFF”的打折店里买。

小说、名人传记也颇受青睐

除了各种各样的时尚和漫画杂志之外,小说类的书也很受日本大学生的欢迎,其中首推推理小说和写实小说。除了《哈利·波特》这种席卷全世界的书之外,日本大学生看的大多是日本本土作家的作品。

说起日本作家,大学生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夏目漱石,村上春树和大江健三郎也很有大学生缘。近来,以江国香织为代表的作家的人气也正急速上升。她的作品《冷静与热情之间》很受大学生们推崇。

名人传记也很受大学生的青睐。中国观众熟悉的木村拓哉等影视明星的自传

出一本卖一本,很多大学生都把书里的内容当成重要的闲聊话题。

另外,写实小说也是大学生们喜欢的一类书籍。从一定的角度来说,日本这个民族是比较压抑的,在金钱至上、社会生活节奏很高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压力,很容易就会走向极端。每天电视新闻里几乎都有自杀或是杀人案件。最近轰动日本的12岁少年杀害4岁儿童的案件中,少年本身精神鉴定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一种纯粹的压力过大的发泄。像这样反映日本现实问题的小说在日本年轻人中走红,说明他们对自己所生存的社会还是很关心的。

哲学高深莫测,大学生都敬而远之

那么,日本大学生看不看哲学一类代表社会思潮的书呢?经过采访,记者得出答案,日本大学生除哲学专业的学生外,普遍不喜欢看哲学类的书。这类书在日本大学生眼里是十分高深的,如果有哪个学生不是哲学专业的却在看哲学类的书,就会被周围的同学当成怪人。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本浅显的哲学入门书籍,在中国大学生中曾流行一时。这本书虽在日本也有发行,影响却远不如在中国的大。

在采访中,有几个大学生也表示自己曾经听说过这本书,但是认为哲学类的东西太难懂,没兴趣看。在采访过的十几位大学生中,只有一个人看过一本哲学方面的书,书名居然叫《维尼熊的哲学》,不知道这算不算一本真正的哲学书。总之,日本大学生对哲学类书籍的态度基本是敬而远之。

日本大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太关心国外的事

作为亚洲近邻,日本大学生是否读中国方面的书籍呢?采访结果令记者大吃一惊。日本大学生对中国的了解近于无知,如果一定要说出点什么的话,他们仅限于知道中国的麻婆豆腐、长城、上海和桂林。其中一位大学生的话更令记者震惊。当记者问到他有没有来过中国时,他告诉记者没到过中国。于是,记者问他有没有去过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他说去过台湾。记者问他知不知道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他只是非常迷惑地看着记者,那种表情似乎在说,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的确,日本大学生对国际政治就像对哲学一样不感兴趣。当记者问到他们了解韩国多少时,他们也只说出了泡菜而已。

但让记者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日本大学生对朝鲜非常关心。在他们看来,朝鲜半岛的核问题比今年春天的SARS更接近自己。而对于欧美,虽然日本人自诩不是亚洲国家而是西方国家,但也许离得太远,大学生们同样不太关心,在中国大学生里可以经常听到的关于美国选举制度的异常激烈的讨论,在日本大学里肯定听不到。

当然也有被中国文化吸引的人,正在读大学三年纪的町田清香就非常喜欢关于中国茶的书,她一口气说出了《中国茶读本》、《品中国茶的杂学》、《中国茶的愉快时光》和《中国茶的更高境界》等书名。她说,日本摄影师岛尾伸三的摄影作品《中国茶读本》,在日本很受欢迎。▲

在淳久堂书店,新上架的小说很受当地大学生的欢迎。

刘锦鸿 摄

清兵卫与葫芦

这是一篇思想深刻、描写细致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清兵卫的命运令人同情,前途令人担忧;家长的武断专制、扼杀个性的做法更令人气愤。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将——

1.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注重发展自己的个性。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继续创作《速夫之妹》、《荒娟》等小说。1910年,与有岛武郎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才华,为文艺界所瞩目。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作者从此进人创作旺盛时期,《在城崎》(1917)、《佐佐木的场合》、《好人物夫妇》(1917)等名著,以及历史小说《赤西蛎太》(1917)相继问世。

从1921年开始,他着手写他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历时15年之久,于1937年完成。这是他的代表作,写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与苦闷的思想道路上的探索历程。主人公时任谦作是祖父和母亲的私生子,在兄弟间一直遭受歧视,在母亲死后,他与祖父及其年轻的妾共同过着寂寞的生活。为从事文学事业与父亲发生冲突,婚后又发现妻子不忠,便独自流浪,最后在旅途中病倒。妻子赶到时,只见病床上的丈夫睁开柔和而充满爱意的眼睛。

他后期的作品还有《万历红瓷瓶》(1933)、《台风》(1934)、《早春的旅行》(1941)、《寂寞的一生》(1941)以及战后创作的《灰色的月亮》和《被腐蚀的友情》等。

二、相关知识

1.白桦派——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由以文艺刊物《白桦》(创刊于1910年)为中心的作家与美术家组成。他们主张新理想主义为文艺思想的主流,因此也称为新理想派。

20世纪初在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已逐渐趋向末流,成为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大部分贵族子弟学校出身的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此表示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帜,独创一派。参加这一派的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有岛生马、志贺直哉、木下利玄、长与善郎等人。

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一文中提出:“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运动。”他主张“通过个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这是紧接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思潮之后的新的主观主义运动。他们的理想无一定的方向,仅以个人与个性的成长作为运动的口号。除了这一根本主张,流派中主要的成员,绝大多数在道德与伦理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富有人道主义的色彩,因而容易被看作一种人道主义者的团体。他们反对文学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流派,也自称精神的自然主义者。这一派的作家,有的站在严正的现实主义的立场,有的则具有空想的非现实主义的倾向。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的资产阶级文学,曾哺育了不少在思想上艺术上处于高峰的作家。他们是彻底自由主义的个性尊重者,能够从各种旧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作品的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许多创新。直接受白桦派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有以剧作家仓田百三、诗人千家元口等为首的一大批知名作家,还包括后来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江马修等人。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接受了欧洲19世纪文艺思潮的影响。属于白桦派的上层社会青年知识分子,摒弃了自然主义文学对现实生活所作的阴暗的描写,充满发挥个性的光明与希望。以1914年所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民主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强烈地影响了日本。日本知识分子对人类光明的理想与不断前进的可能性怀抱希望。白桦派的文学艺术在这种思潮下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大正时期文学的主流,并给以后的日本文学留下深远的影响。

由于有岛武郎倾向于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张,与白桦派唯心主义的观念逐渐地发生矛盾。这一流派的主持者武者小路实笃从事组织空想的“新村运动”,遭到失败。1924年的东京大地震导致了《白桦》的停刊。特别是唯物主义思潮的发展,使白桦派的文学艺术思想逐渐衰微。

2.志贺直哉的作品主要取材于个人身边琐事,通过点滴的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日本现实的黑暗,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倾向。《到网中去》(1910)描写了一个被封建旧礼教束缚的普通妇女的生活艰辛痛苦,表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十一月三日午后的事》(1918)以目睹一次日本士兵法西斯式的军事训练的惨状,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晚年的《灰色的月亮》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5),用列车中习见的小事,表现了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志贺直哉文笔清新隽永,生动洗练。他的描写像水墨画一样,以寥寥的几笔勾画出生动的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因此,他在近代日本文学中是一位颇具特色颇有影响的作家。

融入文本

一、跨越障碍

1.字音字形

热衷(zhōng) 茶卤(lǔ) 熠熠(yì) 檐(yán)廊

呵叱(hē chì) 喘(chuǎn)气 干涉(shè) 战战兢兢(jīng)

砸(zá)碎 校役(yì) 乖觉(guāi jué) 薪(xīn)水

隐瞒(mán) 嘀咕(dí gu)

2.词语注释

[热衷] 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战战兢兢] 形容因为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了。

[乖觉] 机警、聪敏。

[寄托]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3.多音字辨析

觉:读jué时,可组“乖觉、听觉、觉得、不知不觉、觉悟”等词;

读jiào时,可组“睡觉”等词。

二、整体解读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第一部分:交代了清兵卫的爱好发生了改变,抛出悬念。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看过了。

第二部分:交代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客人说。

“这样的好呀。”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就谈到了葫芦。

“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出色的呢。”清兵卫的父亲说了。

“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

“又大又长。”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

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

“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

清兵卫沉默了。

第三部分:突出清兵卫独立的个性。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捧坚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

“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第四部分:记叙了文章的中心事件——教员没收了清兵卫最钟爱的一个葫芦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第五部分:交代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清兵卫放弃了自己对葫芦的爱好,又热衷于绘画了,但结局难料。

抛出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清兵卫和葫芦断了关系”?

清兵卫制作葫芦的方法独具一格。

清兵卫把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错看作葫芦,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连他自己都吃了一惊。

“总是呆呆地”突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

这里极力描写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更加深了读者的疑问:既然这么喜欢葫芦,为什么又放弃了这个爱好呢?

写清兵卫独立的个性,他只喜欢形状周正的平常的葫芦。

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独特看法,为下文写清兵卫挑选的葫芦最终卖了六百元作铺垫。

借客人与父亲的对话,表现客人与清兵卫的父亲对清兵卫不了解,而且他的父亲还很专制,为下文写悲剧的发生作了铺垫。

一个天天到街上看葫芦的孩子,能够对某个葫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个葫芦就显得与众不同了。“急匆匆”地“跑回家”“拿钱”表现他急于得到葫芦;“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表明他急于对葫芦进行一番创造。

清兵卫把葫芦带到学校,并在修身课上摩擦,被教员发现,引出了下文。

教员的“生气”,并不是因为清兵卫上课违反纪律,而是加入了个人的“好恶”——“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于是他就要“借题发挥”了。

表明清兵卫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事实证明,清兵卫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厄运”最终还是降临了。

清兵卫的父亲的简单、粗暴的做法令人发指。这种做法最终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清兵卫的父亲还“一个一个”地“砸碎”了葫芦,其实,他破坏的是孩子的审美力与创造力。

交代“葫芦”的去向——先被校役以“五十元”的价格卖给了古董商,又被古董商以“六百元”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富家,突出了这只葫芦的价值,使悲剧的意味更浓。

这一段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结尾一句意味深长:清兵卫对绘画的爱好会不会像他对葫芦的爱好那样短暂呢?会不会又一次迫于“武力”而改变呢?

三、问题研讨

1.作者运用哪些材料表现了小说的深刻的主题?

作者先后运用以下材料表现了小说深刻的主题:清兵卫对葫芦的热衷;清兵卫对葫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清兵卫上课摩擦葫芦被教员发现;教员进行家访,导致清兵卫的父亲砸碎所有的葫芦。总之,作者既正面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鉴赏力、创造力,又从侧面表现了清兵卫的审美力,以及周围的人对他的不理解,并最终葬送了他的爱好,从而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批判封建家长制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唤发展个性,尊重个性。

2.文章结尾写过:“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你认为清兵卫热衷绘画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

清兵卫热衷绘画的结局是在家长粗暴的干涉下又一次放弃。

依据是:清兵卫热衷葫芦,就是在家长粗暴的干涉、武力的胁迫下,不敢再坚持而放弃的;文章结尾的“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表明清兵卫热衷绘画的前途堪忧。

3.这篇小说有哪些简练传神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甲生:对于客人的批评,清兵卫只是淡淡的一句“这样的好呀”,这足见他的执拗。

乙生:当教员没收了心爱的葫芦,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既生动地表现了他惊愕、害怕的心理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又强调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大。

丙生:面对父亲的呵斥,“清兵卫沉默了”,作者的用词多么凝练、精妙,把清兵卫在有理无处辩的情况下执拗地坚持己见、不愿屈服、不予理会的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而当揍他、辱骂他的父亲“一个一个”地砸碎他心爱的葫芦,清兵卫“只是脸色铁青,不敢做声”,经历了震惊、恐惧、痛苦和绝望之后,他认命了,永远地放弃了自己的喜好。

师评:好。正是这些简练传神的神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塑造了清兵卫这个鲜明生动又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4.以图表形式写出清兵卫和周围人的关系以及他的表现。

四、语言品析

1.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由于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每次”、“总是”“呆呆”地“望”,哪怕是这个店铺“仅仅”门口挂着葫芦,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2.“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粗体词语表明了什么?)

清兵卫为了买一个葫芦,“急匆匆”地“跑”,“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表明清兵卫对这个葫芦的喜爱,生怕这个葫芦被别人买走。“跑着回去”则表明清兵卫急于对这个葫芦进行一番改造。

3.(父亲)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的父亲的做法导致怎样的后果?)

清兵卫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最终

问题一:中国有哪些科幻杂志 1、《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发行量高达50万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曾获得“世界科幻协会最佳期刊奖”,并入选“中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弥久新的金牌。《科幻世界》以发表科幻小说为主,所设立“银河征文奖”是中国科幻业界内代表中国科幻整体水平的最高奖项。国内知名科幻作者,皆在此受到全中国科幻爱好者的瞩目。

科幻世界系列共包括五本杂志(到处都有,很容易买到):

《科幻世界》收录国内精品短篇科幻小说,算是普及本。每月16~20日上市。

《科幻世界・幻想小说译文版》收录海外经典奇幻(明年上市,大约逢双月初出刊》

《科幻世界・译文版》单月初上市,收录海外精品科幻长篇。

《科幻世界・飞》现在改成国内奇幻小说专版了,以九州系列为主打,月刊。

《科幻世界・惊奇档案》每月20日左右出版。介绍幻想最新动态。全彩。

2、《科幻・文学秀》以科幻为平台,泛幻想写作的风格和精美的配图,汇集了国内幻想文学界一大批优秀作者,其中包括大角、柳文扬、七格、燕垒生、拉拉等幻想文学界的“大腕”人物。据悉,《科幻・文学秀》已于05年2月25日正式上市。

3、《科幻大王》

suyiwei

4、《世界科幻博览》

fjpjc

zhidaobaidu/5wjDma

问题二:世界著名科幻杂志有哪些? 著名的科幻小说:・动物庄园(动物农庄) ・一九八四(1984) ・安德的游戏 ・安德的影子 ・天外细菌(死城) ・霸主的影子 ・太空闪电战 ・程序员法则 ・猫人 ・千年虫人 ・原始动力 ・黑客江湖 ・死者代言人 ・师士传说 ・泰山出世 ・泰山之子 ・猿朋豹友 ・地球杀场 ・海豚岛 ・繁星若尘 ・星空暗流(太空潮) ・基地与地球 ・日暮 ・侏罗纪公园 ・喀迈拉的世界 ・星球大战之杰迪武士归来 ・世界之战 ・ 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 ・ 星球大战之新的希望 ・八十天环游地球 ・ 小兵传奇 ・亚尔斯兰战记 ・亚尔斯兰战记Ⅱ bookkanunu/files/sf/经典的科幻作家作品这里基本上都有。

问题三:国内外有哪些著名科幻类杂志 就科幻世界。自己买吧,有两种,一种国内一种译文版的。

问题四:科幻书有哪些? 国内:《三体》系列、《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与吾同在》、《十字》、《2066之西行漫记》、《地铁》、《红色海洋》、《人生不相见》(合集)、《达尔文陷阱》(合集)、《天命》、《天意》、《银河之心・天垂日暮》等等 杂志:《科幻世界》《新科幻》

国外:《基地》系列、《我,机器人》系列、《拉玛》系列、《安德》系列、《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恐龙文明》系列、《沙丘》系列 《天堂的喷泉》《2001太空漫游》《月海沉船》《童年的终结》《深渊上的火》《天渊》《真名实姓》《莱博维兹的赞歌》《宇宙过河卒》………………

以上是我总结的长篇,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请大家补充,楼主还可以买一本《科幻世界》看最后几页,上面有很多科幻书刊。

问题五:国内目前只有科幻世界一家科幻杂志吗 一、《科幻世界・译文版》是《科幻世界》杂志的一个子项目,主要向国内读者译介国外科幻/奇幻文学精品。前身为此前在科幻迷中广受好评的《科幻世界增刊》,每月发行一期,单月为科幻题材,双月为奇幻题材。 二、《科幻世界》创刊于一9漆9年,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有数据显示《科幻世界》发行量最少的一期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万;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曾获得“世界科幻协会最佳期刊奖”、“中国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并入选“中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双奖期刊”,曾承办过一99一年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久弥新的金牌。杨潇,阿来,秦莉曾先后任杂志社社长,其中阿来任社长期间曾以《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

问题六:科学杂志有哪些?急!!!!! 国内科学杂志

《科学画报》月刊

主要栏目有:当代科技、热点聚焦、科技未来、科学生活、科技博览、科技新产品、科学文艺等,内容包括科技前沿、科学发现、科技广角科技畅想、未来天地、生活创意、医学新知、电脑广场、大千世界自然之谜、科技争鸣、百科珍闻、遥望星空、科学小说。

《科学中国人》月刊

主要栏目有:

人物栏目:报道科学家的成才之道及知识分子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热点测温、中国论坛:关注我国科教领域的热点、焦点,并配以国内最权威专家的评述;

科学前沿: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及学术动态;

科技博览:介绍最新科学知识、高新技术及产品;

人与自然:关注环保、生态,重视人与自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科学考察为主;

异域来风:系列介绍世界著名高校、世界顶级科学杂志最新重要文章及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最新思想、观点。

《人与自然》月刊

为云南教育出版社主办,2001年9月创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从多方面反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依从关系、互动关系,倡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设美好的新生活。本刊大致分为认知自然、关注自然、美在自然、乐在自然四大版块,具有鲜明的大众性、知识性、可读性和现实性,约占三分之二,文字约占三分之一。图文互动,相得益彰。

《科幻世界》月刊

创刊于1979年,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发行量高达50万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曾获得“世界科幻协会最佳期刊奖”,并入选“中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弥久新的金牌。。

《大自然探索》月刊

是享誉中外的名牌科普杂志,她准确传播科普知识,深入揭示自然奥秘,全力探索人文互动。但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山呼海啸,松姿鹤影人与自然,生命奥秘,均有精彩描写,生动反映。文字深入浅出,文章情趣横生,瑰丽精美,始终围绕“自然”,贵在结合“人文”,重在全力“探索”,真正是期刊界的“探索频道”,科普类的“故事大观”。主要栏目有:特别报道、太空与太空科技、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动物科学、人与自然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特色,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主要内容:揭示动物、植物、人体、沙漠、冰川、洞穴诸多自然未解之谜;展现火山、地震、飓风、海啸、极光、闪电种种奇异自然景观;记录人类开辟壤,探索太空、海洋、地球、生命的艰难真实历程。主要栏目:太空畅想、地球纵横、生命奥秘、动植物奇趣、人与自然、考古发现。

《百科知识》半月刊

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时创办的,是一本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文理合编的科普杂志。它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成果,重大社会问题和热点话题的背景知识,以及人们为提高文化素养所需的基本知识。

杂志辟有读者长期喜爱的栏目:“百科聚焦”、“科学前沿”、“科学之谜”、“身边的科学”、“国际纵横”、“动物之美”、“地理风物”及“史话新说”等等。

《太空探索》月刊

是全国唯一宇航科普月刊,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权威性航天科普杂志,面向国内外发行。杂志印刷精美、图文并茂,设有热点聚焦、太空新航线、宇宙奥秘、星际探索、谍影传奇、尖端武器、载人航天、星空夜话、探测时空、宇航博士、神奇人物等栏目。《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

是一本介绍中国及世界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的杂志,是中国同类杂志中的顶级品牌。目前已成功推出繁体版和日文版,是中国唯一在国外以原创方式发行的杂志。>>

问题七:国外著名科幻小说有哪些? 一)欧洲

1、法国

儒勒・凡尔纳 (Jules Verne) ――《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 《神秘岛》;

布勒――《荒诞的故事》《人猿星球》 《E=mc2》。

2、英国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HGWells) ――《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时间机器》《星际战争》(或译《世界大战》);

阿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 ――《枪眼》《地球之光》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又译:2001宇宙奥德赛)《与拉玛相会》《天堂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阿尔迪斯――《温室》《审判》《唾液树》《隐生代》;

玛丽・雪莱(Mary Shelly)――《弗兰肯斯坦》(或译《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一九八四》;

赫胥黎(Huxley)――《美丽新世界》;

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

3、俄罗斯(前苏联)

叶菲列莫夫――《恒星飞船》 《仙女座星云》 《安全刀片》 《丑时》;

别列亚耶夫――《沉船岛》 《永生粮》 《水陆两栖人》 《跃入虚空》;

卡赞采夫――《水下太阳》 《月亮的路》 《太空神曲》 《风暴世界》;

亚米扎京――《我们》。

布雷乔夫――《独闯金三角》 《太空幸存者》 《大战微型人》 《蝙蝠龙》

4、捷克

卡雷尔・恰佩克――《万能机器人》(首创的“ROBOTO”一词是英文“robot”的原词)《鲵鱼之乱》 《母亲》。

(二)美洲

1、美国

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基地》系列(Foundation)《我,机器人》(I, Robot)《夜幕低垂》《正子人》;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

布尔――《水晶天》;

希勒弗布格――《机器人俾斯曼》;

罗伯特・海因莱茵――《异乡异客》《星舰战将》《严厉的月亮》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故又译为《月亮是个严厉的女人》)《傀儡主人》《替身明星》(Double Star )《进入盛夏之门》《银河系公民》《双星》(Between Planets);

罗伯特・谢克里――短篇小说集《幽灵5号》 《浪漫服务公司》

罗恩・哈伯德――《地球使命》 《地球战场》;

娥苏拉・勒瑰恩――《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

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模式识别》;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群星,我的归宿》《被毁灭的人》;

菲利普・K・迪克――《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别名《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

弗兰克・赫伯特――《海里的龙》、两个《沙丘》三部曲;

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火星公主》;

安东尼・伯吉斯 ――《发条橙》;

雷・布雷德伯里 ――《火星纪事》《华氏451度》;

弗诺・文奇――《真名实姓》(True Names)《深渊上的火》(A Fire upon the Deep)《天渊》(A Deepness in the Sky)

哈里・哈德森 ――《不锈钢鼠历险记》;

波尔・安德森 ――《敌对的群星》(The Enemy Stars)、《有去无回的行星》;

保华(Benjamin William Bova)――《星球征服者》( The Star Co>>

问题八:中国最有名也是最长寿的科幻杂志是哪个? 科幻世界,79年创刊

问题九:科幻小说有哪些类别?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其影响和销售量,仅次于惊险小说和侦探小说。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二、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四、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当代西方的科幻小说,涉及到许多尖端的科研项目,当然也经常出现似是而非的假科学。因此,科幻小说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视和指责。

西方最著名的科幻小说,有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写的《月球旅行》,英国的赫・乔・威尔斯写的《大战火星人》,美国的阿西莫夫写的《 的太阳》等。

国内最著名的科幻小说,有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刘慈欣的《球状闪电》等。中国的倪匡也是一位多产的科幻小说作家,现居美国三藩市,“卫思理”是他常用的一个笔名,代表作有《还阳》,《新武器》,《爆炸》,《另类复制》等。

附录

1、在所有的文学分类中,科幻小说出现得最晚,也遭到最多的误解。

如果你问朋友:“你喜欢读科幻小说吗?”你可能得到的回答是:“ 科幻小说?什么是科幻小说?”或者“我看过超人和那类连环图画, 好几年前早就不看了。”没那么气人的回答是:“哦,你说的是电视里那些哄人的飞碟和火星入侵者吧?嘿,有空儿我也看,但我确实历来对这种小儿科的玩意没有真正兴趣。”你还可能常常碰到那么一些人,他会以轻蔑的口气,直接了当回答:“我从不读这些荒谬的东西。” 我们在这儿要谈的就是第一个回答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科幻小说?”这确是所有难题的关键,因为深入探讨下去,我们会发现,事实上,上面谈到的种种反应都和这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有多少个科幻小说家(且不论读者)就有多少科幻小说的定义。” 这提法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不过凡是对此领域多少有点熟悉的人,都非常清楚,要为科幻小说下一个确切而无可争议的定义非常困难。勃特勒的《埃瑞洪》和E・M・福斯特的《机器停止》是科幻小说?如果阿尔杜斯・赫胥利的《美丽新世界》是科幻小说,那么乔治・欧威 尔的《1984》呢?或者那只是一篇关于未来社会的讽刺作品吧? 难道凡是以火星为背景的冒险故事就该叫科幻小说吗? 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有许多所谓的科幻小说,只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其它种类故事。它可能只是本普通惊险小说,只不过用 雷射枪代替了自动武器。横越大西洋的走私者变成了来往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走私者。《星球大战》就是这类假科幻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再就科幻定义本身而言(绝大多数定义是科幻小说作者定的), 我们发现,从最简>>

本格派

介绍推理文学的发展过程之前,我想应该先简单归纳一下推理文学的范围。由于写作的手法不同,一般我们统称为“推理”小说的作品,可以区分为“浪漫主义”及“写实主义”;若要进一步分类,所谓的“推理”小说应该是偏向写实的作品;而带有幻想成份的作品,则应该称为“侦探”小说。但无论是侦探或推理,其基本要件是要有逻辑分析的成分,因此将一些悬疑怪奇小说,也冠上推理之名,实际上是不恰当的。侦推文学的发展,一般皆是以“推理小说之父”爱伦坡(Edgar Allen Poe)为起点。但实际上,爱伦坡的作品是由幻想小说转型而来,和现代的推理小说并不完全相同,而且他并没有长篇的作品。延续爱伦坡风格最著名的,则是家喻户晓名侦探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他的作品同样带有幻想色彩。而他们的著作较为单纯,爱伦坡的杜邦探案将不必要的情节加以省略;而道尔故事中的人物,除了福尔摩斯及华生外,往往只有委托人及凶手。在场景方面,福尔摩斯中的凶案现场通常只有一、两个房间,一扇门及一、两扇窗,布局非常简单。这也是当时推理小说的特色。而所谓“现代推理小说”,则是指本世纪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产生的作品,经过了一百年的演进发展,其中又以世纪初至二次大战前后的二十多年间发展最快,可以称为推理文学的黄金时期。其写作风格已脱离神秘小说的形态,而是古典短篇侦探小说适度的延伸,但仍维持了爱伦坡及柯南道尔传统的架构与精神,以侦探为主的推理分析依旧是作品重心。克莉丝蒂、艾勒里.昆恩及贾德纳等人,皆是此时期欧美的著名作家,其中克莉丝蒂更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以克莉丝蒂为例,其作品的特色有下列几点:

(1)塑造严谨的社会结构:

相对于福尔摩斯时期书中登场人物的稀少,克莉丝蒂笔下小说的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读者必须透过书中的介绍及对话,去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及特征。

(2)扑搠迷离的案情:

前文提到过福尔摩斯的布局单纯,而克莉丝蒂笔下的现场则大不相同,一幢大宅中有十多个房间,屋内的格局附有草图说明,各涉案人的供词、行纵及隐私,皆有因果关系,往往需要数十页的篇幅才能将作案的过程说明清楚。

(3)主角形像塑造的鲜明生动。

而在二次大战前,有一批作家为避免侦探小说千篇一律,于是便在主角、写作风格上力求创新,而求新求变的结果使推理文学出现了新的写作形式,如心理惊魂小说、冒险动作或间谍小说、冷面硬汉派小说等,他们尝试重塑侦探形象、拓展取材范围,甚至走纯文学的路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跳出传统推理小说的窠臼。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推理小说大受欢迎,一些写实主义的作者便开始将自己想写的方向,融入推理小说的内容中,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写实派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离幻想派更远,靠着天才侦探灵感轻松破案的情况也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搜查与失败,最后才破案的情节。一般看到的警察及犯罪小说,便是属于此范畴。以日本为例,虽然由于当时文坛有许多不懂推理技巧的一般文学作家有搭便车之嫌,将一些无推理成分的作品也冠上“推理”的头衔,使得部分传统派的推理小说迷对社会写实派不以为然,认为并不能归于推理文学的领域内,但不能否认社会派在推理文学的发展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走“纯”推理分析路线的侦推文学开创了新的局面。以上的介绍是以欧美的推理小说发展的过程为主轴,事实上,在亚洲的日本在侦推文学的领域上,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及作品。由于推理文学是由欧美发源的,因此日本的推理小说出现的较晚,当传统派的侦探小说输入日本时,融入写实风格的作品也同时传入,使得当时尚未分辨清楚带有幻想色彩和写实主义差别的日本作家,创造出一些系谱不明且不太成功的作品。而这也使古典的推理小说在日本文坛,被写实派完全压倒达很长的时间。日本的侦探推理文学,常用“本格派”作为区分标准。究竟什么是本格派呢?事实上,所谓本格派是为了和前面提过的,将自己想写的主题融入推理小说中的写实派做区分,如美国的冷酷硬汉派,而在日本则以“社会派”为代表。这些小说可以统称为“应用推理小说”。而本格派则是完全继承爱伦坡的精神,所写的纯粹作品。换言之,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共通点,是要具有“逻辑性”,“思索性”,而又可依其“幻想色彩”及“犯罪气息”再加以区分为“本格侦探”和“本格推理”日本著名推理作家岛田庄司,在其评论集“在本格侦探小说馆”中,对侦推文学的风格领域有以下的诠释:浪漫(幻想)

2∣1

逻辑 ———— +————- 情绪

3∣4

写 实

由上图我们可以将前面提到过的不同派别作一个整理:浪漫主义的古典侦探小说,主要分布在第二象限,并且包含了一、三象限的一部分;写实主义的推理小说是指第三象限内靠左上方的作品;警察小说位于第三象限的右下方,以及整个第四象限内;犯罪小说则几乎全在第四象限内。若由这个角度来看,在二次大战后盛极一时的“社会派”,和所谓“纯侦探小说”正好是完全相反的。不过这种分法只是岛田庄司的见解,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能因个人观感而有些许出入。一般来说,本格侦探小说(浪漫型)的作家,应以横沟正史为代表,之前有江户川乱步,之后有岛田庄司、绫十行人;本格推理小说(写实型)作家,则以鲶川哲也为典型;而高木彬光的作品两者兼而有之(但仍以浪漫型为主);而和本格派完全不同、在50至60年代风行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则以松本清张为代表人物。在简述欧美及日本的推理文学发展后,应该回头看看台湾推理文学发展的情形了。林佛儿先生曾经分析过,认为台湾的推理小说之不能兴起和普遍发展,有几个恶性循环的问题:

(1)作者不读推理小说,便无力创造推理小说

(2)读者读不到推理小说,便无从产生浓厚的兴趣

(3)强势的大众媒体不热衷刊载推理小说,无从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

这样的描述真是一点也不错。我相信台湾有许多读者绝对有“推理小说迷的潜在因子”,这可由以下几点得到印证:很少有人没看过“福尔摩斯探案”,而有许多人更深深为它所吸引;“今田一少年事件簿”漫画(甚至电视剧)在台风行;以及前一阵子上映的“八墓村”**引发的热烈讨论,都可以证明台湾是有广大的可能成为推理迷的读者。只是由于大环境的限制,很多推理小说迷只能一个人在家看看推理小说,没有和同好一起讨论、交换意见的机会;而推理小说研究社的创社宗旨,便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这样的管道,让大家能抒发己见,使推理小说能在社会上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而有进一步的发展。

既然讨论本格推理,当然先要说说什么是本格派。

从日本推理史来看,上世纪前叶主要是译介欧美作品,其中就按“Detective story”的说法,称之为“探侦(たんてぃ)小说”。但不久之后,随着大量神秘小说的出现,又出现了“pure detective”一词,即“纯粹探侦小说”,以此与前者相区别。大正15年(1926年)甲贺三郎将“纯粹探侦小说”分为“本格(ほんがく)派”与“变格(へんがく)派”,这是“本格”一词的起源。所谓本格,指“纯正的、正统的”,相对而言,那些描写异常心理、事件的则属“变格派”,两大流派的代表大师分别为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其实现在看来,江户川并没少写“怪力乱神”的故事,而金田一耕助则已成为日本推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名探之一。所以这两种区分并无多大意义,事实上一直到战后初期,本格(探侦)小说就是推理小说(すぃりしょぅせつ)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战后社会派推理的崛起,本格推理一蹶不振,同时推理小说的型态也不断扩展,如在《日本推理辞典》中,就将其分为本格派、社会派、英汉派、法律犯罪、恐怖小说等多个类型,这个与欧美的发展格局其实是相一致的。

由此而言,本格派可以被认为是目前日本推理小说中的一个流派,以传统的杀人-解谜为核心展开情节。查《大辞泉》 对其的解释是:“推理小说で、复雑な犯罪トリックの解明や犯人捜しを中心にストーリーが展开されるもの。ハードボイルドスパイ小说などに対していう”。而本格派中兴的功臣主要是岛田庄司与绫辻行人,是他们在80年代之后举起“新本格派”的大旗,使一度式微的本格推理重焕生机。其中岛田庄司的创作更在新本格诞生之前,是超前于时代的开路人,其所提出的《本格推理宣言》、《本格推理宣言II》、《21世纪本格宣言》以及新本格创造7守则,可以看作是新本格派的创作理论总结。

附:新本格创作7守则

1 把故事的舞台建筑在好像孤岛那样的封闭空间上,事件发生之后,已经出场的人物不可以离去,也不容许警方或其他外人进入。当然,先进的科学搜查也不能够进行。

2 把事件发生的场所设置在附有可以被锁上的房间的人工建筑物内、或在这建筑物的四周。

3 把在事件发生场所居住或作客的人,在小说的初段给全部介绍出来。

4 安排某些事件的发生,最好是杀人惨剧,而且还是发生在密室之内。

5 把扮演侦探角色的人,从最开始便安排出现在惨剧发生的场所内。

6 安排惨剧一件接一件的发生,可是凶手仍然不被查出,在这阶段,也可以包含一些侦探的错误推理。

7 最后安排侦探把凶手指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那个凶手必定是意料之外的人物。

变格派

变格派注重描写科学幻想、变态心理,内容大都阴森恐怖,荒诞不经,手法夸张。

在江户川乱步创作侦探小说的生涯中,有几位作家对他的帮助很大,除了他的恩师森下雨森,还有一位就是“变格派”侦探小说创始人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1902—1981)生于神户,少年时代就喜爱读侦探小说,1924年毕业于大阪医药专科学校。他比江户川乱步小4岁,但在文学上出道颇早,19岁就开始写侦探小说,1925年结识江户川乱步,双方谈得颇为投机,1926年去东京,弃医从文,先后担任《新青年》、《文艺俱乐部》、《侦探小说》杂志的编辑,193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前期作品有《鬼火》、《库房中》、《真珠郎》等,这些作品充满了一种凄凉妖艳的气息与唯美主义的风格,其中以《人形佐七捕物帐》最受欢迎。横沟正史塑造的美男子侦探人形佐七,既有日本武士的魁梧,又风度翩翩,英俊滞洒。他带了两个徒弟辰五郎与豆六,破获了一连串疑案。横沟正史写人形位七的故事多达200余篇,在日本读者中掀起一股“侦探小说热”旋风。值得指出的是,在20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的侦探小说尚未引起读者兴趣,横沟正史就参照中国公案小说的方式,把人形位七塑造为一个正直的捕头,因此他前期的侦探小说,有中国公案小说的影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横沟正史的成就更大。他写出了《本阵杀人事件》、《蝴蝶杀人案》、《狱门岛》、《八墓村》、《犬神家的悲剧》、《毯谣魔影》等侦探名作。销售量达 5500万册,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出版纪录。《八墓村》、《毯谣魔影》、《犬神家的悲剧》拍成**后,更加风靡日本。

在横沟正史的笔下,除了人形往七之外,他还塑造另一位大侦探金田一耕助。此人是个书生,并去过美国留学,有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穿的是破衣裤、破袜子,说话时有点口吃,但目光却十分锐利。他自称是直观型的侦探,搜索足迹,检验指纹,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判断是其特长。

横沟正史不仅在创作上颇有造诣,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他以阴森诡秘的气氛一改传统侦探小说的风格。他在小说中加入变态的心理描写,甚至出现神魔鬼怪,死人复活的情节。如果说江户川乱步代表了日本侦探小说的现实主义流派,那么横沟正史则是日本侦探小说的浪漫主义流派的鼻祖。

“变格派”与“本格派”虽为日本侦探小说的不同流派,但相互关系甚好。江户川乱步在“封笔”时,横沟正史就抱病给他写信给予鼓励。“变格派”作家小栗虫太郎得到“本格派”作家甲贺三郎的推荐,发表了小说《完全犯罪》。“变格派”作家木木高大郎对“本格派”作家极为推崇,松本清张、仁木悦子都得到过他的提携与帮助,成为日本侦探小说文坛上的佳话。

下面我们就横沟正史的三篇代表作来分析一下“变格派”的艺术特色。

《三根头发》写东京医科大学学生山崎与商业大学学生伊藤看完**后,去探望社会名流神前教授,神前教授长期与妻子关系不睦,以“研究学术”为名独居一座小楼。山崎与伊藤经过小楼时,发现楼上传出一声哀鸣,随后滚下一个人来,原来正是胸口扎了一把匕首的神前教授。他们估计凶手必在楼上,于是山崎守住小楼,伊藤去报案。但警察来搜索现场,却无凶手人影。神前教授手中捏了三根头发,据此估计凶手是一个女人。在楼上的火炉旁,找到一张破碎的纸,纸上有“良子”二字。警方作了调查,发现神前教授的妻子为浪子,山崎曾受到浪子的帮助,莫非是他放走了凶手浪子。山崎为了洗刷罪名,作了各种推理,才得出凶手是回身刺了神前一刀,故而在黑暗中逃遁了。经过调查,终于找到真凶泰良子,原来神前教授玩弄了她的妹妹,泰良子为此动了杀机。

《半耳男人》写医科大学生宇佳美慎介出外遇雨,躲雨于小庙,见一红衣男子奔进,口中喃语:“这场雨是天助我,没有人打岔,我下决心干了。”不一会,走进一个少女,那红衣男子抓住她,要抢她的提包,少女大呼“救命”。宇佳美慎介见状打抱不平,以柔道术将红衣人摔倒。红衣男子露出半耳,拔腿逃走。宇佳美慎介救了少女,送她回家,在她寓所又遇一怪事,其兄被五花大绑,声称系一戴面具的男子所为。宇佳美慎介追问缘由,两人似有隐情,不作回答。第二天,少女来找宇佳美慎介,说出隐情,原来她叫鲍泽由美子,其父携一大笔财产去千岛,路遇风暴,船毁人亡。其母闻迅悲痛而逝。兄妹俩生活困难,但每年8月17日——即船沉之日,必有人写信给他们,并送他们金钱。那个红衣人要抢的正是那封奇怪的信。宇佳美慎介看了信,才知写信人自述得了“不治之症”,有重要物件交给他们兄妹。宇佳美慎介见义勇为,陪鲇泽由美子前去七星庄,看门老头说主人昨晚已去世,让他转告鲇泽由美子,原来由美子父亲当年实被山崎与筱原杀死,谎称船沉人亡。筱原与山崎后因分财物而争斗,筱原杀死了山崎,本想一手遮天,独吞财产,在他临死之前,深为忏悔,决定将真情告诉由美子。宇佳美慎介听到这里,突然间那仆人,山崎是否一个缺了半只耳朵的男人,仆人下意识摸了头发,点头称是。宇佳美慎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老头的假发扯去,原来那人正是山崎。事情真相大自:山崎未死,逼死筱原,又想夺回那封信,独吞财宝。宇佳美慎介救了由美子,使他们兄妹俩终得财宝。

《怪兽男爵》写得更为离奇。日本东京接连发生几起盗窃大案,被窃宝石在10亿日元以上。警方抓住了大盗古柳冬彦,古柳冬彦供认不讳,但拒不交出宝石。他曾杀死其兄夏彦男爵,继承了爵位。他被判死刑后声称:三年后将复活,要把全日本闹个大翻地覆。三年后,外科医生绪方被绑架至一个秘密场所,强迫他为一个蒙面人治疗枪伤。临走时,他获一枚宝石。警方闻讯赶去,那秘密场所已人去楼空。据分析,古柳冬彦复活了。古柳冬彦本是生物学家,他曾研究人脑移植,他被枪杀后,由其助手北岛博士将其脑子移植在一头猩猩身上,借其身体复活。古柳冬彦要报复社会,引起北岛反对,古柳冬彦把北岛杀害后,劫走法官女儿,迫害那些证人。小山田博士知道古柳冬彦痴爱宝石,引他来抢。在警方监视下,古柳冬彦凭借他科学家的头脑与猩猩的灵巧与蛮力,又把稀世珍宝抢走。几天后,小山田博士以化妆术擒获了古柳冬彦,把这个怪兽男爵绳之以法。

从以上三篇小说可以了解横沟正史写作上的一些特点,第一篇《三根头发》只是有点离奇;第二篇《半耳男人》则情节怪异,第三篇《怪兽男爵》写凶手是人脑猿身的怪物,就与传统的侦探手法不同。横沟正史刻意营造秘密恐怖的场景与气氛,塑造一些残缺的怪人,不仅容貌诡异,行为怪异,而且凶手的心理也怪异,这些怪人的作案方式更加变幻莫测。故事的情节充满了阴森离奇的描写,但破案的方式仍然是推理,这就是“变格派”侦探小说的特色。

“变格派”作家还有多位,如小栗虫太郎、木本高太郎、大下宇陀儿、城昌幸、梦野久作、小酒井不大、水谷准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小栗虫太郎,原名荣次郎,1901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京华中学育科专业,1922年创办了一家印刷厂,不久倒闭。他早年作品为《红毛骆驼的秘密》、《魔童子》,未有影响,1933年写出了《天衣无缝的犯罪》,一跃为文坛新星。后来又发表了《圣阿雷基塞修道院惨案》(1933年)、《梦游杀人案》(1934年)、《白蚁》《935年)、《铁面具的舌头》(1935年)、《20世纪的铁面具》(1936年)、《跳上四方金字塔》(1937年)、《有尾人》(1939年)。《恶灵》(1946年)。1946年因脑溢血去世。其作品使用机械推理手法,以暗中巧合来揭示犯罪心理,有浪漫主义手法的倾向,是日本“变格派”侦探小说的一员大将。

木木高太郎,1897年生于甲府,1924年毕业于法庆大学医药系,获医学博士学位。1929年成为该校副教授,后留学苏联,在巴甫洛夫身边从事条件反射的研究。木木高大郎青年时代写过诗和散文,1934年发表了《眼跳症》后进入侦探小说界,1935年又推出《睡偶人》、《恋慕》等作品,成为当时与小栗虫太郎并列的文坛新星。他还发表了发掘女性心理的《文学少女》、《无期女因》与《折芦》等作品,他的《新月》获第一届“侦探作家俱乐部奖”。1946年成为教授。“推理小说”一词源出自他的笔下。他提倡写“推理小说”,本来是想开拓侦探小说的新领域,后来转变为一种新型风格的侦探小说的代名词,这是木木高太郎所没有想到的。

大下宇陀儿,本名木下龙夫,1897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工业系,1929年起从事侦探小说专业创作,其主要作品有《义服》、《情鬼》、《烙印》、《铁舌》、《魔人》、《虚像》等。

城昌幸,本姓稻并,1905年生于东京神田。他从京华中学退学后.创办了《东邦艺术》杂志,一方面以诗人身份活跃于日本诗坛;另一方面又从事侦探小说创作。其主要作品有《香普奥尔案件始末》、《*乐杀人》、《猎奇商人》、《艳魔地狱》、《回忆纳林殿下》,作品蕴神秘怪诞的风格在诗情画意之中。被称为怪诞小说家,他曾任推理小说杂志《宝石》的总编辑。

梦野久作,真名杉山泰道,1889年生于福岗市,曾就读于庆应大学,中途退学当了和尚,后还俗,在《九州日报》当记者。1926年起从事写作生涯,代表作有《海妖的鼓》与《幻术》。《幻术》一书倾注了作者10年心血,写一名法医与精神病者展开了斗争,书中贯穿着轮回转生的思想,给作品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小酒井不大,本名小酒井先次,1891年生于爱知县,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药系。后任东北帝国大学教授,1925年起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人工心脏》、《恋爱曲线》、《斗争》等。

水谷准,原名纳谷三千男,1905年生于北海道,1928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文系.毕业后在博文馆出版社任编辑,主要作品有《一次决斗》、《青春已逝》、《司马家的毁灭》等。

尽管“本格派”与“变格派”在写法上各有千秋,但他们创作的侦探小说为日本侦探小说演变为日本推理小说打下了基础,尤其是本格派的现实主义写法影响尤为深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曾一度禁止侦探小说创作。二战结束之后,深受日本国民喜爱的侦探小说再度活跃起来,并出现了一大批侦探小说作家,以松本清张为首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也随之而诞生,使日本文坛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

1、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

2、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

3、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4、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

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

5、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

6、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

7、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昭和时期(1926~1988) 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

8、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文坛冷寂不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5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