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崎藤村Shimazaki Tōson(1872—1943),日本诗人和小说家,其小说呈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1868~1912)狂热现代化所引发的新旧价值冲突。生于长野县筑摩郡一个古典学者家庭。是四男三女中的幺儿,父亲岛崎正树为日本当代国学者,马笼地区的仕绅兼地方官。母亲岛崎缝,六岁时,由父亲教导亲笔书写的《劝学篇》、《千字文》,在幼年期结束时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九岁时父亲将其三兄弟送至东京求学,开始寄宿生涯。14岁从木村熊二习得英语,同年其父正树在故乡的禁闭室发狂而死等家庭因素,影响藤村后来孤独、沉潜的忧郁性格。
1887年进明治学院,为《女学杂志》翻译介绍英国诗歌,并在此受洗,尽管基督教往後并未持续影响其生活或思想。1890年代开始写诗,并加入年轻诗人与作家所推动为时不久的浪漫主义运动,此事後来在小说《春》中曾加以描述。1891年毕业。当时故乡长兄经营事业失败,家道中落,于明治女子学校任教职。后因与学生佐藤辅子苦恋,伤心之余辞教职前往关西流浪九个月。1893年结识北村透谷,参加《文学界》的创刊,陆续有诗作发表。1894年,透谷自缢,编集《透谷集》。1896年赴仙台东北学院任教。
1897年,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嫩菜集》,宣告了日本近代抒情诗的成立。这部诗集,打碎了固有形式的桎梏,巧妙地把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日本民族的传统表现形式揉合在一起;其内容摆脱了封建思想道德的束缚,着重抒发个性和思想感情的自由、解放。用语雅俗兼蓄,细腻深沉,引起了广大青年心灵上的共鸣。1898年,写出《一叶舟》和《夏草》两部诗集。
1899年与出生函馆的秦冬**结婚。同年去小诸义塾任教,转向散文的创作,其创作手法由浪漫主义转为现实主义。1901年,出版了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诗集《落梅集》。
1906年自费出版经7年时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破戒》,描写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年轻教师为自我实现所做的挣扎,这部作品被称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虽然书中反映出受卢梭和左拉的影响,却受到夏目漱石等人欣赏,成为最受瞩目的自然主义文学掌旗手。成功之时三个女儿却陆续夭折。
1910年妻因难产去世,他后来写了《家》,这是他的代表作,叙写了两个大家族在近代化进程中的衰亡解体的过程。此后由侄女驹子协助扶育多年,1913年因与侄女的不伦之恋导致驹子怀孕,并被她的父亲发现。藤村为了躲避亲戚家族的谴责而躲避到法国,为了替自己正名,藤村揭露了自己父亲也犯了相同的错误并认为这是无可奈何的诅咒。然而社会大众认为此种行为是可耻并且粗俗下流、败坏风气且不可原谅的。
1916年回国,发表忏悔作品《新生》,忏悔了他和侄女的关系。随后的时间里,一方面在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讲授法国文学,一方面写作小说。1928年藤村开始搜集资料,以便撰写《黎明之前》(1935),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气势磅礴的,主要通过封建割据的一个藩国来反映19世纪60年代王政复古运动。1935年,藤村成为日本笔俱乐部的初代会长。1936年他代表日本参加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国际会谈,并且参访美国和欧洲。 1943年他开始续写‘东方の门’,‘夜明け前’的续集。1943年8月22日,因脑溢血逝去,终年七十二岁。 葬于大矶地福寺,遗发与手骨分葬马笼永昌寺。
我的同事中有一位理学士,他承担着物理和化学等课程。
那天放学的时候,我从这位上了年岁的学士的教室旁经过,由教室门口望过去,学士的课也正好讲完了。不过,他却依然站在讲台前,正在对学生们解说着什么。讲台上放着大理石碎屑、盐酸瓶、试杯和玻璃管,蜡烛也还在燃烧着。学士把手中的试杯慢慢倾斜下去,二氧化碳从试杯与玻璃盖之间逸了出来,蜡烛的火焰像被水浇一般熄灭了。
天真的学生们集聚在学士的讲台周围,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切。他们形态各异,有的面露笑容,有的双臂抱胸,有的两手托腮。当听到把小鸟或老鼠放入这个杯中就会立即死去时,一个学生猛地站了起来:
“老师,虫子也不能活吗?”
“是啊,虫子不也和小鸟一样需要氧气吗?”
那个提问的学生忽然离开教室,转眼间,他的身影已经出现在窗外的桃树旁了。
“哎呀,他捉虫子去了。”一个学生看着窗外说道。
跑到院里去的那个学生,在浓密的樱树树荫下来回寻觅着,不一会儿工夫,好像捉到了什么,又回到教室,把那个捉到的东西递到了学士的面前。
“是蜂子吧?”学士面露不悦地问道。
“唔,它正发脾气呢——当心蜇着!当心蜇着!”
在七嘴八舌的学生面前,学士把身子往后仰去,做出一副不想让蜇上的模样。当他把那只蜂子放入试杯中时,学生们无缘无故地笑了起来,有人嚷着:“死啦!死啦!”也有人骂道:“不中用的东西!”像是要证明真理似的,蜂子在试杯中四处乱撞,扭动着身子闷死了。
“已经不行了吧?”学士也笑了起来。
那天,以校长为首,所有同事全都前往怀古园去拉弓射箭。在那块绿荫地上,志趣相投的同事们辟出了一块约为15间的射箭场。我也接受了学士的邀请,离开学校,往不远处的旧城遗址走去。
我第一次见到学士时,只以为他是一位隐遁到乡村来的上了年岁的学者,没想到他竟是那样平易近人。我们——除了三个同事以外,都是居无定所的外乡人,在这些人中,也有像学士那样饱尝辛酸的人。学士极不讲究穿着,对讲课却极其认真。起初,由于他经常连身穿的旧西服上的粉笔灰也不掸干净,镇子上的人都有意疏远他。因为,从服装和月薪来确定其人的身价,也是一般人的看法。然而,学生的家长们却渐渐地不得不承认学士那亲切、正直和可贵的品格。我也很少见到如此表里如一的人。不知不觉间,我与这位老学士成了莫逆至交,如同在听亲人说话似的,仿佛都能听到那难以抑制的叹息和发自内心的愤懑。
大家聚齐后就出发了。学士的口中不时流淌出轻舒的法语,听着这一切,我不禁想象起学士那辉煌的过去。在这种不经意的风采中,学士好像并没有失去往昔的潇洒。领带奇怪地结在他的胸前,不常见的饰针在那里熠熠生辉,每当我看到这些,都会不由得像孩子那样忍俊不禁。
白里透黄的柿子花早已四处飘散,逸放出阵阵香气。学士提着弓箭袋和装有松脂油的皮包,边走边说道:
“嗳,有这么一档子事。我那二崽子,在孩子中间相扑很不错,最近,他竟夸起我这弓弦来了。相扑的人都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我问他叫什么,他说他叫‘海鲛’。”
我不由得笑了。学士也抑制不住笑意,接着说道:
“当哥哥的也是有名字的,我问他取了个什么名字,他说,爸爸喜欢射箭,希望爸爸箭箭中的,就起了个‘中箭’。喂,叫‘中箭’!小孩子这种玩艺儿,真是有趣极了。”
听着这位老爷子的闲话,不觉来到了古城的城门前,一位骑马的医生与我们打了招呼后走了过去。学士目送着他说:
“那位先生呀,养鸡、遛马、喂小鸟、种牵牛花,是个什么都玩的人。到了该种菊花的时候就种菊花。无论哪个乡村,都有一个像这样的医生,一个奇人。‘什么?别的家伙都算不上医生,都是卖药的,实在不值一提。’真是趾高气扬。不过,他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来到僻远的乡村,遇上病人没有药钱的场合,他就会说: 田里的东西也都可以嘛,要是大葱长好了就拎一把来吧。因此,在乡下人眼里,他非常有人缘……”
奇人不仅仅这位医生一人。在旧士族间,为了打发闲散的日子,既有到千曲川垂钓、形似隐士的人,也有和姐姐住在城门旁,为村公所打下手,往怀古园送水的人。旧士族中奇人很多,时世把他们造就成了奇人。
假如你路过这一带士族宅地的遗址,看到那些只遗下荒芜了的土墙和柱脚石的桑田,听到诸多离散了的家族的悲惨历史,回顾一下本町和荒町的商人们的奢华,就会强烈地感受到“时光”那令人生畏的足迹。不过,到其他地方崭露头角的新人物,也大都是那些受过教育的士族子孙。
眼下,那位提着弓箭,正行走在破败的旧城遗址斜坡上的学士,就曾经是某藩的士族。校长是江户直属于将军的武士,长期病休的宪兵大尉,也就是那位兼任学校干事和汉学教师的先生,则出身于小诸藩。学士19岁时,还参加过战争什么的。
我在这古城的旧址游览,眺望着你无法想象的美景。这是一种从茂密的绿叶浓荫下,远眺银白色山峦时的美妙感受。由这里望去,日本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积雪,宛如白色的墙壁一般。
怀古园内,山藤、木兰、杜鹃和牡丹等花木一时交相辉映,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现在又平添上新绿的清香。倘若不登上天主台,是没法看到千曲川的,山谷的深度由此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吧。浅间山一带有着海洋般的大斜坡,置身于墨绿的松树丛中,六月的天空成为一条直线横亘在头顶。曾经和你说起过的乌帽子山麓的牧场,还有B君所居住的根津村,就在这目力所不能及的松林对面。从高高的石墙上,可以俯瞰到正下方那片掩映着我们射箭场的榉树和枫树的翠绿。
在那块范围内,有一座景色怡人的茶馆。取出存放在那里的弓箭后,我和学士一同走下了长满青苔的石阶。射箭场上一片寂静,在那里,我遇到一个校外的人。
“自从练习长弓以来,到明天,就是一年了。”
“虽说练了一年,可一停下手来,就没法射中了。真是笑话呀。”
“真了不得,这可是尺二的呀!全都拜托你啦!”
“嘭——”
“这可不行——”
这段对话发生在拉强弓的汉学先生和体操教师之间。理学士拉的是一张最软的弓,可他练得却非常认真,射得也很准确。
说起古城遗址,你一定会把它想象成根本没有一人居住的地方吧。我已经向你介绍了城门旁的看门人和园内的茶馆,在那之外,还住着一个养鸡人。此人疾病缠身,非常苦恼,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来到我们射箭场看热闹。当我们一齐拉满弓,箭羽蹭着面颊时,他就在我们身后开始了奇特的批评,戏谑道:“怎么样,先生,已经厌倦弓箭了吧?那就在这个射箭场里养养小鸟什么的吧。到了那一天呀,这里可就全都归我啦……不过,这箭嘛,恐怕还是要长久射下去的。”听了他的这番玩笑话,有的人好不容易使上的力气全没了,弓自然也就拉不开了。
对于到小诸来隐居的学士来说,这片绿荫不啻是隐在最深处的家园。他所珍惜的鹰羽箭矢飞向白色箭靶的那个瞬间,学士似乎忘掉了一切。
忽然,温热的雨点落了下来,接着响起了雷声,浅间山脉直到山麓都被隐在灰色的雨雾间。在风儿的吹动下,几片云块从我们头顶向群山那边飘去。雨丝好像停了一下,却又急急地洒落下来。
“看来要真下啦。”学士唠叨着去拆除自己新近制作的七寸箭靶。
在旧城遗址的桑田里,也有一些人在冒雨劳作。大家正在眺望云气的移动,初夏的阳光却忽然透过青翠的树叶照射下来,箭友们又开始雄赳赳地射了一箭。不一会儿,雨水却再次哗啦啦地下了起来。大家终于死了心,往茶馆那边走去。
我和学士一起向荒芜了的高高石墙下走去时,东边的天际现出了一道深色的彩虹。学士缓缓地走得很慢很慢。
(许金龙 译)
注释:
间: 长度单位,1间约为1。818米。
江户: 东京的旧称。
赏析
《古城初夏》是日本作家岛崎藤村早期的一篇随笔,收录在《千曲川随笔》一集中,文章记录了作者在小诸担任义塾教师期间的生活片断。
岛崎藤村在担任小诸义塾教师之前,已经在日本文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作为抒情诗人得到了日本文坛的认可,并通过《一叶船》、《夏草》、《落梅集》等诗集,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巩固了其在日本诗坛的地位,被誉为日本“现代诗之父”。不过,真正为岛崎藤村在日本文坛赢得声誉的却是他的小说创作。众所周知,藤村的1906年自费出版的长篇小说《破戒》,被认为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也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前期偏向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到后期注重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岛崎藤村的文学道路有一个很明显的转折。而藤村于1899年至1905年间在小诸的生活和创作,显然是一个过渡阶段。
藤村在小诸的几年生活中,悉心观察自然,潜心研究风俗,体察各阶层人物,特别是贴近农民大众,在思想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藤村从诗歌创作转向小说创作的途径。他观察自然写就的《云》(1900)和研究风俗写就的《绿叶集》(1906),以及其后创作出的著名散文集《千曲川随笔》(1912)充分显示出他重要的思想变化——对农民深切的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这时期,他开始采取“写生”的文学态度,开始从浪漫主义转向自然主义、写实主义。
《千曲川随笔》是藤村1899年4月至1905年在小诸义塾任教时的作品,也是他由浪漫诗派转向写生散文的标志,对他成为自然主义代表作家更有重要意义。他以画家的态度细致观察山国,不只描写自然风光,还以自然为背景描写有个性的人,细致到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两者结合生动入微。藤村笔致朴实、散淡,风土人情如画展现。
在《古城初夏》中,藤村的笔触颇为琐细。他描写学士教授化学实验课的场景,用了很短的一段文字,不仅写到学士的表情,而且还写到他从窗户外面观察到的二氧化碳如何熄灭火焰的细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反应——惊讶、顽皮、欢乐等等,简洁却不失生动。
藤村还写到同事们前往古城射箭一事,并着意刻画了学士这个人物。文中并没有对学士的背景进行特别的交代,但是通过藤村有意无意的描写,这个人物亲切从容、淡定自然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藤村还描写了古城的风情和历史。古城虽然小而破败,却多有奇人隐士,因为古城曾经繁华过,曾有很多大家族,这里的人很多是受过教育的士族后代,只不过如今沧海桑田,这些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为村公所打下手,往怀古园送水”,他们看似普通人,却可能曾有过显赫的家世。
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当属对古城和怀古园内景致的描写。文字虽短,却充分体现了藤村在创作过渡阶段的特点。因为在这段如画的文字中,你不仅可以看到自然主义描写的痕迹,也可以读到浪漫主义的诗意和气息。
(胡志意)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大正时期 (1912~1925) 近代文学进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 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为文坛主流。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 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 等在 当时有一定影响。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文坛冷寂不振。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7e03V-Zdx-oJL3N43ZSvQ
提取码:huz5
《破戒》是1977年郑昌和执导,洪金宝、茅瑛、陈惠敏、梁小龙、陈会毅、石天、关山、元彪、元华、元奎、韩英杰、林正英等人主演的动作**。简介:镇西总兵刘大雄与夫人绮梅在返家途中被昔日四个仆人拦劫 刘被害而绮梅被辱 但四个仆人的背后主使是六亲王的随从, 绮梅反因企图谋杀官差被判终身流放到海中孤岛狼牙岛。
1 看看日本怎么教高中生汉文文言文的
日本的高中语文书,一本有600多页。学习的内容一共有5个部分,按照顺序是:
1,日本古文 2,日文现代文 3,汉文 4,文章表达 5,词汇
里面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很变态!!!而且学了不一定会考啊!!!因为日本的国语高考一般都是满满的一堆阅读理解啊!!读的是散文还是古文就不知道了!不过还好的是国语考试不考作文。所以日本的国语教学和考试完全是为了提升基本素质型的,死记硬背完全没有用。
下面来介绍里面最变态最难的一部分,就是汉文。
你没有看错,对!!你没有看错!!里面还要学汉文!!HOHOHOHOHO,于是用手机给大家实拍一下他们是怎么学汉文的。
高中的汉文部分一开始,上来就是中国地图,对,你没看错,是中国地图!!!介绍中国地理对文化的影响。地名和景点上密密麻麻是日语用来标音的假名,里面的地点因为经常在古诗还有名句中出现,所以用的都是古代著名的地点。我之前还很奇怪,为什么和日本人说日语的江苏,江苏(こうそ)基本上日本人都知道是江苏,其实他们在中学时代都学过一轮中国的地名。
当然了还有中国古诗词
白居易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在日本几乎是家喻户晓。
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用古日语翻译过来的!!!但这个还是算好的,因为这里的翻译尊重了日文原来的语法。日文的语法是动词放在最后的,比如“你吃饭了吗”,日语中是“你饭吃了吗?“对唐诗宋词对翻译还是把动词置换过来了,但是当然,用的是比较生僻的古日语。
唐诗宋词里有很多引经据典的人物,也有鼎,觥等古代的酒具。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你还需要知道一些背景知识。于是:
有一篇专门介绍中国古代的餐具!酒具!常用的乐器!!
还有唐朝究竟穿什么衣服!!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人物称呼!!对!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唐诗!!
2 古文 翻译天宝二年(743),鉴真和尚应日本高僧荣睿、普照之邀东渡传教,但连续5次因风阻未果。十二年(753)十月二十九日,69岁高龄的鉴真携带大量佛经和艺术品,从常熟鹿苑(今属苏州张家港)黄泗浦入海,开始了第六次东渡。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次年抵达奈良,实现了东渡弘法和传播华夏文化的宏愿。
唐朝有个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受佛教的清规戒律。
不知是哪一篇?
3 介绍一些日本名著如果看历史武侠,可以推荐你海音寺潮五郎,山田风太郎,司马辽太郎。这三位作家都不错,还有华人陈舜臣,也不错的。
日本情爱小说我看的不多,不过你可心试着去看看《请问芳名》。爱得漫长痛苦,但很有意思。
日本的极短篇可以看星新一。森村诚一也不错(此人是个天才,本格小说、推理小说、极短篇、纪实文学都很大拿)
日本古典作家有紫式部。
日本另外推理小说可能是极度发达的,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都很有名。
当代的作家知道的不多,有筒井康隆、(此人写的小说很搞怪)。林真理子?村上春树烂大街了,我不喜欢。
二十世纪初,有一批作家我很熟悉,不过象夏目漱石、武者小路实笃、小林多喜二什么的,现在你也看不进去了吧。
4 请介绍日本文学发展史时期划分
日本文学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以及近现代文学
上古日本文学 (八世纪)
发展出能够用于表记日语的万叶假名(万叶仮名) ,纯 日本文学 粹假借一套指定汉字的发音来表记日文诗歌。在日本奈良时代所创作的作品包括712年的《古事记》(为神话与史实参半的史书)、720年的《日本书纪》(以编年体写成,为日本流传至今最早的正史)和759年的《万叶集》(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假名即是以此书命名)等。 此时在文学创作上所使用的日文,无论在语法和音韵等方面皆与后来的日文有明显的差别。甚至同时各地已经出现明显方言上的差异。
古典日本文学 (九世纪至十二世纪)
古典日本文学的经典名著《源氏物语》。古典日本文学与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时被誉为“日本艺术与文学的黄金时期”。女性文学家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语》被视为当时最杰出的经典名著,该书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此外同时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尚有905年的《古今和歌集》(为一部和歌总集)以及990年代由另一位女性作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散文集,描述对生活、感情与贵族生活等的观察与感想)。伊吕波(いろは)是一首排列日文假名的全字母句(“いろは”是该诗歌的首三个音),同样创作于平安时代前期。 当时的日本诗歌大都是宫中朝臣或女性所创作,而贵族气息则反映在诗歌的端庄、老练,并注重修辞表达情感上。
中古日本文学 (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
近代日本文学 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文学 (1868年-1945年) 近现代文学
5 求日语古文给你我们古典课的课件吧 竹取物语的
原文
今(いま)は昔(むかし)、竹取(たけとり)の翁(おきな)といふ者ありけり。野山(のやま)にまじりて竹を取りつつ、よろづのことに使(つか)ひけり。名(な)をば、さかきの造(みやつこ)となむ言(い)ひける。その竹の中に、もと光る(ひか)竹なむ一(ひと)筋(すぢ)ありける。あやしがりて寄りて见るに、筒(つつ)の中光りたり。それを见れば、三寸(さんずん)ばかりなる人、いとうつくしうてゐたり。翁いふやう、「われ朝(あさ)ごと夕(ゆふ)ごとに见る竹の中におはするにて知りぬ。子となり给(たま)ふべき人なめり。」とて、手にうち入れて家へ持ちて来(き)ぬ。妻(め)の妪(おんな)にあづけて养(やしな)はす。うつくしきこと限りなし。いと幼(をさな)ければ笼(こ)に入れて养ふ。竹取の翁、竹を取るに、この子を见つけてのちに竹をとるに、节(ふし)をへだててよごとに黄金(こがね)ある竹をみつくることかさなりぬ。かくて翁やうやうゆたかになりゆく。
翻译:
今となっては昔のことであるが、竹取りの翁という者がいたということだ。翁は野山に分け入っては竹を取って、いろんなことに使っていた。名前をさかきの造と言った。翁が取っている竹の中に、根元が光る竹があった。不思议に思って近寄って见ると、(竹の)筒の元が光っていた。それを见ると、三寸(约10センチ)ほどの人が、たいそうかわいらしい姿で座っていた。翁が言うことに、「私が毎朝毎晩见る竹の中にいらっしゃるので分かった。(私の)子におなりなさるはずの人であるらしい。」と言って、手の中に入れて(自分の)家へ持って来た。妻のばあさんに预けて养わせる(ことにした)。(その子の)かわいらしいことはこのうえもない。たいそう幼いので笼に入れて育てる。竹取のじいさんは、竹を取る时に、この子を见つけてからのちに竹を取る时に、节を隔ててどの节の间にも黄金が入っている竹を见つけることがたび重なった。こうして翁はだんだん金持ちになっていく。
6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译文唐代玄奘西行取佛经于印度与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戒律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两件大事。
现在我就讲讲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在生前曾对他的弟子们说过一句话:“以戒为师”。
戒律的传授在过去的佛教界是极其神圣、重要的大事。过去戒律的传授是要由德学兼备的高僧,设立专门的传戒道场,把所有的戒律一条条地详细讲解,每讲完一条都要详细地询问能否做到,往往整个传戒的仪式要好几天的时间。
佛教自公元6世纪传入日本以来,至公元7、8世纪也达于鼎盛时期,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但从佛教正统传承上来看,当年将佛教传入日本的僧人中没有具备授具足戒资格的高僧(佛教戒律可分为五戒、八戒、具足戒等几个等级,具足戒就是佛教所有的戒律),因此日本佛教戒法不全。
日本佛教界高僧向日本 提出需从唐土聘请传戒高僧,并推荐荣睿、普照这两位年轻的僧人去唐土聘请传戒高僧。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荣睿、普照肩负着重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随第九次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 派出的学习中国文化的使团)来到中国。
荣睿、普照来唐后,在洛阳、长安学习佛法达十年之久,这期间虽然在长安聘得了一位名叫道璇的僧人去日本传戒,由于道璇的学问资历还不够理想,加上僧员不足,仍不足完成正规的受戒仪式。荣睿、普照从大安国寺的一位名叫道航的僧人那里,得知扬州鉴真和尚是一位学识渊博且德高望重的高僧。
荣睿、普照为了完成来唐的使命,终于在唐天宝元年约同了长安的僧人道航、澄观、洛阳的僧人德清、高丽的僧人如海一起来扬州拜谒鉴真,邀请鉴真并请他推荐德学兼备的传戒师同去日本传授戒律。 鉴真生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扬州人,俗姓谆于,自幼便喜欢钻研各种学问。
他十四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潜心研究佛教经典,同时对医药学也作过深入钻研。鉴真二十岁时,随他的老师道岸律师游学二京(洛阳、长安)。
当时,道岸的师父文纲、师兄弘景均 来到京城,鉴真跟随这些名师学习佛学知识。鉴真从学的融济、文纲律师是律学始祖道宣的弟子,道宣与唐代药王孙思邈有极深的友谊。
他们两人在医学和佛学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鉴真从这老师那儿获得许多药方,其中日本常用中药“奇效丸”,据说,此方是鉴真通过弘景而得自道宣。
当荣睿、普照来大明寺拜竭鉴真时,看到鉴真确实是一位学识渊博、“并世无二”的大德高僧,他们怀着虔敬的心情向鉴真陈述了来意,并向他顶礼说:“我国在海之中,不知距齐州几千里,虽有法而无传法人,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非烛何见乎!愿师可能舍此方之利乐,为海东之导师可乎?”鉴真平时已传闻日本的情况,今看到他们一片诚意,深感日本是一个“有缘之国”。当时就问徒众说:“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可是在扬州的徒众一个也不出声,一位叫祥彦的僧徒出来说道: “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
不等祥彦说完,鉴真又开口道:“另有谁愿意去?”仍旧无人回答,于是鉴真第三次开口道:“是为法事也,不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大师的回答,语气是如此的坚决,在座的弟子不禁为师父的决心所感动,于是祥彦等十七位僧徒纷纷表示愿随师东渡传戒。那时,鉴真已有五十五岁。
自从鉴真接受日僧邀请,他不仅要克服“沧海淼漫”的自然障碍,而且还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阻力,在十一年的时间里,前后六次东渡,五次失败。 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三月,鉴真作了一切东渡的准备,正待启航,不意浙东一带出现了海盗,随行的僧徒中间又发生了意见纠纷。
道航认为高丽僧人如海学行欠缺,不应带他同行,如海遂向官府诬告,说道航等私通海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立即将荣睿、普照、道航等人拘捕,事后真相大白,荣睿等人已饱尝了四个月的铁窗风味。当释放时淮南采访使仍认为“今海贼大动,不得过海!”第一次东渡计划失败了。
同年十二月下旬,鉴真一行八十五人,在十二月下旬的一个月明之夜从扬州悄悄开航。但船到浪沟浦即遇风暴,浪击破船,停留一月修船,再度下海,船至扬子江口,又遇风浪,停泊一月,再次启航,不幸在衢州群岛触礁船沉,船上东西全被海浪卷走。
全体人员登上一个荒岛,后被官船送回明州(宁波),大部分人遣送回乡,十七位僧人被送到浙江鄞县阿育王寺。第二次东渡又失败了。
第二年春,鉴真一行受聘到越州(绍兴)龙兴寺讲律授戒,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秋归阿育王寺。因越州僧人不理解鉴真东渡的意义,向官府控告说荣睿引诱鉴真,官府随即逮捕了荣睿,普照因躲在民家未被逮去。
荣睿在押送解京途中,在杭州得病,假称病死,才得脱难,第三次东渡计划又夭折了。 天宝三年冬,鉴真派人先去福建购买船只,备办海粮,自己率徒众三十余人,声称巡礼圣迹,秘密从浙江小路往福州取齐。
但扬州龙兴寺的弟子灵佑不忍鉴真远适异域,发起僧徒阻止鉴真赴日,江东道采访使遂下牒诸州,追踪拦截,鉴真一行在黄岩禅林寺被官差截获,强行押解回扬州,第四次东渡计划又成了泡影。 在这样的形势下,荣睿、普照感到再留在扬州龙兴寺使。
7 请介绍日本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大抵受到日本政治的发展而分成三个时期,分别为王朝文学(8世纪至1868年),近代文学(1869~1912)和现代文学(1913~)而其简介如下: 奈良时期(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著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著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 (8~12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於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 (12~16世纪) 随著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军记物语中臻於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著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 (17~19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卓立於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气势磅礴,是史前社会的宝贵文献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KG2〗括号内为这位作家的代表作,下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的命运悲剧是奴隶主民主制时期社会现实的写照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被称为古希腊“喜剧之父”抒情诗、寓言和文艺理论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古希腊文学的传统,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贺拉斯(《诗艺》)和奥维德(《变形记》)是古罗马最具影响的诗人
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由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构成骑士文学反映了骑士阶层的荣誉观和爱情观《罗兰之歌》是中世纪英雄史诗的代表《列那狐的故事》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情绪但丁是中世纪最卓越的诗人,《神曲》用梦幻故事的形式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意大利作家彼得拉克(《歌集》)和薄迦丘(《十日谈》)是其先驱法国作家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表现出反经院主义思想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塑造了一个既耽于骑士幻想又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复杂形象英国作家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和斯宾塞(《仙后》)的创作各具特色莎士比亚在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创作中均有很高的成就悲剧《哈姆雷特》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剧情生动、背景广阔、形象鲜明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法国作家高乃依(《熙德》)和拉辛(《安德洛玛克》)的悲剧均有拥护王权和崇尚理性的特征,符合“三一律”规范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对宗教骗子达尔杜弗的鞭挞,体现了这位作家的民主倾向英国诗人弥尔顿以长诗《失乐园》等作品,表现了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和英雄气概
18世纪的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塑造了“真正资产者”的形象,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荒诞的情节讽刺了英国现实,理查逊的《克拉丽莎》对感伤主义文学产生影响,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在近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占有地位法国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有:小说家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伏尔泰(《老实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卢梭(《新爱洛依丝》)和剧作家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席勒的剧作《阴谋与爱情》和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反映了“狂飚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歌德的诗剧《浮士德》表现了启蒙思想家对真理的探索
18世纪末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席卷欧美德国出现过耶拿派和海德堡派英国出现过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等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创作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法国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还有夏多布里昂、大仲马、梅里美、乔治·桑和缪塞等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篇揭开了19世纪俄国文学辉煌的序幕,他们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当代英雄》塑造了俄国最早的“多余人”形象惠特曼(《草叶集》)和霍桑(《红字》)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意大利的曼佐尼、波兰的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的裴多菲也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
19世纪30年代开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美文学的主潮法国作家斯丹达尔的小说《红与黑》是其奠基作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堪称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法国杰出的作家还有: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和莫泊桑(《羊脂球》)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反映了他的命运观萨克雷(《名利场》)、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和萧伯纳(《巴巴拉少校》)都是著名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以辛辣的讽刺鞭挞专制农奴制度屠格涅夫(《父与子》)以抒情的笔触描写自然和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以深邃的目光开掘心灵的奥秘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以恢弘的气势探索俄国社会的出路契诃夫(《套中人》)以含蓄的风格表现对旧生活的厌恶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赫尔岑(《谁之罪》)、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和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均是有影响的作家这一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有: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德国诗人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和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等
20世纪发生的社会革命对文学产生影响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剧作《底层》和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作品,再现了“革命前俄国的‘人间喜剧’”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描写顿河哥萨克命运的长篇史诗著名作家还有:马雅可夫斯基(《列宁》)、叶赛宁(《波斯抒情》)、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和艾特马托夫(《断头台》)等这一时期,传统的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了新的趋向重要作家有:法国的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莫里亚克(《蝮蛇结》),英国的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毛姆(《人性的枷锁》)、戈尔丁(《蝇王》),德国的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海尔曼·海塞(《草原之狼》)、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布莱希特(《伽利略传》),奥地利的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德莱塞(《美国的悲剧》)、菲茨杰拉尔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与此同时,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崛起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艾略特(《荒原》)等,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奥地利的卡夫卡(《变形记》)和美国的奥尼尔(《毛猿》)等,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有爱尔兰的乔伊斯(《尤里西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和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萨特(《恶心》)和加缪(《局外人》)等,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此外还出现了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和黑色幽默等众多流派
东方文学主要指亚洲和非洲各国的文学古代东方文学具有历史悠久和地域多源的特征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就出现了神话、歌谣、宗教诗和故事,最著名的是《亡灵书》公元前19世纪至16世纪完成的古巴比伦史诗《吉尔加美什》是世界第一部完整的史诗《旧约》是古代希伯来文学作品的总集,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文献价值古代印度文学中出现过两部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代表了古代印度戏剧的最高成就,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对后世文学有影响
中世纪东方文学(公元2、3世纪至19世纪中叶)有新的发展《万叶集》是日本最古老的和歌总集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反映了平安时代日本贵族社会的兴衰诗人松尾芭蕉、小说家井源西鹤和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各有成就波斯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诗人,如菲尔多西(《王书》)、内扎米(《五诗集》)、萨迪(《蔷薇园》)等《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文,也是一部巨型散文著作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东方情调浓郁朝鲜的小说《春香传》和越南的小说《金云翘传》各具特色
近代东方文学(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的思想倾向,形式有重大革新泰戈尔是近代印度最优秀的作家,哲理诗集《吉檀迦利》表达了作家对理想人生的探索,长篇小说《戈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班吉姆·钱德拉·查特吉(《毒树》)和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斯里甘特》)也是有影响的小说家二叶亭四迷的长篇小说《浮云》是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森鸥外的《舞姬》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问题文坛上先后出现了以岛崎藤村(《破戒》)和田山花袋(《棉被》)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以永井荷风为代表的唯美派、以志贺直哉为代表的白桦派和以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夏目漱石是近代日本最杰出的作家,长篇小说《我是猫》生动地塑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辛辣地讽刺了明治社会的丑恶现实
现当代东方文学(20世纪20年代开始)与西方文学有了更多的交汇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和小林多喜二(《蟹工船》)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最优秀的代表文坛上出现新感觉派和战后派的派别川端康成以融汇本民族传统和西方现代的表现手法的《雪国》等作品,为日本文学带来世界声誉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还有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和大江健三郎(《万元延年的足球队》)等印度现代最杰出的作家是普列姆昌德,长篇小说《戈丹》揭示了印度农民贫困的根源印度当代著名作家有杰南德尔·古马尔和阿基兰等朝鲜的李箕永、黎巴嫩的纪伯伦、埃及的塔哈·侯赛因和纳吉布·迈哈福兹、塞内加尔的桑戈尔和乌斯曼、喀麦隆的奥约诺、尼日利亚的阿契贝和沃尔·索因卡、南非的纳丁·戈迪默等,都是现当代亚洲和非洲文学中有影响的作家
这个也许可以帮到你
日本人民口耳相传和书面记载的作品。
奈良时期 (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 (8~12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 ,《 宇津保物语 》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 (12~16世纪) 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 方丈记 》和吉田兼好的 《 徒然草》。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 )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 (17~19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大正时期 (1912~1925) 近代文学进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 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为文坛主流。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 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 等在 当时有一定影响。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文坛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学流派竞生,作家辈出。进步作家宫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说《知风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等优秀作品,都获得好评。战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国》 、《千羽鹤》和《古都》3 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新作家中,野间宏的《真空地带》、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司马辽太郎(1923~)的《龙马奔走》等作品有较大影响。60年代中期,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除一些严 肃 作家写出 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作品 外 ,小松左京(1931 ~)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说等也颇有读者。70年代 ,内向文学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写当代商潮的经济小说等,都对文坛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跃在 80 年代,他们的创作把日本经济小说提到一个新高度。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文学重新受到重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