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象征主义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象征主义,第1张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象征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流派。一般将十九世纪中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称为前象征主义,此后至本世纪四十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由于它持续时间最长,故而影响也甚为深广。

该派最初兴起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文坛。1852年波德莱尔出版诗集《恶之花》,标志着象征主义文学的兴起。1866年,诗人让·莫拉著文正式树起象征主义旗帜,他提出“象征主义的诗赋予观念以感性的外衣”,主张诗中的思想感情只能通过象征才能表达出来。当时的韩波、魏尔伦、马拉美等诗人也都投身于该派的创作。后于十九世纪末开始传布欧洲,并在文学艺术各个部门都有实践反响,表现形式多样。

象征主义的美学思想基础是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关于现象世界不可知论、唯意志论及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哲学的揉合。他们对于当时文艺上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等创作方法均加以否定,力图使文艺变成脱离丑恶的、病态的现实而变成得以寄托精神之所在,想凭借艺术来构筑“人工天堂”。他们认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真正实质是隐藏在科学、理性所无法把握的“彼岸世界”,只是在那里才存在着“真”和“美”。诗的目的就在于用象征的方法来暗示这种虚无的存在,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传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感受。在文学创作上,他们强调注重个人心理、感受和意象,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来 感官,激发人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进而形成某种意象来达到沟通两个世界的效应。为了细致而精确地表达人的思绪和意象,他们主张通过“对应物”去表现感觉的相互感应,传达“感觉移借”,使对“通感”的表现、追求,成为一些象征主义文学的风格标志。他们重主观幻觉、重想象和暗示,轻客观对象、轻写实、轻条理化,所以塑造的形象往往扑朔迷离,平庸琐碎。但也有些诗歌作品形象鲜明,富有音乐性;有些含蓄巧妙,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在戏剧和造型艺术领域的象征主义,一般注重虚拟、象征和幻想的神秘效果,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拼凑性,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如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法国的沙旺、杰尼、莱东,法国的施图克等人的创作。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主要有叶芝、 庞德、艾略特、里尔克、蒙塔莱等。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象征主义,在题材范围、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方面所体现的一定的开拓意义,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1、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是19世纪末在英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2、起源:19世纪末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这个名称。

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特莱尔,音乐家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地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3、定义:英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就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

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真理”。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散文诗的音乐感并不亚于格律诗,有时反而胜过格律诗,因此许多象征派诗人的散文诗都写得有特色。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1886~1891年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昌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马拉梅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和昂利德·雷尼耶的《插曲》等。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鼻祖)。1891年,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流派从此解体。但是,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却非常深远。

4、运动: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英国的文学学艺术运动,在伦敦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5、前后象征主义:象征主义分为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前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一)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与现实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笔触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在精神世界;

  2、与浪漫主义大相径庭,反对直意抒情,主张象征暗示,甚至运用“客观对应物”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3、反对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重视主观的认织作用和艺术想象的创造作用;

  4、反对帕尔纳斯派的片面注重描写造型美,强调音乐性;

  5、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6、提出了独特的“美的定义”;

  7、冲破传统诗歌的禁区,扩大了题材范围。

  (二)象征主义文学简介:

  1、象征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被看作是古典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分界线。这个流派的基本特征是用象征来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尤其是作者内心的真实。

  2、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论象征主义与诗歌

谈到象征主义就必须谈到诗歌,诗歌是象征主义形成、丰富、发展的载体和源头象征主义诞生于19世纪、70、80年代,在法国盛行了半个世纪,至今仍余波未休在象征主义浪潮中,法国诗坛出现了绚丽耀眼而神奇的色彩在世界是个史上象征主义是可以和浪漫主义分庭抗礼的一个流派

但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其许多倾向和浪漫主义同时产生;它强调主体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它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回溯、延伸和发展但浪漫主义过于强调感情,自我过于扩张,久而久之引起人们的厌烦,因此人们转而渴望准确、理智、现实和客观的诗歌伴随着革命时期狂热的消失和自然科学的空前发展,为象征主义的出现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象征主义强调内心想象的作用,摒弃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些都与浪漫主义相同不过,象征主义在强调主观意识时雨浪漫主义注重点不同,浪漫主义往往直接宣泄主观情感,而象征主义却着眼于与宇宙精神的契合在象征主义诗歌中,主客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诗中的一切客体都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对主体世界的投射,带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就连时空也是主观的象征主义诗人摒弃了感情的宣泄,把整个宇宙的关系看作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它虚掉了一切物象的物质意义,而充分发挥和扩大了其契合意义象征主义的契合论也可以说是主观世界的客观化和客观世界的主观化契合论给象征和暗示赖皮了广阔的天地,象征主义诗人无论写什么说什么都不是直接道出,无论思想、对象或是心态都是暗示出来的,他们反对传统诗歌的直陈和直抒,拨那个气浪漫主义直抒情感,强调联想、幻想的作用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提出了象征主义的纲领,认为诗不是纯心灵的产物,而是与外界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自然与人,人与各种感官之间存在着隐秘、内在、彼此相应的关系《恶之花》的创作方法上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它们并不是彼此游离的,也不是彼此平行的,而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融合的他在《契合》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种关系他从神秘主义的宇宙观出发,把这种感应当作是自己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根据这种理论,诗人是神秘的自然地翻译者,必须求救于暗示,深入打事物的内部,表现其各方面的联系波德莱尔在联觉世界中找到了鲜明而丰富的意象,为象征主义赖皮了广阔的艺术天地,所以他被当作是象征主义的先驱者

象征主义诗歌前期代表人物有魏尔论、兰波和马拉美魏尔论是一个把诗变成音乐的人他在《诗的艺术》中提出音乐先于一切,提倡“朦胧”和“色晕”读他的诗,往往弄不清在诗中想说什么,也捉摸不出意义体会不到什么哲理,但总能感觉到忧伤的旋律和迷人的魅力他的诗是“如歌的行板”,他每个词都溶入了音乐之流,用文字来谱写乐曲如他的《这是忧伤哀怨的陶醉》不仅是一首无词曲,而且几乎是一首“无声曲”,诗人采用了“花非花,雾非雾”的神秘手法,把客观的事物一一虚掉,把黄昏的天籁与人的心灵的歌颂巧妙地契合了起来

兰波可以说是一个诗歌的天才他只写诗只有三年多一点,但留下了《醉舟》、《元音》、《地狱一季》、《灵光篇》等名诗在《元音》一诗,他发挥了奇妙的臆想,通过元音字母给声音着色,是颜色带声,声色交错,视觉听觉相感应,极典型地体现了波德莱尔的“感应”和“契合”理论而《醉舟》则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在诗中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他梦想中真实的世界,表现了兰波强烈而奇幻的风格,诗中贯穿着狂热的寻求,充满鲜艳的色彩和联觉兰波认为,诗人应该是“洞察者”,强调自己去习惯幻觉,然后用象征的语言去解释这些其一荒诞的意象他要创造一种“诗的动词,能表达所有的思想”,创造一种语言,能“表达一切香味、声音、色彩”

如果说魏尔论是把诗看作按摩感情和细微感官的直接体现,兰波把诗当作是不可知世界的一种神奇手段,那么马拉美则用诗去揭示事物背后的“绝对世界”他追求神圣和神秘的美,为了制造朦胧迷离的境界,他运用意象和文字间的跳跃以及音乐式的结构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他孜孜不倦探索的“纯诗”,就是摒弃客观的叙事、抒情、写景和说理,用音乐盒色彩唤起想象,以达到一种超度灵魂的极乐世界如其《牧神的午后》描写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神话式的境界,梦与醒,虚与实,现实与幻觉……语言柔韧、舒缓,意义、响度、色彩、幻觉交相纷呈,使诗的美和魅力、感染力以及在人的心灵所唤起的美感享受,超越了一般文字所能企及的范围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以瓦莱里为代表他也提倡“纯诗”的主张,他继承了马拉美的语言崇拜和诗艺,但没有陷入马拉美的艺术宗教;他摆脱了马拉美为诗而诗的倾向,集中精力探索智力活动,探索思想在下意识和意识之间萌生的过程他认为诗的灵魂在于智慧而不是情感,而智慧又非语言所能表达,因此它们来自纯粹的直觉从这种直觉提炼出纯粹的思想,从这种思想产生纯粹的诗歌由此可见他的诗是非公里的他的《海滨墓园》是他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这首诗集抒情、写景和哲理沉思为一体,意象神奇,象征性强,极具魅力诗人结合其少年时的经历和地中海沿岸的墓园风光,通过对自然地不朽和人生的短暂的对比,呼吁人们把握现在而不要空待未来诗的第一句“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即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总之,象征主义给诗歌带来了空前的表现力和赋予了诗一瞬间的美的享受,对整个世界的诗歌产生了深远而意义巨大的影响,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诗歌时代的传奇!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一般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不过,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绘画、文学和哲学里)。它还可以用于国际关系。

在艺术上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依据这个说法,广义的写实主义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

在视觉艺术和文学里,现实主义是一个19世纪的一场运动,起源于法国。

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写实主义又译现实主义,一般被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不过,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Liberal Arts)范畴里可以有很多意思(特别是绘画、文学和哲学里)。它还可以被用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依据这个说法,广义的写实主义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在视觉艺术和文学里,现实主义是一个19世纪的一场运动,起源于法国。

历史主义,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科学哲学思潮,60年代后逐渐开始流行。历史主义的产生被认为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许多问题上,它都与逻辑经验主义背道而驰。历史主义以描述科学实际如何,科学家如何做为目的,结果使得其科学哲学失去规范意义。图尔明、库恩、费耶阿本德、汉森等是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1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