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动物有哪些啊 急用

非洲的动物有哪些啊 急用,第1张

非洲以野生动物品种及数量繁多而闻名,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约90多种)和淡水鱼(2,000多种)比其他各洲都多。

哺乳动物

主要的草食性动物群是非洲羚,属于牛科(Bovidae)下的4种亚科。第一种亚科是似牛的Bovinae(牛),此亚科再分为非洲水牛和弯角羚,包括大角斑羚(所有羚中最大者)、捻角羚、白斑羚和南非羚羊。第二种亚科是小羚羊,一种住在灌木丛、矮树丛和森林中的原始的小牛科动物。第三种亚科叫“马羚”,进一步分类为马剑角紫貂羚、马羚和大羚羊;“鹿羚”、东非狷羚、麋羚、转角牛羚、角马和南非白面大羚羊,都是居住在广阔平原为主的动物,以及“沼泽羚”、非洲水羚、短鼻水羚、水羚、弯齿水羚和小苇羚。第四种亚科是正统羚羊,又分为两个宗族,第一宗族包括侏儒岛羚、犬羚、岩羚、侏羚、小岩羚和黑耳石羚;第二宗族有羚羊、黑斑羚、跳羚和长颈羚、其他众所周知的非洲大草食动物有斑马、长颈鹿、河马、犀和非洲象。

可能没有其他动物群能比得上食肉动物目更能与非洲认同了,它们约有60余种。除了著名的大猫(吼猫)类诸如狮、豹、猎豹外,还有野狗、鬣狗、薮猫(一种长腿猫)、野猫、胡狼、狐、鼬、灵猫类和獴。这些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对维持它们所居住地区的生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灵长类动物约包括45种旧大陆猴和两种世界大类人猿:黑猩猩和世界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前类人猿的灵长类动物诸如树熊猴(非洲狐猴)和婴猴(灌木丛的幼畜或栖树小狐猴)以及懒猴(懒猴科〔Lorisidae〕,在树上慢慢地、柔和地爬行)体型大都是较小且夜间出没的,但是在马达加斯加没有真正的猴,却集中有世界上最为多样的或大或小,或昼行或夜行的前类人猿狐猴。海生哺乳动物有一种地中海海豹和一种南非海豹(开普海狗)和两种海牛目哺乳动物(水生草食性动物目)——儒艮和海牛。此外,鲸、鼠海豚和海豚常光临非洲海滨水域中。

非洲当地特有的大量哺乳动物种类仅次于南美。这些哺乳动物有长颈鹿和河马。灵猫的小亲戚有和鬣狗,主要都是非洲种。跳跃野兔的齧齿科动物是当地特有的,夜间活动的穴居大土豚(管齿目〔Tubulidentata〕)有一个品种是非洲独有的。马达加斯加还有一个异常的食虫科叫马岛猬(具有长尖嘴的动物,有些是有刺和无尾的)。

鸟类

撒哈拉南部的鸟类有近1500种留鸟,另有275种或为西北非的留鸟或为古北区(Palaearctic)冬季候鸟;候鸟曾达20亿之数,但是由于严重的干旱和人类使用土地以及捕食行为使其数量锐减。鸟类主要属旧大陆科,但是属于那些地方性的种类,最有价值者可算鸵鸟、鲸头鹳、锤头鹳(一种棕色似鹭的鸟)、鹭鹰(一种大的长腿肉食性鸟)以及蕉鹃(羽色体丽,有些有如盔般的肉冠)。其他科诸如鸨、沙鸡、向蜜鴷和百灵在非洲甚为普遍。有许多捕食陆地哺乳动物的鸟类,包括雕、鹰和鴞;有食鱼类的如鹳、涉水禽和少数几种翠鸟;还有更多食虫者,这一类通常对人类很有益处。食腐动物有秃鷲和大秃鹳。

爬虫类

爬虫类几乎没有当地特有的品种,主要的品种都和旧大陆有关。最常见的有飞蜥科的蜥蜴、石龙子(其特点是重叠的鳞片)、鳄和陆龟。当地爬虫类有绕尾绳甲片蜥蜴。在非洲范围之内只有马达加斯加才有飞蜥科的蜥蜴和绞死猎物的蟒蛇。有各种各类的蝰蛇并且为数甚多:某些种类有极毒的毒液,但是很少见。众多的游蛇科的蛇(上腭后部末端有尖牙)和眼镜蛇(上腭前面有固定的毒牙)还包括高度分泌毒液的眼镜蛇品种如曼巴。

节肢动物

非洲拥有大量且品种繁多的节肢动物(包括昆虫和其他分类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之间有轴轮藻属(Charaxes)的蛱蝶和凤蝶属(papilio)的凤蝶、竹节虫和螳螂、蝗虫、食根蚁或矛蚁、蚁(热带蚁在广阔茂密丛林中游动)、白蚁和蜣螂。全洲蜘蛛极多。某些地区也会有很多蝎和飞蝗。大群飞蝗定期地横扫广阔地区,植被受到极大的破坏。其他严重的害虫有蚊子,是传播疾病的媒介,诸如疟疾,还有舌蝇传播造成非洲锥虫病的寄生虫,人类和家畜都会被传染上此种病。

水生动物

淡水鱼既有明显的原生形又有迅即进化的现代例证。属古代类型的有肺鱼(肺鱼属〔Protopterus〕)、多鳍鱼(多鳍鱼属〔Polypterus〕)以及芦鳗(Calamoichthys属),所有这些鱼都能呼吸空气,某些鮎(胡鮎科〔Clariidae〕)也有此特性,能在潮湿天气时横越陆地。新近进化的鱼约有200种在尼亚沙湖,其中4/5只在这里生长。

动物:土豚、疣猪、跳兔 群居动物:狒狒、羚羊、斑马、长颈鹿、野牛、角马等 大型动物:象、长颈鹿、河马、犀牛、狮 其他食肉动物:猎豹、鬣狗

植物:刺桄,非洲长叶橡树,非洲白鹭花,降落伞花,柯巴树、樟木、栲树、胡桃树、黄漆树、栓枝栎等

1、亚洲:大熊猫,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北虎),亚洲象,藏羚羊,普氏野马(地球上仅存的野马种群)。

2、非洲:非洲象,非洲狮,鬣狗,长颈鹿,猎豹,黑猩猩,大猩猩。

3、欧洲:野牛(将近灭绝),野狼。

4、美洲:树獭,天鹅绒虫,食人鱼。

5、南极洲有 企鹅,磷虾 北极有 北极熊。

与南极大陆不同,北极的生命活动非常活跃。有900种显花植物,有成千上万的北美驯鹿、麝牛、北极兔,峰年时每公顷多达1500只的旅鼠。北半球全部鸟类的1/6在北极繁育后代,而且至少有12种鸟类在北极越冬。

灰熊、北极狐、北极狼在苔原草甸上巡游,茴鱼、北方狗鱼、灰鳟鱼、鲱鱼、胡瓜鱼、长身鳕鱼、白鱼及北极鲑鱼在河湖中嬉戏。

在北冰洋广阔的水域中还有各种海豹、海象、角鲸、白鲸和北极熊和北极兔。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北极地区生活着至少已有上万年历史的当地居民--爱斯基摩人、楚科奇人、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和拉普人等。

中国国土面积大,气候多变,因此而给很多动植物提供了非常适合生存的环境。中国的动植物实在是太多了,那么,在这么多动植物当中,谁活得最舒服呢?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国活得最舒服的三种动物吧。这三种动物没有天敌,繁衍速度也很快。

第一种就是福寿螺了,它的外观和田螺差不多,但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福寿螺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它是入侵物种。进入中国后,它就没有天敌了,它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环境,在这里大量繁殖。它的外观和田螺很相似,它也的确具有食用价值,但它并没有像田螺那样,被很多人拿来吃,主要是因为福寿螺当中有比较多的寄生虫,要是乱吃福寿螺的话,是很有可能是生病的,另外就是,福寿螺的味道很一般。

第二种就是清道夫鱼了,它具有比较高的观赏价值,有很多人都很喜欢它的外观。它被引入中国后,就开始在河道里面进行大量繁殖了,这里没有天敌,它们过得很舒服。清道夫鱼虽然很漂亮,却不好吃,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它才没有被变成食物,才可以在中国活得如此舒坦。

第三种就是非洲大蜗牛了,大家只要一听到蜗牛,就会想起法国,不过非洲大蜗牛和法国的蜗牛有很大的区别。法国的蜗牛是人类的食物,是顶级美食,而非洲大蜗牛是入侵中国的一种生物,它不能被食用,它的肚子里面有很多细菌,人要是乱吃非洲大蜗牛的话,肯定会感染细菌,太不健康了。非洲大蜗牛的体积非常大,平时也经常吃很多,再加上其繁殖速度非常快,因此有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它,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生活,它在中国过得很舒服。

非洲大陆栖息着许多其他大陆所没有的奇特动物,一向被称为“天然动物园”。尤其是东非高原有辽阔的热带草原,是非洲野生动物的集聚地区。据估计,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有近200种,仅大型哺乳动物就有700~800万头,其中有许多非洲特有的珍稀种类。东非许多国家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都在动物集聚区建立了天然野生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  坦桑尼亚最大天然动物园是北部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最为集中,西距维多利亚湖8千米,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比两个上海市还大。  该公园建立于1921年,野生兽类达170多种,共有300多万头,鸟类有1500种。有珍贵的黑犀牛,以及野牛、大象、河马、斑马、长颈鹿、狮子、猎豹等。最著名的是角马,多达150万头,如蚁群般密集。  角马大迁徙的景象最为壮观,每年当干、雨季变换时向北移动或向南返回,它们的“大军”浩浩荡荡,绵延10几千米,长途跋涉500千米,历时1个月。  贡贝国家公园内森林密布,特别适宜灵长类动物的生存,最著名的是黑猩猩。从1960年起,英国女科学家古多尔在这里与黑猩猩共同生活了5年,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观察和研究材料。1974年,坦桑尼亚在此成立黑猩猩研究中心。  桑给巴尔岛的乔扎尼自然保护区内,群居着世界珍奇动物髯猴,它全身披着红毛,体重不足10公斤,身长30~80厘米,在其他地区都已绝迹,所以格外珍贵,备受保护。  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堪称“百兽天堂,世外桃源”,位于东非大裂谷马拉的茫茫草原上,占地1800平方千米。这里栖息着130多万头食草动物,主要是大象、斑马、羚羊、长颈鹿、河马等,还有狮子、猎豹、鳄鱼、秃鹫等猛兽猛禽出没。  肯尼亚首都市郊的内罗毕国家公园,也是很著名的野生动物园,有种类繁多的羚羊和无数的鸵鸟、狒狒、犀牛等。  乌干达在尼罗河上游,是非洲鳄鱼的故乡。最大的鳄鱼长8米,长着锐利的牙齿和力大无穷的尾巴,凶狠残暴。当它们看到在河边饮水的牛羊时,就上岸偷偷爬近,突然用尾巴一甩,把牛羊打昏,然后饱餐一顿。  乌干达的鲁文佐利公园,不仅有野生兽类,还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鸟类。这里的狮子在丛林密布的环境中,竟练就了上树捕捉猎物的本领。美丽的皇冠鸟,是乌干达的国鸟,在沼泽地几乎到处可见。

 1、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一非洲象 非洲象的长鼻粗壮发达,弯伸自如,能连根拔起6米~10米高的大树,也能拾起绣花针,能吸水卷送食物,也能将野兽卷起用出10多米远,其腿粗如柱,能将狮、豹等凶猛食肉动物一足踏毙,所以草原上的任何动物都给大象让路。象喜群居,每群数十头,旱季时常数百头聚集觅食,成年象每日进食100于克~150千克枝叶,喜游泳戏水。象牙是它的门齿,终生生长,雌雄都突出口外,质地细致,经济价值很高,因而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许多地方已绝迹,只见于人口稀少的山区,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

   2.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性情温和,成群生活在稀树草原上,取食高树上的嫩枝和树叶。高大的身躯,长长的脖颈,看上去好像很不灵便,其实不然,迅速奔跑是它唯一的自卫手段,若遇敌害,迅速奔跑,时速可达40千米~50千米。长颈鹿颈长2米,使它成为兽类血压最高的动物,其心脏收缩时,血压高达350毫米,否则心脏与脑相距3米,会得不到血液供应。低头喝水时也不会发生脑溢血,这是因为颈动脉通过大脑前已分成大量细血管,血液缓缓流入脑中之故。但低头喝水很不方便,要叉开两条前胶很费劲地低下头喝,该而不经常漏水。

  3.陆地上体态最臃肿的动物——河马 河马身体级圆,头与嘴的庞大也是动物界中的冠军,眼、耳、鼻都挤在脑的上都,显得非常丑陋,单凭它的高大和丑陋就能使你望而生畏。河日终日生活在水草丰茂的大河、湖水中,只有在夜晚时才到岸上来休息。而且河马喜欢群居,常常是几十头,甚至上百头生活在一条河湖之中,以水草芦苇等为食,其食量特大,每头河马每日就需要进食100千克以上。由于河马的肉可食,皮可制革,因而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所以近些年来河马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4.脾气最坏的食草动物一犀牛 犀牛的大小与河马差不多,样子像牛,但两只角一前一后长在头顶上,前角1米多长,后角较短。非洲犀牛分为黑白两种,白犀牛是现存的体形最大的一种,身长可达4米多,黑犀牛比白犀牛略小些。犀牛皮肤多褶,肉嫩血管多,滋生着各种寄生虫,叮咬难忍时,常到泥塘里打滚涂上一身泥,若滚上泥后还仍无济于事便会大发雷霆,怒吼,猛烈抖动驱体,摔打泥浆,凶猛至极。犀牛眼睛很小,视力很差,又被角挡住,遇敌时会靠停在身上的犀牛鸟通知它。犀牛鸟似灰白色画眉大小,常停在犀牛背上,虽然犀牛凶猛异常,但对犀牛鸟却非常友好,因为此鸟能为它啄食皱襞里的寄生虫,为它除痒去病。犀牛角是极贵重的药材,有清热解毒、强心健体之功效,因而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犀牛也是临近灭种的动物,主要存留在禁猎区内。

  5.最大最凶的食肉鲁——非洲狮 非洲狮喜欢在开阔的原野上生活,它捕食的方式与热带森林的食肉动物不同,不是伏击而是追击,因而它具有快速奔跑的能力。雄狮头和颈上有鬃,仪态雄伟,吼声震人心魄;雌性较小无鬃、犬齿5厘米~6厘米,上下交错、形似剪刀,一口可咬断角马咽喉,一掌可劈断斑马颈椎,舌上生有利刺,只要一舔猎物就会鲜血淋淋,草原上不论大小动物都惧怕它,故有“百兽之王”的称号。其实它并非最强者,它往往敌不过大象和犀牛,也不敢与野牛正面对阵。

  6.非洲特产——斑马 非洲斑马大小如同家马,常结成几十头甚至上百头飞奔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个个长着一身漂亮的黑白相间的斑纹,远远看去,好像所有斑马长得都一样,但你仔细看,却没有一对斑纹完全相同的,它黑白分明的斑纹,起着隐蔽的作用。一旦有敌情,便以它每小时40千米的脚力,迅速和敏锐的听觉,快速逃离现场,使 它的后代能繁延到现在。但由于它的肉可食,皮革结实而美观,可制造多种用具.使它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某些地区人们驯养斑马来代替家马,它们既不受萃萃蝇的危害,也比家马雄壮有力、奔跑迅速。

  7.非洲热带草原特色之——羚羊 非洲热带草原上,众多的食草动物中以羚羊种类最多,有40多种,数百万头,是地球上羚羊最多的地方,其中大羚羊、牛羚、大奇角羚,黑羚羊和长颈羚羊等最为著名。大羚羊体重600千克~900干克,角长一米,是羚羊中最大的一种。牛羚是一种体形甚怪,状似公牛的羚羊,因颈上有鬃,尾长多毛似马,故又称角马,喜栖于易起野火而又有短草的大平原上,一群可达上千头,迁移时组成更大的群,是东非和南非特有的动物。大弯角羚体大似马,角长18米,弯曲呈螺旋形,被公认为最美的羚羊角,是非洲珍奇动物之一。黑羚 羊生活在平坦的草原或灌木丛中,跑时抬头翘尾,索马里语称为翘尾羚羊。东非还有一种珍贵的长颈羚,常用后腿站立,用前脚蹬往树干吃树叶,由于颈长,跑时常要低头。以免被天敌发现。

  8.群居地栖的猴子——狒狒 狒狒属猕猴科,比猕猴大,吻突出似犬,面部肉色(雄的深蓝透紫,鼻出臀部鲜红色)光滑无毛,手脚黑色,四肢粗壮,适于地面奔跑,时速可超过32千米,喜群居于树木稀少的石山上,晨昏活动频繁,每群有一定的地盘,等级森严,组织纪律性极强,但好打群架,若一大群狒狒每当与同类遭遇或遇天敌时,打前锋的全是 成年雄猴,中间是雄性长老群和正在哺乳的母猴,再后是末成年的幼猴,最后又是一批成年雄猴,这种队列可使来自各方面的威胁都最先遇到最强有力的抵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5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