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dee 丹迪之一:McManus 美术馆及博物馆

Dundee 丹迪之一:McManus 美术馆及博物馆,第1张

丹迪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相对而言),有自己的大学。丹迪也是意呆的姥姥家……真的是姥姥家,她妈妈为了照顾姥姥不得不长期居住在丹迪,因为请看护一年要三万多镑,实在太贵了。

意呆描述的丹迪是“安静,人特别少,我妈妈要待出抑郁症了。”

历史上的丹迪是一个靠海运和黄麻工业发达的城市,有一个黄麻工厂兼博物馆特别有名。丹迪的周围有不少有文物古迹的小镇子。

坐火车过去大约一个小时。

丹迪的火车站在这些城市里算比较大的了,虽然没有爱丁堡的大,但是外观非常有现代设计感。

不要看了,我好像忘记拍了,下面这张是出站后的景色,右边没拍到的部分是一片正在施工中的大楼,对丹迪的第一感觉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并存,而且碰撞强烈的城市。

从火车站出来过两条街,就是市中心的教堂,这是教堂前面面的圣玛丽塔。圣玛丽塔又叫老尖塔,是苏格兰中世纪城镇中幸存的为数不多的老建筑之一。这座美丽的塔建于1490年,它目睹了,甚至亲身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苏格兰历史事件。

许许多多的教堂建了又倒塌,但老尖塔始终矗立,现在这座塔和它身后的丹迪教堂一起占据了市中心的位置。现在由Leisure and Culture Dundee代丹迪市议会管理圣玛丽塔,开放时间在官网上可以查到。

有意思的是,教堂座落在一片现代气息浓烈的购物广场和写字楼之间,这个城市真是洒脱有趣。我围着教堂和塔楼走了一圈,左边是中世纪老教堂,右边是行人匆匆的玻璃大厦,路口还有三个白头发的大爷一边等车一边看我转圈。

这是丹迪很有名的一个地方,McManus Art Gallery and Museum,麦克玛纳斯美术馆。这个美术馆兼博物馆是由英国19世纪著名的哥特复兴式建筑师George Gilbert Scott设计的,据说他设计或参与修复的建筑总数超过800个,遍布世界。包括伦敦的阿尔伯特纪念碑、格拉斯哥大学主楼、上海圣三一教堂等等,都是很独特的设计。

下面这张应该是博物馆的另一面,前面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塑像。

这是正面,也是最广为传播的一面。正门处的一对弧形楼梯典雅美丽,算是著名拍照圣地。

前面的塑像是苏格兰名诗人罗伯特·彭斯(还记得吗,写《友谊地久天长》和哈吉斯颂歌的那位国宝诗人),脑袋上毫不例外地糊满了鸟屎。

不过入口不是这个美丽的正门,是维多利亚那个门。我一开始还担心它没到开门时间,结果入口是自动门,已经启动了,自动打开后门口已经站好了向你问早安的工作人员。

一楼一边是礼品店,一边是餐厅,继续往前走是一个罗马式的走廊,走到尽头就是通往参观区的楼梯。这个美术馆里到处都放着这些卡通人物形象,看来经常组织孩子们来参观。

楼梯口这个巨大的打字机是借来的藏品,出借人是DC 汤普森有限公司。这是一台二十世纪初生产的自动排印机。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打字机都是靠手动调整重置,打字效率非常低,但是热金属熔铸技术使得打字机得以更新换代。在1886年,德裔美国人Ottmar Mergenthaler 发明了一种自动行式铸排机(linotype machine),或叫做线式打字机。打字者打出一整行文句的同时,机器会将自动模具排好浇铸成铅字,比手工排版快了几倍。铸好的铅字版还可以反复使用,提高了印刷效率。行式铸排机在后来也经过了几轮改进,所以有好几种不同的型号。

Ottmar Mergenthaler后来被称为第二个古腾堡,Intertype 公司也有着世界最大的字体库。

DC 汤普森一直到1980s还在使用这种铸排机,到了1990s才完全用数字技术取代了金属排版。

这是楼梯棚顶,旁边还有彩窗。

上楼的第一个展厅是“丹迪与世界:军事与海事”。

展厅也非常刚,有展品、展板,还有艺术品、油画、彩窗,加上高而深的天花板,这种天花板很像是苏格兰城堡们的大礼堂常用的那种船型顶,整个展厅看起来浪漫非常。

这个大贝壳灯真是太漂亮了,想要。

丹迪是靠海运起家的,他们的航线也曾远达东方,有几个展柜记述了当时的人在到达东亚时是如何的惊奇。

女士们是最早参与环球旅行的人群之一。旅游机构从1872年开始,提供为期212天的环球旅行,当然,这些旅行不仅贵,而且充满了未知因素和许多不可预计的困难。

为了保障女性的出行安全,DC 汤普森亲自参与了许多出行安排的制定。他置办了了一个手提式药箱,里面备有常用药物和医疗器具,药箱的内容是由一名“可信赖的权威”,McGillivray 医生决定的。在海外的时候,如果药箱里的东西不能让女士们完成自救,她们还可以向医生寻求帮助。

汤普森还给女士们的私人财产买了保险,以防意外的发生。后来在哥伦比亚河上,一艘蒸汽船失火,很多人的财产都被烧掉了,包括100美元的现金。因此汤普森的决定相当精明。

汤普森通过苏格兰银行的代理人Fulton Speirs为两名女士,Marie和Bessie,办理了护照。这个举动在当时很不寻常,因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人为国际旅行申请过护照。这些护照可以使持有人以英国公民的身份出入各口岸。

只要条件允许,女士们总是待在头等舱或最好的旅馆里。汤普森通过快递公司The Courier从自己的朋友和丹迪的国际移民那里获得信息和联络关系,从而保证她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得到帮助。

不管她们走到哪,都会得到周到的礼遇和热情的帮助。Bessie对返程充满了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她迫切地想见到家人和朋友,但同时她也对旅途接近尾声而感到遗憾。不过,Marie和Bessie以后都不会再提出类似环球旅行这样的委托请求了。

展板的右边是从此次旅行的记录中节选的,Marie和Bessie眼中的东方。

1 马来西亚,槟榔屿的舢板。

“在见识过印度的广袤之后,我们到达了槟榔屿这个热情好客的小岛,这里有着排列整齐的小山,和沿着海岸线无穷无尽的低矮房屋。在码头上,Marie对舢板感到很新奇。”

“在船里站着一个中国人,或马来人,他脸上的表情让我们觉得,在我们认识他之前,他就已经存在,并且他也懂得文明。”

2 中国:长老在供奉佛像,广东。

在第一次中日战争(189481-1895417)爆发后不久,女士们就到达了中国。在这次战争中,日本取得了对原本中国庇护下的朝鲜的控制权。由于战争的原因,旅行期间她们主要待在广东。

“假如我们听了许多朋友曾发出的警告,我们就不会去广东,我们将会错失整场旅行中最有趣的经历之一。”(Bessie Maxwell)

“中国人是天生的大厨,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怀有对待艺术般的风雅态度。鸟巢(我觉得她指的是燕窝……),鲨鱼的鳍(鱼翅……),鱼类的鳔(……)都频繁地用于食用,而且高度变质的蛋类在富人和穷人间都十分受欢迎。”(Bessie Maxwell)

你个西洋土包子是不是在说咸鸭蛋和皮蛋?!我觉得你就是在说皮蛋!你们这群土包子懂个P!谁不服我们皮蛋?!回去看看瑞典的鲱鱼罐头你们有什么资格说皮蛋!起码皮蛋没有(消音)的味道!呸!

3 中国:吸食鸦片者。

在当时,鸦片的制造和交易在中国都是合法的。 在1890s, 各个反鸦片团体开始大量曝光这种全国性的慢性毒品成瘾问题,一些省份开始宣布制造鸦片是违法的。这些女士对鸦片交易很感兴趣,一路旅行到了上海,访问了上海400家大烟馆中的一个。Marie对这个社会问题持有十分幼稚的观点。

“如果人类必须要自取其辱的话,吸鸦片烟当然远远没有喝威士忌可恶,跟我们的国民饮料不同,民众不是被迫去吸鸦片的。”

上面这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智障言论了。

而且说得好像她们不知道鸦片是怎么来的一样。

没准他们真的不知道,意呆是半个苏格兰人,她从来没听说过鸦片战争,她压根就不知道英国跟中国怎么打起来的。

加拿大不久前通过了大麻交易合法化的提案,原因之一就是大麻的消费和使用早已失控。中国永远也无法像她们一样,语气轻松地去谈论毒品。

然后她们去到了日本。

“日本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地方让我联想到苏格兰,小溪,峡谷和长满树木的山丘,但即使是苏格兰也没有这么多美丽色彩的激烈碰撞。” (Bessie Maxwell)

1 日本的欢迎礼节。

女士们拜访了东京最富盛名的艺术家Nankoku Ozawa(查不到这个人),这张显示了两名女佣正在用传统礼节迎接Bessie。Ozawa画了一张小画来纪念她的此次到访。

“他没有颜料盒,只有抹在几个浅碟上的几种颜料。中国墨似乎在他的绘画中也十分重要。几下快速的描画后,就大致画出了海面,海上还有带帆的船。为了保证线条流畅,他用嘴唇去抿笔尖,嘴唇上好几处都沾上了颜料。” (Bessie Maxwell)

“听说我对茶道很好奇,并且打听和阅读过很多关于茶道的知识,女主人就向我提出可以让我体验一下茶道,她们的茶社和我们的下午茶完全不同。”(Marie Imandt)

这个展厅还基本全是文物,除了墙上挂着的一些油画和拐角处摆放的现代雕塑。出来之后的下一个展厅就完全是美术馆style了,一进去斜对面    墙上这个比人还大的脸吓了我一跳。

它不仅巨大,而且是完全立体的。

这个是艺术家Simon Reekie(生于1974年)的作品(别问我这是谁),名为《父亲》,材质是晴纶,创作于2004年,并且在同年被捐赠给了美术馆。这个作品的主旨是为了体现父亲对他的人格塑造和个人成长中的重大作用。

我拍了这张是因为它真的太显眼了,展厅C位。

下面几张都是我自己喜欢的,事先声明我是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所以完全以个人喜好为标准,非常偏颇。

这张应该算是我最喜欢的那一类画,有大片浪花的海。之前在伦敦看过几幅闪着银光的湖面画,印象深刻,后来在纪念品店还给我妈买了条同款印花丝巾周边。

这一幅叫”And All The Coral Waters Sang“,题目的出处是一首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1902年,帆布油画,作者William Mctaggart。

这张是”The Blind Bagger“,盲眼乞丐,1875年,帆布油画,作者Josef Laurens Dykmans。

”问问你自己,你会给这个乞丐一点钱吗?Dykmans画了五幅同一题材的画。这幅画有极高的完成度和大量的细节——你甚至可以看清乞丐衣服上补丁的针脚。“

这幅画是”Puss in Boots“,灵感来自于格林童话中的《穿靴子的猫》。1877,帆布油画,作者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下面这幅,如果告诉你画面中的男子是一名医生,你有没有联想到什么?

是的就是那句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The Doctor'‘s Visit"1867,帆布油画,作者John Pettie。作者用医生的深色衣服和左侧孩子的粉红色裙子形成了画面上的色彩对比。

下面这张画的是高地牛,要叫杰伦牛也行,我一般叫它们刘海儿牛。”A Highland Parting“,1885,帆布油画,作者Gourlay Steell。

唉这个大眼睛真可爱……

下面这张也算是C位(之一)了,《但丁梦于比阿特丽丝逝去之日》,1880年,帆布油画,作者Dante Gabriel Rossetti,就是那个画过《受胎告知》和《帕耳塞福涅》的罗塞蒂。这幅画是保存在苏格兰的罗塞蒂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

但丁在梦中被引领着穿过佛罗伦萨的街道,最后到达了比阿特丽丝的床前,穿红衣的那个人象征着爱情。爱之使者弯下腰亲吻了死去的比阿特丽丝,她的爱人在她生前从未吻过她。

这一幅应该很好认,都认一下。

”Juliet on the Balcony“,《阳台上的朱丽叶》,1875,帆布油画,作者Thomas Francis Dicksee。这幅画选取了阳台上的经典一幕:

”O Romeo, Romeo, wherefor art thou Romeo

Deny thy father and refuse thy name 

Or, if thou wilt not, be but sworn my love,

And I'll no longer be a Capulet"

拍下面这一张是因为,我莫名地觉得它和格拉斯哥市政厅里的那幅画风格很像,但是我忘了那一幅的作者是谁。

“The Blackbird Song”, 1908年,帆布油画,作者Edward Atkinson Hornel。

而且他还真的是格拉斯哥人。

这一幅的标签是用打印纸后贴的,看得出来是致(e)敬(gao)梵高的自画像,它的题目是“Vincent van Plug with Bandaged Ear, aged nine”, 帆布印刷,作者David Litchfield。这幅是由DC Thompson于2018年出借给博物馆的。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叫Plug的男孩,他觉得自己是Beanotown最帅气的人。画上除了改掉了梵高伤残的耳朵和痛苦的表情,还换掉了他的蓝帽子和背后墙上的画。

然后我就出来了,走廊上也有很多展板,有的会讲解这栋建筑外面的雕塑的由来。

西塔上的缪斯女神。

雕塑的作者并不明确,但是工作人员们认为是James Frank Redfern(1838-76)。他是这座美术馆建造者George Gilbert Scott所聘用的最有名的雕塑家。George Gilbert Scott为阿尔伯特学院绘制的草图中就包括这些缪斯女神,全部八座塑像在1876年完成。

这八座缪斯环绕着西边的尖塔,材质是陶土,内里用铅浇铸。它们代表着建立这座建筑的初衷:文学,科学,和艺术,因此这里是图书馆,博物馆,也是美术馆。

缪斯们的手里都拿着不同的东西,石块象征科学和地质学;竖琴代表音乐和文学;调色板代表艺术和绘画;地球仪代表科学和地理;罗盘代表科学和数学;木槌代表艺术,建筑学和石雕;天球仪代表科学和天文学。

还有一个最有趣的,就是图上左边这个,雕像手持的是丹迪的阿尔伯特学院。

下面这幅也是在走廊里的,超级有趣的一幅画,叫“The Play Garden”,游乐之庭。1913年,帆布蛋彩,作者John Duncan。他绘制此画的灵感一说是来自他第一个女儿的出生。画面上包含了许多来自童话和神话的人物形象,比如小美人鱼,三只熊,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

你能找到多少?

画面的边框用许多奇形怪状的动物图案做装饰,这些图案是他的女儿们小时候央着他画来玩的。

楼上,有一个主题展厅,The Royal Burgh of Dundee,皇家自治镇。1191年,苏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将丹迪设立为皇家自治镇。皇家自治镇是什么?是雄安的意思吗?

一进门就是三个苏格兰著名人物的玻璃彩绘:亨廷顿伯爵、威廉·华莱士、玛丽女王。

左边第一幅人像是亨廷顿伯爵David。他是威廉一世的弟弟,继两名兄长马尔科姆四世和威廉一世之后,他也继承了亨廷顿伯爵的称号,而且他的后代历任苏格兰国王和女王。丹迪曾是他的领地。

这些彩绘玻璃共有六件,是给丹迪议事厅的窗户准备的,Sir Edward Burne-Jones设计,William Morris公司在1889年制作。

第二面画的是华莱士。据说华莱士是在丹迪上的学,后来他杀了一个英格兰官员的儿子,就逃跑了。

1297年,华莱士回到丹迪,领导苏格兰复仇军在丹迪城堡和英格兰军队作战,后来他不得不去斯特灵,在那里发生了著名的斯特灵桥之战,不过丹迪的英格兰军也很快就投降了。

玛丽女王,她在1564年来到了丹迪,并且惊讶地发现市里的墓地(圣克莱门墓地)离集市如此之近。她将丹迪的方济各教会(即灰衣修士)的一块土地拨给了丹迪,作新墓地之用。

这面旗子是詹姆士二世党的旗帜,就挂在玻璃彩绘的旁边。

至于什么是詹姆士二世党呢……你们还记得光荣革命吗?不流血的革命。说白了起因还是宗教,欧洲史真的跟宗教分不开……詹姆士二世要重新扶持天主教,所以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把他废了,防止天主教复辟,然后国会开始限制王权,英国的政体走向君主立宪。

也就是说詹姆士二世把后面几百年的英国王室都搞成了吉祥物。

詹姆士二世党顾名思义就是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党派。要是往前翻斯特灵那一篇,里面还有专门的詹姆士二世党的歌曲教学。

这个展品不是原件,原件不能在春天和夏天接受阳光照射,所以这是志愿者制作的复制品。博物馆向给参观者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紧接着的这个房间里是各种自然标本,主要展示丹迪本地的物种。

鱼化石不稀奇,但是这种鱼化石还真是有点少见。不是骨骼化石或那种页岩之间夹成平板的鱼,而是完整的、立体的、几乎连鱼身颜色也可乱真的鱼化石。

标签写的说这是某种肉鳍鱼。

在河床上挖化石的工人甚至大喊了一声:“这有条活的!”

因为在丹迪有三个地方要去,接下来还要抓紧时间转车,我大概在这个博物馆里呆了两个小时就出来了。

下一站是海边的Broughty 城堡。

TBC

说说我想看的展厅吧

中国馆:百米墙面上惊现清明上河图

世博会规划图中,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高62米,足有20层楼高。展馆将由中国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中国馆的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将高耸的国家馆比喻成华冠和天,把汇聚人流的地区馆比喻为四方和地,寓意“天下粮仓、富庶四方”。在展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米长的整面墙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

土耳其馆:古老地图显风采

红色的镂空外墙,米色的墙体,表现打猎场景的动物雕刻……土耳其馆创意的设计灵感来自有着8500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Catal-hoyuk(分叉的小山丘)。在这座村庄的墙上有一幅壁画,这幅壁画被看作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或规划图。走进土耳其馆,你将能一睹这幅“最古老的地图”的风采。

英国馆:6万粒种子带来惊艳

被认为“最具创意”之馆的英国国家馆,主体建筑犹如一个“会发光的盒子”,6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上遍布着6万根亚克力光纤“触角”,会因光线的不同散发出不同的颜色。更奇特的是,每根“触角”的底部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英国国家馆还拥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露天场所,它被别出心裁地设计为“一张拆开的包装纸”,寓意将“种子圣殿”作为礼物送给上海世博会。

瑞士馆:坐上缆车上天入地

瑞士有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雪山。这次,瑞士人把雪山上常见的缆车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世博园。世博会期间,将有20辆缆车运行在瑞士馆,参观者可乘坐观光缆车盘旋而上,穿过馆顶的自然空间,完成一次从瑞士城市到乡村的美妙旅行。

法国馆:法国市长主持婚礼

以“艺术之都”、“浪漫之都”著称的法国,时刻紧扣这两个主题。世博会期间,他们计划从奥赛博物馆运送7幅顶尖艺术珍品,包括法国画家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梵高的《阿尔的舞厅》、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装间》、高更的《餐点(又名香蕉)》以及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

天性浪漫的法国人还将把“法兰西浪漫婚典”搬到法国馆。世博会期间,新人们可申请举办婚庆大典,婚礼将由法国图尔市长JeanGermain主持,他将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国版结婚证书,并送出一顿丰盛的法国大餐。

西班牙馆:“竹篮”打出西班牙风情

说西班牙国家馆是用手编织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钢架结构似骨,支撑起整个西班牙馆的流线造型,结扣式搭建方便日后拆撤;编织藤板似皮,包裹住整个场馆,却不把自然光拒之门外。流线型的外观好像起伏的波浪,充满动感。最让人期待的是,8524个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将运用书法艺术组成一个个古老的中国文字,让外墙呈现出一首中国诗歌。

波兰馆:百架钢琴齐奏肖邦名曲

2010年正值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肖邦诞辰200周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波兰馆文化活动的核心便是纪念肖邦。届时,在波兰馆的中心广场和音乐厅内,将每天举办肖邦钢琴演奏会。更有意思的是,世博会期间波兰馆将举办一场独特的音乐会,邀请100位音乐家同时用100架钢琴演奏肖邦的作品,创造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芬兰馆:世博场馆里的蒸桑房

充满灵感的芬兰人,将在名为“冰壶”的芬兰馆中,建起上海世博会场馆中唯一的桑拿浴室。“冰壶”的设计灵感来自冰川时期岩石被磨蚀后自然形成的壶穴。步入展馆,会感觉犹如走进一个带有流水岩石的庭院,展馆内墙视屏将展现芬兰独特的岛屿等美景。

你的布置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促销,所以应该将车辆的布置作为重点,比如在车中放置一些带有情侣符号的物件。布置的颜色以红色为主。再辅以情人节当天交车客户的特殊布置,更有益于促进客户提车。纯粹的布置不会对销售产生多少意义,推进销售的布置才有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0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