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些创作社,自叙传的资料

请提供些创作社,自叙传的资料,第1张

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接受了“新浪漫主义”(包括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创造社先后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要求”。将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尽管创造社的成员初期的文学思想比较含混而充满矛盾,但基本倾向又比较一致。从创作看,创造社的流派特色比较显著。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的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

创造社的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后期创造社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自叙传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大多为创造社的成员,他们在留学日本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1921年-1926年间正风靡于日本的“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郭沫若遭在1920年写的《鼠灾》、《未央》等表现身边生活的小说,初具“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征。但“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开始的。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创造社成员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叶绍钧和许地山等。

 创造社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水》等。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

答案:(1)前期“创作社”的文学主张是“表现内心的要求”。他们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表现自我。他们要求文学的“美”与“全”,宣扬艺术“无目的”论,这表明他们确曾受过“艺术至上”思潮的影响。因此,当时有人认为文学研究会是“为人生”的,而创造社是“为艺术”的。

(2)“创造社”的创作方法。他们从“内心的要求”和“表现自我”出发,在创作方法上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直接变为大胆的诅咒和强烈抗议。

创造社是1921年6月至7月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共同创建。创造社在成立后编辑出版《创造社丛书》,编有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第二年开始发行《创造季刊》,1923年编辑出版《创造周报》以及《中华新报》的文学副刊《创造日》。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对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创造社为核心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早期浪漫主义。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代表诗人:郭沫若、宗白华、王独清、冯乃超、穆木天。

创造社

成立时间:1921年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

四、 简评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的主要贡献:

1、 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2、 属于富有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3、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造社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的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1921-1927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

1、 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

2、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的形式美,但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

3、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

4、 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

还有,郭沫若和田汉的剧作: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莹》);田汉这一时期的剧作显示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产带有深厚的“世纪末”情调,爱与美的追求为基本主题,名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

吃饭了、这回应该对你有帮助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2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