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歌剧的发展历程(西方音乐)

简述歌剧的发展历程(西方音乐),第1张

人类已经迈入一个新的世纪。

回顾过去百年来的西方音乐,在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中,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得失如何这些问题也许几十年后回过头来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即便是现在,我们也能从回顾中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探讨,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西方音乐。

(一)

1909年在20世纪音乐史中或许是很重要的一年。

那年8月,勋伯格完成了他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

无调性音乐语言显得夸张、怪诞,是与世纪初流行于德奥的表现主义流派相联系的。

表现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用极端主观的方式,把内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新音乐的实验非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

不仅流派繁多、风格各异,参与人数亦大为增加。

1945年以前,进行音乐实验的只是少数作曲家;1945年以后,继续按照传统风格写作的作曲家成为少数,出现了一大批以进行各种音乐实验闻名于世的作曲家,如梅西安、布列兹、施托克豪森、凯奇、卢托斯拉夫斯基、潘德雷茨基、诺诺、亨策、利盖蒂、吉纳斯特拉、贝里奥、克拉姆等。

他们离开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已经很远,却代表了西方音乐发展的主流。

在这纷繁杂多的现象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战后的新音乐主要集中(不是惟有)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序

(三)

对于"新音乐"的各种看法,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新音乐最终是会被接受的,只是时间而已。

就像西方历史上中世纪的"新艺术"(Arsnova)、文艺复兴时期的"新音乐"(NuoveMusiche)、古典主义早期的"华丽风格"(goutgalant)一样,一开始,也不被普遍接受,但逐渐地,它们就站住脚了。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一个音乐时代转向另一个时代,总是伴随著进步人士的主张和保守阵营的反对意见。

"当蒙特威尔第从文艺复兴时期风格逐渐向早期巴洛克风格发展时,当时的评论家对于他使用没有预备的不协和音,就发出警告,认为这是一种"最危险的革

(四)

70年代以来,严格地说,60年代末以来,作曲家们很少再固守什么教条,忠实于某一特定流派,达姆施塔特(暑期班)独领 的时代过去了。

不少作曲家继续运用以往的音乐语言写作,各种流派和风格仍然存在。

与此同时,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一定程度的所谓"回归"现象,传统又受到重视。

例如,50年代时,威伯恩是那么受人推崇,而同属新维也纳乐派的贝尔格却因为他的作品更多的结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而显得"陈旧",如今,当传统再次受到重视的时候,贝尔格又变得"新鲜"起来;美国作曲家巴伯,曾被认为是一位守旧的浪漫派,如今,也被当作"先知"受到重新评价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他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所以当时的歌剧主要以欧洲歌剧为代表,一般认为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

第一部被西方公认的歌剧,是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在1599年由佩里创作的《达夫尼》但是最后由于乐曲丢失 也有人把佩里在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仪而写的《优丽狄茜》做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剧。

由于公众对歌剧的欢迎,1637年威尼斯创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歌剧是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

在他的歌剧里,独唱,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

并为次种歌剧的体裁起了奠基性作用 ,所以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再次同时威尼斯歌剧学派正式兴起。

并在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门槛。

进入了平民的生活当中,从此歌剧被搬上大舞台,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和了解他,并有了他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为歌剧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也预示着歌剧爱好者之多,他已是世界人民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了,所以当时有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拼命的创造歌剧,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

这样为世界歌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当时的剧院虽然比较奢华但是开始运用灯光和道具,在一定程度上使歌剧院正式成型并更好的为歌剧的发展所服务。

在此同时的17世纪中期,出现了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

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

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炫耀自己的歌喉,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也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根据剧情给于相同的配乐,并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

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

但是由于过分对人声的表现,歌剧本身空洞单调,形式趋忽略内容的倾向,所以最终走向了衰败。

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终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也一蹶不振。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歌剧将没落将在世间消失,而是歌剧又以最新的新式最适合当时社会潮流的新新式依然屹立与世界艺术之林。

就在意大利正歌剧和罗马歌剧衰落的同时具有民族性质的歌剧兴起,如在德国和奥地利,涌现出了一批歌剧作家,如莫札特、韩德尔、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费加洛婚礼》、《唐璜》、《费德里奥》《月球上的世界》等不朽之作。

在英国也出现了向《狄多和伊尼阿斯》和《乞丐歌剧》的优秀歌剧,特别在法国出现了向古诺、比才、托马、马斯奈(Jules Masse)、德布西、拉威尔等优秀的作曲家。

同时兴起了喜歌剧和大歌剧 并留下了永远不朽的《乡村卜者》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和《安娜.波莲》等让世人惊叹的作品。

这一切都为歌剧的整体发展和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当时法国的歌剧就加入了传统的宫廷艺术---芭蕾舞,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歌剧同时也给歌剧注入了新活力。

就在意大利正歌剧和罗马歌剧衰落的同时,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也经过百年的发展了,其中一些华而不实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

歌剧在100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也在这百年里起了变化有了提升,所以以往那些不变的故事在没法留住观众的眼球了,歌剧急切的需要做出改革,所以一些有识士开始了改革的尝试。

拉摩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是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他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美的伟大原泉,在次基础上各地也在对歌剧悄然的做出改革,一些有才华的作曲家也在尝试着对歌剧作品的新新式进行创作。

同时格鲁克对老式歌剧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删除了很多不利歌剧表现的东西,使当时改革后的歌剧为之一新,并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歌剧发展,其中罗西尼、瓦格纳等作曲家一直在此影响和启蒙下进行着创作和发展。

此后在歌剧艺术的舞台上有涌现出了很多有贡献的作家如威尔第和普契尼等,他们用他们特有的才华对歌剧进行了不同的改革,使之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歌剧从起源到现在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新式繁多大小不一,他的发展历程是坎坷的,但是他给人类带来的是无尽的精神享受,虽然在当今社会中各种新型艺术对歌剧的冲击很大,歌剧的爱好者也在越来越少,但是我还是相信歌剧还会以他独有的魅力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重新占据每个懂音乐和爱音乐人的心。

歌剧诞生于17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歌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舞蹈、舞美等其它成分。包含了器乐与声乐。声乐中又包含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演唱形式是独唱中的宣叙凋和咏叹凋。 早期意大利歌剧:16-17世纪确立了ABA式咏叹凋格式,以及“快-慢-快”三段式歌剧序曲。此时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与合唱。此时的歌剧形式是重音乐轻戏剧,被称作“正歌剧”,其代表人物是:斯卡拉蒂,重要作品有歌剧《蒂格拉内》。 18世纪正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女仆作夫人》标志着轻歌剧这一形式步入成熟,并在英、法、德等国广泛传播。代表作为莫扎特《魔笛》 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意大利民族主义歌剧涌现,法国比才的《卡门》,意大利普契尼《蝴蝶夫人》、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都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德国瓦格纳创作的超大型综合艺术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个歌剧段落组成《莱茵的黄金》《女舞神》《齐格佛里德》》《众神的黄昏》 20世纪现代派歌剧与现代音乐一样,风格各异,印象派、无调性音乐相继产生我所认识歌剧的美,是从**《第五元素》中那个外星人在歌剧院演唱的一段凄美动人的歌曲开始的。歌名是多尼采蒂的意大利歌剧咏叹调《香烛已燃起》。音乐风格宏大华丽,形成了一种的震撼。歌曲后半部穿插了节奏明快的《女神之舞》。这是影片中最出色的配乐,也是全片最精彩的场景片段。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 。

1599年佩里创作的《达夫尼》(已亡佚)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了《尤丽狄斯》是现存最早的歌剧。

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仍带有文艺复兴后期牧歌剧的人文主义气息,总体看来并不成熟。

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成意义上的近代歌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

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

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

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此后兴起的是威尼斯歌剧学派。

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的沙龙,迎接一个更广泛的市民阶层的青睐。

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剧作家为之谱曲、写脚本,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

这个时期的威尼斯歌剧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衬托剧情。

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也发展起来,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

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

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 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

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

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 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

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

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 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 ”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衰败(后来因为剧情雷同、单调,听众只听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宣叙调一概不听)。

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致命的是1697年教皇英诺森十二世下令封闭并拆毁了罗马最大的一家歌剧院托尔·德·诺那(Tor di Nona)并宣布此后在教皇 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一蹶不振。

•古希腊弦乐与管弦的代表:里拉和拉夫洛斯。神崇拜联系: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里拉琴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变化样式,其中作重要的是基萨拉琴。

•古希腊时期的音阶排列方式是四音列

•中世纪基督教的礼仪活动分:日课、弥撒 两大类。

•纽姆谱在11世纪规多创立有线记谱法,即四线谱。

记谱法的演进:24个希腊文字母——纽姆谱——有线记谱——五线谱

13世纪德国的佛兰科在《定量歌曲艺术》中提出定量记谱法。

•早期复调的音乐类型: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华丽奥尔加农,迪斯康特,

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简单歌曲)

•古艺术乐派两位代表人物:莱奥南二声部奥尔加农《哈利路亚免除我罪的羔羊》

佩罗坦四声部奥尔加农

•13世纪复调发展的后果:一是多声部音乐终止式的形成。二是记谱法的发展。

•新艺术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一般指14世纪的浮雕音乐,与意指13世纪的复调音乐的“古艺术”是相对而言的。特征:是这一世纪大量的音乐创作与礼拜活动分离,音乐创作空前世俗化,作曲家把宗教

复调技巧与世俗音乐语汇相结合,探索音乐形式创造的各种新的可能,这导致了作曲

技巧和音乐形式的一系列变化。

•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法)马肖 和(意)兰迪尼。

•音乐的中世纪时期:中外音乐史学家大多从文化史角度将公元5世纪至公元14、15世纪

之交定为“中世纪”

•罗马乐派:帕莱斯特利那《马切尔洛斯教皇弥撒曲》。

威尼斯乐派:G加布里艾利(现代配器法之父)。

弗兰德乐派:拉絮斯《回声》是中世纪以来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

•第一部调性和声语言完全成熟的音乐作品由(意)科雷利创作,(法)拉莫首次作出解释。代表作是《和声学》

•歌剧的最直接来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

•最早的歌剧是由佩里作曲的《达芙妮》。特征:以本希腊神话为基础

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佩里作曲,利努契尼做脚本的《尤丽狄茜》

•中世纪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宗教加世俗音乐

•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蒙特维尔第的《奥菲欧》

•第一部清唱剧是(罗马)卡瓦里埃利的《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 于1600年2月上演。是罗马歌剧奠定了基础,被史学界称为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

•第一个歌剧院:1637年 圣卡西亚诺剧院。

•“文艺复兴”是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

•勃艮第时期音乐成就:确立了大型宗教音乐体裁——弥撒曲。

•拉絮斯《回声》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 牧歌

•两类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两种古钢琴:羽管键琴、楔槌键琴。

法国键盘代表人物是:库普兰

•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新的调式被广泛使用,后来直接影响到大小调的产生

分别是:爱奥利亚调式 和 意奥尼业调式。

•早期复调音乐的类型: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节奏模式、第斯康特。

•大小调:大小调的调性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在巴罗克时期趋于成熟。

•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有三大类: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乐队协奏曲。

代表人物:作曲家(意)维瓦尔第。代表作:《四季》

•亨德尔:器乐作品《水上音乐》 《皇家焰火音乐》

清唱剧作品《弥赛亚》 《以色列人在埃及》

•格鲁克歌剧的改革:原则:音乐服从于诗的需要

•维也纳新古典乐派代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莫扎特:意大利正歌剧《克里特五伊多美纽》《狄托的仁慈》

喜歌剧:《开罗的鹅》《受骗的丈夫》《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

德奥歌唱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后宫诱逃》《魔笛》

•曼海姆乐派:作品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音声部的线条十分突出,

乐队织体清晰透明。

•19世纪民族和浪漫主义的共同点:对自己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发生强烈的兴趣。

•韦伯的《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

• 《翁迪妮》又译《水妖》,霍夫曼的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

•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以声乐作品最为著名,《魔王》《野玫瑰》《鳟鱼》《小夜曲》

《摇篮曲》《圣母颂》。

•肖邦:“钢琴诗人”

音乐特点:既刚强、豪迈,又有细腻、柔美的是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

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

• “固定乐思”:柏辽兹 “无词歌”:门德尔松

“钢琴诗人”:肖邦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交响诗”: 李斯特 “圆舞曲之父”:老施特劳斯

“乐剧”: 瓦格纳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威尔第:第一部歌剧《奥贝托》 ,最后一部《感恩赞》 。《纳布科》使他重新振作

另外还有《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

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

《终身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

《纽约堡的名歌手》《波西法尔》等。 另外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

•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格林卡:贡献:他将俄罗斯的专业音乐赶上欧洲音乐强国的水准,为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从而确立了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作品: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 第二部《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创作特点:第一部歌剧《伊~》奠定了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类型。

第二部《鲁~》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

•五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庄严序曲)

三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特征:一个是深刻的抒情性,另一个是强烈的戏剧性

•斯美塔那:交响诗《伏尔塔瓦》

•德奥夏克:《斯拉夫舞曲》《自新世界》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

•印象派音乐及其代表人物:圣一桑斯《动物狂欢节》 副列《安魂曲》

德彪西《月光》 拉威尔《包列罗》

•意大利歌剧: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列昂卡沃罗《丑角》

•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 《托斯卡》 《蝴蝶夫人》 《图兰朵》

•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新维也纳乐派)

勋伯格:十二音体系和《和声学》

•新古典主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

•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匈)巴托克(波)席曼诺夫斯基(捷)亚那切克(美)科普兰格什温

•巴托克: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他不仅为匈牙利音乐打开了新的局面,

也是20世纪站在现代音乐前列的少数几位追重要的革新者之一。

•序列音乐:梅西昂 •偶然音乐:凯奇

•巴赫:(1)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数是路德派宗教音乐。两部受难乐。

(2)器乐方面,《平均律钢琴曲》(被后人誉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乐队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

1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公元六世纪产生于罗马教会,形成于8,9世纪,以教皇格里高利命名的基督教礼拜仪式音乐,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又被称为“素歌”。

基本特征:(1)无伴奏纯人声(男)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2)唱词用拉丁文。(3)唱词内容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4)节奏按语言的格律划分,无明显节拍特征。(5)音乐风格古朴肃穆,音调平稳,以极进和三度跳进为主(6)音域较窄(7)旋律吸取古代东方,古希腊和当时民间旋律的特点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上。(8)格里高利圣咏可分为宣叙性和旋律性两种,后者与包括音节式,纽姆式和花唱式三种形式,歌唱方式有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

意义:它不仅是基督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单声部的圣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出复调音乐的传统,汇编的大量音乐歌曲为后世作曲家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格里高利圣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德国“众赞歌“的意义

定位:16世纪经德国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赞美诗。

代表作:《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

特征:1、把拉丁语改为德语

2、把散文式的歌词改为有韵律的诗歌。

3、旋律方面借用了许多民间曲调。

4、织体方面把复调体改为了和声体。

5、把唱诗班唱改为了会众同唱赞美诗。

3通奏低音

定义: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复调织体的主调和声织体,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高音声部旋律和低音,这个独立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故称“通奏低音”,作曲家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旋中的位置,演奏者根据标识即兴的把和声填上去,一般低音用大提琴,低音提琴或大管等乐器演奏,而键盘乐器琉特琴则填充和声,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装饰不同。处理也不同。

意义: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因此,巴洛克时期也被称为通奏低音时代,通奏低音是巴洛克的标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又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教会调式时代。

一、古希腊历史阶段音乐特点

1织体方面:属于单音乐,以和声为主,乐器种类虽然较多,但主要用于伴奏,附属于和声。

2表演形式方面,把诗歌乐舞结合起来,集作诗,作曲,歌唱和伴奏于一身。

3与宗教密切相关,基督教的诞生对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乐理与音乐美学达到相当高度。 5古希腊的悲喜剧是后世西方戏剧发展的团体。

二、古希腊音乐和古罗马音乐的不同?

1罗马人擅长征战,打仗,崇尚武力,权威,纪律,其文化特征缺乏古希腊文化那种充满艺术情调的高雅品格2音乐在罗马的风行与罗马历代的许多君王热衷于此有关。

3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 4除了社会音乐活动外,家庭音乐也一时蔚然成风。

5与古希腊音乐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

6古罗马音乐在其精神的健康方面已无法同古希腊相比。

三、中世纪音乐的特点

1、整个中世纪以格里高利圣咏为音乐活动的中心

2、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音乐发展的最高峰。

3、由单音音乐发展到复调音乐,复调音乐最后向世俗化发展。

4、音乐是宗教文化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教会统治并创造了各类艺术的精华,现代音乐的

调式,和声,乐理,记谱和音乐学院的建立都与教会有关。

5、中世纪后期,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并存,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6、以声乐为主,器乐附属于声乐。

四、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综述

1、题材上表现为肯定人生,赞美大自然等和中世纪不同的内容。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分野开始模糊,宗教音乐更加复杂和完善,

向世俗化发展。

3、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复调音乐进入黄金时代,在帕莱斯特利那和拉絮斯等人的推动下,

纯声乐艺术达到高峰。

4、出现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题材。

5、世俗音乐得到发展,有牧歌等许多新题材的出现。

五、“两种常规”

是蒙特维尔第的思想,在1605年第五册《牧歌集》中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称为“第一常规”,而他自己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为“第二常规”,他强调作曲家在运用“第一常规”时“和声(复调音乐)是歌词的主人”,即形式第一,内容第二,“第二常规”则相反,“歌词应成为和声的主人”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第一常规”,“第二常规”的意思

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传统,即“第一常规”,形式第一,内容第二。蒙特威尔第自己的新的作曲手法为“第二常规”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六、歌剧的起源

1、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

2、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剧,神秘剧。奇迹剧,田园剧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

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撒。

七、康塔塔与清唱剧,及其区别

清唱剧: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赋予戏剧性,史诗性,也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序曲等,只唱不演,以《圣经》为主要内容。

康塔塔:包括宣叙调,咏叹调,序曲等,规格小,内容简单,重抒情。

康塔塔和清唱剧的区别:

联系:1、都是巴洛克时期与歌剧同时产生的大型声乐套曲。

2、以声乐为主,主要有合唱,独唱,重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3、无化妆,布景,动作,道具,舞美等。

4、同属主调音乐范畴。

区别:康塔塔规模较小,偏重于抒情,题材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是世俗的,清唱剧又名神

剧,规模较大,偏重于史诗性,题材一定是宗教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奇迹

剧,17世纪中期以后,受难乐发展出属于清唱剧式的新类型。

八、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1、 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大众。

2、 音乐创作主要采用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和声与旋律的对应,建立起了“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 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的原则,主题鲜明,乐剧简洁,音乐优美,简单均衡。

4、 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洛克时期单一的主题摸进发展。

5、 “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代替,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确。

6、 追求可观的美,拓展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 音乐重心移到新的器乐题材—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九、格鲁克歌剧改革

1、 格鲁克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是以他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而确立的

2、 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是格鲁克歌剧创作的原则

3、 格鲁克的歌剧以简洁质朴,自然而令人感动

4、 格鲁克是用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代替过去歌剧常用的“清宣叙调”

5、 格鲁克的乐队吸取了18世纪管弦乐曲已取得的成果,以乐队各声部明确的记谱代替了数字低音手法。

十、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

“奏鸣曲”是指18世纪逐渐形成的“奏鸣曲”题材,有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在调性,

情感,速度上形成对比,几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内在联系关系。

“奏鸣曲式”是指“奏鸣曲”题材内部所采用的结构曲式,当第一乐章采用时,常被称为“奏

鸣曲式快板”,其他乐章也常使用奏鸣曲式和其他曲式。

十一、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1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 2歌剧《福德里奥》

3奏鸣曲:第十四奏鸣曲《月光》 4协奏曲: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5室内乐:16部弦乐四重奏 6声乐作品: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至远方的爱人》

艺术成就:1动机: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又保持全面的严谨统一,扩充了展开部,使它成为烘托作品内在矛盾,动机性张扬和戏剧性冲突的重心。从《第三交响乐》开始,将谐谑曲引入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第九交响乐》。

2在钢琴奏鸣曲方面: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奏鸣曲结构上作出重大贡献。

3创作风格:音乐表现方面;时代的精神实质,作品展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他的规律继承了海顿式动机展开的手法,吸收了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了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

4以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和声的不协和与调式的不稳定。

十二、那不勒斯歌剧的特征(也是正歌剧的特征)

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是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在18世纪被定型为“正歌剧”

2代表人物及作品:斯卡拉蒂《泰奥多拉》

3特点:(1)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

(2)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

喜剧,性的幕间剧,由具个性的序曲开场,宣叙调和反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

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3)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

用通奏低音来伴奏,二是带伴奏的宣叙调,他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

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4)反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

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ala e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反始”之意,并在结

尾处标记fine

十三、A斯卡拉蒂对歌剧的贡献

1、 共写了115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

2、 代表作《格里塞尔达》《皮罗和黛眉特廖》《十人团的垮台》最著名

3、 艺术成就:(1)是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2)首创了反始咏叹调,干念式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宣叙调(3)确立了“快—慢—快”的那不勒斯歌剧序曲三段形式,成为交响曲先声(4)创用了巴洛克晚期典型的管弦乐编制:弦乐四声部加上双簧管,大管,小号,圆号等

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潮流,也冲击着歌剧领域,并形成了长达一世纪之久的浪漫主义歌剧,涌现出一大批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有韦伯、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柏辽兹、梅耶贝尔、斯蓬蒂尼、古诺、比才等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

韦伯、舒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肖邦、R舒曼、柏辽兹、帕格尼尼、李斯特、勃拉姆斯、WR瓦格纳、布鲁克纳、小约翰·施特劳斯、奥芬巴赫、圣桑、弗兰克、柴可夫斯基。

维尼亚夫斯基、维厄当、安东·鲁宾斯坦、布鲁赫、理查德·施特劳斯、马勒、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雅纳切克、埃尔加、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

1、韦伯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年11月18日-1826年6月5日),德国作曲家。

韦伯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

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

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2、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

3、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4、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德语:[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又译白蓝士、柏纳谟斯。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

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5、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

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浪漫主义乐派

理查德·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Wagner,1813年—1883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1833年,正式开启音乐家生涯,于同年创作了歌剧《仙女》。1843年,《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瓦格纳的名声亦由此确立。1845年,《汤豪瑟》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1849年,瓦格纳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1850年,弗朗茨·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罗恩格林》。1864年,路德维希二世因欣赏瓦格纳的才华,决定为其偿还债务,瓦格纳的命运也由此发生转折。1865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1868年,《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首演,该剧确立了瓦格纳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1874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长达26年的创作历程划上了句号。1876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汉斯·里希特的执棒下在拜罗伊特首演,引起欧洲文化界的轰动。1882年,《帕西法尔》在第三届拜罗伊特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演。1883年2月13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威尼斯逝世。

理查德·瓦格纳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高潮和衰落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继贝多芬、韦伯以后,德国歌剧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此外,他还是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所以,瓦格纳不仅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欧洲文学史和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文名: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全名)

外文名:WilhelmRichardWagner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813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1883年2月13日

职业:作曲家、剧作家、指挥家

毕业院校:莱比锡大学

代表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罗恩格林》

早年经历

1813年5月22日,理查德·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其父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瓦格纳是该市警察局文书,于同年11月23日去世。1814年8月28日,瓦格纳的母亲再嫁给演员、诗人路德维希·盖耶尔,并举家迁往德累斯顿。

1820年,瓦格纳在德累斯顿郊区波森多夫的一所小学读书,并在牧师克里斯蒂安·魏策尔的指导下上了几节钢琴课。1821年6月,作曲家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首演于德累斯顿,幼小的瓦格纳被该剧吸引,并通过继父结识了韦伯。

1826年秋假,他用古希腊作品《奥德赛》中的内容改编、创作了他最早的三首颂歌;年底,瓦格纳一家迁往布拉格,他本人仍留在德累斯顿,寄居在同学贝姆家中。

1827年,其全家搬至莱比锡,瓦格纳由此转到莱比锡尼古拉中学就读,在此之前,瓦格纳在学校一直用理查德·盖尔这个名字,进入尼古拉中学就读后,学名又改为理查德·瓦格纳;在此期间,他置学业于不顾,热衷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以及莎士比亚、歌德和席勒的戏剧,并在叔父阿道夫的影响下,养成了阅读和研究的习惯。

1828年,完成了第一部长达五幕的悲剧《劳伊巴德》,为了给该作谱曲,开始自学洛吉尔德《通奏低音的方法》,并私下随莱比锡交响乐团的米勒学习和声。1829年,在莱比锡听了女高音施洛德·戴夫里恩特演唱的《费德里奥》中的作品后,决定放弃其他志向,确立以音乐为奋斗目标。

1830年,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改编成钢琴曲;6月,为了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转入托马斯学校就读;12月24日,《降B大调序曲》成为其首演作品,此时他还写有一部弦乐四重奏和各类奏鸣曲与序曲(大多以散失)。

1831年2月23日,在莱比锡大学注册为音乐学院学生;同年秋,师从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的主唱韦恩利希学习和声与对位,得到了后者的悉心指导;在此期间,瓦格纳创作了《D小调音乐会序曲》,并将自己首次出版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题献给韦恩利希,以谢师恩。

1832年11月,《C大调交响曲》在布拉格音乐学院首演,随后又在莱比锡布业音乐厅上演;在此期间,在帕施塔伯爵的女儿珍妮的恋情激励下,创作了第一部完整的歌剧脚本《婚礼》(DieHochzeit),但后因姐姐罗莎莉(一位戏剧演员)认为质量不佳被瓦格纳撕毁,该剧的音乐也大多遗失。

人物经历

生涯初期

1833年开始,正式步入职业音乐家生涯;1月,在哥哥阿尔贝特(一位歌剧演员)的引荐下,担任维尔茨堡剧院的合唱指挥,得以接触到韦伯、凯鲁比尼、罗西尼、奥柏等人的剧作;在此期间,创作了童话题材的浪漫主义歌剧《仙女》。

1834年1月,带着刚完成的《仙女》总谱返回莱比锡,希望在莱比锡剧院上演此剧,但计划落空;同年夏,到波西米亚短暂度假期间,开始构思、创作歌剧《爱情禁恋》,该剧根据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写成,带有喜剧色彩,音乐上则受到贝利尼、奥柏等意大利和法国作曲家的影响;7月底,应邀担任贝特曼巡演剧团的音乐总监,并与剧团中一位小名为明娜的女演员克里斯蒂娜·普拉内相恋;同年,撰写了论文《德国歌剧》。

1835年,创作了序曲《克里斯托弗·哥伦布》;7月至8月间,为了挑选歌唱演员,第一次到拜罗伊特。1836年3月29日,歌剧《爱情禁令》在马格德堡歌剧院首演,瓦格纳担任指挥;此后不久,剧院因财政不力解散,他和明娜来到柯尼希斯堡;11月2日,与明娜在特拉哥亥姆教堂举行婚礼。

1837年4月1日,出任柯尼斯堡剧院乐队指挥;同年,因经济等方面原因,与明娜关系恶化,致使她与一位名叫迪特里希的商人私奔,瓦格纳后来劝回明娜和好,但两人的分歧已为日后的离异埋下伏笔;7月25日,来到里加,出任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里加期间,根据英国作家爱德华·布尔沃·利顿的小说《黎恩济》开始创作同名歌剧。

1838年1月,完成《黎恩济》的脚本;8月7日,开始为该剧谱曲;同年,因瓦格纳负债累累,当局没收了他和妻子的护照。

1839年7月10日,与妻子明娜为了躲债从里加秘密出逃;8月,在经历数次暴风雨的历险航行后抵达伦敦,此次海上历险是其创作《漂泊的荷兰人》重要的灵感来源;9月17日,在伦敦作短暂停留后抵达目的地巴黎,但等待瓦格纳夫妇的是贫困潦倒的日子和失意受挫的心境;在此期间,瓦格纳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四处举债,同时不情愿地从事非创造性劳作,如为家用市场改编歌剧流行唱段的钢琴谱,校对乐谱,为一般性音乐杂志撰稿。

1840年1月12日,创作了《d小调浮士德序曲》;11月,完成歌剧《黎恩济》的总谱写作,几乎与此同时,又根据北欧民间传说、海涅的短篇小说以及海上航行的亲身经历,开始了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创作。

1841年5月,完成《漂泊的荷兰人》脚本,7月至11月间开始谱曲;6月29日,在作曲家迈耶贝尔的推荐下,德累斯顿王家剧院接受了《黎恩济》上演的要求。

1842年4月7日,与明娜返回了阔别六年的故乡德累斯顿;6月22日至7月8日,在波西米亚山区度假时,以格林(JGrimm)的《德国神话》为蓝本,开始酝酿歌剧《汤豪瑟》的草稿;10月20日,《黎恩济》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

德累斯顿时期

1843年1月2日,《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该剧寓意深远、音乐生动,一般认为是其真正显露水准的第一部作品,瓦格纳的名声亦由此确立;3月,完成了《汤豪瑟》的脚本创作。1844年12月14日,作曲家韦伯的灵柩移葬回德累斯顿,瓦格纳为此创作了《挽乐》(Trauermusik)。

1845年4月13日,完成了《汤豪瑟》的总谱创作;7月,在波西米亚度假疗养期间,写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第一份草稿;8月3日,写出了《罗恩格林》的大纲,并于同年11月完成了该剧的脚本创作;10月9日,《汤豪瑟》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该剧从1845年完稿到1875年由瓦格纳自己最后一次指挥演出前,总谱在不断修改。1846年4月5日,在茨温格尔的德累斯顿旧歌剧院第一次指挥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1848年4月28日,完成《罗恩格林》的总谱创作,全剧通过圣杯卫士的传说故事,探索圣洁爱情与身份认同之间的辩证矛盾关系;6月,加入带有政治倾向的“祖国联合会”,发表了关于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的政治言论,并以演说者的身份进行鼓动演讲,呼吁成立民主政体、推翻贵族,论文《德国和他的侯爵们》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10月,草拟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散文草稿;11月,进入《齐格弗里德之死》的脚本写作,它后来演化为《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乐剧的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

1849年5月,普鲁士军队开始掌控局势,瓦格纳作为一个背叛当局的社会名流被通缉,在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帮助下,途经魏玛逃到苏黎世,因不祥预感又逃亡巴黎,在一无所获后,于7月又回到苏黎世;11月,撰写了论文《艺术与革命》和《未来艺术》,并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

流亡时期

1850年8月28日,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罗恩格林》,瓦格纳因遭通缉不能到场;此外,在李斯特的激励下,瓦格纳重拾信心,继续写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文字脚本。

1851年,撰写了论文《歌剧与戏剧》,并在文中系统地勾勒了自己梦想中的歌剧观念,批判性地回顾了歌剧发展的历史。

1852年,在完成《歌剧与戏剧》后,依次(与故事发生的顺序刚好相反)写作了《青年齐格弗里德》《女武神》《莱茵的黄金》的脚本剧词,并对《青年齐格弗里德》(后更名为《齐格弗里德》)和《齐格弗里德之死》(后更名为《众神的黄昏》)进行修订,整部《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脚本写作宣告完毕。

1853年5月18日、20日、22日,在苏黎世举行5月音乐会。1854年9月26日,完成了《莱茵的黄金》的总谱创作;6月,未等《莱茵的黄金》总谱杀青,瓦格纳又开始了《女武神》的音乐创作。1855年,于伦敦指挥演奏八场音乐会。

1856年3月20日,完成《女武神》的总谱创作;9月,进入《齐格弗里德》的音乐写作;在此期间,瓦格纳通过友人介绍,开始着迷于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学说,其论点对瓦格纳日后的艺术发展和人生观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857年4月,魏森东克特邀瓦格纳全家搬至苏黎世郊区自家别墅的小屋内居住,在与魏森东克一家的接触中,瓦格纳与魏森东克夫人玛蒂尔德之间产生了感情,该段秘密恋情直接导致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8月,完成《齐格弗里德》前两幕的创作后,就暂时中断《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后的音乐写作,转身投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

1858年,为玛蒂尔德的五首诗歌谱曲,创作了《魏森东克歌曲》,这五首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一剧的预示性尝试;4月,瓦格纳与玛蒂尔德的私情被妻子明娜察觉,导致了一场严重的情感危机;8月17日,瓦格纳听从了玛蒂尔德的劝告,离开苏黎世前往威尼斯躲避风头。

1859年3月,迁居到瑞士的琉森;8月,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总谱;9月,来到巴黎,为该剧能在当地上演作准备。1860年1月至2月,在巴黎的意大利剧院举行了三场音乐会。

1861年3月13日,《汤豪瑟》在巴黎上演,但因有人暗中破坏,加之瓦格纳拒绝在第二幕塞入巴黎观众习惯的芭蕾舞,导致演出失败;5月15日,《罗恩格林》在维也纳宫廷剧院演出;8月11日至18日,萨克森国王大赦,瓦格纳第一次返回德国;11月,受魏森东克夫妇之邀,到威尼斯修养,并开始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

1862年,与妻子明娜的关系彻底破裂,两人自同年11月后在没有见过面;同年夏,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带着妻子、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来到瓦格纳家中做客。

1863年3月至4月,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举行音乐会;7月,在布达佩斯举行音乐会;11月,在布拉格和卡尔斯鲁厄举行音乐会;12月,返回维也纳。

慕尼黑、特里普胜与拜罗伊特

1864年初,在财政上已彻底破产,被迫于3月23日离开维也纳,以免因债务锒铛入狱;5月3日,接到了巴伐利亚刚登基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传话,要他立即前往慕尼黑听旨,路德维希二世欣赏瓦格纳的才华,答应为瓦格纳偿还债务,并奖赏瓦格纳四千古尔盾的年俸,以便让其潜心完成《指环》,瓦格纳为此创作了《效忠进行曲》,以表谢意;10月,经路德维希允许,搬入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住房;同年,瓦格纳的感情生活出现转机,彪罗的妻子柯西玛开始与瓦格纳相爱,作为瓦格纳的崇拜者,彪罗内心虽然痛苦,但最终接受了现实。

1865年6月10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该演出由彪罗指挥,并获得了成功;同年,路德维希二世对瓦格纳的宠信和过度资助引发冲突,瓦格纳与柯西玛之间的感情亦引发争议,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路德维希二世只好对瓦格纳下了逐客令;12月6日,瓦格纳离开了慕尼黑。

1866年4月,瓦格纳租下瑞士琉森湖边的特里普胜别墅。1867年10月23日,完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总谱,并将其题献给路德维希二世作为圣诞礼物。

1868年6月21日,《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该剧由彪罗执棒,确立了瓦格纳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11月8日,在莱比锡结识了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1869年3月,中断达12年之久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重又开始;9月22日,《莱茵河的黄金》在慕尼黑首演;同年秋,完成《齐格弗里德》第三幕总谱创作;10月,开始了《众神的黄昏》的音乐创作。

1870年8月25日,与柯西玛在日内瓦正式举行了婚礼;同年,为了纪念儿子齐格弗里德的出生,瓦格纳专门为柯西玛创作了《齐格弗里德牧歌》,该曲于同年圣诞节清晨(适逢柯西玛33周岁生日),由15人组成的小型乐队在柯西玛卧室外的楼梯上进行了首演。

1871年之后,瓦格纳一方面谱写《指环》,另一方面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节日剧院”的构想和建造,并最终确定在拜罗伊特小镇建造专供演出自己乐剧的理想剧院,对此瓦格纳进行了公开募捐;5月,在柏林受到俾斯麦的接见。

1872年4月22日,迁居拜罗伊特;5月22日,在瓦格纳59岁生日之际,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举行了奠基典礼。1873年,剧院的建设工程遇到困难,有人提议将其易地建设,但被瓦格纳拒绝。

1874年4月28日,迁入万弗里德别墅;11月21日,完成了《众神的黄昏》的总谱创作,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长达26年的创作历程划上了句号。

1876年,拜罗伊特节日剧院落成,建造中因路德维希二世两次拨款,才得以竣工;8月13日、14日、16日、17日,《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在汉斯·里希特的执棒下在拜罗伊特首演,共演出三轮,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内的多国政要和各界人士出席了演出,并在欧洲文化界引起了轰动;10月底,在索伦托最后一次与尼采见面。

晚年生涯

1877年2月,完成《帕西法尔》的草案;3月至4月,完成了该剧的脚本写作;同年,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虽在艺术上取得成功,但财政亏损严重,关键时刻幸得路德维希二世的帮助,即先以低息借给瓦格纳一笔款项偿还债务,并约定通过作品演出版税日后逐步偿还,从而解除了瓦格纳的财务危机;5月17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温莎宫接见了瓦格纳;9月,全力投入《帕西法尔》的谱曲。

1880年,撰写了论文《宗教与艺术》,并完成了自1865年开始的传记《我的一生》。1882年,撰写了论文《英雄精神与基督教精神》。

1882年1月,完成《帕西法尔》的总谱创作;7月26日,《帕西法尔》的首演,在第三届拜罗伊特音乐节上举行,共演出16次,由赫尔曼·列维指挥;在最后一次演出中,由瓦格纳执棒指挥最后一幕,并获得热烈欢迎;9月,因身体不佳,携全家到威尼斯修养。

1883年,撰写论文《关于人类中的女性》;2月13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威尼斯逝世,其遗体被葬在拜罗伊特瓦格纳住宅(即万弗里德别墅,现为瓦格纳博物馆)的花园内。

主要作品

音乐戏剧作品

管弦乐

声乐曲

钢琴曲

著述

以上主要作品来源

创作特征

基本概念

乐剧

“乐剧”(Musikdrama),在1833年由德国作家特奥多·蒙特在论文集《批评之林》中用以称呼普通歌剧,此时没有后来瓦格纳歌剧的那种意思。但瓦格纳的追随者们读到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称呼瓦格纳改革的歌剧。但瓦格纳本人并不同意,1872年他专写了一篇文章:《关于“乐剧”的命名》,说明这个称呼容易让人误会。但瓦格纳又觉得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戏剧,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戏剧。他说:“认真地说,它的名称的意义应当理解为:一种安置在音乐中的真正的戏剧。因此,重点应当落在戏剧上,这种戏剧应当跟迄今为止的歌剧剧本完全不同,尤其不同的是,在这种戏剧中,剧情绝不仅仅是根据哪种传统的歌剧音乐的需求而安排的,恰恰相反,倒是一种真正的戏剧的性格需求支配着音乐的构思。”

关于这种戏剧的名称,鉴于古希腊戏剧常在节日演出,故瓦格纳称他的歌剧为“剧场节日剧”,并将其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称作“剧场庆典节日剧”。但人们却不把瓦格纳的歌剧称作节日剧,还是叫它“乐剧”。

总体艺术作品

“总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是瓦格纳自己创造的德语复合词,首次出现在他写于1849年的《未来的艺术作品》中。“总体艺术作品”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就是把音乐、诗歌、舞蹈、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部门融为一炉,从中不复找到单独的艺术门类的分野,它们全都交织在一起,并由此升华出一种崭新的“未来艺术”。

剧作特征

人物特征

瓦格纳的戏剧取材于古代神话传统,把英雄人物当作象征,作为哲学的体现。他用音乐来表现被文明所压制的人类本性。他不写人物性格的戏(《名歌手》除外),他试图以原始形式的观点来看待神话,把它看作一种观念、一种哲学,一种象征,这种抽象的象征是脱离人物性格的。

瓦格纳的剧中人多是与环境分离,不强调他们的个性,只满足于揭示其性格的主要特点。其剧中人物虽有交往,但当两个或更多的人物相对时,交响音乐就把他们的个性湮没在一股音乐潮流之中。他们只是一些人物,但并非戏剧中的人物。此外,他剧中的女英雄人物容易消失在奇异的气氛中,变得更加神话化而非人性化。尽管以其爱情的原始力量感动人,但她们没有温柔、优美,没有妇女的特征。

情节

情死(或殉情)早在瓦格纳的第一部歌剧《结婚》中就已出现。这种因素贯穿在之后的一些歌剧中,如《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森塔,《汤豪塞》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会中的爱丽莎白,《罗恩格林》中的爱尔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情死”在瓦格纳歌剧中,实际是一种象征,一种观念,是酒神超脱的喜悦之情的体现。

音乐特征

通谱体

瓦格纳采用逻辑严密的通谱体方式写作,每一幕由常见的AAB或ABA式乐段构成,放弃传统以歌曲为单位的编号式写法,并采用“无终旋律”技巧,造成段落之间悬而未解的过渡,强化歌剧的交响化展开,力图使作品成为一个连续而严密有序的整体。

无终旋律

“无终旋律”(UnendlicheMelodie),是由瓦格纳的追求者们使之流传开的。瓦格纳本人仅在1860年写的《未来音乐》一文中提到这个概念,之后未用过。他说:“音乐家使沉默变有声的可靠形式是‘无终旋律’,亦即‘旋律始终保持在必须不间断的潮流中”。“旋律”在此也不同于一般概念,是指交响乐队产生的“音响流”,它与剧情的进展紧密结合,不断如“潮流”样地涌出,而剧情就在“无终旋律”的潮流中推进,歌唱与交响乐、声乐与器乐形成“复调”,此起彼伏,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

可以说,“无终旋律”的特征就是不间断性,为此音乐结构要始终保持开放和展开性,避免歌曲形式的封闭结构或段落感。瓦格纳经常使用的术语“不间断的旋律”就是此意。

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Letimotif)是瓦格纳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即运用一系列短小的动机或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物体、地方、情感等,大都短小而凝练,贯穿在作品中。它可以根据剧情变化、发展和变形,以起到提示即将出现的事情或人物、建立联想,统一全曲等作用。从《漂泊的荷兰人》开始,瓦格纳就有意识地运用主导动机。在“乐剧”中,主导动机是“总体艺术作品”思想的产物,并为“总体艺术作品”服务,是“总体艺术”不可分割的要素。此外,主导动机这个术语并非是瓦格纳提出的。据他的妻子柯西玛的日记记载,瓦格纳在1879年1月31日以前,从未提过这个词,而是他的追随者、《拜罗伊特报》的编辑沃尔佐根在19世纪70年代根据瓦格纳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瓦格纳认为舞台上所演的不应只是根据一个故事轮廓或一篇用诗写成的故事唱出一段一段的歌曲来,而应该是一部戏剧艺术的严肃作品。其中的音乐,无论声乐、器乐,均应表现处一直不停的剧情的发展。根据这种观念,他使用了一种有旋律意味的宣叙调,只有剧情进行到紧要关头(如《女武神》中的诀别、魔火,《齐格弗里德》中的相会场面等),该种宣叙调才延伸成长旋律。这种宣叙调不时地有着旋律,它们简短而富有表现力,其中巧妙地运用着主导动机。这些主导动机代表着剧中人或支配着剧情发展的重要势力。有时为了表现复杂的境遇、势力、情感或行为,这些主导动机就巧妙地在交织在一起;有时,声乐部分代表一方面,而管弦乐队则代表另一方面。例如,《莱茵的黄金》中就有代表“莱茵河”的动机、莱茵水仙的动机、雾魔的奴役动机、莱茵的黄金动机、指环的动机、弃绝爱情的动机、瓦尔哈拉动机、干戈动机、契约动机、弗莉卡的动机、奔跑动机等等。总之,乐剧中人物、地点、行动、自然事物等各有各的动机,不时地按剧情的要求而出现、变化、发展、交织。

调性

瓦格纳把大小调体系进一步发展。虽然他还未敢越界,但不断展开的漩涡般转调,常让人无法找到其基本调性,因为终止式被冲淡了,正常的调性关系被放弃了,它要求自由、脱离调性约束,脱离声部进行,脱离古典终止式及调性的决定曲式的诸要素。

管弦乐队

瓦格纳的歌剧通常采用庞大的三/四管编制,乐队的表现力得到提高,管弦乐织体丰富,色彩充满变化。

人物评价

瓦格纳是首屈一指的人。在他身后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成果,其他一切都在他所具有的意义前逊色,而这个意义人们并没有立刻理解或给予应有的评价。(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评)

瓦格纳是德国歌剧或者音乐戏剧的奠基人。(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评)

如果仅仅从德国和德国文化的价值来评价的话,理查德·瓦格纳始终是个大问号,也许可以说是德国的不幸,不管怎样却也是个命运:然而这又能怎样呢?他难道不是比一个单纯的德国事件丰富得多吗?我甚至以为,他倾听德国的声音比任何其他声音都少,德国没有为他准备任何东西,在德国人中间他这种人简直是陌生的,古怪的,未被理解也是无法被理解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评)

瓦格纳的艺术是德意志民族最令人震惊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批判,它长于表现,甚至会使一头外国驴子对德意志特性感兴趣;热心致力于这个艺术,就是热心致力于研究被艺术批判加美化地进行颂扬的德意志特性。(作家托马斯·曼评)

在戏剧方面他是个伟大的学者。他在戏剧中压制那些轻佻的游戏和微不足道的插曲,而只把戏剧集中在内心生活,集中在有生命的灵魂上。正因为如此,他是我们的大师,尽管他有谬误,他仍不失为一个比他同时代的所有戏剧大师更诚实,更直爽,更坚定,更出色的大师。(作家罗曼·罗兰评)

后世影响

瓦格纳基金会

1973年,瓦格纳基金会正式成立,该组织专门负责管理瓦格纳的文献档案和不动产,瓦格纳家族移交了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和瓦格纳全部历史文献给基金会,而万弗里德别墅则捐给了拜罗伊特市政府。

瓦格纳博物馆

1976年,为了庆祝拜罗伊特百年庆典,原联邦德国政府拨款创建瓦格纳博物馆,瓦格纳生前居住的万弗里德因此得到了全面整修,并按照一百年前的原样重建。该博物馆的馆藏包括理查德·瓦格纳家族文献和万弗里德文献两部分;后院还有瓦格纳与柯西玛的墓地。

瓦格纳纪念币

1983年,为纪念瓦格纳逝世100周年,原民主德国发行一枚面值10马克的纪念银币。银币正面有国徽、国名、面值以及发行年份,背面为瓦格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23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