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和什么在我国前秦诗坛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座高峰?

《诗经》和什么在我国前秦诗坛形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座高峰?,第1张

楚辞》以其浪漫奇崛之形态,闪耀不朽光辉。自古文人写作,避不开两座高峰。一个是《诗经》,一个是《楚辞》。成语“独领风骚”,说的正是《诗经》中最美的《国风》,和《楚辞》里最美的《离骚》,它们也几乎成了文人士子的创作准则。如果说《诗经》是根植于乡土的情蕴,那么《楚辞》则是让灵魂放飞的激越;如果说《诗经》是一盏清茶,《楚辞》就是醇厚的酒浆,荡气回肠、激烈酣畅。有人总结说,《诗经》代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它们共同推动了诗歌在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发展。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崛起于战国时代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诗歌,它承继了《诗经》之余绪,融合了南方楚地的文化特色,独创一体,别具一格,在先秦时代以其浪漫奇崛之形态,闪耀着不朽的光辉,泽被了后世百代诗坛和文坛。作为中国史上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文化君相信,《楚辞》中总有一句,能深深打动你。一部《楚辞》,有说透人间悲欢离合的凄美: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有遗世独立的高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有至死不渝的忠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有渴望天人合一的气魄: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楚辞》中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读起来让人不免感到晦涩难懂。这种晦涩一方面来自于浪漫语言中,对于各种怪力乱神的特有描绘,同时也因其善于运用“兮”所带来的音韵节律。《诗经》与《楚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诗经》代表现实主义精神,楚辞则代表浪漫主义精神,它们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文化,都体现了其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端正了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对中国后世文学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庄子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8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