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特色美食

衡水特色美食,第1张

1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又称家常席、农家席。据说从宋代开始,武邑农村每逢结婚生子、老人丧葬、朋友聚会,都用扣碗招待客人及宾朋。扣碗以“净碗”(即肉碗)多少区分“席”的质量和穷富之别。扣碗分肥方、肥片、五花、纯瘦、排骨、鱼肉、鸡肉、海带等。净碗制作过程分为煮、熏、改刀、蒸、加汤等,再配以时鲜蔬菜,组成八个或十个碗席,有肥有瘦,有荤有素,肥而不腻,素而可口。扣碗面向大众,经济实惠,招待宾朋,至高无上。

明清两代在当地已负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过此地,偶尔尝之,失声叫绝,赐名“武邑十大碗”,并钦定为宫廷膳食之一。自此,名声更噪,品尝者络绎不绝。岁月更替,时代变迁。武邑扣碗在保持原来色、香、味俱全的基础上,在原有“八大碗”、“十大碗”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二十多种特色扣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吸引外地美食专家前来品尝。不论在武邑县城,还是在衡水市区,以武邑扣碗命名的饭店有很多家,人们不仅可以随时品尝到武邑扣碗,还可以充分领略到武邑的民俗文化风情。

2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周总理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3饶阳金丝杂面

金丝杂面,是河北省饶阳县著名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因其薄如蚕叶、细如金丝而得名,更因配料科学、味道鲜美、清香适口、独具风味、营养丰富而深受城乡消费者的青睐。

相传在清朝中期,饶阳县东关村有一位叫仇发生的农民,以卖杂面为生。他为了使自己的杂面具有独特的风味,历经10年苦心钻研,经过800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清香适口、风味独具的金丝杂面。道光年间,有个宫廷太监每次回家省亲,必到饶阳东关仇家杂面店买一些金丝杂面,作为礼品带回皇宫。自此,金丝杂面便成为“宫面”的一种。

饶阳金丝杂面配料讲究,主要有绿豆粉、白面、芝麻粉、鲜蛋清、白糖和香油等6种原料,制作时把各种原料按比例和成面,然后手工擀轧成纸一般的薄片,再用快刀切成细条,盘成把,晾干后再包装入盒。因整个过程全部是纯手工制作,当年产量极低,每人日生产量约为05公斤。因其条细如丝,色呈金黄,故而得名“金丝杂面”。

4龙凤贡面

龙凤贡面,也称龙须凤尾贡面,是故城县特产,主要产地在故城镇。该地紧靠京杭大运河,客商如云,人们来到这里,都要品尝龙凤贡面,并随身带回与家人享用或馈赠亲友。因此,龙凤贡面几百年来经久不衰。

龙凤贡面,细如丝,空如竹,白如雪,韧如藤。入口细腻柔软,清香可口,有筋骨,不发粘,易消化。且一煮即熟,常煮不烂,冷后加热仍复保持原样、原味。因条细心空,吸水力强,食时,汤面各半,但将面挑起,汤面一体,不见碗中有汤;放回碗中,汤水又复析出,是为该面最为独特之处。

故城“龙凤贡面”,分为龙须面和凤尾面两种,龙须面因条圆空心、细如龙须而得名;凤尾面因条扁平直、薄如绵纸而称之。据甘陵县志记载,甘陵手工挂面在明宣德年间即已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御膳房。清乾隆皇帝南巡驻跸甘陵驿站时,品尝过甘陵挂面后,龙颜大悦。县令闻之,随之进贡皇宫。乾隆皇帝见后喜爱有加,亲笔御封为“上用龙须凤尾贡面”。由此,龙凤贡面便名扬天下,被视为珍品。

5深州酥糖

深州酥糖始于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年),距今已有157年的历史了,创始人为深州市王家井镇大徐家村的支贵智。由其子支恒良发扬光大。深州酥糖以花生、芝麻、白糖为主要原料,层次分明,纹理清晰,香甜酥脆,宛若工艺品般精致纤巧。一封红纸商标,一张草纸小包装,保持着传统的点心风格。2006年,第四代传人支杰、支哲将自家的酥糖作坊正式注册为"支恒良酥糖庄",其产品也有了新的包装。

6故城熏肉

故城熏肉历史悠久,它以鲜猪牛肉为原料,加入几十种药材和调味品精心加工而成。做出的熏肉色泽棕红,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肥而不腻,瘦不塞牙,味道醇香,具有开胃驱寒、消食保健作用。

熏鸽选用优质肉鸽,成品色泽金红,熏香味浓,入口醇香,营养丰富。故城熏肉不但在县内享有盛名,还畅销衡水、石家庄等周围城市,成为宴席、礼品之首选。

张印雪根据祖传肉食加工秘方,同时借鉴其他肉食的加工优点,加进了一些滋补中药,经过十二道工序,形成了独特风味,并注册了“张印雪”肉制品商标。目前张印雪加工的猪肉、牛肉、禽肉都十分畅销。

7落锅烧鸡

落锅烧鸡原名“罗锅烧鸡”,创始人是阜城县王集村的张运起(1921—1992),他年轻时曾以屠宰为业,后拜王集乡苇子湾村一位做烧鸡的师傅(姓名不详)为师,学成后,他做了烧鸡到王集、霞口、崔庙等集市上去卖。他做的烧鸡肉烂脱骨,有一种混合而成的独特的清香,又准斤准两,很受人们喜爱,在集市上卖得最多最快。

由于张运起先天残疾是个罗锅,人们便把他做的烧鸡称为“罗锅烧鸡”,这个名字不胫而走。改革开放后,“罗锅烧鸡”恢复制作,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1992年,第二代传人张子杰(张运起之子)和妻子李俊珍为烧鸡产品注册时,为尊重老人,便将自家制作的烧鸡注册为“落锅烧鸡”。很长时间以来,“落锅烧鸡”主要在阜城县的王集、霞口、崔庙等农村集市及邻近的泊头、南皮、阜城、东光等几个县城销售,因之在那一带的影响也较大。1993年,第二代传人李俊珍在天津东北角小五庄的桥头打出“王集落锅烧鸡”的牌子经营,曾轰动一时。之后的几年,“落锅烧鸡”应外地老乡的邀请,相继在沈阳、石家庄和西安这三个大城市设店销售,经营时间不长,便以独特的品质广泛吸引了当地的消费者,使这一品牌在当地扎下了根。

近几年,北京奥运村、云南机场、天津东北角等地陆续有人请“落锅烧鸡”的传人去那里合作经营。可见,“落锅烧鸡”这一品牌已声名远播。现在许多阜城人都把“落锅烧鸡”作为一种家乡特产馈赠亲友。来衡水的外地客人也在品尝后买几只回去,作为礼品送给亲友。

8景县粉玍大

粉缶(音ga da),这个怪怪的名字对一些人来说也许感到陌生,然而对衡水景县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很普通的一种传统食品。它是把绿豆面和成糊状,在平底锅上摊成饼,烙一面,待熟后折叠成三角状或四角状,然后采用凉拌、炒、炖等方式食用。景县人吃粉缶的习俗已流传了五六百年的时间。

永乐初年,一群以李姓居多的山西移民迁到离连镇不远的一个地方定居。这里土地贫瘠,李姓居民便以摊缶(当地人将粉皮也归入其类)、做粉皮等买卖为生。他们摊了粉缶去连镇、孙镇等集市上去卖,因做工精细、口感好、份量足,不久便远近闻名,人送村名缶李。后来,缶李逐渐演变成缶庄。数百年来,做粉缶的技术由缶庄逐渐传至邻近的焦庄、赵庄等村。吃粉缶的习俗也逐渐遍及景县全境及毗邻的阜城县几个乡镇。相传,旧时京津地区售的粉缶也是景县人制作的。粉缶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是以景县特产的面貌出现的。

1981年景县地名普查时,缶庄因系生僻字村名,又因该村已发展为苏、王两姓居多,遂改名为苏王庄。如今,苏王庄的村民早已不靠摊粉缶为生。虽然时代变迁了,“缶庄”人的谋生方式改变了,但他们吃粉缶的习俗一直没变。每当逢年过节或来客人时,村民们都要做些特好的粉缶,变着花样做成各种菜肴来招待客人。像苏王庄一样,景县的大多数乡村也持续地传承着吃粉缶大的习俗。在景县乡间,经常会看到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卖粉缶大的生意人。城里的蔬菜门市部也兼卖这种小吃。在景县的一些酒店,针对当地消费群体的饮食特点,采用现代烹饪方式,把传统的粉缶做成许多颇具现代气息的地方特色菜,如糖醋粉缶、醋溜粉缶、缶汤等,很受人们欢迎。一些景县人在衡水开的酒店也有这种地方特色菜,非常受顾客青睐。

9枣强鞋底烧饼

枣强鞋底烧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枣强县城一个叫宋善庄的人。民国初年,他在县城老十字街南头路东的宋家胡同口支炉烤烧饼。当时,他做的烧饼有三种:一种是死面圆形烧饼,外面扣着芝麻,受热后鼓起来形似油炸糕;一种是发面圆形烧饼,不带芝麻;最后一种是鞋底烧饼。当时鞋底烧饼还没有名气,卖得不算快。

到宋善庄的徒弟江存波(绰号四麻子)时,鞋底烧饼开始小有名气。江存波是枣强县西江庄人,早年跟其远房叔叔宋善庄学做烧饼,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他在县城老十字街开了个烧饼作坊,3年后去了冀县县城做烧饼生意。改革开放后,他从枣强县大食堂出来单干,在老十字街重操旧业。枣强鞋底烧饼的另一个流派是宋善庄的侄媳张淑霞。张淑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县城老十字街附近烤烧饼,由于她有祖传的熏肉手艺,便琢磨着把熏肉夹在鞋底烧饼里,使之珠联璧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如果说张淑霞把鞋底烧饼与熏肉融为一体是一大创新的话,那么她的儿子宋长雪则在九十年代进行了一次经营上的创新,使枣强鞋底烧饼走出沿用多年的街摊式的经营模式而与酒店经营相结合,登上了大雅之堂。

1997年,宋长雪在枣强县城东环南头投资兴建了馄饨楼饭庄,经营地方风味小吃——鞋底烧饼和各种炒菜,生意火爆,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来自山东、山西、东北等地的司机在馄饨楼吃完饭后还把枣强鞋底烧饼带回家乡,馈赠亲友。十几年来,从馄饨楼走出的弟子们已有好几十位,他们大多采用馄饨楼的经营方式,在一些县城和大中城市打出了“枣强鞋底烧饼”的品牌,作为自己所经营酒店的特色主食。枣强鞋底烧饼已融入祖国饮食文化的大家庭并将持久地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制作鞋底烧饼的设施不是很复杂,但却有一套独特的配方和工艺,而且只有纯手工制作,才会烤出风味。

它所需的主要原料有精粉、麻酱、香油、小茴香、煮肉汤。另外,煮肉需要七种中药配制的调料。所用烤炉是特制的,分上下两层。把面团做成鞋底状后,先放在上层的铛上烙,待至七八成熟时便放到密闭的下层烤,使其外皮酥脆。要根据火侯和火性控制烘烤时间,一般是2~3分钟。烤好后取出,切开一个口,把已煮好且经过熏制后放在老汤中的肉取出剁碎,放进鞋底烧饼里。这样趁热吃,口感外酥里嫩,唇齿留香,别有一番滋味。许多在外地工作的枣强人都对鞋底烧饼情有独钟。生活在武汉的枣强籍《平原枪声》作者李晓明先生,当年在县城读师范时,就有时花几个铜板买鞋底烧饼解馋。

10郭庄旋饼

郭庄旋饼,是河北独具风味的熟食,该产品始于元朝,兴旺于明朝,在长江以北,郭庄旋饼遍布各城镇。郭庄旋饼,外焦里嫩,味香不腻,百吃不厌,易于保存。据该县县志和山东武城县志记载,闯王李自成带领义-战南北,路经故城,食此饼后,连续称赞,扬手一挥言道:可为义军将士随行食用。此后,此饼以闯王食用,改名为旋饼,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吃。

衡水是一个有着众多名吃的城市,这里是吃货的天堂。来到衡水不仅仅是游玩,更要去体会衡水人的饮食生活,体验衡水文化。来到了就不要错过衡水的特色饮食文化,我带你品味衡水特色的饮食文化。

巨鹿香肠

“衡水餐桌两件宝,白干香肠不能少”,这是多年来在衡水城

乡及相邻各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这里所说的香肠就是衡水市桃城区巨鹿镇所产的巨鹿香肠。

巨鹿香肠的产生与巨鹿镇浓厚的商业氛围有直接关系。清光绪年间,巨鹿镇已发展成为滏阳河上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来自冀县、南宫、新河等县的农产品在这里集散,而来自下游天津和上游邯郸等地的物品也在这里中转运往上述各县。那时,国内许多大商号、钱庄在巨鹿都设有分号,各种商号多达181家。繁忙的商业活动催生了巨鹿的饮食服务业。清末,仅卖熏鸡和熏肉的作坊就有20多家,巨鹿香肠就产生在一个叫祥顺居的熏鸡坊中。

高登科(1904年生),祖籍冀县岳家庄,是巨鹿香肠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据他现年77岁的儿子高立俭讲,高登科的外祖父姓刘,经营一家祖传多年的“祥顺居”熏鸡坊,握有一套娴熟的熏鸡手艺。到高登科的舅舅时,他把祖传的熏鸡的一些独特配方嫁接到了制作香肠的程序中,使祥顺居制作的香肠具有了清香可口、色味俱佳的品质。高登科13岁就在巨鹿镇跟他舅舅制作香肠,全面继承了他的衣钵,并对其配方又进行了改进。民国初年,巨鹿镇共有祥顺居、亨利居(高登科的亲戚韩老立开)、礼盛居(殷老信开)等四家香肠作坊,其中祥顺居的规模、销量和名气最大,往往都是祥顺居的香肠卖完了,其它三家的香肠才开卖。据说,那时许多外地商贩都是提前几天交款,才能订到巨鹿香肠。巨鹿香肠被南来北往的商人带到各地,在京津也有了名气。

巨鹿香肠产生不久便驰名遐迩,固然与巨鹿镇优越的商业环境及当时社会群体的饮食特点有一定关系,但与巨鹿香肠优良的制作技术更是密不可分。制作巨鹿香肠,要经过选、捋、切、筛、调、捆、灌、煮、熏九道工序20多个环节,历时一天才能完成,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独特的讲究。如:煮时要放17种中药配制的调料,要煮成柳子开(小开);调肠馅时首选绿豆团,其次是山药团;熏肠时需用杨柳木锯末,冬天熏成枣红色,夏天熏成金**。优良的制作技术使巨鹿香肠具有了皮脆、肉嫩、清香不腻、存放耐久的优点,因而传承百年而不衰。

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又称家常席、农家席。据说从宋代开始,武邑农村每逢结婚生子、老人丧葬、朋友聚会,都用扣碗招待客人及宾朋。扣碗以“净碗”(即肉碗)多少区分“席”的质量和穷富之别。扣碗分肥方、肥片、五花、纯瘦、排骨、鱼肉、鸡肉、海带等。净碗制作过程分为煮、熏、改刀、蒸、加汤等,再配以时鲜蔬菜,组成八个或十个碗席,有肥有瘦,有荤有素,肥而不腻,素而可口。

扣碗面向大众,经济实惠,招待宾朋,至高无上。明清两代在当地已负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过此地,偶尔尝之,失声叫绝,赐名“武邑十大碗”,并钦定为宫廷膳食之一。自此,名声更噪,品尝者络绎不绝。

岁月更替,时代变迁。武邑扣碗在保持原来色、香、味俱全的基础上,在原有“八大碗”、“十大碗”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二十多种特色扣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吸引外地美食专家前来品尝。

不论在武邑县城,还是在衡水市区,以武邑扣碗命名的饭店有很多家,人们不仅可以随时品尝到武邑扣碗,还可以充分领略到武邑的民俗文化风情。

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衡水的地方名吃很多,像巨鹿香肠、武邑扣碗、冀州焖饼、冀州曹记驴肉、落锅烧鸡、王集灌汤包、景县粉玍、阜城全卤面、枣强鞋底烧饼、衡水湖全鱼宴、衡水湖渔家宴等等,不一而足。你知道吗,名扬中外的北京“全聚德烤鸭”的发明人就是我们衡水冀州人呀。

馨易德家宴。武邑馨易德家宴保健里面可容纳18—20人适合家庭聚会。馨易德家宴位于衡水市武邑县宏达路294号。武邑县,隶属于衡水,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辖7镇2乡1区、524个行政村,总面积832平方公里,总人口335万。

随便说三家吧。

作为一枚衡水纯吃货,经常会到各处去吃各种好吃的,虽然不能够把衡水的所有吃的都吃个遍,但是随口说个三家是没问题的。

昌玲羊汤

说到昌玲羊汤可能大多数衡水人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是小树林羊汤可能大家就能神领意会。

这家的位置在和平路中华大街这块,之前的那片小树林里面,现在已经不在小树林里面做了,而是跑到了对面开了一家店。

每天早上这家羊汤是爆满,很多人开着车都要来这里弄一碗羊汤喝。

实际上个人感觉他们家的羊汤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不过大多数人都在推荐,所以算是一个吧。

鸡汤拉面

这个鸡汤拉面算是我自己挖掘的吧,位置在永兴路中心街口西行路南。

我带很多的同事过来吃,大家都表示,味道不错。并且价格也非常的实惠,六七块就能买到一碗拉面。

拉面的面条劲道,这个不用多说,算是拉面的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他们家的最大的特色在于面的汤。

说到是鸡汤拉面,真的不是盖的。

鸡汤的味道很浓,配上面条的面食特有的醇香。简直是绝配。

每次去他们家都会盛满满一盘的泡椒。

他们家腌的泡椒是甜辣的,非常的好吃。有兴趣的可以去尝试一下。

张记红烧肉

说到张记红烧肉,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去吃了。本来寻思专门的去拜访一次,写写文章专门的推荐给大家一下,但是总觉得老板娘脸有点臭,所以说一直没去成。

他们家最推荐的是两个,一个是红烧肉类,比如红烧肉米饭,红烧肉炒饼。另一个是酥鱼,只有酥鱼米饭。

他们家的东西整体偏油腻,适合不怕长胖,口味稍重的小男生。

红烧肉做得软烂,并且入口不腻,略咸,但是不至于口渴。

之所以推荐他们家的红烧肉,是因为在同等价位中,他们家做得红烧肉是非常非常优秀的。

在这里感谢他们家,在我生活艰难困苦,又想吃肉肉的时候,有十块钱一份的红烧肉米饭陪伴着我。

我对这家店算起来是有感情的。毕竟吃了两年。

为什么后来不去他们家吃了?

因为后来吃到了忠义家做的红烧肉,感觉根本就。。。。

更是因为后来涨工资,生活稳定了,慢慢的冷落了这些馆子。

首先说一下衡水的几个特色小吃,都是非常不错的,非常好吃,经受住了衡水人民千百年来的考验。

最为出名有流常老豆腐,故城熏肉饼卷,故城郭庄旋饼,枣强鞋底烧饼,运河大锅菜,饶阳豆腐脑,衡水湖熏跑兔、全鱼宴、野菜宴,阜城十八卤,武邑扣碗,王集灌汤包,深州大碗牛肉,冀州焖饼,桃城区烤鸭蛋,巨鹿香肠,景县粉旮瘩等。

衡水市特色菜餐馆最出名有东坡酒楼,菜品真的不错。

火锅类有老北京火锅,热热闹闹一家人去吃,不错的选择。

几家铁锅炖鱼味道都不错,自强街北头鲜鱼庄做的鱼味道好极了。

饺子类属桃源饺子城了,宝云街珍宝街上有几家饺子馆,味道也不错。

学院东的乐乐饭店菜味道不错,就是地方太小了。和平西路昌城私房菜价格实惠,味道也真不错。

衡水 美食 非常多,价格都很公道,没事打电话约我,我带着你,你带着钱,一起去品尝衡水 美食 吧!

大前马包子,个人觉得比张先生好吃,不过感觉卫生方面较张小生差点。衡水学院夜市市场有几个小吃做的还可以。火锅类有个巴滏火锅,不过略贵,不去自己去信誉楼买肉,底料自己在家吃。十四中对面有个饸饹面,有烤牛骨,烤牛肉等等,店很小,不过实惠。烧烤类艾特旁边有个洪记,有炒菜,火锅,去年夏天啤酒一元一瓶,今年不知道,味道还可以,就是服务员态度不好。榕花街大概张小生对面往西走几百米吧,有个小饭馆,忘了名字,好像是个饺子馆,他的猪肉串挺好吃的。烤动力的烧烤也可以,有时候有活动充1000送1000,他的蒜蓉小龙虾个人觉得衡水最好吃,大概6点多到8点还有唱歌的。海鲜类休闲广场南边有个宴小馆,挺实惠的,味道也不错。站前烧烤味道也可以,就是总算错帐,去的要注意,我去几次都算多了,还有一次少上东西。炖菜类自强街与永兴路交叉口南行路东有两家铁锅炖,我总去的南边那家,味道不错,他家儿子开的虾吃虾涮。二宝海鲜旁边有个小苗小吃,东北菜,还算比较正宗,红旗影院北走有个新开的东北小户,有烧烤,炒菜,他家的烤血肠有点东北味道。什么路我不知道,可以百度,西餐烤肉类的小店,叫火烈鸟,他家的冰点可以,网红烤肉店,每次去都排十几桌,价格昂贵。车站东边有两家挨着的东北餐厅,我总去西边那一家,炒菜什么的都可以。衡水学院附近的红烧肉米饭,香煎鸡排饭都可以一吃,还有个鸡公煲,强烈推荐,好吃不贵,他家的辣椒可特别辣,请注意。自助类休闲广场旁边重新装修的金釜山,种类比较齐全。想到哪写哪里,个人不清楚街道和路名,不过都可以百度找到。

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是有做广告的嫌疑,不过无所谓了~良心说话,这几家衡水 美食 小馆真不错!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衡水那些深藏不漏的小馆今天领你见识一下!不好吃你打我!

阜城十八卤

位于育才街地道桥南,翡翠华府底商。北方人好吃面,一日三餐包子油条馒头样样离不开“面”这个主角!小店阜城十八卤是看衡水去年夏天偶尔吃到的,面条纯手和,手抻,手拉,全程不见刀,豆芽,黄瓜,麻将,肉丁等十八种卤菜混合浇制,做成一碗美味的卤面,手擀的,确实劲道!价格不贵,目前小碗十块,大碗十五,实惠有划算!并且有特色!

渔珺传奇—本地鱼南方味

这家店真的是歪打正着,鱼汤好喝,完全的抢占了鱼的主角!鱼肉很嫩,八秒出锅,出锅后鱼汤奶白,非常鲜!主要是不油腻!调料自搭,酸甜咸辣看你的人生味道!位置在怡然城,五洲国际等大型商圈附近。

庆丰饺子城

中国的饺子文化可谓 历史 悠久,春节吃,冬至吃,立春吃饺子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永远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愫,含蓄又饱满!

庆丰饺子城,里面的水饺全是现包现煮,名气不大,但是味道很好,各个饱满,配有醋,小米椒等味道令人回味!

总有一些不起眼的路边小摊让一些人怀念——比如10多年前中华公园旁边的油炸羊肉串,比如中华大街早上人满为患的羊汤。

《蜀来香》衡水最正宗的川菜,食材相当地道。胜利路报社街南行路西。

《衡一轩》上点岁数的都知道这家回民饭店,最喜欢他家的韭菜饺子,地道紫根韭菜。高德地图搜。

《金鼎轩》他家的烧鸡和烤串是目前发现的最好吃的,当然其它才也值得称赞。中华大街丰德楼北邻。

《红房子烧烤》目前发现衡水最正宗的朝鲜冷面,烧烤是东北风味,很不错。自强街南头路西。

《年年有串》正宗川味串串,食材很地道,老板小两口为人也热情厚道。育才南大街路东,秦妈火锅邻居。

洞天火锅,哈院地下餐厅,郭庄煊饼,和平路育才街西段路西的陕西羊杂割,报社街南头的砂锅混沌,宝云街永兴路口的砂锅混沌,南外环龙华扣碗,铁道北的春光大锅菜,河东礼堂街的老豆腐,怡安家园南门口的老豆腐,庆丰街学院对过的豆腐脑早餐,河东驴肉馆,还有很多

刚发现问津街新华路北行路西,山西汾酒小馆

作为桃城区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

1新华饭店

2京丰餐馆

3华澳地下餐厅

老字号还活着,其他的20年以上的估计没有

值得一去的小店!

1安徽板面

原来在新华路老六中东面,现在在新华东路顶头,靓景小区东面一点点,路北,每天很多人都排队吃面。他家干了差不多15年了,巨好吃!

2陕西刀削面

大米市场东北角那,干了20 年了,他家刀削面的精髓在于酱,特别香!老板娘调的凉菜巨好吃!老板炒的菜一点都不输给大饭店。这两家离的不远。

3春源米线

百货大楼往南走100m,路西,味道真心不错。

4重庆鸡公煲

百货大楼往北走50m路东,就能看到牌子,可以说是衡水最好吃的鸡公煲了。

中华大街胜利路与永兴路段路东有一家坝上莜面,很有特色。门脸不起眼,但做出来味道纯正,莜面窝窝加羊肉蘑菇汤最有特色。

端午节假期日渐临近,有什么好玩的景区推荐?

端午节日日渐临近,仅剩20多天的时间,据了解,假期为三天小长假,对于走遍名山名水的游客来说,去一些人少景美的小众景点游玩,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推荐浙江武义县的几个游玩度假景点,以供参考。武义县去哪里玩?1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2大红岩景区,3寿仙谷。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神奇的道教名山,悬崖峭壁,错综有致;大红岩景区拥有最美的丹霞胜景和朱红色的岩壁,十分耀眼;寿仙谷拥有壮观的九天瀑布,怪石嶙峋。

关于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镇西联乡上田村,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武义县城约60公里左右。纵览景区,群峰迭峦,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泉潭溪流,尤为见长。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天师殿和神牛谷,尤其是神牛谷,是夏季漂流的胜地,漂流全程约三公里左右,水势湍急,大小落差区域众多,最高落差约两米五左右,有趣好玩。景区内由于公共交通不是很便利,游客大多以自驾游为主,自驾从景区大门到核心区域,约五公里左右的车程,山下设有停车场,停车场周边设有温泉,餐厅,酒店等,方便住宿的游客。

游玩建议:由石门入口过浴仙湖,之后沿着笔直的景观路前往七夕桥,沿途潭水溪流相伴,风景优美,之后就到达通往天师峰顶的上山路了,左侧是惊险刺激的游览栈道,战斗的镜头是比较险要金锁桥,然后穿过一线天到达顶峰,景区内著名的天师殿就在此处,全程约两个半小时左右。对于喜欢漂流的游客来说,可以前往靠近景区大门口的神牛谷漂流区,这里峡谷幽深,水流湍急,清凉刺激,是夏季的热门活动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午后才正式开启,所以建议上午爬山,下午漂流。

关于大红岩景区:位于金华市武义县丹霞旅游区,在武邑县的中部,距县城约20公里左右,坐标于省道上松线西侧。纵览景区,最大的亮点是拥有绝美的丹霞景观,其次,巨大的朱红色岩壁也格外抢眼,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游览方式主要采用观光车,步道和台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过游人也可采用全程徒步的方式游览,但个人认为这样比较耗时,而且费力,对于旅途较远,体力欠佳的游客来说,不推荐此游玩方式。

个人感觉这里的经典景观主要有朱红色的崖壁,以及崖壁上大大小小的洞穴,其中有些洞穴紧密相连,犹如隧道一般,蔚为壮观,尤其是读书洞,拥有广阔的空间,里面摆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是必去的打卡景点。其次是清风洞,它坐落在青松岭茂密的松林附近,神秘莫测。最后是彩色的玻璃栈道,它建造在丹霞绝壁的大红岩崖壁上,悬空而建,放眼望去,犹如凌空悬挂在薄雾白云之间,与绝美的红岩景观相映衬,形成一道超美的风景。同时,景区内还拥有滑梯悬索等游玩设施,不过需要自费。

关于寿仙谷:位于金华市武义县王宅镇石井里村,进入景区后可以欣赏壮观的九天瀑布,景区不算很大,却很优美,宁静,对于长期处在喧嚣的城市中的游客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场所。景区拥有地貌渐变的峡谷景观,奇峰怪石,植被繁茂,空气绝佳,景观独特。个人认为这里最大的亮点是九天瀑布和寿仙谷漂流。九天瀑布落差约120米左右,当游客站在瀑布脚下向上仰望,只见瀑布的上端腾云驾雾,云雾缭绕,下端如珠似雨,落水成潭,声音震耳欲聋,极为养眼。其次为寿仙谷漂流,全程约三千米,与神牛谷漂流相比,这里的水流落差更大,而且更多,推荐游玩。

素有“朱_之乡”之称的汉中有哪些红色旅游景点?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因汉水而得名。汉中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天府之国”的美誉,有四宝,分别为朱_、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被称之为“朱_之乡”,是不是有小伙伴想看一看朱_呢?来汉中除了看朱_,还有很多其它可以游玩的景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再加上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历史遗留古迹众多,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处红色旅游景点。

第一处是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汉中市镇巴县东安垭梁山腰鳌头石上。整个景区由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革命历史陈列馆和上下石梯山道组成,其中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塔”,东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历史陈列馆收藏有红军遗物和烈士遗物,这里如今已经成为陕南红色旅游的重要文物参观点。

第二处是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旧址原本是余家大院,规模宏大,红二十五军途经洋县,驻军华阳,军司令部就设在余家大院。余家大院后来遭到拆毁损坏,现存有房屋两大院11间,古柏44棵,存有当年用过的刀、枪支、标语以及部分用品。

第三处是红军园广场,位于汉中市镇巴县河滨大桥西头,是一个集纪念、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广场。广场南端建有24名红军战士群雕,群像用花岗岩雕成,基座正面镌刻着“为土地归农民而战!”的标语,背面镌刻碑文。来到这里,看到战士们英姿飒爽的身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之情。

第四处是上沙窝红军旧址,这里是红二十五军从洋县东返,在上窝村宿营。旧址位于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村,如今这里建有已建成两间展室,室内布展有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在佛坪的战斗史迹,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陈先瑞生平简介,红军“三打”佛坪场景再现等内容。

第五处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位于汉中市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内,是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主要包括展陈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展陈馆陈列了一些历史遗物、红色交通线史料、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介绍以及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爱国主义教育广场陈列了川陕革命将领及英雄半身雕像、重大事件浮雕及雕塑群以及将士纪念碑。

这些革命老区也值得打卡学习,山东革命老区有哪些呢?

对于山东这个省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山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来山东旅游的游客很多。山东是一个沿海省份,是很多人想去海边会选择的地方,除此之外山东还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丰富的省份,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等等。

其实在山东有很多革命老区,但是一提革命老区,不少人就认为只有井冈山、延安和沂蒙老区,其实不然,山东革命老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命名的革命老区。山东省革命老区共有109个县、市、区,主要分为三类,其中一类革命老区5个,就是说老区乡镇数量占全县、市、区乡镇的90%以上。二类革命老区67个,就是说老区乡镇数量占50~89%。三类革命老区37个,就是说老区乡镇数量占30~49%。

山东省众多革命老区中较为出名的应该就是沂蒙革命老区,涵盖临沂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宁市和日照市所属的十余个县市区,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很多革命英雄儿女,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歌颂。区域内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孟良崮、革命烈士陵园等。

除了沂蒙革命老区,山东菏泽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其所辖的牡丹区、成武县、单县、东明县、甄城县、巨野县、定陶县、郓城县、曹县等均是革命老区。菏泽建立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

滨州境内滨城区、阳信县、邹平县、沾化县、惠民县、无棣县等是革命老区。在滨州市滨城区滨北镇建立了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该园区占地面积约530亩,主要有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渤海革命纪念塔、模拟长城、烈士英名录长廊、英雄群雕、烈士墓区等主要建筑物。

在山东有着这么多值得学习打卡的红色景点以及纪念馆,所以日后来山东不仅要去青岛、烟台等地欣赏海滨风光,也得去这些红色传承之地学习。

河南省50个红色旅游景点

1、竹沟革命纪念馆

2、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3、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陈官庄烈士陵园)

4、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旧址

5、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

6、邓颖超祖居

7、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8、单拐革命旧址

9、睢杞战役烈士陵园

10、何家冲旅游景区

11、毛泽东视察村

12、杜岗会师纪念馆

13、安阳市烈士陵园

14、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

15、王大湾会议旧址

16、金刚台红军洞群

17、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省委旧址

18、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

19、曹门革命红学旧址暨吴焕先烈士故居

20、郑州烈士陵园

21、镇平彭雪枫纪念馆

22、白雀园革命旧址群

23、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

24、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

25、石林军事会议旧址

26、济源干部南下福建纪念碑

27、红军攻克三河尖战斗遗址

28、豫西革命纪念馆

29、辛亥革命烈士祠

30、刘少奇旧居

31、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

32、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

33、三岗革命根据地

34、中牟烈士陵园

35、开封市烈士陵园

36、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旧址

37、何家冲纪念园

38、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

39、留庄英雄民兵营

40、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4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42、唐河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馆

43、赤城县苏维埃旧址

44、苏进故居

45、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

46、二七纪念堂

47、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48、大荒坡烈士陵园

49、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

50、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40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