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性来解读男女之间的爱情,特别是男人眼中的爱情,总觉得会存在片面的指责和判断。
今天,就来剖析下男作家周国平关于“爱情”的观点,从男人的视角,来解读男人们对待爱情的认知与态度。
1、“在男人心目中,那种既痴情又知趣的女人才是理想的情人。痴情,他得到了爱。知趣,他得到了自由。”
痴情,即对爱情的痴迷。就像财迷对于金钱的痴迷,逐梦人对于梦想的痴迷。就是这个东西我一定要得到不可。
痴情的女人,让男人得到了爱。但是痴情的女人不仅仅痴迷于男人,也不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她的目的是要得到爱情,也就是“两情相悦”。如果这个男人享受她的爱,却不愿意付出她的那份,痴情的女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直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所以,痴情不等于花痴,不等于蠢,不等于在情感上被奴役。而女人,往往需要具备这点自私自爱,才值得男人去爱。
知趣,形容人对事物有自知之明。一方面懂情味,懂生活情调,看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品味。另一方面,知进退,简单明了的说,就是男人需要你的时候出现,不需要你的时候该退就退,不要自讨没趣。
就像周国平在《最合宜的位置》一书里说的:世间最动人的爱是一颗独行的灵魂和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意思就是说,能够一个人独立生活的很好,也能够在男人需要你的时候适时的出现,这样的痴情又知趣的女人才是男人爱慕的。
就像刘嘉玲梁朝伟、刘若英钟小江等明星夫妇,有人说你们分房睡真的会幸福吗?分房睡和幸福没有必然联系,他们只是在通过分房睡的方式来让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变得更“知趣”。
2、
“多情和专一未必互相排斥。一个善于欣赏女人的男人,如果他真正爱上了一个女人,那爱是更加饱满而且投入的。”
再光滑的皮肤也会出现皱纹,最后变得粗糙,再苗条性感的身材,也会逐渐变得圆润肥胖或是干瘪。年轻的身体、清甜的嗓音当然也是女人身上美好的部分。但是如果一个男人仅懂得欣赏这部分,他很有可能是一个色鬼而不是爱你的人。
善于欣赏女人的男人,应该是懂得走入女人内心世界的人,欣赏她生活的态度和品味,欣赏得到她性格中独有的个性;甚至,欣赏得来她经历的沧桑、脸上的皱纹。
因为多情,爱得更立体,因为克制,因而更专一。
3、
“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看过那么多的分分合合、利益掺扯,很多人说不再相信爱情。只能说那不是爱情,或者那样的爱情太短暂,只是电火石光的一瞬间。抑或是他们原本就不够深爱,因而在感情中经不起一点利益的诱惑。
“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如果一开始的相爱就是在追求意义和价值,这样的爱情是功利的。
在相爱的情况下,如何做到爱得有韧性,“譬如说,如果说男性刚强,女性柔弱,那么,只刚不柔便成脆,只柔不刚便成软,刚柔并济才是韧”。
爱得有韧性,同样离不开信任这一关。很多人在不信任另一方的时候,最直接的行为就是翻看手机。其实,一旦产生这种猜疑心,即使手机内容被你翻遍了,你也会觉得“重要信息”被他删除了。因为你不相信的是这个人。就像周国平说的:“如果信任不能阻止某一方移情别恋,那么不信任、猜忌、捆绑、监视、盯梢等等更不能阻止。”
相互信任并彼此尊重,刚柔并济,爱才能更持久。
4、
“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得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心窝里,往往不能持久。”
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村上春树说:“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周国平还说过一句话:“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
从这些男性作家对爱情的描述中,可以窥见,如若一个男人足够深爱一个女人,必然会忘我的没有理由的心疼她。
5、
“看两人是否相爱,一个可靠尺度是看他们是否互相玩味和欣赏。两个相爱者之间必定是常常互相玩味的,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要玩,越玩越觉得有味。如果有一天觉得索然无味,毫无玩兴,爱就荡然无存了。”
欣赏容易,能互相玩味是比较难的。
在两性关系中,欣赏,就是我们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喜欢的特质,在无意识中陷入与自己美好幻想的爱情之中,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叫做“投射”。而玩味,则是深入生活,从日常琐事的互动中咂摸出来的趣味。
林徽因曾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他也被她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为她写过很多情诗。但是最终她还是拒绝了他。原因就是林徽因说的:“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胡因梦在《生命的不可思议》一书中披露二人的离婚原因,李熬欣赏胡因梦的才华横溢且美艳动人,但是接受不了她作为美女竟然大便有很大一坨而且味道特别臭,接受不了胡因梦作为平凡真实女性的一面。他们短暂的爱情婚后仅维持了115天便终止,个中缘由我们不很了解,只能说他们的爱情源于欣赏却止步于日常。
如下:
1、大卫·休谟(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2、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拉脱维亚裔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3、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4、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
5、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师承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著名思想: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有《理想国》等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3月7日),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代表作品《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主要领域:哲学、政治、科学。著名思想:理性、逻辑、生物学。受影响于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施影响于几乎所有之后的西方哲学家。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毕业院校柯尼斯堡大学;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职业:教育 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主要成就: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理论;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 、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约翰·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卢梭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当时封建愚昧的人们在思想上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名人大多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体现在他们的性生活上,卢梭就是典型的糜烂杂乱,而且癖好颇多,让人难以想象。有人还曾提出卢梭同性恋的问题,其实在欧美地区的名人伟人中同性恋很常见,像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苏格拉底等等。而且卢梭在忏悔录中写了关于自己三段被同性恋骚扰的遭遇。其实如果仔细看《忏悔录》,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卢梭对于同性恋的摒弃,卢梭是正常的异性恋,而非同性恋。其中一段是在天主教堂,但那里更侧重与天主教对教徒的驯服,所以卢梭同性恋的事并不属实。第二段卢梭则完全是处于一个被骚扰的状态,内心里非常厌恶这种行为。包括第三次同样如此,所以卢梭并不是同性恋。卢梭同性恋这个情况并不属实,可他作为异性恋的特殊癖好同样令人难以接受。卢梭解放天性、解放思想以至于极端,卢梭喜欢赤裸着身体,喜欢在黑暗的地方露出私处,寻找刺激。还写过与华伦夫人以及一个管家共度三人世界,在性方面希望自己被虐待。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封闭晦涩,卢梭行事不拘一格,独自成风。无论是在与人接触还是文学创作上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风格,卢梭才对守旧的社会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并写下人类的启蒙教科书。
十大哲学家No5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全球十大哲学家_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_影响世界的十大哲学家
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尼采24岁时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全球十大哲学家No6 让-雅克·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全球十大哲学家No7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十大哲学家_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_影响世界的十大哲学家
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全球十大哲学家No8 勒内·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又称勒内·笛卡儿,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出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
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笛卡尔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他创立了著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全球十大哲学家No9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全球十大哲学家_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_影响世界的十大哲学家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
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全球十大哲学家No10 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英国的哲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British Empiricism)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
他发展出了一套与托马斯·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不同的理论,主张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并且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时,社会契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了这种同意,那么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权利。
洛克的思想对于后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且被广泛视为是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他的著作也大为影响了伏尔泰和卢梭,以及许多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开国元勋。他的理论被反映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上。
洛克的精神哲学理论通常被视为是现代主义中“本体”以及自我理论的奠基者,也影响了后来大卫·休谟、让·雅各·卢梭、与伊曼努尔·康德等人的著作。
洛克是第一个以连续的“意识”来定义自我概念的哲学家,他也提出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与笛卡尔或基督教哲学不同的是,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
代表人物有贝多芬、罗伯特·舒曼、弗里德里克·肖邦、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
一、贝多芬
1、人物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2、代表作介绍
①、《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伟壮阔。
②、《c小调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
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
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二、罗伯特·舒曼
1、人物简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
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2、代表作介绍
①、《蝴蝶》
《蝴蝶》是舒曼最早的杰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
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每段的标题是:《化装舞会》、《巴尔特》、《布尔特》、《假面》、《维娜》、《布尔特之舞》。
《交换假面》、《招供》、《愤怒》、《卸装》、《急忙》、《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
②、《维也纳狂欢节》
《维也纳狂欢节》是舒曼所做的钢琴套曲作品号为Op26,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狂欢节:四个音符的玩笑》,舒曼最后将Op26题献给莫南德·席勒,他描绘它为“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
三、弗里德里克·肖邦
1、人物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2、代表作介绍
①、《c小调革命练习曲》
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的悲愤欲绝。
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②、《降E大调辉煌大圆舞曲》
降E大调大圆舞曲(Valse Brilliante, op18)是肖邦献给罗拉·波斯沃德**(Laura Horsford)的一首圆舞曲,是肖邦最著名的圆舞曲之一。此曲旋律轻快欢乐,颇受大众喜爱。
四、约翰·施特劳斯
1、人物简介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与其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同名,故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Vater)或约翰施特劳斯一世(Johann Strauss I)以区别。
他的祖父名叫约翰·迈克尔·施特劳斯(1727 - 1800),是一名皈依了天主教的犹太人,原来住在利俄波德斯塔特(Leopoldstadt),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
他的父亲叫弗郎茨·博尔加斯·施特劳斯(Franz Borgias Strauss, 1764年10月10日——1816年4月5日),会拉小提琴。
母亲叫芭芭拉·多曼(Barbara Dollmann, 1770年12月3日——1811年8月28日),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
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
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了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
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2、代表作介绍
①、《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五、柴可夫斯基
1、人物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2、代表作介绍
①、《悲怆交响曲》
《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另有一说为柴科夫斯基因同性恋被判死刑,服毒自杀),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浪漫主义音乐
米歇尔福柯1926年出生于法国普瓦捷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保罗是一名医生。他的原名是保罗米歇尔福柯,后来他放弃了保罗的名字,这可能与他和父亲之间相当紧张的关系有关。起初,他的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但当他进入一所耶稣会士开办的中学时,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在此期间,普瓦捷属于维希法国,后来被德国占领。战后,福柯进入了法国最负盛名的巴黎师范学院,这是法国学术生涯的传统门户。
福柯在巴黎师范学院的时光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当时法国对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等德国哲学家越来越感兴趣。福柯的教授之一让希普雷特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德国哲学专家。当时莫里斯梅洛-庞蒂也在巴黎师范学院任教,他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课程在一些学生中很受欢迎,包括福柯。在巴黎师范学院学习的后期,他与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乔治坎吉勒姆建立了关系。
福柯在巴黎师范学院的私生活并不愉快。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甚至试图自杀。他正在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虽然,或者正因为如此,他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因此,他不仅接受了哲学教育,还接受了心理学教育。他甚至参加了这一学科的临床实践,在那里他接触了路德维希宾斯万格和范格尔等思想家。
最后,福柯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比如巴黎师范学院的其他许多学生。1950年至1953年,他是法国***党员。他是由他的老师阿尔都塞介绍的。像许多其他人一样,由于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他退出了***。与许多其他人不同,他从未参加过***的活动。
福柯在1950年通过了毕业考试,他在巴黎师范学院教了一段时间书,但是他对此不感兴趣,所以他很快离开了法国。他的一位老师和朋友乔治杜梅兹尔为他在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找到了一份代表法国文化的工作。1954年至1970年,他在乌普萨拉大学、波兰华沙和德国汉堡大学担任文化代表。之后,他去了克莱蒙费朗第一大学教哲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丹尼尔迪弗特。只要他在法国,他就一直与丹尼尔迪特尔保持非一夫一妻制的关系。
早在巴黎师范学院时期,福柯就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碰巧他父母的世交杰奎琳威尔道是一位心理学家,而杰奎琳的丈夫乔治威尔道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学生。因此,在威尔道夫妇的影响下,福柯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与杰奎琳一起翻译了瑞士精神病学家范格尔的书《梦与存在》。该书完成后,福柯应杰奎琳的要求为法文版正文作序,并在1953年复活节前草草写了一篇比正文还长的序言。在这篇长文中,他日后辉煌的写作风格已经初露端倪。1954年,这本序言比正文还长的罕见译著由德克莱斯德布鲁沃出版社出版,收入《人类学著作和研究》系列。同年,福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精神病与人格》,收入《哲学入门》系列,由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福柯后来否认这本书不成熟,所以1962年再版时几乎面目全非。
1955年8月,在著名神话学家乔治杜梅兹尔的极力推荐下,福柯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聘为法语教师。在瑞典期间,福柯还担任了法国外交部设立的“法国馆”的馆长。因此,他花了很多时间组织教学之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瑞典的三年里,福柯开始写他的博士论文。得益于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大量收藏的16世纪的医学历史档案、信件和各种珍本书籍,也得益于乔治杜梅兹尔的不断监督和帮助,《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在福柯离开瑞典时基本完成。
1958年,福柯因觉得教学和工作负担太重,于6月辞职回到巴黎。两个月后,在乔治杜梅兹尔的帮助下,也因为福柯在瑞典期间出色的组织能力,他被法国外交部任命为华沙大学法国文化中心主任。这年10月,福柯到达波兰,但他没有在那里呆多久。原因很戏剧性:他被波兰情报机构骗了。傅很早以前就是同性恋了,也不隐瞒。就个人生活而言,这个男人显然配得上“浪漫”的名声。然而,在东西方冷战如火如荼的20世纪50年代,双方都在竭力刺探对方。就在1959年,法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请假。大使本来已经打算提拔福柯,于是请他担任参赞一职,同时写信要求正式任命。于是,波兰情报机构乘虚而入,浪漫的年轻哲学家落入陷阱。
离开波兰后,福柯继续他的海外之旅,这一次以汉堡为目的地,仍然担任法国文化中心主任。1960年2月,福柯终于在德国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这本书的厚度和深度同样惊人:整本书,包括附录和参考书目,长达943页。考察了17世纪以来疯癫和精神病概念的演变,详细梳理了疯癫形象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及其对现代人的意义。按照惯例,国家博士学位申请者要提交一篇主论文和一篇副论文,于是福柯决定翻译康德的《实用人类学》,用一篇引言作为副论文。虽然这一介绍从未发表过,但福柯研究者发现,他后来在《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中成熟和体现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思想,其实已经在这篇论文中形成了。
在福柯的邀请下,他在亨利四世中学时的前哲学老师、时任巴黎师范学院院长的让希普雷特欣然同意担任他的二级论文的“研究导师”,并推荐著名科学史家、时任巴黎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的乔治坎吉尔赫姆为他的主要论文导师。后者称赞《疯癫史》,并为他写下如下评语:“鉴于福柯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关注精神病对现代人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所体现的多重用途,人们将会看到这项研究的价值;鉴于他时而理顺时而搞乱阿里阿德尼的线程组,他的论文综合了分析和综合。虽然读起来不那么容易,但它是一部明智的作品因此,我深信福柯研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961年5月20日,福柯顺利通过答辩,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还被评为当年哲学类最佳论文,并授予作者一枚铜奖。
在福柯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之前,克莱蒙费朗大学哲学系新任系主任维耶曼看了《疯癫史》的手稿后,给还在汉堡的作者发了一封信,希望聘请他当教授。福柯欣然接受,并于1960年10月成为一名代理教授。1962年5月1日,克莱蒙费朗大学正式晋升福柯为哲学系正教授。整个20世纪60年代,福柯的知名度随着其著作和评论文章的出版而急剧上升:1963年《雷蒙鲁塞尔》和《临床医学的诞生》,1964年《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1966年《词与物》,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68年5月事件促使法国教育行政部门反思旧大学制度的缺陷,并开始筹划改革方法。作为一项实验,1968年10月,新任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决定在巴黎郊区的万森林建一所新大学。它将有充分的自由试验各种有关大学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思想。福柯被任命为新学校哲学系的系主任。然而,万森很快陷入了无休止的学生罢课,在街头与警察对峙,甚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福柯的哲学系也在极左的叫嚣中成为动乱的根源。在万森的两年,是让福柯感到疲惫的两年。
1970年12月2日对福柯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走上法兰西学院的讲台,正式成为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进入法兰西学院意味着达到学术地位的巅峰:它是法国大学机构的“圣殿之殿”。
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演说中,福柯从不同角度赞扬了三个影响他思想的人:让希普雷特、乔治坎吉尔赫姆和乔治杜梅兹尔。福柯对他们表示了真诚的敬意。
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运动。他利用自己的名声支持旨在改善囚犯人权的运动,并亲自发起“监狱情报小组”,收集和整理监狱系统日常运作的详细过程。他签署了维护移民和难民权益的请愿书;和萨特一起参加支持监狱暴动者的抗议游行;冒着风险去西班牙抗议独裁者佛朗哥对政治犯的死刑判决。这一切促使他深入思考权力的深层结构,以及监禁和惩罚过程的运作。这些思想构成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的全部主题:——《规训与惩罚》。
福柯的最后一本书《性史》,第一卷《求知意志》,出版于1976年12月。这部作品的目的是探讨历史上性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福柯对这部性的观念史寄予厚望,并以完美的姿态对其进行了雕琢。提纲和草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最后的文本与原计划大相径庭。这是另一部伟大的作品。按照福柯最后的安排,全书分为四卷,分别为《求知意志》、《快感的享用》、《自我的呵护》和《肉欲的告赎》。可惜作者永远也看不全。1984年6月25日,福柯因艾滋病在巴黎萨勒贝蒂尔医院去世,享年58岁。福柯后来在美国呆了很长时间,先是在布法罗大学,然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傅在三藩市的同性恋社区,他在社区的活动使他感染了艾滋病,因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种疾病。福柯于1984年在巴黎去世。起初,他的一些朋友和家人否认他死于艾滋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