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50条英文 轻音乐(浪漫歌曲)

寻50条英文 轻音乐(浪漫歌曲),第1张

vienna teng - the tower 这首歌把这个女生的内涵都展现出来了 Our Love Will Always Last 好喜欢前奏和间奏 Rod Stewart 洛史特华 - Sailing 航行,有强烈浪子情怀的偶怎么可能不喜欢如此经典触动心灵的歌声呢! Cagnet - Hear Me Cry 一个女孩在倾吐心事 Rebecca Blaylock - I Will Be Your Shelter,<陀枪师姐>和黄晓明版的《女才男貌》都有做过插曲,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BREAKAWAY,皆做过背景音乐。 Jesse McCartney - Because you live 看MV好象是为感谢歌迷而唱的,样子很像后街的一个成员。很好听!! annie lenno - leep on loving you容易受伤的女人的英文版也很不错呢~ Stacie Orrico - More to Life 是首好歌,喜欢听音乐的应该一听就会收藏。 Carla Marshal - proud of you 挥着翅膀的女孩的原版,翻唱还是粤语的比较能听,没那么俗~~ S Club7 - Never Had A Dream Come 从SHE的《冬日纪念册》里意外淘的,很好听的,有点悲壮。 ronan keating 捧红WESTLIFE的爱尔兰帅哥 罗南基延- the best of me\嗓音可圈可点。/lovin's each day 开心派队的感觉,很欢快! Minner Riperton-loving you张靓颖就是演绎了这首才能步步高升啊~~ Celine Dion 席琳迪翁-My heart will go on 《铁达尼号》主题曲,无人不知 The Power Of Love 经典代表作 A New Day Has Come 好象网游《魔兽世界》里有用过这歌,MV中有香港维港的画面哦~~ That’s The Way It Is 在《我心永恒》后推出的一首让人备感振奋的歌 then you look at me 也很不错 Gareth Gates - Say It Isn't So 附歌还没有前半段好听呢~喜欢这声音 / anyone of us从一空间上淘的,忘了,鄙视不回访的博主 Alex Parks - Mad World阿桑--疯了英文版,绝望的时刻~…… 迈克杰克逊-Earth song\you're not alone这人正红的时候偶还不感冒呢,汗~ Christina Aguilera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这名字真够长的,汗~ Beautiful 算比较著名的了,张靓颖翻唱过了~~ Britney Spears布兰妮 斯皮尔斯-Everytime 一反常态的安静,S H E翻唱为《别说对不起》 Modonna麦丹娜,偶知道也不多,hung up 是05年末推出的,复古的编曲把人带回了七八十年代的迪斯科时代 samantha mumba - Always come back to your love 听了让人觉得很轻松! James Blunt 詹姆仕布朗特,和COLDPLAY的风格有点像,偏于英伦爵士,这是个值得我单独去为他写一篇推荐的歌手。Wisemen 智者,这歌可以代表JAMES的风格特点了,细细品味就能摸个八九不离十了, Tears And Rain 泪水和雨水,很感伤的歌,尤其JAMES沙哑磁性的声线总能深夜最脆弱的内心,做过背景音乐/ you are beautiful 成名大作,没听过的快去下,MV很有特点,简约而深刻,看过的人都没异议吧 Shayne Ward 夏恩华德 - a better man 款款深情的男声,诉说爱情中的悲欢离合,偶然获得,感谢上苍!似乎鲜为人知,做过背景音乐 COCO lee李玟 - before I fall in love首张英文专集第一抒情主打 sarah mclachlan - angel,实在是太美了,以前在《安静的震撼》中推荐过,阿桑和WASTLIFE等N多歌手都翻唱过,最新版本是一个英国未成年合唱乐团演绎的 Eric Clapton - tears in heaven 很伤感 Lene Marlin - A Place Nearby 被称之为来自北国的音乐精灵挪威女孩Marlin清丽的声音,合着淳朴的吉他声,伴着悠扬的击鼓……静静地用心体会,很舒服 Tamas Wells - Valder Fields 无法形容的舒服悦耳。一定都要去下啊! Rascal Flatts-What Hurts The Most 布鲁斯节奏的情歌,歌手的嗓音很有特点 Mark Terenzi - Love To Be Loved By You 属于男人的情歌。 Alizee - I'm Not Twenty 法国女歌手艾莉婕,有点慢摇的味道,很舒服 JESSICA SIMPSON - when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悲壮高亢的女人情歌,歌手唱功不俗! CRAIG DAVID克雷格大卫,好友重点推荐的歌手,偶跟着听后也觉得不赖,world filled with love / Don't Love You No More (I'm Sorry) \ 7days / You Don't Miss Your Water \ Unbelievable/ Rise And Fall最喜欢的还是这首最早推荐的,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关系,不过这个调由不得人不喜欢 Sarah Connor 德国蓝调天后,很美的声音,偶筛选了四首。 Christmas in My Heart \ Every Moment Of My Life \ LIVING TO LOVE YOU \ just one last dance STRATOVARIUS - Forever 芬兰灵云乐队的经典曲目,我的人生因此歌而完整! 德语Yvonne Catterfeld - glaub_an_mich,硬盘里唯一的一首德语歌,高亢激昂,有好象有点悲壮,歌词实在一点都听不懂,旋律和唱功都很不错。

  轻音乐(LIGHT MUSIC)指介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轻音乐以通俗方式诠释乐曲,其来源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民谣进行改编而成。轻音乐一般以小型乐队加以演奏,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轻音乐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带有休闲性质,因此又得名“情调音乐”(Mood Music)。轻音乐起源于一战后的英国,在20世纪中后期达到鼎盛,在二十世纪末渐被新纪元音乐取代,但时至今日尚有一定影响力。

  轻音乐不等同于以流行歌曲为核心的流行音乐。它不像古典音乐那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对社会的批判意识而显得温文尔雅,也不像流行音乐那般媚俗、煽情,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商业气息也相对较少。热门流行歌曲很快就会过时,优美的轻音乐乐曲却会经久不衰。总的来说,轻音乐介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是对二者鲜明对立的一个折中,可谓是音乐中的“第三种势力”。它古典气息和现代风味兼而有之,华丽而不艳俗,浪漫而不轻浮,抒情而不缠绵,既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又格调高雅、风度不凡。古典乐迷不觉得粗俗,流行音乐爱好者也能够接受,可谓雅俗共赏。

  轻音乐的曲目大多是通过改编而来。其中,欧美流行歌曲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都是上了英美排行榜的热门歌曲,如《昨天》、《雨的节奏》、《我爱巴黎》、《爱情是蓝色的》、《莉莉·玛琳》、《春野》等。这些歌曲被改编成轻音乐后,淡化了原歌中的流行因素,突出了优美的旋律,使音乐情调一变,更加优美悦耳。至今,很多热门歌曲已经被人们忘记,但轻音乐改编曲却留在了人们脑海中。 欧美**尤其是好莱坞**、音乐剧、舞台剧的主题音乐或插曲,是轻音乐的另一个重要改编来源。像《月亮河》、《时光流逝》、《雨点不断地掉在我头上》、《泉水里的三枚硬币》、《说你,说我》、《爱情故事》、《教父》、《日瓦戈医生》,《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回忆》等乐曲,都已成为轻音乐的经典曲目。

轻音乐又名“情调音乐”(Mood Music),指流行音乐中的器乐作品,不包括摇滚乐、迪斯科等节奏强烈的音乐。

轻音乐以通俗方式诠释乐曲,其、来源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民间音乐进行改编而成。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带有休闲性质。

是文化艺术灵魂所在,是新世纪全人类共有心声最平等的接触。标志着新世纪人们新一页的开章。

特点:

娱乐性 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寓教于乐的。而轻音乐的娱乐性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说,轻音乐是运用它特有的轻快、轻松、轻巧、轻盈,还有轻型的特色来充分发挥它的娱乐功能的。

通俗性 轻音乐作品一般篇幅不大,结构简明,没有什么复杂的戏剧情节。它的音乐通俗、浅显、易懂。因此,欣赏轻音乐比欣赏交响乐要容易得多。

生活化 轻音乐不仅在内容上大都为人们所熟悉,而且它的欣赏过程也比较随便,可以在剧场这种正式场合,也可以在公园、饭店、舞会、茶座、商店里欣赏。至于在家里,那就更随意了。它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节奏、韵律和音色特点,是伴你休闲、旅游、进餐、入梦的很好的朋友。

班得瑞

-

天籁之音

-

轻音乐

轻快伤感非主流英文歌曲

零度非主流音乐频道

轻音乐

你是我的女人

萨克斯

轻音乐

欧美经典金曲

萨克斯

午夜情深

古典

经典

轻音乐

钢琴名曲

神秘花园

班得瑞

-

天堂的眼泪

-

轻音乐

music

轻音乐

钢琴曲

蓝色的爱

班得瑞

-

非洲回想曲

-

轻音乐

日光海岸

轻音乐

钢琴名曲

初恋的地方

轻音乐

古典

被遗忘的天使

钢琴版

超好听

轻音乐

月光

贝多芬世界著名钢琴曲

四叶草

守护天使

轻快音乐

一首很好听的轻音乐

萧或黑管

钢琴

yanni

-

雪花的快乐

-

轻音乐

吉他

弦乐演奏曲

轻音乐

悲伤恋歌

那段钢琴曲

轮回

-

仙剑奇侠传

-

轻音乐

原声大碟

班德瑞

-

fly

away

-

轻音乐

蓝色天际

轻音乐

灰色空间

钢琴版

轻音乐

日韩歌曲

水晶音乐

星语心愿

钢琴版

广告歌曲

轻音乐

天空之城

小提琴

钢琴版

古典

轻音乐

蓝色多瑙河

轻音乐

水月洞天紫箫吹断美人

中国民族轻音乐

紫竹调

班德瑞

-

自然之声

-

雨林深处欧美轻音乐

佛教音乐

云水吟

很静心的轻音乐

浪漫轻音乐

秋日私语

轻音乐

古筝

紫竹调

宋婷婷

轻音乐

古典音乐绿袖子

爱情魔发师

不可抗拒的命运

轻音乐

风清云淡

轻音乐

中国轻音乐

祈祷

古典

班得瑞

-

清晨

-

轻音乐

浪漫轻音乐

仙境

轻快伤感非主流英文歌曲

冷心非主流音乐

轻音乐

爵士

吉他

蓝调

detroit

rock

city

中国轻音乐

我只在乎你

卡洛儿

-

女声

-

轻音乐

奇异恩典

轻音乐

rhythm

of

the

rain

雨中的旋律

追梦人

休闲轻音乐

分类: 娱乐休闲 >> 音乐

问题描述:

通俗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一般由哪些乐器来演奏

解析:

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把专业音乐创作的伤口称为“严肃音乐”,把不表现重大体裁和思想内容的作品称为轻音乐,习惯上人们把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例如小斯特劳斯的那些圆舞曲等归属这个名词之下,以后,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情、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贬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原先的轻音乐的概念很难把这些都涵盖进去,有一些媒介把这些都为流行音乐,但这样就混淆了深受群众热爱的古典与这些音乐的界线,。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

什么是通俗音乐

1、通俗音乐的源流

人类的音乐生活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类社会的音乐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审视整个音乐艺术天地,可以发现,它大致呈现为两个部分:一是民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久远的乡村音乐),一是艺术音乐(或曰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在这中间,有一个广阔的地带,那便是通俗音乐(或者叫做流行音乐)。我们很难给通俗音乐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与艺术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之间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组成一个五彩纷呈的音乐世界。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三者之间的分野还是十分清楚的。

早期通俗音乐的创作和演出多是商业性的,在城镇中进行,因而有别于乡村色彩浓郁的民间音乐;同时,它不具有艺术音乐的那种规范性与稳定性。它的早期,在多种情况下只是口头流传。故此,有人说,通俗音乐乃是有别于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更有人说,它即是“大众的音乐”。

据国外的音乐史家们研究,在公元前的古罗马、古埃及一带,以音乐为生的行吟歌手们说在兴起的城市集镇间流动,遍及剧场和街市的“击”歌现象,为广大平民们所喜爱。到了中世纪,通俗音乐几乎覆盖了广大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天地。

通俗音乐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据称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的报刊上。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俗音乐名目日益繁多,风靡世界各地。电声乐器的出现和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更使它插翅飞翔,无处不达了。

2、通俗音乐的特色

通俗音乐由于是“大众的音乐”,故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以爱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写理想、伦理、思乡、友谊、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种种内容。它富于娱乐性,手法和风格均较自由。

通俗音乐的结构,大多比较短小精练,许多作品富于即兴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记易唱,音域不宽。总之,十分注意通俗性。

通俗音乐的演出,十分强调群众性,强化交流。所以,大型演出甚多,灯光、美术、服装、舞蹈、音响等综合运用,往往造成十分强烈的效果。

通俗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和新的电子科技手段相结合。除了现场演出外,它的各种传播方式无不十分现代化。

3、通俗唱法

通俗音乐的无比丰富性,也决定了其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丰富性,所以,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也有人说,“流行歌曲的演唱,几乎是没有确定规律可言的事情。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你觉得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说,“只要能随心所欲地哼上几句,唱上一曲,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点”。实际上,当已形成一种唱法之后,在具体演唱操作上,还是有其一定的规律的。

可以说,通俗歌曲题材的广泛性与平民化,音乐的娱乐性与简易化,演唱者大多为非专业人员,自娱自唱者居多,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唱法,即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这种因通俗歌曲而产生的唱法,即可称之为通俗唱法。

应该提到的是,通俗唱法因通俗歌曲而生,而在实践中,它又具备了一种独立性。已经有许多这样的例证,即用通俗唱法演唱正宗的艺术歌曲或民族民间歌曲,但,这只是一种派生现象。

参考资料里有本对你有用的书: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第一节通俗音乐及其特征

第二节我国通俗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第一节音乐欣赏的一般心理过程

第二节通俗音乐欣赏的方式

第三节通俗音乐欣赏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节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

第三章

第一节通俗歌曲概述

第二节通俗歌曲的分类

第三节通俗歌曲的风格与艺术特征

第四节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

第四章

第一节灵动感人的爵士乐

第二节 狂热的摇滚乐

第三节温馨浪漫的轻音乐

附录一百首经典中文名曲赏析

本人找到了些论文你可以参考下啊:

1、对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的理解

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出版学

曾经试图以挚爱音乐和会小弹些吉他为美丽的背景,选择了西方音乐史这门通选课。几个星期前还懵懵懂懂地以为那些耳熟能详的通俗音乐完全可以作为选修这门课的资本。可是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好笑。通过老师对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等音乐知识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也终于有机会写下一点东西和老师进行交流。文笔拙劣,见谅。

提起通俗音乐,几乎是无人不晓。但是相对而言的严肃音乐,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翻了一些音乐方面的书籍,也没有找到关于严肃音乐的明确定义。索性就自己为它指定了一个范畴。我个人认为,课上老师所讲授的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将要讲授的印象主义音乐等都应该属于严肃音乐。它的表现形式包括中外交响乐、歌剧、欧洲传统唱法等。而与此相对应的爵士乐、摇滚乐、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等就应该划归为通俗音乐的范畴中了。某音乐界前辈曾经认为“通俗音乐主要是以‘通俗唱法’为特征的歌曲演唱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类轻音乐演奏。”可见通俗音乐的随意性和大众化特征。

那么,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这两种陆续产生并各自繁荣发展的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自看完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之后便开始考虑的问题。

在欣赏这部充满现代感的经典名剧时,很多人都在为这种脱胎换骨般的音乐剧演绎形式所惊诧不已。因为贯穿其间的通俗歌手和通俗音乐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以严肃音乐演绎的歌剧形式,给人一种彻底的改变和全新的感受,甚至一种新的境界。我们知道,音乐本身是一些不同音高的音的组合,那么每一种组合也就代表每一种思想,每一份情感。音乐是发自于人们心灵的声音,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音符的堆砌。从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等音乐大师的人生经历中,不难发现其音乐创作与不同时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是有着直接联系的。因此,不管是在理解严肃音乐,还是在理解通俗音乐的时候,都要力求从音乐中发现感情,发现音乐中涵盖的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这一点来看,虽然是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还是有着基本的相同点的。所以,很多人认为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简直不在一个层次上,难以相提并论,甚至认为二者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这些观点由此看来是欠为妥当的。当然,把严肃音乐视为阳春白雪,而把通俗音乐视为下里巴人,这并不为过。相对而言,一雅一俗,也是不无道理的。对于严肃音乐的理论、形式、风格以及变化发展,在课堂上老师已陆续讲授得十分详细,在此不一一赘述。简单分析一下通俗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西方国家以美国通俗音乐为代表,其通俗音乐起源于“布鲁斯”,也被译为“蓝调”,由美国黑人创造。布鲁斯是一种独特的表现个人情感的大众音乐,也是一种对生活中各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方式,取材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又传播到生活中间,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爵士音乐还包括拉格泰姆,也译为散拍音乐,同样十分具有表现力,适合表达人们的心情。还有一种叫作美国“黑人灵歌”的爵士乐形式,不太为人所知,其风格简朴,适合普通人即兴演唱,借以抒发其不断变化的情绪。通俗音乐由此得以兴盛发展。后来又诞生出乡村音乐、摇滚乐等新的通俗音乐形式,大大丰富了通俗音乐的内容,使其终成一派。

东方通俗音乐暂以中国通俗音乐进行粗浅的介绍。通俗音乐在中国的流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革结束之后,长期被“左”的桎梏严重束缚了的音乐方面的创造力,终于迸发出来,打破了曲高和寡的“任务”音乐的创作,融入了音乐创作者真实的情感元素,构成了适合群众口味的音乐新领域。

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通俗音乐的兴起都是以特定的社会状况和社会中多数民众的普遍心理状态为背景的,也是作为人们表达生活中细微的或者敏感的情绪变化的一种手段生存下来,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因此,通俗音乐在音乐中的地位是历史、社会、人类赋予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所以,我们也丝毫没有理由无视它的存在。

诚然,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有区别的。严肃音乐完整统一、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往往给人一种整体感和充实感。主题明确,表达详实、充分,调用多种正规乐器加入其间,通常选用专业的音乐演奏团体和演唱者进行演绎。因此显得华丽、正式、严肃。通俗音乐则不同,其表现形式多样,旋律和节奏上都较严肃音乐有了很大改变,更灵活、多样、贴近生活。虽然也存在主题思想,但不明确,结构上略显分散。在演绎过程中,采用的乐器和人员并非要求专业,甚至简单的一把吉他,再加上一位说唱式的歌手,就可以完成对通俗音乐的表现。因此,这种音乐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传播的范围也更广泛。

虽然如此,我们也并不能将它与严肃音乐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划清界限”。下面就以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为例,粗浅地谈一谈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的联系。

首先,应该说严肃音乐来源于“通俗”。换句话说,严肃音乐取材于现实生活。课上老师介绍过的诸多音乐家,其创作无不建立在其生活阅历和情感;历程的基础上。没有哪个音乐家可以凭空想象出乐音的排列,也没有哪个音乐家可以简单地借助空想来进行创作。“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建造出来的。只有将生活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去,才使音乐获得了生命,得以发展。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这一高压的表现形式,不也是建立在雨果来源于真实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的创作之上的吗?正是因为雨果在其作品中融入了生活的元素,社会和人类的情感元素,才能使这部小说成为惊世之作,才使其有资格被演绎成高雅的音乐艺术,进一步宣传并提高它的价值。

其次,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融合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音乐剧自产生以来,就毫无疑问被列为严肃音乐、高雅艺术的范畴。而这次用通俗歌手和通俗音乐来演绎该剧,实为大胆创新的尝试。从演出取得的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大众普遍接受了这种新的音乐剧创作形式。人们在熟悉而贴切的通俗音乐氛围中,去体会高雅艺术的价值,去感受高雅艺术的思想,从而在其脑海中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抽象的“严肃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两种音乐形式的结合是在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诉求中形成的。用通俗音乐来作为该音乐剧的表现形式,使演员在另一种状态下进行相应的角色转变,而观众也随之变成新的意义上的接受者,有了新的感受。在自然的情绪变化中过渡到心灵的升华,何乐而不为呢?同时,通俗音乐的运用也充实了该剧的内容,甚至使该剧的演出更灵活、更有色彩和跳跃感。试想如果按照传统歌剧形式演绎该剧,演员均采用专业高、中、低音进行演唱,还会显得如此生动、活泼吗?那自然又回归到“阳春白雪”的状态,从视觉和听觉上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拉大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其宣传效果就必将减弱了。

由此可见,通俗不等于不严肃,严肃也不一定没有通俗的成分。二者之间的界线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被打破的,而二者结合所产生的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会巧妙地创造出一种新的感受和新的氛围,从而产生新的效果。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的,而是完全可以融合到一起,渗透到彼此之中去的。二者相互碰撞所擦出的火花,上不可预见的神奇和梦幻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用这首千古名句作为文章的结束吧。期待着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衍生出新的音乐产物,也期待着二者结合的又一重天。

2、 我对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的看法

02级历史系 学号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工业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涌现出一种娱乐性“通俗音乐”文化。人们在日益加强的生活压力下,努力寻求一种解脱,一种发泄,一种反传统的叛逆性格。我认为“通俗音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音乐形式不拘泥于结构,较少拘于成规,较原有音乐相比有朴素的美感,清新的音色,民间的气质和暖暖的人性浸染,使人容易接近而不会据人千里,不要求很高的音乐素养就可以欣赏。强调独立人格,强调对时代和对社会的感受,强调一种不妥协的精神,在对立的年代中,勇敢的反映了现实,反抗传统束缚,反抗强权政治,反抗文化专制

这样原有的音乐形式也就相对的被称为“严肃音乐”。 “严肃音乐”通常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一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音乐。并且,“严肃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严肃音乐家总是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诠释深刻的命题,追求音乐技巧的创新和完美。因此,严肃音乐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它的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而这也就必然地将很多人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人排斥在外,而成为一种象征,是所谓社会上层的独享,象征着文化品位与社会地位。甚至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造成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的隔阂。

我认为二者作为两种音乐形式,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知道,“严肃音乐”起源于西方古典音乐,萌芽于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持,中产阶级及市民的参与,在十八、十九世纪才得以发展成熟,当时的确是与下层人民有距离。但是在如今这个多元合理的社会中,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接受“音乐无等级”这个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严肃音乐的喜爱,二者原有的社会人群的身份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只不过是人们的欣赏水平、品位不同,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仅以对音乐的偏好来得出地位的高低,不免有失偏颇。当然,由于通俗音乐大众化、娱乐性而具有的高利润特点,不免受到商业炒作,引导社会舆论过多倾向与此。

另外,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民族乐派的音乐是严肃音乐,他们的音乐素材很多都取自民间音乐,也就是说他们也有吸收当时人们眼中的“通俗音乐”的元素。而这种吸收恰恰成就了一批音乐家,成就了一个在音乐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乐派。就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而言,取材严肃,形式活泼,气魄宏大,将演唱、舞蹈和特技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惊叹于舞台魅力的同时又感受到浪漫自由的艺术特质以及催人泪下的音乐表达。谁能说其中没有融入严肃音乐的因素呢?那是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的划分也应该有所变化呢?至少我觉得会。我认为介于二者之间的“边缘音乐”会逐渐的兴起,进一步模糊二者的界限,同时进一步加强二者在技法、构思等方面的沟通,成为一个媒介。其实从内在功能上来看音乐本身就是为了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放松神经,从这个角度来讲,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的划分实际上是不必要的,不是说“能捉耗子就是好猫”么?

法国乡村音乐

Bretagne 布列塔尼

法国轻音乐大师保罗·莫里哀的《爱琴海的珍珠》

保罗·莫里哀

个人简介

保罗·莫里哀(192534—2006113),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他音乐天赋极好,听觉灵敏,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通俗乐队的指挥生涯,由于为唱片公司改编音乐乐曲而名声日噪。1965年他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也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指挥。

保罗·莫里哀十分注重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紧密有机相结合,形成了他那将优美的旋律,生动活泼的节奏和明朗的气氛结合起来的独特风格。1968年保罗亲手改编的一首乐曲《蓝色的爱情》在美国风狂流行并灌制了唱片,该唱片在音乐排行榜上连续8周排在第一名,成为该年度的金唱片,并在ACC唱片比赛中获得大奖,同年保罗亲自率团应邀赴美国巡演。

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的音乐舞台在悄悄地进行一场革命,1965年莫里哀组织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乐团。保罗·莫里哀乐团以一曲《蓝色的爱情》征服了世界,在此后30年中,唱片《蓝色的爱情》共销售了3000万张。保罗·莫里哀乐团也成为法国人家喻户晓的最通俗最著名的轻音乐团,从此保罗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情调音乐的使者”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音乐之神”。尽管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给人们的印象是温文高雅,风趣幽默与平易近人而成为世界级明星之一,在世界30多个国家进行了数百场的演出。

保罗·莫里哀于1998年告别舞台,但是他的乐队仍是派往各国的音乐使者。莫里哀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举办过音乐会,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音乐会最多,在这两个国家共举办过1200场音乐会。莫里哀在日本有大批的追捧者,他的作品在那里被视为音乐的最高标准。

保罗·莫里哀亲笔题写——“将在21世界继续为您演出,我很高兴我的乐队将在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发挥光大轻音乐的传统。虽然我已决定自己不再到各地演出,但我将继续担任乐团的艺术指导,经我改编的音乐是保罗·莫里哀所独有的。我的长期助手吉尔·冈比将接过我的工作,率领乐团将保罗·莫里哀的音乐奉献给全世界爱好音乐的朋友”。

2006年11月3日,保罗·莫里哀在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去世,享年81岁。

[编辑本段]音乐历程与回顾

1925年3月4日,保罗·莫里哀诞生于法国南部马思圣街15号旧港尤波而附近。在四兄弟之中,他排行老幺。他的父亲除服务于当时的邮局之外,也从事业余的音乐活动。

4岁时,保罗·莫里哀开始弹奏钢琴;5岁时,他的音乐才华受到家人的注意。

10岁开始进入马赛国立音乐院研习4年正统音乐,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马赛音乐院毕业之后,保罗-莫里哀立志要成为古典音乐会上的钢琴演奏家。

后因迷上当时流行的爵士乐,而改变此雄心大志。

17岁时,其自组乐团开始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奏。

他的音乐才华被巴克雷|(Barca)唱片公司总裁发掘,邀他为该公司旗下的首席歌星,担任录音伴奏。

曾分别为法国著名的歌星夏而-亚兹纳弗(CAznayour)、米洛依-马缔欧(MMathieo)、达莉妲(Dida)及莫利斯-西瓦利耶(MChevaier)…等作曲、伴奏。

除为歌星伴奏外,他也写过多首当时曾流行的歌曲,如《怀念的约会》(Rendez-Vous Au avandou)、《赌命》(Sur Ma Vir)、《浪漫行程》(a ongue Marche)…等

1963年与法国另两位情调音乐乐团指挥法兰克-波赛而(Frank Pource)及雷蒙-鲁菲而(Raymonf efevre)合写了一首著名的流行曲《天涯海角永相随》(I Wi Foow Him),后来由小莅姬-玛琪(itte Peggy March)唱红,风靡一时。96年,此歌再度出现在喜剧片《修女也疯狂》中,重燃热门。

1965年离开巴克雷唱片公司,同年正式组成了一支象征着他个人的大乐团--e Grand orchestra De Pau Mauriat。

1966年,保罗·莫里哀与法国飞利浦唱片公司签订长期合约。此后他的一系列演奏录音正式由飞利浦唱片公司(总公司在荷兰)向全球发行。同时,他最灿烂的音乐生涯也由此展开。

1967年,他将一首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Euovisio Contest)的第四名歌曲《爱情是忧郁》(Love Is Blue/'Amour Est Bue)改编灌录成演奏曲后,收录这首乐曲的该张专集唱片也在全球各地创下了销量六百万张的辉煌纪录。从此,保罗·莫里哀扬名国际。

1968年,《爱情是忧郁的》冲出欧洲大陆,风靡全美,连续6周蝉联美国Biboard热门歌曲排行榜第一名。2月,保罗·莫里哀应邀参加美国最具权威的电视节目《苏利文剧场》(Ed Suivan Show)的演出。同年并获法国ACC唱片大奖。

1969年保罗·莫里哀首度率团前往日本公演,他那清新鲜明的瑰丽音色立刻席卷整个日本乐坛。自1971年起,保罗·莫里哀每年都率团前往日本公演,至1998年止,他已经连续第22次率团赴日公演。

1970年应墨西哥乐迷之请,灌录了《爱情海的珍珠》(Peneope),同时也风靡全球。

1975年保罗·莫里哀率团首度前往韩国汉城公演,对亲耳听到的韩国民谣《阿里郎》非常喜爱;1976年在巴黎专属录音室Studio Des Danes完成了这首韩国民谣的演奏录音,题名是(Eastern ove Song)。

1976年将他每年访日公演时的印象化作音符,由他自己谱曲、编曲兼指挥,在巴黎完成了一张《日本纪行》(ove Sounds Journey)的录音专辑。

1979年保罗·莫里哀将日本的一些流行歌曲改编灌录成一张《日本流行歌曲演奏专集》(Message D' Amour)。

1981年保罗·莫里哀亲自担任日本版画家池田满寿夫所执导的**(Roma Daa Finestra)的全片配乐工作。

1982年在巴黎专属录音室灌录了一首台湾校园民谣《龙的传人》,除首张华语乐曲世界级大乐团演奏之外,更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阵“保罗·莫里哀”的狂飙。

除此之外,保罗·莫里哀也为香港女歌星雷安娜谱写了一首港剧的主题歌《痴情劫》。

1982年该团钢琴手杰拉而-冈比斯(Gerard Gambus)离开乐团,另寻独立。从此编曲工作完全落入保罗·莫里哀一个人的手中。

1983年12月11日及12日保罗·莫里哀首度率团赴台湾地区公演。

保罗·莫里哀旅行公演的足迹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

1984年他演奏了齐豫的《橄榄树》。

1985年再次赴台访问,带来了黄莺莺的《只有分离》。

1986年他为台湾乐迷写了一首创作曲《台北之歌》(Song For Taipei/Thinking Of You)。

1987年他推出三部不同主题的专集《小夜曲》(Serenade),《伊比利亚》(Iberia)、《长记我心》(Remember)。

1988年推出《法国金曲集》(Best Of France)。

1990年,台湾当红歌星童安格演唱了保罗·莫里哀的创作曲《爱的主题曲》成为当时热门话题,此曲至今仍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班机上作为安全须知安全短片的背景音乐使用,估与原曲名称(PM Eastern ove Song)有关。

同年还推出一张保罗·莫里哀乐团自身的名曲回顾专集(Retrospective),用全新的编曲手法改编演奏了过往二十年乐团的招牌曲目。

1991年出版了保罗·莫里哀乐团生涯纪念的音乐会集锦《金色音乐会》(God Concert)以及一张收录改编12首台湾地区流行曲的专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包括标题曲及《大约在冬季》、《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91年起,他暂停对日本的巡回演出,专心录音工作和享受晚年。

1992年爵士乐名曲改编集(Nostaiazz)。

1993年为飞利浦灌录最后一张唱片《激情》(Emotion)。正式告别当时宝丽金集团。签约日本玻丽佳音(Poy Canyon)。此时正值保罗·莫里哀灌录了第1000首曲目。

1994-1996年陆续出版《**金曲集》(Soundtracks)与《恰克与飞鸟名曲改编集》。

1996年2月美国( Biboard杂志)出版特刊《保罗·莫里哀30年乐坛成就特辑》。保罗·莫里哀乐团于96年两度访日演出,回馈乐迷三十年的支持。

1997年,保罗·莫里哀再度访日。在28个城市作了36场公演,这也是他三十年间第21次在日本公演。访华事宜在继续洽谈中。

1998年,保罗·莫里哀宣布正式告别演出舞台,并与乐团接班人Gies Gambus同台指挥。音乐会定名为《再见音乐会之旅》(SAYONARA Concert Tour)。在横滨及东京,保罗·莫里哀见到了邀他访华的中国乐迷徐毅,再商访华行程。

1999年,保罗·莫里哀开始了退休生活,而乐团也暂休一年准备新世纪的出发。

2000年12月8日,在结束日本巡回之后,乐团首度巡回出访中国内地。

[编辑本段]评价

听轻音乐,喝下午茶,漫步林间小径,都是我爱的赏心乐事。平素是百忧感心,万事劳形,为生计辛苦打拼。当此时,疲倦的肢体伸展了,飘摇的心事静定了。我有权利向生活要求一段空白,自己来填补它。如果心情太坏时,填补以啤酒,朋友。无酒无朋友时,我还有保罗·莫里哀的音乐。

对于莫里哀的音乐,我只能用一个最平凡的词儿来赞美它——好听,非常之好听,也许它欠缺一点内涵。这不能说是一个坏评价。如果是一个女人,有人说她非常好看,她应该满意了。倘若,她还是个有思想的女人,当然更好。但是,思想对女人来说,并不特别重要,只要她好看。对莫里哀的音乐,也可当作这样一个漂亮女人看待的。

尽管缺乏内涵,莫里哀的音乐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浪漫气质,这只能用他是法国人来解释。他1925年出生于马赛,4岁学习钢琴,10岁进入马赛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7岁开始组织乐队,一开始不太成功,一度离开乐坛,在邮电部门干过。他无法忘情于音乐。35岁时,他组织了日后闻名遐迩的“保罗·莫里哀大乐队( Le Grand Orchestra De Paul Mauriat) ”,与PHILIPS唱片公司签约,事业走上正轨。1967年,莫里哀推出了成名曲“蓝色的爱”,热卖600万张,在美国热门排行榜上获7周冠军,并在年终全美TOP10排名第3。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推出的专集屡获大奖,并进行全球巡演,受到热烈欢迎。从此,莫里哀乐队和英国的曼陀凡尼乐队、德国的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并称“世界三大轻音乐团”,本人被誉为“情调音乐使者”、“法国音乐之神”。

如果想从头领略保罗莫里哀的浪漫风情,这张《蓝色的爱》是个好选择。其中的旋律你大多不会陌生,在新世纪听它,有一种潜滋暗长的怀旧情绪,虽然浪漫的情调永不会过时。它曾经填补了我生活的空白,心情的空白,梦境的空白,以一种泼洒的浓艳的蓝。事实上,这首《蓝色的爱》开始名不见经传,经过莫里哀的点铁成金后,才得以风靡一时。又被填上歌词,众口传唱:“没有你,我的世界是蓝色(忧郁),我的生活是灰色,我的眼睛是红色(哭的),我嫉妒的心是惨绿,孤独的夜是漆黑。”罢了,别的颜色我不要,给我一点纯净的蓝色吧——人生的烦恼多如牛毛,与其为金钱苦闷,为权位烦恼,倒不如为爱情忧郁,为音乐伤感,那总是一件美好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0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