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真的烂大街了吗

硕士真的烂大街了吗,第1张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其实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同温层里面。

同温层是一个水平的大气层,这里面的事物只有水平的变化,而很少看到垂直的跃迁。所以渐渐的,你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单一,你跟你周围的人越来越像,却误以为这些同质化的东西,就是世界的全部真相。时间长了,你对于同温层以外的事物,就产生了认知闭锁效应。

多年的社科训练告诉我,要高度警惕那些忽略数据和调研,而仅仅以“我朋友”、“我同学”、“我家人”、“我身边/周围”为论据,来论证社会本质的,都要怀疑。

要想揭示社会本质和运行规律,靠的是深入调研。是田野调查,质性研究,量化分析。而不是我同学、我闺蜜的人生。

换句话说,我同学、我同事、我亲戚……可以用来举例子,可以用来做引入,但不可以做论据,更不可以论证社会本质。

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同温层里,都是上大学以后了。高中时,“我同学”、“我朋友”全都是城市独生子女。上了大学才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农村的同学。原来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是那么多。后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其实都不到60%,农村只有1536%。尤其是,京津沪的独生子女比率可以达到西部地区的四五倍。但在我家乡的环境中,我感受不到这个数据。

此外由于我的家庭背景和学历背景,的确周围高学历的人比较多。满眼望去,皆是研究生。所以在这个小圈子内部,“研究生学历”反而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有其他的各种鄙视链,比如拚第一学历,拚学校排名,拚海归还是土产,把人弄的非常焦虑。

直到某年初中同学会的时候,遇到一个留在我们家乡工作的老同学,他当时拿到了一个双非大学(全国300名开外)的在职硕士。可给他得瑟坏了!他在席间不停自豪地说“哎你看我班的同学都有出息,都考上了研究生!”……其实当时挺尴尬的,因为有好几个在座的同学学历都非常牛,他还在不停扯什么“咱们研究生啊……”大家全都笑而不语。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反思,这位同学我十几年未见,大家早已不是一个圈子。他的圈子里就是没有硕士啊,他在周围的人中就是最上进、最有文化的那个,我也没有必要高高在上地笑话他。

其实这位同学真的不穷,他在我们家乡做橱柜生意。自己做着小老板,钱嘛是真的不缺。像他这样的公司招聘来的员工,大专就可以入职了。可以说他周围的硕士却是屈指可数。所以这个学位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其亮眼的光环了。足以被他拿出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土大款。

这就是身处不同的圈层,对人的思维的闭锁效应。

不但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就像在田间劳作的农妇,只能想象慈禧太后可以天天有糖三角吃一样。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也是同理。

富足也能限制你的想象力:所以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何不食肉糜”。就像某个演员曾经说过,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卡上只有一百万,特慌;我在短视频上看过一个一线城市的街头采访,问“你会不会娶家庭积蓄只有二十万的女生?”,结果有男生回答“现在还有只有20万积蓄的家庭吗?”……

甚至身处同样的阶层,人对不同圈层的想象力受制于思维定势:比如哪怕是身处差不多的阶层,对于某些职业的想象力也都受制于偏见和思维定势。比如基层公务员、警察、医生。

要懂得,中国是一个下沉社会极其广阔的国度。有大量的二三四五线城市和县乡镇。不但不同的阶级之间存在着认知区隔,就算身处同样的阶级,不同的地理区位,不同的职业,都形成了一个个同温层。

北上广的中产家庭 VS 四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东南沿海的农村 VS 中西部的农村;同一城市的体制内从业者 VS 个体工商业者;顶尖大学的老师 VS普通大学的老师……他们眼中的世界,你觉得能一样吗?

就像我有两个大学同学,一位在豫章师院工作(公共课教师),一位在浙江大学(千人计划),观测这两个人的朋友圈特别有意思。同是大学老师,一个清闲,一个社畜。特别完美的对照组。

所以你会同时听到“大学老师很清闲”和“大学老师非升级走压力超大累的要死”,以及“大学老师是高收入群体”和“大学老师收入不高” 这样截然相反的话语。就因为即使是大学老师这个阶层,重点大学VS普通大学,发达地区大学VS落后地区大学,高级职称VS初级职称,文科VS理科,都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生态。

每个人说的都是事实,但又不是全部事实。

很多的二三四五线城市和县乡镇……仍然对本科人才是嗷嗷待哺的。甚至我曾经工作过的大学,一直在招收口腔医学大专。对的,就是zhihu看不起的带专。每年学生的就业去向大多是江浙都市圈内发达的县乡镇,工资待遇也都不错。我想,这么庞大的数量,还是具有样本学意义的。

如果你眼睛只盯着北上广深和准一线,那就只能去适应高度内卷了。但你必须要加上限定语,说北上广深的某些行业的研究生烂大街(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形容词)了,否则就是误导!

相反,我们几个海归的博士朋友,回国都选择了在诸如成都、昆明、惠州等自认为宜居的城市定居。可能也是因为大家都30几岁了,对生活有了相比二十多岁时更不一样的理解。曾经也想出人头地、干翻世界,最终明白,“生活”,是唯一的答案。

生活,是自己的。而我们人生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光鲜,太想成为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而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小城市,就是他们认为最失败的一件事。

那么说到硕士,甚至在下沉的地级市,都远达不到烂大街的程度。

转自知乎

作者:洛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4676448/answer/1534517612

问题一:知乎 在大学谈恋爱是种什么感觉 和在社会感觉一样。不过载体不一样。大学谈恋爱,很浪漫。没有太过的现实考虑,有四年时间咧。可以朝夕相处。一起去图书馆,一起上自习,一块看**,一块旅游。一块挂科等等。好不好。

问题二:大学男生初次谈恋爱该有什么观念 知乎 那只是一部分人,很多还是那种寻求一种比朋友更好的寄托,

一般大学生都是离家在外,如果闺蜜或者死党不在一个学校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孤单,

再说了大学生谈恋爱和外面没啥区别,只是心态以及各方面都不太成熟(当然不是所有),

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结果。

所以看个人,要有自己想法,还有要对对方有了解

问题三:大学谈恋爱该不该和爸爸妈妈说 知乎 呃呃 没有事的 大学生都成人了 思想都没那么幼稚了 可以是恋爱的年龄

问题四:有多少人从大学恋爱到结婚 知乎 有,只要两个人一起努力。我和我女友现在大学快毕业了,我们才刚开始两个月,但是我们很相信。

问题五: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和谁恋爱结婚其实都是人生的 知乎 每个人的想法和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如何对不同意见的和谐处理是长久幸福的根本。

问题六:大学恋爱为什么大多数结局总是失败,是那个年代的爱情太单纯还是 校园恋爱不容易走到最后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校园恋爱与物质和双方家庭相关性太小,而婚姻与这两样的相关性太大。

你们拥有甜蜜的爱情,这很好,但是如果是婚姻,国内的双方家长普遍的一个毛病就是干预太多。原本可以很美满的小情侣,总是碰到父母这一关。

父母不一定能阻止你们的爱情,但是不受亲人祝福的爱情,会让情侣双方心理都有一个不愉悦的坎。尤其对女孩子会影响更大一些。

双方不是同一个地方长大的,很大的可能会造成双方的三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恋爱甚至同居的时候都不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

保守的父母通常更加介意。

作者:小汐要做梦想家

链接:zhihu/3985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七:在大学里怎么把一天过得有意义 知乎 第一、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书,多学一些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考一些技能证书,提高自己以后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参加大学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多认识一些朋友,这样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不同的朋友也能丰富你的生活。

第三、利用课余时间尝试 或者校园创业,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你以后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积累经验。

第四、利用自己 赚的钱或者平时的奖学金在假期出去旅游。最好是穷游,一是大学生经济不宽裕,不要拿父母给你的生活费旅游,二是穷游更能锻炼自己,也更值得以后回味。在旅行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和感触,以后毕业上班了,是没时间和精力去旅游的。

以上,是我给你的建议,只要不整天睡觉上网打游戏,以后毕业回忆起来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大学里碌碌无为了。

问题八:上大学和不上大学的人有区别吗知乎 有区别,区别发生在各个方面。

在大学能学到的,其实在社会上都可以学到,包括技能,学识,人脉之类,社会是一个比大学要大得多的“大学”。但是有一个前提,需要你不断的要求自己上进,能在混杂的环境中安下心长期坚持学习。在大学,至少还有老师在按班按点的讲授知识。而在社会上全靠自己。

在大学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友情爱情,比在社会上的要纯粹很多。在大学这种环境下,四年的经历可能会是这辈子最美好的时光。

上大学避免了过早进入社会,过那种乏味的生活。在学校能学到的知识技能,人际等,在社会上基本上都可以学到,与社会这个大课堂相比,在大学学到的真不算多。大学真正独特的地方在于可以心无杂念的读书,恋爱。我感觉在大学学会了成长,大学提供了四年的时间让自己干干净净的成长。踏入社会是早晚的事,而这四年的稚嫩成长却是用多少时间都换不回来的。四年的干净与之后的污浊永远都不能相等。

每个人要求的生活方式不同,所以认可也不同,这个没有具体的答案。

问题九:大学期间混的好的人在社会上混的怎样知乎 基本上会混得不错,因为大学就是半个社会, 在这半个社会中混得好的,在社会上也同样能混得好。。。。。

问题十:如何处理学习和女朋友的关系 大学生 知乎 女生就希望找一个宠自己上天的人 说白了就是护短 我知道我的问题 也看到了自己的阴暗面 人孰无过 我要的是护着我不舍我难过的人 是我卸下防备在你面前原形毕露而你走过来抱着我说没关系的人 而不是告诉我你哪里哪里有问题你真是差劲啊 我没必要找那样的人在一起 我又没病

不论是谈恋爱还是交朋友 俩人能聊到一起太重要了 他总能接上你抛给他的点 并且又抛回来一个 有来道去的 像说相声一样 过程中你还能一直笑 能做自己 不用装 我觉得能开玩笑 互相岔到一起的两个人太幸福了 人越长大就越能明白 爱不爱是其次 相处不累才最重要

我觉得,要根据人不同的性格吧。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有很多原因,如:幽默、敬业、讲课生动活泼、对待学生公平公正、细心关爱学生、长得很漂亮。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你要在专业知识上过硬,在你的课堂上,你要让自己的学生服你,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广度跟深度,觉得跟着你可以学到真正的东西——这是前提。

第二,你讲的课通俗易懂,有时又带点儿幽默,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这也是很受学生喜欢的一种老师。

第三,如果在课堂上经验不是很足,可以在工作态度上弥补,认真的辅导学生,不要吊儿郎当,慢慢的积攒经验。

第四,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多跟他们聊聊,让他们觉得你原来你不仅知识渊博,而且狠亲切。

第五,优生差生一视同仁,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往往让学生受益终生,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可以灌输他们一些好的思想。

其实,学生很单纯,也许你可以同时具备其中的好几点,也许你只是具有其中的一点就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职工宿舍一般来说也就是说得过去,不会太次但是也不会有多么好,就是正常的标准间,条件好的地方可能有室内卫生间,能洗澡,一般的地方就和普通学生宿舍一样,有床有办公桌,走廊里有公共卫生间

1、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作为全国最好的学府之一,学生的生源质量是最好的,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是出类拔萃的,在各个方面都要超出其它普通211学校的学生。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国家985重点大学,位于首都北京市,其科研经费要高于其它211学校,教师的水平普遍很高,教育出的学生当然不会差。

知乎 留学出国读一个授课型硕士能回国当大学老师吗

授课型硕士?这个词不恰当,只有学术类硕士和硕士文凭两种课程,而只有硕士文凭的课程,国内不承认,所以你懂得

出国留学读硕士回来现在当大学老师好当吗

大学老师一定是要博士学位。不过想一些三本或专科院校的话可以进去。不过出国读书后应该可以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来实现自身价值。

祝顺利。

留学问题,英国授课型硕士读美国博士

可以。

英国的硕士课程按学科分可以分为文学硕士(MA)、工学硕士(Msc)和法学硕士(LLM)等等;也可以按照教学方式来分,则可分为授课型硕士课程(taught course)和研究型硕士课程(Mphil)。

既然同是硕士学位,究竟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之间的区别很简单。授课型硕士是为那些不想继续深造,只想获得一个硕士学位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而设定的。相反地,研究型硕士课程是为有意继续攻读博士的同学而专门设立的“必经之路”。

Mphil:

在英国,所有的在读博士生在获得博士学位(PhD)之前,更确切地说,是在正式开始博士PhD学习阶段之前,都需要先完成Mphil阶段的学习。

除了像牛津、剑桥这样的名校,会要求博士申请人先申请Mphil,拿下后再继续PhD。其他学校一般都会允许学生直接送申请读博,但中途必须通过从Mphil到PhD阶段的Transfer。只有那些成功通过transfer的学生,才能正式成为在读博士生,也就是PhD candidate。而那些没能通过transfer的学生,只能被授予Mphil硕士学位,同时止步于PhD大门之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成功通过transfer并一鼓作气拿下了PhD的学生来说,你最终获得的将是PhD博士学位,而不是一个Mphil再加一个PhD。

选择路径:

如果申请走街串巷一开始选择上taught course硕士课程,即便你取得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MA头衔,以后要想读博士,还是需要从Mphil阶段读起。至于申请者能否在读MA taught course过程中转成Mphil, 申请者需要向你所申请的学校咨询具体资讯。

一般来说,读博士并不需要参加额外考试,但也有一些英国高校要求申请人拥有GRE或其他专业考试成绩。

整体而言,博士的申请过程和硕士申请过程区别并不大。其主要区别在于博士申请要求申请人有较强的学术背景,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如果能在申请材料中很好地阐明你的研究课题、学术背景,以及申请者为什么对此感兴趣,然后还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导师,博士申请将会是比较顺利的。

慎重选择:

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硕士学位并非申请博士的必要条件。有不少本科毕业的学生都直接申请读博,只是在读博过程中要先过了Mphil这一关。

因此,同学们在决定是否读博之前,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那些不想从事教职或是搞研究的同学来说,授课型硕士无疑是提高自己含金量的一条快速通道。而对于那些想要做研究的或者非要拿到博士学位的同学来说,直接走Mhpil到PhD的路径将帮助你节约时间、缩短求学历程。

出国读本科可以回国当大学老师吗

很难,除非你有过硬的关系……公开招聘的,辅导员都要硕士以上学位,讲师更是博士以上。

硕士能当大学老师吗?

1、硕士能当大学老师,但一般只能当大专学校或者偏远地区普通学校的老师,当然有些紧缺专业也可能去到发达地区的普通本科学校任教。

2、硕士一般不能到本科大学任教,但可以担任辅导员等其他管理工作。

3、发达地区的本科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的热门专业的老师一般需要博士学历。

4、所以硕士能否当大学老师要看具体专业和大学的层次和地理位置。另外,硕士当大学老师也要看各人的机会。

国内重点大学硕士,怎么才能去香港中学当老师?去香港读个授课型硕士可以吗?

在香港的中学当老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同学就有这个经历

他是香港大学的双硕士,反正最后忙了一年都没有找到哪个学校愿意接受,原因如下:

1作为内地的学生,英语不是母语,而香港的教育都是英语,即使你英文再好,总不可能比外国人的好吧?

2内地人并不了解香港的教育模式

3粤语也不精通

4教师作为香港高收入人群,门槛非常高

5聘用内地人当老师,手续复杂,代价太高

建议你去香港读个博士,成绩好的话可以直接留在香港的大学教书哦,待遇非常非常好~~~

大四学生去法国读硕(英语授课)对回国当大学老师有没有帮助?

在国外读过书的就算是三流的我想也算留学了吧,可是大学的老师不是都称为教授吗,而教授一般都要博士(doctor)毕业吧,那很难的。不过教教初中应该是没问题的我想

出国留学是去一个相对好一些的大学读授课型的硕士还是去一个相对差一些的大学读研究型的硕士呢?

个人觉得,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大部分学校给奖学金的比例都超级低,你的GPA不是很高,一般申请美国的研究生或者硕士,都应该在3以上,而且你的大学也不是特别的好,所以奖学金有点难。不过,如果你的学术背景很好,还是很有希望的。还有一点是,美国的大部分学校还是不太接受雅思成绩抵托福的。

澳洲是挺适合移民的,如果你想的话,不过那里读书好像水分比较大,对于你的专业学习不一定很有优势。

具体还是看你,想要一个比较安稳和舒适的今后生活,还是希望以后在你的专业领域有所发展。前者的话去澳洲,后者去美国。

在美国拿了心理学硕士回国,想当大学老师

呵呵,还是我来给你讲下情况吧,现在好一点的学校博士都不容易进了,08年毕业6万多博士36万硕士。你的光环无非是国外的硕士。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国外的硕士比国内的名牌学校并不一定好什么的。你们顶多是2年,也许是1年制,北大,北师大的硕士毕业条件比你们只高不低。所以你要当老师,恐怕有难度。

当个一般的学校的老师没有问题,但要去好学校恐怕没一点机会,比如进北师大当老师,你的学历肯定是不够的。不过你可以选择继续进修,国外的博士含金量就相对高得多了。

硕士的话你可以自己开工作室,现在国内心理学发展很快,机会也很多。在上海北京做个心理咨询目前很有市场,我有几个朋友是做这一行的,一般一个做一个病案差不多5000到6000块吧,还是很有前途的。如果你是做应用心理学,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在很多企业做管理方向和培训方向都是可以的。

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26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