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这种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一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它受18世纪康德的美学的影响。康德把美区分为自由美和附庸美,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无利害感,并力图调和审美标准与道德、功利以及愉快之间的矛盾。康德的美学思想曾在德国的歌德、席勒,英国的柯尔律治、佩特等人的作品中得到阐发。
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他发挥关于“自由美”的思想,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强调艺术的永久性,声称艺术本身就是目的,任何艺术以外的观点对于艺术创作都是有害的;标榜文艺脱离社会,文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提倡纯粹美,追求抽象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观点后来在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以及画家比亚兹莱为《**杂志》所作的插图中得到全面的体现。英国文艺理论家佩特更使之系统化。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受道德的约束;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压抑。
唯美主义的绘画发展了一种抽象的形式美,提倡培养精细的艺术敏感性。这对20世纪的工艺美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例如从怪诞、颓废、丑恶、乖戾等现象中提取美,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然而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美的无利害感和美的超功利,导致否定艺术的功利性和社会作用,宣扬“艺术至上”、纯粹形式主义,走上耽乐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道路。因此,唯美主义的文学艺术大多带有颓废倾向,成为颓废主义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
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英国雪莱《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4、法国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
5、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扩展资料
一、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二、特点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其区别主要在于反映的方式不同。
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其实换言之就是艺术手法上不同,浪漫主义重想象、情感,个性,自我体验。现实主义重写实,典型,人物心理,社会批判。
两者都是各自时期文学特点的代表与总结,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概念主要是18世纪末出现的。主要表达自然、作家内心、情感以及对宗法制田园生活的向往,区别于之前18世纪的启蒙文学所倡导的理性。
不同的划分
现实主义则是欧洲进入19世纪,文学对资本主义时代快速发展的写照。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源于绘画界,画家库尔贝提倡现实主义,后由作家尚弗勒里公然提出进入文学视野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只是文学思潮上的划分,并不能概括所有文学作品。
除此之外还存在自然主义,唯美主义文学以及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下还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它们都是一定时期文学思潮的反映。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特色,不是仅从现实和浪漫两个角度划分的。
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
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扩展资料消极浪漫主义者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
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