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时期的音乐,主要用于神庙祭祀、节日庆典,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苏美尔人、埃及人、希伯来人和古希腊人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二、中世纪的前期和盛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单音音乐时期,大致从公元600~1300年。
三、“新艺术”时期
公元1300~1450年,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的阶段。
四、文艺复兴时期
1450~1600年,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但音乐中心却在法国的勃艮第地区和佛兰德。这一时期德国、英格兰音乐的兴起,罗马教堂音乐的改革和威尼斯乐派的活跃使这个时期的音乐成就不逊于其他的艺术。
五、巴洛克时期
1600~1750年,从蒙泰威尔弟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结束。巴洛克时代在西方音乐史乃至整个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巴洛克音乐气度高贵、情调感人,内容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丰富 、更具戏剧性。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都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清唱 剧、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等都已具备了经典形式。音乐巨人巴赫、亨德尔则把巴洛克音乐推向了高潮。
六、古典主义时期
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为目的,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美的古典主义音乐,在维也纳形成了气候,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音乐家的杰出之作让音乐史为之一振。这一时期成为器乐的 黄金时代,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层出不穷,奏鸣曲式的确立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成就的代表。
七、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乐派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这 种更注重音乐内容的音乐流派,使一些非音乐因素成为音乐的主宰。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弟等人的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
八、新音乐
这是20世纪音乐的统称。和其他艺术一样,音乐开始出现多种流派百花齐放的局面。音乐创作的保守与创新两派在音乐文化发达的德国、俄国、英国、美国等地相互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但在50年代后,随着电子音乐和计算机等的高新技术的出现,音乐家们都希望在音乐新一代的音乐语言、节奏的发展上找到共同点,重塑作曲家角色及音乐艺术的本质。
1、时代不同:浪漫主义时代处于巴洛克时代的后面。
2、音乐特点不同:巴洛克时代音乐的特点是以恢宏、豪华、夸张、绚丽夺目的舞台艺术为表现方式,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是以抒情、自传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
其实没什么区别, 古典音乐 就是以莫扎特 贝多芬 等人物为代表的人曲子或类似的曲风 浪漫主义 就是抒情音乐形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现在派 和 古典派 巴洛克 就没怎么研究了 其实他们都是严肃音乐 严肃音乐(古典包含在严肃音乐内) “严肃音乐”通常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一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音乐。并且,“严肃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严肃音乐家总是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诠释深刻的命题,追求音乐技巧的创新和完美。因此,严肃音乐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它的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 严格地说,严肃音乐并不是按音乐品种或门类来划分的,恰恰是以文化精神来定义的。“严肃的”(Serious)的涵义除了“严肃的”,还兼具“认真的、庄重的、正经的、郑重的、恳切的”、“重大的”、“重要的”。而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偏偏选取“严肃”来表示“serious”,其表层意思与“轻松”、“逗乐”、“轻浮””相反,而其深层意义却是:关注人生意义的、庄严悲壮的、高雅凝重的。艺术哲学家阿诺德�6�1豪塞尔指出:“严肃的、真正的、担负责任的艺术必定会卷入生命和人类存在意义之类问题的探讨,这些艺术使我们面对着‘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要求,无论在民俗艺术还是流行艺术中,这种要求几乎是不存在的”。(《艺术史的哲学》)273页)因此,可以给严肃音乐下一个文化学上的定义:严肃音乐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音乐。严肃音乐的文化精神决定了它至高的审美性,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高雅音乐”。严肃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它以严格的数理逻辑规律与活泼的生命情趣相结合,它表现着和谐、秩序、变化统一,在运动中展示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松弛与紧张、平静与激动、欢快与悲悯、满足与压抑…。严肃音乐对情感的表达不是无度的、自然的,必须以美的规律为规范,这类音乐是理性化感情的产物。严肃音乐中的情愫:崇高、悲壮、热情、爱恋、痛苦、大自然、生命、死亡,既是抽象的又以感性的力量触摸人的灵魂,它诱导人们从自然、本能的欲望中解放出来,进入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获得美感的提升,这正是严肃音乐文化精神的彰显。 所谓的严肃音乐,应具备如下一些特点:第一,严肃音乐应通过它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表现力和哲理来显示它深蕴的美,对这种美感的领略和感受,要求听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心理准备;第二,严肃音乐应体现民族意志和时代精神,它常常具有严肃的社会主题。实际上很难想象脱离时代、脱离民族精神能产生丰碑式的严肃音乐来;第三,严肃音乐被赋予的美感和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每一个严肃音乐虽产生干历史的某一瞬间,但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价值。例如《贝五》虽然产生干他那个时代,但二百年来,那种与命运决战,并以光明彻底胜利而告终的激越乐章,世世代代鼓舞着世间的人们,它丝毫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殒它的光辉;第四,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相比,它具有“凝重”的品格,以“轻漫”为主调的音乐总不会被人们归为严肃音乐的。 古典音乐是要求听者有一定的内涵的,不是人人都懂的音乐 流行则是通俗音乐,被普遍大众接受的但是又没内涵只能流行无法流传的作品 流行应该很好理解,在下不做多的解释了
采纳哦
不对啊。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15世纪中叶到1600就是 “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说巴洛克时期在文艺复兴之后。正确的时期顺序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
康塔塔:(Cantata)
“康塔塔”来自意大利语“歌唱”一词,即歌唱的曲子。是一种为声乐家们、合唱队和乐器演奏家们表演,以诗体故事为基础的作品,宗教的或世俗的,抒情的或戏剧性的作品,通常包含几个乐章,如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和合唱。康塔塔在德国发展成为路德教派圣乐的重要形式,巴洛克所有器乐和声乐的形式充实了它,并吸收了法国歌剧序曲的壮丽和意大利充满活力的器乐风格。
固定低音:(Basso Ostinato)
变化中统一的原理具体体现在巴洛克音乐中,那就是固定低音或基础低音。旋律或伴奏的一个短句在低声部再三重复,每一次重复时,在它的上方声部加以变化,以一种和声的、旋律的、对位的新织体加以编排。这是一种统一的重复的模式,作曲家得意使结构连贯和使形式扩展。巴洛克音乐家在固定低音的形式中,发展出一种变奏曲和装饰音的完美技术。当然,上声部与中声部时常也是即兴演奏。这种技术在英国特别流行。
帕萨卡里亚与恰空:(Passacablia and Chaconne)
巴洛克音乐最壮丽的形式之一就是帕萨卡里亚,它运用固定低音的原理。通常,在低音部先单独引出一个曲调,一般是四或八个小组,庄严的三拍子。主题再三重复,作为一个基础服务与基于连续变奏的复杂复调结构。作曲家使每一次主题再现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光彩,使变奏持续刺激人们的感官,并逐渐走向高潮。这种增强张力的办法是使固定低音以外的其他声部在一个单位时值中永远以更快的音符来进行:从八分音符到十六、三十二分音符。主题也可以转到上面的声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巴赫的管风琴c小调帕萨卡里亚。
恰空舞曲,时一个相关的类型,一个固定的和弦体系以一种有特征的节奏重复着,作为每次变奏的基础。所以,恰空的固定因素与其说是曲调的,不如说是和声的。这两种形式并不都是纯器乐形式的。这种运用固定低音的例子也存在于此时的大量歌剧咏叹调和清唱剧中。他们都市巴洛克时期趋向以一个乐思加以丰富变奏和装饰的例证。具体体现了以少创多的愿望,这是创造性行为的精髓。
赋格:(Fugue)
赋格来自拉丁文“fuga”,是“幻想的飞行”的意思。这是对位艺术和对位科学最令人兴奋的类型之一,主旋律可以从一个声部飞到另一个声部。一首赋格曲就是一首对位的作品,通常有三到四个声部,作品中一个鲜明特性的主旋律或主题遍布整个结构,时而在此声部,时而在另一个声部。因此,赋格是建立在模仿的原理上。主题通常是较短的,并提供统一的乐思,它是对位网中兴趣的焦点。主旋律在其他声部的进行模仿,称为答句,一般主题在主调上,答句便在关系调上,通常是属调,也有到远关系调的,它会增加回到原调的张力。巴洛克赋格曲便体现了原调与关系调的关系之间的对比。这就是新的大小调体系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的奏鸣曲形式那样完美的程度。
托卡他:(Toccata)
托卡他来源于意大利语“Toccate”, 是关于触键的,这是一种为管风琴或古钢琴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它发掘了键盘乐器在和弦、琶音、音阶走句方面的辉煌的表现的资源。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和狂想的,以和声风格的乐段于赋格段的交替为标志。在法国最有代表性,称为一种宏篇巨著,发展成为独立的作品或赋格曲的伴侣曲。
巴洛克音乐
十七世纪的法国被称为“伟大的世纪”,是由于当时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出现了高乃伊、拉辛、莫里哀、波舒哀和拉封丹这样的作家。那么,这难道不也是欧洲绘画的伟大时代吗?如果一个人在十七世纪周游过整个欧洲,他在所到之处都会遇见伟大的艺术家:如安特卫普的鲁本斯,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巴黎的路易-勒南,罗马的贝尼尼和马德里的委拉斯贵兹。可惜我们没有一份关于十七世纪旅游欧洲的纪录,即使是十七世纪的人,可能比我们更不容易知道有一个在洛林作画,死于1610年的卡拉瓦乔。
在两百年前,还么有谁象现在这样,把这个时期称为巴洛克时期,那是因为随着十八世纪末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复兴“巴洛克”这个词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贬义词。而只是象温开尔曼和科特雷梅尔-德-坤赛的同时代人那样,把“巴洛克”这个词看成是一种奇怪的、过分雕琢的、独特的、简言之,是极不值得赞美的艺术。
“巴洛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和手法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绘画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尤其重视素描,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则非常重视色彩、光影和透视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要是静止的,以匀称为目的;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主要表现动势,以动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用斜线或对角线的构图。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要是强调线条,热爱线条;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则是以明暗来造型的,他们喜欢物体的逼真与强有力的效果。
我们也应该把巴洛克看作是从一极到另一极的一种必然趋势——如后期的哥特式艺术是对苦行艺术的反动,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反动,或者如当代抽象主义艺术是对它以前的艺术的反动。也许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巴洛克”这个词来说明介于文艺复兴与古典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然后在各画派或各国与国之中区别哪些作品是继承了过去,哪些是反对过去或是创新。
在某些时期和睦些地点,艺术家们有意识的开始创新,这一事实是无可否认的。艺术中的另一些创新则是受外来艺术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
一、 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 泛指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一古典以前时期:①如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有巴哈、韩德尔;②罗可可音乐,代表人物有如库泊兰、拉穆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二古典以后时期:①浪漫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舒曼、舒伯特、肖邦;②民族乐派,主要代表人物如格里格、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波隆贝斯库、西贝里乌斯、巴托克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③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在内。
一、音乐中的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
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回顾往昔,而且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这么做了,巴洛克初期亦然,但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特别是考古的发现,展现了一幅简朴、宏伟、宁静、有力、优雅的画面,这在新发掘出来的古希腊和南部意大利的神庙中十分典型。例如,1748年庞贝的发现,其中的遗物被画家临摹和雕刻家模制以广泛流传,理论家们研究它们构成的原则。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其中最著名的为德国人温克尔曼)将它们称为“古典”并作为他们这一时代的典范,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紧随这一观念,如十八世纪英国画家雷诺兹强调绘画的最高成就是在于表现古代希腊罗马的主题以及他们作品中的英雄气概和人的苦难。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也追随这种理论,表现在他描绘英雄的画面上。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基本上以古典的雕像为范本来刻画现代的男男女女。“古典”的历史事件、神话以及哲学思想也日益有其广泛的影响,如歌剧的剧本多取材于这一时期的史实、神话及英雄人物。由于优秀的古代文化的影响,人们常将“古典”一词视为有杰出的、卓越的含义。不论是一首诗,还是一辆汽车,如果说是“古典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此类中的佼佼者。人们也往往倾向于把某个图案设计称之为“古典比率”,意味着这个比率保持了自然的平衡,并无奇特或标新立异,而是遵循规范的原则。正由于信奉这种“适当的比率”和自然平衡的原则,使得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于其他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
初期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与同法国大革命有关的自由民主思想,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约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都可划分为浪漫派。从时代上来说,十九世纪中叶是其全盛时期。 浪漫主义这一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中。在作品里,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已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一、文艺复兴时期
1、尼德兰乐派:创作内容多为弥散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班舒瓦、奥克冈等。
2、威尼斯乐派: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音响恢弘,色彩绚丽,采用双合唱队(甚至达到五个合唱队),有乐器伴奏,如管风琴、号角、维奥尔琴等。代表人物有维拉尔特、叔、侄加布里埃利。
3、罗马乐派:一个专门创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勒斯特里那等。
二、巴洛克时期
1、蒙特威尔地(ClaudioMonteverdi,1567~1643)
2、史卡拉第(AlessandroScarlatti,1660~1725)
3、佩戈莱西(GiovanniPergolesi,1710~1736)
4、科莱利(ArcangeloCorelli,1653~1713)
5、韦瓦第(AntonioVivaldi,1678~1741)
6、塔替尼(GiuseppeTartini,1692~1770)
7、德国的许茨(HeinrichSchutz,1585~1672)
8、柏格兹特胡德(DietrichBuxtehude,1673~1707)
9、泰勒曼(GeorgPhilippTelemann,1681~1767)
三、古典主义时期
1、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2、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和《魔笛》。
3、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四、浪漫主义音乐
1、舒伯特:创作中心是艺术歌曲,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主义音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
2、李斯特:中期浪漫主义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
3、理查德·施特劳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派作曲家。作为一位作曲家,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有所不同。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
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
提倡标题音乐;
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
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