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煜这首虞美人千年无人能超越

为什么说李煜这首虞美人千年无人能超越,第1张

李煜这首《虞美人》千年以来无人能超越,其实跟《虞美人》这个词牌的一般表达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虞美人》一般词人都是用来表达一种伤感的心境,因此这个词牌个人向十分的明显,是一个沉迷风花雪月的花间派词人们非常喜欢的词牌。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21年毛主席离开新婚妻子杨开慧出外考察,他在旅途中由于思念妻子,便做了这一首《虞美人》抒发相思之苦。做为一个豪放派的词人,毛主席的这首《虞美人》依然充满的是个人的伤感之情。由于《虞美人》这个词牌表达的都是这种‘小家子气’的氛围,所以它很适合辞藻堆砌,可它却难以摆脱个人的印记,这让它表达的思想进一步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然而在千古词人中偏偏出了一个词帝李煜,早年偏安锦绣江南一国之主的他,只是一个相对优秀的花间派传人,他的词作虽美却尽是老套的风华月雪毫无新意,而且有些词的内容实在是令人不齿。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这首著名的《菩萨蛮》,写得是他跟小姨子小周后偷情的场面。而此时他的妻子大周后正在患病中,据说大周后听闻了这首《菩萨蛮》后愤懑不已,不久便香消玉殒了。

尽管李煜无比贪恋自己安逸奢华的生活,可天下归一之势不可挡。

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大半生都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李煜在宋军大刀片子的催促下,只得‘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去北宋的首都汴京城开始了三年屈辱的亡国之君生涯。从一个君王沦为阶下囚,巨大的人生变故让李煜的心境发生了彻底地转变。李煜的词依旧还是那么美,但是他的词风为之一变,内在更是升华了好几个境界。

李煜词风的转变是中国词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在李煜成为亡国之君前,词只是用来描绘风花雪月供作词者写自己心境的,词描绘的圈子很小远不能与诗相比。而李煜用他的词告诉了后代文人们,词不仅仅是用来写风花雪月的,它的内容可以包容天下!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虞美人》中这两句尤其值得称道,它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开启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

李煜的这首《虞美人》一出,它所包含的那深深地对故国的眷恋,让汴梁城中文人无不为之叹服,教坊青楼纷纷传唱,于是这首词很快便传到了宋太宗的耳中。宋太宗眼见李煜这个囚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便派人给李煜赐下了毒酒,这首《虞美人》也就此成为了词帝李煜的绝命词。

李煜的《虞美人》注定无法被超越,因为它是开启宋词新风的开山之作;因为它是李煜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对故国表达地最诚挚的眷恋和最深刻的忏悔;因此它已经将这个词牌所能展现出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

南唐统治者李煜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生在深宫,长在女人手里,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隐士,却又爱奢华和荣耀。他即位后不思政事,唱词舞墨,夜夜罢市,割掉国号,向虎视眈眈多年的赵匡胤进贡,企图利用长江天险和平共处。但也不能说他是一个坏君主,土财主,宽厚仁慈,充满了女人的仁爱之心:他慷慨布施,修建庙宇。虽然他没有接受好的建议,但他可以对那个被告诫到死的部长的冒犯的话一笑置之。有着历史上少有的帝王气度,李玉若出身于商人家庭,生活必然是热闹舒适的。每每想起他的一生,恐怕再也没有人能被称为“错误的皇族”了。

李煜在治国方面毫无建树。当赵匡胤几次要求他投降时,他都被他的鸵鸟政策拒之门外。后来宋军入侵,李煜想利用长江天险,率领几十万大军进行生死之战。当时据说他坚决冤枉被征服的民族,准备殉道。一战还是输了,大部分是因为输给了那些失败者。敌军正在快速进攻金陵都城,皇帝被蒙在鼓里。最后,身为男人的李煜胆怯了,不敢死。他和一群南唐骨干成员一起赤裸上身,出城投降。

这时,李煜写下了“破”字。这就是历史。如果没有家国之仇,温文尔雅又没有野心的李煜永远也写不出这些发人深省的文字,所以他也无法载入史册,被人们爱戴和铭记。

李煜的浪漫史也被后人津津乐道。他很深情,有很多爱美不爱山河的举措。他的第一个王后是周娥皇,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告诉他,周娥皇美丽、优雅、熟悉这个国家的历史,而且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彩羽,盛唐时流传,唐乱后再无人玩。李渔虽然拿到了分数,但在乱世里已经不完整了。娥皇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再创作,最后用琵琶演奏出全曲,使失传的音乐重现,获得一片赞叹之声。

李玉和娥皇关系很好。两人都热爱诗词歌赋,经常在一起创作和演奏,可谓知音。但是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像李煜这样温柔多情的皇帝,怎么能不做点别的呢?娥皇生病的时候,李煜暗恋着娥皇的妹妹,而周晓是世界闻名的美女。她姐姐嫁给皇帝的时候才五岁,和李煜暧昧的时候才十五岁。李煜非常喜欢她,他写道,菩萨给了她一件礼物,以示对她的喜爱。这两个人的故事很快就传遍了皇宫。得知此事后,娥皇承受不了打击,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去世。

李煜非常内疚,为他心爱的妻子写了许多诗。四年后,他娶了她的妹妹并成为王后,史称周晓。

你不能说人家是人渣。做皇帝的风情有什么不好?只是娥皇的死不值得。也可以推断,当年的李煜和娥皇是极其恩爱的,李煜浪漫温柔,时不时会写情诗逗逗她。可惜女人总是太多情。

后来江山易手,李煜被封为陇西郡公,小周后被封为郑夫人。按照宋朝的规矩,有爵位的女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宫拜祭皇帝。当然,小周后也不例外。没想到,只有她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滞留在后宫,晚上不归,这是违反规定的。李玉焦急地等待着。半个月后,当他到达憔悴的周晓时,他一头扎进房间,放声大哭

他照顾不了自己,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他气得什么也做不了。他只能看着小周后一次次被召入宫。他想死,但天生胆小,想苟且偷生,却一天比一天消沉,念念不忘亡国之痛。七夕写一篇杰作,于美人。蕴含着他对故国深深的怀念,而赵光义听说这个“反动词”害死了李煜。李煜生日那天,赵光义给他喝了毒酒,当晚他就死了。他死在周晓的怀里,离开了爱与恨的世界。

没有关于周晓最终去向的记录,只知道她跟随李玉香并于同年死去。

埋一座山,得一本千古绝唱。我不想说他是个懦夫。他对“故国”也有着钢铁般的信仰。在他的一生中,这位囚徒仍然保持着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思想,并且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发出“乐在此处,不思乡愁”这样的谄媚信号来寻求生活。他是千千万万个矛盾的结合体,是一个亡命之王的绝世才华,是留给后人的。

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种风格,前期极尽绮丽奢华之事,后期的又是哀怨缠绵之音。

李煜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精美诗文示例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2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3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一作“饷”(音xiǎng)

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王国维说李煜是有赤子之心的词人,就是指李煜在作词做人方面的执着与纯真。李煜敢于在国事日衰的情况下,耽于诗词艺术的享乐。身为一国之君却忘却国事,纯情于春花秋月。在亡国后仍能写下“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和“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单纯得似乎仅为一介词人。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说李煜是个真性情的男人,是个真性情的词人。这种真性情,其实就是王先生所说的赤子之心。

李煜的词,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对词有“赤子之心”,作词方面成就较大:“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极大地提升了词的艺术品位和历史地位,是宋词的开拓者。李煜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获得一种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李煜的词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舍用典为生动的细节真实描写,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李煜的词风格独创,出之以疏宕,如:《浪淘沙》“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自然奔放,兼有刚柔之美。

李煜的“赤子之心”,使他成为失败的皇帝,也成就了宋词历史上一位别树一帜的词人。

李煜:不爱江山爱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西天最后一抹斜阳隐没在群山之中,李煜听到宫里沉重的暮鼓声缓缓的传来,他合上刚看完一半的庄子的《逍遥游》准备起身去御膳房用斋。朱廊黑瓦上的白色鹭鸟换了一群又一群,每次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他都会想,什么时候我的帝王生涯才能走到尽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他是一个不愿意当皇帝的皇帝。

  他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明朗的早晨,他颤颤巍巍的走上丹陛殿,坐上那把金碧辉煌的椅子,他第一次听见下面的人都跪在他面前,大声叫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年他二十四岁,二十四岁的他没有选择,当上了皇帝。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以扶笔之力挑起一个国家的万钧重担,他感到异常吃力。坐在大雄宝坐上面对大臣们提出的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尽管有些问题他也有自己的主张,但他却说不出口。每次上朝的开始他就盼望着早日退朝了,那种如坐针毯的滋味确实不好受。更让他发愁的是,每天都有一大堆奏疏等他去批阅,每次他都是硬着头皮、咬着牙去看这些繁文缛节的奏疏的。他不明白,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陈述那么多无关紧要的理由呢?尽管这样,每每只看到一半,他就开始昏昏欲睡了。以至于后来他不得不用锥刺股、头悬梁的残酷方法迫使自己把奏疏批完。

  当东方刚泛出一点点鱼肚白的时候,他就已经醒了,每天都是如此。每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和淡淡的恐惧,他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心情。已经是皇上了,还惆怅什么呢?还恐惧什么呢?

  他还记得,更久的以前,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去静修堂观书。他喜欢观书,但不喜欢四五书经,喜欢诸子百家,喜欢读一些稗官野史,喜欢庄子,喜欢庄子的《逍遥游》。

  静修堂是他专门读书写字的地主,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堂前屋后,遍插竹枝,清风竹影,静心养性,所以他叫它静修堂。每次他走进静修堂都会看见一位宫女用锦毛掸子轻轻的拭去书架上每一本书上的尘埃,她安静的样子令他顿生无限怜爱。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被她擦拭得一尘不染,整整齐齐的放在书架上。

  每次他去观书的时候,这位宫女总向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说,奴婢给殿下请安。然后从书架上找出他要看的书,并且帮他翻到了他要看的那一页。更令他惊叹的是,静修堂书房浩浩书林,这位宫女竟能准确的说出每一本书的名字以及这本书放在何处,知晓哪些书他一次也未翻阅,哪些书他只翻阅过一次,哪些书他经常翻阅,知晓他最近在读什么书,已经读到了哪一页。天下竟有如此神奇的女子,而且竟然是他的一个宫女。

  他喜欢这位宫女,喜欢她安静娇小的模样,喜欢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月牙白的裙裳洁净而轻盈,纤细的足,踏在地上不动纤尘。

  他忍不住抓住她的手,她的手细柔而光洁。他用爱慕的眼神看着她,心里泛起一阵疼痛的涟漪。她羞赦地笑了笑,洁白的脸上飞起了一朵红晕,缓缓的抽回了手。

  有那么一刻,他想马上纳她为太子妃。

  太子命中注定没有完整的爱情,当他想纳她为妃的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你该结婚了。可是结婚的对象不是他喜欢的那位宫女,而是当朝大臣周宗的长女,他从未蒙面的一个女子。他知道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拉拢周宗。周宗是南唐的开国功臣,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富贾。

  迎娶周宗长女的前一天晚上,他为那位宫女写了一阕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写尽光阴如梭,人在命运面前无奈的心情。

  你就是父皇为我选中的太子妃吗?你就是周宗的长女周娥皇吗?掀起盖头的那一瞬间,李煜完全惊呆于新娘的倾国之貌:双目流盼,如秋水一般明净;玲珑小嘴,如樱桃一般诱人;高高挽起的秀发,如流云一般亮丽柔顺;如玉脖颈,颀长优雅;纤纤酥手,如香菱一般白嫩。

  良久,李煜才回过神来,顺着床檐,摸索着,抓住了她的手,马上又羞赧的缩了回来。 而她,也深情的凝视着他,早就听说他是一个美男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如剑一般的眉毛,棱角分明的脸,骈齿,重瞳,如刀片一般的嘴唇。风神秀逸,温文尔雅,她也陶醉了。

  他又抓住了她的手,用灼热的目光看着她,说出他心底的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一年,他十八岁,她十九岁,金童玉女。

  六年后,他在金陵登基,她顺理成章的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后来我们叫她大周后,这个天生有点淘气的女子从此成为李煜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一个心爱的人就足够,有了这个人就有了全部。因为有了大周后,李煜单调孤苦的生活开始变得浪漫而丰盈。

  他们整天泡在一起,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腻味。她为他抚琴,他为她填词;她为他轻歌曼舞,他为她浅斟低唱。他们漫步于花丛,举杯于月下。他们是并蒂莲,他们是比翼鸟,他们是神仙情侣。

  她和他在床帏中嬉闹,她喝了点酒,微醉,她笑吟吟的,面若桃花。调皮的她用白玉一般的牙齿嚼着红绒线,他痴痴的望着她,她冷不丁的把嚼断的红绒线轻轻的唾在他英俊的脸上,然后扑嗤一笑,娇弱的倒在他怀里。美娇娘的那份顽皮、那份天真、那份可爱,激发了同样天真可爱的他无穷的灵感,旋即为她填词一首《一斛珠》:"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几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扈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她要回娘家了,他送她送到宫门外,挽着她的手,一边垂泪,一边深切的嘱咐她早些回来。她已经消失很久了,他还站在那,像一尊雕塑一样,望着她离去的方向。才过了三天,他如隔了三秋,他寝食难安,思念如火,天天跑到宫门外,站在一棵古老的樟树下,望眼欲穿的盼着她的归影。雨打芭蕉的夜晚,他孤枕难眠,他披衣下床,在摇曳的烛光中为她写《长相思》就是其中的一首:"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颗。夜长人奈何。"

  有一种爱叫天长地久,他曾经在花前月下对她山盟海誓,他对她的爱会天长地久。 可是造化弄人,好端端的她突然一病不起,整日卧床,容颜憔悴。

  他心急如焚,整夜整夜的守候在他的床边,亲自为她宽衣,亲自为她喂药。

  有时候,她醒着,而他累了,睡着了,就伏在她的床边,她听他发出来的呼吸声,忍不住抚摸他的脸,泪水如泉水一般涌出来。她常常想,这一辈子有李煜这样的男人爱着她,她还有什么遗憾的呢?只是苦了他,她带病的身不但不能为他分忧解难,还要为他增添无限烦劳。

  她心中有愧,于是决定让自己的亲妹妹进宫来照顾自己,善良的她不能耽误他,他不是她一个人的男人,他属于天下,他属于南唐。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决定让她犯下了一个她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就是她的妹妹,后来的小周后也爱上了李煜。更让她伤心的是,李煜竟然也爱上了自己的妹妹。

  爱竟然如此荒谬。虽然李煜在爱小周后的同时,对大周后的爱依然不减当年,但是爱情是自私的,作为一个女人,她无法容忍任何一个其他的女人来分享一个男人对她的爱。

  一个人一辈子到底可以爱多少人?在遇到小周后之前,李煜没有这样的疑问,因为那时候他相信他这一辈子只爱大周后一个人,然而遇到小周后之后,他开始有了这样的疑问。

  他自责的想,我以前对娥皇的爱难道是虚情假意吗?不是。难道我现在嫌弃她了吗?不是。那么,为什么我在爱着娥皇的同时又爱上她的妹妹?是我变心了吗?我是薄情郎吗?我今后如何面对她?又如何面对她的妹妹?

  多么可爱的一个男人。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却为自己又爱上一个女人而自责。历史上的君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像李煜这样,这不但不能说明他滥情,反而更能说明他专情,专情他所爱的人。后来的一切也都说明,李煜一辈子就只爱过两个女人,就是大周后和小周后。

  可是大周后不明白这些,重病缠身的她又添新愁,不久就郁郁而终。直到她临死的那一刻,她终于放了手,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告诉他,让他尽情的去爱她的妹妹,不必自责,一个君王本应如此。

  李煜哀戚不能言,厚葬了大周后。 大周后死后,李煜很长时间都活在对大周后的沉痛的记忆里,看着李煜悲伤憔悴的面容,小周后都忍不住垂泪,能够遇上李煜这样的男人是她们俩姐妹的上辈子修来的福。

  后来为补偿对大周后的爱,也出自于真心,李煜把三千宠爱集中在小周后一人身上。

  与姐姐大周后相比,小周后少了几分大家闺秀的风范,却多了几分小家碧玉的灵秀,她没有姐姐能歌善舞的才华,却是一个制造浪漫生活的行家里手。她是一个小资女人,骨子里追求生活的品质和格调。她有惊人的想象力,她能够变着法子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厌倦帝王生活的李煜来说,他正需要一个小周后这样的女人,为他制造刺激、新鲜与激情。

  她是个香草美人,喜欢焚香,他就命宫人按照她的想法制造焚香的器具,什么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字、金凤口罂等应有尽有,任她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像仙女一样在殿内飞来飞去。

  她喜欢绿色,他就命宫人为她裁制绿色衣裙。她别出心裁,把一匹青色绢晾在宫苑,夜间故意不收取,待明日绢被露水所沾,颜色更加鲜明,他见了,赞不绝口,于是妃嫔宫人,竟收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就这样在小周后的陪伴下,李煜过着幸福愉快的日子。

  如果好花常开,如果好景常在,多好,然而,一切都是一厢情愿而已,短短的几年后,他和她却要遭遇生离死别。 偏安一隅的南唐,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完全没有料到,另外一个崛起的帝国正对它虎视眈眈。

  宋太祖赵匡胤要讨伐他,他天真无邪的向赵匡胤求情:"我没有罪,为什么要讨伐我?"赵匡胤笑曰:"你是没有罪,但天下一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他无话可答。宋军来袭,他急得直跳脚,又天真的让金陵所有的和尚登上城楼,齐念:"救苦救难南无阿密陀佛。"念了一千遍"南无阿密陀佛"也无济于事,金陵被攻陷了,他肉袒降之,只恳求赵匡胤不要伤害他的百姓。

  这个善良的人啊。 昔日的君王,今日的囚犯,沧海变桑田,写罢投降书后的李煜,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一阕《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此后的李煜被赵匡胤软禁在一个阁楼里,终日过着以泪洗面的生活。

  院子里的虞美人已经开了,这冷艳凄美的花啊,让我想起当年霸王别姬的悲壮。现在,我的大周后没有了,小周后也被夺了去,我的江山也没有了,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七夕,李煜回首如烟往事,含恨饮泪写下了他的绝命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他的脑海里像放**一样回放着曾经江南的一切。

  写下这首绝命词不久,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赵光义给了李煜一杯毒酒。

  赵光义派李煜当年的臣子去探知他是否真的归降,李煜见了他昔日的臣子,依然天真的抱着这位早已投靠新主的臣子痛哭,哭诉当年不应该错杀两个主战派的忠臣。

  这位臣子回去禀告赵光义,说李煜并不是真降,说他还想东山再起,有诗为证,于是拿出李煜写的那阕《虞美人》。

  赵光义什么也没看见,只看到了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于是决定对李煜斩草除根。

  还能说什么呢?只是一句"做个人才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所有的悲剧只是因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做皇帝的皇帝,只是因为他不爱江山爱美人。

  天真善良的心本该温润如玉,怎奈世事消磨。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觉得李煜只是在词人这方面受到称赞,并不是在皇帝方面,他的命运不能够做主,但是词人方面他确实很有文采。正所谓中国历史上少了李煜这个皇帝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可是文学史上绝对少不了李煜这个词人,所以李煜的名字才会在历史上这么响亮,而不是像亡国之君一样遭受唾弃。

那个时代,虽然赵光义已经征服了中原,但是也不过是个征服者,李煜才是征服人心之人,就算是今天,很多文人对他的评价也都是很高的,无奈生在帝王家,而不适合当个帝王。史学家评论南唐后主李煜是用辩证的观点,一方面虽然批评他的政权,另一方面又肯定他的诗词,诗词后面展现的也是他不断叛变的一生。面对成为国主的命运,他只能够去接受,面对自己的国家,他一直都是怀着惶恐的心。而私下里,李煜用一个诗人的浪漫去描绘宫廷生活,如同他在《玉楼春》中所描绘的那样,“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李煜一直都在这样的宫廷里生活,直到沦为阶下囚,结局是悲剧。

李煜明明就是一个词人,一个隐士,他根本不适合当一个国主,他决定了要守护国家的时候,又成了亡国君,在和命运的斗争中伤痕累累。“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成为了他最后悲情的感叹,李煜最终在宋太宗赐的毒药一饮而尽以后死亡。

李煜的本该成为一个伟大的词人,可是命运偏偏把他推上了王位,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肯定。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释义: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扩展资料: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7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