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今晚月色真美”的原句到底是什么?

夏目漱石“今晚月色真美”的原句到底是什么?,第1张

「今夜は月が绮丽ですね」

这是夏目漱石的一句名言,不是文学作品里的,而是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说的。

在翻译英语 l love you 时,夏目漱石如上翻译。体现了日本人的含蓄,和夏目漱石的浪漫。

含义是,因为有你在,月亮才格外美丽。

是日本的爱情名句之一。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なつめ きんのすけ),生于江户的牛込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

1890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现东京大学文学部)学习英文。1889年,就学期间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冈子规等人影响而开始写作;同年9月9日,他的汉文暑假游记《木屑录》脱稿。《木屑录》不仅是漱石最早汇集成册的作品,且署名为“漱石顽夫”。漱石二字来源于唐代《晋书》的故事漱石枕流,一开始是子规的笔名,为夏目借用,并最终成为了他的正式笔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后又去熊本县执教;这段经历后来体现在他的小说《少爷》中。1899年10月28日,33岁的夏目抵达伦敦,开始了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留学生活。1902年12月5日,夏目启程归国,结束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夏目归国后,在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并开始文学创作。1905年的《我是猫》令他一举成名。1907年,开始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包括《虞美人草》、《三四郎》)。

1911年,夏目漱石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死后,家属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澄江堂主人”,笔名“我鬼”,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和《竹林中》等已然成为经典之作。

芥川龙之介于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学习英国文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芥川龙之介自杀去世8年后的1935年,他的毕生好友菊池宽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赏”,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文学奖之一,与“直木赏”齐名。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他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川端康成两、三岁时父母病故,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川端康成的祖母、姐姐,祖父相续过世,这种对于死亡的体验给他留下的恐惧的影响是一生的。

1915年,一本杂志刊登了他的几首俳句。次年,他在当地的一份报纸《京阪新闻》上发表了几首和歌和杂文。中学毕业后,川端康成前往东京的一所高等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世界文学以及日本文学中最精辟、最前沿的浪潮。1920年(大正9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英文学科学习,同期生有北村喜八、本多显彰等人。从1920年后,川端康成对于写作风格不断探究,短篇《招魂节的一幕》奠定了其在文坛的第一步。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化勋章。1968年10月17日,他凭借《雪国》、《千羽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东方人。1969年4月,旅行期间,与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一道被选为美国艺术文艺学会的名誉会员。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即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作为工作室的公寓中含煤气管自杀。 未留下只字遗书。

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1994年因他的作品中“存在着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崭新的见解、充满凝练形象的诗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让他回归自我主题的强烈迷恋消除了语言等障碍”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于1935年1月31日出生在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从小聪敏过人,爱好阅读文学书籍,如《三宅学岭随想集》等书,一生中购得的第一本书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高中于故乡松山完成学业。于1954年4月考入东京大学文学部(第二类法文系),以其优异表现获得东京大学的奖学金,生涯的第一篇正式作品是在入学同年九月为同学演出所写的《天叹》,此后在校内文艺部参与校刊编辑,写过诗和评论。

1955年9月大江健三郎在东大教养学部校友会的会刊《学园》上曾以《火山》一文夺得银杏并木赏。1957年5月在《东大新闻》中发表《奇妙的工作》,获文艺祭奖。1958年大江再以《饲养》短篇小说获得第三十九届芥川赏,逐渐受到日本文坛的关注。翌年三月毕业,毕业论文是《沙特小说之感想》。在求学期间的大江已是多产的作家,除了上述作品外还有《死者的奢侈》、《他人之足》、《石膏假面具》、《伪证之时》、《运搬》、《鸠》、《毁芽弃子》、《意外的芽》、《喝彩》、《战争的今日》、《北之岛》、《夜慢行》、《此外的地方》、《我们的时代》等短篇或长篇作品,虽不过大学生却十分勤于写作,部份作品甚至发表成了单行本。 黄现璠(1899-1982),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壮学之父。原名甘锦英,广西扶绥人,壮族。1935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东洋史专修科(当时属文学部下属机构),成为东京文献学派第二代代表学者之一。留学期间,结识学部生榎一雄、田坂兴道、岸边成雄、三上次男、矢泽利彦等人,尤与榎一雄、岸边成雄交往密切。1937年回国后历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等校史学教授,成为中国“壮族首位大学教授”。先后兼任广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大学训导长、中文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他从事历史学和民族学研究五十年,通晓官话、粤语、英语、日语、壮话、瑶话、侗话,在通史、社会史、生活史、学运史、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等方面造诣颇深,贡献卓著,成为壮学开山祖师和中国第一个民族学派“八桂学派”的开派领袖以及当代历史学界“无奴学派“(简称无奴派)创始人。他在大学致力于教育事业近五十年,晚年又在桂林创办漓江业余大学,桃李满天下,影响深远。

(说明:东京文献学派初代和二代部分成员合影,1936年2月16日摄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楼前。从左到右:前排加藤繁、和田清、黄现璠、松田寿男;后排榎一雄、田坂兴道、岸边成雄、三上次男、矢泽利彦)

常任侠(1904~1996)中国东方艺术史家。1904年1月31日生于安徽颍上。1922年入南京美术专门学校学习,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学习古典文学与宗教、民俗艺术史。1935年赴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当时属文学部下属机构)研究东方艺术史。翌年回国。后从事抗日宣传工作。40年代中期赴印度圣蒂尼克坦国际大学讲学,研究印度佛教艺术史。1949年应周恩来电召回国。他主要从事中国以及中亚、东亚、东南亚诸国美术史以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对中国与印度、日本的文艺交流史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有:岛崎藤村——《破戒》、夏目漱石——《我是猫》、村上春树——《音乐之旅〉、水上勉 ——《饥饿海峡》、渡边淳一——《光与影》等。

1、岛崎藤村

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的诗人、小说家。原名岛崎春树。参加了北村透谷等创办的杂志《文学界》,以第一本浪漫诗集《若菜集》,开创了日本近代诗的新境界。

之后转向小说发展,发表了《破戒》,开创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另外,他是明治学院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是该大学校歌的作词者。是国际文艺家协会日本分会的创立者,第一任会长。

2、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 。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

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2004年11月改为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

3、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树出版两卷本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小说上卷命名为“念头显露篇”,下卷命名为“隐喻改变篇”。该作品的中译本首印达70万册,由于预售反响不俗又进行了加印。

4、水上勉

水上勉,日本小说家。生于福井县。父亲是穷木匠。 8岁时被送到相国寺当徒弟。几年后逃出寺院,靠半工半读上完中学,后肄业于立命馆大学。他从事过送报、卖药、编辑等三十几种职业,熟悉日本下层社会的生活。

长篇小说《雾和影》 (1959)、 《饥饿海峡》 (1962)等反映了在二战日本战败后,由于饥饿贫穷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们的心理。 《红花的故事》 (1969)塑造了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手工业者的形象。

短篇小说《棺材》 (1966)通过次郎作夫妇的惨死,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本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提出了控诉。

5、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渡辺 淳一,わたなべ じゅんいち),男,日本医学家、小说家,1933年10月24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砂川市,2014年4月30日逝世于日本东京都,享年80岁。

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2010年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骨科讲师。当了10年的骨科医生后,他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2014年4月30日在东京的自家住宅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80岁。

-渡边淳一

-水上勉

-村上春树

-夏目漱石

-岛崎藤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51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