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孩子成长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第1张

1、婴儿期: 0~3 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第一发展加速期

2、童年期 :7~12 学习及其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同伴关系发展

3、青年期:身心发展不平衡,第二发展加速期,第二反抗期:争取行动和人格独立,身心成熟,进入社会,生活空间扩大,恋爱结婚,自然科学创造力高峰人文科学创造力高峰,工作满意度高峰,人际关系复杂

4、老年期:老年丧失期观与毕生发展观,感知觉退行性变化,退休生活,更智慧

人的一生大概分为几个阶段:顽皮期 这是比较小的男孩,这段时期伴随着他很长一段时间,大概10来年

人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 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

人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人的一生分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需要经历特定的一个阶段的,这整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那么,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都有什么?

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1

第一阶段:0-3岁

也称为情感抚养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情节,需要父母更多的爱。

0-3岁是孩子情感培养和建立的非常关键的阶段,是与爸爸妈妈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的阶段。一部分得爸爸妈妈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觉得2-3岁的孩子太小,现在什么都不太懂,事实上他们错了,孩子越小,越想着要依赖别人。

孩子所发生的哭闹都是最基本的生理反应:困了、饿了、热了、冷了……,所以在这时候孩子需要爸爸妈妈的照顾和安慰,给他一个微笑和拥抱、一次亲吻,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有安全感。

爸爸妈妈一定要知道的是:陪伴是如此的重要,建议爸爸妈妈最好自己带孩子。孩子三岁以前,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睡在一起,爸爸妈妈的拥抱、声音之类的,都可以让孩子拥有一种安全感。

如果孩子没有在这个阶段建立安全感,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面也许就容易出现一些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过分依赖,也可能完全不信任别人。

第二阶段:3-6岁

也称为性格培养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逐渐形成,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把控。

这个性格是重点。那什么是性格,我们知道,这是后天的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建立的关键期。

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有第一次,比如说我要一个东西必须是父母来满足,那么怎么去要,当一个孩子以哭闹的方式,父母给了满足,那这是一种性格方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能够说话了,你要说出来,说的时候我要告诉你,我为什么能够满足为什么不能满足,那么这个三岁上下说不行,已经我们做一系列的性格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研究调查发现,很多在十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已经拿他没有办法。用父母的话讲,我劝过他,我说过他,我打过她,我骂过他,但是我说他还是不听,我拿她没有办法。

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在六岁之前对孩子说不行,六岁之前说不行,孩子大不了在地下打滚儿,可是你等12岁再说不行,孩子可以拔腿离家出走,可以把一瓶农药喝下去,可以站在楼房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

因此性格培养必须在越早越好。

也就是说,在孩子六岁之前,在孩子反抗能力非常少的情况下给孩子建立行为模式,那么这个过程呢,给孩子建立行为模式过程当中,就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那么观念,实际上也在同时形成。

第三阶段:6-12岁

也称为能力培养时期,这个时候父母需要找到孩子的长处与兴趣所在,重点培养孩子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知识和培养自信的关键时期。上小学了,心智逐步成熟,也越来越想知道更加多的知识了,对于想知道的信息会主动去索取。孩子会慢慢建立起自信心,要是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到“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就有所回报""的感觉,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棒。

爸爸妈妈要知道的是:有道是"一入学校深似海",在上学以后,大部分的爸爸妈妈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无论如何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成绩是要关注的,但小学阶段千万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千万不要陷入"对孩子要求太高"的误区。在绿色指标测试中,有一项是让孩子给自己打分,孩子大多给自己的分数非常低。虽然孩子已经很棒了,但是爸爸妈妈的要求高,孩子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达到目标。

那么当你这三个阶段做好,18岁之后,这个孩子基本他的认知-也成熟了,他是可以通过认知调整了,所以我们常常讲修养。修养,很多是靠自己来修的,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也是一种在社会活动当中去,如何修养自己。

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2

婴儿形成阶段

1、不要乱吃东西,否则可能引起孩子器官发育异常

在婴儿形成的前两个月,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元素的刺激和干扰。母亲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乱吃药物,或者吸烟喝酒等,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器官发育异常。如:前两个月喝酒,可能造成婴儿面部畸形;孕期吸入可卡因等,可能对婴儿神经造成损伤,终身注意力不集中等伤害。

2、子宫内孩子仍具有辨别声音的能力

婴儿在子宫内就可以对外界的声音做出辨别,出生后能对母亲的声音有较高的偏好,但是对父亲的辨识度较低(出生4个月后对父亲和陌生人的声音辨识也不明显)。婴儿未出生前,胎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等刺激其相关神经的发展。

0~1岁

1、3个月左右的孩子,没有寻找消失物体的认知

婴儿对第一眼看到、听到的移动物体自动产生印刻,并且难以修改。4天左右,孩子就可以辨别母亲的面孔。3个月之前的孩子,没有客体恒常性的认知,运动物体在眼前消失会认为真的不存在这个世界,但是3月之后,孩子会盯着消失的地方看,寻找之前消失的物体。

2、4个月左右开始形成深度感知

这个阶段孩子的眼睛开始产生警觉,根据声音转头,探索声源,有一定的视觉偏好,但是视觉的感知度不完善(需要眼睛中央窝有大量的感光细胞,眼睛的光学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同时大脑的视觉皮层神经元建立无数联系)。

3、6个月之前的孩子,需要更多陪伴

孩子出生到6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很容易引发信任危机。这个阶段亲人最好多陪伴孩子,如果陪伴不足,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等,对孩子潜意识产生不好的影响,难以更改。在这个阶段,会形成孩子今后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的基本模式与基础。

4、6个月开始意识到重复声音具有意义,6~8个月是学习双语的最佳时期

6~7月半的时候,开始意识到重复的声音具有某种意义,但是特殊词汇提前认知,比如4月半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名字。6~8月的婴儿,对音素的辨别能力强于8月之后的婴儿及成人,非常适合学习双语。

同时,6个月之后,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做一些事情,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自主怀疑,如果外界没有给予恰当的`反馈,很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力不足的性格表现。在孩子3岁之前,尤其注意不要打击孩子,当孩子靠自己努力做成一些事情后,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5、8个月之后,开始寻找消失在眼前的物体,10个月之后开始出现性别角色区分

8~12个月的孩子,物体消失在眼前会开始搜寻消失的物体。10~14个月孩子,开始出现性别角色区分,展现不同的行为偏好。

1~2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符号有了一定的认知,可以做一些组合协调类的小游戏,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积木、拼图类的玩具。同时,为了塑造孩子较好的行为规范,家长尤其注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馈。

感觉运动序列得到完善,开始组合、协调和整合,也会吮吸、抓握、观看、操纵;

会根据自己行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调整自己的行为,变得多样化;

有一定的客体恒常性(物体消失在眼前,依然肯定物体还存在);

开始有符号思维;

命名爆炸阶段:1岁半的时候,开始爆炸式的学习词汇(学习词汇-将声音与词联系在一起),物体名词学习最突出。

2~6岁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现象:经常好像和自己说话,而不是和他人交流;

容易被知觉特征鲜明的物体所吸引。比如:不能理解液体总量不会随着容器大小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只注意到了单一的特征维度;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性别标签的影响(男生穿男生的衣服),看法相对成人更加极端和僵化,该阶段孩子处于确立自己性别角色的阶段。

6~12岁

开始会推理运算,适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勤奋与自卑危机,如果自己努力得到认可,可能获得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但如果不勤奋或者勤奋后没有得到对应的肯定,就会缺乏自信心,有挫败感。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适当鼓励孩子,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以免孩子遭受打击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3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塑造第一步

提高思想认识,换句话说,正确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一习惯造成兴趣爱好、认可和自信心。

少年儿童阶段好的教育莫过养成优良的习惯。说白了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说白了不太好的孩子一般全是坏习惯许多的孩子。一个坏习惯将会使人缺失好时机,而一个好习惯则将会使人迈向取得成功。

对一个学员而言,养成确定的好习惯会终身获益,如平常写完工作用心查验,考试时细心立意,与他人大约的事儿要牢记在心并提早贯彻落实等。那样的学员不但学业成绩会更好,为人正直解决也会爱到深处热烈欢迎。

习惯塑造的第二步

确立行为准则,让孩子对养成某一良好习惯的实际规范一清二楚。

北京史家小学的一个男孩子上课的时候很顽皮,把任课教师惹生气了,下课了全班学生都抱怨他,这一男孩儿很郁闷,就要找他的教导主任孙蒲远教师。

孙老师做了40很多年的小学班主任,阅历丰富,是位全国性特等教师。她听了男孩儿得话,告诉他:“做错事就承认错误还是好孩子嘛。那么你决策怎么认错呢?”男孩儿说:“我要去给老师道歉,再给老师鞠个躬。”孙老师说:“鞠躬礼非常好,会让另一方了解你很有诚心。但是你能鞠躬礼吗?试一下看一下。”男孩儿直挺挺地址了一下头。孙老师摆摆手说:“这不是鞠躬礼,这仅仅点点头嘛,点点头致歉欠缺诚心。”那个他愣住了,由于长这么大,他从不了解鞠躬礼与点点头有什么不同。

这时候,孙老师站立起来,给男孩儿演试如何鞠躬礼:抬头挺胸仰头,两手当然松驰,随后上半身往下弯折与路面平行面,再平身,这才算是鞠躬礼。随后,孙老师让男孩子训练了几回,才使他去给任课教师承认错误。

孙蒲远教师不愧是全国性特等教师,她文化教育学员不仅有耐心,也有仔细,由于仅有认真细致的具体指导,才可以塑造出真实的好习惯。乃至可以说,没有关键点的具体指导,就没有少儿教育。

习惯塑造第三步

适度开展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一良好习惯造成亲近而憧憬的情感。

青少年儿童时期便是楷模时期和超级偶像时期,由于孩子的学习培训特性便是观查和效仿。不必盲目跟风阻拦孩子追星族,尤其是超级偶像对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富有诱惑力,很多超级偶像的身上具备楷模的要素,擅于发觉和正确引导的爸爸妈妈教师彻底能够把超级偶像变成楷模。

习惯塑造第四步

锲而不舍的个人行为训炼,让孩子由处于被动再积极再到全自动。

研究发现,基本养成一个习惯必须二十一天,而产生一个平稳的习惯必须90天。

做爸爸妈妈的都很搞清楚,孩子小的时候非常容易乱,早上起来,我的棉袜呢?我的鞋呢?牛仔裤子都找不着,东找西找的,很乱。这就是没养成一个习惯。

此刻爸爸妈妈能够让孩子睡觉之前,把衣服叠起来,把靴子放好,都放到一个固定不动的部位,把自己上学的书包井然有序地梳理好。孩子刚开始不容易,爸爸妈妈能够具体指导,演试一下,随后搞乱了让孩子做,孩子通常就很有兴趣爱好,像士兵一样,褥子叠得井井有条的。

习惯塑造的第五步

立即评定和奖罚,让孩子在取得成功地感受中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说:“暑假来到,这个假期你可以好好地将你书写握笔的姿势练好,新学期开学前我想查验。”

这类作法也许不好,孩子常常管不了自身,含糊的规定对她们无法起功效。因而爸爸妈妈要把大方案切分成许多个小方案,并不断与孩子一起小结评定:今日做的好,能够奖赏一颗星星;七天都获得星星,能够换1颗大星辰;获3颗大星辰,就可以得到高些的奖赏。

那样,孩子每日都是了解自身是不是发展了,并希望着明日的发展。

习惯塑造的第六步

产生优良的自然环境或作风,让日常生活和学校环境甚至社会风尚变成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适用能量。

家中有一个学员,就必须家中变成诗香世家。当孩子在学习培训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大客厅看电视剧,韩国电视剧一集接一集地看,看得眼泪涟涟,还说:“孩子,别看电视剧,你可以努力学习,做作业去。”孩子能专心致志学习培训吗?

最好家里有专业的小书房,孩子一张桌子做功课,爸爸妈妈另一张桌子专心致志去看书、书法练字。那样在爸爸妈妈的耳闻目睹之中,孩子也会养成喜爱阅读文章、书写的好习惯。

然“托晨露而成润,诗意能够稍变,殊不知乌可等量齐观也”,每一个孩子全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是造物主赏赐爸爸妈妈最特殊的礼物,孩子优良个人行为习惯的塑造更必须爸爸妈妈依据孩子不一样的发展趋势特性实际难题深入分析。

习惯的塑造是门科学研究。那麼习惯塑造的标准是要重视孩子,重视孩子的主人家影响力;习惯塑造的总体目标是塑造良好习惯来释放孩子的人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等的、拘束自身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

小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

小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孩子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很很大,积极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下分享的小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

小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1

孩子成长的阶段和特点有哪些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变化大致相同,2到3岁的孩子,家长要关注能不能处理好分离焦虑。如果,当家长不在身边,孩子能不能自己独立。有没有一些基础的自制能力,比如说能否专心吃饭,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能否自己去做等等。

3到4岁的孩子需要注意到自信心及共情同理心。爸爸妈妈要不断培养孩子理解别人想法和情绪的能力。这是基础情商能力,对其他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身教胜于言传,爸爸妈妈也要做一个非常自信,能理解别人的父母。孩子最好的学习力就是观察,而不是听道理。他们会观察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处理事情的,学习他们的行为、语言、表情和方法。所以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做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人应该怎么做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大人的言传身教,大人可以开始培养孩子许多重要的情商能力,比如抗挫力、冲突解决能力、愤怒管理能力等,同时,这个年龄的宝宝因为共情能力发展很快,已经有能力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这些情商能力,都与宝宝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非常值得爸爸妈妈关注。

孩子成长的过程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候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干扰,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或者不安的情况,这些情况都非常正常,不需要太过担心,孩子成长的阶段和特点有哪些?孩子成长的阶段都会发生相同的心理变化,家长需要细心的观察,给孩子正确的指导。

小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2

婴儿形成阶段

1、不要乱吃东西,否则可能引起孩子器官发育异常

在婴儿形成的前两个月,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元素的刺激和干扰。母亲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乱吃药物,或者吸烟喝酒等,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器官发育异常。如:前两个月喝酒,可能造成婴儿面部畸形;孕期吸入可卡因等,可能对婴儿神经造成损伤,终身注意力不集中等伤害。

2、子宫内孩子仍具有辨别声音的能力

婴儿在子宫内就可以对外界的声音做出辨别,出生后能对母亲的声音有较高的偏好,但是对父亲的辨识度较低(出生4个月后对父亲和陌生人的声音辨识也不明显)。婴儿未出生前,胎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等刺激其相关神经的发展。

0~1岁

1、3个月左右的孩子,没有寻找消失物体的认知

婴儿对第一眼看到、听到的移动物体自动产生印刻,并且难以修改。4天左右,孩子就可以辨别母亲的面孔。3个月之前的孩子,没有客体恒常性的认知,运动物体在眼前消失会认为真的不存在这个世界,但是3月之后,孩子会盯着消失的地方看,寻找之前消失的物体。

2、4个月左右开始形成深度感知

这个阶段孩子的眼睛开始产生警觉,根据声音转头,探索声源,有一定的视觉偏好,但是视觉的感知度不完善(需要眼睛中央窝有大量的感光细胞,眼睛的光学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同时大脑的视觉皮层神经元建立无数联系)。

根据罗伯特-范茨的开创性研究发现,这个阶段孩子视觉偏好如下: 3、6个月之前的孩子,需要更多陪伴 同时,这个阶段孩子对低频波的颜色辨识度可能不好,如:紫色、绿色、蓝色。对深度信息开始有一定的感知。大概在4月半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名字。

孩子出生到6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很容易引发信任危机。这个阶段亲人最好多陪伴孩子,如果陪伴不足,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等,对孩子潜意识产生不好的影响,难以更改。在这个阶段,会形成孩子今后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的基本模式与基础。

4、6个月开始意识到重复声音具有意义,6~8个月是学习双语的最佳时期

6~7月半的时候,开始意识到重复的声音具有某种意义,但是特殊词汇提前认知,比如4月半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名字。6~8月的婴儿,对音素的辨别能力强于8月之后的婴儿及成人,非常适合学习双语。

同时,6个月之后,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做一些事情,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自主怀疑,如果外界没有给予恰当的反馈,很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力不足的性格表现。在孩子3岁之前,尤其注意不要打击孩子,当孩子靠自己努力做成一些事情后,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5、8个月之后,开始寻找消失在眼前的物体,10个月之后开始出现性别角色区分

8~12个月的孩子,物体消失在眼前会开始搜寻消失的物体。10~14个月孩子,开始出现性别角色区分,展现不同的行为偏好。

1~2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符号有了一定的认知,可以做一些组合协调类的小游戏,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积木、拼图类的玩具。同时,为了塑造孩子较好的行为规范,家长尤其注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馈。

感觉运动序列得到完善,开始组合、协调和整合,也会吮吸、抓握、观看、操纵;

会根据自己行为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调整自己的行为,变得多样化;

有一定的客体恒常性(物体消失在眼前,依然肯定物体还存在);

开始有符号思维;

命名爆炸阶段:1岁半的时候,开始爆炸式的学习词汇(学习词汇-将声音与词联系在一起),物体名词学习最突出。

2~6岁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现象:经常好像和自己说话,而不是和他人交流;

容易被知觉特征鲜明的物体所吸引。比如:不能理解液体总量不会随着容器大小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只注意到了单一的特征维度;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性别标签的影响(男生穿男生的衣服),看法相对成人更加极端和僵化,该阶段孩子处于确立自己性别角色的阶段。

6~12岁

开始会推理运算,适合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勤奋与自卑危机,如果自己努力得到认可,可能获得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但如果不勤奋或者勤奋后没有得到对应的肯定,就会缺乏自信心,有挫败感。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适当鼓励孩子,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以免孩子遭受打击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3

(一)依附期(0-18个月)

在这一时期,孩子完全依附父母,离开父母他将无法生存。

父母不断地、适时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尽力令年幼的孩子感到饱足、干爽、舒适、安全。

同时,父母也应不断、适时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父母应经常以柔和平缓的语气与孩子说话,经常对其报以微笑、理解的回应,令孩子感受到自己处于安全与关爱之中。 对依附期的婴幼儿,经常拥抱和抚摸肌肤,无论对其生理成长或心理成长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肢体接触,是维系婴幼儿与母体的连接、传递关爱最有效的手段。依附期良好的亲子交流,是奠定孩子在未来世界中具有安全感的基础。

(二)探索期(18个月-3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好奇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孩子心灵方面的唯一渴望,仍是与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就感到安全,他(她)便会左右走动,大胆探索周围的一切。

探索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支持与鼓励,需要父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行为。孩子需要父母观看与肯定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探索,父母对他(她)所做出的努力,应以面部表情、声音及各种动作,给孩子以温暖的回应。

在这一时期里,孩子口中的“为什么”非常重要。当孩子提问题时,父母不可忽略不答或随便打断,这意味着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搜集信息、展开学习。

对于这个身体、智力尚发育不全,同时探索欲望又极强的小生命,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父母仍要留在他们的身边,为了保护孩子免遭身体方面的伤害,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父母应在此阶段考虑周全。

(三)认同期(3岁-4岁)

在这一时期,经历前面两个阶段之后,孩子已经熟悉并习惯了父母和周围的环境,这时,孩子便开始寻找自我,寻求自我认同。

在前面两个发展阶段他头脑中的主要问题是:“你是谁”和“这是什么?”。 而这一阶段中的问题则是:“我是谁?”孩子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经过不断体验,学会一套自我表达方式。

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不应该横加否定或不予理会,父母应该成为一个热心的观众与听众,与孩子积极互动。

同时,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以浅显适宜的方式,与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让孩子既有机会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我,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的自我创造空间。

(四)竞争期(4岁-7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新体验的需求和责任感的需求,逐渐开始显现。 他开始蓄势待发,准备测试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验证个人的能力,他会尽情品尝新体验的乐趣,勇于体验任何新事物,敢于冒险与竞争。

这时正是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开始正式学习的年龄。孩子会设法找到自己在孩子群体中的地位,对验证自己的能力深感兴趣,他从此进入了竞争与比较的世界。 孩子与父母间融洽而亲密的关系,是令他放心大胆测试个人极限的心理基础。

在这一时期,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热心鼓励与协助,随时满足其心理需求,充分支持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与竞争意识,适时回应与认可孩子的自我表现。

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新体验应予以嘉许,对孩子的任何努力应予以赞赏,对孩子的任何成就应予以肯定。

当孩子受到暂时的挫折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绝对的心理安全,以鼓励孩子再次探索,提高再次体验的勇气。

(五)关心期(7岁-12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已经逐渐丰富起来,在原有家庭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同学、老师、邻居等各式各样的关系,他们的绝大部分行为表现和成长经历,都在父母的眼界之外发生。

在此之前,孩子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而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在外在世界,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在小朋友的世界里,重新定位自己。

这一时期孩子对社会的认识焦点,是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他在家里,通常是以父母的呵护为主,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认识到,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因此,孩子开始在乎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在乎自己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接纳和喜爱,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孩子基于强烈的友谊需求,逐渐培养出关怀他人的能力。

在这一时期中,父母应鼓励孩子与朋友相处,甚至邀请孩子的朋友加入自己的家庭活动,孩子有渴望同伴认同的需求,父母应协助孩子满足这一需求。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健康发展,将奠定他以后关怀他人的基础。

(六)亲密期(12岁-18岁)

这个时期是成人期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孩子的生理方面,尤其是性能力逐渐成熟,孩子开始渴望浪漫的伴侣关系。异性的吸引力是他(她)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期待与同性朋友发展亲密的友谊。孩子会在各种充满人际关系的世界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时孩子开始关怀周围的人和事,会对报刊上所读到的信息高谈阔论,同时,编织着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

对于父母与社会的教导,孩子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而对同龄伙伴的行为,孩子往往会容易顺应。这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典型特征。

这时候,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思想交流的能力,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因此,父母与孩子间要坦诚相处,彼此分享内心真实感受,孩子自然会体验并学习到如何创造亲密关系。

这一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孩子的青春期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主动给予正面指导。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关注孩子可能受到的外来不良影响。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快速变化的时期,各组织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功能亦趋完善,虽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各有其特点。但各期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常将儿童期划分为7个阶段:

- (1)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胎儿娩出统称为胎儿期。正常孕期约40周(40士2周),可分为胚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3个阶段。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故应特别注意护理和新生儿疾病的防治,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围生期又称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体重大于等于100克)至出生后7天。这一时期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生命易遭受最大危险的时期。

(3)婴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此期小儿的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差,故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5)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4年)到人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减慢,但求知欲强,可塑性也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6)学龄期:从人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相当于小学阶段。

(7)青春期:是从儿童时期过渡到成年人的一个发育阶段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5岁开始到19-21岁称青春期(相当于中学学龄期)但个体差异大,有时可相差2-4岁。一般女孩比男孩约早2年。

从以上几点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要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儿童的生长教育呢,更了解的他的每个时期能够很好的教育,培养。

孩子的情感发育成长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情感的奴隶。就是我得要努力的去取悦别人,让别人开心,让大人开心。,亲朋好友来了,让他们开心是我的责任,这个时候。孩子是被迫的,无可选择的沦为了取悦别人的工具。

第2个阶段面目可憎阶段,就是孩子要树立自己的边界。他会说的典型的一句话是关我屁事。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的保护自己的地盘,似乎和外界树立了一堵墙。这是在全力的保护自己的权权利意识的一种表现。

第3个阶段成为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孩子最终感受到了,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包容,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是被爱的。然后他愿意付出自己的爱去照顾身边的人,去担负起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快乐的、主动的选择成为了生活的主人。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01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02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人的成长是一段由浪漫——精确——综合,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充分发展,精确阶段是没有结果的。3、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03给家长的“10条建议”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9、性教育,晚讲不如早讲。青春期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性”要怎么说出口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言不讳。为孩子选择一本青春期教育书。不要把孩子正常的异性交往当作早恋。

10、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黄金阅读期。10—14岁,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黄金阅读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有效的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一个人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让孩子书包里多点“太阳”。阅读是分阶梯的。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图书,非常重要。一本不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书,哪怕它再经典,也只能败坏孩子的阅读胃口。

3到12岁儿童属于什么阶段

3到12岁儿童属于什么阶段,父母对于自己子女教育,都很少注重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培养。也不知道孩子是属于什么阶段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3到12岁儿童属于什么阶段

3到12岁儿童属于什么阶段1

主动发展阶段(3~12岁)。

人类行为的发展过程:

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被动发展阶段——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

2、主动发展阶段——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

3、自主发展阶段——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4、巩固发展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

3到12岁儿童属于什么阶段2

3-12岁儿童有哪些不同的年龄阶段,这些阶段的培养重点又有哪些

一、3~4周岁

阶段心理特点:

智力发展很快,记忆很发达。语言能力提升,变得爱说话,开始注重人际关系。

培养建议:

1、多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家长要注意平常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且交流的方式尽量做到平等,尊重孩子的各种观点和看法,并鼓励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使他们能够由此产生逻辑性的思维。除了与孩子交流与沟通外,父母还应多给孩子讲故事、念图画书等。要提高孩子的语言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文字的兴趣,使他们自发地产生出想读书的愿望。

2、多让孩子玩一些比较益智的东西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如果外界给予发育中的大脑以各种刺激,一方面可使大脑的发育更快更好,另一方面大脑优秀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又会反过来作为其智能发育的基础,表现为孩子的高智能。所以孩子喜欢玩的话,我们就要试着去引导他们玩刷的东西,他们喜欢玩的东西我们就想方设法让这种东西玩起来更有意义。比如,孩子喜欢玩乐高,我们就引导孩子拼出一些自己平常看到的东西,无论是简单的还是比较复杂的,都要鼓励孩子自己创造出来。并且在游戏中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参与进去,增进亲子关系,并且适时给予适时的指导,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这个阶段的儿童很喜欢结识伙伴。这个时期孩子在伙伴中体验到了完全不同于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知识、想象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这种在伙伴帮助下的自主活动能使幼儿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为幼儿创造同众多的伙伴相互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4~5周岁

阶段特点:

语言体系基本成熟,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比原来多了

培养建议

1、鼓励孩子自己看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渐渐培养思维

家长可以每天定一个时间为孩子阅读故事、童话等,并鼓励孩子试着自己看书。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随机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试着解答;孩子自己看完之后,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书中的内容。逐渐让孩子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2、扩大孩子的艺术体验

多带孩子去看一些艺术博物馆,多去一些地方旅游感受自然的魅力,讲述一些地方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听音乐、涂鸦、报一个艺术班等等。通过这些艺术体验,提高孩子的见识,并试着发现其兴趣点。

3、鼓励孩子学习英语

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体系基本已经成熟,语言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可以考虑让孩子接触外语。但是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不要让孩子接触太多的外语,不然孩子对于孩子刚好建立的语言系统有所冲击。让孩子看一些英文动画、**、英文单词卡片等等。

三、5~6周岁

阶段特点:

幼儿的具体运算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已经能够算简单的算术,也能够区分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

体力——大肌肉十分发达,跳高、舞蹈、律动都做得很好。极喜好绘画,会学写数目字、文字、日常的工作如穿衣、如厕、系鞋带都可以自己做

情绪——稳固,有良好的适应才干,做事认真,有责任感,有同情心,事情做得不好认为焦虑,自尊心极强,胜利时会认为骄傲

聪慧——思想仍简单,专注才干可达20分钟~30分钟,很喜好听真实的故事,对题目会生疑向。例如:为什么?怎么变成这样子?小脑袋常生问号,做事持久、有顺序,会先想想才做,有耐性及恒心

社交——对母亲仍十分重要,开始由家庭到邻居到学校,喜好与毛病玩耍,会辨别好坏,做错了事会埋怨别人

培养建议:

1、让孩子多接触和使用不同的工具

帮助孩子学会熟练地使用剪刀。给孩子提供一些旧衣物和用旧的小工具,让他们做一些拆装工作。还可以让他帮忙做家务,例如抹桌子、扫地等等,使他在劳动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工具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

给孩子讲到熟悉的故事时,先不要讲结尾,停下来,让孩子为故事加上自己的结尾。问孩子“如果……会怎样”的问题,如果“小红帽”遇到的是只小兔子而不是大灰狼,那会怎样呢?给孩子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处理分类、分组、配对、数数和排列等的机会,例如摆桌子,数排队的人数,把袜子分类,把织物配对等。

3、培养孩子的思维独创性

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各种新颖、独特甚至有点可笑的创造性设想,不要阻挠孩子的自由发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消除孩子对书本上、大人话的百依百顺。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主活动,独立办事,鼓励孩子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孩子的大脑发育就像一棵小树苗的成长,需要充分合理的营养供应和尽心尽力、方法得当的养护,家长在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上就要从营养和教育这两方面入手,抓准时机、抓住根本,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6-7周岁

阶段特点:

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是问题也有很多,能够独立规范自身的行为,对道德观念有初步的认识,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培养建议:

1、这个阶段一定多注意沟通

提醒让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2、侧重于讲一些好的道德故事、感人事迹等

这个阶段注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些先进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学习、性格还是行为上,都要让孩子耳濡目染,家长要以身作则,说话做事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五、8-12周岁

阶段特点: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喜欢各种新奇的事物,不懂得自己的注意力;感知觉比较差,对事物的联系认识不充分;从无意识记忆到有意识记忆;创造力逐渐发展,想象力更加丰富;意志比较薄弱,自身立场容易改变;接受的知识也会更多,知识储备体系在慢慢建立。

培养建议

1、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比如在写字、看书、做作业等方面,都要做到认真投入,及时纠正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及时预习和复习课文。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爱思考、爱动脑、爱提问的好习惯,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都要详细地解答,不能敷衍。

好的生活习惯就是,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学会去做,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培养孩子主动做家务的意识。说话做事,都要有分寸,懂礼貌。

2、培养孩子的兴趣点

这个阶段,孩子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爱好点,家长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使之成为一种特长,让他们在追求自己的兴趣同时找寻到生活的有趣点。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介入,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

3、尊重孩子的朋友圈

社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重要,作为家长尽量不要干涉,但是对于一些朋友的选择可以做出一些提醒,平常也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让他们分享围绕朋友发生的一些事。家长注意的是,孩子的性格方面也要密切关注,如果孩子过于内向的话,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3到12岁儿童属于什么阶段3

孩子3到12岁,思维逻辑训练与知识培养的5个阶段目

(3-5岁)

社会目标:

分离焦虑过渡、幼儿园培养规划

思维培养:

有序思维、对应思维、类比思维

能力培养:

记忆力、观察力、表达能力

知识培养:

数与运算

(4-6岁)

社会目标:

性格养成期、幼小衔接过渡期准备

思维培养:

分类思维、代换思维、符号化思维

能力培养:

注意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知识培养:

几何与空间

(5-7岁)

社会目标:

幼小衔接过渡、夯实思维基础

思维培养:

抽象思维、转化思维、逆向思维

能力培养:

推理能力、抽象能力、运算能力

知识培养:

几何与空间

(6-8岁)

社会目标:

小学适应期、智力突破期

思维培养:

有序思维、分步思维、数形结合思维

能力培养:

运算能力、交流能力、创造力

知识培养:

逻辑与关系

(7-9岁)

社会目标:

二升三能力过渡期

思维培养:

转化思维、代换思维、图形化思维

能力培养:

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

知识培养:

逻辑与关系

(8-10岁)

社会目标:

夯实学科基础期

思维培养:

归纳思维、模型思维、变量思维

能力培养:

推理与证明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知识培养:

数学应用

之后脑力王国将陆续按照这一阶段进行不同年龄段的详细逻辑思维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

(1)婴儿前期(0-1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15-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6-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6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6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我们主要来谈一个孩子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成长心理发展部分普遍规律: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第一个阶段,0-15岁,婴儿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需求是,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简单来讲,也就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 在孩子0-15岁这个阶段,是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的重心放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上,让孩子充满基本信任感。安全感建立最重要的因素是妈妈的有效陪伴。

安全感好的孩子,会有爱的归属感,知道自己是有人爱的,是值得被爱的。孩子自尊、自信水平相对高、愿意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往往较好。

二、婴儿后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15-3岁阶段主要特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明确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自己和其他人也是分离的,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孩子会产生探索的需求。

这个阶段对孩子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志力、专注力,培养好的习惯模式等很重要。

比如:孩子在探索水瓶装水和倒水,家长却担心搞湿衣服等阻止孩子探索,或虽允许孩子玩,却隔一会过去喂一口水、给一个水果,或擦手、加衣服等打扰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停被打断,孩子好的专注力能形成吗?到孩子上小学或长大,又去抱怨孩子专注力不好影响上课和学习?

关健时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事半功倍!

三、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绝大多数的能力雏形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为关键的心理发展任务是探究。

15-3岁是探索期,探索是认识事物的表相而进行的行为,而3-6岁的探究期则是为了深入的认识事物而进行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而是会在了解事物表相之后,继续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有目的的探索,也就是探究,探究事物内在究竟是什么。

孩子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内在能力,都会逐渐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比如孩子的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责任感、勇气、挫折抵抗、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等。

“3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期!

其次,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发展需求,人际交往。

3-6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的阶段,在幼儿园里,不论孩子是否愿意,都需要主动或被动的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1)、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3~4岁的幼儿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会也受理智支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 爱模仿 3-4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可能也想玩这个;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这个。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要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心理,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由于3-4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对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同时教育要多使用正面教育,讲反话很可能是无效的,孩子听不懂或不会联系。

(2):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泼好动。

1: 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玩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分散关注,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游戏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合作或商量,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有时还需要成人帮助和解决。

2: 活泼好动 4、5岁的中班儿童介于小班大班之间,既不像3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岁那样“懂事“,这阶段孩子主要特征更“活泼好动”,或被大人冠以“太淘太皮”。不少研究发现,4、5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3: 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或往往是这样理解事物;比如:“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梨吃不了”。

(3):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好学、好问、好探究 5、6岁儿童不光问“是什么”,还会问“为什么”?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也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些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多多耐心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也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对探究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多采取接纳、宽容的态度,并在他们需要时可以适当提供帮助。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属性分类;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参观科谱知识类,多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显得比较有“主见”,有了相对稳定的人格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好动,有的安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温和,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等等。

四、儿童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3-6岁阶段是孩子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6-12岁阶段是孩子能力凝固成型的阶段,所以3-6岁如果已经错过了,6-12岁阶段尽量要把握好,这是孩子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了,部分能力接近成人的水平了。

这个阶段心理成长的关键任务是能力,通过竞争形成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进入竞争状态,也对竞争特别感兴趣,一个普通的行为,引入竞争概念,孩子更多愿意积极参与,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竞争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同时也通过竞争去优化和调整自己。 这个阶段发展如何影响孩子许多优秀内在品质,比如坚毅、自控力、同理心、进取心、自尊心,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多方面能力,比如表达能力、抗挫能力、面对挑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如果发展不太好,孩子非常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状态,不愿意尝试、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不愿意对外表达等等。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育成熟的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

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青春期会出现质的变化,追求人格独立和自主,独立性增强。 青春期更容易成为叛逆期,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骨子里认为孩子还小还带有控制孩子的思想,可是孩子却常常以激烈的反抗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愿意接受被成人控制了。

青春期最主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完全独立,形成了真正的我。这个阶段发展出来的心理特征大多是人生方向、内在动力、社会性、自我定位、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等。 这个阶段和孩子相处建议:完全当大人对待。尊重、民主、自由、引导为主旋律。

青春期最关键的教育点是亲子关系的处理,亲密而又不越界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心理发展普遍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需要的教育和帮助,不拔苗助长、也不错失好时机,特别在陪伴孩子成长0-12岁的关键期,明白孩子所需,如及时雨般恰如其份,灌溉孩子营养所需,为孩子一生打下扎实良好的基础,事半功倍! 不留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96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