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个小孔,头部一孔;中间和后跟处各有二孔,两孔间挖有凹槽,槽宽和孔径相同,推测其用途是在绳子穿过小孔后将其嵌入槽内,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时绳带已腐,也不见屐齿(图四)。另一件为圆头方跟,开有六孔,后跟处二孔间也挖有凹槽。据研究,这两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属良渚文化遗物。
据《庄子》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制作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木屐。《庄子·异苑》云:“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南朝宋刘敬叔《异苑》提到,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派随臣遍寻吃食不得。就在几近绝望之时,跟随重耳一同逃难的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重耳喝了。一碗肉汤下肚,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发现所食之肉竟是介子推从自己身上割下的时候,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晋文公返国,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遂携母隐居到了绵山。文公得知后,命人去绵山搜寻,求之不获,遂下令三面举火以逐介子推下山。然而大火未能动摇介子推归隐之心,大火过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已被烧死在了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棵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每天穿着并不时叹曰:“悲乎,足下!”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让嗒嗒作响的木屐之声时时提醒自己,不重蹈覆辙。木屐之声激励着重耳励精图治,最终使晋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足下”也成为对人的尊称。
吴王夫差得到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命人造了一条“响屐廊”,即在雕梁画栋的长廊之下挖坑,埋下成排陶缸,再在上面铺设一层有弹性的木板,让身系小铜铃佩带种种宝玉饰品衣裙,脚著精巧木屐的西施於廊中翩翩起舞,让长廊发出琴瑟般的节奏,与清脆的铃声、玉佩声共鸣,伴随著西施优美舞姿,使夫差为之倾倒。宋代王禹称《游灵岩山·响屐廊》诗云:
廊坏空留响屐名,为因西施绕廊行。
可怜五相终死谏,谁记当时曳屐声。
春秋战国时期,穿屐者日益普遍,据说孔子当年就穿过木屐。《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论语隐义注》:“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⑿ 说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来到蔡国,投宿于客舍。按当时习俗,鞋履不能穿入室内,只能放在门口,没想来到第二天起来,木屐不翼而飞,原来在半夜里被人偷走了。论者以孔子之屐“与凡人屐异”,故遭失窃,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估计是人们出于对孔子的敬重,故将其所穿木屐当作宝物珍藏起来。《晋书·五行志》中有一段记载,即涉及孔子之屐的下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在守,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⒀可见在被大火焚烧之前,孔子的木屐一直被视为“异宝”典藏于库。
汉代男女也以穿着木屐为尚,在东汉首都洛阳,还流行一种习俗:新娘出嫁,嫁妆之中必备有木屐,考究者还在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绳为系。如《后汉书五行志》以及应劭《风俗通义》所说:“延熹中,京师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彩为系。” 这种漆画木屐在安徽马鞍山市郊东吴名将朱然及其妻妾合葬墓中曾有出土:屐身小巧精致,木扁上凿有三个较小的孔眼,周身施以漆绘,屐底则装有两个木齿,当为朱然妻妾的随葬物品。
三国时代的出土木屐
《神仙传》云:“后出游,谓慈俱行,令慈行于马前,欲自后刺杀之。慈著木屐,持青竹杖,徐徐缓步行,常在马前百步,着鞭策马,操兵器逐之,终不能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如《世说新语·忿捐》记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时以筷子戳刺鸡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掷地,鸡蛋圆转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⒂ 这是晋人家居着屐的一个例证。《晋书·谢安传》中也有这方面记载:“(谢)玄等既破(苻)坚,有驿书至,(谢)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说的是淝水之战期间,东晋宰相谢安,亲任征讨大都督,指挥战事,令其侄谢玄率兵迎敌,自己却在住所与人下棋。突有前方驿书送至,报告其侄获胜消息,谢安不为所动,依然与棋友对弈,表现出持重沉稳的大将风度。直到棋局结束,返身回房,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过门槛时竟忘了抬脚,以至将屐齿折断。这也是晋人家居穿屐的实例。
南朝活络齿屐
南朝活络齿屐 :这是一双仿南朝"谢公屐"形制的活络齿屐。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是我国山水派诗的鼻祖。性喜山水,根据《南史》记载,他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为了登山时保持人体平衡,这种木屐利用榫头、插子和两枝活动齿屐,在上山时卸掉前齿,下山时则脱掉后齿,史称"谢公屐"。
后被市井人所模仿,并相沿成习。由于这木屐优点甚多,便很快流传到南方。木屐之声伴随着重耳“悲乎,足下”的叹息,伴随着寒食禁烟、伴随着清明上墓、伴随着清明植树的风俗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也许是历史的一个巧合,也许是后人接受了晋文公重耳足蹬木屐“以志吾过”的教训,总之,若干年后,决定唐王朝命运的介休之役就在绵山脚下进行。刘武周、宋金刚会同突厥军队数万人与太原公子
李世民进行决战。李世民坚壁挫锐,慎择战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此役李世民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礼贤下士,收降了一位割股奉君的名将尉迟恭。不过在后来的凌云阁封臣中,李世民没有像晋文公那样健忘,首先重赏了这位忠义名士,由此传为千古佳话。然而在今天的世界里,穿木屐最多的当属日本人。在日本传统的节日里,在婚庆、祭典等仪式中,日本人穿着传统的和服,而木屐在整套的和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看惯了日本人穿木屐,多数人会以为这是日本人的传统服饰,然而循着木屐之声,回到久远的过去,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日本服饰中的木屐确实是起源于日本本土,但是在唐朝时却吸收了由中国传来的木屐。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这种木屐还被传播到国外,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穿着木屐的习俗,就是从中国传入的。笔者在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文物库房曾见到巨幅刺绣《释迦如来说法图》,为唐人所作,画中即有多人穿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屐式与现代日本民间所流行的木屐十分相似,所以猜测对其产生过影响。除男性外,唐代妇女也有穿着木屐的习惯,尤以江南女子为常用。李白《浣纱石上女》诗中就有“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的吟唱,清王琦注引《南越志》:“军安县女子赵妪,着金箱(镶)齿屐。”说明当时女子所着之屐形制考究,屐齿还加以镶饰。李白的另一首诗《越女词》也谈到女子着屐的情况,诗中有句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头袜一作“丫头袜”,这是和木屐相配用的一种袜子,制作时将大脚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成丫形,以便卡住屐上的绳系。从李白的诗句中可了解到,当时穿着木屐,既可穿袜,也可赤足。
穿木屐的宋人
宋代以后的汉族妇女,因为崇尚缠脚,故多不穿木屐。男子却依旧穿着,不过多用作雨鞋。《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宋张瑞义《贵耳集》:“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说的是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小辨斋偶存·题坡翁儋耳小像》:“东坡一日访黎子云途中值雨乃于农家借箬笠木屐戴履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争吠东坡谓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噫嘻笑所怪者妇人小儿也以笑为常者东坡也吠所怪者邑犬也以吠为常者东坡也彼自见其怪我自见其常所以寜与农家共箬笠木屐而不与章惇吕恵卿共冠裳也噫嘻。”《张逵东坡笠屐图》「后有魏了翁、冯子振、邓熙、李孝光跋语并诗。今录三人。“东坡在儋耳,一日访黎子云,中涂值雨,从农家借箬笠、木屐,戴履而归。妇人小儿争笑,邑犬争吠。」穿着木屐的宋人形象,在宋画《归去来辞图》中有所描绘。《奇女子传·双鬟女子》云:“超他日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三鬟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籹蓝缕,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値。”
明清时期将木屐称之为“泥屐”,也着眼于屐的用途而言。如《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五回:“狄员外打了伞,穿了泥屐,别了薛教授回家。”在缠足之风盛行的明清时期,广东、福建一带的妇女未染此习,仍为天足。因当地气候比较炎热,那里的女子和男子一样,不论晴天还是雨天,平时家居都以穿屐为尚,只是在屐的装饰上比男子所穿者的略微讲究。如明谢肇《五杂俎》记:“今世吾闽兴化、漳、泉三郡,以屐当革及,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人多不缠足也。女屐加以彩画,时作龙头,终日行屋中,阁阁然。”这个时期的木屐形象,在王圻《三才图会》中还有描绘。
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无屐齿,以广东潮州一带出产者为上品,由木包木制成,含有微香,着之可除秽气。也有在木屐表面漆,或包裹绣帛、皮革者,多见于女屐。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称:“今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木包木为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为贵。”这种无齿之屐,已接近现代的拖鞋。
有声书是一种个人或多人依据文稿并借着不同的声音表情和录音格式所录制的作品,常见的有声书格式有录音带、CD、数位档(例如MP3)。
有声书一词约在1980年代出现,意味着这是一本用声音来表达内容的书。有声书主要是由有声书出版社或盲人图书社团出版。一本有声书是依靠讲者的声音而存在,讲者是听者和文稿的媒介,讲者的声音具有吸引听者、使听者着迷的本质。
对于您提出的问题,电台直播一般以小说和散文为主,能够吸引读者或者愉悦心情,我将列举出十本小说和散文,仅供参考:
小说有《彷徨》《血色浪漫》《天桥》《小二黑结婚》《瑜伽》《清史演义-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古小说钩沉》《五代史演义: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中国卷)上册》《休息、给予者》
散文有《海上的日出》《牧马人之歌》《琐忆》《鸟的天堂》《提醒幸福》《病榻呓语》《天山景物记》《怀念萧珊》《一只木屐》《洪水与猛兽》
当时日本人穿木屐的原因:因为日本潮湿,脚气病多,穿着木屐可避湿。所以木屐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良的,并且大多数日本人都喜欢穿木屐,于是流传至今。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
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木屐由汉族人发明,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的常见服饰。
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后传入日本。可以避湿,适于在雨天行走,防止滑倒;也方便山路的行走,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
扩展资料:
木屐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
木屐在日本又称下駄(geta)。木底通常是用桐木或者杉木制成。连歯下駄是指台下前后两片屐齿相同的木屐 。
只有一齿的称为「一本歯下駄」。「一本歯下駄」用于山道的步行,特别是在山中修行的僧侣和山间野宿者。一本歯
下駄可能源自谢公屐。台面鼻绪的材质自古多种多样,古代常用布包住的麻、棕榈、稻草、竹皮、蔓草、皮革所制。彩色的鼻绪又称为“花绪”。
东晋时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描写中国古代木屐云: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而日本的木屐式样也多为方形,妇女也常用圆头木屐。
--木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