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太空生物学
配图:@天体生物学
根据现有的认识,宇宙中可能充满了生命,这是因为太阳系有8大行星、100多颗卫星,此外还有很多小行星和彗星,作为在太阳系怀抱里的一颗星球,地球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而在整个银河系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亿到4,000亿颗,整个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又有上千亿个,以概率学的角度来看,整个宇宙中像我们这样的生命很可能有很多,甚至比我们先进的外星文明也应该非常之多,高等文明的发达程度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与它们的战争也许没有开始就会结束了,暂时先不用悲哀,先来分析1个问题——
如果有一个外星文明比我们先进的多,它们会不会侵略地球吗?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科幻作品中外星人也是都有两种形象的,善意的外星人保护地球,恶意的外星人来到地球的目的就是破坏或者掠夺资源。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可以称为资源的一定是宇宙中非常罕见、非常稀少的东西,地球上所有的物质都来源于宇宙大爆炸和超新星爆发,宇宙大爆炸创造了宇宙,也创造了氢和氦等一些元素,其他的重元素都由恒星内部产生,通过超新星爆发洒向宇宙空间,氢元素是宇宙大爆炸的遗产,现在已经遍布在宇宙空间,而超新星爆发在宇宙中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仅仅在银河系平均每100年就有1~2颗超新星爆发。从元素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任何资源都不稀有,在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上到处都可以找到地球上能够找到的资源。
也许有人会说,地球上确实有一种物质在宇宙中非常稀少,那就是——“生命、有机物和蛋白质”。
但是构成地球生命的物质,在化学层面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氨基酸”不仅地球上有,火星、彗星、小行星上也有,甚至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就生成。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米勒”在实验室模拟了早期的地球环境,在实验瓶中生成了几十种有机物,现在的人类已经能够人工合成一部分蛋白质了,因此比人类更聪明的外星人,它们只要在家里就能够合成有机物和蛋白质了,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原因来侵略我们。
这里可以借用**《接触未来》中的一句话——“你相信文明发达到能够穿过宇宙到达地球的外星文明会消灭人类吗?”这个问题就等价于人类精锐的 科技 军事部队,浩浩荡荡从欧洲出发来到东非仅仅只是为了消灭一群土丘上的蚂蚁。
人类, 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演化才繁衍出来的智慧物种,我们有着复杂的感情和独特的 社会 结构,我们创造了文明,创造了艺术、音乐、语言、宗教这才是外星文明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它们很可能要研究我们是如何成为地球霸主的,可能要学习我们的语言和艺术,也可能出于某些我们无法知晓的目的,但无论如何很难想象它们会伤害我们,因为我们在宇宙中是如此的独特,因此如果外星人真的到达了地球,很可能是一支由生物学家、语言学家和宇宙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也很有可能是派遣作为“大使”的机器人。在**中外星文明集结大量战舰前往地球烧杀掠夺的情况,一般而言是不会发生的。
战争是与文明背道而驰的事物,文明的反义词是“野蛮”,越是野蛮的文明,越是希望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而文明程度越高的文明越是希望通过非武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曾经的人类都是比较野蛮的,为了掠夺资产、食物,战争曾经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上无处不在,如今地球就像一个村子了,战争不像过去那样频繁发生,尽管各个国家都保留了一部分军队和武器,但这一般都只是为了进行威慑以及防止被侵略的危险。当人类总体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更乐于本着友好互利的原则在饭桌上进行谈判,而不是用炮弹把地球打几个窟窿。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人,即使无人看管也不会去抢小孩儿手里的棒棒糖,一个高度发展的外星文明,也绝对不会随意欺负一个弱小的蓝色星球。
也许可以使用宇宙的终极定律“黑暗森林理论”来拯救我们自己。说到“黑暗森林理论”就必须先提到宇宙 社会 学的2个前提:
这2个前提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所有文明的发展会给其他的文明带来危险,这就好比我们在火星上看到了火星文明,它们的发展刚好处于人类的新石器时代,可是如果它们继续发展下去,也许将来就能够超越。我们太阳系内的资源是固定的,未来人类和火星人会争夺地盘,因此这个处于新时期时代的、更低级的文明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危险,为了防止火星人将来发展起来以后对地球发动攻击,那么人类只有在当下就将火星文明扼杀在摇篮之中。
同理,人类的发展对另外的高等文明来说也是危险,如果不加以限制,人类很可能会掌握非常先进的技术,到了那个时候,也许就会对其它的高等文明发起攻击,对于高等文明来说,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就一定要先把地球文明消灭掉。
“黑暗森林理论”可以对付外星文明吗?
当然可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宇宙中也一定会存在比入侵我们的外星文明更加先进的文明,对外星文明来说,它们有2个想法:
当这两个想法产生冲突时,外星文明的首要目标肯定是第2个想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侵略地球导致它们自身灭亡,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于是如果我们掌握了向整个宇宙广播敌人位置或者地球位置的能力时,我们就可以和侵略我们的外星文明谈条件了,那就是一旦侵略发生,双方的位置都会暴露在整个宇宙空间,这个信息一旦被公布,两个文明都会被更高级的文明摧毁,这对入侵我们的外星文明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制衡,在这种情况下外星文明就有可能放弃对我们的攻击,因为一旦发动攻击,鱼死网破的地球人一定会将两个文明的位置全都公布于整个宇宙之中。
即便我们被它们消灭,它们也会在不久于后被其他的高等文明消灭,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情况,侵略我们的外星文明也不愿意看到,所以说“黑暗森林理论”确实可以保护低级别的文明。当然,“黑暗森林理论”只是一种假设,可能不存在成立的条件,比如如果宇宙中的资源是无限大或者接近于无限大时,文明之间就不需要因为资源的问题而发动战争。
往期作品
黑体辐射遵循的是「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银河系里恒星的形成和死亡时的元素合成是一个非常稀罕的物理过程
物竞天择原理:太阳系是引力大淘汰的结果
#新作者扶植计划第二期##科学燃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1新的学期开始了,在本学期里,为了将幼儿园的礼仪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本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常规工作
(一)、按时为教师发放礼仪月计划、周计划及教案;
(二)、及时更换小、中、大班的礼仪家园联系栏内容
(三)、继续以发放宣传单或调查问卷的形式,保持家园联系;
(四)、坚持每周一的幼儿升旗仪式;在培养大班幼儿练习升旗仪式的同时,选择少部分中班幼儿观看并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二、礼仪工作的培养与训练
(一)、幼儿常规培养
● 坚持早入园礼仪小明星接待工作;统计幼儿及家长主动问好的百分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问好礼仪的教育,并以此来带动家长。
● 复习上学习已经形成的如厕、洗手、喝水、小椅子、排队、穿脱衣服、穿脱鞋、有序取碗等常规礼仪的巩固,
● 培养幼儿新增礼仪礼仪常规项目;
(二)、教师礼仪常规培养
● 教师仪容仪表;坚持上班园服制、不化浓妆、不披发、不美甲、不穿高跟鞋等制度。 ● 教师礼仪知识培训与学习;继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培训教师礼仪知识,使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礼仪常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坚持班级礼仪明星的评比工作,并给与幼儿小奖励。
三、活动的开展
(一)、开展一至两个幼儿活动,充分的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开展教师的“大家评我课”活动;即为每位教师录制一节多媒体或是四段式教学课程,并在业务学习时间播放,让上课教师自己及其他教师对其课上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及整体上课水平并及时对礼仪教案中的不足进行改进;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2本学期,我们从本园幼儿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幼儿园、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幼儿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 “文明小天使”树立榜样,促使幼儿自觉遵守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二、具体措施
制订文明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幼儿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班上有考核记录,幼儿园组织复查和考核,使幼儿乐意按《规范》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形成自觉地、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
1、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月工作重点布置有关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或警示语;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3、规范训练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
每周开展“文明小天使”评比活动,通过以幼儿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提高。
4、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
通过家长园地及文明礼仪环境设置,了解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三、月份工作安排
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常规工作:在一日活动各环节渗透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文明教师”、“文明小天使”、“文明家长”;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布置有关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警示语);做好与家庭的交流、配合;每月一次教育教学活动观摩。
三月份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教育幼儿怎样从自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标兵。
2、学习《文明礼仪童谣》《走路歌》
3、进行研究小结:从学习中引导幼儿讨论儿歌的好处,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四月份
1、制订幼儿园礼仪教育计划、班级礼仪教育计划。
2、继续学习儿歌《站立歌》和《起立歌》。
3、进一步教育幼儿懂得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在学习《排队歌》。
五月份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尊长互敬我先行”,并举行相应的幼儿竞赛活动;进一步学习《走路歌》《洗手》《起床》。
2、进行研究小结:讨论幼儿文明礼仪的好处,分享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幼儿自编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游戏、教育活动等。
六月份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以“颂扬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继续学习《走路静悄悄》《甜嘴巴》。
2、进行研究小结:讨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文明礼仪规范的完善,分享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七月份
1、复习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经验的总结。
2、进一步加深对礼仪教育的学习,最后完成《拍手歌》、《进餐礼仪歌》。
3、复习巩固加深这几个月的学习。
八月份
1、修改原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故事;根据所缺的内容每人新编写1则故事、1首儿歌。
2、分大、中、小班年级组完成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的归纳工作。(负责人为年级组长及各年级组的主要课题成员)
3、完成幼儿、教师、家长的文明礼仪规范的归纳工作。(分入园礼仪、 课间礼仪、参加活动礼仪、尊师礼仪、待客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
4、影响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原因及分析。
5、拟订《“文明班级”评选办法》、《“文明教师”评选办法》、《“文明小天使”评选办法》《“文明家长”评选办法》。
九 月份
1、讨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字材料,发放到各班级并对照进行培养,并使之更进一步完善。
2、讨论幼儿、教师、家长的文明礼仪规范,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字材料,发放到各班级使用,并使之更进一步完善。
3、探索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措施、教育原则、教育内容-----)
4、制订幼儿园礼仪教育计划、班级礼仪教育计划。
5、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文明举止我先行”。以年级组开展一次幼儿文明礼仪竞赛活动;探讨如何组织幼儿文明礼仪游戏活动(各年级组组织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观摩);要求每人有自己的教育活动设计一个、游戏设计一个。
6、撰写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参评。
7、教师文明礼仪讲座之一(教师基本礼仪之仪容礼仪、着装礼仪、举止礼仪)。
8、进行研究小结:讨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文明礼仪规范的完善,分享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分享各自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等。
十月份
1、组织家长会议,发动家长探讨如何创设幼儿园、家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互动环境,并根据我园的活动安排共同参与文明礼仪教育。
2、探索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方法:挖掘现用教材中的文明礼仪教育资源,并渗透文明礼仪教育;设计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观摩。
3、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尊长互敬我先行”,并举行相应
的幼儿竞赛活动;要求每人有自己的教育活动设计一个、游戏设计一个。
4、教师文明礼仪讲座之二(交往礼仪)。
5、进行研究小结:讨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文明礼仪规范的完善,分享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分享各自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等。
十一月份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以“颂扬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求每人编写文明礼仪小故事一个、游戏设计一个,各年级组组织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观摩。
2、举行以“颂扬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幼儿文艺表演和“讲文明、懂礼仪”大比拼。评选-------
3、进行研究小结:讨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文明礼仪规范的完善,分享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分享各自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等。
各自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等。
十二月份
1、修改完善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经验总结、论文。
2、幼儿园收集、整理各种文字、材料,并归档: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设计,文明礼仪儿歌、故事集,文明礼仪表演作品、游戏集,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家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各岗位文明规范),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目标,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经验总结、论文集。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3本学期,我们从本园幼儿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幼儿园、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根据《新时代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幼儿的心理特点,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小天使”,树立榜样,促使幼儿自觉遵守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二、具体措施
各班制订文明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幼儿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班上有考核记录,幼儿园组织复查和考核,使幼儿乐意按《规范》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形成自觉地、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
1、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月工作重点布置有关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或警示语;在语言角投放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2、寓规范训练于幼儿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在常规教育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关注指导幼儿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平时仪表、言语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训练,把《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从而提高。
3、寓规范训练于各领域教学之中
在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教材切合实际地把《规范》细则渗透到教学中去。并根据文明“文明小天使”、“文明家长”;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布置有关的墙饰、展版、宣传标语、警示语);做好与家庭的交流、配合;每月一次教育教学活动观摩。
二月份
1、修改原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儿歌故事;根据所缺的内容每人新编写1则故事、1首儿歌。
2、分大、中、小班年级组完成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的归纳工作。(负责人为年级组长及各年级组的主要课题成员)
3、完成幼儿、教师、家长的文明礼仪规范的归纳工作。(分入园礼仪、课间礼仪、参加活动礼仪、尊师礼仪、待客礼仪、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
4、影响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原因及分析。
5、拟订《“文明班级”评选办法》、《“文明教师”评选办法》、《“文明小天使”评选办法》《“文明家长”评选办法》。
三月份
1、讨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字材料,发放到各班级并对照进行培养,并使之更进一步完善。
2、讨论幼儿、教师、家长的文明礼仪规范,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字材料,发放到各班级使用,并使之更进一步完善。
3、探索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措施、教育原则、教育内容-----)
4、制订幼儿园礼仪教育计划、班级礼仪教育计划。
5、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重点是“文明举止我先行”。以年级组开展一次幼儿文明礼仪竞赛活动;探讨如何组织幼儿文明礼仪游戏活动(各年级组组织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观摩);要求每人有自己的教育活动设计一个、游戏设计一个。
6、撰写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论文参评。
同性恋是天生的。首先确定同性恋基因的科学家是美国遗传学家DeanHamer,他在研究同性恋群体时发现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位同性恋的话,往往来自母系,因此认为X染色体的某段基因影响同性恋取向。根据同性恋亲兄弟的X染色体,他发现顶端的一段基因Xq28决定同性恋。。之后有几项研究支持Hamer的结论,并且在另外三条染色体上也发现了同性恋基因。
同性恋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进化驱动力。具体可以参照亲缘选择。要提到的是,不仅仅人类社会,同性恋在整个自然界都是非常普遍并且正常的存在。我觉得有一个帖子同性恋发展史写的很详细,你可以去找找。同性恋的成材率非常高。许多伟大的人,像是牛顿,图灵都是同性恋,这是被英国所承认的。
关于玛雅文明毁灭的原因是同性恋,我非常不赞同。简直可笑,他们怎么不直接说恐龙灭绝也毁灭于同性恋呢。有一种病,叫做恐同症。然后关于玛雅文明毁灭,我在知乎上找了一段。
(首先,玛雅文明至今尚未灭亡: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的部分国家,仍然生活着几百万操玛雅语言、维持传统生活方式的玛雅人。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被修正成”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其次,玛雅文明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就衰落了,表现为人口减少、建筑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玛雅文明的科技水平,特别是农业科技水平(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落后于人口的增长数度,从而导致生存资源的严重匮乏,进而引起战乱。第三,西班牙人的入侵也极大地打击了玛雅文明:当时的西班牙处于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发展水平,和处于石器时代的玛雅文明相比要先进得多,天主教的强烈排他性也促使西班牙征服者有着强烈的摧毁异教文明的倾向。最后,玛雅的传统文化自成体系,这也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玛雅人在西班牙人入侵后几百年的今天,仍然能保持其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玛雅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维艰,至今未能完全融入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现代文明社会。作者:吴建明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553589/answer/19725286来源:知乎)就是这样。
不一定,地外文明非常神奇,高级地外文明也许可以入侵人类的大脑。
扩展资料:
地外文明绝对不可能不存在,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理解与发现他们,但也仅仅只局限于技术与方法的层面上而已。但是如果它们存在,他们也可能以我们不能理解的状态存在,或者是与我们完全不可见的形式的状态存在着。
形成我们生命存在的基础物质全部来源于太空深处的恒星大爆发,但如果除了到达地球的这些物质,而其他的物质早些遇到合适的环境或者有更合适的环境距离这个物质的挥发地更近,则那里的生命可能比我们更早的发展而更应该其文明等级比我们更先进。这倒也不是幻想,而确实是事实,如果有生命比我们早进化100万年那么他们的文明的等级早已经可以以星际级别的尺度探索与开发资源。或者他们确实存在也早就已经发现了我们的存在,而不与我们取得联系的原因也可能只是与他们的社会结构与思维方式有关。事实上宇宙的尺度之巨大,这样的文明真的极有可能存在着。
虽然,无论是从诸多对生命形成与存在的形式上的理论的诠释,还是对那宇宙的即大尺度的概率的确定,他们存在着。但是也只因我们从来都没有过具体的突破性的发现与实质性的接触与交流,而所以我们目前也只能非常狭隘的以我们对地球上生物的状态进行开展式探索。按照人类在地球生物圈的进化与发展来说,百万年来,我们放弃了爪牙与体能的计划发展,而与自然生存的方式背道而驰的进化了我们的大脑才是我们在地球生物圈内成为我们所认为的主宰。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不是选择进化大脑以我们在自然进逐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消失都有可能。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从时间上讲是最晚)
文明古国 地域 年代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代印度 印度河与恒河 公元前2500年
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 约公元前2027年
----------------------------
四大文明古国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
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然科学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中所占比例为: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为50%;公元前1世纪到400年为62%;401年到1000年为71%;1001年到1500年为58%。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其中有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的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 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的帝国也是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历史上称为“新巴比伦王国”。这个王国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打到鼎盛。尼布甲尼撒曾两次攻陷耶路撒冷,毁灭犹太王国,把大批犹太人当奴隶押往巴比伦。这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还下令重建巴比伦城,在城内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重建后的巴比伦城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此后,古代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
---------------------------------------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在古埃及南北分治期间的疆域最大,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阿尔及利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但由于邻近地区的民族不断壮大,使古埃及的版图不断缩少。及至埃及妖后自杀之后,原来神庙的官员把埃及语变成用希腊字母书成的科普特文明继续流传下去,直到近代的17世纪欧洲开始进侵非洲时,为传教士所焚毁。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看埃及王朝)
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叫做诺姆,也叫州,是一种城邦式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传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发展农业,开发水利。
古埃及真正的统一是在古王国时代。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
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国家分裂,一直到十一王朝才重新统一。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十三王朝时政权又瓦解,喜克索人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后驱逐喜克索人,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十九王朝时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迭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到第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前332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古埃及的文化
罗塞塔石碑上同时记录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和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成为后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
印度的早期居民 印度文明的黎明期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以前,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印度的土著居民,其中最主要的是达罗毗荼人,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达罗毗荼人就已经从氏族公社演进到国家,有了城邦政治组织。
雅利安人 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越过帕米尔高原迁入印度河流域,和当地的主要土著民族进行长期斗争并最终征服了他们。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以前是游牧部落,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混合后,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公元前10世纪中叶,雅利安征服者又从印度河上游向东推进到朱木那河、恒河流域,在这个时期,印度次大陆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了重要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分化,过去以血缘为联系的村社变成了以地域为联系,由若干村组成的农村公社,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奴隶制的形成与发展,印度最初的国家形成了,恒河流域从此成为印度次大陆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
“哈拉帕文化” 印度河流域考古发掘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它们是印度河流域的两个中心:摩亨佐·达罗在印度河中下游;哈拉帕在印度河上游的“五河之地”。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遗址都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其文化是由达罗毗荼人创造出来的,当时达罗毗荼人还处在“金石并用”时期。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把它们称为“印度河流域古文化”,亦称“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哈拉帕文化”的年代范围约从公元前2500~前1750年。它在时间上晚于埃及的古文明和苏美尔的古文明,但它们却同为远古时期伟大的文明。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这座古城是有计划地建造的,呈长方形,周围约5千米。它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卫城是政治中心,筑有用来防守的高墙和塔楼,有宏大的“议事厅”和大型的“大浴池”;下城是居民区,有宽阔的大街和相当完备的下水设施,沿街是繁华的工商业区。约有居民三四万人。
哈拉帕的古城遗址,与摩亨佐·达罗的遗址大致相仿,但哈拉帕可能遭过战争的惨祸,大部分建筑物都遭到破坏,只剩下残垣断壁。
印度的列国时代和摩揭陀王国 公元前6~前4世纪是次大陆的列国时代。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次大陆北部有16个大国,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列国为摩揭陀所统一,因为佛教在此时产生,所以史学上又把这一时期称为“早期佛教时代”。
列国之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在战争中摩揭陀国越来越强大,逐渐发展为统一次大陆的大帝国。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期,摩揭陀国基本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阿育王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即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阿育王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他在位的时期(公元前273~前236年)是印度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宣布以佛教为国教。随着阿育王的胜利,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恒河流域传到印度各地,并远及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埃及等国。
----------------------------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琮、璧,说明墓主人生前大量占有他人的劳动,也正说明了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分化,是国家形成的前奏,预示着东方文明曙光的升起。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的象征——玉琮 中华民族尚玉之风源远流长,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许多美好、珍贵、高尚事物的代称,美物、美名、美德、美人,都可用玉指称。玉为美石,也是一种矿物。从矿物学角度看,玉可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阳起石、透闪石)两类。
有的研究者认为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璧很可能是财富的标志物。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及雕刻最精的玉器。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县雉山村南侧的反山墓地,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11座,出土了一件最大的玉琮,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外径176厘米,重65千克,是迄今发现的“玉琮之王”。玉琮嫩白略带浅**,矮方柱体,孔小壁厚,俯视如璧形。
红山文化 是由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迄今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在辽宁西部地区的几近千处。
位于辽宁省凌源县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其中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专家们由此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4000年前提早到5000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夏代年代学的研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经过多学科的200位专家5年来的集体努力,目前已经达到计划预定的目标。2000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进行的验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夏代年代学研究主要遵循两条途径,一是文献中对于夏年的记载,二是对夏文化探讨的主要对象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以及二里头文化进行测年,同时参照文献中有关天象记录的推算。
夏代基本年代框架的估定包括两点:一是夏商分界,二是夏代始年。关于夏代始年的推定,“工程”主要是依据文献中有关夏代积年记载的研究,并参考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的测年数据。
关于夏文化的上限,学术界主要有二里头文化一期、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两种意见。新砦二期遗存的确认,已将二里头文化一期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紧密衔接起来。以公元前1600年为商代始年上推471年,则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1年,基本落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公元前2132~前2030年)范围之内。现暂以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的始年。
四大文明古国导览站 (这里资料很丰富)
http://homepagentuedutw/~b91106003/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5%A4%A7%E6%96%87%E6%98%8E%E5%8F%A4%E5%9B%BD"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 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的帝国也是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历史上称为“新巴比伦王国”。这个王国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打到鼎盛。尼布甲尼撒曾两次攻陷耶路撒冷,毁灭犹太王国,把大批犹太人当奴隶押往巴比伦。这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还下令重建巴比伦城,在城内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重建后的巴比伦城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此后,古代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6%AF%94%E4%BC%A6"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在古埃及南北分治期间的疆域最大,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阿尔及利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但由于邻近地区的民族不断壮大,使古埃及的版图不断缩少。及至埃及妖后自杀之后,原来神庙的官员把埃及语变成用希腊字母书成的科普特文明继续流传下去,直到近代的17世纪欧洲开始进侵非洲时,为传教士所焚毁。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看埃及王朝)
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叫做诺姆,也叫州,是一种城邦式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传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发展农业,开发水利。
古埃及真正的统一是在古王国时代。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
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国家分裂,一直到十一王朝才重新统一。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十三王朝时政权又瓦解,喜克索人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后驱逐喜克索人,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十九王朝时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迭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到第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前332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古埃及的文化
罗塞塔石碑上同时记录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和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成为后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5%9F%83%E5%8F%8A
编辑本段 文采光明 易·简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 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宋 ,鲍照 《河清颂》 -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宋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钮琇《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复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文明”一词在国外辞书中的含义 “文明”一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辞书中,对其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 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1973年至1974年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1978年,苏联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指: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联邦德国出版的《大百科词典》认为“文明”一词从广义来说,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过知识和技术形成与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状态。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1文明的出现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就称做是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为发源地。不同的时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据,以地域环境大致分为: 两河文明 :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两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当时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之后陆续有闪米特人、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两河流域继苏美尔人之后最伟大的文明就是由闪米特人汉穆拉比建立的巴比伦。 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Nile)流域,又称古埃及文明,其历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埃及王朝时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开始。 印度河文明 :发源于亚洲印度河与恒河(Ganges)流域。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终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爱琴文明 :发源于希腊 爱琴海 地区,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米诺斯文明 发源于欧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岛(Crete),又称克里特文明,后被麦锡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 :发源于亚洲黄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证据)的夏文明据推测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奥尔梅克文明 :发源于中美洲,形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时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这段时期,许多文明进入繁盛时期,通常也被称做古典时期。 古希腊文明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达到鼎盛,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被传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 古罗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间达到辉煌,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时期是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纪前后的笈多王朝。 玛雅文明的辉煌时期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间。 中华文明在大约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汉王朝时期,帝国达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只是猜测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陆文明 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 2关于文明出现的理论 文明是怎样出现的?这对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课题,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大部分的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因而研究中央集权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焦点。但是所有的理论都还不能解释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适用于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统 (或者称为水利系统) 卡尔·威特福格尔使这一理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这种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认识到洪涝灾害虽然会毁坏庄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开始修建水坝。然后用来灌溉农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灌溉系统的人。通过这种灌溉系统的集中管理,逐渐发展出最初的统治阶层,文明由此产生。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当时一些兴盛的城市,其灌溉规模很小;如果由国家管理灌溉,考古发掘的资料应该会更多,而实际情况相反。而且文献中记载,当时的灌溉系统是有神庙管理,而不是政府机构。也有观点说,灌溉工程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 当代文明学家,文明学的奠基人张荣寰2001年6月首次提出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信仰探索的发展结果,人类文明更高的层次应当是在全人类在建设“人格及其生态修养的实践工程”中:将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来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的成果,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后,产生人类共同体文化的结果。文明社会和文明存在是循环的,是循环的生命群体存在,并在人类共同体文化的基础上达到顶峰。文明社会一直在发展中走向人类社会的高级趋势,是自然与人类、物性与人性、神与人共通、共一、共荣、共生的发展;是人类幸福(高级文明)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是新人格,是新生态和谐共进的结果。应当以文明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来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人类之间、人及其环境之间等等发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须从人自身及其生态的上升与和谐入手。《易·乾》:“见龙在田,天下太平。”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钮琇《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复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编辑本段 词语解释 词语文明 读音wénmíng 基本释义 (1) [civilization; 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例句: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3)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例句:文明戏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例句:天下文明 详细解释 1文采光明。《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钮琇《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复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2指文采。与“质朴”相对。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缯为囊,盛印於后也。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缯。” 3谓文德辉耀。《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 元耶律楚材《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4谓文治教化。 前蜀杜光庭《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 宋司马光《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台阁尤蝉联。” 元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5文教昌明。 汉焦赣《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镝。” 前蜀贯休 《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中国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 6犹明察。《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以之。”《后汉书·邓禹传》:“ 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新唐书·陆亘传》:“亘 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 7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秋瑾《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老舍《茶馆》第二幕:“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8新的,现代的。《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9合于人道。 郭孝威《福建光复记》:“所有俘虏,我军仍以文明对待,拘留数时,即遣归家。” 编辑本段 概念 《博弈圣经》中的文明的概念: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这是文化进程。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这是文明进程。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科学,这是科学进程。 文化诞生于谎言,文化又是虚无主义,只有文化才有万能的理性产生当代文明。文化来源于各种各样组织教育机构,来源于不同的格式和理解万事万物非绝对对立的意识态度,用哲学分化的倾向,用崇拜信奉的自由,带有部分痴化的偏见并给以肯定。文化就是去掉完整性,区分出是与不是才能在文化进程中完成探索、发现、发明。理性是真理的灵魂,真理是文明的胚胎,文明是科学的丰碑。文明的创新一定要战胜他人,保持和自然宇宙的一切和谐才能走向科学,科学用它的永恒、普适、唯一的三大不变属性,作为检验万事万物的准则,度量人的非物质文化行为博弈价值,也度量着有形的物理世界。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包涵心性智慧与思想知识;物质文明包涵工艺性文物与无意识文物;在此,我们当赞叹西方文明的思想知识与无意识文物;但是,东方文明的心性智慧与工艺性文物,却是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基因 文明 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义)。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浪漫,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文明 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义)。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编辑本段 来源 文明 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义)。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这是精神中的文明! 编辑本段 社会文明 社会文明,从简单点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上述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 文明与先进落后没有关系,不能说城市了就是文明,乡村了就是野蛮! 这就是学会生活的第一个要素 同时也是迈入社会的第一个要素! 编辑本段 国外释义 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文明”一词在国外辞书中的含义 “文明”一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辞书中,对其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 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1973年至1974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1978年,苏联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指: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联邦德国出版的《大百科词典》认为“文明”一词从广义来说,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过知识和技术形成与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状态。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1文明的出现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就称做是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为发源地。不同的时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据,以地域环境大致分为: 两河文明 :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两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当时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之后陆续有闪米特人、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两河流域继苏美尔人之后最伟大的文明就是由闪米特人汉穆拉比建立的巴比伦。 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Nile)流域,又称古埃及文明,其历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埃及王朝时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开始。 印度河文明 :发源于亚洲印度河与恒河(Ganges)流域。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终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爱琴文明 :发源于希腊 爱琴海 地区,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米诺斯文明 发源于欧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岛(Crete),又称克里特文明,后被麦锡尼文明所取代。 商文明 :发源于亚洲黄河流域的商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更早(但缺乏考古证据)的夏文明据推测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奥尔梅克文明 :发源于中美洲,形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时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这段时期,许多文明进入繁盛时期,通常也被称做古典时期。 古希腊文明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达到鼎盛,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被传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 古罗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间达到辉煌,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时期是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纪前后的笈多王朝。 玛雅文明的辉煌时期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间。 中华文明在大约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汉王朝时期,帝国达到鼎盛。 13失落的文明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只是传说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陆文明 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 2关于文明出现的理论 文明是怎样出现的?这对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课题,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大部分的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因而研究中央集权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焦点。但是所有的理论都还不能解释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适用于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统 (或者称为水利系统) 卡尔·威特福格尔使这一理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这种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认识到洪涝灾害虽然会毁坏庄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因此开始修建水坝。然后用来灌溉农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灌溉系统的人。通过这种灌溉系统的集中管理,逐渐发展出最初的统治阶层,文明由此产生。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当时一些兴盛的城市,其灌溉规模很小;如果由国家管理灌溉,考古发掘的资料应该会更多,而实际情况相反。而且文献中记载,当时的灌溉系统是有神庙管理,而不是政府机构。也有观点说,灌溉工程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 当代人学家,文明学的奠基人张荣寰2001年6月首次提出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信仰探索的发展结果,人类文明更高的层次应当是在全人类在建设“人格及其生态修养的实践工程”中:将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来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的成果,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后,产生人类共同体文化的结果。文明社会和文明存在是循环的,是循环的生命群体存在,并在人类共同体文化的基础上达到顶峰。文明社会一直在发展中走向人类社会的高级趋势,是自然与人类、物性与人性、神与人共通、共一、共荣、共生的发展;是人类幸福(高级文明)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是新人格,是新生态和谐共进的结果。应当以文明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来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人类之间、人及其环境之间等等发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须从人自身及其生态的上升与和谐入手,实现人类文艺复兴与人类共同体是迈向人类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 贸易网络 有种理论认为贸易在文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在生态多样化的地区,要获得稀少的资源,就需要贸易机构来组织贸易,这样就需要某种中央集权的形式。但是这种理论对于某些文明是正确的,对于另外一些文明却不正确。 环境与社会的限制 这是罗伯特·卡内罗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山脉、海洋对人类的阻隔,才产生了文明。由于人口增长而没有扩张的余地,从而开始争夺稀少的资源。这样就导致在内部出现了阶级,其中由统治者控制稀少的资源。对于外部就有了扩张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来严密组织。 宗教信仰 v 这种理论认为宗教信仰对于文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文明所带来的问题 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卫生问题。还有传染病的问题。此外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以及文明内部的斗争使战争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文明内部则还有一个阶级之间的冲突问题。我们要做到时时刻刻讲文明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佛陀时期前6~前2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大雄创立了耆那教。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尸、只萨罗、跋只、俱卢、般遮罗和犍陀罗等。孔雀王朝时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与佛陀同时的频毗婆罗。
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国王有权拥有常备军和接受贡奉。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阿育王在国内修筑道路,扩大灌溉工程,发展国家的经济,使国家繁荣和兴盛起来。
扩展资料:
古印度入侵时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初入侵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统治。
萨塔瓦哈纳时期(公元前100~公元200)萨塔瓦哈纳王国300年的历史使德干文化与北方文化互相结合。那里的国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罗门,并且对部落地区实行军事统治。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