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奥运的作文或段落 250字左右 加100字左右的评语

有关奥运的作文或段落 250字左右 加100字左右的评语,第1张

100年的梦想,100年的等待

1993年中国打出了这样一条申奥标语:“给北京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的确,当时的中国是多么

希望世界给她一个改变的机会,但世界辜负了她。

而当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城市是中国北京时,我

们都热泪盈眶,中国站了起来,中国人百年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现在北京有了机会,当还世界一个什么

样的惊喜呢?

奥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必定是热闹的,有许多外国运动员和外国朋友来

到中国:黑皮肤的非洲人,蓝眼睛的欧洲人,金头发的美洲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必定是个环保奥运

会。那时候北京将变成一个被绿色笼罩的城市。树木更多更茂盛,花儿更艳,小河更清更绿……就连天空

也将变得蔚蓝如镜。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

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

光辉。我们更要提高文明素质、公德意识,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国人昂扬、乐观、健康、开阔的精神面貌,

展现自信、包容的文明心态!

中国人要感谢国际奥委会给了中国这么一个机会把一切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同时,如何创建文明

奥运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不断

追求的也就是这两个字。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

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

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

内涵的美。

我们都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

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

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养成文

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试想一下,如果有人

连自身的文明修养都不注重,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

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

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我想,一个

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

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不会有人希望中国腾飞了,就丢下了祖宗留下的光荣传统吧!我们

要举办文明奥运,让世界会肯定中国!

相信此次北京奥运会将是一次令世人嘱目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盛事中国,加油 ! !

  一、奥运会前的感想:

  作为一个体育迷,说实话,在08之前一直对奥运会没什么兴趣!足球有世界杯,篮球有NBA,网球有大满贯,赛车有F1,而奥运会对于我最喜欢的这四个项目,好像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从来我都只是关注一下金牌榜,关注一下中国健儿,对奥运会的其他方方面面,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

  但08对我来说是与众不同的,虽然没能当上志愿者,也没能亲临现场,但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注定都是值得铭记一生,值得我们去骄傲和回味一辈子的一年!

  开赛前的日子是难熬的,明星们的备战情况,领导们的轮番视察,网络上的漫天口水,可谓是一片喧嚣中预示着一个震撼人心时刻的到来!

  对于我来说,饭吃得也多了,饭后的散步也取消了,原本假期不规则的睡眠也变规矩了,看书的心情也越来越淡了,朋友定的聚会也不喝酒了,一切都等着为奥运让路了!

  奥运会前猜主火炬手无疑是最有趣的事情!

  在全家人认定首棒是刘翔主火炬手就一定是姚明之后,这个话题曾一度失去了悬念!直到我们得知旗手不能担当主火炬手时,才知道,我们对奥运的了解,还真是有待提高!

  会是谁呢

  为了搞清这件事,我们绞尽了脑汁爸爸认定是帮助北京申奥有巨大贡献的何振梁老先生,而一心衷爱乒乓球的妈妈则以”北京奥运北京人点”的观念认定张怡宁是最后的火炬手,而我则通过在网络上的口水战中得知了诸如李宁,熊倪,王义夫,许海峰等热闹人选

  会是谁其实只是一种好奇心,我们真正的期待不是解迷,而是奥运本身

  如果说奥运之前最大的期待,那就算是刘翔和姚明了!希望中国男篮在危险的死亡之组中脱颖而出,希望刘翔可以在家门口再创辉煌!

  如果真的要在这两个期待中选一个最的话,我还是选刘翔,并不是因为他得的是金牌,而是我觉得一项田径上的突破,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很重要!他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整个黄种人的骄傲!

  在焦急地期待中,等待奥运的绚烂之花……

  二、开幕式感想:

  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这是伦敦时间,北京时间是7月28日3时12分,虽然已经是深夜,但丝毫阻挡不了我观后奥运会开幕式的热情。

  一口欧洲最大的钟被敲响了,随着振奋人心钟声通过电视传遍世界各地,奥运开幕式就此开始了。钟上刻着莎士比亚名著《暴风雨》中的句子“不必害怕,岛上已满是声音”。开幕式的主题援引《暴风雨》,被定为“奇妙岛屿”。体育场将被变成英国乡村,演员们将把真实的牛羊带到的草地上,向观众展现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

  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加上自己的知识浅薄,说实话,除了许多音乐旋律似乎有点熟悉外,很多次观众喝彩的镜头我看着有点打哈欠,实在看不太懂。回忆上一届的开幕式,那种场面的震撼,表演的精湛,确实是很了不起。

  很耐心的等到开幕式结束后,心底深处萌生出某种莫名的感动。感动来源于记忆中的一个又一个名字,有原本就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007、憨豆,也有一直默默无闻刚听完介绍名字却依旧模糊的xx、xxx、xx,还有一大堆贡献完力量就应该回家休息看电视的护士、造馆工人们,他们都出现在镜头前,被狠狠的尊重了。

  整体,个人。不同的侧重点都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我其实更欣赏由小人物交织而成的大场面,虽不华丽,但却感动我,教育我。

  最后,感叹一下由各个国家地区筹集的喇叭火炬,这设计真奇妙!

  希望中国运动健儿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中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取得佳绩。

  三、伦敦奥运会截止今日的媒体评价:

  第二日的奥运赛场,中国举重队“遭受重创”,实际上这个重创是相比往年,中国举重队本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但在第二日的比赛中不仅未能取得金牌,反而有0分的惊人一败。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吴景彪的银牌足以让他自己骄傲,为什么他要痛哭道歉,更崩溃鞠躬表示对不起举重队?对不起国家?

  奥运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强,参与其中本就是最大的荣誉,而能够拿到金牌固然高兴,但能拿到奖牌即是莫大荣誉,我们希望吴景彪即时站起来,能继续为中国队和他自己争取更多荣誉,这次未能拿的金牌,但仍配得上英雄的称号。

  至于女举周俊的0分,着实让人们惊讶。但一个17岁的孩子,明天的路还很长。

  问读者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可以成为世界第二,你会觉得自己在犯罪吗?可以肯定,至少你不会痛苦的砸着地面、放声痛哭,还得深深鞠躬着说:“没能夺冠,我对不起大家”!但在这个夜晚,人们看到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在伦敦奥运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里,拿到银牌的吴景彪,居然在赛后放声痛哭,并且向国人鞠躬致歉。这一刻,不妨问个问题:中国的民众媒体和各个机构,是不是应该反思?

  这一幕发生在北京时间7月30日凌晨的伦敦奥运会上。吴景彪最后一把比赛,只要举起161公斤的杠铃,就可以拿到金牌;如果举不起,他可以拿到银牌。吴景彪把杠铃提到肩部后,稍作调整,奋勇发力,杠铃已经举到头顶,只要他站直身体,就可以成为冠军。然而他没有顶住,杠铃倒下。

  那一刻,亿万国人通过电视镜头目睹了吴景彪的痛苦:在杠铃已经失控的前提下,他一度还想坚持,以至于杠铃砸下时,他一屁股坐在了台上,险些受伤。失败的他,瘫坐在地上片刻,站起时愁眉紧缩,险些当场落泪。而赛后,吴景彪一直在痛哭,泣不成声了许久之后才接受采访,而他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没能夺冠,我对不起大家。

  不妨问三个问题:吴景彪为什么要道歉?他该不该向国人道歉?谁又该向吴景彪来道歉?

  显而易见的是,国人能够理解吴景彪的痛苦,能够理解他的眼泪。毕竟奥运会四年一届,在距离冠军这么近的时刻,错过了这个近在咫尺的机会,屈居亚军,吴景彪心里不好受,这完全可以理解。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异常辛苦,为了控制体重经常还要节食,苦练四年就等这一刻,错失机会,当然会觉得痛苦。

  但是,国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吴景彪要道歉。因为虽然他没有拿金牌,但他仍然拿到了银牌,他仍然让他祖国的国旗在颁奖典礼里出现,他仍然为中国体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并没有伤害任何中国人。与之相反,国人本该为他送上掌声。因为他不仅仅带来了精彩的富有悬念的比赛,而且他还让五星红旗再次在异国升起——哪怕那个位置不是正中的位置——那也是为国争光,不是吗!

  承认吧。不应该是吴景彪来道歉,而应该是很多中国人、中国媒体、中国机构来向他道歉。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国民多年来那种只许胜不许败、只许第一不许第二的金牌情结;如果不是因为各个媒体、赞助商给金牌得主和银牌得主的待遇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因为早在赛前就有太多人、太多媒体和太多机关衙门早早把这枚金牌记在中国帐下……那么,吴景彪不会如此失态,不会如此痛苦。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重压来压在他的身上,他或许就不会像今天一样发挥失常。

  始终认为,中国是一个“金牌强国”而不是“体育强国”,所以国民、媒体、官权们都有金牌情结,这可以理解;但如果这种金牌情结已经突破了某种的人性的底限,那打碎这种情结就是中国人所必须要考虑的事。2008年奥运会,杜丽错失首金,这名射击女将痛苦的落泪,举国媒体非但不予安慰,反而是一片抨击之声。几天后,杜丽在另一项赛事里斩落金牌,各大媒体迅速变脸,数十家媒体数百名记者把杜丽、教练甚至是她的父母、老乡都搬上银幕。人还是那个人,就因为那块牌子的颜色,就有了这样的反差,这其中的人情冷暖实在让人慨叹不已。

  众所周知,中国体育里的金牌,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曝光率或者是声望。而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金钱、地位、广告合同、机关名额、官员升降、各地方体育局所能获得的资源……如果说,这些圈内的人因为各种利益,而把金牌看的比一切都重要,而把银牌不当回事的,这很难被改变。但是国人呢?为什么也要陷入匪夷所思的金牌情结里,认为冠军就是英雄,亚军就是罪人呢!

  看一看这些年的中国体坛,出现了多少怪事。08年奥运会上,赛艇女将刚刚赛完,气喘吁吁,就因为没有夺冠,居然被记者生生问哭……到了四年后的今天,在17岁的女孩周俊出征3次抓举失败之后,一些权威媒体居然以这样的方式来评论“这等无名之辈怎配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当一个国家的各行各业开始以这样恶毒的方式来对待为国而战的运动员,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夺取金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根本就是一种病态?

  至今依然记得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帆板赛事里,中国人殷剑击败了意大利老将森西尼夺冠。意大利人森西尼在赛后潸然泪下。赛后森西尼回国后,却在米兰市马尔蓬萨机场看到了迎接她的数百名体育迷,和数十家电视台。在那届奥运会后,森西尼获得的赞誉甚至要超过那几个亚平宁的金牌英雄。因为,意大利人在感激这个从20岁一直到38岁时都在为国奋战拿到多枚奖牌的英雄。要知道,意大利也是一个在奥运会历史上拿过近百枚金牌的体育强国,但即便是这样的国家,仍然在为一个仅仅拿到银牌的选手欢欣鼓舞。原因是什么?《米兰体育报》说的好:把她的心和灵魂,都献给了她的祖国的人,配得上得到一切。

  再来看另一个人:这就是击败了森西尼的中国帆板选手殷剑。众所周知,中国并非帆船强国,殷剑却有着超强的实力。但08年奥运会前,中国甚至很多资深体育迷也不知道有这个英雄。在雅典奥运会,殷剑拿到帆板银牌,这是时隔12年后中国帆船项目的首枚奖牌。但是,就因为这只是银牌而不是金牌,国人根本就没有肯定殷剑的功绩。以至于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当殷剑最后一战决战定名次时,在中国人的主场,意大利记者居然比中国记者还要多!然后,殷剑奇迹般的击败森西尼夺冠,一个小时内,在场的中国记者突然增加了数十倍……金牌与银牌的差距如此之大,这真的是让人无话可说。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北京奥运,森西尼即便只拿铜牌,意大利媒体依然会认为她是英雄。而如果在北京奥运,殷剑没有拿到金牌而只是拿到银牌,那么她这一生都很可能默默无闻。尽管殷剑在中国体坛的功绩,要远超森西尼之于意大利体坛。看一看森西尼的境遇,悟一悟殷剑的故事,中国人实在应该反思。

  在这个夜晚,吴景彪再次让人感受到了中国的这种病态的金牌情结的可怕、可悲甚至是可憎。吴景彪是谁?亚运会冠军、亚洲纪录保持者、世锦赛冠军……这样的一个人,毫无疑问是国家英雄。可今天他居然因为没有拿到金牌,而感觉到自己可能是犯了罪。天下哪有这等道理。

  或许此刻,国人要做的不是去抨击吴景彪的失败,甚至,你都不需要去安慰吴景彪四年后再来。国人应该给吴景彪送去掌声,并真心的说一句:“你已经很出色了,银牌也很伟大!或许有人把金牌当资本把银牌当犯罪。但中国体育迷爱一个人,不是看金牌,而是看这个人有没有为国人献上他的心和灵魂。”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我们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级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却给妈妈当了回老师,而且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我们全家。用妈妈的话说,我不仅改变了妈妈,而且通过改变妈妈,改变了妈妈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我们全家乘车外出看**。因为奥运会官员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摆着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让人感到了一丝暖意。我们在车里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惬意极了。快到东直门时,妈妈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来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妈妈说车已经无法返回,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话撞车怎么办?妈妈甚至说下次改掉也就罢了。可我坚决不干,最后爸爸终于把车开了回来。妈妈找回了扔掉的垃圾。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全家都认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回家的路上,机场高速路两边的树上挂着好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上周,我们全家去爬香山,赏红叶,带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背着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里再也不用我监督,都会自觉所为。妈妈更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她经常会在公共场所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当您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吧!

我要用亲身经历的这件小事告诉同学们,我们的言行也是可以影响改变大人的!不信你试试吧!让我们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强大。

===================================================================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八年级 宫亚明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致于隔百十来米就能闻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没栏的在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过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

================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一(1)班 邓雪雯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严格的礼仪习惯,更何况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呢。

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4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