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语文老师

浪漫的语文老师,第1张

    不论未来如何,我都很高兴遇见你。

                                                      ——题记

    在天不是很热的九月,我踏入了一个新的校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学生。我也遇到了一位集才华与浪漫共存的语文老师——张老师

        张老师个子不高,短头发,笑起来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害羞时,会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她从不会明面上批评某一个学生,她只会在课下找同学谈心。张老师很敬业也很爱学生,在课堂上她是一丝不苟的张老师,在课下她是我们的朋友张朋友。我仍记得初次见张老师的时候,她说:“我要照顾的不是一群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就是这句话让我当即就认定这是一个好老师,后来也确实证实了我的认为,张老师就是一个鼎好的老师。

          张老师很幽默。她会在连上好几节课以后,安慰自己叫“张不累”;她会给我们讲一些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趣事;她会给我们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她会给自己的朋友分享学生们写的文章;她也会给学生们写许多文章。

        张老师很浪漫。她会在节日给我们科普节日的由来;她会给同学们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她会不惜浪费自己的课堂给学生们举办活动;她会告诉同学一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总会随时随地给同学们制造独属于我们的特殊浪漫。

      最后,就祝我们信念生根,但灵魂自在,往后人生道路宽广,途经的每一个夏天,都草木葱茏,满目生机。

我第一次听到浪漫主义四个字是在语文课本里,定义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以当时狭隘的知识储备理解就是,李白是个浪漫的人,现在看来完全是错误的。

再后来,个人感觉整个民国的那段时间是个社会动荡,思想崩塌重建,再崩塌再重建的过程。那是一段可以用浪漫主义来定义的时代。

后来了解西方艺术,浪漫主义一词来源是18-19世纪,启蒙运动结束后,社会主流的思想过于强调理性,重塑夸大了人的价值,西方人苦于个人喷薄的情感无处发泄,在文化领域掀起浪漫主义运动,强调抒发人的情感,从主观出发向往自由,崇尚理想。

在法国生活三年后,觉得法国人不是浪漫,不是我们国人所理解的浪漫而是受浪漫主义影响下的一种状态,爱好自由特别是精神上的自由,多从自己出发抒发感情,无论这种感情是对还是错。

因此,我觉得对于李白定义浪漫主义诗人是有道理的。但是这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浪漫”,浪漫这个词太过于狭隘,尤其是徐志摩等人的文章行为定义的“浪漫",多执着与情爱,和思想的散漫。

西方的浪漫主义更不是我们说的”浪漫“而是”自由“,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理性的自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02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